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标题:
3月29日快讯:日本核泄漏、核辐射最新消息
[打印本页]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1-3-29 07:49
标题:
3月29日快讯:日本核泄漏、核辐射最新消息
日本东京电力公司28日晚间宣布,在福岛第一核电站区域内的5处地点采集的土壤样本中检测出了放射性钚(拼音:bù)。该公司认为,这有可能来自核电站发生事故的反应堆。
据日本时事社29日报道,这些土壤样本采集于本月21日和22日,东京电力公司委托外部专门机构进行了检测,并从中检测出微量的钚-238、钚-239和钚-240。【编者注:钚-238的半衰期是80多年,钚-239是24000年,钚-240半衰期为6500年,钚-244达8千万年】
东京电力公司指出,目前检测到放射性钚的浓度不会影响人体健康,但该公司将加强对核电站区域内和周边环境的监测。
背景资料:钚元素
钚(英语:Plutonium)原子序数为94,元素符号是Pu,是一种具放射性的超铀元素。它属于锕系金属,外表呈银白色,接触空气后容易锈蚀、氧化,在表面生成无光泽的二氧化钚。
钚有六种同素异形体和四种氧化态,易和碳、卤素、氮、硅起化学反应。钚暴露在潮湿的空气中时会产生氧化物和氢化物,其体积最大可膨胀70%,屑状的钚能自燃。
钚也是一种放射性毒物,会于骨髓中富集。因此,操作、处理钚元素具有一定的危险性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1-3-29 07:49
针对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可能对我国产生的影响,国家核事故应急协调委员会3月28日权威发布:
根据国际原子能机构通报,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情况趋于稳定,周围环境放射性水平呈继续下降趋势。继我国黑龙江省东北部空气中发现人工放射性核素碘-131以来,我国东南沿海部分地区空气中也监测到极微量放射性物质。
专家认为这是日本核事故释放出的放射性物质经大气扩散的结果,其对公众可能产生的剂量小于天然本底辐射剂量的十万分之一,对环境和公众健康不会产生影响,无需采取任何防护措施。
综合世界气象组织和国际原子能机构北京区域环境紧急响应中心、国家海洋局、环境保护部(国家核安全局)监测分析认为,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未对我国环境及境内公众健康产生影响。
中国测到放射性水平可能增高
根据气象资料,目前大气环流大的方向是由西往东的,但日本东北部有一个小环流,把极微量的放射性污染物带到了中国。这是一个初步判断。
随着放射性物质的扩散,中国有可能监测到放射性水平增高,但这并不等于会影响环境和健康。即便有一些地区监测到的数据和当地本底水平相比有一点异常,但放射性物质已经被大大稀释,不会达到影响公众健康的水平。现在的检测技术和仪器非常先进,大家没有必要担心。——国家核应急协调委员会专家陈竹舟
3月26日
环保部门设在黑龙江省饶河县、抚远县、虎林县的三个监测点检测到碘-131
3月27日
环保部门在黑龙江省抚远县、饶河县、虎林县、东宁县等四个监测点检测到碘-131
3月28日
环保部门在江苏、上海、浙江、安徽、广东、广西部分地区检测到碘-131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www.lsp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