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标题: 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精选 [打印本页]

作者: 园丁    时间: 2008-6-29 16:25
标题: 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精选
探索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

河北省迁安市扣庄中学 兰义元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内容是一元一次方程应用的延伸与拓展,它进一步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同时又渗透了函数与不等式的思想,为以后内容学习奠定了必要的数学基础,本节内容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学生能深刻地认识到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有效的数学模型,领悟到“方程”的数学思想方法.总之,本节内容无论在知识上还是在数学思想方法上,都是十分很好的素材,能很好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应用意识以及创新能力.

(二)教材的重难点
本节的重点是探索并掌握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而方程的建模思想学生还是初步接触,寻找相等关系对学生来说仍相当困难,所以确定“找出已知量与未知量之间的关系,尤其是相等关系”为本节的难点之一,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最终目标是运用方程的解对客观现实作出合理的解释,这是本节的难点之二.
二、教学目标分析
(一)知识技能目标
    1.目标内容
    (1) 结合生活实际,会在独立思考后与他人合作,结合估算和试探,列出一元一次方程解决本节的三个实际问题,并能解释结果的实际意义及其合理性.
    (2) 培养学生建立方程模型来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探索精神、合作意识.
    2.目标分析
    (1) 本节的内容就是通过列方程、解方程来解决实际问题,这是必须掌握的知识,估算与试探的思维方法也很重要,这是发现和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
    (2) 七年级的学生对数学建模还比较陌生,建模能突出应用数学的意识,而探索精神和合作意识又是课标所大力倡导的,因而必须加强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

(二)过程目标

    1.目标内容

在活动中感受方程思想在数学中的作用,进一步增强应用意识.

    2.目标分析

利用方程解决问题是有用的数学方法,学生在前两节的数学活动中,有了一些初步的经验,但是更接近生活,更富有挑战性的问题则需要师生合作,探索解决.


(三)情感目标

    1.目标内容
    (1) 在探索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享受与他人合作的乐趣,建立自信心.
    (2) 通过对实际问题的解决,进一步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且服务于生活”的辩证思想.
    2.目标分析

七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决定了他们好奇心强、思想活跃、求知心切.利用教材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方法和品质,这是落实新课标倡导的教育理念的关键.


三、教材处理与教法分析


本节内容拟定两课时完成,今天说课的内容是第一课时(探究Ⅰ、探究Ⅱ).根据本节课的特点及七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特征,本节课采用探索发现法进行教学,在活动中充分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本课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给学生以直观形象的演示,增强感性认识,增强教学效果.课中以设疑提问、分组活动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主动获得知识.


四、教学过程分析


(一)教学过程流程图


探究Ⅰ


(二)教学过程Ⅰ


(以探究为主线、形式多样化)

    1.问题情境
    (1) 多媒体展示有关盈亏的新闻报道,感受生活实际.
    (2) 据此生活实例,展示探究Ⅰ,引入新课.

考虑到学生不完全明白“盈利”、“亏损”这样的商业术语,故针对性地播放相关新闻报道,然后引出要探索的问题Ⅰ.

    2.讨论交流
    (1) 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交流对“盈利”、“亏损”含义的理解.
    (2) 学生交流后,老师提出问题:某件商品的进价是40元,卖出后盈利25%,那么利润是多少?如果卖出后亏损25%,利润又是多少?(利润是负数,是什么意思?)
    (3) 要求学生对探究Ⅰ中商店的盈亏进行估算,交流讨论并说明理由.在讨论中学生对商店盈亏可能出现不同的观点,因此引导学生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统一认识.
    (4) 师生互动,要知道究竟是盈是亏,必须先知道什么?从而引出要算出每件衣服的进价.

让学生讨论盈利和亏损的含义,理解其概念,建立感性认识;乍一看,大多数学生可能在大体估算后得到不亏不盈,直觉上也是如此,但要解决实际问题,还要知其原价(未知量),从这一分析引入未知量,为后面建立模型,做了必要的铺垫.

    3.建立模型
    (1) 学生自主探索,寻找已知量与未知量之间的关系,确定相等关系.
    (2) 学生分组,根据找出的相等关系列出方程,其中一组计算盈利25%的衣服的进价,另一组计算亏损25%的衣服的进价.
    (3) 师生互动:①两件衣服的进价和为________;②两件衣服的售价和为________;③由于进价________售价,由此可知两件衣服的盈亏情况.

(教师及时给出完整的解答过程)


学生分组、计算盈亏;教师参与、适当提示;师生互动、得到决策.这样设计,让学生体会到合作交流、互相评价、互相尊重的学习方式,有利于学生知识的形成与发展,也有利于学生健康人格的养成.这样设计易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巩固应用一元一次方程作工具来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也很好地让学生从已有的经验中、活动中,有意义地构建自己的知识结构,获得富有成效的学习体验.

    4.小结

一个感悟:估算与主观判断往往与实际情况大相径庭,需要我们通过准确的计算来检验自己的判断.


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态度与严谨的学习作风.


探究Ⅱ


(三)教学过程Ⅱ

    1.在灯具店选购灯具时,由于两种灯具价格、能耗的不同,引起矛盾冲突.

恰当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同时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实用性.


启发:选择的目的是节省费用,费用又是由哪些因素决定的?学生讨论得出结论:

    2.列代数式

费用=灯的售价+电费


电费=0.5×灯的功率(千瓦)×照明时间(时)

在此基础上,用t表示照明时间(小时).要求学生列出代数式表示这两种灯的费用.

节能灯的费用(元):600.5×0.011t


白炽灯的费用(元):30.5×0.06t


分析各个量之间的关系,列出代数式,为后面列方程,并进一步探索提供了基础.

    3.特值试探
具体感知


学生分组计算:


t1000200025003000时,这两种灯具的使用费用,填入下表:



时间(小时)

1000

2000

2500

3000

节能灯的费用(元)





白炽灯的费用(元)










作者: 园丁    时间: 2008-6-29 16:26
标题: 回复: 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精选
学生填完表格后,展示由表格数据制成的条形统计图.
引导学生讨论:从统计图表,你发现了什么?


问题的答案是多样的,师生共同得出:照明时间不同,作出的选择不同.


由于在前面的第二节,学生已经学过“两种移动电话计费方式”的一道例题,因此学生应该能较熟练地完成表格中的特值试探.又因为七年级学生的认知以直观形象为主,再给出统计图,完成特殊到一般,感性到理性的深化.

    4.方程建模

观察统计图,你能看出使用时间为多少(小时)时,这两种灯的费用相等吗?


列出方程:

    600.5×0.011t30.5×0.06t
    5.合作交流
解释拓展

    (1) 照明时间小于2327小时,用哪种灯省钱?照明时间超过2327小时.但不超过3000小时,用哪种灯省钱?

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各自的看法.

    (2) 如果计划照明3500小时,则需购买两个灯,设计你认为合理的选灯方案.

学生分组、讨论购灯方案只有三种:①两盏节能灯;②两盏白炽灯;③一盏节能灯、一盏白炽灯.


学生计算各种方案所需费用.


关于选灯方案③,学生可能会有不同的结果,先让学生充分展示他们的计算理由,然后对学生得出“使用节能灯3000小时,白炽灯500小时”的结论,给予充分肯定,并引导学生寻找理论依据,列式验证:


设节能灯的照明时间为t(小时),那么总费用为:

    6030.5×0.011t0.5×0.063500t)=1680.0245t0t3000

观察上式可看出,只有当t3000时,总费用最低.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倾听他人意见,并从交流中获益的学习习惯,综合各方面信息的能力.讨论2需要考虑的情形不只一种,通过这一问题,培养分类讨论的思想,养成缜密的思维品质.此处渗透着函数、不等式和分类讨论的思想,为后面学习实际问题提供了实践经验.

    6.反馈练习

一家游泳馆每年68月出售夏季会员证,每张会员证80元,只限本人使用,凭证购入场券每张1元,不凭证购入场券每张3元,讨论并回答:

    (1) 什么情况下,购会员证与不购证付相同的钱?
    (2) 什么情况下,购会员证比不购证更合算?
    (3) 什么情况下,不购会员证比购证更合算?

适时的反馈练习,以加深学生对这一知识的理解,逐步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


(四)教学小结


学生分组小结“本课学到了什么”,各组发言交流体验、教师总结:


五、设计说明


七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决定了他们好奇心强,思想活跃、求知心切.因此我从“以人为本”的理念出发,依据数学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等特点,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始终关注学生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


(一)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坚持让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展示学生的思维过程.


(二)树立方程建模思想


突出解释与应用,渗透函数、不等式、分类讨论等数学思想和方法,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三)注重对学习过程与方法的评价


关注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热情,与他人合作的态度,以及独立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力争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1) 某种商品因换季打折出售,如果按定价的七五折出售将赔25元;而按定价的九折出售将赚20元.问这种商品的定价为多少元?

    (2) 某商店为了促销A牌高级洗衣机,规定在元旦那天购买该机可以分两期付款,在购买时先付一笔款,余下部分及它的利息(年利率为5.6%)在明年的元旦付清,该洗衣机售价是每台8 224元,若两次付款相同,问每次应付款多少元?
    (3) 工厂甲、乙两车间去年计划共完成税利720万元,结果甲车间完成了计划的115%,乙车间完成了计划的110%,两车间共完成税利812万元,求去年两个车间各超额完成税利多少万元?
(4) 一辆汽车用40千米/时的速度由甲地驶向乙地,车行3小时后,因遇雨平均速度被迫每小时减少10千米,结果到达乙地时比预计的时间晚了45分钟,求甲、乙两地间的距离.

    (5) 甲、乙两人合办一小型服装厂,并协议按照投资额的比例多少分配所得利润,已知甲与乙投资比例为34,第一年共获利30 800元,问甲、乙两人可获利润多少元?

    (6) 有人问老师班级有多少名学生时,老师说:“一半学生在学数学,四分之一学生在学音乐,七分之一的学生在读外语,还剩六名学生在操场踢球.”你知道这个班有多少名学生吗?

    (7) 某人1010分离家去赶11时整的火车,已知他家离车站10千米,他离家后先以3千米/时的速度走了5分钟,然后乘公共汽车去车站,问公共汽车每小时至少走多少千米才能不误火车?


综合运用

    4.某市居民生活用电基本价格是每度0.40元,若每月用电量超过a度,超出部分按基本电价的70%收费.
    (1) 某户五月份用电84度,共交电费30.72元,求a
    (2) 若该户六月份的电费平均为每度0.36元,求六月份共用电多少度?应交电费多少元?
    5.为了鼓励节约用水,市政府对自来水的收费标准作如下规定:每月每户不超过10吨部分,按0.45/吨收费;超过10吨而不超过20吨部分,按0.80/吨收费;超过20吨部分,按1.5/吨收费.现已知李老师家六月份缴水费14元,问李老师家六月份用水多少吨?
    6.一支自行车队进行训练,训练时所有队员都以35千米/时的速度前进.突然,有一名队员以45千米/时的速度独自行进,行进10千米后调转车头,仍以45千米/时的速度往回骑,直到与其他队员会合.你知道这名队员从离队到与队员重新会合,经过了多长时间吗?

    7.有8名同学分别乘两辆轿车赶往火车站,其中一辆轿车在距离火车站15千米时出现故障,此时离火车停止检票时间还有42分,这时惟一可以利用的交通工具只有一辆轿车,连司机在内限乘5人,这辆小轿车的平均速度为60千米/时.这8名同学都能赶上火车吗?

拓广探索

    8.一家庭(父亲、母亲和孩子们)去某地旅游.甲旅行社说:“如父亲买全票一张,其余人可享受半价优惠.”乙旅行社说:“家庭旅行算集体票,按原价的优惠.”这两家旅行社的原价相同.你知道哪家旅行社更优惠吗?
作者: 园丁    时间: 2008-6-29 16:27
标题: 回复: 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精选
再探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3)

云梦县教研室阮业广 云梦县道桥中学 夏 辉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通过探索球赛积分与胜负场数之间的数量关系,进一步体会一元一次方程是解决实际问题的数学模型。
数学思考

1、会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问题,并会建立一元一次方程模型解决问题;

2、认识到由实际问题得到的方程的解要符合实际意义。
解决问题

对于实际问题能够进行观察思考,并转化为数学问题,然后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利用方程模型列出方程,进而解决问题。
情感态度

增强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重点

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会用列方程求出问题的解,并会进行推理判断。
难点

在实际问题中找到一元一次方程模型


















目的


活动1
观看球赛片段。


活动2 认识球赛积分表提出问题。

活动3 对问题进行分解。

活动4 解决问题。

活动5 问题深入化。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欲望,引入新课。

展示积分表,学生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能力。

引导、分析,为解决问题建立数学模型。

利用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实现“问题——数学——问题”。

进一步培养学生利用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问题与情境

师生行为

设计意图

[活动1]

展示篮球赛片段,引出积分表问题


教师:操作课件,播放篮球赛片段。

学生:欣赏球赛。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活动2]

展示课本96页中2000赛季全国男篮甲A联赛常规赛最终积分榜。提出问题:


1)列式表示积分与胜场数之间的数量关系;



2)某队的胜场总积分能等于它的负场总积分吗?



教师:说明积分规则

学生:观察表格

教师在学生自由观察表格并发表意见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观察表格中横、纵所隐藏着的信息,并建立数学模型。

教师重点关注:

1)胜场积分+负场积分=总积分

2)解决问题的关键:胜一场积几分,负一场积几分。

   
  在观察表格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引导学生用数学的方法去观察、思考问题,实现“问题——数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让学生明确总积分是如何得出的,建立数学模型,并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


[活动3]探究:

  胜一场积几分,负一场积几分。
  

学生继续观察表格,教师提问题:

  你选择表格中哪一行能说明负一场积几分呢?

学生探究交流得:

从最后一行数据可以发现:负一场积1分。

教师继续提问:

胜一场积几分呢?

学生探究交流。

学生可能会用算术法得出胜一场积2分,这时教师应关注:

1、引导学生通过列一元一次方程,用解方程的方法得到,为最后问题的拓展奠定基础。

2、负一场积1分,胜一场积2分。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同时,帮助学生建立数学模型,让学生明白列一元一次方程是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方法。

问题与情境

师生行为

设计意图

[活动4]解决问题

(1)列式表示积分与胜场数之间的数量关系.


(2)
某队的胜场总积分等于它的负场总积分吗?

教师:以上的分析得出的结论是:

胜一场积2分,负一场积1分。

学生分组讨论交流解决问题(1

教师应关注:

(1)负场数=比赛场数-胜场数

2)总积分=胜场积分+负场积分

3)问题变式:列式表示积分与负场数之间的数量关系



学生分组讨论交流解决问题(2


解:设一个队胜了x,则负了(22-x),如果这个队的胜场总积分等负场总积分则利用问题(1)的结论,可得:



2x=22-x,解得x=22/3



教师应关注:



1)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决



2)方程的解与实际问题的关系


在学生与他人交流的过程中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也展示自己的解答,既训练了学生的表达能力,也增强了合作交流地信心,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使所有学生都能在数学学习中树立自信心,养成思考习惯,增强交流的勇气。

[活动5]

1、探究

如果删去积分榜的最后一行,你还能解决这两个问题吗?


















2小结、作业P100T89
教师提出问题

教师应关注:

解决问题的关键还是要求出胜一场积几分,负一场积几分,并引导学生思考:删去了最后一行,不能直接得到负一场积1分,又如何来求胜一场积几分,负一场得几分呢?

教师提示:

 可利用各队胜一场积分相等或利用各队负一场积分相等,任选两个胜、负场数不相同的队即可列方程解决。

学生课后思考完成。 

 教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学生举手发表自己的想法

教师应关注:

对实际问题思考抽象出数学问题,并对数学问题的解决找到其关键,然后,通后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决
通过探究使学生明白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到解决问题是可以有不同策略的,每一个人都应有自己对问题的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

通过学生回顾感悟,进一步理解一元一次方程与实际问题的联系,形成一种解决问题的思考方法。


  设计说明:通过引导学生观察积分表,从中读取信息,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实现“问题——数学——问题”的数学模型,让学生感受到数不就在我们身边,明白方程是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模型。

注:本教学设计是云梦县道桥中学夏辉老师在“湖北省2005年初中数学使用新教材暨全国全省一等奖教师优质课展示活动”中的展示课中的教学设计,课堂教学效果较好。
<


作者: 园丁    时间: 2008-6-29 16:28
标题: 回复: 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精选
有理数的乘方(第1课时)

湖北省枣阳市杨当镇一中 杜亚林



教学任务分析

               











教学过程设计







  案例点评:
以在国际象棋上放米粒的故事引课,学习之后又解决这个问题,使课程既丰富多彩,又妙趣横生,也产生了前后呼应的效果。
该案例中,教学过程的设计符合新课程标准和课程改革的要求,通过教学情景创设和优化课堂教学设计,真正体现了在活动中学习数学,在活动中“做数学”,利用教具使教学内容形象、直观并具有亲和力,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热情,培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过程始终坚持让学生自己去动脑、动手、动口,在分析、练习基础上掌握知识。整个教学过程都较好地落实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让学生体会到学习成功的乐趣。

作者: 园丁    时间: 2008-6-29 16:30
标题: 回复: 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精选
有理数的乘方(第1课时)

湖北省枣阳市杨当镇一中 杜亚林



教学任务分析

               











教学过程设计







  案例点评:
以在国际象棋上放米粒的故事引课,学习之后又解决这个问题,使课程既丰富多彩,又妙趣横生,也产生了前后呼应的效果。
该案例中,教学过程的设计符合新课程标准和课程改革的要求,通过教学情景创设和优化课堂教学设计,真正体现了在活动中学习数学,在活动中“做数学”,利用教具使教学内容形象、直观并具有亲和力,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热情,培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过程始终坚持让学生自己去动脑、动手、动口,在分析、练习基础上掌握知识。整个教学过程都较好地落实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让学生体会到学习成功的乐趣。

作者: 园丁    时间: 2008-6-29 16:31
标题: 回复: 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精选
再探实际问题和一元一次方程



梁子洲





教学任务的分析


  
















知识



技能
1、能根据具体问题的实际意义,检验根的合理性。



2、会利用试误的方法比较两个代数式的大小关系。
  

数学



思考
能结合实际问题背景发现和提出数学问题。
  

解决



问题
学会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情感



态度
1、能根据实际问题中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一个有效的数学模型。



2、学会与人交流,通过实际问题情景的体验,让学生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利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在实际问题背景下,如何选择恰当未知数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流程安排


  

活动流程图
活动内容和目的
  

活动一  利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购票问题。





活动二  利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购灯问题。





小结



布置作业
活动1:由学生感兴趣的例子引入新课,可以吸引学生更积极的投入课堂!同时利用从感受到猜测,再到验证的数学方法令学生学会利用数学建模的思想来解决问题





活动2:在上一个问题解决的基础上,更进一步的利用一元一次方程来解决问题。





小结:由学生去梳理整个一节课的内容和数学学习方法。教师明晰。





布置作业:将本节课的知识延伸到课外


  



课前准备


  

教具
学具
补充材料
  

1、电脑.



4、多媒体演示文稿.


1计算器


解释电器的电功率问题。
  



教学过程


  

问题与情境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活动1



出示图片,引入课题。



问题1:我们班级有47名学生,现在想要组织同学们去参观世界园艺博览会,世圆会采用如下方式售票:单人票价50元,如果达到50人(50人或50人以上),则优惠总票价的5%,那么请同学们思考,我们班级该怎样去买票呢?
师:出示一组沈阳市世界园艺博览会的照片,并提出问题。



生:思考、计算并回答。



教师关注:学生是否对于该问题感兴趣,是否可以很积极的参与课堂?


1、从学生身边熟悉的事物着手进行研究,进而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2、引导学生利用小学学过的算术方法对问题进行研究,进而可以和后面将要研究的利用方程解决问题的行为形成对比。
  

问题2:其他班的学生人数如果低于50人,该如何购票?
师:提出问题。



引导学生利用带入特殊值的方法解决问题。



生:分组思考、讨论。


引导学生学会当人数不确定时利用算术方法解决该问题。
  

问题3:我们能用一元一次方程的知识来解决这个问题吗?




师:提出问题。



同时布置小组合作学习的任务和要求:



(1)    要求活动中一人进行记录,至少三人或三人以上进行计算。



(2)    要提醒学生注意自己组内每位同学的意见,学会倾听别人的意见。

(3)     生:活动。



教师关注:



(1)    学生是否能够很积极的投入到活动中来,是否可以每个人拿出自己的意见。



(2)    研讨时间。




1、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



2、在活动中,注意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



3、提高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效率。



4、活动中,即使是基础较差的学生,也会有自己的想法和做法,可以激励学生



去思考和解决问题,进而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3)    学生是否能够很顺利的寻找到问题中所存在的等量关系。
5、学生从小学的算术方法解决问题过渡到利用一元一次



方程解决问题,体验了知识从特殊到一般的过程。



6、培养学生利用方程的思想解决问题的习惯。
  

问题5:你是怎样得出这个结论的?你能验证它吗?
师:提出问题。



生:思考并回答问题。



教师关注:



    学生需要从大小两个方面进行验证,观察学生的思维方向是否全面。
1、让学生体验数学知识从猜想到结论的出现,再到验证的全过程。



2、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



3、让学生使用计算器,可以更好的使用现代的计算工具。



4、发展学生分类讨论的能力。
  

活动2  



问题1:小明想在两种灯里选购一种,其中一种是11瓦,(即0.011千瓦)的节能灯,售价60元;另一种是60瓦(即0.06千瓦)的白灯,售价3元,两种灯的照明效果一样,使用寿命也相同(3000小时以上)。节能灯售价高,但是较省电;白灯售价低,但是用电多。如果电费是0.5元/(千瓦时),选哪种灯可以节省费用(灯的售价加电费)?
  



师: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前应先解释一下什么是功率。



生:学生独立思考并解决问题。



教师关注:



    在刚才已经解决的问题得到的数学经验基础上,学生是否能够想到设处未知数解决问题。




  



1、发展学生利用未知数来表示具体数量的能力。



2、培养学生方程建模的思想。



3、 进一步积累数学经验。




  

问题2:如何说明你的猜想是正确的呢?
教师:提出问题。



生:思考并解决问题。




进一步让学生明白一个结论的出现应该是建立在已经验证是正确的基础上的。
  

问题3:假设两种灯的使用寿命为3000小时,现在如果计划照明3500小时,则需要购买两个灯,试设
教师:提出问题。



生:分组合作交流。



教师关注:学生是否能够利用上题中感受——猜测——验证这种科
1、进一步让学生学会分类讨论的方法。



2、这个问题有很高的难度,可以最大限
  

计你认为能省钱的选灯方



案。
学的认知方法来解决问题。
度的对学生的认知发起挑战,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给基础较好的学生提供思维继续深入发展的机会,可以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3、真正呈现出数学来源于生活,要反作用于生活。
  

小结




由学生谈体会,与学生分享自己所学的知识和感受,一起进行交流。



教师明晰


尽可能让学生梳理本节课的知识脉络和数学方法,还可以让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谈出自己的体会,将该节课进行画龙点睛。
  

布置作业
1、习题2.4----6题、8题。



2、通过网络查询来调查一下沈阳各个旅游景点的买票方式,为我们同学的出游设计最佳的购票方案。



3、作一组调查,看看自己家所使用各类电灯价格和使用寿命,进而替妈妈设计家里最省钱的用灯方案。


将本节课的知识延伸到课外,在应用方程建模思想解决问题的同时,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让学生感觉到数学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进而对数学产生更大的兴趣。
作者: 园丁    时间: 2008-6-29 16:32
标题: 回复: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精选
教学设计说明



本节课借助于两个具有实际背景的问题来培养学生列方程解应用问题的能力。



整个学习过程的设置,充分以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数学经验为前提,以培养学生利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为目标,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思想。在活动一中,重点引导学生由小学的算术方法解决问题转化到利用方程建模的思想解决问题。活动二则在活动一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利用刚刚掌握的方法直接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在问题的解决基础上,更深一步提出了最优化选择的问题,这个问题其实更适合应用不等式或线性方程来解决,安排在这里,是使学生除了建立一种利用数学建模的方法解决问题外,还可以为将来研究和学习不等式及线性方程打下基础。



小结中,注重引导学生梳理出本节课的知识脉络,同时让学生感受利用方程建模思想解决问题的思维习惯。



在布置课后作业中,分为两层,首先要求学生利用寻找等量关系列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另外,通过两个课后调研的开放性问题,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令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也要反作用于生活。



  本节课在教学方法上,从问题情境——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归纳应用。可以更好的培养学生的独立解决问题和群体决策的能力。

  此作品为第五届全国初中青年数学教师优秀课观摩与评比活动说课教案

作者: 园丁    时间: 2008-6-29 16:32
标题: 回复: 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精选
数据的统计与分析


教学内容:本节课的内容安排是七上第四章的一点补充,即在学习了数据的分析的基础上带学生到网络教室利用网络和EXCEL平台对生活和社会中的一些热点问题的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并得出相应的信息
教材分析: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是社会生活中较为普遍的一个知识点,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也是北师大版新教材每学期都要涉及的一个重要内容。本节课不仅仅要让学生回顾和掌握所学的相关知识,还要通过动手实做了解信息技术在数据处理中的作用。
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重庆外国语学校是全国首批创办的八所外国语学校之一,重庆市教委直属重点中学,全国享受20%保送名额的13所外国语学校之一,学校设备先进一流,实现了校园网络化,学生来自全国各地,素质普遍较高,由于我校是国家级课题“Z+Z智能教育平台运用与国家数学课程改革的实验研究”实验学校,学生有在网络教室上数学课的实际体验。
学习目标:
认知目标:经历综合运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加深对数据的认识,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能力目标:经历观察、比较、估计、推理、交流等过程,发展获得一些研究问题与合作交流的方法与经验。让学生实际操作,了解信息技术在数据处理中的作用。
情感目标:设置丰富的问题情景与活动,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自动学习的欲望,让学生想学,会学,乐学;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重点:通过对数据的分析从而得出相应的一些信息
难点:比较、估计、推理等方法的应用
教具:采用多媒体教学(Powerpoint和Excel展示)并让学生在网络教室动手实做。
教法: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既有老师的讲解,又有学生探索、师生共做,学生小组合作及动手实做。
教学过程:
我们今天生活的这个世界,是一个充满信息、瞬息变化的世界,而表达信息的重要方式之一就是数据。如果大家看看报纸、电视,就会发现无论是新闻、经济论坛、天气预报、广告或者是体育比赛,很多地方都十分频繁地使用着数据。请大家从自己的身边选取一两个有意义的数据,并想一想从中可以获得哪些信息?
(学生会从自己的身边举出许多的数据,老师关键是引导学生准确合理地获得信息)为了要了解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人们往往需要收集数据、分析数据、整理数据。它的一般过程是:
感受生活中的数据→经历数据处理的过程→从数据中获取信息
下面我们来看几个具体的例子,我们首先来回顾一下去年发生的伊拉克战争的实况。


(展示图片)
一 、 战 争
2003年3月20日,美英联军绕开联合国,直接向伊拉克发动了代号为“斩首行动”的大规模军事行动。美英飞机全天侯对伊拉克各目标进行轰炸,造成大量平民伤亡和建筑物被毁,其中包括老人、妇女和儿童。伊拉克共和国卫队和民兵也进行了还击,甚至采用自杀性袭击,造成美英联军的部分伤亡。
战争是残酷的,轰炸以后的伊拉克到处是断壁残垣。



伊拉克的平民也遭受了极大的痛苦。
综合到目前为止,有下列一些相关数据:
①美军死亡125人,英军死亡37人。
②伊拉克平民死亡625人(其中许多是老人、妇女和儿童),受伤4000多人,军人无相关统计。
③美英联军已向伊发射18000余枚精确制导炸弹和近1000枚“战斧”式巡航导弹(每枚约120万美元)
④布什总统向国会要求拨款747亿美元用于对伊战争并获得批准,英国也紧急追加拨款19亿英镑。
⑤伊拉克是世界第二大产油国,随着战争时间的延长,全世界股市下挫,油价上扬,经济学家预测:伊拉克战争造成中东地区经济损失约4000亿美元,伊拉克经济战后将倒退20年并将导致全球经济萎靡。
⑥几只伊拉克的鸟儿为躲避战火飞到我国南昌,专家分析,这次战争会导致相当长一段时间该地区气候异常。
⑦全世界每天都有数百万群众举行反战游行示威活动。
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就以上数据进行讨论,你能从其中获得哪些信息?
(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并最后进行总结发言,可以从中得到很多相关信息,如现代化的战争需要付出巨大的物力和人力,平民往往是最大的受害者,对生态环境造成极大的破坏,要求和平的声音远远大于战争的炮火声等等),但最有意义的信息是:
我们需要和平!(全班齐读并展示和平图片)
二、 体 育
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还经常发生没有硝烟的战争──体育
同学们最喜欢的体育运动是什么?(回答有很多种,其中足球所占比例应较高)
下面我们来看一个关于足球的例子:
有甲、乙、丙三个足球队进行单循环比赛(即两两比赛一场),一共比赛了三场,比赛情况如下:





进球数

失球数

甲队

2

0

0

6

2

乙队

1

1

0

4

4

丙队

0

2

0

4

6



请你根据上表中的数据,你能从其中获得哪些信息?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一般情况下,同学们都是从数据的表面得到一些相关结论,如甲队第一、乙队第二、丙队第三,没有平局,甲队赢两场、乙队赢一场、丙队全输等信息。
其实,我们还可以从更深层次进行分析:(1)给出的数据是否有错误(在生活中我们要对数据加以辨别,避免错误的数据给我们带来错误的信息);(2)更进一步,我们是否可以从这些数据中得到三场比赛的具体比分?
(提醒:大家可要学会仔细观察!)
(换一个数据)有甲、乙、丙三个足球队进行单循环比赛(即两两比赛一场),一共比赛了三场,比赛情况如下:




进球数

失球数

甲队

2

0

0

6

2

乙队

1

1

0

4

4

丙队

0

2

0

2

6



请你根据上表中的数据,写出三场比赛的具体比分。
(具体的计算留到课后完成),来做一道比较简单的问答题:
练习:阅读下列数据:
①北约1999年对南联盟78天轰炸期间共使用了3万多枚贫铀弹.
②中国总人口数为12.9533亿.
③我们班献血的人数有38人.
④据联合国2001年发表的报告,今后5年内全球预计有1550万人死于艾滋病.
⑤由于受“9?11”事件的影响,美国航空公司裁员约50000人.
其中哪些是精确的数据?
( 本题比较简单,让学生感受精确数和近似数即可。选③)

作者: 园丁    时间: 2008-6-29 16:33
标题: 回复: 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精选
三 、 人 口 与 发 展
西部大开发,中国才能大发展,早在几年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就作出了“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决策,近几年,西部地区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下面请同学们打开国家统计局的网站(www.stats.gov.cn),下载2002年西部地区的人口数和国内生产总值。然后打开Excel表,自己设计出相应的统计表,再用Excel表计算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
2002年西部地区相关数据
西部十二省区

人口数(万人)

国内生产总值(亿元)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万元)

重庆

3090

1971.1

0.63789644

四川

8329

4875.12

0.585318766

云南

4288

2231.88

0.520494403

广西

4489

2437

0.542882602

内蒙古

2376

1732.48

0.729158249

新疆

1925

1598.28

0.830275325

宁夏

562

329.7

0.586654804

青海

518

341.03

0.658359073

甘肃

2562

1161

0.453161593


首先从各个省市的人口数据进行分析,如谁的人口最多?谁的人口最少?哪些又比较接近?等等。类似地分析国内生产总值。
下面我们通过Excel表将上面的数据制成扇形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更形象地进行分析
进一步提问,四川省的人口和国内生产总值都是最多的,是否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也是最多?若否,又是谁?(学生先估算,在Excel表上当场计算并排序)能否简要说明理由等等。
练习:N地政府为了振兴本地经济发展,打算在N地开办一家尼龙制品厂,阅读下表并完成下列问题。
尼龙制品厂区位成本比较表(单位:美元/百磅)

选定地点

                         成本构成


成本合计

劳动费

  

  燃料费

原料费

成品运费

  

A

B

C

D

E

  F
.

.

M

N

.

.

Z

6.00

6.00

4.00

3.00

6.00

7.00

.

.

6.00

8.00

.

.

5.00

3.50

3.50

3.00

3.00

2.50

2.50

.

.

3.00

2.00

.

.

3.00

2.00

2.00

2.00

2.00

1.50

1.50

.

.

2.00

2.00

.

.

2.00

9.00

7.00

6.00

7.00

5.00

5.00

.

.

8.00

8.00

.

.

9.00

10.00

8.00

8.00

8.00

7.00

9.00

.

.

6.00

6.00

.

.

8.00

5.00

5.00

6.00

6.00

3.00

4.00

.

.

3.00

4.00

.

.

6.00

35.00

31.00

29.00

29.00

25.00

29.00

.

.

28.00

30.00

.

.

33.00

从表中可以看出,在影响N地生产尼龙制品的诸多因素中,N地与其它地区比较因_______过高而无竞争力,看来这个地区不适于发展需要较多_______的企业,但N地的_______成本与其它地区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比其它地区成本最低的那个还要低______%,故N地适合发展_________的企业。
(答案:劳动费、劳动力、电费、20、能源指向型)
小结:通过以上的数据分析,让同学们自己进行小结,从本节课的学习过程中自己学习到了哪些东西?掌握了哪些方法?对数学的认识是否又获得了一些新的发展?等等
作业:
教学过程预期
本课采用"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应用拓展"的教学过程,知识与能力要求符合学生实际并体现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学程设计使学生不仅获得了书本上的知识,而且让学生实际操作,了解信息技术在数据处理中的作用,完善了认知结构,拓展知识应用,渗透数学思想方法,体现应用与创新意识。设计的几个实例都是社会中的热点问题,使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并在学法上有一定收获。让大多数学生能正确掌握知识,并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老师及时进行课堂信息反馈,评价中肯且有激励作用,并能给学生创设二次评价的机会,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作者: 园丁    时间: 2008-6-29 16:34
标题: 回复: 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精选
课题学习
──调查“你怎样处理废电池?”教学设计
陈玉平
一、教材分析
(一)引入该课题的目的
将课题学习编人教材,是数学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与原有课程相比,课题学习具有开放性、实用性和全员性。调查“你怎样处理废电池?”这个课题选取于社会生活,且更具挑战性和综合性。教材这样安排,其用意有三:一是在巩固已学调查知识的同时,让学生自主实践,从而改变单一的学习方式;二是调查范围涉及到社会生活,有助于学生了解社会及以后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三是借助对废电池处理问题的调查,来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有效地开发校本课程。
(二)教学目标
根据人本主义教育观,结合新课标要求和七年级学生对数据处理的认识规律,本节教学目标确定如下:
1.知识与技能目标
了解调查的全过程,掌握用样本去估计总体的思想,培养学生收集整理数据、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
经历收集、整理、描述、分析数据的过程,体验合理地进行推断和预测,获得“发现──探索──分析──评判”的研究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合作创新精神,更好地形成尊重科学,勇于探索的学习态度,渗透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社会责任感。
二、重点难点、教法学法分析
(一)学生分析
1.七年级学生目前知识上:已学习了全面调查,抽样调查两节知识。
2.方法上:处在由单元化向系列化解决问题的过渡时期。
3.思维上:处在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时期。
4.能力上:在主动重组和整合创新能力方面比较薄弱。
而本课题学习正好与目前学生的实情相吻合,适合学生学习发展。
(二)重点难点分析
1.教学重点
对数据的收集及整理,
2.教学难点
对数据的合理分析。
3.成因分析
考虑到数据的收集整理是对数据的科学认识,又是分析数据的关键之所在,且有利于学生的后续学习。因此,我把对数据的收集整理定为教学重点。由于学生受自身知识和经验的限制,社会知识面过窄,对问题的分析接触较少等因素影响,容易造成片面的分析问题,因此,我把对数据的合理分析定为教学难点。
(三)教法学法分析
1.教法
引导式探索发现法和主动式探索尝试法。
2.学法
“合作交流──自主探究”式学习法。
3.成因分析
对于教法、学法的选用,我考虑到课题学习应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教师调控引导为辅。因此,我选用“引导式探索发现法和主动式探索尝试法”进行教学,由于废电池的处理只是一个问题背景,关键是调查的全过程,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经历“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调查研究解释应用”的过程,体验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因此,采用“合作交流──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法,真正使每位学生由“学会”变成“会学”。
三、教学程序
出于数学课程倡导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学习理念,我把本节课的基调定为“自主探究,民主开放,活动引领,合作交流”,根据建构主义学习观,设计如下教学流程图:
(一)创设情境(提出课题 诱发兴趣)
1.对于引入环节,我考虑了如下的三种方案:
①从复习全面调查,抽样调查引人;②开门见山,直奔主题;③让学生自己感触问题,师生互动,引出课题。鉴于第一种方案比较传统且缺乏挑战性;第二种较第三种缺乏自主发现的重要一环;第三种虽然比较费时,但它通过学生先人手,能使学生迅速进人角色,因此,我打算选择第三种方案。
(1)查一查:学生通过课前在图书馆或网上查阅废电池处理的资料,了解情况。
(2)看一看:教师利用电脑图片,展示废电池的危害性及日常生活中的处理情况。
通过查阅、观看,可激起学生心中的波澜,促使学生去思考。
(3)想一想:为了美好的生活和人类的健康,我们能做点什么呢?(引出课题)
(4)组建:动手组建“热点调查”节目,成立“小记者”站。
面对一个实际问题,不急于让学生马上去调查,而是通过组建“热点调查”节目,来为学生有组织、有目的地展开调查搭建舞台,成立“小记者”站,可使学生真正成为问题的参与者,能带着热情、任务去展开调查。
(二)分组活动(实情调查 亲自体验)
1.活动一 “小记者”培训:
(1)此次调查的目的、问题、对象是什么?
(2)你选择哪种调查方式?样本如何选取?在调查时应注意什么?
(3)请你参照课本附录(1)自主设计调查问卷。
自主设计调查问卷有利于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但设计时也可能会出现缺乏针对性、合理性的调查问卷,例如:有些项目写成了废电池的危害等。因此,安排(4)。
(4)组内交流调查问卷,取长补短,及时改进,小组统一
通过“交流──改进──统一”的方式,让学生在互助中完善调查问卷,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
2.活动二 “小记者”出发: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走向社会,进行抽样调查。
让学生回归社会,获得第一手材料,体验“社会人”的辛酸,从而锻炼意志品质。
3.活动三 “小记者”回站:分小组交流调查中的感受、体验,准备下阶段工作。
交流有助于学生内心世界的表露,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三)科学探究(整理描述 严谨思维)
学生从调查问卷上只能粗略地认识问题,为了引导学生精确、理性地认识问题,必须对数据进行整理描述。
1.思考
我们如何用所学知识,将数据整理描述出来呢?(学生讨论,达成共识)
2.操作
先制作调查统计表,整理数据,填人表格,然后针对整理结果,绘制统计图形。
体现数形结合的思想及算法化,框图化,程序化的思维方式。
(四)合作交流(分析数据 发展思维)
经过对数据的收集整理,学生对问题已有了初步的认识,但考虑到问题的结论尚未显现出来,学生还须更理性地去分析和解决问题。
1.思考
针对调查结果,你对废电池的处理有哪些发现和建议?
2.交流
召开信息研讨会,分组交流,出谋划策,各抒己见,小组长进行汇总。
只要学生想说、敢说,能表明自己的观点,都应给予肯定和鼓励。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让学生充分展示自我,增强自信心。
3.预测
学生往往会出现对问题把握不准确,建议容易忽略缺乏实用性、创造性的情况。
4.措施
各组选派“热点调查”节目主持人,主持节目。
用榜样激励的方式可让学生改进学习,同时由学生主持节目,还可增强学生“用事实说话”的意识,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及表演才能。
5.点评
教师点评,并作出总结性评价,活动结束。
(五)自我反思(小结评价 优化思维)
考虑到这节内容环节过多,整个过程涉及课内课外,为了促使学生形成自己的知识方法,我以“提问促反思”的方式提出问题。
1.想一想,通过这节课的研究,你知道怎样进行问题的调查吗?有哪些收获?
2.作业
(1)写一篇简单的调查报告(增加家长评价、小组评价、教师评价),收录在学生成长记录袋中。
(2)鼓励学生课后将自己满意的调查报告在网上发布,呼吁全社会共同参与环境保护。(社会评价)
学生通过反思,可理清调查程序,优化思维。安排调查报告,网上发布信息这两个作业,一方面可多元化地评价学生,激励学生下一阶段的学习,另一方面将研究成果向社会发布,从而使本节学习更具开放性。
四、教学中应注意的事项
在每个学生都能获得发展的前提下,教学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两个“注重”
1.注重学习方式的转变,变“被动”为“主动”
2.注重学生个性体现,变“模式化”为“个性化”。
(二)两个“突出”
1.突出合作交流,给学生留有足够的时间与空间进行交流,变“知识课堂”为“生活课堂”。
2.突出评价职能,将“边参与、边应用、边体验、边评价”贯穿于整个过程之中。
(三)两个“体现”
1.体现创造性地开发课程资源,变“学教材”为“用教材学”。
2.体现活动的多样性、丰富性、互动性,形成“学数学、做数学”意识,让学生在活动中学,在活动中乐,在活动中创。


作者: 园丁    时间: 2008-7-2 09:53
标题: 回复: 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精选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北京市东直门中学 杜开龙
设计思想
(1)国家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2)初一学生从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思维水平以及学习方式等方面有一个逐步适应和提高的过程。因此,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必须时时考虑到新初一学生的学习实际,既不能盲目拔高,也不能搞简单化的结论式教学。在新课改的过程中,教学设计应立足于学生实际,从大处着眼,深入挖掘教材内容的素质教育功能。
(3)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数学教学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学会学习。
(4)本课题通过对内容的挖掘与整理,采用“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模式展开教学,让学生经历“从生活中发现数学──在教室里学习数学──到生活中运用数学” 这样一个过程,从而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的意义,发展应用数学知识的意识与能力,进一步增强学好数学的愿望和信心。学生通过本节从具体情境发现并提出数学问题的学习活动,进一步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在互动交流活动中,学习从不同角度理解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并有效地解决问题。体会在解决问题中与他人合作的重要性。体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任务分析





知识与技能
理解“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结论,并能用这一结论解释一些简单的问题。
数学思考
经历观察、实验、猜想等数学活动,发展合情推理能力,能有条理地、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
解决问题
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学会与他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
情感态度价值观
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与求知欲;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自信心;初步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
重点
结论的应用过程和拓展问题的探究过程

难点
拓展问题的探究过程


  教学流程安排
活动流程图

活动内容和目的

活动1 热身准备  我想试试
活动2 课题引入

1、幻灯片:组图
2、数学活动
活动3 新课教学
解释、应用与交流
问题1、怎样走最近?
问题2、河道长度
问题3、九曲桥
3、拓广探索与交流——蚂蚁爬行最短问题
活动4 回顾、思考与交流
以这首小诗,激发学生大胆参与课堂探究的勇气。

以实际问题情境引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解释、应用与交流中理解数学内容

引导探究继续深入,引发对问题的深层思考,渗透转化思想
学习、反思,提高、升华

  课前准备
教具

学具

补充材料

课件

正方体模型



  教学过程设计
问题与情景

师生行为

设计意图

热身准备
我想试试

罗赛蒂

那个说“我想试试”的小孩

他将登上山巅,

那个说“我不成”的小孩,

在山下停步不前。

“我想试试”每天办成很多事,

“我不成”就真一事无成。

因此你务必说“我想试试”,

将“我不成”弃于埃尘。

一、课题引入
1、幻灯片:组图
绿地里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 …
你能解释一下原因何在?
2、数学活动:在纸上任意点两点,用线联接它们,量一下它们的长短,比较一下谁最短?
得出结论

二、新课教学
1、出课题: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学生朗读——我想试试











教师提出问题
学生独立思考,小组交流后回答
教师布置数学活动
学生分组进行活动,给出探究结论。



教师板书课题
以这首小诗,激发学生大胆参与课堂探究的勇气。








以实际问题情境引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入本节课题
动手具体做一做,在做中领悟数学
2、解释、应用与交流
问题1、怎样走最近?
如图1,从A地到B地有四条道路,除它们外能否再修一条从A地到B地的最短道路?

教师提出问题
学生思考、讨论,发表看法




教师注意对学生几何语言的训练(强调“连接AB”)
在解释、应用与交流中理解数学内容









问题2、河道长度
如图2,把原来弯曲的河道改直,AB两地间的河道长度有什么变化?

            2
问题3、九曲桥
2)如图3,公园里设计了曲折迂回的桥,这样做对游人观赏湖面风光有什么影响?与修一座笔直的桥相比,这样做是否增加了游人在桥上行走的路程?说出其中的道理。

        3
你还能举出一些类似的例子吗?
小猫看见鱼,小狗看见骨头后会怎样运动?
有人过马路到对面的商店去,但没有走人行道,为什么呢?
其他
学生独立思考、小组讨论、组间交流,发表看法,相互评价
设置三个问题,通过解释、应用与交流活动,强化理解所学新知。
理解的四个层次:1、可以结合自己的体验或用自己的话阐述复杂概念;2、进行联想、比喻及推论;3、在新环境中能解决问题;
4、做出创新。

















举例也是考察学生对事物真正理解与否的方式之一。
3、拓广探索与交流
蚂蚁爬行路线最短问题

如图4,一只蚂蚁要从正方体的一个顶点A沿表面爬行到顶点B,怎样爬行路线最短?如果要爬行到顶点C呢?

4
利用手中的正方体具体实验一下,告诉大家你的结论。
学生独立思考,小组实验、探究与交流,组间相互评价












动手实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发表观点,引发思考
引导探究继续深入,引发对问题的深层思考,达到理解的第三层次。力争达到第四层次,学生作出创新。
道理暂时说不出不要紧。关键是在活动中获得的副产品。






三、回顾、思考与交流
设想自己是一名园林设计师或者是一名管理者,在进行公共绿地设计时对情境一的一些思考与探讨能给你一些什么启发。
四、作业
对蚂蚁爬行最短问题的再思考:如果蚂蚁在长方体的一个顶点上,如果蚂蚁在圆柱上,这时问题发生怎样的变化?问题如何解?
请把你对此问题的研究写成数学小作文,注意写出自己的情感体验。
学习思考、组内交流、组间交流
学习、反思,提高、升华

  效果检测
1、通过课堂学习活动的展示与交流,学生对学生进行相互评价
2、在学习活动过程中教师注意及时地鼓励、指导、点评,实施过程评价
3、课后要求学生“蚂蚁爬行最短”问题进行继续研究,并写出数学小作文。
附件──本节课的后续影响的例举
关于最短路径思考
黄博阳
我们已经学过“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这个数学公理了。这看似简单的八个字蕴涵着许多奥妙,将它扩展、延伸可得到一个最短路径问题、即求连接A、B两点的线段中哪一条最短。
当A、B在同一平面内时,即使是从北京到天津,我们也可以轻松地利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得出线段AB是A、B两点间的最短路径(如图1-1)。

图1-1
有人会说:“这也太简单了!”别着急,请看下面这道题(如图2-1):


图2-1
有一位将军骑着马要从A地走到B地,但途中要到水边喂马喝一次水,则将军怎样走最近。这道题乍一看似乎无从下手。但经过观察可以发现此题依然可以利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来解决问题,具体方法为:做B点与河面的对称点B',连接AB',可得到马喝水的地方C(如图2-2)。

图2-2
再连接CB得到这道题的解A→C→B。这就是著名的“将军饮马”问题。不信的话你可以在河边任意取一点C'连接AC'和C'B,比较一下就知道了。
明白了刚才的平面问题,接下来看看立体图形问题(如图3-1)。

图3-1
求点A到点C'的最短路径是那一条。此时已不在同一平面内,不能直接利用公理解决问题。此时,就要利用数学中的转化思想,把立体图形转化成平面图形来研究(如图3-2)。

图3-2
从而得到两条最短路径:A→BC→C'和A→CD→C'。同理,还可以得出6条最短路径来(如图3-345)。

图3-3            图3-4         图3-5
分别为:A→BC→C'、A→CD→C'、A→DD'→C'、A→BB'→C'、A→A'D'→C'、A→A'B'→C'。
那长方体的最短路径呢?我们来看一下这题(如图4-1)

图4-1
从A'到C,不经过A'B'C'D'和ABCD两面,怎样走最近?我们不如先不考虑第二个条件,从上题可知有六条最短路径,但此题与上题略有不同──长方体各面不相等,因此我们需比较那条路径最短。观察发现这六条路径,两两长度相等,即只比较这三条路径谁更短就可以了(如图4-23)。

图4-2                    图4-3
解:设长方体长、宽、高分别为x、y、z,依题意,得:
①=
②=
③=
∵ 2xy>2xz>2yz
∴ ③<②<①
即走第三条路径最短。
得到从A'到C的路径中从A'→BB'→C和A'→DD'→C最短,与第二个已知条件无关。
平面是这样,那曲面呢?我们再看一题(如图5-1),从A到B,怎样走最近呢?与前两题相同,把圆柱体展开(如图5-2),此时,只有A点位于与长方形的交界处时,才是最短路径,且只有一条最短路径AB。

        
图5-1               图5-2
从上面几题可以看出立体图形中的最短路径问题,都可先把立题图形转化成平面图形再思考。而且得出正方体有6条最短路径;长方体有2条最短路径;圆柱有1条最短路径。这短短的八个字还真是奥妙无穷啊!
教师注:初一刚入学不久的学生,能把问题一个问题表述得如此清晰,很是难能可贵。不足之处是在对圆柱体问题的探究中考虑不周,有其他可能未进行探究。继续努力,力争把问题研究的更清楚、更透彻。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探究与再思考
原静雯
初一上学期,我们学习了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知识,并利用它作了一节课,相信大家对它还是记忆犹新的。自从那次课后,不知大家有没有进行更深的思考,小人不才,愿用这贫乏的文字,说一说我的想法。
探究问题一:已知,A,B在直线L的两侧,在L上求一点,使得PA+PB最小。(如图所示)

               
解:根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基本概念,只用连接AB即可轻松的得到答案。如图所示。线段AB与直线L的交点,就是题目要求的点P。
总结:本题虽然十分简单,但却是所有有关本类题目难题的基础,是必须要牢记与掌握的。下面一题,就是上一题的变形,你还会做吗?
探究问题二:已知,A,B在直线L的同一侧,在L上求一点,使得PA+PB最小。(如图所示)

                             
解:本题的难点不在于解题过程,而在于解题的思想,往往大家不能正确的找到解题的思路。那么,我就在此抛砖引玉,说说我的看法。首先,作点B关于L的对称点B',(如图所示),因为OB'=OB,∠BOP=∠B',OP=OP,所以△OPB≌△OPB'。所以,PB=PB'。因此,求AP+BP就相当于求AP+PB'。这样,复杂的问题便通过转化变得简单,成了探究问题一。因此只用连接AB'即可,与直线L的交点,就是题目要求的点P。
结论:我们完全也可以把以上的结论当作一个模块牢记下来,成为自己解题的方法之一。
探究问题三:A是锐角MON内部任意一点,在∠MON的两边OM,ON上各取一点B,C,组成三角形,使三角形周长最小。(如图所示)

                        
解:利用探究问题二的结论,作A与OM的对称点D,再作A与ON的对称点E。连接DE(如图所示),据上题铺垫,我们可得,AB=BD,AC=CE,又因为D,B,C,E在一条直线上,所以,这时的周长是最短的。
总结:本题可总结为“三角形的一点决定”。下面我们看一看四边形一边确定。
探究问题四:AB是锐角MON内部一条线段,在角MON的两边OM,ON上各取一点C,D组成四边形,使四边形周长最小。(如图所示)

                     
解:有了上一题的铺垫,本题似乎简单了许多,作A关于OM的对称点E,再作B关于ON的对称点F,连接EF即可。如图。ABCD便是周长最小的。
(2)下面我把上一题简单变形,把锐角变为直角,大家再看,本图有没有似曾相识之感?对了,我们见过的,只用把两条直角边所在直线看作是一个平面直角坐标系,再把AB两点固定位置,这样,就变为了月考附加题中的最后一题。
原题:在直角坐标系中,有四个点A(-8,3)、B(-4,5)、C(0, n)、D(m,o),当四边形ABCD的周长最短时,求m/n的值。
解:依题意画图得:

         
由探究问题四得知,作B关于Y轴的对称点B',A关于X轴的对称点A'。连接A'B',他们与X轴,Y轴的交点便为所求。如图所示,过A'与B'两点的直线的函数解析式可求。设过A'与B'两点的直线的函数解析式为y=kx+b.
依题意得:-8k+b=-3, 4k+b=5
解得,k=2/3,b=7/3
所以,(0,n)为(o,7/3)
(m,o)为(-3.5,o)
所以,m/n=-2/3
以上,便就是我对此问题的一些想法,复杂费解的问题是不是简单了许多?好理解了许多呢?

作者: 园丁    时间: 2008-7-2 09:54
标题: 回复: 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精选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北京市东直门中学 杜开龙
设计思想
(1)国家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2)初一学生从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思维水平以及学习方式等方面有一个逐步适应和提高的过程。因此,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必须时时考虑到新初一学生的学习实际,既不能盲目拔高,也不能搞简单化的结论式教学。在新课改的过程中,教学设计应立足于学生实际,从大处着眼,深入挖掘教材内容的素质教育功能。
(3)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数学教学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学会学习。
(4)本课题通过对内容的挖掘与整理,采用“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模式展开教学,让学生经历“从生活中发现数学──在教室里学习数学──到生活中运用数学” 这样一个过程,从而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的意义,发展应用数学知识的意识与能力,进一步增强学好数学的愿望和信心。学生通过本节从具体情境发现并提出数学问题的学习活动,进一步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在互动交流活动中,学习从不同角度理解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并有效地解决问题。体会在解决问题中与他人合作的重要性。体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任务分析





知识与技能
理解“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结论,并能用这一结论解释一些简单的问题。
数学思考
经历观察、实验、猜想等数学活动,发展合情推理能力,能有条理地、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
解决问题
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学会与他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
情感态度价值观
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与求知欲;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自信心;初步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
重点
结论的应用过程和拓展问题的探究过程

难点
拓展问题的探究过程


  教学流程安排
活动流程图

活动内容和目的

活动1 热身准备  我想试试
活动2 课题引入

1、幻灯片:组图
2、数学活动
活动3 新课教学
解释、应用与交流
问题1、怎样走最近?
问题2、河道长度
问题3、九曲桥
3、拓广探索与交流——蚂蚁爬行最短问题
活动4 回顾、思考与交流
以这首小诗,激发学生大胆参与课堂探究的勇气。

以实际问题情境引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解释、应用与交流中理解数学内容

引导探究继续深入,引发对问题的深层思考,渗透转化思想
学习、反思,提高、升华

  课前准备
教具

学具

补充材料

课件

正方体模型



  教学过程设计
问题与情景

师生行为

设计意图

热身准备
我想试试

罗赛蒂

那个说“我想试试”的小孩

他将登上山巅,

那个说“我不成”的小孩,

在山下停步不前。

“我想试试”每天办成很多事,

“我不成”就真一事无成。

因此你务必说“我想试试”,

将“我不成”弃于埃尘。

一、课题引入
1、幻灯片:组图
绿地里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 …
你能解释一下原因何在?
2、数学活动:在纸上任意点两点,用线联接它们,量一下它们的长短,比较一下谁最短?
得出结论

二、新课教学
1、出课题: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学生朗读——我想试试











教师提出问题
学生独立思考,小组交流后回答
教师布置数学活动
学生分组进行活动,给出探究结论。



教师板书课题
以这首小诗,激发学生大胆参与课堂探究的勇气。








以实际问题情境引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入本节课题
动手具体做一做,在做中领悟数学
2、解释、应用与交流
问题1、怎样走最近?
如图1,从A地到B地有四条道路,除它们外能否再修一条从A地到B地的最短道路?

教师提出问题
学生思考、讨论,发表看法




教师注意对学生几何语言的训练(强调“连接AB”)
在解释、应用与交流中理解数学内容









问题2、河道长度
如图2,把原来弯曲的河道改直,AB两地间的河道长度有什么变化?

            2
问题3、九曲桥
2)如图3,公园里设计了曲折迂回的桥,这样做对游人观赏湖面风光有什么影响?与修一座笔直的桥相比,这样做是否增加了游人在桥上行走的路程?说出其中的道理。

        3
你还能举出一些类似的例子吗?
小猫看见鱼,小狗看见骨头后会怎样运动?
有人过马路到对面的商店去,但没有走人行道,为什么呢?
其他
学生独立思考、小组讨论、组间交流,发表看法,相互评价
设置三个问题,通过解释、应用与交流活动,强化理解所学新知。
理解的四个层次:1、可以结合自己的体验或用自己的话阐述复杂概念;2、进行联想、比喻及推论;3、在新环境中能解决问题;
4、做出创新。

















举例也是考察学生对事物真正理解与否的方式之一。
3、拓广探索与交流
蚂蚁爬行路线最短问题

如图4,一只蚂蚁要从正方体的一个顶点A沿表面爬行到顶点B,怎样爬行路线最短?如果要爬行到顶点C呢?

4
利用手中的正方体具体实验一下,告诉大家你的结论。
学生独立思考,小组实验、探究与交流,组间相互评价












动手实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发表观点,引发思考
引导探究继续深入,引发对问题的深层思考,达到理解的第三层次。力争达到第四层次,学生作出创新。
道理暂时说不出不要紧。关键是在活动中获得的副产品。






三、回顾、思考与交流
设想自己是一名园林设计师或者是一名管理者,在进行公共绿地设计时对情境一的一些思考与探讨能给你一些什么启发。
四、作业
对蚂蚁爬行最短问题的再思考:如果蚂蚁在长方体的一个顶点上,如果蚂蚁在圆柱上,这时问题发生怎样的变化?问题如何解?
请把你对此问题的研究写成数学小作文,注意写出自己的情感体验。
学习思考、组内交流、组间交流
学习、反思,提高、升华

  效果检测
1、通过课堂学习活动的展示与交流,学生对学生进行相互评价
2、在学习活动过程中教师注意及时地鼓励、指导、点评,实施过程评价
3、课后要求学生“蚂蚁爬行最短”问题进行继续研究,并写出数学小作文。
附件──本节课的后续影响的例举
关于最短路径思考
黄博阳
我们已经学过“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这个数学公理了。这看似简单的八个字蕴涵着许多奥妙,将它扩展、延伸可得到一个最短路径问题、即求连接A、B两点的线段中哪一条最短。
当A、B在同一平面内时,即使是从北京到天津,我们也可以轻松地利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得出线段AB是A、B两点间的最短路径(如图1-1)。

图1-1
有人会说:“这也太简单了!”别着急,请看下面这道题(如图2-1):


图2-1
有一位将军骑着马要从A地走到B地,但途中要到水边喂马喝一次水,则将军怎样走最近。这道题乍一看似乎无从下手。但经过观察可以发现此题依然可以利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来解决问题,具体方法为:做B点与河面的对称点B',连接AB',可得到马喝水的地方C(如图2-2)。

图2-2
再连接CB得到这道题的解A→C→B。这就是著名的“将军饮马”问题。不信的话你可以在河边任意取一点C'连接AC'和C'B,比较一下就知道了。
明白了刚才的平面问题,接下来看看立体图形问题(如图3-1)。

图3-1
求点A到点C'的最短路径是那一条。此时已不在同一平面内,不能直接利用公理解决问题。此时,就要利用数学中的转化思想,把立体图形转化成平面图形来研究(如图3-2)。

图3-2
从而得到两条最短路径:A→BC→C'和A→CD→C'。同理,还可以得出6条最短路径来(如图3-345)。

图3-3            图3-4         图3-5
分别为:A→BC→C'、A→CD→C'、A→DD'→C'、A→BB'→C'、A→A'D'→C'、A→A'B'→C'。
那长方体的最短路径呢?我们来看一下这题(如图4-1)

图4-1
从A'到C,不经过A'B'C'D'和ABCD两面,怎样走最近?我们不如先不考虑第二个条件,从上题可知有六条最短路径,但此题与上题略有不同──长方体各面不相等,因此我们需比较那条路径最短。观察发现这六条路径,两两长度相等,即只比较这三条路径谁更短就可以了(如图4-23)。

图4-2                    图4-3
解:设长方体长、宽、高分别为x、y、z,依题意,得:
①=
②=
③=
∵ 2xy>2xz>2yz
∴ ③<②<①
即走第三条路径最短。
得到从A'到C的路径中从A'→BB'→C和A'→DD'→C最短,与第二个已知条件无关。
平面是这样,那曲面呢?我们再看一题(如图5-1),从A到B,怎样走最近呢?与前两题相同,把圆柱体展开(如图5-2),此时,只有A点位于与长方形的交界处时,才是最短路径,且只有一条最短路径AB。

        
图5-1               图5-2
从上面几题可以看出立体图形中的最短路径问题,都可先把立题图形转化成平面图形再思考。而且得出正方体有6条最短路径;长方体有2条最短路径;圆柱有1条最短路径。这短短的八个字还真是奥妙无穷啊!
教师注:初一刚入学不久的学生,能把问题一个问题表述得如此清晰,很是难能可贵。不足之处是在对圆柱体问题的探究中考虑不周,有其他可能未进行探究。继续努力,力争把问题研究的更清楚、更透彻。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探究与再思考
原静雯
初一上学期,我们学习了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知识,并利用它作了一节课,相信大家对它还是记忆犹新的。自从那次课后,不知大家有没有进行更深的思考,小人不才,愿用这贫乏的文字,说一说我的想法。
探究问题一:已知,A,B在直线L的两侧,在L上求一点,使得PA+PB最小。(如图所示)

               
解:根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基本概念,只用连接AB即可轻松的得到答案。如图所示。线段AB与直线L的交点,就是题目要求的点P。
总结:本题虽然十分简单,但却是所有有关本类题目难题的基础,是必须要牢记与掌握的。下面一题,就是上一题的变形,你还会做吗?
探究问题二:已知,A,B在直线L的同一侧,在L上求一点,使得PA+PB最小。(如图所示)

                             
解:本题的难点不在于解题过程,而在于解题的思想,往往大家不能正确的找到解题的思路。那么,我就在此抛砖引玉,说说我的看法。首先,作点B关于L的对称点B',(如图所示),因为OB'=OB,∠BOP=∠B',OP=OP,所以△OPB≌△OPB'。所以,PB=PB'。因此,求AP+BP就相当于求AP+PB'。这样,复杂的问题便通过转化变得简单,成了探究问题一。因此只用连接AB'即可,与直线L的交点,就是题目要求的点P。
结论:我们完全也可以把以上的结论当作一个模块牢记下来,成为自己解题的方法之一。
探究问题三:A是锐角MON内部任意一点,在∠MON的两边OM,ON上各取一点B,C,组成三角形,使三角形周长最小。(如图所示)

                        
解:利用探究问题二的结论,作A与OM的对称点D,再作A与ON的对称点E。连接DE(如图所示),据上题铺垫,我们可得,AB=BD,AC=CE,又因为D,B,C,E在一条直线上,所以,这时的周长是最短的。
总结:本题可总结为“三角形的一点决定”。下面我们看一看四边形一边确定。
探究问题四:AB是锐角MON内部一条线段,在角MON的两边OM,ON上各取一点C,D组成四边形,使四边形周长最小。(如图所示)

                     
解:有了上一题的铺垫,本题似乎简单了许多,作A关于OM的对称点E,再作B关于ON的对称点F,连接EF即可。如图。ABCD便是周长最小的。
(2)下面我把上一题简单变形,把锐角变为直角,大家再看,本图有没有似曾相识之感?对了,我们见过的,只用把两条直角边所在直线看作是一个平面直角坐标系,再把AB两点固定位置,这样,就变为了月考附加题中的最后一题。
原题:在直角坐标系中,有四个点A(-8,3)、B(-4,5)、C(0, n)、D(m,o),当四边形ABCD的周长最短时,求m/n的值。
解:依题意画图得:

         
由探究问题四得知,作B关于Y轴的对称点B',A关于X轴的对称点A'。连接A'B',他们与X轴,Y轴的交点便为所求。如图所示,过A'与B'两点的直线的函数解析式可求。设过A'与B'两点的直线的函数解析式为y=kx+b.
依题意得:-8k+b=-3, 4k+b=5
解得,k=2/3,b=7/3
所以,(0,n)为(o,7/3)
(m,o)为(-3.5,o)
所以,m/n=-2/3
以上,便就是我对此问题的一些想法,复杂费解的问题是不是简单了许多?好理解了许多呢?

作者: 园丁    时间: 2008-7-2 09:54
标题: 回复: 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精选
有理数的乘法

湖北兴山高阳中学 张佰祥
一、 学情分析:
在此之前,本班学生已有探索有理数加法法则的经验,多数学生能在教师指导下探索问题。由于学生已了解利用数轴表示加法运算过程,不太熟悉水位变化,故改为用数轴表示乘法运算过程。
二、 课前准备
把学生按组间同质、组内异质分为10个小组,以便组内合作学习、组间竞争学习,形成良好的学习气氛。
三、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掌握有理数乘法法则,能利用乘法法则正确进行有理数乘法运算。
2、 能力与过程目标
经历探索、归纳有理数乘法法则的过程,发展学生观察、归纳、猜测、验证等能力。
3、 情感与态度目标
通过学生自己探索出法则,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
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运用有理数乘法法则正确进行计算。
难点:有理数乘法法则的探索过程,符号法则及对法则的理解。
五、 教学过程
1、 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导入新课。
教师:由于长期干旱,水库放水抗旱。每天放水2米,已经放了3天,现在水深20米,问放水抗旱前水库水深多少米?
学生:26米。
教师:能写出算式吗?
学生:……
教师:这涉及有理数乘法运算法则,正是我们今天需要讨论的问题(教师板书课题)
2、 小组探索、归纳法则
(1)教师出示以下问题,学生以组为单位探索。
以原点为起点,规定向东的方向为正方向,向西的方向为负方向。
a. 2 ×3
2看作向东运动2米,×3看作向原方向运动3次。
结果:向
运动

2 ×3=

b. -2 ×3
-2看作向西运动2米,×3看作向原方向运动3次。
结果:向
运动

-2 ×3=

c. 2 ×(-3)
2看作向东运动2米,×(-3)看作向反方向运动3次。
结果:向
运动

2 ×(-3)=

d. (-2) ×(-3)
-2看作向西运动2米,×(-3)看作向反方向运动3次。
结果:向
运动

(-2) ×(-3)=

e.被乘数是零或乘数是零,结果是人仍在原处。
(2)学生归纳法则
a.符号:在上述4个式子中,我们只看符号,有什么规律?
(+)×(+)=( ) 同号得

(-)×(+)=( ) 异号得

(+)×(-)=( ) 异号得

(-)×(-)=( ) 同号得

b.积的绝对值等于

c.任何数与零相乘,积仍为

(3)师生共同用文字叙述有理数乘法法则。
3、 运用法则计算,巩固法则。
(1)教师按课本P75 例1板书,要求学生述说每一步理由。
(2)引导学生观察、分析例1中(3)(4)小题两因数的关系,得出两个有理数互为倒数,它们的积为

(3)学生做 P76 练习1(1)(3),教师评析。
(4)教师引导学生做P75 例2,让学生说出每步法则,使之进一步熟悉法则,同时让学生总结出多因数相乘的符号法则。多个因数相乘,积的符号由
决定,当负因数个数有
,积为
; 当负因数个数有
,积为
;只要有一个因数为零,积就为

4、 讨论对比,使学生知识系统化。

有理数乘法
有理数加法
同号
得正
取相同的符号
把绝对值相乘
(-2)×(-3)=6
把绝对值相加
(-2)+(-3)=-5
异号
得负
取绝对值大的加数的符号
把绝对值相乘
(-2)×3= -6
(-2)+3=1
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小的绝对值
任何数与零
得零
得任何数

5、 分层作业,巩固提高。
六、 教学反思:
本节课由情景引入,使学生迅速进入角色,很快投入到探究有理数乘法法则上来,提高了本节课的教学效率。在本节课的教学实施中自始至终引导学生探索、归纳,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本节课特别注重过程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教学效果令人比较满意。如果是在法则运用时,编制一些训练符号法则的口算题,把例2放在下一课时处理,效果可能更好。
【点评】:本节课张老师首先创设了一个密切社会生活的问题情景—抗旱,由此引入新课,并利用学生熟悉的数轴去探究有理数的乘法法则,充分体现了课程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学生的学习是在原有知识上的自我建构的过程等理念,教学要面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社会实践,教学活动必须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是学习的基础,学生的学习是在原有知识和经验基础上的自我生成的过程。
探索有理数乘法法则是本节课的重点,同时它又是一个具有探索性又有挑战性的问题,因此张老师在这一教学环节花了大量的时间,精心设计了问题训练单,将学生按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分学习小组开展学习合作学习,使学生经历了法则的探索过程,获得了深层次的情感体验,建构知识,获得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了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
为了让学生将获得的新知识纳入到原有的认知结构中去,便于记忆和提取,在教学的最后环节,张老师组织学生对有理数的乘法和有理数的加法进行对比,通过讨论、比较使知识系统化、条理化,从而使自己的认知结构不断地得以优化。学生自己建构知识,是建构主义学习观的基本观点,当新知识获得之后,必须按一定方式加以组织,为新知识找到“家”,并为新知识“安家落户”。
学生是一个活生生的人,是一个发展中的人,学生间的发展是极不平衡的,为了尊重学生的差异,以学生个体发展为本,张老师在教学中利用学生的个人性格不同,采用异质分组,使不同性格的学生组对交流、互换角色,达到了性格互补的目的。采取分层作业的方式,让不同的人在数学学习中得到了不同的发展,使每个人的认识都得到完善,这正是新课程发展的核心理念──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具体体现。
本节课我们也同时看到在新课引入和法则探究两个教学环节中,张老师的设计与教材完全不同,充分体现了教师是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这也是新课程所倡导的教学理念。教师“教教科书”是传统的“教书匠”的表现,“用教科书教”才是现代教师应有的姿态。我们教师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因材施教,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大胆对教材内容进行取舍、深加工、再创造,设计出活生生的、丰富多彩的课来,充分有效地将教材的知识激活,形成有教师个性的教材知识。既要有能力把问题简明地阐述清楚,同时也要有能力引导学生去探索、去自主学习。

作者: 园丁    时间: 2008-7-2 09:55
标题: 回复: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精选
数学活动“制作一个五角星”教学设计



屈红燕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有两个内容,即学习画五角星和学习制作五角星,两部分相比较而言,学制作比较难,因为学生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动手能力比动笔能力明显要差,所以本节内容既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一个载体,又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中国传统文化(剪纸艺术)教育的极好素材,除此之外,它还是今后学习比例线段(黄金分割)、正多边形和圆等知识的基础,其在实际生活中也有广泛的应用。

(二)重点难点

1.重点

学生学会画五角星,会制作五角星。

2.难点

五角星制作的探究过程。

二、目标分析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会画一个五角星,会用一张纸制作一个五角星,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动手实践能力。

(二)数学思考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通过感知、观察、试验、操作等活动充分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

(三)情感与态度目标

在学习探讨的过程中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索性与创造性,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培养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能够尊重理解他人的意见,并学会与他人合作的能力。在合作中体验成功的喜悦,树立信心。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电脑演示

升国旗仪式,把图案定格在国徽上的五角星。

2.继续演示

闪闪发光的五角星在引导学生感知五角星的和谐、完美的同时向学生渗透数学知识。

首先让学生再次体验升国旗时庄严肃穆的氛围,看到冉冉升起的国旗上,闪闪发光的五角星,心中便升腾起一种美好的希望,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创造、联想的积极性。

(二)感知体验

1.鼓励学生自己动手画五角星,让学生用各种方法画出形态各异的五角星。

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像力。

2.提出问题,对比于演示的五角星,如何画出完美、和谐的五角星?(学生讨论3~5分钟)

激发学生探求新知识的欲望。

3.启发学生

电脑演示(1):规则的五角星围绕它的中心旋转。

学生发现规则的五角星的五个顶点在以五角星的中心为圆心的圆上。

提出探究问题:五点在同一圆上的五角星是否一定是规则的五角星?

电脑演示(2):五点在同一圆上的不规则五角星。

学生动手实践得出结论:五点均匀分布。

电脑演示(3):规则的五角星五个顶点均匀地分布在圆上。

学生讨论:计算出的周角被五等分,每个角。即五等分圆周。

学生虽然不知道其中的数学道理,但可以通过图像演示来感知。

4.师生共同小结画五角星的步骤

(l)任意画一个圆;

(2)以圆心为顶点,连续(即)的角,与圆相交于5点;

(3)连接每隔一点的两个点;

(4)擦去多余的线,就得到五角星。

5.继续启发学生

(l)你能说出这种画法(等分圆周的方法)的道理吗?

(2)类似的,你能画一个六角星、七角星、……、n角星吗?

6.教师归纳

用较简单的几何知识说明。

(三)体验探究

1.小竞赛

学生动手,看谁能以最好的方法和最快的速度将所画的五角星剪下来?

2.师生共同探究

电脑演示(l):利用画好的五角星直接剪

(竞赛过程中启发学生)

电脑演示(2):民间艺人以很快的速度用各种彩纸剪出各种栩栩如生且具有对称性的各种图形……

学生动手实践:将五角星对折一次。

在学生感知、体验的过程中渗透几何知识。

电脑演示(3):演示该过程

启发学生将其余四个角对折,发现五角星被折痕分成十个相同的三角形。

学生动手实践:如何将相同的十个三角形折叠到一起,找出最简捷、最快速的折叠方法。(书本的方法)

电脑演示(4):五角星带路法。

3.学生归纳出折叠法剪五角星的方法

提示学生:折叠时注意角度,下剪时如何选择角度剪出的五角星才完美、和谐?才更接近于国旗上的五角星?

将五角星画法的原理推广,让学生经历了探究的过程,思维得到创新发展,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热情

(四)放飞联想的翅膀

1.小游戏

展开想象的翅膀,将所画的五角星、六角星涂上最漂亮最丰富的色彩,贴在黑板上,将黑板变成一条美丽的星星河……。

2.启发小结

五角星、六角星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很简捷很完美的几何图案。

3.举例

天上的星星,折的幸运星,飘飞的雪花,……。

让学生充分体会到数学是美的,是有用的。

四、设计说明

如果在教学中采用教师先画、先折再剪,学生跟着模仿的教学方法,很容易造成教师独断专行,变成教师的表演,那么学生学会的只是“照葫芦画瓢”,别无他获。在实际教学中,我们通过升国旗创设情境(渗透人文教育),借助CAI课件和教师的适时点拨,让学生发现五角星的画法;接着,让学生结合自己的体验和发现,将画五角星的原理进行推广;在学习折叠法剪五角星时,我们也没有像课本那样撇开先画后剪法,而是以先画后剪法得到的五角星为模型,试着将五角星“返璞归真”,返回到剪后还没展开时的状态,让学生在不断地折叠和尝试中探究和感悟,力求恢复当初发明者创造折叠法时的火热思考。

数学活动课到底该怎么上?活动课要不要探究?要不要创新?这节课做出了很好的尝试和回答: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探究──在探究中创新。在创设问题情境时,不忘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在画五角星时,笔者也没有因为画法的原理超出了学生的已有知识,采用教师先行,学生尾随的作法,而是通过一个动画让学生来体验和感知,最后又通过“如何画n角星?”这样一个富有探究性的问题来内化认知结构;如何教用折纸法制作一个五角星?这个过程又进行了再设计:(多媒体)提示:类比观察、发现返璞归真实验探究发现、创新。



作者: 园丁    时间: 2008-7-2 09:55
标题: 回复: 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精选
抽样调查举例
──调查中小学生的视力情况教学设计
代启梅
一、教材分析
(一)本节知识在教材中的地位
社会在向信息时代迈进,数据日益成为一种重要的信息,统计概率所提供的“运用数据进行推断”的思维方法已成为现代社会一种普遍并且强有力的思维方式。从“课标”看,“统计与概率”领域主要学习收集、整理、描述、分析数据及处理数据的基本方法和概率的初步知识。本章内容是第三学段统计部分的第一章,主要内容是收集数据和整理数据的常用方法,是第三学段“统计与概率”的起始章节,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今后学习的基础。
(二)重点难点分析
1.重点
抽样调查收集数据的方法和数据整理的方法。
2.难点
抽样调查收集数据的方案设计、数据分析以及根据数据的分析结果作出合理的判断。
(三)总体目标
1.知识目标
通过抽样调查举例的学习,了解抽样调查的两种方法,能从事调查过程,能从事收集、整理、描述、分析数据,作出判断并进行交流活动,感受抽样的必要性,体会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掌握抽样调查收集数据的方法,会用表格、析线图反映数据信息。
2.能力目标
会设计简单的调查问卷,在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统计活动中,能合理地处理数学信息,逐步学会用数据事实说话,并作出合理的推断或大胆的猜测。体会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与他人合作的重要性。
3.情感目标
通过对中小学生视力情况的抽样调查过程,培养学生乐于接触社会环境中的数学信息,激发学生在活动中发挥积极作用,敢于面对活动中的困难,并有独立克服困难和运用知识去解决问题的勇气和信心。体验统计与生活的联系,感受统计在生活和生产中的作用,养成用数据、用事实说话的习惯和事实求是的科学态度。
二、设计理念
现代课程观认为,课程不仅是文本课程,更是体验课程;课程不再是知识的载体,而是探求新知的过程。教学活动要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意识和个性差别,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在主动与创造中获得发展。本节课在设计时遵循新“课标”,贯彻新理念,着眼于学生知识与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和谐发展,为学生提供大量实践活动的机会,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
统计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是非常紧密的,这一领域的内容对学生来说充满了趣味性和吸引力。通过选择典型的、学生感兴趣的和学生生活紧密相联系的“调查中小学生的视力情况”为例子进行教学,拓展课堂概念。在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通过让学生亲自动手收集和整理数据的活动,让学生体会数学活动充满了乐趣,使学生更好地体会统计思想,建立统计概念。在教学活动中,以活动为载体,以问题为线索,让学生学会用数据和事实说话,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三、教法与学法
(一)教法
1.充分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通过让学生亲自动手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来掌握统计的方法和原理。
2.采用“调查──收集──整理──分析”的过程教学,养成用数据说话的习惯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分小组活动,讨论交流多渠道信息反馈。
(二)学法
1.指导学生学会对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基本方法,利用样本估计总体是统计的基本思想。
2.引导学生掌握思考问题的方法及解决问题的途径。
3.指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活动目标
体验统计调查的全过程,确定统计调查方案,确定样本,收集数据,整理、描述、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五、教学活动设计
(一)创设情境   确定方案
1.提出问题(多媒体课件展示问题情境)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电视、电脑的普及,中小学生的视力普遍下降,专家呼吁要保护学生的视力。我市中小学生的视力状况怎样?我们又如何获取这一状况的数据进行分析?
(学生开展讨论交流,组织学生自学第156页第一、二和三自然段)
通过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问题情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自主学习,分组讨论,了解本节课所要实现的目标:1调查本市中小学生视力的情况;(2调查方法:①全面调查;②抽样调查。激发学生活动愿望,从而达到全员参与活动的过程。
2.制定调查方案
(多媒体展示问题背景)
据统计,我市学生有67万人,面对这样一个巨大数据,怎样调查才能既省时又省力地实现活动的目标呢?请看两则阅读材料:
材料一:数据来源一般有两条渠道,一条是通过统计调查或科学试验得到第一手或直接的统计数据,另一条是通过查阅资料等获得统计数据。统计调查是获得第一手数据的重要途径,常常通过访问、邮寄、电话、电脑辅助等形式来收集数据;科学试验是取得自然科学数据的主要手段;各种文献资料、报刊、广播、电视媒体等都提供了大量的统计数据,通过这些资料和媒体可以获得第二手数据。
材料二:几种常用的抽样方式。一是简单随机抽样,又称纯随机抽样,它是按随机原则直接从总体N个单位中抽取n个单位作样本,这种抽样方式能使总体中每一个单位有同等机会被抽中,这种方式是抽样中最基本的,也是最简单的方式;二是类型随机抽样,这种方式先将总体单位按某一主要标志分类,然后再从各类中随机抽取样本单位,这是一种将分组法和抽样法结合起来的方式;三是机械抽样,这种方式是将总体分成均衡的几个部分,然后按照预先定出的规则,从每一部分抽取相同个数据的个体,这种抽样叫做系统抽样;四是整群随机抽样,先将总体分成若干群(组),然后再从其中随机抽取一些群,并对抽中各群中的全部单位一一进行调查。各样本群中所包含的单位数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这种抽样方法抽取的基本单位不再是个体而是群。
(老师参与和学生一起交流、讨论、设计不同的个案)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通过上述两篇阅读材料给学生提供获得数据的方法以及在统计中常用的抽样方式,帮助学生根据具体问题感受抽样调查的必要性,并设计出抽样调查的方案及调查问卷的编制。
如果为了获得我市中小学生视力状况的数据,找出保护视力的措施,我们采用问卷调查,那么调查问卷中应包括哪些问题?
(组织学生讨论编制调查问卷,让学生广泛发表自己的见解设制调查问卷,根据讨论情况教师用课件展示中小学生视力调查问卷)
中小学生视力调查问卷          年 月 日
让学生通过已有的生活经验,调查生活中影响视力的不良习惯,从而设计调查问卷,这样设计是出于新教育理念中,数学来源于实际生活的理念。
(二)实施方案合作完成
1.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问题背景,组织学生讨论确定调查对象。全市有29所高中,400所初中,1 000多所小学,怎样选取调查学校及人数才能较准确地反映出全市中小学生的视力情况呢?
(教师参与和学生一起讨论,引导得出结论:采取抽样问卷调查)
(1)确定调查的学校
高中选取2所:城区一所、农村一所;初中选取三所:市直一所、郊区一所、农村一所;小学选取四所:市直一所、区直一所、市郊一所、农村一所。
(2)确定调查人数
高中每年级抽取100人共300人,初中每年级抽取100人,共300人,小学每年级抽取50人,共300人,在抽取的人数中男女生各半。
(3)确定调查时间
利用周六、周日进行调查。
2.分小组活动进行调查
全班分成三个大组:高中组、初中组、小学组。高中组分成六个小组(两人一组)分别调查两所高中的每个年级的学生;初中组分成9个小组(两人一组),三所学校每个年级一个小组;小学组分24个小组,四所学校每个年级一个小组,各小组各采用不同方式进行问卷调查。
让学生经过先思后议,从不同的角度体会到问题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抽样调查的选择要具有代表性,使学生亲身体验到在生活中通过数学为生活服务的理念,并且要使学生接受统计特有的观念,最有效的办法是让他们真正投入到产生和发展统计观念的活动中,进一步感受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所发挥的作用。
(三)合作交流整理数据
1.各组展示调查数据并讨论回答下列问题:
(1)一个完整的统计调查活动的基本环节及各环节中包含的主要内容有哪些?请采用画图的方式或列举的方式表示;
(2)在数据整理的过程中,统计图起什么作用?你知道的统计图有哪些?
2.引导学生将收集的数据进行整理、统计后填入下表格中。(课件展示表格)
中小学生视力调查统计表
3.描述数据
(1)学生交流各自数据,画出高中、初中、小学学生视力折线图;
(2)根据活动统计的数据,画出城市中小学生和农村中小学生的视力统计图。(课件展示学生画出的折线图)
主要让学生掌握抽样调查中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等处理数据的基本方法。由数到形,由易到难,由特殊到一般,从而认识事物的变化和发展,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都得到发展。
(四)展示结果得出结论
1.组织学生讨论分析数据(通过观察表格、折线图,学生进行讨论)
(1)高中、初中及小学的视力情况各如何?
(2)城区、农村学生的视力情况各如何?
(3)男生、女生视力不良情况及其所占比例?
(4)使用电脑时间长短对视力的影响如何?
2.根据数据分析得出结论可能有:(课件展示学生得出的结论)
(1)高、初、小随年级升高,学生视力不良率也升高;
(2)城区的学生比农村学生视力的不良率高;
(3)看电视、用电脑时间长影响学生视力。
(4)全市的视力情况。
在第三学段“课标”要求,通过自然、社会、科学技术领域中的现实问题,使学生主动地从事统计的过程,进一步体验统计是制定决策的有力手段,使学生在分析数据统计活动中,逐步学会用数据说话,自觉地用统计的方法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五)反馈练习及作业
(1)设计一个方案,了解本校学生最喜欢的学科;
(2)针对调查统计结果,每人写一份倡议书,号召本校全体学生如何保护自己的视力。
通过这道题让学生再一次经历数据的收集、分析、整理以及分析的基本过程,让学生通过对问题的思考获得结论,通过对解决问题的过程的反思加深认识和调查结果的应用。
(六)小结
引导同学们对这次活动课所学内容进行小结,组织学生交流活动的收获和体会以及为防止视力变坏应该采取的措施。
六、活动设计说明
(一)依据“课标”,本节课分三个教学活动环节:第一个教学活动环节是学生认知本次活动的目标。教师引导学生与自己一起,讨论调查对象,调查方法,建立活动方案。这个过程达到师生互动、学生主体参与的目的。学生在参与活动中,获得统计的基本思想,编制调查问卷;第二个教学活动环节是学生亲身经历社会实践活动,收集数据,灵活地采用不同方法和手段进行社会调查,获取资料,实现主动参与合作的目的;第三个教学活动环节是展示成果,互动互补,完成活动目的。分小组展示成果,在交往互动中实现互补过程,使学生对抽样调查形成一个完整的认识。
(二)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学生的知识,不是从教师和书本那里直接复制或灌输到头脑中来的,而是在主动探究、合作交流中获得,表现为问题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过程让学生自己去感受,结论让学生自己去总结。
(三)为了使抽取的样本具有代表性,即使样本的统计值近似总体的参数值,人们在实践中总结出一些抽样的方法,因此在阅读材料中,介绍了几种常用的抽样方法。


作者: 园丁    时间: 2008-7-2 09:56
标题: 回复: 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精选
《数轴》教学设计

宝鸡市益门中学 任志强



级:七年级


目:
学(七年级上册)


题:


时:1





知识与能力

通过与温度计的对比,认识数轴,会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借助数轴理解相反数概念,知道互为相反数的一对数在数轴上的位置关系;会求一个有理数的相反数;能利用数轴比较有理数的大小。
过程与方法

合理利用新旧知识的迁移,借助形(数轴)来理解数,经历从实际(温度计)中抽出数学模型(数轴),从数形结合两个侧面理解问题,并有选择处理数学信息,作出大胆猜测。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体会数学知识与现实世界的联系,体现数学充满着探索性,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兴趣;能够在师评、生评、自评的影响下,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重点

和难点

重点

会说出数轴上已知点所表示的数,能将已知数在数轴上表示出来。
难点

利用数轴比较有理数的大小。
课前

准备

小黑板准备有关题目
















一、引入新课
1、师:大家学过数轴吗?
若有学生产生疑问,则出示小黑板题目:
用直线上的点表示下列各数:
02 1.5
(在数轴上标出0123

2、师:学上节课的时候,“数不够用了”,就出现了谁?

若生只答负数,后面教学“任何一个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一个点来表示”时则通过有理数的“正数、0、负数”分类来帮助学生理解。
若生答有理数,则引导回忆有理数的“整数、分数”分类,再举相应的数例,后面将这些数在数轴上表示,以帮助学生理解。

评价学生表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转入下一环节。
二、新授:
1、学画数轴。
让学生举生活中负数的例子。
出示温度计的局部放大图(小黑板),让生读出其读数。
(温度计的读数绝对值不宜过大,便于作图时确定单位长度,本课中的数轴尽量使单位长度确定为1。)

师:想不想将它们也在数轴上表示呢?

师示范画数轴。
板书时,隐含强调数轴的三要素,在标注负数时,方法有二:一是与温度计比较;二是观察距离原点正(反)方向几个单位长度。
强调:负数从0向左写起。

2、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
师:请将小黑板上的温度计读数在数轴上表示出来。
教师口述例1
师:将有理数分类时的例数在数轴上表示出来。

师:是不是每一个有理数都用数轴上的点表示?



板书“任何一个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一个点来表示”

出示例2,指名板演。



3、相反数。
师:观察–22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师引导学生从两方面考虑:①数的表现形式;②数轴上的位置。

师小结,给出“相反数”的概念,强调“互为相反数”。
师:再举几组例子。
师生找朋友:师口述一数,生答其相反数。
师:相反数还有什么特点?再议一议。
师:有人不愿意了,“你们都有朋友,我好孤单!”是谁孤单?(师可提示谁不说正负)
特别地:0的相反数就为0吧。

4、通过数轴比较有理数的大小。
由生活中温度由–5
202的变化,结合小黑板温度计图,引导学生。
师:数轴上越往哪边数值越大?(侧放小黑板,温度计真像数轴)越往哪边数值越小?
师:试从数轴上指出两个数,比较它们的大小。
思考:正数与0、负数与0、正数与负数的大小关系。

出示例3,指名板演,讲评。

补充:﹣5<   
            5 >

3< < 3
三、练习:
教科书第39页“随堂练习”内容。引导,讲评。、
四、课堂总结,评价。
师生总结本课内容。
师:你感到自己今天的表现怎样?
五、作业。


生思考,作答。



指名完成题目。
生思维活跃:数轴原来已学过,忆旧知,完成题目。




生:负数。

生:还学习了有理数。








生接受评价,增强学习的主动性。


生:……、温度计、……

生读出读数。







生:想。




生积极动手,认真作图,同步完成。






指名板演。
侧放小黑板,师生订正。
生口答。

指名板演。

生试举例,并表示。
若学生举的数的绝对值偏大,可让学生口述在原点的哪边多少个单位长度处描点。




生板演。同桌互查互评、自评。
查评:1、画图部分。2、数的表示部分。

同桌小议,交换看法。
生:①书写只是符号不同;②位于原点两侧;③距原点的距离相等。




生踊跃回答。

成对出现,一正一负。


生思考后答:0







生结合生活经验,思考后得出温度逐渐上升。得出结论温度计上的温度值越往上,表示温度越高
生很容易作答。



思考后作答,举例,并说出自己是怎么想的。


生板演,完成例3

同桌讨论,推荐代表发言,师生共同分析其数据分布。


生思考,作答。


师生对话,总结,评价。


抛出“数轴”,给出悬念,随之用小学六年级学过的“用直线上的点表示数”释疑,一紧一松,即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也激起了学生学习兴趣,建立数轴的初步印象。






复习上节有理数分类,为有理数在数轴上用点表示做准备。

考虑到了学生的回答及后续教学有关内容的处理,即怎样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任何一个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一个点来表示”,根据的是有理数的分类:
1、有理数{正数、0、负数}
2、有理数{整数(正整数、0、负整数)、分数(正分数、负分数)}

课堂阶段性评价,既是对前一环节学生表现的总结,也为下一环节学生的积极参与教学做了铺垫。

温度计在本课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道具。请出学生学习的帮手。实际的温度计有大格小格,采用局部放大,提供给学生的是每个小格,刚好是1℃。而将小黑板倾斜,更像数轴,还可略去实物温度计上下有限可能对学生的误导。

由温度计的温度值引入,而不是直接问“负数在数轴上怎么表示”,是便于后面教学在数轴上表示负数和有理数的大小比较时,更便于学生理解(温度计平放即可判定相应的点是否画正确。)

手把手传授画法,没有将作图步骤中的直线与三要素并列,便于突出三要素,但也要注意“直线”也是学生作图时容易出错之处(按线段对待,平均分成若干份)。
教学时先原点,再单位长度(本节每个单位长度表示1,暂不写,因为还没有正方向),指出正方向,最后根据单位长度及正方向标注有关点。



所涉及的数据难度不大,学生兴致高涨。


生举例的数值或教师提供数值如

,注意是平均分3份后,从0向左取2份处描点。


通过“有理数的所有子类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来证明。


第二次课堂阶段性评价:互查互评、自评。



①从书写出的“形”或读法入手。②③从数轴上观察。学生积极参与讨论,交流中获取知识。创造条件使喜“静”的学生也“动”起来。









也可通过数轴上观察,原点左有一个有理数,必然在原点右侧有它的一个相反数,而0充当了服务角色,突出0的特殊。





师举此例,也隐含着这几个数的大小关系。特别是–5 <2。学生比较有理数的大小,也可从此方面考虑。
多次与温度计做比较,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多次让学生板演,给学生提供上讲台的机会,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渗透了集合概念,更明确了数轴上数的大小关系与左右方向的联系。



通过对话评价,找出学生理解掌握本课还有什么问题,促进教师改进,同时,使学生一定程度地了解自己课堂学习的不足,明确改进方向,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板书设计:


                                                                                                                                –2      2


数轴(直线)
←——→               相反数
互为相反数

(有理数
1、原点
(此处是教师示范的数轴)        0的相反数是0

的分类)
2、单位长度

正数>0


3、正方向
任何一个……来表示。
负数<0


正数>负数


(例2学生板演区)             5<
5>



3< < 3


(例3学生板演区)

教学反思:
1有关有理数的分类,“分数”已不同于小学阶段“分数”的内涵,而是将部分小数已纳入其中,在此(或第一课时)学生有疑问,教师只略讲,而是到学习无理数时再详解。
2、要求学生画数轴,怎样确定原点的位置?怎样确定单位长度?在数轴上画出几个单位长度?这些都与有理数的绝对值有关,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学生在本节掌握时还存在疑问。
3、关于数轴上有理数之间的位置关系,练习不够,可设计游戏:指定若干名学生站成一排,间距相同,每位学生表示数轴上的若干个点,教师任意指定某学生为原点,其余学生说出自己所表示的有理数;较高一个层次,指定某学生为非原点的一个有理数。培养学生对数轴的正方向感。
4、对利用数轴将几个有理数排序练习不够。

作者: 园丁    时间: 2008-7-2 09:56
标题: 回复: 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精选
从算式到方程(1)

湖北省黄冈市浠水县麻桥中学 裴荣富
一、教材分析:
1.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会用方程描述问题中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多种实际问题中数量关系的分析,使学生初步感受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有效模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认识方程与现实世界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的价值.
2.重、难点:理解题意,寻求数量间的等量关系并列出方程.
二、教材处理:
1. 情景创设:
问题 章前图中的汽车匀速行驶途经王家庄、青山、秀水三地的时间如表所示,翠湖在青山、秀水之间,距青山50千米,距秀水70千米,王家庄到翠湖有多远?
地名

时间

王家庄

1000

青山

1300

秀水

1500


2.学生活动
思考:(1)、在上述图表中,你读出了哪些信息?
(2)、你会用算术方法解决这个实际问题吗?
(3)、你能借助方程来解吗?
从而揭示课题──从算式到方程(板书)
引导学生列方程:
提问:设:王庄到翠湖的路程为χ千米,则王家庄距青山 千米,王家庄距秀水 千米.从王家庄到青山行车 小时,王家庄到秀水行车 小时.王家庄到青山时的速度 ,王家庄到秀水时的速度 .这里有什么等量关系 ,于是列出方程
小结 列方程时,要先设字母表示未知数,然后根据问题中的相等关系,写出含有未知数的式子──方程
你还能列出其他方程吗?
注意:通常用“x、y、z”等字母来表示未知数
3.数学应用
例1 根据下列条件列出方程:
(1)某数比它大4倍小3;
(2)某数的1/3与15的差的3倍等于2;
(3)比某数的5倍大2 的数是17;
(4)某数的3/4与它的1/2的和为5.
提示:做上面的题时请注意怎样设未知数,怎样建立等量关系,特别注意关键字“大、小、多、少”,“和、差、倍、分”的含义.
例2 根据下列问题,设未知数并列出方程:
(1)一台计算机已使用1700小时,预计每月再使用150小时,经过多少月这台计算机的使用时间达到规定的检修时间2450小时?
(2)用一根长24cm的铁丝围成一个长方形,使它的长是宽的1.5倍,长方形的长、宽各应是多少?
(3)某校女生占全校学生数的52%,比男生多80人,这个学校有多少学生?
讨论:同学们先独立思考,看怎样设未知数?有怎样的等量关系?并列出方程,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交流.
议一议 下面的方程有什么共同特点?
1700+150x=2450          2(x+1.5x)=24          0.52x-(1-0.52)x=80
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 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元)x,未知数x的指数都是1(次)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
归纳 上面的分析过程可以表示如下:
做一做 填下表:
x的值
1
2
3
4
5
6
7

1700+150x









提问:当x等于多少时,1700+150x的值是2450?
方程的解:使方程中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就是这个方程的解.
4.巩固练习
1.判断下列哪些是一元一次方程?
(1)2x-1     (2)x+y=1     (3)m-1≥1     (4)x+3=a+b+c     (5)4x-3=2(x+1)
(6)p=0      (7)x2 -2x-3=0.
2. 列式表示:
(1)比a大5的数; (2)b的三分之一;
(3)x的2倍与1的和; (4)x的三分之一减y的差;
(5)比a的3倍大5的数; (6)比b的一半小7的数.
3.检验下列数哪个是方程的解:
(1)2(x-7)-19=-21 (-1,6,7)
(2)x2 -2x+3=0 (-3,0,1,5)
4.你能根据“2[x+(6-x)]=100”编一道应用题吗?
5.回顾反思:
(1)本课只是要求教师帮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通过对多种实际问题的分析,感受方程是作为刻画现实世界模型的重要意义,建立方程思想.为第3单元作铺垫,对本章知识的学习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
(2)教学时,要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上下工夫.

作者: 园丁    时间: 2008-7-4 14:08
标题: 回复: 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精选
数学活动“数数看,找规律”教学设计

邓玉玲
一、说教材
(一)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42页活动3:数数看,找规律。
(二)在教材中的地位
本节内容在由平面图形到立体图形的转化中起桥梁作用。教材在前面介绍了常见的基本几何体和一些简单的平面图形的知识后,安排了这节数学活动课。一方面是丰富学生对图形世界的认识,二是从直观上感知几何体是由面围成的,三是初步培养学生把空间问题转化为平面图形来研究的思维方式。所以这节活动课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即是由平面图形向几何空间转化的桥梁。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通过对正多面体的展开与折叠以及模型制作的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在看一看、做一做、想一想、数一数的过程中,归纳出正多面体的顶点数、面数、棱数之间的规律,进而会利用经验自制模型,检验规律。
2.能力目标
通过折叠,经历“做数学”和“学数学”的过程,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提高动脑能力,在活动中获得空间想象能力及合作交流意识。
3.情感目标
活动过程是老师与学生及学生与学生的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在参与、观察过程中,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时通过展示学生成功折叠的正多面体模型,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与审美情趣。
另外,引用数学史料,使学生更好地了解问题的背景,学习科学家勤于动手,善于动脑的治学精神,树立勇于攀登科学巅峰的远大理想。
4.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利用折叠出的五个正多面体,数出它们的顶点数、面数和棱数,找出规律。
(2)教学难点
如何折叠出正八面体和正十二面体;如何正确地数出正十二面体的顶点数和棱数。
二、说教法
在教学中,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研究和勤于动手,培养学生获得新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为此主要采用分组合作、师生互动、操作演示、多媒体辅助教学等方法,充分体现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具体程序是:
情境导人一观察与思考一动手折叠一探究规律一知识引伸与拓展
三、说学法
指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式,既要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又提倡通过合作与交流来共同探索和研究的学习方式,即自主探究式,促进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与实践能力的培养。
四、说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学生自备剪刀、胶条及画有下列五种图形的硬纸片。
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境引入
面对一座座宏伟壮丽的建筑,一尊尊形神兼备的雕塑,一件件精巧典雅的物品,我们常常惊叹于它的美妙。我们深人观察就会发现,千姿百态的图形构成了丰富多彩的世界,形态各异的立体图形几乎无处不在,而许多立体图形就是由一些平面图形围成的。让我们一起进人立体图形的世界,共同探究它的奥妙与规律吧!这节课通过动手,对几种正多面体进行展开和折叠,寻找它们的顶点数、面数和棱数三者之间的规律。
(二)观察思考
请看这五个正多面体,向学生提出问题:你认识他们吗?让学生在欣赏的同时感知正多面体、顶点以及面和棱。
(三)折叠
演示正六面体的展开与还原(即折叠还原),由学生分组完成折叠出正四面体、正八面体、正十二面体、正二十面体。
1.难点
在折叠正八面体、正十二面体时容易出错。
2.解决方法
让学生仔细观察模型,看老师演示,充分利用对称性折叠,还要同组人大胆试探,相互合作;老师巡视指导,发现成功组及时鼓励,并由一人介绍(讲解)成功的方法,同时利用CAI辅助。
(四)数一数,填表找规律
1.难点
面数可由名称得到,也可由展开图上数出,但顶点数和棱数不容易数准确。
2.解决方法
(1)放在桌面上不转动;
(2)对称地找;
(3)在起始地方作标记。
(五)背景引入
历史上曾有一些著名的科学家研究过正多面体,著名数学家欧拉惊奇地发现了V,F、E之间存在这样一个奇妙的相等关系。图形世界尽管形态各异,只要我们像科学家一样多动手,多动脑,一定能找出其中的奥妙。
(六)做一做  想一想
1.把正四面体截去一个角,看看所得的立体还是正多面体吗?再数一数它的顶点数、面数和棱数,看看V+F-E=2成立吗?
2.试试看,你能做一个任意六面体吗?七面体呢?公式V+F-E=2成立吗?由此,你又能得到什么结论?
五、教学评价
(一)通过折叠正多面体的模型,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合作能力;
(二)从填表找规律上,提高学生接受新知识的能力与动脑能力;
(三)从知识的引伸与拓展的设计上,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与合作的综合能力。

作者: 园丁    时间: 2008-7-4 14:08
标题: 回复: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精选

喜爱哪种动物的同学最多

──全面调查举例教学设计

詹辉



一、教材分析

“喜爱哪种动物的同学最多──全面调查举例”是教科书第四章──数据的收集与整理第一节的内容,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它注重对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而我们日常生活中所从事的任何工作都离不开数据,研究如何收集、整理、计算和分析数据,对学生今后参加工作,进一步学习深造,都有很深远的意义,因此新增本章内容和学好本章内容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教学对象分析

教材编写的是学生喜爱的各种动物,虽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但与数据打交道,解题时往往计算较繁,费时较多,对此,学生可能感到不太习惯,甚至表现出缺乏耐心。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在教学中反复强调学习统计一的特点和实际意义的同时,寓教于乐,并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认真、耐心、细致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让学生了解收集数据和整理数据的一些基本知识。

2.使学生能运用条形图和扇形图来描述数据。

(二)能力目标

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数据充满生活的各个方面,让学生通过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和描述数据解决很多实际问题。

(三)情感目标

1.教育学生热爱大自然,维护生态平衡,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2.通过对繁琐数据的处理,培养学生认真、耐心、细致的学习态度和习惯,增强学生的学习意志;

3.通过“最负责的班干部”活动的实践练习,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关心热爱班集体的意识。

四、重点难点分析

(一)重点

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及其重要意义;

(二)难点

用条形图和扇形图来描述数据和分析数据。

五、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导语:大自然中有很多可爱的生灵,它们都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现在,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吧!

2.展示六种动物活动的资料。

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快乐中求知,体现学科渗透。

3.设计提问

(l)这些动物中,你最喜爱哪种动物?

(2)本班中,喜爱哪种动物的同学最多?

(3)你是如何知道的?

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学习兴趣,并自然过渡到小课题。

引人小课题: 喜爱哪种动物的同学最多──全面调查举例。

4.如何进行全面调查?

给学生一个自由发言的空间,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预计学生可能会想到举手表决法和站队法。对于学生的方法,要予以充分肯定,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学习新知识的热情,并很自然地介绍收集数据的另一种方法—问卷调查。

5.分发问卷调查表。(教师指导学生如实填写,并要求学生做一个诚实的人,渗透德育教育)



6.启发学生如何统计问卷调查的结果,预计学生可能会运用的方法:

(1)唱票法;

(2)做游戏:找六位同学分别扮演六种不同的动物,让六个扮演者分别戴上标有1、2、3、4、5、6的动物帽,然后将收集的调查问卷表分别交给相应的扮演者,看每位扮演者得到的调查表数。

(3)介绍课本上用表格整理数据的方法──划记法。(由教师列表,学生分组完成,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全班同学最喜爱的某种动物的人数分布表



7.总结用表格描述数据的方法,启发学生用更直观的方法描述数据。

(l)启发学生在看电视台某些综艺节目的比赛时,参赛选手的人气指数是用圆柱形图表示的;

(2)介绍条形图和扇形图来描述数据;

(3)着重讲清楚如下两条:

①如何画条形图,横轴表示什么,纵轴表示什么,在统计图中,每一个小条形表示什么意思;

②怎样画扇形图,因为一个圆周角有360度,所以每一个百分比应该占多大的面积,只需要将百分比乘以360度,得到扇形的圆心角,然后用量角器量出即可。在这里,还应指导学生如何识别扇形图中每一个扇形所代表的含义。

8.知识的迁移和运用

(l)让学生对照表格、条形图、扇形图说出本班同学喜爱六种动物的情况;

(2)分发问卷调查表,调查本班“最负责的班干部”,先以组为单位整理数据,然后在黑板上统一划记,学生根据划记结果用三种方法描述数据。

9.小结

(l)学生畅谈学习本课的收获;(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

(2)师生一起共同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①全面调查──考查全体对象的调查;

②收集数据的方法──问卷调查;

③描述数据的方法──表格法、条形图、扇形图。

10.课后练习

以班级为单位,全面调查喜爱哪门功课的同学最多。

六、教法和学法分析

(一)教学思想

1.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通过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有利于学生主体精神以及创新能力的健康发展,为学生提供自主收集、整理、描述数据的机会,鼓励他们的创新思考和创新实践,以培养创新意识。

2.坚持创新原则,把教材创新、教法创新及学法创新有机地结合起来,营造一个有利于培养创新能力的良好环境。

(l)教法方面:着眼于学生的长远发展,培养学生收集、整理数据的能力,不仅教会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如通过网络、图书馆等方式搜集相关信息,而且教会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

(2)学法方面:让学生经历收集、整理和描述数据的过程,增加学生的参与机会,增强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从而逐步从“学会”向“会学”迈进。

(二)教学手段

本节课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导人部分用音像资料展现数据在生活中的无处不在,体现数据分析的必要性,以此引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全面调查举例;接下来演示六种动物的活动资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然后用不同形式的统计图对数据进行描述,从而增加一了课堂容量,有利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提高课堂效率。

七、教学评价

数学学习评价是数学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学生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数学评价改革的核心。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因此,在教学中,我着重从以下几方面人手:

(一)注重对学生数学学习过程的评价

开学初就建立学生自己的“成长记录袋”,并且应用到每一节课中,课后填好成长记录表。

(二)重视对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评价

在教学过程中,只要学生发现了问题,就鼓励并表扬学生这种勤于思考的精神,而不是讨论这个问题到底意义大不大,有没有价值。

(三)评价的主体和方式多样化

教学时,我采取了自评、互评、教师评等多元评价主体,如学生畅谈对本节课的学习体会。小组内互评,对学生所提出的想法给予充分的肯定,以及对答对问题的同学给予一定的奖励。在方式上,不局限于纸笔测验,重视课堂观察、调查和收集信息的能力。

(四)评价的结果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模式。



作者: 园丁    时间: 2008-7-4 14:09
标题: 回复: 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精选
少年学理财----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

北京市东直门中学 杨革华
课题

(单元/章节)

少年学理财----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

授课班级

初一年级

授课时间






本节课是研究利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在教学中,尽可能给学生提供合适的问题,如手机付费问题、商场打折问题等,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解决问题的活动,自己去探索,研究,寻求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进而列出方程,解决问题。在教学活动中,使学生感受到方程与实际问题的关系,让学生体验亲自解决问题的快乐。
在教学中逐步向学生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本节课通过具体问题的提出和解决过程,让学生体会数学建模的思想。





知识与技能

通过探究在日常生活中的实例,组织学生学习利用一元一次方程
解应用题。
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究活动,体会利用方程解决问题的数学思想方法,领会数学建模的思想,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

价值观

通过探究培养学生关注生活,了解生活的习惯,提高探索,发现和创新能力。
教学重点

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

教学难点

利用数学建模解决具体问题。

教学方法

数学课内探究。

教具、仪器、材料

计算机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







1、问题情境:通过手机付费问题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从现实问题过渡到方程的研究。
2、建立模型:引导学生利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3解释:理解数学建模思想,获得一些研究问题的方法和经验,发展思维能力、加深理解相关的数学知识。
4应用:利用方程解决商品打折、购买节能灯等问题,在解决问题中体会到数学的作用。

教学过程

教师行为

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一、问题引入
随着通讯技术的飞速发展,手机已走进了我们的家庭,而随着竞争的日益激烈,手机的付费方式也多种多样,请同学们说说自己父母手机的付费方式。
二、实例引入,得到模型
我们研究以全球通和神州行为例。

全球通
神州行
月租费
50/
0
本地通话费
0.40/分钟
0.60/分钟

1)某人现有162元,利用神州行和全球通各可通话多少分钟?100元呢?
2)由上一问,同学们发现了什么?







3)对于某个本地通话时间,会出现两种计费方式的收费一样的情况吗?
4)通过上述问题,你知道怎样选择计费方式更省钱吗?








学生通过日常生活经验,期望说出多种方式:如全球通、神州行、如意通、小灵通等。





学生独立计算,并回答。













学生开始研究,期望学生能以小组的形式,初步建立数学建模,运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暗示研究对象来源于生活。




起学生的思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通过探究活动,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发现规律,为下一步探究做好铺垫。

























教学过程

教师行为

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三、归纳:
用一元一次方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过程。


四、应用研究与交流
1、引入市场竞争日益激烈,许多市场都有打折活动,同学们能说出几种市场打折的方式吗?
2、杨老师在某商店花200元买一种优惠购物卡,凭卡可在这家商场按8折购物,杨老师买卡购物和算吗?
(次卡一年有效)
3、小明想在两种灯中选购一种,请你当一次参谋,替小明选择一种可以节约费用的灯。

(费用=灯的售价+电费)

(此题开放)
五、课堂小结
1、本节课在知识上有何收获?
2、思维上有何收获?
六、作业
进一步探究问题3。
(如果灯的使用寿命是3000小时,而计划照明3500小时,则需要购买两个灯,试设计你认为能省钱的选灯方案。)
学生发言:期望学生回答出:通话时间少于250分钟用神州行,多于250分钟用全球通,正好是250分钟,两种情况均可。






学生分组讨论,并得出解决本题的方法,即利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问题,能够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方程,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一个有效的数学模型。




学生分组讨论。期望学生回答:照明时间不同,为了省钱,选择用那种灯的方案也不同。


学生总结,谈体会。










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对于问题的探究,让学生体会结果的应用价值。









学习、反思、提高、升华












一、实例引入
二、一元二次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
三、例题分析








1)教学过程中,分组探究和提问的过程中可以检测学生掌握的情况。教师及时发现学生的优点,及时鼓励,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2)学生在展示(投影)自己的作品时,会得到其他同学的赞同或反对,从而得到同学的评价。






1、本课采用“问题情景—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模式展开教学,让学生经历“从生活中发现数学—在教室里学习数学—到生活中运用数学”的过程,进一步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2本节课的教学,利用设置问题的方法,引导学生探究,层层深入。
3、在教学中,使学生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现数学的应用价值,体验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
4、在互动交流活动中,学习从不同的角度理解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体会在解决问题中与他人合作的重要性。





作者: 园丁    时间: 2008-7-4 14:09
标题: 回复: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精选
“有理数的加法”教案



乐东县冲坡中学 潘垂旺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足球赛中的净胜球数,使学生掌握有理数加法法则,并能运用法则进行计算;

(2)在有理数加法法则的教学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2.数学思考

通过观察,比较,归纳等得出有理数加法法则。

3.解决问题

能运用有理数加法法则解决实际问题。

4.情感与态度

认识到通过师生合作交流,学生主动叁与探索获得数学知识,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5.重点

会用有理数加法法则进行运算.

6.难点

异号两数相加的法则.

二.教材分析

“有理数的加法”是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有理数的第三节内容,本节内容安排四个课时,本课时是本节内容的第一课时,本课设计主要是通过球赛中净胜球数的实例来明确有理数加法的意义,引入有理数加法的法则,为今后学习“有理数的减法”做铺垫。

三.学校与学生情况分析

冲坡中学是乐东县利国镇的一所完全中学,学生都来自农村,学生的基础及学习习惯是比较差。学生对新的课堂教学方法不是很适应;不过,在新的教学理念的指导下,旧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逐步淡化,而是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归纳及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能力。现在,班级中已初步形成合作交流和勇于探究的良好学风,学生间互相评价和师生互动的课堂气氛已逐步形成。

四.教学过程

(一)问题与情境

我们已经熟悉正数的运算,然而实际问题中做加法运算的数有可能超出正数范围。例如,足球循环赛中,通常把进球数记为正数,失球数记为负数,它们的和叫作净胜球数。章前言中,红队进4个球,失2个球;蓝队进1个球,失1个球。于是红队的净胜球为

4+(-2),

黄队的净胜球为

1+(-1)。

这里用到正数与负数的加法。

(二)、师生共同探究有理数加法法则

前面我们学习了有关有理数的一些基础知识,从今天起开始学习有理数的运算.这节课我们来研究两个有理数的加法.

两个有理数相加,有多少种不同的情形?

为此,我们来看一个大家熟悉的实际问题:

足球比赛中赢球个数与输球个数是相反意义的量.若我们规定赢球为“正”,输球为“负”,打平为“0”.比如,赢3球记为+3,输1球记为-1.学校足球队在一场比赛中的胜负可能有以下各种不同的情形:

(1)上半场赢了3球,下半场赢了1球,那么全场共赢了4球.也就是

(+3)+(+1)=+4.

(2)上半场输了2球,下半场输了1球,那么全场共输了3球.也就是

(-2)+(-1)=-3.

现在,请同学们说出其他可能的情形.

答:上半场赢了3球,下半场输了2球,全场赢了1球,也就是

(+3)+(-2)=+1;

上半场输了3球,下半场赢了2球,全场输了1球,也就是

(-3)+(+2)=-1;

上半场赢了3球下半场不输不赢,全场仍赢3球,也就是

(+3)+0=+3;

上半场输了2球,下半场两队都没有进球,全场仍输2球,也就是

(-2)+0=-2;

上半场打平,下半场也打平,全场仍是平局,也就是

0+0=0.

上面我们列出了两个有理数相加的7种不同情形,并根据它们的具体意义得出了它们相加的和.但是,要计算两个有理数相加所得的和,我们总不能一直用这种方法.现在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比较这7个算式,你能从中发现有理数加法的运算法则吗?也就是结果的符号怎么定?绝对值怎么算?

这里,先让学生思考,师生交流,再由学生自己归纳出有理数加法法则:

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2.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

3.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

(三)、应用举例 变式练习

例1 口答下列算式的结果

(1)(+4)+(+3);   (2)(-4)+(-3);     (3)(+4)+(-3);    (4)(+3)+(-4);

(5)(+4)+(-4);   (6)(-3)+0;        (7)0+(+2);       (8)0+0.

学生逐题口答后,师生共同得出

进行有理数加法,先要判断两个加数是同号还是异号,有一个加数是否为零;再根据两个加数符号的具体情况,选用某一条加法法则.进行计算时,通常应该先确定“和”的符号,再计算“和”的绝对值.

例2(教科书的例1)

解:(1)(-3)+(-9) (两个加数同号,用加法法则的第2条计算)

=-(3+9) (和取负号,把绝对值相加)

=-12.

(2)(-4.7)+3.9 (两个加数异号,用加法法则的第2条计算)

=-(4.7-3.9) (和取负号,把大的绝对值减去小的绝对值)

=-0.8

例3(教科书的例2)教师在算出红队的净胜球数后,学生自己算黄队和蓝队的净胜球数

下面请同学们计算下列各题以及教科书第23页练习第1与第2题

(1)(-0.9)+(+1.5); (2)(+2.7)+(-3); (3)(-1.1)+(-2.9);

学生书面练习,四位学生板演,教师巡视指导,学生交流,师生评价。

(四)、小结

1.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2.本节课你有什么感受?(由学生自己小结)

(五)练习设计

1.计算:

(1)(-10)+(+6);    (2)(+12)+(-4);     (3)(-5)+(-7);     (4)(+6)+(+9);

(5)67+(-73);      (6)(-84)+(-59);    (7)33+48;         (8)(-56)+37.

2.计算:

(1)(-0.9)+(-2.7);        (2)3.8+(-8.4);         (3)(-0.5)+3;

(4)3.29+1.78;            (5)7+(-3.04);          (6)(-2.9)+(-0.31);

(7)(-9.18)+6.18;         (8)4.23+(-6.77);       (9)(-0.78)+0.

4.用“>”或“<”号填空:

(1)如果a>0,b>0,那么a+b ______0;

(2)如果a<0,b<0,那么a+b ______0;

(3)如果a>0,b<0,|a|>|b|,那么a+b ______0;

(4)如果a<0,b>0,|a|>|b|,那么a+b ______0.

五.教学反思

“有理数的加法”的教学,可以有多种不同的设计方案.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较快地由教师给出法则,用较多的时间(30分钟以上)组织学生练习,以求熟练地掌握法则;另一类是适当加强法则的形成过程,从而在此过程中着力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归纳能力,相应地适当压缩应用法则的练习,如本教学设计.

现在,试比较这两类教学设计的得失利弊.

第一种方案,教学的重点偏重于让学生通过练习,熟悉法则的应用,这种教法近期效果较好.

第二种方案,注重引导学生参与探索、归纳有理数加法法则的过程,主动获取知识.这样,学生在这节课上不仅学懂了法则,而且能感知到研究数学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

这种方案减少了应用法则进行计算的练习,所以学生掌握法则的熟练程度可能稍差,这是教学中应当注意的问题.但是,在后续的教学中学生将千万次应用“有理数加法法则”进行计算,故这种缺陷是可以得到弥补的.第一种方案削弱了得出结论的“过程”,失去了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归纳能力的一次机会.权衡利弊,我们主张采用第二种教学方法。

六.点评

潘老师对本节课的设计是比较好的,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叁与者。的确,新课程的实施给教师提出了全新的挑战。在新课程中,教学观念的转变和课程意识的建立是首要的,教学不是教“教科书”,而是经由“教科书”来教,新课程给教师留下了广阔的空间,教师在教学中要站在课程标准的角度挖掘教材,把教材内容与学生感兴趣的事物结合起来,寓教于乐,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作者: 园丁    时间: 2008-7-4 14:09
标题: 回复: 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精选
数学活动“生活中的数据”教学设计

赵慧琼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次活动是在学生学完有理数这一章知识之后而进行的一次综合实践活动。这次活动是为了让学生在学好数学的同时,更好地做数学。教材安排本次活动用意有三:一是为学生今后学习方程、概率及统计等有关知识作铺垫;二是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寻找数学与生活的结合点,使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紧密相连;三是经历数据的整理与分析过程,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提高学生的决策水平。
(二)教学重点难点及成因分析
1.重点:数据的整理
2.难点:数据的分析
考虑到四个活动都与数据有关,而数据的整理是这四个活动顺利进行的关键之所在。只有合理的数据整理才能为数据的分析奠定良好的基础,为学生科学决策提供可靠依据。因此,我认为数据的整理应为本次活动的重点。依据七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年龄特点,考虑到学生处理数据的经历不多,不能很熟练地将整理后的数据进行科学的分析,因此数据的分析是本次活动的难点。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会利用有理数的有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处理数据的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和协作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
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数据的处理过程,学会对数据的一些处理方法,形成自我反思与综合评价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渗透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创新精神,形成尊重科学,勇于探索的学习态度,实现自我价值。
二、教法与学法分析
(一)教法
自主探究法
这是一节数学活动课,学生是活动的主体,教师仅作为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促进者,所有活动都是学生由自主操作、自主探究来完成的,在活动中不仅要关注学生活动的结果,更要关注学生的活动过程。因此,我认为这节课采用自主探究法较为适宜,在学生探索的同时,我将注意展示学生思维的闪光点,努力激发学生思维的创造点,与学生共同分享数学的乐趣,使数学活动成为再发现的载体。因此我把本节课的基调定为:“自主探究、民主开放、合作交流、师生对话”。
(二)学法
本次活动中,学生是活动的中心,是活动的全程参与者,他们通过自主实践来参与学习,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参与活动,在活动中体验有理数有关知识的实际应用,学会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归纳的处理方法。
三、教学对象分析
学生已了解有理数的运算法则和运算顺序,具备了一定的运算能力。但学生学法较单一,正处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过渡、数学知识向应用能力转变的时期,学生的理性分析(数据处理与决策)能力有待发展,学生的合作创新精神、合作学习的习惯和运用数学的意识有望提高。
四、教学过程分析
(一)创设情境  引入活动
在引人活动前我曾有三种考虑:第一种是开门见山,直奔主题;第二种是从复习有理数的加减运算引人;第三种是提供数学背景材料让学生去感受。由于第一种太单调,不能激发学生活动的欲望,第二种是单纯的数学知识的引人,缺乏学习热情,形式上缺少自主发现这一重要环节,第三种提供了探索的空间、营造了活动的氛围、激发了活动的兴趣,所以我打算选用第三种方案。
介绍“中国是最早使用负数的国家”。
我国古代的科技成就举世瞩目,在数学方面也不例外,如在使用负数方面,古代中国在当时世界上处于遥遥领先的位置,古代中国很早就开始将负数引人经济生活。在商业活动中,以收人钱为正,以付出钱为负,以余钱为正,以亏钱为负;在农业活动中,以增加粮食为正,以减少粮食为负。
史料证明,追溯到两千多年前,中国已经开始使用负数,并且对负数已有较深刻的认识,这在世界上是首创。
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活动,让学生感受数学在不同时期的生活中都有着很重要的作用,从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求知欲。
(二)活动开展张扬个性
教材安排了四个数学活动,我打算用两个课时来完成,第一课时主要是前两个活动。由于活动所需的数据要求学生在课外收集完成,课堂活动中只要求学生将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
活动I
1.活动内容
帮助家庭记录一周的生活收支账目,收人记为正数,支出记为负数。计算当周的总收入、总支出、总结余以及每日平均支出等数据,妥善保存账目,作为日后理财的重要依据。
2.活动目标
体验生活中有理数加法法则的运用。
3.活动形式
集中观看,组建活动。
4.评价方式
学生自评,师生互评。
5.活动步骤
(1)教师演示一个家庭的收支情况;(课件演示)
(2)要求学生根据所要统计的项目,自己设计一个统计表;
(3)学生根据课件演示的收支情况填表并计算;
(4)交流统计表的设计,交流计算结果;
(5)学生拿出自家记录好的数据整理、填表、计算;
(6)分组讨论,综合意见,交流结果,发表感想;
(7)演讲会
①学生六人一组,要求学生先在小组内根据自己家本周的收支情况讨论,对今后家庭理财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②每小组推选一名优秀演说者到全班交流;
③评选最佳“小演说家”。
6.活动预测
(1)可能有些学生不会设计表格,不能将收集的数据进行科学的整理;
(2)可能出现部分学生运算中法则运用不当,导致计算结果不准确;
(3)可能出现部分学生对表格中的概念不理解,不能熟练地完成表格填写;
(4)数据收集不一致,出现结果多元化。
7.措施
(1)通过教师引领,鼓励合作交流、互帮互助,加强对概念的理解和对数据的整理;
(2)通过学生对课件演示收支情况的计算,使学生经历一个对运算法则的复习过程。
利用多媒体演示,吸引学生注意力,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为学生进行数据整理提供学习平台,为学生处理自己家庭的数据提供参考。通过学生自主计算更好地锻炼学生利用法则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今后科学理财、学会生活的意识。
活动Ⅱ
1.活动内容
记录本地一周的气温情况(可根据天气预报提供的资料),计算每天的温差以及这周的平均最高气温、平均最低气温和平均温差。
2.活动目标
体验有理数减法法则在生活中的运用。
3.活动形式
集中观看,小组合作。
4.评价形式
学生自评,师生互评。
5.活动步骤
(1)教师课件演示武汉市一周的天气预报情况;
(2)数据整理:要求学生自己设计统计形式,并根据课件演示的数据完成统计与计算;
计算:星期一至星期五每日温差分别为,这一周的平均温差为这周的平均最高气温为,这周的平均最低气温为
(3)交流统计形式,比较每种统计形式的优势,交流计算结果;
(4)要求学生根据自己收集的本地一周的天气预报数据,完成数据的统计与计算;
(5)数据分析
要求学生根据计算结果对本周天气变化情况进行分析;
(6)师生互评
对计算方法与数据处理方法的评价。
5.效果预测
(1)法则运用不熟练,导致计算错误;
(2)计算正确且统计形式多样化。
6.措施
加强组内分工合作,鼓励学生敢于创新。
通过课件演示,使学生对法则运用更加熟练,让学生从计算中更好地理解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和温差的概念,为学生将自己收集的数据进行合理的整理提供思路。通过学生对数据的整理与分析,让学生在极大的参与度中提高自己的数据处理能力。
(三)回顾反思拓展思维
1.学生回顾(知识、方法、思维、能力)
(1)本次活动你有哪些收获?
(2)本次活动你学会哪些数据的处理方法?
2.学生相互交流、评价,体会活动感受,形成共鸣。
通过活动的回顾与整体感受,让学生对有理数的运算法则有更清晰的认识,使学生的思维结构得到完善。
(四)作业布置活动延伸
下表列出了几个城市与北京的时差(带正号的数表示同一时刻比北京早的时数,如现在北京时间8点,则东京时间为9点)
1.如果现在的北京时间是7点,那么现在的纽约时间是多少?
2.小明现在想给远在巴黎的姑妈打电话,你认为合适吗?
通过这道习题,让学生对有理数的加减法法则有一个综合的运用。让活动延伸到课真正使学生由“学会”到“会学”。
五、评价分析
教案设计中注意了以下几个问题:
(一)两个体现
1.体现新的教学理念;
2.体现活动课的课型特点(活而不乱)。
(二)两个侧重
1.侧重学生的合作学习;
2.侧重学生的自主探究。
(三)两个希望
1.希望通过生活中丰富的数据去体味数学的魅力;
2.希望学生通过活动增强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作者: 园丁    时间: 2008-7-4 14:10
标题: 回复: 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精选
数学活动“零售与批发”教学设计

雷宗刚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教科书第二章“数学活动”主要研究代数式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它被安排在一元一次方程之后,用意有二:
1.加深学生对代数式的理解,进一步增强学生的符号感;
2.通过学习,可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应用数学的能力,体会到数学的价值。
(二)活动重点和难点
1.重点
数学建模意识和活动能力的培养。
2.难点
用不同的代数式表示不同范围的量。
(三)活动目标
1.知识和技能目标
让学生从具体情景中抽象出数量关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2.学习过程与方法目标
让学生学会观察、分析、归纳、猜想、验证的学习方法,在探求规律的过程中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3.学习情感目标和价值观
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合作创新的精神,形成勇于探索的学习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二、活动方法与教材处理
(一)方法说明
本次活动属于探究型活动课,将全班学生按四人一组适当分组,利用探究式活动方法进行。
(二)教材处理
借助生活实际,利用图表、填空、问题发现来突出重点,分散难点,逐步引导学生发现问题,通过学习资源的选择让学生学会合作学习。
三、活动准备
(一)多媒体课件。
(二)奖券、奖品若干份。
(三)课前将学生适当组合,按四人一组分成若干小组。
四、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  提出问题
1.阶段目标
创设问题情境,引出问题,激发学生探究欲望。
2.评价方式
师生互评,对学生提出的观点要正确引导。
3.实施步骤
(1)导人
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生活中的一个实际问题:
“六一”儿童节快到了,各班准备开班会,初一(4)班班长到商店买了100个笔记本花了230元,初一(8)班班长到商店买了102个笔记本,花了224. 4元。怎么多买比少买还花钱少呢?
(2)讨论
同学讨论原因,激发兴趣,发散思维。
(3)答案
商店售货员给出了解释:笔记本零售价为2. 3元/本,如果买100本以上(不含100本),售价为2. 2元/本。
(二)自主探究  寻求规律
1.阶段目标
综合运用各种学习方法,感受代数式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2.评价方式
师生互评。
3.实施步骤
按分组情况发出活动方案表(活动方案表附后),分组讨论,教师巡回指导。
(三)交流成果  拓广探索
1.阶段目标
理清知识要点,交流学习方法,发展学生个性。
2.评价方式
小组互评,教师点评。
3.实施步骤
(1)各小组整理,总结成果;
(2)各小组派一名代表展示主要成果;
(3)师生共同进行评价:老师对每个小组给予适当的鼓励或提出有待改进的建议,并由学生推选优秀小组及优秀成员,每个小组评两名优秀成员,老师结合图表进行点评;
(4)让优秀小组及优秀成员随机挑选不同号码的奖券;(共有5种奖券,每种奖券可重复挑选)
(5)现场兑奖活动:每名学生凭奖券上的问题小组讨论后现场解答,领取奖品,老师现场指导。
(四)反思小结  突出个性
1.阶段目标
回顾总结本次活动,提升知识,拓展能力。
2.评价方式
师生互评。
3.实施步骤
(1)各小组成员交谈本次活动的感受;
(2)老师总结,要求同学今后在生活中学会处理类似问题。
五、设计说明
本节课的教学以“创设情境 活动探究展示交流反思评价”的方式展开,突出一个“活”字,重在一个“动”字,落实一个“用”字,通过活动让学生感受数学存在于实际生活中。具体操作时,注意以下几点:
(一)把握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身心特点
初一的学生虽然经历了从具体的“数字”到“字母”的变化,学生的抽象思维还有赖于直观形象。
(二)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
教师是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教师要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中进行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并与同伴进行交流。教师还应提供适当的帮助和指导,善于选择学生中有价值的问题或意见,引导学生开展讨论,寻找问题的答案。
(三)强调学生的个性发展
由于学生的生理发育、生活环境不同,学生的知识基础、思维品质、学习习惯、心理素质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教师要正视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四)突出数学的应用性与实践性
数学教学选取材料时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
活动方案表
奖券设计如下:

作者: 园丁    时间: 2008-7-4 14:10
标题: 回复: 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精选
数学活动“制作火车模型”教学设计

周玥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在新教材的每一章的后面都安排有一节活动课,这样安排一方面是巩固已学知识,使数学知识向生活和实践继续延伸,更重要的是为了体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有效的数学学习不能单独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这一重要思想。本节课是第三章“图形认识初步”后的一节数学活动课。通过本节活动课的学习,必将对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世界,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理解问题,并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等方面产生积极的作用。为了使学生的数学学习密切联系现实世界,同时也为了激活学生和鼓动学生,我设计-了火车第五次提速和讲故事的呈现形式,来激发学生探究的积极性。从而使学生始终保持能动、活跃的思维和积极的探究状态。
(二)教材的重点难点
根据活动内容和课程目标的要求,确定本节课的重点为“通过活动,使学生体验发现问题,选择用数学的思想、方法思考问题,确定科学的策略去解决问题”。因为七年级的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尚未形成,形象思维能力的发展还不够的现实,确定本节课的难点为:探索圆柱体和四棱台展开图的画法和裁剪。
二、目标分析
根据课程标准和活动内容,结合学生的认知结构和年龄特点,从知识技能、学习过程、情感态度三个角度考虑,本节课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几何体与展开图之间的关系,能根据展开图判断和制作立体模型。
2.制作莫比乌斯带并探究其作用。
(二)过程目标
通过对火车模型的制作,让学生经历观察、抽象、比较、动手操作与交流等数学活动的体验,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学会学习、学会探索,发展应用意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初步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及对人类历史发展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感受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自信心。
三、过程分析
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结合初一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年龄特点,本节课宜采用自主探究、分组合作与班级交流相结合的活动方式。
(一)课堂组织
把全班分成8个小组,指定组长一名,以小组为单位围坐在一起。出示小组活动情况的评比表。
数学活动评比表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评价。用得到“☆”的多少来评价各小组每项活动的情况,一项活动最多可得5星,得星最多的小组为本节课的优胜组。
(二)活动一:制作火车车厢模型
这个活动我准备分成问题背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反思评价、拓展运用五个环节来完成。
1.出示问题背景
利用多媒体出示火车第五次提速的相关新闻,引起学生对新型列车的兴趣,接着电脑展示新型客车的图片。根据提供的素材,说明火车提速对列车的要求很高,进而让学生欣赏古今中外大量的火车车厢的不同设计。
为了体现学生学习的素材来源于生活实际,使课程具有时代精神,使学生的学习生活和现实世界密切地联系起来,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提出问题
依然根据提供的素材,告诉学生:明年的火车提速还要采用更先进的车厢,我们能不能也来为明年的火车提速做一点贡献?从而过渡到本节课要探究的课题:如何制作一个火车车厢的模型──长方体、圆柱体、四棱台型的车厢模型的制作,此时电脑展示三种车厢的图片。
因为七年级的学生发现问题并确定适合自己研究的问题的能力还不够,教师的指导作用就是“创设学生发现问题的情境,引导学生从问题情景中选择适合自己的探究课题”。
3.解决问题
请看第一种车厢:它对应着什么样的立体图形?待学生正确回答后教师适时设问:我们手中的材料是平面的纸板。要想制作出相应的立体图形,你还记得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之间有什么关系吗?学生现有的知识已经对立体图形和它们的展开图有所了解。此时教师再以动画展示由立体图形得到展开图的过程和由展开图得到立体图形的过程,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要想制作立体模型,首先要了解它的展开图。从而得出制作步骤一:了解立体图形的展开图。教师追问:“现在是不是就可以画展开图了?”问题由学生充分讨论,发表不同看法,直到形成相同的意见。从而得出制作步骤二:了解展开图的特点。
制作步骤三:让学生动手画出相应的展开图;
制作步骤四:让学生动手操作,折叠展开图,得到立体模型,并用透明胶固定好。
主要是因为初中一年级的学生用数学的思想和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有待培养,结合这一年龄特点,用问题串的形式引导学生完成第一个制作,有利于帮助学生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同时也对帮助学生学会如何根据认识的需要去处理各种信息的方法,为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探究方式起到很好的作用。
4.反思与评价
(1)交流
在组内或组间交流作品,在交流的过程中进一步完善制作。
(2)反思
电脑显示下列问题,让同组或不同组的学生之间、师生之间交流讨论:
①你喜欢今天的制作活动吗?
②你与同学合作,感觉愉快吗?
③制作过程中你最得意的是什么?
④制作过程中你遇到的困难是什么?你是怎么解决困难的?
⑤制作方法是否唯一?比较不同方法的优劣。
⑥制作立体模型的方法步骤是什么?
给学生充足的时间交流讨论,然后请两名学生全班交流。接着开始评价。此时教师出示评价标准,并根据标准把各组所得的“☆”贴在评比表上。
(3)评比标准设计有四个方面的内容:
①参与程度:制作2个模型得1个☆,3-5个模型得2个☆,6、7、8个模型分别获3、4、5个☆;
②小组自评:综合本组参与程度、合作精神、制作质量给予评定,最多2个☆,自评结束后选送一个模型参与班级交流评比;
③班级评价:对各组选送的模型由班级共同评价,最多5☆;
④教师评价:综合各组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以及制作质量等给予评定,最多3个☆。
因为在实际学习过程中,学生总是根据问题的具体情景来决定解题方法,所以这种方法是受具体情境制约的,如果不对它进行提炼、概括,那么它的适用范围就有局限,不易产生迁移。因此应在学习后让学生反思学习过程,结合基本方法,引导学生在思维策略上回顾总结,对具体方法进行再加工,从中提炼出应用范围广泛的一般数学思想方法。为后两个制作打下基础。
同时为了突出对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动手操作的过程、合作交流的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评价,通过设计的几个问题,运用交流反思环节对活动过程进行定性评价,实现了评价指标的多元化;用得到☆的多少对活动结果等方面进行定量评价,实现了评价方法的多样化。用自评、互评、小组评、全班评、教师评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实现了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5.拓展运用
让学生动手自主制作后两个模型。
教师应放手让学生自主制作、交流、讨论,教师深人到学生之中,小组指导或个别指导相结合。根据学生制作的情况决定介入的程度。作好展开图的动画演示适时播放。
为了实现“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这一思想,达到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的目的。由于学生已经对长方体型的车厢完成了制作,归纳了方法,放手让学生操作、实践、交流、讨论,可以实现对所学知识的迁移、拓展。同时,探索圆柱体和四棱台型的车厢模型的制作是本节课的难点,给学生充分的动手时间、交流时间和探索时间有利于学生突破难点。
在两个模型制作结束后,教师出示下列问题供学生讨论交流:
(1)在制作过程中你遇到了什么困难?
(2)你是如何解决困难的?
(3)通过制作这两个模型,你又有了什么心得?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引导或点评。在学生讨论交流结束之后,组织学生按照刚才的评价方法进行评价。
哲人笛卡儿说过“我思故我在”。因此,在学生完成制作后,教师启发学生反思,引导学生对制作的本质进行重新剖析,引导学生分析制作方法的优劣,优化制作过程,努力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可以使学生比较容易地抓住问题的实质,从中寻找到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探索一般规律,还可使学生思维的抽象程度提高。
(三)活动二:莫比乌斯带
对有点神秘的“莫比乌斯带”,我根据它的特性编出了这样一个故事用电脑展示出来:据说有一个小偷偷了一位很老实的农民的东西并被当场捕获,小偷被送到县衙,县官发现小偷正是自己的儿子。于是在一张纸条的正面写上“小偷应当放掉”,而在纸的反面写了“农民应当关押”。县官将纸条交给执事官由他去办理。同学们,如果你是执事官,怎么才能既不改变字迹,又能关押小偷、放掉农民?(不能破坏纸带)
主要是针对初一年级学生的特点,通过讲故事的形式呈现这个知识,有利于马上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对数学产生好奇心和求知欲,激发浓厚的兴趣。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会使他们马上进入如何制作莫比乌斯带的探究状态。
接下来让学生自己尝试。如果有学生会做,则请他演示,并介绍他所知道的有关知识,如果没有学生会做,教师用准备好的电脑动画演示执事官如何做的或用准备好的教具演示一次。此时,教师适时设问:“你们也来做一个如何?”学生做完之后可能有这样的疑惑,这样的一个圈有什么神奇之处?此时电脑演示莫比乌斯带的其他特性。指出这个怪圈实质上是一个单侧曲面,并介绍莫比乌斯的简历及发现单侧曲面的过程,鼓励学生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同学们,想不想继续神奇之旅?沿着刚才制作的莫比乌斯带的中间剪开,看看又有什么新的发现?若将这个实验再做下去,又有什么新的发现?等学生做完后,设问:莫比乌斯带在生活、生产中有用吗?这个问题难度很大,给学生一定的讨论时间后教师可以提示:例如,用皮带传送的动力机械的皮带就可以做成“莫比乌斯带”状,这样皮带就不会只磨损一面了。如果把录音机的磁带做成“莫比乌斯带”状,就不存在正反两面的问题了,这样就不用倒带。最后采用同样的方法对学生制作和探究的情况进行评价。
这样设计主要基于以下几点考虑:
(l)体现知识的呈现方式要丰富多彩;
(2)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是课程改革的核心目标;
(3)介绍有关的数学背景知识,可以使学生体会数学发展的曲折历程,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的习惯,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课后作业
1.通过查阅书籍、资料或上网查询(方法是:利用搜索引擎搜索“莫比乌斯带”或进http//www.cashq.ac.cn查找)了解莫比乌斯带的更多知识。
2.首先在3X30 cm的纸带上画出三等分线,再用这条纸带制作一个莫比乌斯带,沿三等分线剪开,看看有什么发现。
为下一次的火车提速设计一个车厢模型,并填写数学活动记录表:(选做,按已分好的小组活动,也可自行成立活动小组)
数学活动记录评价表
主要是照应课前提出的问题,同时考虑到学生发展的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使不同的学生获得不同的体验。
四、教法与学法分析
(一)教法方面
选择具有现实性和趣味性的素材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增强教学的形象性。始终贯穿以“动”为中心,在“思”、“探”、“创”中完成本节课的学习。使整个课堂达到兴致盎然、回味无穷的探究效果。
(二)学法方面
力图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完成本节课的学习。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小组学习、全班学习的群体作用,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精神。教学中坚持“多动少讲”的放手原则,即教师少讲,学生多动手操作、多动嘴交流、多动脑探索。给学生充分的动手时间、交流时间、探索时间。使学生自我质疑,自我反思。


作者: 园丁    时间: 2008-7-4 14:10
标题: 回复: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精选

数学活动“身高和度长有关系吗?”教学设计



汤晓丹



一、教材分析

在小学,学生已经学习了统计表、平均数等知识,对数据处理的过程有所体验,在本章的前半部分,学生又学习了全面调查、抽样调查等内容,掌握了必要的数据处理技能。正是在这样的基础上,教材设计了“身高和度长有关系吗?”这一内容,它是一个在恰当的背景下的实际问题,寻求身高和度长的关系,并进一步寻求一些一般性的规律。这既是对所学统计知识的复习,也是一个深化。

学习统计需要学生亲身的经历,沟通生活与数学的联系也需要学生亲身的经历,因此教材将它设计为数学活动课。通过这个活动,学生不仅能增进对统计内容的理解,更重要的是可以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更好地认识数学,理解数学,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自身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因此,本节课在教材中处于十分特殊的地位,对学生所学知识的巩固,能力的培养和良好数学情感的形成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虽然学生已经掌握了必要的数据处理技能,但在实际背景中,学生很难意识到运用统计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而且初一学生的注意力很难贯穿活动的全过程。因而本节活动课的重点是运用数据作出推断。难点是使学生自觉地进行统计活动。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所以本节课的活动始终围绕“猜想”展开。

二、教学目标

根据本节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依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及初一学生的特点,本节课的教学力求达到如下目标:

(一)知识目标

使学生亲身经历数据处理的全过程。

(二)能力目标

发展学生运用数据作出推断的统计观念。

(三)情感目标

使学生能积极参与活动,获得成功的体验。

三、活动过程

(课前准备:同桌的两人准备软尺一把、计算器一个)

(一)提出问题

1.引子

一只小猫捉老鼠,老鼠钻进了洞里,小猫用胡须量了量洞口,很快就知道了能不能钻进洞里捉到老鼠。这是为什么呢?你知道吗?

2.情景

一个人在旅行时看到一棵大树,发现他正好可以用双手合抱大树,此时双手中指指尖相对,于是他马上估计出这棵大树有多粗。如果这个人就是你,你能吗?

小猫可以用胡须来估计身体的宽度,旅行者可以用双手合抱来估计大树的周长,这些发生在身边的事例,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为学生对将要进行的猜想设置合理的情境。将情境设计成互动的,便于学生从自身出发,去模拟当时的情景,设计合理的解决方案。

(二)动手做试验

1.重现

当时的情境是怎样的?你能做到吗?让学生模拟。一人双手环抱,保持双手中指指尖相对,另一人从旁协助,进行测量。

2.优化

这样测量方便吗?有没有更好的测量方式?能否将两臂左右水平伸直?引出度长的概念。

3.质疑

旅行者是这样得出结果的吗?那他是怎么知道的呢?你能从小猫的例子中想到什么?

4.猜想

人的身高和度长应该是近似相等的!引出本节活动课的主题:身高和度长有关系吗?

原景重现是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常用方法。它既解决了上一步的问题,又让学生得到了自己度长的数据。观察数据,再联想到小猫的例子,学生可以自发地意识到这个数据与身体的某个特征量有关系。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既认识了自身,又可以自然而然地提出猜想。

(三)测量记录

1.思考

要判断猜想是否正确,就需要收集每个人的身高和度长的数据,能做得到吗?在现有的情况下,应该怎么办呢?如何才能提高效率呢?

2.分组

让学生自由组合,小组内明确分工,有的负责测量,有的负责设计记录表,有的负责记录。测量小组每个成员的身高和度长并记录下来。

这实际上就是收集数据的过程。本节课的难点就是让学生自觉地运用数据作出推断。学生要验证自己的猜想(内驱力),就要自发地收集身高和度长的数据。在这个过程中,将发展自身的统计观念。同时,采取分组的方式,既可以提高效率,又可以体会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与他人合作的优越性。

(四)解释现象

1.观察

让学生对收集的数据进行观察,并与自己的猜想进行比较。(由于个体的差异及测量的误差,学生收集的数据中,大部分身高和度长近似相等,也会有少数例外)

2.质疑

能够根据这几个近似相等的数据来验证自己的猜想吗?

3.选择

该选择哪个统计量来描述数据呢?(提醒学生可以利用计算器)

4.解释

引导学生利用所得的数据,给出符合本小组实际的解释。

这实际上是整理、描述数据的过程。学生经过观察、归因、对比,选择了平均数这个统计量进行描述,既加深了对统计知识的理解,又很好地发展了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对现象的解释,实际上也是对猜想的一个调整。

(五)陈述结论

1.交流

请各小组代表陈述本小组对数据的解释。虽然各小组的数据不同,但平均身高和平均度长都是近似相等的。这说明我们的猜想在小组范围内成立,那在全班范围内呢?

2.汇总

汇总各小组的数据,计算全班同学的平均身高和平均度长。

3.结论

一般情况下,人的身高和度长是近似相等的。对于身高和度长这两个量,我们可以用其中的一个来估计另一个。

这实际上是分析数据、得出结论的过程。学生在交流中发现了差异,在讨论中得出了结论,验证了自己的猜想,进一步体会了“运用数据作出推断”这一基本的统计思想。同时,通过陈述自己的结论,既锻炼了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又发展了自身的思维能力。

四、教学反思

在准备的过程中我一直在思考:为什么教材要安排这样一个数学活动呢?度长很少被提到,那研究身高和度长的关系还有意义吗?难道只是为了使学生再次经历数据处理的全过程吗?我认真研究了教材和课标,逐步领会了其中的深意:身高和度长是两个随机量,学生开始收集的数据都是杂乱无章的,但通过这节活动课,我们可以发现,看来没有关系的两个随机量之间也存在某种关系,有某种内在的联系,如身高和度长近似相等。从哲学上来看,也就是说,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世界是一个有机的、有结构的、生动的世界。随机现象也存在类似的关系,而寻找这些关系,就需要我们运用统计的知识对数据进行恰当的处理,找出其中的规律。

具体在本节活动课中,要始终把握“一个关键点,明暗两条线”,以点带线,开展活动。活动的关键点是猜想。通过观察、联想、猜测、验证、交流的过程,串起明暗两条线。明线是:使学生亲身经历数据处理的全过程(体现人人学“有用”的数学),运用数据作出推断(体现人人掌握“必需”的数学),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体现不同的人学习不同的数学)。暗线是:在学生活动的全过程中,关注学生是否具有学习数学的兴趣,能否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乐意与同伴进行合作和交流,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也就是说注重对学生数学学习过程的评价。


作者: 一生平庸    时间: 2008-8-19 13:53
标题: 回复: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精选
再支持
作者: hao123456    时间: 2008-10-26 13:54
标题: 回复: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精选
质量不错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www.lsp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