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标题: 让孩子在教育中自主呼吸 ——读《重建教师的精神宇宙》有感 图片 [打印本页]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22-10-17 08:42
标题: 让孩子在教育中自主呼吸 ——读《重建教师的精神宇宙》有感 图片
《重建教师的精神宇宙》这本书是作者对自己、当下的教育事业的整理与审视,本书基于作者多年的实践、探索与研究,很多观点,值得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深思。通过学习,我领悟到,放手让孩子在教育活动中自主呼吸,自主找到属于其自身的呼吸节奏和韵律是多么的重要。

教育必须要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依据孩子身心发展的特点给予恰当的支持,以帮助他们实现自主、健康呼吸的目标;要遵循教育的规律,注重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因材施教,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让学生德智体美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为他们逐步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育者经常犯的一个错误是:习惯了以他人为教育对象的人,常常遗忘自己的存在,而且“自我感觉很好”。其背后的逻辑是,自己已经是一个无可挑剔的“完人”了,不需要再进一步提升自己。在信息技术日益发达的今天,在教师对教学资源的占有率逐渐降低的现实背景下,这样的思维定势很容易导致师生之间关系的紧张和对立,也常常为教育的失败埋下伏笔。

教师是以改变学生的现实生活为业的人。改变他人现实的人,因此,我们需要改变“自我的现实”。教师要对孩子的宇宙有所作为,首先必须对自己的宇宙有所作为;要对孩子的宇宙有所创生,必须从自我宇宙的创生开始。一个不愿和不对自己的宇宙有所作为的教师,不会是一个值得信赖和托付的教育者。一个始终停留在生命的过去时和现在时的教育者,怎么可能持续改变他人的现实,怎么可能给他人以未来?教育中最可能发生的事情是:孩子的宇宙因为教育而变得越来越宽广,教师的宇宙却变得越来越狭窄,越来越封闭。对教师宇宙的发现和重建,不能依赖他人,只能寄希望于自身。

教育的使命是成人之美,成就人性之美。孩子到幼儿园来,吃完了中饭之后要睡觉,似乎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但这是否尊重了孩子?在德国的幼儿园,孩子就有自主选择的机会,中午是否午睡,不午睡的孩子是去游泳,还是去天文馆参观等,都由孩子自己决定。对孩子来说,幼儿园就是“游乐园”,不是一个“学习场所”。教育是面向未来的事业,但所有的教育行为都必须立足当下,让孩子在当下活得愉快,健康成长。

总言之,做好教育工作,必须懂得生命自觉,遵循规律。万物生长有自己的节奏和规律,教书育人也是如此。将“生命自觉”作为价值取向的教育,一定是遵循规律的教育。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www.lsp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