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标题: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拓展思维 [打印本页]

作者: 吴亮    时间: 2008-6-10 09:38
标题: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拓展思维
根据新课改,在阅读教学中,首先要树立以人为本,以学论教,促进学生发展的课程观,要看到学生是有个性、有思维,有发展的活生生的人,要调动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激发创新精神,拓展思维,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我采用了质疑问难、自读自悟的方法,课堂讨论等多种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拓展思维。
1
质疑问难,自读自悟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的积极思维往往从疑问开始的,有


疑问才能促进学生去探索、去创新。心理学研究表明:疑,最易引起思维的不断深入。在语文课教学中,我热情地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大胆质疑,引导学生自控自悟,从而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和思维。
当我教《灰雀》时,我先启发学生质疑,通过阅读,你知道了什么?还想知道什么?有的学生说:我知道了列宁很喜欢这三只灰雀,灰雀找不到了,列宁着急吗?有的学生说:我知道了灰雀很惹人喜欢,还想知道灰雀去哪儿了。”……学生提了一大堆问题,通过分析,归类,最后归纳三个大问题:灰雀去哪儿了?你怎么知道的?灰雀找不到了,列宁是怎么做的?灰雀是怎么回来的?请同学们边读课文边思考,然后进行分组讨论,每个学生都参与其中,各抒已见。
2
讨论、交流
在教师的引导质疑下,通过同学们分组讨论、交流,学生们对问题特别感兴趣,勇于发表意见,体现教师的,在教学最后一部分时,我大胆放手,引导学生自读,让学生边读书边思考,在小组中提出不懂的问题,互帮互助,讨论、交流,我也参与其中,从中及时发现问题,并给予适当的指点,彻底改变了过去以教师讲解、提问为主的旧模式,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尊重。如有的小组提出:我们想知道列宁为什么不问会说话的男孩而去问不会说话的小鸟。同学们分组讨论、交流,回答:这表明列宁对小男孩很尊重,很爱护。有的小组提出:列宁为什么微笑?学生讨论后解答:列宁看到小男孩改正了错误很高兴。学生通过自己与同学的讨论、交流,体会到列宁爱灰雀,更爱小男孩的情感。
通过本课教学,我深深体会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只有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观念,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拓展思维。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www.lsp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