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标题: 《马背上的小红军》教学反思 [打印本页]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21-10-5 09:50
标题: 《马背上的小红军》教学反思
   《马背上的小红军》教学反思

    《马背上的小红军》这篇课文记叙了陈赓同志回忆的一件往事:一位掉队的小红军在极度饥饿、疲惫的情况下,巧妙地说服陈赓同志放弃对自己的帮助,最后牺牲在长征途中。如何引导学生关注人物命运,使学生进入故事情景,体会人物的内心和品质呢?通过教学本文,我认为以下三点很重要:
  一、课前准备:搜集长征故事,初步了解课文的时代背景。特别是介绍红军过草地的故事,感受一下红军长征时的艰险和革命英雄的顽强毅力,崇高人格,奠定学生学习课文的认知、情感的基础。
  二、初读课文,学生质疑,抓住学习理解全文的突破口。
  学生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后,可以就这些问题开展讨论:
  1、当时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起因是什么?
  2、小红军的外貌是什么样子?他为什么是这样的?
  3、同学们和他年龄差不多,同学们的外貌和小红军的外貌有没有差别?想象一下当时的环境?你想对他说什么?
  4、陈赓同志为什么要帮助他?
  5、小红军为什么要骗陈庚同志,不接受他的帮助?
  6、陈庚同志全明白了什么?
  7、陈庚同志是怎样明白的?
  8、同学们明白了没有?
  针对这些问题的讨论,实际就是积极地探究人物内心活动的萌芽,学生就会顺藤摸瓜,主动地阅读文本,寻求答案(同时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和朗读训练,加深学生的理解和体会)。学生在质疑问难中已不知不觉进入了故事情景,进入了积极思维的状态。这时教师就应该因势利导,带领学生走进课文,走进那艰苦的岁月里。
  三、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方面进行体会。
  课文作者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方面进行细致入微的描写,揭示人物崇高的精神境界。在教学中,我有意识的为学生在读写之间架起桥梁,引导学生从读学写。如:找出课文中描写小红军语言,动作,神态的词句有感情的读一读,思考你能从中感悟到什么。从而让学生懂得语言,动作,神态描写对反映人物精神品质的作用。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www.lsp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