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写方式 | 定义 | 示例 |
编年体 | 以年代为线索编排有关历史事件 | 《左传》 |
纪传体 | 以人物活动为线索编排历史事件,由司马迁首创 | 《史记》 |
国别体 | 以国家为单位分别记叙历史 | 《战国策》 |
通史 | 不间断地记叙自古及今的历史事件 | 《资治通鉴》 |
断代史 | 记录某一时期或某一朝代的历史 | 《汉书》 |
表示授予官职 | 【举、荐】 |
表示提升官职 | 【擢、升、加、拔等】 |
表示降职、免官 | 【谪】降职贬官或调往边远地区任职。如: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岳阳楼记》)【左迁】降职。如: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
表示调动官职 | 【迁】调动官职,包括升级、降级和平级转调三种情况。升级叫“迁升”“迁授”“迁叙”,降级叫“迁削”“迁谪”“左迁”,平级转调叫“转迁”“迁官”“迁调”,离职后调复原职叫“迁复”。 |
谦辞类 | 敬辞类 |
家:家父、家严、家君、家母、家慈 | 令:令尊、令堂、令郎、令爱 |
舍:舍弟、舍妹 | 惠:惠顾、惠存、惠赠 |
小:小弟、小儿、小女、小店 | 垂:垂问、垂询、垂念、垂爱 |
愚:愚兄、愚见 | 赐:赐教、赐复 |
拙:拙作、拙著、拙见 | 高:高见、高论、高寿、高龄、高就、高明、高邻 |
敝:敝人、敝姓、敝校 | 贤:贤弟、贤侄 |
鄙:鄙人、鄙见 | 奉:奉送、奉还、奉劝、奉陪 |
其他:寒舍、见教、见谅 | 其他:久仰、劳驾、赏光、赏脸、贵姓、贵庚、大作、大驾 |
地支 | 子 | 丑 | 寅 | 卯 | 辰 | 巳 | 午 | 未 | 申 | 酉 | 戌 | 亥 |
现代时间 | 23-1点 | 1-3点 | 3-5点 | 5-7点 | 7-9点 | 9-11点 | 11-13点 | 13-15点 | 15-17点 | 17-19点 | 19-21点 | 21-23点 |
节日 | 时间 | 习俗 | 相关诗句 |
春节 | 农历正月初一 | 守岁、放鞭炮、贴春联、挂年画、耍龙灯、舞狮子、拜年 | — |
元宵节 | 农历正月十五 | 吃元宵、赏花灯、包饺子、闹年鼓、猜灯谜 | — |
社日节 | 农历二月初二前后 | 家家凑钱为土地神祝贺生日,到土地庙烧香祭祀,敲锣鼓,放鞭炮 |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游山西村》) |
清明节 | 公历4月5日左右 | 扫墓、踏青、荡秋千、放风筝、插柳戴花 |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清明》) |
端午节 | 农历五月初五 | 吃粽子、饮雄黄酒、挂香袋、挂艾草和菖蒲、驱“五毒”等 | — |
七夕节 | 农历七月初七 | 穿针乞巧 | — |
中秋节 | 农历八月十五 | 赏月、祭月、拜月、观潮、吃月饼 | — |
重阳节 | 农历九月初九 | 登高望远、赏菊赋诗、喝菊花酒、插茱萸 |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登高”“饮菊花酒”“赏菊”是重阳节的习俗。(《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
冬至节 | 公历12月21—23日 | 祭祖、吃饺子 | — |
除夕 | 年尾最后一天 | 祭祖、守岁、吃团圆饭、贴春联、挂灯笼等 |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王安石《元日》) |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www.lspjy.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