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标题:
《指南解读》第88页—第108页 阅读心得
[打印本页]
作者:
最新资料
时间:
2020-4-28 07:46
标题:
《指南解读》第88页—第108页 阅读心得
幼儿阶段是人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时期。幼儿期也是人的个性初具雏形的时期。这一时期形成的对人、对事、对己的态度,逐渐发展出的个性品质和行为风格,不仅直接影响其童年生活的快乐与幸福感,影响其身心健康及知识、能力和智慧的形成,更可能影响其一生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幼儿社会学习的特点是模仿、强化、同化、体验。所以要促进幼儿社会性和个性发展,就要提高师幼互动的质量、促进同伴交往、让幼儿克服自我中心,学会“设身处地”地了解他人的感受、培养幼儿的自律行为。
作为教师在开展活动时,要注重活动中的体验,避免简单说教、理解社会学习的渗透性、综合性,避免单一的“社会课”、用辩证的观点看待目标,避免突出一个方面,而忽略另一个方面、用发展的眼光看待目标,充分理解和注意学习的积累效应、杜绝虚假,提倡真诚的教育。
幼儿社会领域学习发展的实质在于促进儿童社会化,形成良好的社会性与个性。
作者:
最新资料
时间:
2020-4-28 07:46
《指南解读》第109页—第150页 阅读心得
二七区建新街幼儿园 李晴晴
基于人类自然科学发展的历程和儿童认识客观世界的特点,科学探究和数学认知成为《指南》科学领域中相互联系而又相对独立的两个重要方面,科学探究有助于儿童更好地认识和解释客观世界,数学认知则有助于儿童发现客观世界的规律和有序性。
科学领域的学习与发展目标紧紧围绕着激发探究的认识兴趣,体验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凸显了“探究和解决问题”这一终身受益的核心价值。探究既是幼儿科学学习的目标,也是幼儿科学学习的方法。解决问题是幼儿数学认知的重点,也是幼儿数学学习的基本途径。也为幼儿的科学探究和数学认知活动建立有机的联系。
《纲要》中科学领域的指导要点强调: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幼儿实际参加探究活动,使他们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发现的乐趣。幼儿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究的对象。与《纲要》的精神和指导思想一致,《指南》中也分别针对“科学探究”的三个目标提出了具体的、有针对性的教育建议,这些建议的核心思想强调了科学探究活动的重要性和科学活动的多样性,尤其是幼儿的科学探究应依托区域活动中的自由探究和在一日生活中的随机渗透。
幼儿科学学习是以探究和解决实际问题为主要途径的。幼儿天生好奇好问、乐于探究,对大自然有亲近感,但幼儿特别需要成人为其创造安全的心理氛围,选择贴近生活的探究内容,提供适宜的材料、灵活多样的活动形式,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进行生动有趣、有意义的科学探究活动。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www.lsp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