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标题: 继续教育<中小学学生心理健康与心理咨询> [打印本页]

作者: 李甫田    时间: 2008-7-26 11:18
标题: 继续教育<中小学学生心理健康与心理咨询>
第一章 理论基础


第一节 心理健康与健康



  一、 健康的涵义
  《现代汉语词典》对健康的解释是:
  ①(人体)生理机能正常,没有缺陷和疾病。②(事物)情况正常,没有缺陷。
  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在成立宪章中指出:“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且是一种个体在躯体上、精神上、社会上的完全安宁状态。”它明确地告诉人们,我们必须与传统的“无病即是健康”的生理学上的健康思想区分开来,健康不仅意味着具有健全的体魄,还必须具有健全的心理。
  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又将健康定义为:“一个只有在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等四个方面都健全,才算是完全健康的人”。健康对于每一个人都是非常重要的。应当全面理解健康概念,树立正确的健康思想:
  (1)全面理解健康的含义,健康包括生理健康,心理健康,道德健康和良好的社会适应四个方面。
  (2) 健康是人的基本人权,它与人的“生命、财产”一样不容侵犯。健康是每位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因此要求个体具备主宰自己命运的能力。
  (3)健康不仅仅是个体的一种需求,也是保证社会稳定的重要条件。社会是由人构成并通过个体发挥作用的,人是构成社会存在的先决条件。因此,社会必然要通过个人的健康来支持,以保证社会健康稳定地发展,这样维护和保证社会的健康也就成为每个人的责任和义务,所以,我们不仅要提高健康的社会地位,而且在价值取向上需要培养人们共同的社会健康观
  (4)在社会生活中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健康意识,提高活动效率和生活质量,促进个体身心和谐发展,形成健全的人格。
作者: 李甫田    时间: 2008-7-26 11:19
标题: 回复:继续教育<中小学学生心理健康与心理咨询>
第二节 心理异常




  很多人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异常. 据估计,在同一时刻里,几乎可有20%-30%的人有不同程度的心理异常。并且, 心理异常的表现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是严重的,也可以是轻微的。目前,一般有关心理异常的分类主要有如下几种:

  一、 心理异常的类别

  1、神经官能症:是一种轻微的心理异常。常因挫折与冲突长期得不到解决,而产生的一种持久性的精神紧张与焦虑,以致对生活带来一定的影响。常见的有焦虑反应、恐怖症、神经衰弱、疑病症、癔症、抑郁症。

  2、心理过程障碍:在认知、情感、和意志活动过程中发生的心理困扰。如:感知障碍、记忆障碍、思维障碍、情感障碍和意志障碍以及综合性的意志障碍和智力障碍。

  3、人格障碍:最主要特征是有一种引起不适应行为的显性人格品质,这种不适应是从社会的角度看的,他自己很少或根本不为自己感到焦虑。主要表现为人格型式障碍、人格特质障碍、和反社会型人格障碍。

  4、性行为异常:是一种性冲动障碍和性对象的歪曲。分为:功能障碍,对象歪曲,活动歪曲、反社会。

  5、精神病:一般认为不正常心理、神经症或心理障碍、精神病三者之间是继续的或连续的,但在行为特征或症状上却是递增的。精神病患者的人格较神经症和心理障碍者更为紊乱,更少系统性,他们不能区分现实和幻想,从现实中退却,自圃于一个幻想的世界之中,无视社会的规范的约束,失去了生活的适应能力。它有精神分裂症、情感精神病和偏执精神病。

  6、心身疾病:亦称为心理生理反应。是一种具有心理病因的身体疾病。他包括的范围极广。比如:高血压病、偏头痛、心绞痛、消化性溃疡、神经性厌食症、阳痿、阴冷、哮喘周身疼痛症等。






作者: 李甫田    时间: 2008-7-26 11:19
标题: 回复:继续教育<中小学学生心理健康与心理咨询>
第三节 心理诊断




  一、心理诊断的含义与特点

  (一)心理诊断的含义

  心理诊断的定义很多,不同学者从不同角度分析了心理诊断的实质。一般认为,心理诊断是以心理学的方法和工具为主,对个体或群体的心理状态、行为偏移或障碍进行描述、分类、鉴别与评估的过程。在对存在心理问题的人进行干预时,心理诊断也被当作为心理问题评估,指的是干预者通过访谈、测验、观察、个案、问卷等方法来收集当事人的信息,并运用分析、推论、假设等手段对其心理问题的基本性质加以判定的过程。一般而言,充分地收集信息并有效地加以分类,进而确定影响求助者心理健康的若干重要变量,是评估问题的主要目的。所以,评估问题既影响着心理干预目标的最终确立,也影响着干预策略的选择与实施。

  根据学校心理干预的具体情况,我们可以从当事人现实生活的角度出发将他们的心理问题分为行为方面的、情感方面的和认知方面的几种。行为方面的问题,主要是指习得性的不良行为和良好行为的缺失,它们与躯体疾病或人格冲突通常无本质联系。情感方面的问题,主要是指由人格冲突而导致的情感上的各种困扰。认知方面的问题,主要是指各类认知偏差所引起的行为不当和情感困扰。

  需要指出的是,干预实践中,当事人的心理问题有时较为明确,很清楚是属于上述三类问题中的哪一类。但有时又比较复杂,给人以似乎在行为、情感、认知诸方面均有问题的感觉,这时就更需要干预者下功夫做好评估问题的工作,分析并确定当事人心理问题的主次与轻重,在抓主要矛盾的同时,兼顾其他因素,拟定现实的目标,选择适当的干预途径。

  心理诊断对于心理卫生工作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各种心理诊断方法给我们提供了比较客观的和可以数量化的指标。心理诊断是开展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的必要前提和重要基础。

  (二)心理诊断的特点

  (1)心理诊断的对象既包括在心理或行为方面存在缺陷或障碍的人,也包括心理正常的人。这一点是同医学诊断不一样的,医学诊断的对象是患有某种疾病或症状的病人。心理诊断除了要对心理缺陷者进行分析、鉴别外,还负有对正常个体或群体的测查评估的任务。

  (2)心理诊断是在多层次、多维度上进行的,因而运用系统的方法进行跨学科的比较分析,对于获取较全面的诊断结果具有重要作用。

  (3)心理诊断的对象模糊程度较高,推断难度较大。因此,在心理诊断中,不宜简要地套用医学诊断方法进行非此即彼的类别划分、而应根据被诊断者的实际情况,进行小心谨慎的推断与预测。

  (4)心理测量是心理诊断的重要手段,心理评价在诊断过程中占有更重要的地位。心理诊断离不开心理测量,心理评估在诊断中的作用又明显地高于心理测量。因为测量的目的无非是为评价者提供依据。只有把测量与评估有机地联为一体,诊断过程才能显现出其应有的价值。

  (三)心理健康的诊断

  一个人的心理是否符合健康的要求,以什么方式或原则进行判断,我们认为应该遵循以下两个方面作出判断。

  从心理健康所包含的内容来诊断:

  (1)智力是否正常;

  (2)情绪反应是否适度。它具体包括三点含义:看其情绪反应是否是由适当的原因所引起的;看其情绪反应的强度与引起情绪反应的情境是否一致;看其情绪反应的时间是否随引起情绪的因素消失而消失。

  (3)意志品质是否坚强;

  (4)人际关系是否和谐;

  (5)心理特征是否符合其年龄层。

  从心理行为进行诊断。美国心理学家克龙巴齐(L. J. Cronbach)就人的心理健康问题提出了三条行为诊断原则:

  (1)当一个人的行为,在许多不同的情境中,表示一致的而且具有长久性的行为时,当这种行为与常态的行为出现差异,此时应该对该个体进行观察,做出判断。

  (2)一个人的任何行为的形成,在客观方面仍然受有多种因素影响的结果。如果行为异于常态,则须要追溯各种因素的影响是否适当。

  (3)任何行为的起因,在主观上,必须为了满足某种需要,这种需要是否得当,需要一分为二。对于适当的需要,则设法给予满足;对于不适当的需要,一方面进行必要的解释,另一方面则用其他合适的需要替代。



作者: 李甫田    时间: 2008-7-26 11:20
标题: 回复:继续教育<中小学学生心理健康与心理咨询>
第四节 心理辅导




  一、心理辅导的含义

  辅导(guidance)含有协助、帮助、支持、引导、鼓励、援助的意思,它是一种教育的历程,指受过专业训练的人员,以一般人为对象从事的一种教育性的助人活动。

  辅导实际也是一种助人的过程和关系。在辅导活动中,辅导员要运用专业技能,协助被辅导者认识自己,根据个人自身的条件(如能力、兴趣、经验、需求等),建立有益于其个人与社会的生活目标,使个体在学习、就业以及人际关系等各方面均衡发展,并使他充分发挥内在的潜能,以最佳的生活适应,去创造有利于社会的人生价值。

  所谓心理辅导(mental guidance)主要指受过心理学系统训练的专业人员或教师,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需要,结合社会发展的要求,运用心理学、教育学的理论及方法对学生施加影响,促进其了解自己,愉快地认识社会接纳自己,有效地调节自己,从而激发学习兴趣,克服各种心理障碍,使之在学习上、生活上以及职业上获得最理想、最完美的自我选择和适应,逐步达到自我完善。


  二、心理辅导的产生与发展
  心理辅导最早在美国开始,后传至欧洲各国。20世纪初,一些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迅猛发展,社会发生巨大的变革,职业门类日益增多和分化,就业门路不断扩展。面对众多的职业门类,青年人普遍对各行各业的性质、待遇、条件和需要无法了解,因此很难作出正确的选择,于是求职、就业和职业适应成了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为了缓解这一矛盾,职业指导也就应运而生了。?

  美国的学校心理辅导就是由职业指导逐步演化而来的。1908年弗兰克·帕森斯(Frank Parsons)在波士顿成立职业指导局,为青少年提供就业指导,最初以青少年为主,后来扩展到其他人。帕森斯以传统的辅导工作为主,注重青少年的就业准备、职业选择与就业安置的服务。职业辅导运动广泛地开展到社会各个领域,他们关心学生的个别差异,主张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强调学校要因材施教,重视年轻人与社会的适应,从而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从此职业指导运动在美国蓬勃发展起来。在美国的影响下,英国、日本、前联邦德国和前苏联的职业指导工作也开展得比较早,且逐步扩展为全面的心理辅导。?

  如同世界许多国家一样,我国的学校心理辅导工作也是从职业指导开始的。1916年,北京清华学校在校长周治春的倡导下首先试行职业指导。1918年,中华职业教育社成立。1919年,中华职业教育社成立了职业指导部,其任务是对职业学校的学生和准备升学的青年进行职业指导,使他们了解各行各业的情况,以及不同行业对人员的要求。1930年,全国职业指导机关联合会成立。从此,职业指导工作在中国普遍推行并迅速发展起来。但是,由于种种历史原因,我国的职业指导工作曾一度停滞不前,未能逐步扩展到全面的心理辅导,使得我国的学校心理辅导工作一直处于空白状态,直到1985年才在某些高校开展此项工作。目前大部分的高校都设立了心理辅导中心,对大学生进行心理辅导活动,中小学的心理辅导工作仅进行一些试点。中学心理辅导的另一个特点是青春期教育的开展。1975年教育部和卫生部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学生卫生的几点意见》的文件。指出“要重视青春期生理卫生教育”。翌年,上海率先进行青春期教育的研究和试点工作。1984年,确立了98所中学作为第一批试点单位,不久试点工作逐步扩大到22个区、县,近250所中学。学校在对学生进行生理卫生教育的同时也适当地增设了心理卫生保健的教育,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

  但是,进行系统的、全面的中小学心理辅导与咨询教育,因缺乏足够的师资而无法在中小学中大规模开展。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尤其当前所强调的素质教育,已向中小学教育提出了迫切的要求,因此大面积地培训在职教师是促进心理健康在中小学大规模深入开展的重要措施之一。1994年,上海市教委采取新的举措,在中小学教师中普及心理辅导的知识,利用教育电视台举办讲座,并以开卷考试的方式,检查教师掌握的情况;1996年,福建省漳州市利用继续教育培训中小学教师1300名,学习心理健康知识和心理辅导方法。另一种重要措施是对在校的师范生开展心理辅导知识的普及,使师范生在毕业之后就有心理保健的意识和开展心理辅导的初步能力。1997年,福建省漳州师范学院率先开始对师范生进行心理卫生、心理辅导的培训工作。


作者: 李甫田    时间: 2008-7-26 11:21
标题: 回复:继续教育<中小学学生心理健康与心理咨询>
第五节 心理卫生与心理咨询




  一、 西方精神卫生运动的发展

  早期心理咨询主要是精神疾病模式。当时欧洲大陆,对待精神病患者的治疗手段主要是以精神病医生为主体而建立起来的精神疾病治疗模式,采取的是单纯的医学治疗手段和方法。这一时期,比较有代表性的人物是法国医生菲利普.皮内尔(Philippe Pinel,1745_1826),虽然他在改革精神病治疗方面是一位划时代的人物,但是在治疗方式上仍旧没有突破传统的精神疾病治疗模式,而且此时,心理治疗并没有得到医生的注意。

  欧洲的精神疾病模式也深刻地影响着美国。当时有位美国人叫比尔斯(C.W.Beers),在他18岁那年,因担心自己会患有与哥哥同样的癫痫病而整日恐惧不安,以至出现精神失常住进了“疯人院”。由于在“疯人院”里受到的非人待遇,以及当时社会上对精神病患者存在的歧视和偏见,使比尔斯的内心产生强烈的震荡。出院后,他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完成了名为《失而复得的心》(又称《心灵自省》)一书,于1905年出版。该书的出版得到当时的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和著名精神病学家阿道尔夫.迈耶的高度评价,针对书中涉及的心理卫生等内容给予充分的肯定,并决定积极支持帮助比尔斯倡导的心理卫生运动。这场运动由最初的美国遍及世界各地。心理卫生运动的发展,不仅普及了人们的心理卫生知识,而且还提高了人们的心理健康水平。可以说,比尔斯对现代心理卫生运动的兴起及以后的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在此运动的影响下,相继成立了一些国际性的心理卫生组织和机构。 1908年在美国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卫生组织——康涅狄格州心理卫生协会。当时,提出了五项工作目标:(1)维护心理健康;(2)预防心理疾病;(3)提高精神病患者的待遇;(4)普及宣传有关心理疾病的科学知识;(5)同与心理卫生有关的机构合作。预示着科学的心理健康运动的广泛开展。

  在此之后,1930年在美国的华盛顿建立了一个永久性的心理卫生组织——国际心理卫生委员会。

  1948年4月7日各国代表聚会美国的纽约,向全世界宣告世界卫生组织成立(WHO)。

  1948年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持建立了世界心理健康联合会(WFMH)。

  这些组织或机构的成立和赋有成效的工作,极大地推动了世界性的心理卫生运动的普及化。截止到1961年,“世界心理健康联合会”出版的《国际心理健康展望》文件中,将心理卫生的任务拓展为,生物学、医学、教育学以及社会学等领域。无论是为了促进学科的发展还是提高其社会地位都有了进一步发展的空间保证。


  二 现代心理咨询理念的建立

  现代心理咨询理念的建立是与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出现分不开的。20世纪4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在其心理学理论中提出“咨询”概念,很快被心理学界所接受,并得以使用,极大地推动了当时的心理咨询研究工作。但是,当时的心理咨询研究工作重心侧重在指导、帮助和教育方面,强调对社会、周围环境和职业等方面的适应机制比较多,人的主体性并没有作为研究和发展的主题。

  进入20世纪50年代,随着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影响的日益扩大,人的主体性研究的社会问题的日益突出,将人放在研究的核心地位,强调人的主动性以及人的发展潜能思想观念极大地开拓了心理咨询研究工作的领域。此时,心理咨询更加重视强调预防和治疗心理疾患,使人们能真正地意识到在社会生活中保持心理健康、防止心理疾患对自身、对社会所产生的积极影响以及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构成了现代心理咨询的新观念,即在心理咨询过程中除了关心那些特殊的群体——具有心理疾患的人群,更要关心那些健康的社会公民,尤其是处于青春期发展过程中的青少年的心理问题。在现代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心理咨询研究领域中,最有代表性的当数罗杰斯提出的“来访者中心疗法”,他使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的程序可以用录音与记录的方法进行研究。他的现代心理咨询观思想包括(1)与咨询者建立起人际信任和相互接受的共情式理解关系;(2)重视治疗者的人格作用,咨询能否取得成功与治疗者个人所表现的真诚、自信、能力与表达技巧等密切相关;(3)人的自我概念的完善与否与其是否能够建立起美好的人际关系有着密切的关系。而且,这种关系的建立将直接构成一种新的、建设性的、有意义的人际关系的基础。

  因此,对于每个社会公民来说,心理健康不仅仅是为了满足个人的幸福,我们在关心自身的健康同时,还要加强人际关系的建设,积极地参与到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当中来,肩负起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使命。


  三 心理咨询在中国

  心理卫生运动在中国开展时间比较晚。虽然1936年在南京成立了“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但由于当时的历史环境的限制很难开展有效的工作。解放后,1958年召开了第一次“全国精神病防治工作会议”,当时的工作重点放在精神病的防治上,并在一些精神病治疗机构开展“药物、劳动、文娱体育和教育”相结合的治疗工作,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并没有受到重视。直到1987年召开第二次“全国精神卫生工作会议”才将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的技术、方法纳入到精神病的防治工作中。

  当时的工作重点,除了精神病的防治工作以外,还包括对各种心理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如各种类型的神经症、性心理障碍以及心身疾病等。由于这类心理疾病患者得数量比较大,严重地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会议要求今后在综合性医院里逐步设立精神科和心理咨询科。从那时起,除原有的精神病院外,各大综合性医院也纷纷设立精神科及心理咨询门诊,有效地开展了预防和治疗工作。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工作无论在组织上,还是在人员的专业素养上都得到了提高。1985年,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在山东的泰安宣告成立。从此为开展心理卫生的宣传普及等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工作。

  此外,为了提高预防的效果,提高心理咨询的普及水平,不仅成立了一些全国性和地方性的心理咨询专业组织,而且还在高等学府以及一些中小学设立了心理咨询中心或心理咨询诊室,为处在青春期的青少年解决因为生理发展中以及学习生活中和人际交往中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开展着有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



作者: 李甫田    时间: 2008-7-26 11:21
标题: 回复:继续教育<中小学学生心理健康与心理咨询>
第二章 心理健康教育



第一节 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份,是未来人才素质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为了适应社会激剧变化、飞速发展和人才成长的需要,当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学校把心理健康教育摆到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因此,了解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任务、内容以及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方法和要求,对于学校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展开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十分必要。

  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既是学生自身健康成长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对人的素质要求的需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高素质、高质量人才的重要环节,因此,对中小学生及时有效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现代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广大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


  一、心理健康教育的概念

  健康是人类个体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在当今世界,人们对健康问题越来越重视,健康教育也成了学校的一项重要工作。健康,不仅意味着有健全的身体,而且必须有健全的心理。所以当我们了解了健康的内涵后,便清楚地知道,心理健康教育是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因为健康教育不仅是要使人的身体健康,而且还是“一种涉及到智能、心理和社会层面的过程”。

  心理健康教育进入学校大约是20世纪上叶的事。20年代初,针对学生在择业求职及职业适应方面存在种种困难,设立了帮助提供职业指导的机构,在学校内成立教育与职业辅导中心,这就是所谓美国的“指导运动”。这些机构除了进行职业指导外,对学生的学习困难、行为障碍等方面的问题也进行指导。30年代以后,随着心理测量学的发展,各种测量工具的使用,使学校的指导具有鲜明的心理学色彩,现代学校心理咨询便逐渐形成。至60年代,面向在校学生的学校心理咨询以及面向社会的心理卫生咨询在世界各国得到普及,我国自80年代以后心理咨询工作也有很大发展。


  心理咨询在帮助人们妥善处理学习、交往、适应等方面存在的心理问题所起的作用是不可否定的,但心理咨询只是针对个体的心理问题,学校教育工作需要我们面向全体学生,教育是学校的根本功能,正确处理全体与个体的关系,充分发挥教育功能,才能使全体学生的心理得到健康的发展。所以在学校教育中,强调的是心理健康教育,而把心理咨询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方面。美国的学校咨询有较完善的体制,大多数州都规定在中小学必须配备专业的心理咨询人员,通常大约每400名学生要求配备一名学校咨询师,其职责已不仅对有需要的学生提供个别的咨询服务,而且包括团体咨询、组织实施在班级进行的心理健康课程、以及作为顾问向教师或家长提供间接咨询、主持必要的心理测评工作。

  心理健康教育是通过教育手段来促进人们心理健康发展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根据中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从学生心理实际出发,运用有关心理科学与教育科学的基本原理,通过多种途径、方法与手段,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对中小学生心理素质的各个方面进行积极的教育与辅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


作者: 李甫田    时间: 2008-7-26 11:22
标题: 回复:继续教育<中小学学生心理健康与心理咨询>
第二节 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与任务




  一、心理健康教育的功能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发展性、预防性和矫治性的功能。

  发展性功能。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活动必然具有教育活动的最基本的功能,即促进人的发展。中小学生正处于成长发展阶段,其综合素质的形成与提高,有赖于正确的教育和引导。而学生在任何一方面的发展,又离不开其特定的心理素质。一个有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学生,能以积极的自我意识、人际交往与社会适应能力去面对一切,在学习中能以良好的心态去克服各种困难,努力获得成功;在学校各种活动及社会实践活动中又能以积极的心态广泛参与;同时,更重要的是,还能以较强的自我调适能力去面对各种困惑而保持自己的心态平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能促进学生心理素质健康发展,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发展。促进发展,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功能。

  预防性功能。中小学生在发展过程中所处的环境是复杂的,他们每时每刻都会受到来自不同方面的影响。中小学生绝大多数心理是基本健康的,但也要看到心理健康本身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在认识活动中,他们的主观世界与客观现实有时难免会发生某种错位,由此便会出现一些心理困惑,甚至会出现一些心理障碍。对待学生的心理困惑,需要进行辅导,但更重要的是要帮助他们提高自我调适能力,使他们在遇到矛盾时能正确对待和处理,保持稳定的心理状态,维护心理健康。所以心理健康教育又具有预防性功能,即在学生发展过程中,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提高他们的自我调适能力,防止新的心理问题产生。

  矫治性功能。学生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存在着个别差异。不同个体心理问题的程度及其表现都不同,个别学生的心理问题甚至会表现出某种心理疾病的症状或预兆,这就需要进行个别辅导。心理健康教育的又一功能就是通过心理咨询或心理辅导的形式,对个别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矫治与辅导,从而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需要说明的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矫治性功能与社会医疗机构的心理治疗不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面对的是心理基本健康的学生,个别学生的心理问题较复杂,但不属于精神性疾病,矫治的目的在于矫正他们的不合理认识,排除心理障碍,维护心理健康。


作者: 李甫田    时间: 2008-7-26 11:22
标题: 回复:继续教育<中小学学生心理健康与心理咨询>
第三节 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凡是能改善学生心理状态、改善知情意行品质、促进心理健康发展的学校内部及学校外部的教育因素,都可以成为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其中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是主要途径之一。但与学科教学不同的是,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必须坚持以实践和活动为基础,通过各种途径,采用各种有效的方法,帮助学生在活动中亲身感受与体验,改善现实的心理状态,提高心理素质。


  一、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可以归纳在三个方面,即创设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良好环境,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心理辅导,面向学生个体进行心理咨询。

  1、 创设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良好环境。

  家庭和学校环境直接塑造着学生的心理素质,直接影响和决定着学生的心理健康,创设良好的家庭与学校环境是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必要途径。

  在家庭生活中,家长个人的心理素质、对子女的要求和教育方式、以及家庭的人际关系、文化氛围等,无时不在影响着学生的心理发展。为了子女心理健康发展,必须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这是给家长提出的一个严肃的问题。每个家长,首先要维护自己的心理健康,为了孩子也为了自己,必须不断地进行自我调适;其次是要营造一个和谐的家庭生活的气氛,让孩子在充满亲情和充满爱的家庭生活中生动活泼地成长发展;再就是家长对子女的期望要适度,并掌握一些教育方法和技巧,关心、帮助孩子的心理健康发展。优化家庭教育环境也是学校的职责,学校要加强与家长的联系或举办家长学校,介绍一些心理健康的知识,帮助家长提高自我调适能力,协助家庭营造良好环境。此外,社会环境、尤其是社区环境对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也有很大影响,学校要与校外的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做到学校、家庭和社会齐抓共管,这样才有利于青少年心理素质健康发展。

  对在校学生来说,因为学校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所以学校环境则是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之一。在学校环境中,班主任与团队工作、教师的人格特征、学科课堂教学、校园文化是起影响作用的几个主要方面。

  班主任与学校团、队工作。班主任与团、队工作者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骨干力量,是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队伍。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接触最多的教师就是班主任。班主任的工作职责是对全班学生的全面发展全面负责,班主任在关心全班学生思想、学习和生活的同时,也关心着他们的心理健康。事实上,在教育实践中班主任已经履行着这个职责,在班主任工作中不仅面向全体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而且对个别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学校共青团、少先队工作是德育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由于共青团、少先队的活动符合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特点,青少年在以社会实践活动为主的团、队活动中,长思想、长知识,同时心理素质也能得到提高。所以充分发挥班主任工作和学校团、队工作的优势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对提高中小学生的心理素质具有重要作用。

  教师的人格特征。教师的人格特征对学生心理健康起着重要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一个有完善的人格特征的教师,对工作兢兢业业、对自己严格要求、对学生关怀备至、学识渊博、兴趣广泛、举止端庄大方、语言幽默风趣、对生活充满热情。这些品质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塑造有着积极的影响,因而这对教师的心理健康也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学科课堂教学。学科课堂教学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渠道。课堂教学中结合学生实际与学科教学内容,通过科学合理的教学艺术、教学情境及教学组织形式,有意识地施加积极的影响,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这从以下几个方面可见:

  结合学科教材内容,渗透有关专题教育。学科教材中有很多内容能影响学生心理素质,比如思想品德课和思想政治课,尽管我们强调不要把心理问题和政治、道德问题等同起来,但两者之间毕竟有着密切的联系,并且思想品德课与政治课的某些教学内容与心理素质培养直接有关,因而在思品课和政治课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自然就有一定的优势。又如语文课,课文中丰富的思想内涵可以直接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素材;中学生物课教学中的不少内容就是对青少年进行青春期教育;体育课竞技项目教学同样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心理品质。在学科活动课教学中,还可以进一步发掘学生的创新潜力,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坚忍不拔的意志。除上述以外,结合某些学科内容及社会需要,培养学生兴趣,也能有效地进行职业指导和社会适应心理方面的教育。

  运用积极的评价手段,提高学生的自尊心与自信心。弘扬人的主体性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主题,教育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目标。在学生的发展中,自尊与自信是自我意识中最核心的人格要素,课堂教学的具体操作对学生自尊自信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比如将学生按考试分数高低排队并张榜公布,其消极作用是不言而喻的,一方面它可以使低分者失去自尊、失去自信,另一方面又使高分者时刻处于担心名次下降的焦虑与恐惧之中。又如对学生课堂上的随机表现教师如何评价的问题,若动辙批评、训斥,会造成学生的自卑,若能循循善诱,情况将会大大不同。“你捣什么乱”与“你提的问题很有意思”,都是简单的一句话,但对学生自尊自信的形成,其作用不可小视。“成功教育”的理念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是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重要手段。自尊自信来源于成功,高自尊高自信又是获得成功的重要的人格因素,因而课堂教学要使学生获得“成功”体验是现代教学的一个基本要求。

  开展学习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与学习能力。学生的学习心理品质是在学习实践中形成的,它离不开教师的指导。课堂教学中需要教师着力关注的是:①优化教学情境,提供动力能源。学习内驱力是学习成功的必要的心理条件,情感因素是内驱力的核心,所以学习指导要重视情感因素的培养,注重教学情境的创设,注重学习兴趣与求知欲的激发和培养。②渗透学法指导,开发学生智力。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有助于智力品质与学习效果的提高,即使对个别有智力障碍(注意障碍、思维障碍等)的学生,通过学习方法与学习策略的指导,也能使他们注意力更加集中,反应更为敏捷,思路更加流畅。③加强实际训练,锻炼学习意志。顽强、刻苦的意志力也是学习成功的重要心理条件,因而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加大学生的参与度,提出合理的然而又是高要求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在学习实践中完成,并养成刻苦学习的精神。④抓好每个环节,培养良好习惯。学生的学习由制定计划、课前预习、上课听讲、课后作业、巩固复习、应试及自我评价等环节构成,在各个环节中都可能有一些心理问题需要克服,如听讲时注意力不集中、考试前过度焦虑等。要教会学生从个人实际出发,知道自己每一步应该怎么做,并不断地予以实践和自我调适,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⑤注意个别差异,实施分类指导。在强调面向全体的前提下,必须特别注意个别“学困生”。“学困生”之所以“学困”,就是因为在情感意志品质方面与智力品质方面都不同程度地存在某些障碍,帮助他们克服现实的心理障碍是使他们提高学习自觉性、积极性与提高学习能力并获得成功的必要前提。所以,不断给学生提供心理发展的动力能源,教会学生学习,能促进学习心理品质的提高。

  突出参与,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课堂教学情境是一种人文情境,是师-生、生-生、群体-群体间互动的情境,这个情境对学生自我意识形成及人际交往心理品质的提高具有重要影响。在课堂教学组织方面要突出学生的参与和互动,并在参与与互动中塑造学生心理素质。由于学生中存在个别差异,人格特征不尽相同,但在参与中能向积极方面发展。如果他是自我中心度高(即过度的高自尊)的学生,他就必须学会倾听,学会“尊他”,同时他也将获得“他尊”;低自尊或缺乏自信心的学生,他必须学会大胆的阐述及与他人交往;性格孤僻的学生,他必须学会如何融入群体之中;“学困生”在群体学习的氛围中,他要学会如何受他人的启发,从而克服自己的认知方面的障碍,因而学生参与的教学有利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实现低耗高效的课堂教学,减轻学生过重负担。学生负担过重不仅仅在反映在课业负担方面,由此而引起的心理问题或心理负担过重的问题更为突出,焦虑、恐惧、厌学等心态在少数学生身上表现明显,中小学生中所发生的一些恶性事件大多与此有关。学生心理负担过重,固然有升学压力及家庭教育不当等因素影响,但毕竟是由在学校的学习生活反映出来的。现在我们很难对“合理的”负担作出某种量化的规定,但通过改进和改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并由此实现课堂教学及学生学习生活的轻松、和谐、生动、活泼,达到减轻学生过重负担,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应该是能实现的。所以确立课堂教学的质量效益观念,以教会学生学习为突破口,实现低耗高效的课堂教学是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与心理负担的重要保证。学生会学会玩,在学与玩中不断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其心理素质也能得到提高。

  课堂教学对学生心理发展的影响是个客观存在。不管是有意识的或无意识的,也不管是积极的或消极的,课堂教学中的教学进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等对学生心理发展都起着这样或那样的影响。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为了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在课堂教学中必须施加积极的影响,即所有影响都应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必须变无意行为为有意行为,即有意识的渗透。由上述可见,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是班主任、团队工作辅导老师的事,也不仅是心理健康咨询师(辅导教师)的事,在学校里,这项工作是我们全体教育工作者的事。

  校园文化。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环境,无论是物理的,还是人文的,对人的心态有很大影响。生活和学习在整洁、卫生、绿化、美化的校园,能使人心情舒畅、愉悦;教室里张贴的科学巨匠画像,能激发人积极向上、奋发进取;文明礼貌语言的使用,能营造和谐融洽的人际氛围;贴近学生学习生活的校园广播、壁报,能使学生汲取更多的精神营养。反之,生活在一个恶劣的、充满视觉听觉上污染的环境,必然使人厌恶、焦虑、烦燥、紧张不安,甚至会导致行为上的偏差。所以为了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充分利用校园文化的积极影响是很有必要的。

  2、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心理辅导。

  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心理辅导是团体咨询在学校教育的扩展,它可以是以讲座的形式面对全校或某个年级的学生进行辅导,也可以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是以班级授课制为组织形式进行的,有利于列入学校教育工作安排,有利于学校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它面对的是绝大多数心理健康的学生,可以根据学生学习与生活实际,有计划地安排教育内容,就心理健康的知识及学生中可能出现的带有普遍性的问题进行指导,这样既能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又能有效地有针对性地解决一些现实问题,维护学生的健康心理。由于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具有上述优势,所以它成了学校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主要途径。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不同于其它学科课程,它不是心理学的教学,掌握心理学的有关名词概念不是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是心理学的运用,即运用心理学的基本原理,根据青少年身心发展特点和心理发展实际,以课堂教学的形式,直接影响和干预他们现实的心理状态。一方面要讲授一些必要的心理健康知识,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健康的心理,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困惑怎样进行自我调适以及怎样维护自己心理健康;另一方面要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已经遇到或可能遇到的带有普遍性的困惑与问题进行指导和帮助,既要解决学生中的现实问题,又要有效地防止新的问题产生。所以我们强调在教育实践中,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必须防止学科化的偏向。

  同时我们还应看到,人的感受与体验是在实践中获得的,心理状态是人的内心世界与外部世界的碰撞的反映,心理状态的变化和改善也只能在实践和活动中实现。所以在教学进程中,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教学要以实践和活动为基础展开,除了一些必要的知识需要讲解外,主要是以群体参与性的活动形式为主。在教学内容上,一方面我们强调心理素质各个方面的水平都要呈螺旋式上升与提高,内容要有一定的系统性;另一方面每堂课的具体内容要具有针对性,要针对学生中带有普遍性的典型的问题或困惑,即贴近学生实际,因为我们并不强调学生应得到什么结论,而是改善他们的心理状态。在教学组织上,学生是积极参与的主体,教学效果如何取决于学生的参与度,取决于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是否真正地调动起来;教师是指导者,以正面引导为原则,组织学生在活动中感受与体验。通常以个案导入引发学生的内心活动,可创设某种模拟情境,让学生实际感受;也可以组织讨论,让学生充分诉说或在辩论中明理。

  以活动的方式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一必要途径,也很受学生欢迎,但如何提高其实效的问题应认真考虑。活动课上热热闹闹,课后学生一无所得,这不是我们所希望的结果。作为指导教师,准确地把握活动目的和有效组织活动进程是十分必要的。因此,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着眼点必须放在学生的感受和体验上,感受与体验越深,教育效果越明显。同时要营造一个群体互动的情境,就学生切身关心的问题或可能出现的问题充分地倾诉并展开热烈的讨论,在互动的情境中沟通、分享,从而使学生的心理状态得到调节与改善。

  在学校里,由于最熟悉最了解自己学生的人是班主任,因此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组织和教学一般由班主任承担,但也有由专职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承担的。一般每周一节,利用班会、思想品德课或思想政治课、社会实践或活动课时间安排,课时可长可短。

  除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外,面向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还要充分利用校园环境中的宣传阵地,如在校园广播、黑板报、壁报、校园期刊(学生手写小报)等,开辟心理健康园地,让关心心理健康成为全体学生自己的事。

  3、面向学生个体进行心理咨询。

  心理咨询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途径。面向全体,照顾差异是学校教育的基本原则之一。当个别学生在自我发展、课业学习、人际交往等方面碰到心理障碍,感受到强烈的心理困扰时,或个别学生因心理障碍困扰而出现行为偏差倾向时,就需要学校专门的咨询人员进行咨询和指导。

  心理咨询,一般要求由专业人员担任,他们具有必需的心理科学和教育科学知识,有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和教育技巧,了解学生熟悉学生,在学生中有较高的威信。

  在心理咨询中,教师必须以平等尊重的态度对待学生,深入学生的内心世界,理解他们的心情,体察他们内心的苦恼,协助他们解除心理困扰,解开心头的疙瘩,跨过障碍,恢复情绪上的平稳,顺利度过当前的心理危机,从而促进心理健康发展。

  学校心理咨询和社会医疗机构的心理治疗不同,后者的主要对象是精神性疾病患者和心理疾病患者。而在学校心理咨询中,前来寻求帮助的学生绝大多数是心理基本健康并关心自己心理健康的,只不过现在遇到了难题,心头的疙瘩解不开,对周围的人以及对自己又不相信,持有一种怀疑和否定的态度,故而前来寻求帮助。所以从观念上讲,教师不能把学生当成“病人”,防止心理辅导医疗化的倾向,要把来访学生看成是心理基本健康的人,满腔热情地关心和接纳。反之,学生可能会心存疑虑而不会来,或者即使来访,他所抱的希望也不会多大。

  以同情、理解、体谅的态度倾听学生倾诉自己的苦恼是关心和接纳的第一步。心理咨询的指导效果如何首先取决于学生是否完全地、完整地向教师吐露心中的困惑与苦恼,如果教师能热情关注,以同情、理解和体谅求得共感后,学生的亲近感更为强烈,从而把教师当作知心人,毫无保留地敞开内心世界。有时学生的诉说不完全、不完整,或者只说了一些表面现象而未触及心灵深处,这不利于教师针对性的指导,因而又需要耐心的启发和引导。一方面可以采用开放式的提问,广泛收集有关信息,另一方面也要作出必要的承诺,隐私保密,不向外传(对有可能出现恶性变化倾向的需要向有关方面转达或通报)。要帮助学生解除顾虑,让学生勇敢地坦诚地谈论自己的问题,这样才能了解学生真实的内心世界。

  教师在心理咨询中起主导作用。为了保证咨询的方向性、实效性,教师要运用教育机智有效地把握咨询进程,即在倾听时要迅捷地思考,如采取什么方式帮助学生分析问题的成因、如何设计咨询会谈过程、如何通过会谈帮助学生澄清问题解决问题、根据实际准备安排几次会谈等,并随时调控咨询进程。

  心理咨询是一种双向活动,当学生倾诉内心困惑后要和学生一起分析困惑或苦恼的成因。学生心理困惑的成因有的比较单一、明显,有的比较复杂、隐蔽;有的是现实引起的,有的则有历史渊源。对单一的明显的成因,可直接让学生自己说出来;对比较复杂的也不明显甚至有其历史渊源的成因,教师和学生就要共同分析。教师的分析要因势利导,逐层深入。同时要掌握学生的一些背景材料,如学生是否在单亲家庭生活的、以前是否受到过伤害、家长对他的学习压力怎样、社区环境的影响如何、最近有无遇到突发事件等,这样能使成因分析透彻,使学生口服心服,有利于下一步的指导。

  指导是以会谈形式进行的。根据学生的问题,在分析成因的同时就可以提出或和学生一起探讨如何澄清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案与策略。在帮助学生作出抉择前,重要的是要帮助学生解决抉择过程中的内心冲突,因为这个解决过程需要学生自己反省,这种反省就是追根溯源,实际上仍然是成因的分析。外部因素与内部因素的各种影响者可能是产生心理问题的成因,但作为主观方面,心理问题总是由个体的一些不合理的认识引起的,改变认识的过程就是调适过程。学生只有通过自省后才能看清自己心理问题中的一些不合理的想法和认识,从而在教师的指导下建立自己的合理的正确的认识,改善自己的心理状态。所以在会谈中启发学生展开积极的思想斗争,引导他们作出正确的抉择,是心理咨询的关键所在。

  咨询效果的观察也十分重要。会谈过程中要通过对学生语言、表情和形体动作的观察来分析指导效果,控制咨询进程;同时在咨询后也要通过对学生言行举止的观察来看他的心理状态改善得如何,如果还没有达到一定的教育成效,就要继续安排咨询指导。


作者: 李甫田    时间: 2008-7-26 11:24
标题: 回复:继续教育<中小学学生心理健康与心理咨询>
第四节 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




  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是根据中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任务而提出来的,它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要求。遵循这些要求,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教育内容的安排、活动形式和教育方法的选择、以及保证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等,具有重要意义。  

  一、系统有序的原则

  这一原则强调,为了使学生的心理水平不断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要呈螺旋式上升态势,系统有序地安排。这是因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包括:心理健康知识、自我意识、学习心理、人际交往、生活与社会适应等几个部份的内容,其中每一部份都有其内在的逻辑体系,各部份之间也都有一定的联系,它们体现了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方面。中小学各阶段的安排都要涉及上述内容,但由于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阶段性的特点,在水平上又要体现出由低到高,不断上升的趋势,所以必须强调系统有序的原则。

  这一原则要求:

  1.全面安排心理健康教育各部份内容,即在各个年龄阶段、小学和中学的各个年级,都要分别安排心理健康知识、自我意识、学习心理、人际交往、生活与社会适应方面的内容。但在具体安排上,要体现对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不同要求,以及各部份内容的逻辑顺序和承接关系,体现学生心理水平的不断提高。

  2.根据中小学生年龄特征,突出重点。即在全面安排教育内容时,考虑到不同阶段学生的知识水平、接受能力和现实的心理状态,突出重点。如在涵盖自我认知、情感、情操、道德、智力、潜能和创造力、处世、交际、个性发展等各方面外,小学阶段可突出学校生活的适应性以及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方面;初中阶段可突出自我意识培养方面和青春期教育方面的内容;高中阶段可突出人际关系(异性交往)和职业选择方面的内容。

  3.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施中要突出计划性与系统性,对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讲座、心理咨询工作、家长学校以及其它教育途径的开发利用等都要列入工作议程,系统有序地展开。



作者: 李甫田    时间: 2008-7-26 11:25
标题: 回复:继续教育<中小学学生心理健康与心理咨询>
:Z 第三章 中小学生的心理发展与心理教育

  中、小学时期是人生发展的非常重要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中,个体正处于从不成熟到基本成熟的发展过程中,因而对其教育,尤其是心理教育就成为一个关系他们后天发展如何的关键问题。心理教育要取得良好的效果,必须具有针对性。教育者必须了解被教育者学生生理发育、心理发展的特点,科学地、规范地、适时地进行心理教育。正是基于这一点,本章拟着重阐述中小学生在认知、情绪、情感、意志、自我意识、性格等几个方面的心理发展特点,以使教育者更好地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

第一节 中小学生的认知发展和认知教育




  人的心理现象是一个五彩缤纷、异常复杂的系统。在众多心理现象中,最基本的心理过程是认知过程。它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以及与之相随而生的注意这一心理现象。它们是人们认识世界,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是人们产生其他心理现象的基础。所谓认知发展,是指学生认知能力随年龄和经验的增长而发展变化的过程。了解中小学生认知发展的特点,是进行心理教育的一个重要依据。


  一、小学生认知发展的一般特点与认知教育


  小学生是指6、7岁到11、2岁的儿童。小学阶段又称童年期或学龄初期。这个阶段的儿童身体发育进入了一个相对平稳的发展阶段。无论从骨骼、肌肉的变化,还是心肺机能的发展都比幼儿有了较大的增加。尤其是神经系统的发展,兴奋、抑制两个过程日趋平衡,内抑制迅速发展,从而加强了大脑皮层对皮层下的控制,使他们对内外环境的刺激能更好地进行分析综合,为小学生认识世界,接受正规学习做好准备。小学阶段的儿童开始系统地学习知识、技能,接受正规的学校教育,从以游戏活动为主转为以学习活动为主,从原来受成人呵护的幼儿成为要独立完成学习任务,并承担一定社会义务的小学生。由于他们的生活环境、学习环境、社会地位发生了变化,儿童自身承受的压力随之而加大,这就促使小学生心理迅速发展,产生了质的飞跃。其中认知发展方面,小学生的变化更为明显。


  (一)小学生感、知觉的发展


  感觉和知觉是人类认识的开端,是思维活动的基础。小学生辨色能力,有了较大的发展。一年级学生已能分辨红、黄、蓝、绿等基本颜色。6岁以后出现了颜色爱好的性别差异。他们的视觉调节能力有了较大发展,在10岁以后这种调节能力开始降低。言语听觉能力和辨别声调高低能力发展迅速。小学生已能逐渐以客体为中心辨别左右方位。通过教学,能正确说出一些几何图形和概念。对时间的延缓反应较困难。对短时间(如一分钟)和过长时间(如,纪元、世纪)的知觉估计不准确。小学生手部关节有了较大发展,但尚未成熟,肌肉力量在不断增强,这为动作的精确性和灵活性提供了一定的物质基础。小学生在观察事物时,往往注意新鲜、感兴趣的东西,要达到对事物清晰、精确、本质的认识尚需一段过程。


  (二)小学生记忆和注意的发展


  小学生记忆能力迅速发展,表现在,从机械记忆占主导地位逐渐向理解记忆占主导地位发展;从无意识记为主向有意识记为主发展;从具体形象记忆向抽象记忆发展。但对词的抽象记忆,仍需以具体、直观的事物为基础。
小学生有意注意逐渐发展,无意注意仍起一定作用。尤其是低年级学生,注意常常带有情绪色彩。他们的注意不稳定、容易分散。分配能力不强,注意的范围较小,转移品质较差,这一特点在低年级学生身上表现得更为突出。


  (三)小学生思维的发展


  小学生思维的基本特征是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逐步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低年级学生的具体形象思维成分居多,高年级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成分居多。两种思维形式的转折大多发生在四年级前后。小学生意识不到自己的思维过程。思维的自觉性、批判性、灵活性等品质较差。不能根据客观情况的变化而变化。随着年级的升高,思维品质逐渐完善,对概念的掌握水平逐渐提高。在言语方面,书面言语和内部言语有了较大的发展。


  (四)小学生想象的发展


  想象在小学生的学习中具有重要意义。小学生想象的有意性逐渐增强。想象由模仿性、再现性向创造性过渡,中高年级学生想象的创造性成分不断增加。想象由具有浪漫性向现实性过渡。想象中的概括性成分不断增加,但主要属于形象的概括。其中既包含事物的本质属性,也包含事物的非本质属性。


  (五)小学生的认知教育


  对小学生的心理教育要以小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特点为基础。要照顾到他们的年龄特征,不要提出太高、太多的要求。由于他们活泼好动、易疲劳,又喜欢多问,兴趣较广,因此,要注意学生的劳逸结合,适当控制作业量。同时,要广泛开展适合他们的活动,明确活动的任务、要求,激发学生的兴趣,鼓励他们敢想、敢说、敢做。在这个过程中,要及时引导,教给他们一定的认知方法,逐步提高他们认识世界的自觉性、目的性。


作者: 李甫田    时间: 2008-7-26 11:27
标题: 回复:继续教育<中小学学生心理健康与心理咨询>
第二节 中小学生情绪、情感的发展与情感教育




  情绪、情感是指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所产生的态度体验。情绪、情感和认识过程不同,它反映的是客观事物与人们需要之间的关系。它是从认知到产生行为之间的桥梁,在人的心理活动和社会实践中,有着极为重要的动机作用、调控作用、信号作用和适应的功能。因而了解和掌握中小学生情绪、情感发展的特点、规律,就成为情感教育的极其重要的内容之一。


  一、小学生情绪、情感发展的一般特点与情感教育

  情绪、情感既包括与生物学需要相联系的情绪体验,也包括与社会文化需要相联系的高级情感。小学生入学后,由于生活环境的变化,教育与教学不断向其提出新的要求,他们的接触面广了,认识不断加深,从而使情感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

  (一)小学生情绪、情感发展的一般特点

  1.小学生情感表现形态在不断变化

  随着年龄的增长,小学生情感表现形式在发现变化。小学生很重感情。他们对人对事十分热情,虽然比起幼儿来显得含蓄些了,但仍然比较外露。整个小学阶段,学生的热情都易受具体事物支配。大约在三、四年级以后,小学生的热情开始分化,具有一定的选择性,减少了盲目性。小学生富于表情,且比较容易变化。小学生容易激动,带有一定的易激惹性。小学生也出现心境,但持续的时间一般不太长。大约到中、高年级才逐步出现影响整个情感状态的心境。

  2.小学生情感内容不断丰富、深刻

  入学后学习变成了小学生的主导活动,随着这一突出需要的出现,小学生情感的范围和内容逐步扩大并丰富。如,由学习成功或者失意,相应地产生愉快或沮丧的体验。同时其他的情感,诸如集体主义情感、责任感、同伴友谊感等随之发展起来,而且体验不断深刻。同是愉快,幼儿可能是由于得到好的玩具、好吃的食物,而小学生主要是得到好的分数,受到集体的表扬。在区分好、坏时,小学生不仅看表面,还能开始运用一些道德标准去评价等等。

  3.小学生情感的稳定性不断增强

  幼儿期的儿童情感稳定性较差,容易改变。这种情况在低年级学生身上,还能经常看到,但随着年龄的增大,这种易变的情绪、情感表现有所减少。可以说,小学生的情绪、情感逐步从冲动性、易变性向平衡性、稳定性方向发展。一般来讲,小学三年级是这种转变的转折点。当然,对这种稳定性不能估计过高。总体上讲,小学生的情绪、情感还是不很稳定的。

  4.小学生情绪、情感的自控力不断增强

  小学生在环境的要求与生活方式的影响下,逐步学会了控制自己的情绪和抑制自己的冲动,这是由于学生自我意识不断发展,情感往往内化,不以外部表情表露出来。自控力的强弱在小学生中也表现出年龄特征,和中、高年级相比,低年级学生的自控力要差。中、高年级学生虽然也爱玩,但能够自控,一般能做好作业后再去玩,不大容易轻易被外界诱因吸引而迅速转移自己的情绪目标。

  (二)小学生高级情感的发展

  1.小学生道德感的发展

  小学生的道德感是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发展起来的。其发展有一个从狭隘、模糊逐步发展到初步深刻和比较稳定的过程。总的来讲小学生的道德感还只是外部的、被动的、粗浅的。这种情感体验容易受具体形象事物的感染,还没有达到自觉意识的水平。

  2.小学生理智感的发展

  小学生的理智感主要表现在求知欲的扩大和加深,表现在学习活动上。虽然求知欲在学前儿童身上已经显现出来,但小学生在这方面的表现要突出一些。如,对上课、对作业和学习成绩的态度,对学习的兴趣、对疑难问题的好奇心等等。尤其是其对学习各科的兴趣,逐步产生了分化。总的看来,小学生对具体形象的兴趣要比对抽象材料的兴趣大些。

  3.小学生美感的发展

  美感的产生是同审美需要相联系的。小学生的美感,一般来讲,主要指向于内容,指向具体人物的形象,较少注意作品的艺术评价。对事物更多地指向具体的事实,很少注意艺术的技巧。所以小学生的美感还不深刻,不细腻,有待于后天的进一步提高。

  (三)小学生的情感教育

  情绪情感对人的认知活动与个性的形成有着重要的作用。为了培养小学生良好的情感,我们应该注意针对小学生的情绪、情感发展的特点,进一步提高小学生的认识水平,要开展多种活动,让小学生在活动中产生、体验积极的情绪。在进行情感教育中,要注意直观性、形象性、感染性,减少说教的成分。要发展小学生的高级情感,其中道德感和美感是一定不能忽视的。另外,还要培养小学生对自己不良情绪的调控能力,教给他们适当的方法,使他们的积极情感和行动紧密相联。

作者: 李甫田    时间: 2008-7-26 11:29
标题: 回复:继续教育<中小学学生心理健康与心理咨询>
第三节 中小学生意志的发展与意志教育




  意志是人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支配,调节自己行动,克服困难以实现目的的心理过程。意志是人特有的心理活动,是人的意识的能动性和积极性的体现。意志的发展对于中小学生的发展有很大的作用。它是影响学生学习的成败,活动效率高低的一个重要的因素。它和情感一样,都属于非智力因素,都关系到学生活动的进行效果和将来的社会适应是否良好。因此了解中小学生意志的发展,培养他们的良好意志品质,是我们的一个重要任务。


  一、小学生意志发展的一般特点与意志教育

  意志行动包括采取决定和执行决定两个过程。小学生的学习、生活条件发生了改变,因而其意志行动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

  (一)意志行动过程中的特点

  意志行动在采取决定阶段,一般要经过确定目的、动机斗争和制订计划几个环节。小学生意志行动的动机和目的的水平在不断发展着。低年级学生还不善于自觉地、独立地确定行动动机和目的。他们行动的动机和目的多半是由家庭、教师、学校提出的。也就是说,低年级学生的控制源处于以外部控制为主的水平上。控制源是指个体在和环境相互作用过程中,对自己行为方式和行动结果的的责任的认知或定向。一般分为内部控制(个体认为自己行动的结果是受自己内部力量控制的)和外部控制(个体认为自己的行为结果是受外部力量控制的)两种。随着年龄的增长。动机控制源的定向在不断内化着。小学阶段,中年级以上的学生的控制源开始向内部控制转化。他们开始意识到自己应该自觉地、努力地约束自己行为,向自己提出动机和目的,到五、六年级,一些发展较好的学生可以进行初步的自我规划了。

  小学生行为的动机与目的是非常具体的,抽象的动机和目的对他们来讲不能理解也不起很大作用。同时动机和目的常常比较短近和狭隘,不很稳定,不能长期坚持实现自己的动机和目的。小学生也会有动机斗争,但这种动机斗争比较简单,比较短暂。他们分不清原则性与非原则性动机,不会冷静地思考问题,而且解决动机斗争带有很大的情境性。这些特点在低年级学生身上表现得就更为突出。

  在意志行动的执行决定阶段中,小学生的决定和执行两个环节大多是同时发生的,或者比较接近,想了就干,不善于做周密的考虑。在具体执行中,小学生还常常出现决定了不做即只说不做或说的与做的不一致的现象。但这种言行不一是发展过程中的正常现象,一般不属于道德品质问题。小学生的抗干扰能力和耐受挫折的能力比较差,因此比较难以较好地克服困难。不过,随着年龄的升高,中高年级生在上述这些方面均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二)意志品质的特点

  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学生,意志的自觉地比较低,容易独断和受暗示。果断性不强,常常表现出草率从事,鲁莽决定的特点。虽然犹豫不决的表现不太多,但这并不说明他们很果断,很可能是回避决策的自我防御。小学生的坚持性品质不强,而见异思迁,做事虎头蛇尾却是常见的。另外,自制性品质较差,任性冲动、怯懦在一些小学生身上常常表现出来。不过,观察发现,到三年级,学生的自制性会有显著的发展,而且会随着年龄的增大,各种品质逐步形成与发展起来。

  (三)小学生的意志教育

  小学生的意志发展从总体上讲,还不很完善,为了培养他们良好的意志力。在教育时,我们要结合学生意志发展的特点,在他们的知识经验和智力水平可达到的范围内,向学生提出恰当的要求。尽管他们可能会做不到,但不要求,不引导是不对的。要启发学生自觉遵守各项规律制度,并逐步让他们自己做出决定,减少他们的依赖性和被动性。还要注意坚持活动性原则。在各项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不能只靠说教。有时还可以设置一些场景来锻炼学生的意志力。另外,树立良好的榜样也是一个必要的措施。小学生模仿性和具体形象性较强,靠抽象道理的讲解往往不能奏效,因而应树立良好的榜样,便于他们仿效。对于他们言行不一的表现,不能单纯批评,而要小步子进行,不要一次要求太多。总之,从小事做起,由浅入深,逐渐发展小学生的意志力。


作者: 李甫田    时间: 2008-7-26 11:31
标题: 回复:继续教育<中小学学生心理健康与心理咨询>
第四节 中小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与自我教育




  自我意识是主体对自己作为一个独特存在的个体的认识。是主体我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的关系,尤其是人我关系的认识。自我意识是个性结构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影响一个人个性形成、发展的因素之一。它一般包括自我概念、自我评价、自我体验、自我监控等形式。自我意识不是生来就有的,而是在后天的环境中,与客观环境,尤其是社会环境相互作用、不断社会化过程的产物。中小学阶段是个性发展的重要时期,他们的自我意识在不断发展,本节拟就中小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一般特点及教育中应注意的问题作一阐述,以便能更好地开展心理教育。


  一、小学生自我意识发展一般特点与自我教育

  (一)小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趋势与一般特点

  1.自我意识发展的趋势

  小学阶段,儿童的自我意识处于客观化时期,是获得社会自我的时期。在此期间,小学生的自我意识随年龄的增长从低水平向高水平不断发展,但呈现的趋势有所不同。研究表明,小学一年级到小学三年级处于自我意识的上升时期,小学一年级到小学二年级上升幅度最大,是上升中的主要发展期。其二,小学三年级到小学五年级处于自我意识的平稳发展阶段,年级间无显著差异。其三,小学五年级到小学六年级又处于第二个上升期。自我意识的发展趋向深刻。

  2.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

  从小学生自我意识组成的各因素看,小学生能够形成自我概念。自我概念是在经验积累的基础上形成发展起来的。自我概念是个人心目中对自己的印象。这种印象是对自己在一切方面的认识基础上形成的。小学生的自我概念是通过小学生的自我描述反映出来的。研究发现,小学生的自我描述是从比较具体的外部特征的描述向比较抽象的心理术语的描述发展。前面一种水平的描述在小学低年级学生身上表现更多一些。到小学高年级,学生才能开始从更为复杂的内部特征、人际关系、个性品质等比较抽象方面来描述自我。但即使如此,他们的自我概念仍然带有很大的具体性和绝对性。而且还发现,小学高年级学生自我概念的发展趋势存在性别差异。男生对自己的印象一般不随年龄的变化而变化,而女生则年龄越大,对自己的印象越差。

  在自我评价方面。自我评价能力是自我意识发展的主要成分和主要标志。小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进一步发展起来,具体表现在:(1)从顺从别人的评价发展到有一定独立见解的评价,评价的独立性随年级的升高而提高。(2)从比较笼统的评价发展到对自己的某个方面或多个方面的优缺点进行评价。(3)开始具有对内心品质评价的倾向。(4)自我评价的抽象概括性有了提高。(5)自我评价的稳定性有了一定的发展。

  在自我体验和自我调控方面。小学生的自我体验与自我评价发展有很高的一致性。随着儿童认识水平的不断提高,他们的自我体验也会随之而逐步加深。在自我调控方面,小学生的这方面发展,从总的看来落后于自我评价、自我体验的发展,自我调控能力还不高。

  (二)小学生的自我教育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小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水平还不高,因此进行教育时不能讲更多的抽象理论,而要从细节、从小事做起,帮助学生认识自己。还要针对自我意识的发展趋势,区别对待不同年级的学生。对低年级和中年级学生要求的要具体、直观,对高年级学生,则要求他们用概括化的观点看待自我、评价自己的心理品质,促使小学生自我意识达到一个新的水平。对不能正确对待自己的个别学生,教师要帮助他、用事实纠正他的错误认识,告诉他评价的标准、主次方面,以提高他的自我意识水平。


作者: 李甫田    时间: 2008-7-26 11:32
标题: 回复:继续教育<中小学学生心理健康与心理咨询>
第五节 中小学生性格的发展与性格教育




  性格是人对现实的稳定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中表现出来的个性心理特征。性格是具有核心意义的个性特征,体现了一个人独特的风格。它在人的个性心理的总体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性格的结构十分复杂,一般认为,由态度特征、理智特征、情绪特征和意志特征几方面组成。这些特征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使性格结构具有动力的性质。性格的形成发展是个体的社会化过程,一般分为三个阶段,即性格受情境制约阶段、稳定的内外行动形成阶段和内心制约行为阶段。中小学生的性格发展正处于后面两个阶段。因此了解学生性格发展的特点对于心理教育的实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小学生性格的发展与性格教育

  小学生性格的社会化过程正处于稳定的内外行动开始形成的阶段。性格的动力特征与性格的类型发展不成熟,性格类型尚未形成。

  (一)小学生性格发展趋势

  小学生的性格发展水平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断提高,但发展速率表现出不平衡、不等速的特点。小学二年级到四年级学生的性格特征呈缓慢发展状态,处于发展的稳定时期。小学四年级到小学六年级发展较快,处于性格的快速发展期。六年级前后是小学生性格发展的关键期。

  (二)小学生性格特征发展的一般特点

  小学生性格发展总趋势是随着年级升高而呈上升趋势,但在各种具体的性格特征上却有自己独特的发展特点。小学生性格特征的总体发展是不稳定的,从他们性格的态度特征上可以反映出来。小学生对现实的态度和观念尚未形成。在对社会、对集体、对学习、对劳动或是对自己与他人的态度上,还很容易受暗示,模仿性很强,缺乏自我分析和自我宽慰的能力。在性格的情绪特征方面。小学生情绪特征在不断发展。研究发现,小学二年级时情绪的主导心境不是很好,这可能与其对学校生活尚未很好适应有一定关系。从四年级到六年级,情绪的强度和持久性有了较快的发展,到小学六年级达到了高峰。不过从总的发展情况看,小学生的情绪特征还是处于比较稳定发展阶段,而且在各年级之间,情绪的稳定性的差异达不到显著水平。

  小学生性格的意志特征发展方面。虽然研究发现,小学生意志特征的发展曲线比较平直,差异不显著,说明性格的意志特征尚未真正发展,但在具体的意志的独立性、果断性、自制力、持久性上,又存在着差异。具体表现为小学生的独立性在低年级学生中表现得并不显著,到四年级至六年级才有一个较快的发展,并在六年级出现高峰。在自制力和坚持性发展上,小学各年级呈逐步下降趋势。在果断性发展上比较缓慢,小学生还缺乏适时、果断作出决定的能力。另外小学生性格的意志特征与其实际行为表现不协调、不一致。说明其性格尚不能对其行为起到调节、支配作用。在性格的理智特征发展上,符合总的发展趋势。其中在思维水平和权衡性发展上,小学二年级到四年级稳步发展,四年级到六年级则发展非常迅速。在灵活性发展上,小学阶段均处于较低水平,各年级间没有显著差异。在求知欲发展上,小学阶段学生均处于不断发展阶段,到六年级达到高峰。

  (三)小学生性格教育

  从上述分析中可以看到,小学生的性格发展处于初步的发展时期。性格特征发展不成熟,性格类型也未形成。在对其进行心理教育中,首先要进行适度的理性引导,使学生形成正确的观念,但教育要具体形象,不宜过分抽象笼统。教育的方式可以灵活多样,选择小学生能接受的方式进行。其次,开展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去锻炼、培养良好的性格。要注意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的相互配合。第三,教师自身的言行及性格对学生的性格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教师要使自己具有高尚的人格、强烈的责任心,要做到言行一致,让这些好的品质对学生实施潜移默化的影响,并给学生提供良好的仿效样式。第四,进行性格教育要根据学生性格发展的特点规律,有针对性。同时,应该因材施教、因人而异。对于六年级前后的学生尤其要加强教育,认真解决他们的困惑,逐步使他们具备良好的个性品质,使性格得以健康的发展。


作者: 李甫田    时间: 2008-7-26 11:33
标题: 回复:继续教育<中小学学生心理健康与心理咨询>
第四章 中小学生社会活动与心理辅导

第一节 学习心理辅导




  一、小学生学习心理辅导

  儿童入小学后开始了以学习为主要活动的新生活。小学生学习如何,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会产生极大的影响。因此,对小学生进行学习心理辅导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

  (一)小学生学习动机辅导

  小学生的学习动机是多种多样的,如:报答父母的爱,很好地发展自己等等。而在学习活动中,小学生又常常表现为学习动机不足,在低、中高年级学生中较为明显。主要表现为上课精力不集中,不能主动完成作业,在家长或教师的督促下才肯学习。

  造成小学生学习动机不足的原因有:教师和家长对儿童缺少学习目的性教育,使小学生不知道为什么而学;学习目的性教育遥远而空洞,与小学生的现实生活脱节;教师及家长对小学生要求过高,使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很难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学习动机对学习活动具有维持和推动的功效,因此教师应注意辅导小学生的学习动机:

  1、教师要帮助学生认识到学习动机的重要性。许多小学生的学习都是在教师及家长的安排下进行的,而很少考虑自己为什么要学习因而常有很大的盲目性,因此,教师应帮助学生明确学习动机的重要性,更好地发挥学习动机的功能。

  2、帮助学生自我澄清学习动机,有时小学生并不清楚自习的学习动机到底是什么。多年来,我们的教育过分强调学生学习的社会价值,总要求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而不注重这远大的理想与眼前学习的关系,使得小学生只会喊口号,而自己真正的学习动机是什么则不是很清楚成根本没有想过。因此,教师应帮助学生认清自己的学习动机。如组织:“我为什么而学习”班队会、集体讨论或写作文等形式,让学生认清自己的学习动机,同学之间还可以相互启发。

  3、通过生动形象,富有启发性的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首先教师要注意努力创设问题的情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其次,要注意变更作业的内容和形成,保持作业的新异性,作业量要适宜,避免学生课业负担过重,产生厌学心理。第三,要妥善利用学习的反馈信息,搞好检查和评价。

  4、组织参观、读报、报告会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学生在活动中受到熏陶、感挚,对学习产生学习的动力,深入学生的学习动机。例如:组织到科技馆、海洋世界各处参观,使学生从中感受到大自然的奥妙和知识的力量。还可适当、合理地开展各科学习竞赛。

  (二)小学生学习兴趣辅导

  兴趣是推动学生求知欲和探索知识的动力,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缺少了它,就等于划船时失去了桨。小学生的学习兴趣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容易激发但难于维持,兴趣广泛但难于集中,缺乏稳定性,容易见异思迁,而不能根据需要全面发展。

  小学生缺乏学习兴趣的原因有:“学习内容抽象难懂,枯燥乏味,教师讲解不生动,缺乏吸引力,连续获得不好的分数,缺乏成功的体验,教师态度消极等。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应根据兴趣产生,转化的规律和小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方法对小学生进行学习兴趣辅导。

  1、丰富教学内容,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兴趣产生于好奇和需要,教学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情境、布置新颖,使学生急于了解,便他们体验到获得新知的乐趣,进一步认识到知识的力量。

  2、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的兴趣。教师结合颜色鲜艳,生动形象的直观教具来讲解教材;用活泼生动的语言来描述教材,以满足学生的好奇感;运用现代化的教学媒体来优化教学,吸引学生的兴趣;还可穿插一些游戏,结合一些动作,给学生提供生动和表现的机会,满足他们的自尊心和好强心。

  3、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小学生对学科的兴趣常与任课教师的情感直接相联系,因此,教师要创造一个轻松、愉快、舒畅的学习环境,用渊博的学识、和蔼的态度感染学生、教育学生,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学生会把对教师的热爱迁移到学习上去,对教师所讲课程产生兴趣。

  4、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阅读与课外活动。许多小学生的兴趣,常常是从课外阅读和课外活动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些优秀的文艺作品、科普读物,具有很强的科学性,思想性和趣味性,便能吸引学生,使之产生兴趣。而课外活动可更好地照顾到学生的兴趣、爱好,对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作用更大。

  (三)小学生学习习惯辅导

  日本心理学家田崎仁曾说过:“一个人如果掌握了按计划学习的好习惯,对于将来升学就业,以一的学习和工作都是非常有益的……,在学习方法上一旦养成了坏习惯,学习就会事倍功半。”学习习惯对于小学生学习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教师及家长不注意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小学生则会形成许多不良学习习惯,主要表现在:上课随便说话,搞小动作;写作业时国写边玩;不能独立学习;学习用品随意放置。

  心理学家的调查表明,学生的学习习惯早在小学阶段就已经形成了,从小尽早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很重要的,因此,小学教师应重视对小学生学习习惯的辅导,注意以下几点:

  1、教师应适时给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使学生尽早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汉书·贾谊传》说:“个成天若天性,习惯加自然“。意思是习惯须从小培养,容易成功。例如:写字的姿势、小学阶段,特别是低、中年级都应让学生养成身体坐正、课本放平,拿笔一寸、看书一尽,写字一拳(胸与桌之距)的良好的习惯。否则一旦形成错误的姿势,很难改正。在小学一年级,教师要有目的地对学生进行学习常规教育。例如:课前两分钟预备、上课、下课的要求,听课、作业的要求等等。

  2、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时,要注意启发学生的自觉性。小学生对于学习活动比较向往,积极性高,在学习习惯上可塑性较大。因此,在引导小学生进行良好的行动习惯训练时,要注意启发自觉,在唤起其责任感时,强调自我监督。同时要给小学生提供榜样,在他们有进步时及时给以表扬。

  3、要反复实践与训练。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要经历一定的过程。按心理学培养,良好习惯的要求,一般应做到:一是提出要求,执行要求;二是反复练习,以熟练、自如、自觉为目标:三是正面引导,积极提供仿效的榜样,四是督促检查,帮助学生克服不良的习惯。对于较顽固的不良习惯,要采取“针锋相对”的办法来克服。例如前苏联小学《马利耶夫在学校和家里》中的主人公,马利耶夫最爱苹果酱馅饼,他把馅放在身旁,强迫自己在馅香味道的刺激下去完成作业。他成功地抵制了诱惑,锻炼了毅力。

  (四)小学生考试心理辅导

  应考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影响考试效果的心理因素有:首先,良好的心理状态是学生考试成功的必要条件,如精力充沛、情绪稳定、意志坚强、不紧张法。其次,考试成功的重要因素是正确、积极、适度的考试动机。如能正确认识考试的意义和功能。第三,考试应有正确的方法。

  考试是检查学习情况和教学效果的一种重要方法,教师应指导学生正确对侍考试,掌握必要的应试技巧,争取考出好成绩。

  1、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平时的学习中,要严谨求实,将知识学牢固;防止不求甚解。要正确掌握复习的方式。在复习的最初阶段,应全面复习,时间抓得紧,越是临近考试,复习应越轻松。

  2、考前做好充分准备。首先,要做好物质准备,包括身体准备和应试所需物品的准备,健康的身体是考试成功的保证。要注意保证充足的营养和睡眠。考试的前一天晚上就把考试需要用的东西准备好,避免第二天慌乱忘带东西。第二是心理的准备。要注意调适好自己的心理状态,既不要过分紧张,也不要抱着无所谓的态度去应考。教师和家长要给以考生适当的帮助,控制考生的焦虑水平。

  3、要教给学生一定的应试技巧。如,考试时应掌握先易后难的原则,合理分配时间,认真审题,切勿马虎;书写工整、认真复查等。

  4、避免紧张情绪,增强自信心。有些小学生受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使之对考试感到紧张焦虑,这会影响考试成绩。在考试中,要树立自信心,相信自己的能力,不要怕失败,要想“我一定能行”。另外,正确对待考试,把考试看作是检验学习的一种手段。


作者: 李甫田    时间: 2008-7-26 11:36
标题: 回复:继续教育<中小学学生心理健康与心理咨询>
第二节 生活心理辅导





  一、小学生生活心理辅导

  生活对于学生来说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是学生学习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形成良好的价值观的过程。对学生进行生活心理辅导,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健康的生活情趣,乐观的生活态度和良好的生活习惯。

  (一)小学生独立性的辅导

  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在谈及“学会做人”时指出:21世纪要求人人都有较强的自主能力和判断能力。在调查研究中发现,中国城市儿童最突出的弱点是独立性差,依赖性强,这自然严重影响他们的人格发展。1995年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进行的“杰出青年的童年与教育”调查得出的结论之一,就是“成材离不开独立自主”,当然人的独立性不是天生的,那么教师应如何对小学生进行独立性的辅导呢。

  1、改革学校教育教学,更新教育观念。美国儿童的独立性强,源于美国的教育非常重视儿童个性的发展,注意培养青少年的独立精神和创造性。而我国的教育更注重教师的权威作用,“听话”的孩子才是好孩子,他们墨守成规,没有主见,遇事总希望老师或家长告诉怎么做,因此,教师在教育和教学中应尊重学生主体性、积极性和创造性,鼓励学生大胆怀疑、大胆创新。例如:教师在课堂上最好不给学生标准答案,而是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2、建立儿童的自我感,让他们在情感上先立起来。心理学者们认为,缺乏自主性的人通常在情感上,情绪上高度依赖别人。因为他们没有自我感,自己不能为自己创造心理上的满足。教师应注意帮助儿童形成这种自我感,在遇到一些问题时,让儿童自己做出选择。

  3、帮助家长走出家庭教育的误区。儿童的独立性差与家庭教育不当有直接关系。许多家长对孩子过分保护,照料太多,管教过于严厉,直接影响儿童的独立性。教师和家长的责任是为孩子创造各种独立做事的条件,不当“拐杖”当“向导”,激发孩子的主观能动性。

  4、教育学生学会自立。首先,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应教育儿童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在家可以做一些简单的家务劳动和自我服务性劳动,在学校要做好值日生。第二,自己的主意自己拿。应教育儿童树立自己意识,学会自主决策,不盲从,不要遇事总是问别人,而应自己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第三,自己管理自己。要鼓励小学生积极参与多种活动,在学习活动、体育运动、社会服务等活动中锻炼他们的自我管理能力。

  (二)小学生休闲辅导

  休闲是现代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健康而适宜的休闲活动对于小学生的心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是,受小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的制约,小学生的休闲活动会出现许多问题,如:不能合理地安排休闲时间,对电视着迷,迷恋电子游戏等,因此,教师应对小学生进行休闲辅导,培养小学生科学的休闲观;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和主动的创造精神;培养享受丰富的精神生活和陶冶性情的能力。

  1、通过教育使小学生形成正确的休闲观念和态度。要让学生正确认识休闲与生活的关系、休闲与学习的关系、休闲与健康的关系,学会哪些是正确健康的休闲活动,哪些休闲活动有害于人的身心健康。选择休闲活动要与自己的年龄、角色相适宜。例如:可开展“假期生活计划”、“双休日哪里去”等内容的设计与讨论。

  2、教育学生学会安排和利用闲暇时间。闲暇时间利用得当会促进小学生的学习,展示小学生的个性,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要让孩子有更多的闲暇时间让其自由支配,发展他们的个性和特长,因此不要把孩子的时间安排得满满的,让孩子喘不过气来,可以让孩子自己制定生活休闲计划,除认真完成作业和必要的学习活动外,自己要从事 哪些休闲活动,时间如何安排,都由自己决定。

  3、发展小学生合理的休闲需要,抑制其不合理的需要。学校可组织学生休闲团体,定期活动,如书法协会、足球俱乐部。还可以组织全校性的休闲活动,如春游。这些活动都可以引导小学生合理的休闲需要。对于学生休闲活动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给予指导。如有的小学生沉湎于看电视、玩电脑游戏,教师及家长积极引导,在完成学习任务后可以看电视或玩电脑游戏,时间不宜过长,内容要有选择,姿势要正确。要坚决禁止小学生去游戏机厅和网吧打电子游戏。

  (三)小学生消费辅导

  学会合理消费是一个人生活中必备的生活技能。小学生的消费,主要指其在学习,生活中,为了满足某种需要,在消耗物质产品和非物质产品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行为活动。随着小学儿童的自我意识逐渐增强,他们在消费上已开始要求独立。但是小学生的消费观念尚未形成,由于受到各种不良因素影响,形成了许多消费误区:服装消费跟着名牌走,零食消费跟着广告走,人情消费跟着成人走,同学之间相互攀比,相互模仿,形成攀比消费心理,因此,对小学生进行消费辅导便是形成正确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势在必行。

  1、要适度消费,反对超前消费。适度消费是指小学生的消费要与家庭经济条件和自身的正常需要和适应。许多小学看见别的同学有什么,自己就要去买,而往往不考虑自己是否需要,更不考虑自己家庭的承受力,会出现炫耀心理,攀比心理,乃至追求享受。教师和家长要关心儿童零用钱的支出情况,不要过分满足孩子的物质需要,例如:可以让学生把零用钱积攒起来买书,或者捐给希望工程等。

  2、合理消费,不盲目消费。社会上各种传播媒体从不同角度把各种消费信息传递给小学生,五花八门的生活广告铺天盖地,直接刺激儿童的消费,使其产生盲目性。有的小学生穿衣服,带手表、买文具、吃小食品都愿意学别人的、看广告,而不考虑是否适合自己,应教育小学生在穿着打扮上保持天真活泼、适合自己的学生身份,饮食要保证营养,娱乐游戏要有利于健康。总之,要根据自己的喜好、性格和条件来消费。

  3、培养勤俭节约的美德,不奢侈浪费。有些父母认为“再穷不能穷孩子”,自己勒紧裤带满足孩子的过分要求的做法是非常错误的。要教育小学生花的每一分钱都是父母辛辛苦苦通过劳动挣来的。孝敬父母也包括珍惜每一分钱,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作者: 李甫田    时间: 2008-7-26 11:39
标题: 回复:继续教育<中小学学生心理健康与心理咨询>
第三节 人际交往辅导




  一、小学生人际交往辅导

  人际交往是小学生社会化的最重要途径。交往需要在人类活动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正是在与人的交往中,儿童慢慢形成了与他人相处的方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性格和对外界的看法,促进了个性的形成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但是由于交往知识贫乏,不懂交往技巧以及其他因素的影响,致使小学生在人际交往方面会产生一些问题:不被同伴接纳;与老师,父母关系紧张;缺乏合作精神,争强好胜;缺乏交往知识和技能;不善于化解人际冲突等。因此,教师应帮助小学生提高人际交往的能力,解决其在实际生活中遇到的人际交往方面的困惑。

  (一)小学生交往态度辅导

  人际交往的关键是态度。小学生由于受自身认识水平发展的限制,容易产生认识上的自我中心,即只按自己的意见和角度去考虑问题,这样容易产生交往中的心理障碍。教师应注意帮助小学生端正交往的态度。

  1、待人要热情诚恳,谦虚友善。在人际交往中,热情诚恳的人容易被人接受。他使人感受到友善、可亲,缩短彼此之间的心理距离,产生相互信任,从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2、尊重别人,关心别人。要让小学生成为一个受人欢迎的人,就要教育他们去尊重别人。尊重一个人就要努力去发现他人身上独具魅力的特点,用欣赏的态度去关注别人。要认真并且用心地聆听别人的讲话,关心别人的思想和生活,言辞要恳切,态度要有礼貌。

  3、正确认识自我。正确认识自我是既能认识到自己的优点,也能认识到自己的缺点。学生如果不能正确认识自我,或者觉得自己是完美无缺的,或者认为自己什么也不行,都会影响人际交往。应在交往中不要太自我中心,更不要用自己的优点去比别人的缺点。

  4、要有包容之心。包容之心是自我良好修养的生活体现。同学之间,由于性格、生活等条件迥异,相处时难免有矛盾冲突,这需要有宽容的胸怀,不仅看对方的缺点,更要善于发现对方的优点,别人成功时,为他鼓掌,别人失败时,给他安慰。

  (二)小学生交往技巧辅导

  人际交往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艺术。教师要对小学生进行指导,使其掌握一些人际交往的技巧,更好地改善人际关系。

  1、学会交谈。在人际交往中,当与别人谈话时,要意识到双方同时共有说话与听话者的双重角色,即言语交往的双重性。在交谈中要注意不能打断别人的谈话或抢接别人的话头。与人初次相识,要注意选择话题,不要炫耀自己。要注意谦虚、诚恳、幽默。

  2、学会聆听。聆听在搞好人际关系中是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别人意识到你能耐心倾听他们的意见时,他自然会向你靠近,首先聆听要耐心。听人谈话时,应精神集中,表情专注。其次,要虚心聆听,在别人说话时,应所以然虚心聆听的态度,不要插口打断,如果不赞同对方的观点,也要婉转相告。第三要会心聆听。听人谈话,不只是被动地接受,还应主动反馈,作出会心的呼应。要注意与说话人经常交流目光,赞许性地点头等。

  3、学会赞扬。每个人都愿意听到赞扬,它对调节人际关系非常重要。小学生应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学会去赞扬别人,无论是对老师、父母、还是同学,赞扬时态度要真诚、热情,不要虚伪。

  4、善于沟通。每一个的生活都需要和别人发生相互作用。没有沟通,人与人就无法理解,也无从建立良好的人际和社会关系。首先,一个人要通过自己的言谈,举止,在别人的心中塑造自己良好的形象。第二,要建立彼此的信任感,只有相互信任,才能继续交往,发展成为朋友关系。第三,要把握好人际距离,人际距离是指两者之间的富有意义的物理距离,距离过大,不利于交流;距离过小,可以会侵犯到对方的个人空间。只有在适当的距离下,双方的交流才可以顺利,愉快地继续下去。

  (三)小学生合作能力辅导

  如今的小学生几乎都是独生子女,他们从小独来独往,习惯于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合作能力的现象相当普遍。而对于21世纪的小学生,合作又是多么的重要,它能启发思维、激发创造性,并能够培养同情心。一个具有合作精神与合作能力的人也容易获得他人的支持与合作,因而会大大地增加成功的概率和可能。应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合作能力呢?

  1、认识到合作的意义,积极与人交往。合作能力是在人与人的交往过程中形成的。而有些同学因不善于合作而害怕与人交往,久而久之,会形成一个恶性循环。让小学生认识到合作是现代人必备的品质,积极参加社会交往,增强交往的自信心,体验到交往的乐趣,也学会了怎样与人合作。

  2、培养有利于合作的积极心理品质,克服不利于合作的不良品质。在小学生交往和合作时,可以发现,有的小学生谁都喜欢,与谁都能合作愉快,而有的小学生则正好相反,与谁合作都不长久。这与小学生的个性及心理品质有关。需要培养的有利于合作的心理品质有;诚实、正直、通情达理、忠实、耿直、聪明、宽容、礼貌等。需要克服的不利于合作的心理品质有:说谎、虚伪、庸俗、暴戾、不可信赖、心术不正、欺骗、多疑、自卑、孤僻等。

  3、要尊重别人,不要无端地反对别人。尊重别人是一种健康的人格态度,指尊重他人的尊严与个性,平等地对待别人。不尊重他人,实际上就是不尊重自己,也不能得到他人的尊重,更谈不上合作。在交往中要尊重别人的意见,不要无端地反对别人。


作者: 李甫田    时间: 2008-7-26 11:40
标题: 回复:继续教育<中小学学生心理健康与心理咨询>
第四节 品德心理辅导




  一、小学生品德心理辅导

  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品德是小学教育的主要任务之一。依据小学生品德心理发展特征有效的开展品德心理辅导,有利于小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认识和塑造良好的道德行为。在整个小学阶段存在着一个品德发展的转折点。有关研究认为,大致在小学三年级下学期,表现在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发展上有“质”的飞跃。因此,小学教师应认真研究小学生品德发展的特点,配合思想品德教育,做好学生的品德心理辅导。

  (一)小学生说谎的心理辅导

  儿童说谎是指有意或无意地通过说假话以达到某种目的的言语行为。一般说来,小学生说谎可分无意和有意两种类型。无意说谎是指说谎者事先没有什么筹划,也没有什么预期的目的,而是把幻想或错觉当成现实向人述说。例如:达尔文小时候从郊外拣来一块色彩斑斓的化石,他坚持说那是价值连城的宝石。小学生由于爱幻想,经常把想象中的或期望的事情当作真实的内容加以表述。这种情况不属于品德问题。

  有意说谎是指说谎者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特意编制谎言,以掩盖事实真相,由于其行为具有欺骗的性质,所以,常遭到别人的谴责。如长期如此,就会养成不良的道德行为习惯,影响儿童心理健康及今后的成长,因此,教师应重视儿童的说谎行为,帮助儿童克服说谎行为,成为一个诚实的人。

  第一,了解小学生说谎的原因,爱说谎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不良环境的影响并通过自身的心理活动而形成的。小学生说谎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有的是缺乏正确的道德观念,为满足个人欲望和私利而说谎,台有的小学生从家里拿钱交给老师,说是“捡的”;有的是因为不良习惯的作用而说谎,如一次说谎获得成功,就会养成说谎的坏习惯;有的是为了获得别人的尊重而说谎;有的是为了逃避家长成者老师的惩罚;还有的是一种善意的谎言。教师应首先了解小学生说谎的原因,对症下药,采取恰当有效的教育方法。

  第二,启发小学生认识到诚实的可贵。诚实是人的一种良好的道德品质。教育学生要实事求是,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对人真心诚意,办事光明磊落,诚实能使人赢得更多的朋友。可以通过小学生喜欢的童话、故事、游戏等使孩子认识到说谎者只能获得暂的好处,最终一定会被识破,下场是可悲的。

  第三,强化小学生的诚实行为,及时纠正小学生的说谎行为。当教师或家长发现儿童的诚实行为时要给以鼓励和表扬。尤其是当小学生主动承认错误时,一定要先表扬他诚实的做法,然后再批评他错误的行为。当发现小学说谎时,一定要严厉批评,使其认识到说谎是不能原谅的,尤其不能让儿童通过说谎得到好处。

  第四,教师及家长应注意教育的方法,有的家长给孩子规定,考试90分以上就给以奖励,90分以下,就挨一顿打。孩子怕挨打,就把72改成了92分,不但没挨打,反而得了奖,就容易养成用说谎掩盖缺点的毛病,在学校里,小学生也会碰到说实话挨批评,说假话讨老师喜欢的情况,使小学生遇到把责任推给别人。因此,教师和家长应注意,当儿童有缺点时,应耐心询问,循循善诱,采取恰当的教育方法,另外,教师和家长要给儿童树立良好的榜样。要信守诺言,答应孩子的事情要予以兑现,要言行一致,做孩子的表率。

  第五,教育学生会使用善意的谎言。在生活中,有的太诚实反而会把事情弄糟,而有时说谎也会起到积极的作用。例如,礼节性的谎言,别人出于好心帮自己的忙,却帮了倒忙,有人送你礼物,但你并不喜欢,这时就不能实话实说,相反却要客气地向人表示感谢。当你明明知道朋友得了绝症,但你仍要安慰人养好病,早日康复出院,当你碰到了坏人时,出于自我保护,也不能把什么都告诉他。在这些情况下,虽然没说实话,但这不是说谎,而是机智的表现。

  (二)小学生文明行为的辅导

  文明行为是一个人的文化教养和精神状态,道德面貌的反映,小学阶段是形成文明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在小学生身上表现出来的不文明的行为有:不讲礼貌、不遵守纪律、打架骂人、破坏公物、不讲卫生等等。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有:首先,小学生还没有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是非观念模糊。例如:认为“哥们义气”就是友谊;其次,小学生还未形成稳固的道德信念,意志薄弱,不能控制自己的行为。例如:考试作弊;第三,受不良习惯影响。例如:不讲卫生,随手扔垃圾。第四,性格任性,执拗,不能严格要求自己。如:因为一点小事,与同学吵架,第五,家庭教育不正确。小学生的道德行为不是很稳定的,是有很强的可塑性。教师应注意对小学生文明行为的辅导。

  第一,讲清意义,明确要求。小学生特别低年级学生往往不懂得文明行为的重要性,即使想做好,又不知道该怎样做。这是小学生的认识特点决定的。因此,教师应在儿童入学时就给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打下良好的基础。对于低年级学生,要求不能过高,结合日常活动,从小事做起。对于高年级学生,要求不宜过于琐细,要给学生有独立支配自己的余地。

  第二,潜移默化,言传身教。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有一个过程。教师应抓住平时的每一次教育时机,对小学生进行教育。要注意不能生塞硬灌,要创设良好的环境,使学生自然地受到感染和影响。教师还要注意自己的言行,给学生做出榜样,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自己首先做到,用自身良好的修养和风范去教育影响学生。

  第三,耐心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改正缺点的信心。教师应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优点,好的行为。当学生做了好事或取得了进步时,应及时表扬与强化。而不要一味地批评指责,切记方法简单、粗暴,否则,会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失去对教师的信任,教育则更难进行。

  第四,反复训练,形成习惯。文明行为习惯的形成,需要反复训练。“少年成天性,习惯成自然”。好的行为积累得多,就成为习惯,好的习惯积累得多,就会变成美德。在形成习惯的过程中还会出现反复,这是正常现象,教师应有耐心,相信通过反复训练,一定会形成良好的习惯。

  (三)小学生责任感的辅导

  责任感是一种高尚的道德情感。由于小学生本身认识能力的局限,以及家长在教育孩子上包办太多,,造成了小学生缺乏责任感的现象:做事常常丢三落四,老师或家长关照他做的事总记不住;老师布置的作业也弄不清,只得打电话问同学;借了别人的东西忘记还;在家里不干家务;在学校不知道关心集体;犯了错误不敢承担等等。教师应有意识培养小学生的责任感。

  第一,在学会自理的过程中激发儿童的责任心。要培养小学生的责任感,首先要教育他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例如:上学放学时,不要让大人帮着背书包,做作业时,自己削铅笔,自己收拾文具书包,自己叠被子,收拾房间等。当儿童遇到困难时,教师及家长要鼓励其想办法克服,不要半途而废,要有始有终。

  第二,在完成别人的委托中锻炼儿童的责任感。小学生虽然年龄小,但是也具备一定的能力,能完成许多任务,教师及家长要充分相信他们,有意识地委托小学生办一些事情。在家里,父母可委托孩子扫地,倒垃圾,做一些简单的家务,买生活用品等,在学校教师可委托学生做好值日,收作业,发书报等,使小学生意识到,完成别人交给的任务是一种责任,是守信用的表现。当儿童表现出色时要及时鼓励、表扬,使儿童从中获得心理上的满足,责任感将逐渐培养起来。

  第三,在参与活动中培养小学生的责任感,儿童与他人接触时,不仅要学会友好相处,更重要的是要学会在同伴、在集体面前完成自己的任务。例如:作业要按时完成,认真做好值日,班级开展活动时,尽自己最大的力量,老师、同学、集体要求自己做的事,一定要做好。从小关心集体,关心他人,长大后才能具有对社会、对国家的责任感。教师应在班级树立典型,有意识地培养小学生关心集体,热爱集体,不给集体抹黑的责任感。

  第四,教育小学生自己做事自己当。儿童做错了事,责任是他自己的,改正错误,接受批评及至惩罚也理应是他自己。教师和父母应教育儿童自己承担责任,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我们中国的许多家长在孩子在错误时,都甘于代子受过,使得儿童犯了错误推动责任,找客观理由,责任感越来越低。美国前总统里根在11岁因燃放爆竹被罚,父亲虽然替他交了罚款,但却要他归还。他到处打零工付出了极大的艰辛才还上了父亲的钱。不留情面的父亲培养了一个富有责任心的儿童。这个事例很值得借鉴。学校应与家庭配合起来,共同努力培养儿童强烈的责任感。

  (四)小学生劳动习惯的辅导

  小学阶段的劳动教育是必不可少的。因为劳动观念的培养,劳动技能的掌握,劳动习惯的养成,是儿童今后成材的必要条件。然而,在实际的教育中,劳动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许多学校只重视智商,而忽视劳动技术教育。我国儿童平均每天劳动时间远远低于其他国家的孩子。如果孩子在家庭中没有劳动的机会,缺少最基本的劳动锻炼,当他将来独立生活时又怎么能适应呢?因此,培养小学生的劳动观念及劳动能力是教师刻不容缓的责任。

  第一,树立劳动光荣的思想。教育学生初步懂得劳动的价值和意义,提高参加劳动的积极性,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劳动等。通过思想品德课、劳动技术课帮助学生树立劳动光荣的思想。成年人在教育孩子时要注意自己对孩子的影响,例如:有些家长这样教训孩子:“现在不好好学习,长大了没出息,就让你去扫马路,当工人”,于是在孩子心目中,普通的体力劳动就成了下贱的代名词,躲避劳动,鄙视劳动就成为必然。

  第二,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要教育学生珍惜劳动成果,尊重劳动者,懂得劳动成果来之不易。要使学生体会到教师劳动的付出,父母劳动的艰辛,更加尊敬教师、尊敬父母。平时要节水、节电,要爱惜学习、生活用品,爱护学校的桌椅,珍惜粮食。有时可以让学生自己做值日、洗衣服,从而更懂得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

  第三,激发劳动的兴趣。儿童的天性是爱劳动的,周围的世界在孩子的眼里是神奇的,丰富多彩的,他们什么都想试一试,做一做。当孩子产生最初的劳动兴趣时往往被家长种种不良心理指导,把孩子劳动的态度给扼杀了。劳动启蒙教育的不足扭曲,自然导致孩子懒惰习气的产生。因此,教师及家长应鼓励儿童参加劳动,即使他最初做不好,也要鼓励他,激发他的兴趣,使其感到劳动是有意思的活动,体验到劳动的乐趣。

  第四,培养良好的劳动习惯。小学生从事劳动应从自我服务劳动开始。在家庭要做一些家务劳动,在学校认真做好值日、扫除等。通过自我服务劳动和日常生活劳动所形成的独立性,将对学生今后积极主动,遇事动脑筋,具有劳动精神打下良好的基础。培养学生的劳动习惯,教师要有耐心,特别是低年级学生劳动能力差,教师要认真教,多训练,不能怕麻烦,更不能把家长找到学校代替学生劳动。

  第四,帮助家长走出家庭教育的误区。许多家长对孩子有这样的教导:“只要你好好学习,家里的什么事情都不用你做。”在一些家长看来,孩子的唯一任务就是学习,孩子可以承担的劳动完全由家长来承担。家长在培养孩子劳动习惯方面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因为家务劳动是一切劳动的基础,是让孩子从中受益的劳动形式。在家庭里,要求儿童学会扫地擦地、洗碗,整理房间、洗小件衣服等劳动,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家长还要督促儿童在学校里经常参加各种劳动,与教师共同配合,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和劳动习惯。





作者: 李甫田    时间: 2008-7-26 11:41
标题: 回复:继续教育<中小学学生心理健康与心理咨询>
第五节 挫折心理辅导




  一、小学生挫折心理辅导

  挫折是人生的必修课,在人生的道路上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遭受挫折和失败。今天的小学生,生活富足,条件优越,不愿意吃苦,从小饱享成人的精心呵护和倍加关爱,就像温室中的花朵一样,经不住风吹雨打。一旦挫折出现,就会惊恐万状,茫然失措,甚至会因绝望而轻生。因此,对小学生的耐挫折能力进行心理辅导,对于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人格的不断完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小学生自信心的辅导

  在当今的小学生中,缺乏自信心的孩子有很大比例,他们胆小懦弱,做什么事,都缩手缩脚,总是“我不行”,看不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在困难面前惊慌失措,不敢面对。造成儿童缺乏自信的原因有两方面:一方面来自家庭:家长对孩子期望过高,过于挑剔,人前教子,伤害孩子自信心,包办太多,使孩子缺少独立性。另一方面来自于学校教育:我国的教育对学生管束过于严格,教师对学生批评多,表扬鼓励少,学生对老师敬畏,师生之间缺乏民主。自信心就像人的能力催化剂,将人的一切潜能都调动起来,将各部分功能推动到最佳状态,因此,教师应加强对小学生进行自信心的心理辅导。

  第一,教育小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掌握自己的优点,发挥自己的优势,从而发现自己的价值。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都有值得别人学习和仿效的地方,要善于发现自己的长处,肯定自己的成绩。马克思说过,伟人之所以高不可攀,是因为你自己跪着。不要总看自己的缺点,要知道每个人都有缺点。对于自我评价过低的小学生,教要格外引起重视,鼓励其战胜自卑,扬起自信的风帆。

  第二,鼓励学生勇于参与和尝试。教师的鼓励尤为重要。教师要告诉他:“你能行”。“做不好也不要紧”,越不敢尝试,就越不自信。当他尝试了,就会觉得并不难。当学生第一次自信地尝试并获得成功时,教师要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这种鼓励将使他对自己充满信心。

  第三,正确地评价学生,不要要求太完美。每一个小学生都有优缺点,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应客观公正,要多看到学生的优点和长处。每一个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都必然会遇到失败,遇到种种挫折,这时,教师的态度对其影响很大。小学生不可能每次表现都出色,教师不要对其要求太高,太完美。当学生失败时,教师应帮助其分析失败的原因,并找到值得肯定的地方,让学生觉得通过努力还有希望成功,这样,学生会逐渐学会自信即使遇到挫折也不会气馁。

  第四,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应重视每一个学生,使学生觉得自己在老师心里很重要。这样有利于自信心的形成。师生关系民主,学生在教师面前会很自信,敢于表现自己,相反,如果学生惧怕老师,在老师面前不敢说话,也不会有自信心。因此,教师应关心学生的心理,多对学生表扬鼓励,在对学生批评时要注意方式方法,不要太损伤学生的自尊心。教师要注意不能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更不能对学生进行讽刺、挖苦。

  (二)小学生挫折承受力的辅导

  生活中随处都充满着挫折,由于社会及家庭对于小学生过分地疼爱有加,造成了他们对于挫折的承受力很低,如退缩,逃避,不知所措,甚至绝望。因此,通过心理辅导提高小学生的挫折承受力是非常重要的。

  第一,要正确地认识挫折。经历挫折是人生的正常现象。人们对现实的认识和改造的能力是有限的,更何况小学生的年龄小,本身经验就比较少,在生活中不可能处处遇到的都是鲜花,遇到挫折是不可避免的。切不可怨天尤人,其实每一个人都是一样的,都会在生活中遇到这样或那样的挫折。

  第二,遇到了挫折,应冷静分析产生挫折的原因。挫折产生的原因有内因和外因两种,外因主要指环境因素,即来自家庭、学校、老师及同学的影响。内因主要指主观因素,即个人的智力、能力,努力程度等等。教师可帮助学生分析产生挫折的原因,也要训练学生自己分析原因。只有分析清楚原因,才能鼓足勇气战胜挫折。

  第三,要善于正确认识自己确立的目标,并及时调整目标。每个人的智力、天赋和素质各不相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如果目标多次努力都达不到,前进中出现了挫折,就要及时调整目标,才能继续前进。如名剧作家曹禺,年轻时一心想当医生,可三次投考北京医学院都榜上无名,后来他参加戏剧活动,写出了《雷雨》、《日出》等脍炙人口的作品。

  第四,经常宽慰自己,保持自信和乐观的态度。既然挫折是不可避免的,那就需要容忍挫折,学会自己宽慰。要热爱生活,胸怀希望,心怀坦然、情绪乐观、发奋图强,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力量,做生活的强者。

  (三)小学生坚强意志的辅导

  培养学生的耐挫折能力,不仅要教育学生正确认识挫折,承受挫折,更重要的是要以坚强的意志战胜困难和挫折。多年来,由于父母过分的关怀,加之学校教育忽视对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造成了许多小学生在困难和挫折面前表现为胆小畏惧,消极等待,缺乏勇气和信心,无能求助,意志薄弱,不能以坚强的意志战胜困难。

  第一,培养小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坚强的意志不是天生的,而是在环境和教育的过程中逐渐培养起来的,要教育儿童树立明确的目标,为了实现既定的目标,就要思考采取什么办法才能最佳地完成任务,在这个过程中,就逐渐地训练了小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要注意调动儿童的积极性,主动性,不要经常都包办代替,要注意鼓励学生独立解决问题,战胜困难。

  第二,鼓励小学生大胆地做事。多年来,我们的教育培养的好孩子是听话的孩子,许多小学生由于家长和父母过于严厉的管教而胆小懦弱,这也不敢做,那个怕做不好。做什么事都要想想父母和老师会不会不喜欢。因此,许多儿童形成了依赖心理。在教育中,老师要给儿童自己做事的机会。自己去体验,去总结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当儿童做一件事成功了,教师应及时赞许,给以鼓励,使儿童获得更多的自信和勇气。

  第三,在困难环境中锻炼小学生的意志。良好的意志品质是在困难中表现,并在克服困难中形成的,因此,教师应创设一定的环境来磨炼学生的意志。今天的小学生多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丰衣足食的环境,容易使孩子不坚强。而困难的折磨还是锻炼坚强意志的条件。例如,可以让小学生淋淋雨,尝尝饥饿的滋味,长途跋涉等等。

  第四,培养小学生不折不挠的毅力。毅力是指人精力长期奋发,不屈不挠地克服困难,达到既定目的的能力。毅力顽强的人,深信自己的目的和为实现目的而采取的行动是符合客发展要求的,能正视各种困难,顽强地战胜困难,教师要给学生设计一些需长时间完成的作业或需要长期坚持的工作,可训练其意志的坚持性,还可以为儿童提供可效仿的榜样。爱迪生发明灯丝做了1500多次试验,没有百折不挠的毅力,他是不会成功的。


作者: 李甫田    时间: 2008-7-26 11:44
标题: 回复:继续教育<中小学学生心理健康与心理咨询>
第五章 中小学生心理问题与心理咨询

  所谓心理咨询,一般指咨询人员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给咨询对象以帮助、启发和指导,并通过解除心理问题来维护或增进其身心健康,促进个性发展和潜能开发。学校的心理咨询指咨询老师通过书信、电话、交谈等形式为求询的学生提供解释、答疑、建议和帮助,以期改善其不良心境,使之更好适应学校的教育活动。有些学校还同时进行心理测量和心理训练,这就需要专业技能层次较高的教师任职,以保证心理测量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及心理训练的有效性。中小学时期是从儿童到成年的过渡时期,也是心理问题的高发期,掌握学生心理变化规律,了解常见的心理问题是开展心理咨询工作的基础。

第一节 有心理问题学生的行为表现




  优秀的学生都是相似的,问题学生却各有各的问题。产生问题的根源主要来自心理偏差,例如:生理发育与心理发育的不均衡,心理发展过程的不协调,个性心理结构不合理,自我发展与外部要求不一致,这些问题绝大多数是发展中的问题,有些随着年龄的增长会自然化解,也有些需要成年人的帮助才能有效解决。


  一、小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

  小学生的心理问题通常是身心成长和发育过程中的问题.表现为困惑、烦恼、心理失衡、不适应学习生活的现象,有些问题通常是在人格完善和心理成熟过程中产生的,具有暂时性、不确定性和普遍性,学生可以凭着自己的知识经验和主观能动性,进行自我调节。因此,一般性心理问题的产生与解决是促进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前提和动力。

  (一)在学习方面

  1.入学不适应

  对学校生活的不适应在一年级学生中较多见。儿童从一个受爱护照顾的家庭或幼儿园来到一个纪律严明、需要独立自觉学习的学校中,前后环境有了显著变化。通常,大部分儿童在一、二周内就能适应。但是有少部分儿童却总感到陌生、恐惧、怀疑、拘谨等,从而抑制了他们参与学校活动的积极性。

  主要表现:对上学的态度消极。出现或多或少的学习困难。不能很好地与同学相处。缺乏责任感,经常扰乱集体的秩序。

  2.厌学

  近年来,由于家庭、学校和社会环境中多种不良因素的影响,使得学生中的厌学情绪普遍滋长。厌学主要表现:(1)课堂学习、课外作业等学习活动完全处于消极被动状态。(2)注意力分散,有意注意少,无意注意多,微小的外部动因也能使他们呈现明显的分心状态。(3)常常听课不专心、作业不用心、预复习无恒心,形成心不在焉的不良习惯。(4)对学习不感兴趣,讨厌学习,他们往往一提到学习就心烦,对家长和教师有抵触情绪,学习成绩差。

  3、学习疲劳

  学习疲劳是指长时间紧张学习后学习效率下降的现象。学生年龄越小,越容易产生疲劳。

  (二)在情绪情感方面

  1.羞怯

  羞怯就是我们常说的胆小、害羞。这在低年级儿童或是女生中经常见到。主要表现:(1)见到生人脸红,不爱说话,即使说话也慢声细语。(2)上课时不敢举手,不敢大声回答问题。(3)参加活动时主动性不强,不敢带头或自愿去做某件事。

  2.焦虑

  分离性焦虑。多见于学前班和一年级学生。主要表现:不愿上学,不愿离开家长,担心家长出意外,担心自己走失或被拐走。

  考试焦虑:主要表现:(1)怀疑自己的能力,缺乏自信。(2)害怕考试,考试时过分紧张。

  3.易怒

  主要表现:(1)自我约束能力差,情绪不稳定。(2)说话、做事好感情用事、不能理智地处理问题。遇事易冲动、任性。(3)在困难面前,不能持乐观的态度。对符合自己心意的什么都好,遇到不顺心的事则怨气冲天。如有些学生希望教师作业留少一点,若稍多、难一点,便满腹牢骚。

  4. 嫉妒心

  嫉妒心存在于许多孩子身上,特别是高年级的儿童尤为明显。主要表现:(1)盲目骄傲,不愿意看到别人的长处和优点,常对别人挑剔和贬低。(2)感情上自私,只要求老师对自己关心、重视,看到老师关心、重视别人,就生气,甚至怨恨别人。(3)与同伴相处,喜欢显示自己,讥笑别人。(4)发现比自己强的人或事,轻则有意视而不见,重则想法破坏。

  (三)在行为方面

  1.说谎行为

  说谎,在中年级以上的儿童中较多见。主要表现:为了逃避惩罚或责任,故意说谎。为获得某些东西或荣誉而不惜说谎。

  2.攻击行为

  主要表现为:打人、骂人,欺侮弱小同学。占有欲、支配欲强,性情急躁。缺乏同情心和正常的人际感情。蛮横无理,粗暴的扰乱别人,甚至在课堂上做出各种小动作打扰同学。好主动出击、喜欢公开批评他人、好开别人玩笑、拒绝与自己不和的人交往、喜欢报复、易为小事发怒等。

  3.退缩行为

  退缩行为是由挫折所引起的逃避、依赖、好哭、不爱社交、自暴自弃等行为。

  (四)在自我意识、意志品质方面

  1、自我评价能力较低

  不能对自己的能力做出正确的评价,主要表现:(1)缺乏自信。(2)常常对自己不满。(3)不敢单独接受任务。(4)与同伴不敢进行正当的竞争。这些儿童常伴有自卑的情绪体验。

  2、以自我为中心

  很多学生,在娇生惯养的环境中长大,形成以自我中心、任性、固执己见,不懂得为别人着想,不能与同伴友好相处。以自己的好恶来论人、论事,并且自以为是,甚至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人。稍有不满,便大闹,大发脾气。干事情有始无终,粗心大意,缺乏责任感。

  3、自制能力较弱

  主要表现:(1)感情用事,情绪波动大。(2)做事情虎头蛇尾,甚至半途而废。(3)上课随便说话,做小动作。(4)经常不完成作业等。

  4、抗挫折能力较低

  感情脆弱,受不了小小的挫折,经不得一点委屈和失败。被玩伴拒绝、被老师批评、没当上班干部、考试成绩不理想……就闹情绪、哭闹、不上学,有时做出极端的举动。

  在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研究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帮助他们掌握心理调适能力,全面提高其心理素质,创设一个符合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心理环境,是我们追求的主要目标。

作者: 李甫田    时间: 2008-7-26 11:45
标题: 回复:继续教育<中小学学生心理健康与心理咨询>
第二节 心理异常及其预防

  一、小学生心理异常及其预防

  小学生心理异常,主要反映在某些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上,诸如懒惰、好动、打架骂人,偷摸说谎,迷恋游戏机,或因某些心理因素造成骄傲,自卑、倔强、厌学、无礼、散漫、孤僻等非正常现象。如果这种心理异常行为长时间得不到引导和教育,而个体主观上又难以自我调节,将会积习难改,影响正常的心理活动,妨碍小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

  小学生心理异常的成因是复杂的,一般说来,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分析。

  (一) 个体发展因素

  首先,从生理因素分析,有些心理异常现象,如呆滞、迟缓、多动、冷漠等,就是由于遗传的原因导致智力发育迟缓或精神分裂症等。也可能由于脑部受损伤,引起“轻微脑功能失调”遗传因素的影响会使某些学生容易产生心理异常现象。

  其次,从年龄因素分析。比如:7-8岁的小学生通常较多恐怖黑暗和孤独;而到了9-12岁,小学生则对学校的考试,身体的外部形象等感到恐怖;很多小学生,在入学前多有多动症和注意缺陷,主要表现为活动过度,这些行为现象常常被他们在发育中的正常运动所掩盖,到了一年级以后,他们的活动频率加剧,而与学校学习活动多不相协调,因此,有许多这类的孩子被其父母或老师确定为问题学生;到了小学四—六年级后,他们的“多动”现象及注意缺陷现象明显减少。同时活动过度的现象也随之减少,不过这种不良行为所带来的学习问题依然是存在的,因此说,小学生在特定的年龄阶段中的存在的不良行为现象应引起重视,如果不及时发现纠正将会发展为变异严重的心理问题。

  再次,是生理发育与心理发展不均衡的因素。个体的成长,不仅仅是身体的发育成长,同时,还意味着人的社会心理的日趋成熟。问题是在个人的成长过程中,这种生理和心理的成熟往往并不是和谐一致的,尤其是在11、12岁以后,随着身体发育的突飞猛进而常常在心理上出现滞后现象,表现出与年龄不相称的幼稚和冲动。小学中、高年级的学生神经系统细胞的髓鞘化程度也接近成人,但是由于他们的阅历浅,知识和经验不足,所以理解力,思维力,情感体验的能力都落后于成人,由于生理发育与心理发展过程中的不协调,导致一些心理异常行为的发生,如由于认识,理解上的不深刻导致情绪上的不稳定,情感过程发生的动荡又会导致意志薄弱。

  (二) 社会文化的影响因素(家庭-学校-社会)

  一定的社会文化决定了人们相应的生活方式,同时也就从外部影响了人们的心理行为。它是透过个人身边的社会,学校以及家庭而发生影响的,尤其对于小学生来说,家庭和学校的影响占据对小学生心理行为影响的绝大部分内容。

  首先是家庭环境的因素,现代家庭结构的变化多数已转向了一种以孩子为核心的形态,它使得独生子女享有更多的权利,更容易形成自我中心的意识,所以他们没有尊重他人和忍受压力的经验,由于以孩子为中心的家庭结构使孩子获得了不合理的自我认同,他们一方面表现出有雄心和抱负,但另一方面,他们又显得懒惰,不愿意为之付诸努力,正如阿德靳所说:“娇宠的孩子永远不能自立,他缺乏通过自己努力获得成功的机会”。因此,他们在性格上是脆弱的,他们依恋父母,又缺乏独立能力;强调自我中心,希望受到过分的重视,同时又轻视同伴关系,由于父母溺爱或多或少会影响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其次是学校的因素,学校通过各种形式有目的有计划的进行教育活动,而且遵循教育规律,方法得当,小学生就会健康成长。反之,学校片面追求分数就会造成学习气氛过分紧张,小学生过重的心理负担。或由于应付各种上级检查,进行扰乱正常教学规律的现象,则会使学生产生逆教育之道的行为,虚浮,不真实,压抑等不良情绪。

  再次是社会因素的影响,由于现代社会的发展多样化,复杂化,社会文化中不健康因素也大量增加,游戏机、影视作品、一些书籍中都带有不利于学生成长的内容,影响着小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而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竞争加剧,人际交往中的复杂,自制力的缺乏,都容易给小学生造成过大的心理冲击,容易形成一些不良的行为问题。

  小学生出现了心理异常现象,应给予积极的心理矫正。但更重要的是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必须坚持预防为主,矫治为辅,很多已经出现的心理异常现象,都是可以通过早期预防而避免,因此采取有效的措施,做好心理健康的教育工作,才能更好地起到预防作用,才能提高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从早期的预防保健到对疾病的治疗干预,有三个层次,对于心理异常现象采取预防性,即心理健康的初级和次级保健,对于已存在明显的心理障碍的现象采取治疗干预,即第三级保健。

  初级预防实际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预防保健,从小学生所处的环境来看,家庭环境的影响最早也最为重要。到了中高年级阶段,学校环境就逐渐成为最为重要的影响因素,随着小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不断提高,社会环境又成为不可忽视的重要影响因素,由此看来,家庭,学校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应作为我们预防的主要针对点。在从事教育工作时,将这三方面的环境有机结合,互相协调,以更有效地预防小学生各种异常行为的发生。

  首先,学校应具有专业培训的心理健康教师,开展以课堂为教育宣传的阵地,以社会实践活动为实际锻炼的渠道,以家庭、学校相结合的辅导形式来引导,帮助小学生形成正确的心理导向。

  其次,做好学生的心理保健档案,这是一项专业且繁琐的工作,由于小学生的生理、心理都处于不断发展的时期,各方面均未发育成熟,所以在建档时应着眼于促进学生心理发展和完善教育的工作上,主要选择五个方面作为小学生心理档案的内容:(1)基本状况(包括家庭状况,早期身体状况。(2)智力状况。(3)个性特征(包括兴趣、爱好; 人际交往;合作意识等方面)。(4)心理健康状况。(5)学习心理状况分析。在建立心理档案时,必须要结合现实表现提出教育培养建议。做好这项工作,可及时了解学生心理发展状况,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最后,进行必要的心理咨询,这主要针对一些有轻微问题的小学生,包括个体咨询,团体咨询,电话咨询和书信咨询。这种咨询应以辅导为主,在教师明确弄清学生心理问题的同时,及早提醒,防止心理问题的加深和可能出现的心理障碍,重视咨询过程中心健康知识的宣传教育,从而加强对心理健康问题的预防保健工作,达到提高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的目的。

作者: 李甫田    时间: 2008-7-26 11:45
标题: 回复:继续教育<中小学学生心理健康与心理咨询>
第三节 心理障碍及其咨询

  是否有心理障碍,要看心理问题是否能自我调节和是否构成健康发展的障碍,可以说,大部分的中小学生都是属于心理健康范畴的,只有当行为问题严重,并妨碍了个人的正常学习或生活,我们才应该去考虑这种问题是否应被列为是心理障碍。


  一、小学生的心理障碍及其咨询

  对于小学生来说,躯体反应往往是心理障碍的提示信号,就小学生常见的心理障碍来看大致分三大类,即:躯体障碍,情感障碍,行为障碍。

  (一)躯体障碍

  一些躯体性障碍表现为器质性的问题,如神精性厌食,偏头疼,遗尿,抽动症等.也有一些躯体性障碍是由于心理的原因而出现的问题,如选择性缄默。

  对于我们常见的小学生的躯体障碍应在教师建立学生的心理档案时,就有初步的了解,然后针对个种症状的同学进行必要的心理咨询。如厌食障碍,可在咨询后进行系统脱敏治疗。咨询,可为他们准备一些知识性的材料,如饥饿造成的营养不良的严重性,调节饮食习惯可以改变身体状况等,咨询取得成绩后,这时就要采取系统脱敏技术来消除学生的厌食心理,帮助他们改善调节自己的饮食习惯,达到治疗的目的。

  选择性缄默,这种小学中高年级常见的心理障碍主要是由于这些学生依赖心重,独立生活能力差,或由于家庭环境的突变引起感情创伤导致性格孤僻,情感脆弱,语言较少,甚至在人多的时候拒绝讲话,只对较熟悉的人讲话,因此,在咨询时,教师一定要采取主动方式,设计开导,鼓励学生多说话,创设环境多与同学交往。同时要与家长沟通,共同改善家庭与学校的心理气氛,以消除他们的紧张和恐惧情绪,对这样的学生一定要做到在耐心,而且要避免强迫干预。

  (二)情绪障碍

  小学生的情感情绪障碍较多,如情绪激动,易激怒,过分的担心,恐怖,焦虑,胆怯,情感脆弱等。形成的原因各有不同。如小学生常见的学校恐怖症,由于家庭的溺爱使孩子形成了强烈的依赖,适应能力差,不能适应学校的环境,缺乏安全感,不愿上学吃苦。对这样的学生在咨询治疗过程中应与父母积极配合,互相参与,帮助家长改善家庭气氛,改善学校环境,协调与同学间的关系,建立伙伴间的友谊,在咨询时可对他们施加暗示,使他们沿着咨询老师引导的方向去思考,去体验,以调节和改善他们和心理状态。

  又如情感脆弱,由于现代家庭结构的特点,使得独生子女在绝大部分家庭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受到娇宠,溺爱,吃不了苦,受不了委屈,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至上地位,面对困难,失败和挫折缺少应对的心理,不知所措,在心理上形成各种各样的行为偏差,或是盲目自大,或是在挫折面前自卑,这些情感意识上的脆弱在小学生群体中很常见。中日两国小同学的夏令营较量就是一个例子。如何教育学生自强,自立,坚强,勇敢既是学校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家庭教育中不容忽视的问题。因此,学校在培养学生形成良好情感教育时,一定要与家庭教育相结合,共同创造适应学生能力发展的空间环境,鼓励他们勇敢面对困难,在挫折面前不气馁,寻找自己的成功之处,培养自信心,让他们不仅在学校,家庭中受教育,还要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培养着自己坚强,自立的品格。

  (三)行为障碍

  小学生的行为障碍是指在学校和家庭日常生活中,因适应不良,自我调节困难,缺乏适当的指导和帮助以及在一定的外界诱因影响下所产生的行为问题。主要包括不良习惯,多动症,依赖行为,退缩行为,攻击行为,品行障碍等。

  我们最常见的小学生行为障碍是多动症,它的主要表现是注意力不集中,多动,行为冲动,是一种综合性障碍。发病年龄多在8—10岁。因为正常顽皮儿童也有好动表现,因此在判断一个学生是否是多动症时,一定不要轻易断言。一般都需要对学生观察半年以上,如发现其在学习或做某件事上不能控制或仅能控制很短时间;或在接受批评后,总是“明知故犯”;或长期有反常行为,不守纪律,好惹事,不讲礼貌,干扰他人,对自己的问题缺乏认识;或学习困难,在言语表达,思考,抽象综合能力等方面较差;或有抽搐症等等的一些问题,才应考虑该生是否具有多动症。

  多动症是一种心理障碍,因此在咨询治疗时应多采用心理治疗方法。

  首先,咨询人员应以同情的态度对对待他们,因为大部分多动症的学生能认识到自己的这一不良现象,并因此受到来自家长,教师,同伴的指责而深感痛苦。所以,帮助他们树立战胜自我的信心是最关键的。

  其次,要与家长共同努力,帮助协调改善家庭气氛,改善教育方法,让家长认识到,责骂,惩罚只会加重他们的病症,使他们更自卑,孤僻,甚至造成反抗心理。教师不能厌弃和歧视他们,对其微小的进步应给予肯定和鼓励,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再者,要鼓励他们参加有益的集体活动,在活动中改善他们的动作协调性,并注意培养他们的注意力。

  另外,在生活,学习,交友等其它方面,也应给予反复的指导和帮助。


作者: 李甫田    时间: 2008-7-26 11:46
标题: 回复:继续教育<中小学学生心理健康与心理咨询>
第六章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第一节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概述


   一、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意义


   (一)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学校心理辅导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学校心理辅导的途径来讲,学校心理辅导的基本途径有两条,一条是对全体学生进行心理教育,另一条是针对有心理困扰的学生进行心理咨询,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承担起实现第一条途径的辅导任务,成为其有效的表现形式。从学校心理辅导的形式看,近十多年来,我们在实践中创造了不少的操作模式。一种是各种形式的集体辅导活动,包括心理训练、专题辨析、情景设计、角色扮演、游戏辅导、心理知识讲座等等;一种是教育教学中的心理辅导,包括学科教育中的心理辅导、班主任工作中的心理辅导、团队活动中的心理辅导等等;第三种是个别咨询、团体咨询。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正是从第一种模式里面的众多辅导活动发展出来的。

   (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

   在中小学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是教育思想进步的体现,是教育发展和改革的必要,是学校端正教育观念、遵循教育规律的积极思想。它不仅继承了传统教育,还弥补和发展了过去教育中的不足。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开设是现代教育的标志,是一项追求教与学和谐一致、协调学生身心发展、培养一代新人的重要途径。

   1.从培养目标看

   素质教育是为实现教育方针规定的目标,着眼于受教育群体和社会长远发展的需要,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就是面向全体学生,帮助并服务于全体学生,按照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和个性特点,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全面提高学生的心理品质;激发潜能;健全人格;增强承受挫折和适应环境的能力。可见其课程目标是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奠定基础的。

   2.从教育模式看

   素质教育是一种教育思想,又表现为一种教育实践模式。不仅强调全面性,还强调基础性和发展性。

   所谓“全面性”即面向全体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就是面向全体学生,以班级为单位,针对不同年龄层次、不同心理发展水平的学生,组织教学内容,选择活动方式。让全体学生参与到课程中,在活动中体验和得到启示,从而实现自助和互助。

   所谓“基础性”是基础教育的本质体现。基础教育的对象就是青少年学生,基础教育就是要为学生的成熟、走上社会,获得基本知识和技能,促进基本素质的提高。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从学生的实践活动编排内容,针对学生心理发展需要开展辅导活动,它不仅可以有效的促进学生的心理成熟,提高学生心理品质,同时有效的帮助学生全面发展、全面提高。

   所谓“发展性”是在基础教育阶段培养学生学会终身学习和发展的能力,在德智体等方面打好基础,这是为教育可持续发展做好准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就是帮助学生能够正确地认识自己,培养自尊、自信,发展自己的各种能力,充分开发潜能,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生存。

   3.从教育方法来看

   素质教育既强调面向全体学生又强调要根据学生的个性发展因材施教。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能够把各年龄层次学生的群体培养目标与每一个受教育者的具体发展目标统一起来,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学生,改进教育方法,实施因材施教,重视学生个性发展。

   (三)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课程改革的重要补充

  课程教材改革是落实素质教育的关键性环节,课程教材改革要求注意学科间的相互衔接,要求在课堂教学中能够运用一切有效的方法和手段,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给学生以更加多的独立思考问题和自我发展的机会,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的学习和成长。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恰恰是对学科课程的改革和补充。学科课程的主要功能是将社会文化和知识传递给学生,以知识为载体、以知识传递为中介,使学生获得智慧和技能,它以社会发展为基本出发点。它的局限性在于常常难以顾及个体发展的差异性和需要,难以发挥个体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主要的功能是促进个体身心健康,以个体经验为载体,以活动为中介,使学生获得学习、生活、社会适应与发展的技能。它是以个体的发展为基本的出发点,可以极大的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作者: 李甫田    时间: 2008-7-26 11:47
标题: 回复:继续教育<中小学学生心理健康与心理咨询>
第二节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形式

   一.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活动形式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活动形式是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参加课程设计的活动动机为中心的课程。

   (一)主要特点

   1.兴趣性

   兴趣是产生动机的一个主要的因素,动机使学生对课程内容的学习和参与活动采取积极的态度和行为。因此课程的设置追求贴近、激发和调动学生的活动兴趣。

   2.启发性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里面的辅导活动常常会要求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在心理剧体验和感受扮演角色的情感。虽然设置的活动情景和角色的行为方式往往都是虚构的,但仍能够让学生在体验中自觉和不自觉地得到启发。

   3.社会性

   心理健康教育的最终目标是要帮助学生成为社会人,能够很好的适应社会的各种变化和挑战。因此,通过设计一些可以反应某些真实生活的活动,让学生从中感受生活、了解社会,通过体验来调整自己的态度和情感,为走上社会做好心理上的和行为上的准备。

   (二)主要形式

   1.角色活动

   这种形式要根据学生的年龄和辅导的目标来设定角色的,它通过学生自己去扮演角色,在角色游戏中去了解角色的感情和想法,然后自觉的改变原有的心理想法,建立起良好的心理品质。

   2.表演活动

   设定某一个具体的场景和情节,让学生自己选择角色进行排练表演,在这个过程中通过模仿角色的心理和行为来提高自我的心理品质。

   3.游戏活动

   有目的的组织学生参加设定的游戏。如:“人际交往扑克”游戏活动。活动有着自己的游戏规则,学生必须按照人际交往扑克的规则进行出牌,在打扑克牌的游戏里面实现和体验了人际交往。

   4.体育活动

   它是一种特定的游戏活动。一般说来,通过体育活动可以训练学生的勇敢、坚定、果断、毅力等意志品质;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关心他人等人际交往品质;可以提高学生的机智、灵活、敏捷等智力品质。


作者: 李甫田    时间: 2008-7-26 11:47
标题: 回复:继续教育<中小学学生心理健康与心理咨询>
第三节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原则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以发展和提高学生的心理品质为目标,又全体学生主动参与的辅导活动课。它有别与传统的学科教学,是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和成长的需要,按照心理辅导的原理和技术设计组织的、形式多样的、生动活泼的活动体验课程。为了能够达到其课程目标,体现出自己的特点,就要遵循一定的课程原则。  

  一.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设置与实施原则

  (一)全面性原则。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功能在于通过对学生进行一定地引导、指导、协助和服务,来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它不能够像心理咨询那样和学生做一对一的交流和辅导,也不是象单纯的心理治疗那样, 以存在有个人无法处理的心理障碍的极少数学生为服务对象,它应面向包括正常健康的学生在内的全校的全体学生。当我们对全体学生辅导工作做得有成效时,个别学生的问题便较少发生,或更易于解决。 这个原则要求我们在设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目标和内容、制订课程计划时要着眼于全体学生,要考虑大多数学生共同需要与普遍存在的问题; 组织活动时也要努力地创造条件,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其中, 特别要给那些内向、沉静、腼腆、害羞、表达能力差, 不大引人注目的学生提供参与和表现的机会。要从知识传播、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心协调等方面出发,让知、情、意、行有机统一,突出做人素质的全面提高。为此,课程的实施方法多式多样、活动内容丰富,面向全体学生,涉及学生的德、智、体、美、劳诸方面。课程的活动涉及的内容有:学生的适应问题、学习辅导问题、人际交往问题、情绪调节问题、自我意识问题、个性培养问题、升学就业问题、危机干预和生命教育问题、青春发育问题、休闲和消费问题等等。

  (二)整体性发展原则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要追求学生人格的整体性发展。从社会价值取向看,它重视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从满足学生自我完善的需求看,它注重学生知、情、意、行几方面协调发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对象是完整的活生生的人,而不是人的局部、人的智能侧面或人的心理问题。因此要能够树立学生全人发展的观念,要关注学生人格整体的完整。即使是从事学习辅导,重点也不在知识的获得,而有学生学习态度、习惯、方法的改变,以及让学生能增强学习信心、享受学习的乐趣。

  (三)学生主体性原则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基本功能是促进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心理素质的形成和发展,必须依赖于主体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依赖于主体的自我教育过程,即依赖于主体自身与外界环境之间的互动,通过主客体的交互作用,使心理结构趋于完善化、复杂化、平衡化,从而心理机能得以提高,心理潜能得以发挥。如果学生缺乏主动精神,缺受受辅动机,辅导不但不能够到达一个好的效果,而且还很可能引起学生的抗拒、冷漠和敌意。同时,心理辅导是一种助人自助的过程,“助人”只是手段,让学生“自助”才是目的。此外,青少年期是学生自我意识、独立倾向快速发展时期。处于这一时期的学生渴望通过自己独立思考与主动探索解决面临的问题,检验个人影响环境和控制自己的能力。他们往往会对成人的过度保护表示反感。因此以上种种都要求我们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积极性和创造性。教师切忌把这门课上成知识的灌输课,应不断发现学生身边经常遇到的心理问题,并借题点拨,促其自悟,使学生真正领悟问题实质,认知水平得以提高。要能够很好的遵循学生主体性原则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不能够以传授系统学科知识为目的,其设置、内容的选取与安排应充分以学生需要为出发点,围绕学生关心的实际问题和存在的问题来进行。唯其如此,心理课才能唤起学生的兴趣,成为学生自觉的需求,而不是一门必须完成的功课。

  2.心理课上要让学生“唱主角”。 增加学生的自主活动,让学生能够多说、多想、多做,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体,实现自我体验、自我启发、自我教育。学生是参与、完成心理辅导活动的主体,教师的作用是从旁协助,提供建议,因此应注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活动设计中要给学生发挥想象力留有余地;在辅导过程中要鼓励学生发表看法、宣泄情感、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在与学生沟通的过程中,作为协助者,教师应避免使用“你听我说”、“我告诉你”之类的命令式、灌输式的口吻,宜用鼓励性的、商量式的语气说话,例如,“我能体会”、“原来如此”、“请继续讲”、“你的意思是不是这样 ”、“请听听我的意见”、“我想作一点补充”、 “如果这样看是不是更全面”等。

  (四)参与性原则

  学生参与活动是课程成功的必要条件,在教师的引导下,让每位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全过程。比如,座位以5-6人为单位安排形成环型或半圆型,改变以往的课堂组织形式,以缩短空间距离,形成融洽的气氛,便于交流,且不会忽略个别成员;创设活动情景,贴近生活,贴近学生需要;采取积极评价,正面肯定、公正真诚等都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参与性。

  (五)灵活性原则

  由于不同学校的特色不同,同一学校的不同班级的特点不同,同一个班级的不同学生,情况有差异,因此要根据不同对象来设计课程活动,体现灵活性。比如,可以在春季开学之际与学生谈“春困”及克服方法,在考前与学生谈焦虑和应试策略等等。

  (六)发展性原则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重点是帮助学生发展,目标也是个性发展,完善自我。课内注重发展,比如华师大附属东昌中学创设了“微笑起立法”,即学生起立不再是单一的、传统的、简单的问好,而是必须做到“三要”--一要面带微笑,二要昂首挺胸,三要注视老师。由此,学生不仅可以良好的精神面貌投入学习,而且久之,就会慢慢养成用这种方式去迎接挑战,去面对生活,从而形成乐观自信的性格,这就是一种自我发展。

  (七)知行并重原则

  心理素质教育课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而是体验式的活动课。通过各种活动让学生能够了解和掌握一定的、简单的发展心理学知识,教会学生心态调适的方法;让学生了解自己,了解自己与社会的关系。要在提高认知水平的同时,重点放在行为的塑造上。行为乃是心理素质的显著标志。学生学习这些知识的目的是,学会自我分析、自我体验和自我调控,学会排除生活、学习及人际交往中遇到的困惑、烦恼、焦虑等不良情绪,能够解决生活、学习中的实际问题,充分发挥自身的心理潜能,使全体学生在心理发展方面都有一个提高。故教师教学重点应放在学生对心理学知识的应用上。

  (八)点面结合原则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以全体学生为对象的,让每一位学生的心理都得以最大可能性发展是心理素质教育课的目的。在对全体学生进行全面教育的同时,教师要时刻把握因材施教这一古老的教育原则,虽然同一年龄学生具有很大的相似之处,即共性,但是,个体的差异也是客观存在的,教育是平等的,从不放弃任何一个能接受教育的学生。所以教师在面向全体学生授课的同时,还要针对个别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心理问题进行咨询、疏导,让学生共性健康发展的同时,又要使学生的个性充分施展,实现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作者: 李甫田    时间: 2008-7-26 11:48
标题: 回复:继续教育<中小学学生心理健康与心理咨询>
第四节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方法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不同于一般学科的教学,因为它的教学目标不是为了传授心理学的知识,而是希望通过一系列的心理辅导活动,让学生能够从活动中懂得认识与了解自我、发展自我的重要性,进而能够主动的去发展和提高自己的心理品质。因此,根据这样的特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可以运用的教学方法有:


  一.认知法

  这类教学方法主要是依靠学生的感知、想象和思维等认知活动来达到教学目标。它包括以下几种活动:

  (一)阅读和听故事

  教师通过向学生推荐优秀的和有针对性的读物,或者自己开辟和编写心理健康教育的专栏。在课堂上安排读书讨论和交流读书的心得体会,或讲述一些有意义的故事,让学生能够从中得到启发,从而改变自己的生活与行动的态度,促进自我人格的发展。

  (二)认知改变

  教师通过质疑、暗示和说服等方法,来改变学生非理性的信念和观点,从而恢复和建立合理的、积极的思维方式。来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和促进学生健康人格的发展。


作者: 李甫田    时间: 2008-7-26 11:48
标题: 回复:继续教育<中小学学生心理健康与心理咨询>
第五节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其他论述

  一.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对老师的要求


  (一)个性品质

  教师要自信、乐观、开朗、热情、善解人意、富有爱心、乐于助人等,也就是说要能够有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有完善的人格与健康的心理品质。

  (二)理论功底

  要能够掌握有关的心理学、行为学、教育学和社会学等理论知识和原理;要能够比较精通心理辅导的专业理论与操作技能,比如关注、倾听的沟通技术,同感、尊重、真诚等反应技术,面质等挑战技术。比如人际交互理论、情绪调节理论、行为矫治理论、心理动力学理论、团体辅导的理论与技、游戏辅导的理论与技巧等等。

  (三)教学理念

  要能够真正做到以人为本,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而特别的个体,都有着自己的潜能,都可以在他人的帮助和引导下发生相应的积极的变化;要避免把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上成“老师说,学生听”的单纯知识性传授的误区,要坚持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必须注重体验活动,让学生从中自己发现问题、自己寻找解决方案,从而获得培养健康心理品质的方法和技能。在整个课程的开展过程中坚持以学生为主体,自己则以朋友的身份参与到活动中,努力创设出和谐的课堂气氛,通过给予赞许、同感、鼓励等态度激发学生表达出自己真实的感受、想法,进而点拨、启发和引导。

  (四)教学技能

  1.要能够把握住各年纪学生的心理特点、发展水平和相应的辅导目标,有针对性的选好合适的辅导内容和形式。

  2.要能够有效的在愉快轻松平等的前提下维持好课堂的纪律。

  3.要能够调动、组织、引导学生积极的投入和参加到课程的各种活动里面来。

  4.要能够灵活机智的应当课堂中出现的各种意外,能够及时地对学生的言行做出相应的积极的引导和反馈。

  5.要能够有一定的创造力和组织能力,在学生的心理活动处于被动时可以适当的调整自己的辅导手法和方式。

作者: 李甫田    时间: 2008-7-26 11:49
标题: 回复:继续教育<中小学学生心理健康与心理咨询>
第七章 教学过程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和教育改革的突破口,也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阵地和切入点。班级授课制是学校教育的主要方式。学生在校时间基本是在课堂上度过的。我们的教育方针、教育思想、育人目标,都要由教师在课堂上去落实和实施。因此说,抓住课堂教学这一环节,就是抓住了教育改革的牛鼻子。离开课堂教学,一切改革、任何教育都是空谈。实施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最经常的最大量的也是最切合实际的做法,就是依靠课堂教学,在教学过程中融入心理教育,即教书又育人。  

第一节 教学过程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在教学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既为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学校教育的整体优化注入新的活力,也为素质教育与课堂教学的结合寻找一个新的切入点……诸如此类意义。尚需理论界从不同学科去研究总结。对于基层学校而言,在教学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其意义主要在于提高教学效果和师生素质。


  一、全体教师参与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提高教师素质

  在教学过程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避免了诸如班队活动、心理咨询等参与人数少的局限性,全体教师参与其中。全体教师在参与中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又以良好的素质为条件去参与,通过提高教学质量去提高学生素质,从而形成良性的循环,真可谓在参与中发展,在发展中参与。

  (一)教师参与有利于增强科研意识

  当前,向教育科研要质量、要效益,已成为教育走向内涵发展道路的基本战略和策略。积极参与教育科研,努力争做科研型乃至专家型教师,成为每个教师的自觉追求和奋斗目标。教育科研意识是对教育活动的有意识的追求和探索,是运用教育科学理论指导教育活动的自觉,是对所从事的教育活动的一种清晰而完整的认识。把教学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当成一种教育科研,保证教师在参与时始终围绕其核心思想,真正抓住精神实质。无论是开设心育课还是各科教学的渗透,都不同于以往的教学,没有许多教学参考书和教案选编等资料可供借鉴,要靠教师在学习教育理论的基础上,去寻找、发现其中的问题,然后把思考付诸实践,选题实验,捕捉头脑中出现的新思想、新问题及经验体会,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这样不断地学习、思考、探索、总结,不仅使教育科研贯穿于教学过程,提高了教学质量,而且获得了科研成果,教师自身的科研意识也不断增强。


  (二)教师参与有利于提高教学才能

  要顺利完成教学任务,不是单一能力所能胜任的,需要多种能力的结合。教学才能就是为了完成教学活动任务的各种能力的独特结合。教师的教学才能因其在教学过程中作用的重要,而成为教师素质结构中的必要成分。教学才能应包括:掌握和使用教材的能力、选择教学方法的能力、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情绪的自我调控能力和教育机智等。开展心育,无疑会丰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需要教师潜心分析教材、揣摩教法,相关能力自然会提高。语言表达是教师的武器,正确掌握并熟练运用语言是执教的起码条件。历来对教师语言表达提出的要求不外乎准确、简练、流畅、生动、形象等。心育的开展使得各方面对教师语言表达提高了标准,除满足上述要求外,更要注意语言的感情色彩,多给学生以正面信息,积极暗示。为了尝试用亲切、平等的心灵对话去代替多年来空洞、呆板、生硬的知识传递,心育实验学校牡丹江市东苑小学的老师们,不断探索、认真实践,总结出一套《心理感悟型课堂用语》,正是心育使教师语言表达能力提高的生动写照。为开展心育,教师具有情绪的自我调控能力尤为必要。与以往要求的情绪感染力相比,它有更丰富的内涵。如果说情绪感染力限于文科教学中教师以充沛、饱满的情感去影响学生,使其产生共鸣,那么,教师的情绪自我调控能力远不止于此。心育要求教师的情绪自我调控贯穿于课前、课中、课后全过程,它包括:课前调控,即保证上课时充满信心,以轻松、自信的情绪步入教室、影响学生;课中调控,是指教师对学生充满爱心,以爱培养良好的心理气氛,以此缩短师生距离,使课堂保持教与学的热情;课后调控,要求冷静地对待课的得失,尤其是存在问题,认真写好教后记,有利于上好下一节课。


  (三)教师参与有利于塑造健康人格


  教育教学的实践雄辩地证明:教师良好的人格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开展心育的目的是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而人格健全发展是其重要内容。只有教师本身具备了良好的心理素质,才可能培养出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学生。教师健康的人格是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条件,而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又能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水平,形成其健康人格。参加培训、课余自学、集体研讨等途径,都会使教师掌握心理健康的知识;钻研教材、了解学生、联系实际的过程又能深化这些知识。教育者必先受教育。情感教育能使教师提高情绪调控能力;社会适应教育能增强教师与社会的协调程度;人际交往教育使教师善于交际,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意志教育使教师增加耐挫能力,而具有坚强的意志……逐渐形成健康人格。


作者: 李甫田    时间: 2008-7-26 11:50
标题: 回复:继续教育<中小学学生心理健康与心理咨询>
第二节 教学过程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条件


  一、树立现代教学观

  一个教师能否有效利用课堂这一阵地,在传授文化知识的同时,对学生进行心育,关键是要有正确的观念。传统的教学观,是把课堂当成教书堂,教师讲学生听,教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听得目瞪口呆,如此灌输知识,填鸭式教学,不仅谈不上什么渗透心理教育,而且损害学生心理健康,甚至导致厌学症等心理疾病的发生。要把课堂变成渗透心育的场所,必须破除旧观念,树立新的教学观:


  (一)破除“容器”理论,提倡“开门”理论。


  传统教学观,把学生当成装知识的容器,任凭教师去充填。这一观念,是把学生当成客体,被动学习,被动接纳,教师任意摆布,任意塑造。而新的教学观,则把学生做为主体,是课堂上教与学矛盾的主要方面。教师在课堂上,应当起到启发、诱导作用,而不是包办代替,要让学生学会自己拿着钥匙去开门,学会学习,这就是所说的“开门”理论。我们有些师生,已经习惯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在课堂上不肯动脑,只想听老师讲,记住现成的结论;老师则不厌其烦,反复强调要记住什么。殊不知,交给学生一座金库,还不如交给一把打开金库的钥匙。课堂上,不仅要教书,还要教学生学会思考,学会质疑问难。这一点,即使是网上教学,也难以做到,而我们通过课堂教学改革,必须做到。


  (二)破除目中无人的师本位,确立学生主体观


  在课堂上,到底以谁为主。有人说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主体要听主导指挥之意;因此,又有“双主体”说,即教师、学生都是主体。不管怎样表述,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是不容忽视的,是一个影响者、操纵者和领导者,没有教师,不能上课,这是不容怀疑的。但是课堂教学的目标是让学生学习,从这个角度看,教师又应当成为引导者、辅导者、助人者。因此,又有人提出“火把”理论和“大观园”理论。
  在课堂上,学生的发展如同一个火把燃起。火把本身是主体,而教师是个点燃火把的人。火把本身存在个性差异,需要有各式各样的点火方式,教师要提高本领,因人而异,把一个个火把点燃。学生的个性是逐步发展的,他们在课堂上不应当是一个模式,不应一律倒背着手,坐的笔直;而应当是活泼的,处于积极地发现、观赏、探索之中。以学生为中心,并不等于西方的儿童中心主义,并不是使儿童处于无组织状态,处于自由发展状态。主动的探索性学习,这就是所谓的“大观园”理论。
  探索性学习,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求每个学生,自主地去研究问题、发现规律,掌握要领。这既有利于兴趣的培养,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又可以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知识体系,达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教学效果。探索性学习,要求教师具有较高的业务素质,有一定的教育技巧和教育机智,这样才能有效地对学生进行指导和帮助。这是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的基本条件。


  (三)破除教学目标中的知识论,确立教学育人观


  教书育人,并不是说,只要教书就可以育人,而是说教书为了育人;教书只是手段、育人才是终极目标。只教书,不育人的教师,是“教书匠”。我们的培养目标,不是培养“书呆子”,而是要培养造就全面发展的人才,因此,要明确人才培养总目标,并且把这一大的目标贯穿到每一节课之中。要育人,就要培育全面发展的人,仅仅传授知识是不够的。不论哪一门课程,都必须挖掘教材内涵、抓住各种时机,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的培养,这样的教学才能全面完成教学任务,这样的课堂,才算得上是优质课堂。


作者: 李甫田    时间: 2008-7-26 11:51
标题: 回复:继续教育<中小学学生心理健康与心理咨询>
第三节 教学过程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方法


  教学过程是培养与发展学生的智力、品德和个性与人格的主渠道,其内容是多层次,多功能的。教学活动包括学生的认知活动、伦理活动和情感、意志、个性等心理活动,他们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教学过程的整体。所以通过教学不仅完成对学生知识、技能的传授和智力、品德的培养。还要完成对学生情感等非认知心理素质的培养。学生的动机、态度、兴趣、意志等的提高,不仅是教学的任务,也是教学赖以进行和提高的基础条件。由此可见,在教学中进行心育是十分复杂的;不仅仅是内容复杂,而且方式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俗话说“教无定法”也正是如此。在此只论述几种方法。


  一、以学生为中心,促进学生的心理发展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教学就是以情感为中心的发展学生人格的过程。这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教学是一种学习过程,学生的求知和成才的学习过程,实质上是一种持续不断的心理活动和心理发展过程。教学提供给学生的文化精华,只有通过学生心理机制的选择、消化,才能渗透在人格之中,学生才能从幼稚走向成熟。所以确立学生课堂的主体地位,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已成为素质教育的核心。真正做到在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促进学生的心理发展应抓好以下几个转变。


  (一)教学目标的转变。


  传统的教学论认为,教学是“特殊的认识过程”。在这种理论影响下,往往在确定教学目标时只对知识、能力、智力道德等方面确立了教学目标,很少或没有想到确立心育目标。教学中对学生心理的、人格的整体发展,认识不足,有所勿略。错误的认为只要学生的知识、技能掌握的好,智力水平较高,品德好,其心理、人格自然就会健康的发展了。其实在各科教材中,都蕴涵着丰富的心理教育内容,只要我们适当地挖掘,有机的渗透就会达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之目的。因此必须转变传统的教学目标观、树立现代目标观。
  现代教学论和实践证明,学生的心理素质、人格的完善是教学的重要内容和目标,只有把学生的生理素质、认知素质、伦理素质与心理素质综合地、整体地进行培养和发展,教学才会有效,才能培养健全的人才。因此要把心育目标摆上位置,做到每节课有目的的渗透,有的放矢地向学生进行心理教育。


  (二)教师角色的转变。


  树立新的学生观,课堂教学中必须搞好教师角色的转变。在应试教育的课堂教学中,老师是主角,老师讲学生听,老师问学生答。学生围着老师转,学生只是装知识的容器,处于被动的学习地位。素质教育呼唤学生的主体意识,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素质教育呼唤学生的主动参与,认定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老师是主导,是指导者、组织者;是学生的朋友和知已。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教学中教师就应当努力营造一种平等、宽松、民主、和谐、愉快的课堂氛围,使学生真正活起来,动起来,学起来,敢于求疑思维,敢于标新立异,积极探索知识形成的过程,使不同的学生都能尝到成功的喜悦,使课堂教学真正成为师生活动的生命的载体。这样的教师,既是课堂活动的导演者、表演者,更是帮助学生学习,解决学生学习困难的志愿者。


  (三)教学活动的转变


  传统的教学重教轻学,重结果轻过程,重知识轻能力,重模仿轻创造,强调学生的继承而忽视学生的创造,忽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关心学生的外显性结果而忽视学生的内心世界。学生学习的良好品质和意志,勇于探索的行为以及自尊、自信、善于适应社会的良好品质。不是在书本里而是在自我积极参与的集体活动中产崐生和养成的。一切教学影响只有通过学生自身活动、实践、锻炼才能转化为学生内在的精神财富。教学中要着重为学生创设主动探究学习的实践活动和机会。要做到“三给”:即给学生多留自主学习的空间,多给学生创造的空间,给学生亲自动手、动脑,亲自实践的时间,让学生在读一读,画一画,做一做,摆一摆中主动探索知识形成的过程,培养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教学方法的转变


  要积极探索变以教为主为以学为主的学习方法,让学生从被动的听话,转变为教学活动的参与者。构建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就要尊重学生,师生合作学习,师生平等地共同探索新的知识。展开真诚的讨论和对话,共同体会求知的方法,或参与实践活动。
  教师要在教学中抓住教材内在的智力因素和精神价值,不断变换教学方法,以新异吸引学生,以赏识激励学生的自信,以情趣吸引学生,以现代化教学媒体突破教材的难点和重点。

  

作者: 李甫田    时间: 2008-7-26 11:52
标题: 回复:继续教育<中小学学生心理健康与心理咨询>
第四节 学科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一、学科教学的特点与心理健康教育

  (一)学科教学的多样性与特殊性


  学校的教学工作,按照国家颁布的课程计划,开设多种学科课程。例: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自然、思品、社会、音乐、美术、体育、劳技、英语等学科,而每一学科都有其自身的特点与内涵。如语文学科,是进行社会交际的工具学科,其核心任务是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语文学科又分为识字、阅读、作文、说话、复习等课型,这是语文学科自身的特点。但是各科之间又有内在的联系。例语文学科有些教材内容中还涉及一些边缘学科的知识。如:涉及到自然学科、社会学科、音乐学科的一些知识。因此,我们可以说各学科教学内容各有不同,但它们之间又有着内在联系。不论什么学科,何种课类型,都要把心育融于其中,通过课堂教学,有机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二)以人为本,人格教育是共性


  21世纪更加激烈的国与国经济竞争,实际是科技的竞争,人才素质的竞争,说到底是教育的竞争。21世纪需要的人才是具有健全的人格,能承受挫折,适应环境,善于交际的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现代教育应当以人为本,倡导人格教育。各个学科“育人”的目的是共同的,要通过教学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使学生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合作;教学要以文载道,明理激情,使学生受到情感熏陶,意志锻炼,培养优良个性,养成优秀品质、健全人格,获得全面发展。


  (三)构建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


  教育的基本功能是培养人才,发展人的素质,开发人的潜能,焕发人的积极价值。因此,课堂教学改革的出发点要指向每个学生,指向他们的未来和发展。树立起一切教学活动都是为了学生的发展的观点。教师要为学生服务,要面向每一位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即是指导者,又是组织者,参与者,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要以自己对知识的热爱和追求,探索的精神,感染和焕发学生对知识的热爱和渴求。要围绕教学目标,调动学生自觉学习的积极性,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以学生怎样学习为主线,教师适时指导、组织、点拔,引导学生自己去自读自悟,要敢于质疑问难,主动探索知识形成的过程。教师要及时反馈,掌握学生的状态,及时调节师生的双边活动。以促进完成学习目标,构建以学生自觉探究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课堂是师生相互合作、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双边活动,正如华东师大叶润教授所说:“课堂就是流动着的生命,教师和学生共同渡过着的生命。”

  (四)学生的心理状态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保证


  教学心理学研究证明,教学好坏,关键看努力。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他们努力学习的效果如何,主要受两方面影响,一是智商,二是情商。智商是观察能力、注意力、记忆力、思维力和想象力的结合体。是认知能力的体现,它可以影响到对知识的认知、理解、运用,影响到学习效果,教学的效率;而情商则是心理状态的体现,是非智力因素的核心,尤其小学生,注意不能持久,课堂学习中有一些是光凭无意记忆。教学中教师要观察学生的学习心理,预防心理疲劳,不断变化教学方法,激励学生的自我意识,尝试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不断点燃创造性学习的火花,给每个孩子创造获得成功的机会,使学生智力潜能和非智力因素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作者: 园丁    时间: 2008-7-26 11:53
标题: 回复:继续教育<中小学学生心理健康与心理咨询>
发个附件就好了,考试可以用
作者: 李甫田    时间: 2008-7-26 11:53
标题: 回复:继续教育<中小学学生心理健康与心理咨询>
第八章 教育活动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近年来,由于社会发展带来的种种变化,我国学校教育和儿童发展事业受到了冲击和挑战。调查表明,我国的中小学生,约1/5左右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行为问题,如厌学、逃学、说谎、作弊、自私、任性、攻击、退缩、焦虑、抑郁等等种种外显的和内隐的心理行为问题。这些心理行为问题不但严重地影响着儿童自身的心理健康发展,而且也给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带来巨大的困扰,直接影响学校教育任务的完成与教育目标的实现。因此,在学校教育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十分迫切的和具有重要意义的举措。

  研究与实践证明,实现心理健康教育应更多地依赖于个体在真实情境中的实践操作与体验。应深入生活,在实践中加以训练、巩固。为此,应注重实践,给学生机会,让学生在参与中、在“做”中、在认知中、在理解中真正受到心理健康教育。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做法就是在中小学不同教育活动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寓心理健康教育于活动之中,注意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实践中随时抓住问题作为教育契机开展生动、直观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注重在生活中有意识地组织学生开展各种活动去实践、体验所学到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通过这些生动、活泼、有趣的活动,不仅能让学生受到实实在在的心理健康教育,而且会使学生体会到心理健康教育来源于生活、实践于生活的基本道理,从而将心理健康教育真正落在实处。


第一节 不同教育活动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一、少先队活动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充分利用少先队这一阵地,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对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具有健康人格和个性特点以及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的人才。由于心理品质是多层次多方面的,小学生在不同时期又有不同的心里特征,因而心理健康教育,应根据小学生心理和生理发展的年龄特征设计活动形式,确立活动目标,采用不同方法,在活动中使小学生受到心理健康教育。

  (一)少先队活动的文化策划和心理气氛的营造

  学校应将少先队例行活动的开展作为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有利时机。如新少先队员入队仪式、升旗仪式、手拉手一助一、“心连心”活动、毕业典礼等活动,我们可以把这些看作是动态的环境。这种活动将影响学校良好心理气氛的形成,同时也因学生的参与实践,而具有较强的教育功能;并使学生在创设的活动环境中不知不觉地完成社会认知,作出选择,学生自主和谐地得到发展。学校举行的少先队例行活动应该是校园里一道亮丽的文化风景线,通过精心策划使这些活动负载着大量的文化信息,并渗透着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这些活动主要应有以下几个特征:

  1、内容创新 充满时代气息

  在知识经济的浪潮中,学校要培养数以亿计的具有创新精神的知识型劳动者。美国心理学家格齐伊认为:“明日的文盲是不会学习的人”。学校少先队活动的开展,就要体现内容创新。如学校通过科技节开展创新设想100例活动,设立“创新设想奖”等启发学生大胆想象,大胆创造,看谁能展开想象,提出各种各样的设想,并看谁的设想有价值等,通过这样的活动,同学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必将更加丰富、活跃。

  2、形式新颖 手法多样

  如学校可在全校开展“校园吉尼斯大众体育挑战会”,设立众多大众体育项目,如引体向上,跳跃,足球射门等,并鼓励全校学生踊跃报名比赛。学校应力求将这样的“挑战会”,办成学生的校园盛会,从而提高学生的竞争和合作精神、增强学生的意志力和耐挫折力,加大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

  3、传统继承 文化积累厚实

  学校是社会的学校。学校举行的典礼、仪式有学校的传统印记。这是对全校学生极具教育意义的大事件。如升旗仪式就是学校传统典礼。在升旗仪式上,可邀请一批杰出的毕业生做国旗下的演讲,由于这一有意义的仪式,必将激发起学校师生的崇高的爱国之情和庄严的历史使命感。  

  (二)建设充满文化气息的优美校园环境建设

  学校的校容校貌这种静态的物质环境是创设符合心理健康教育的学校环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种物质环境要和群体心理气氛相适应,要以校园文化建设为基础。这种硬件环境是人文化和自然化的有机结合,因为环境是学校开辟教育活动的重要背景和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条件。一个环境优美的校园也反映出学校成员的美感。

  1、以人的活动为本

  校园环境应做到整体规划,布局合理,这种合理性充分考虑到师生活动的便捷、舒适和有利于学习、休息、生活。

  2、造景借景

  让学生在优美的自然环境中得到美的享受。

  3、真正让每一个墙面“说话”

  如学校可将历届知名校友的大幅照片陈列在走廊墙上,或将历届校长的照片陈列在会议室。学校的画廊里陈列学生作品等。

  4、着力解决几个难点的建设

  如学生洗手间的现代化建设、餐厅的美化等。

  5、校园文化的标志性建设

  如开辟校园文化广场,设计纪念性雕塑。

  6、校园文化的信息化建设

  如板报、专刊、校刊、广播、电视电子显示屏幕、触摸式检索电脑等。

  (三)少先队活动中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心理品质

  1、在少先队活动中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

  (1)正认识,发理育情。情感是在认识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正确的认识会产生正确的态度和积极的情感;错误的认识会产生错误的态度和消极的情感,为了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就必须让他们了解有关的知识,懂得有关的道理。知识越丰富,道理越深刻,情感就越深厚、崇高。当谈论个人前途和理想的时候,首先想到祖国的前途和社会的需要,把祖国和社会放在最高的位置上,这样就会有强大的精神支柱,就不会在谈论个人前途和理想时产生烦恼和悲观。要使学生懂得:一个人的价值,应当看他贡献什么,而不是取得什么。

  (2)加强引导,以导言情。为了使学生在活动中增加积极情感体验,必须引导学生向内在化方向发展,为此,教师应该做到:首先,要增强学生对事物困果关系的认识,引导学生对生活中真实的或假设性的事情从因果关系方面进行分析和讨论;其次,对不同控制水平的学生分别作具体的指导。对外部控制明显的学生,尤要注意在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上作具体指导,对其学习上的进步要及时鼓励,使他们看到努力程度和行为结果之间的关系;第三,在发展内部控制点的同时,必须帮助学生发展平衡的控制点。把成败结果一概归因于外部因素的学生,固然不能对行为作自我控制和自我调节;但把成败结果统统归结于个人努力不足,过多地责备自己,也是不现实的,因为这不仅对自己情绪健康不利,而且也不能对自己的行为结果负起合理的责任。为此,要引导学生作出符合实情的、准确的归因;最后教师应注意自己对周围事物的因果分析。教师每天都面临着许多需要解决和处理的问题,像学生的成绩落后、种种情感健康总是学生间产生冲突和纠纷的原因等。在处理上述问题时,教师如能仔细地分析问题的原因,判断有可靠的事实根据,结论合理、公正等,这些不仅为学生学习正确的归因树立楷模,而且对学生的的情感健康也会产生直接的影响。

  (3)创设情境,以境育情。情感总是在一定情境中产生积极热情感,应当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来创设情境,做到以境育情。例如,少先队活动,队列操练、出旗仪式、升旗仪式等,对队员的自豪感、荣誉感、集体主义情感的培养,具有重大作用。组织学生参观工厂、农村,访问科学家、劳动模范等,能唤起他们爱祖国、爱劳动、爱人民、爱科学的感情。游览名山大川、名胜古迹、革命圣地等,不仅有助于培养爱国主义情感,也有助于培养美感。到大自然中去旅游,可以饱览大自然赐于的美:宏伟险峻的山川,柔媚荡漾的湖光波影,会大开学生的眼界;五彩缤纷的野花小草,翠绿葱茏的茂林修竹,会染绿学生的心田;炊烟袅袅的乡村,分明是一幅“穷巷牛羊归”的恬美图画;而塞上的辽阔辽阔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优美写实……至于课外阅读活动,它不仅可使学生获得广博的知识,而且也是培养学生情感的丰富性和深刻性的重要途径。

  2、在少先队活动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性格

  (1)培养集体,发群育情。班集体不仅是教育的对象,而且也是教育的强大力量。班集体为学生的性格教育提供了良好的教育情境。一个良好的班集体,犹如一个巨大的陶冶性格的熔炉。通过集体教育,不仅可以培养出关心集体、维护集体利益的集体主义性格特征,且其他许多优良的性格特征如诚实、助人、组织性、纪律性、自尊心、好胜心、荣誉感、责任感、义务感等,也都能得到培养。只有当一个人长时间地参加了有合理组织的、有纪律的、坚韧不拔的和有自豪感的那种集体生活的时候,性格才能培养起来。通过形成正确的集体舆论和良好的班风培养学生的性格。集体舆论既是形成和发展班集体的巨大力量,也是学生自我发展的手段。集体舆论对学生的影响,往往要比教师个人的力量要强大和有效,所谓“众怒难犯”就是指集体舆论的威力而言的。班风是班集体在情感上、言论上、行动上的共同倾向,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无形的教育力量。它支配着全班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也会影响到学生的性格。少先队活动具有生动性、趣味性和灵活性,不但能丰富学生的心理活动内容,且易使学生通过活动接受教育。在接受和执行少先队委托任务的过程中,学生经常会发生社会需要与个人需要,即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之间的矛盾,也经常会发生完成任务与执行条件之间的矛盾,克服上述矛盾的过程,也就是培养学生的关心集体、公而忘私、刻苦耐劳、坚忍不拔、沉着镇定等良好性格特征的过程。通过改变学生在集体中的地位培养学生的性格。学生在集体中所处的地位会影响其性格。地位较低的学生,易形成自卑、孤避和缺乏责任感等不良性格特征。设法提高学生在班级的地位,对于纠正其不良性格特征是有益的。

  (2)读好书,以书育情。英国学者培根曾经论述过读书对性格培养的作用。他说:“读书在于造成完全的人格”“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采,足以长才,……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灵秀,数学使人周密,哲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生活实践也告诉我们,知识能极大地丰富一个人的性格世界:骄傲者多读了一些书,就能看到知识的无穷,因而变得谦虚起来;自卑的人读了一地些书,就会看到自己的力量,因而变得自信起来,如此等等,不一而足。在性格教育工作中,为了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性格,应该让学生读些什么书呢?意主要应读以下三类书:

  一是文学书籍。优秀的作品中的主人公的性格,对于读者的性格潜移默化地起着感染和熏陶的作用。从作者所歌颂的人物身上,读者吸取着优良的性格品质;从作者所暴露的人物身上,读者也憎恶着庸俗卑下的性格特征。在生活中不难发现常有这样的人,对自己的性格缺陷长时间不以为然,不肯下功夫克服。当他们读了优秀的文学作品,接触到其中一引起深刻而生动的人物形象和性格后,往往有所感触,联系到自己的性格,受到触动,终于坚定了克服不良性格的决心。前苏联著名长篇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出版后不久,有七千名读者写信给作者,表示他们的敬意并说明他们所受的感动。其中还有一封不署名的小偷的信。原来小偷偷了人家的皮箱,发现皮箱里有一本《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读了之后深受感动,感到自己不劳而获的偷窃行为的可耻,并决心洗手不不,重新做人。他真的这样做了,并参加了正当的工作,所以特别致信作者奥斯特洛夫斯基。这个例子,正像高尔基在论述书籍具有陶冶性格力量时所说的那样:“只有知识才有力量,只有知识才能使我们诚实地爱人,尊重人的劳动,由衷地赞赏无间断的伟大劳动的美好成果,只有知识才能使我们成为具有坚强精神的、诚实的、有理想的。”

  二是名人传记。一部人物传记,就是名人走过的路程的生动记载。看一部名人传记,就等于聆听名人用自己的切身体会给我们讲课,往往能受到深刻的感染和启迪。有的人生活中稍微受到挫折和打击,就哀叹生不逢时,意志也变得消沉起来;如果多看一些名人传记,看看他们经历的千难万险,就会感到自己所受到的挫折,简直算不上一回事,从而使自己坚强起来。有的人事业上、学习上遭到向次失败,就容易灰心丧气,甚至一蹶不振;如果多读几部名人传记,看看名人们怎样一百次跌倒,一百零一次爬起来求得成功,就会帮助我们理解“失败是成功之母”的含义,增强克服困难、战胜失败的信心、决心和恒心。

  三是历史书籍。每一个历史人物都有他们的性格特点,他们的性格也必然影响和制约着他们在历史上的作用。通过对历史人物成败兴衰的探讨,我们可以清醒地看他们的性格对其事业的影响。比的危害有多么大;看看庞涓的传记,则可以看到嫉妒人才的危险,等等。每一个历史人物都为我们提供了一面可供借鉴的镜子,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可以把历史书籍看成培养性格的教科书,把众多历史人物看作性格教育的正面和反面教员。

  3、在少先队活动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

  (1)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树立远大志向。由于人的志向是其人发现与发展的集中体现,有什么样的人生观,就有什么样的志向。因此,立志的关键,是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进行知识教育,给学生以相应的有关意志的知识也是非常必要的。要从小事做起,坚持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磨炼自己的意志。严格制度、纪律,规定合理的生活制度和严格的纪律,要求学生自觉地去执行,对于培养其意志非常重要。坚持体育锻炼,“坚持”本身就是坚强意志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运动是一项磨炼意志、锻炼意志的有效形式,体育活动需要有意志力的配合和参与,意志力的形成离不开体育锻炼。进行自我教育。自己提醒,有自己的座右铭,用以勉励自己和提醒自己;自我约束,针对自己的意志弱点,订一些规则、要求,以约束自己;自我反省,反省自己意志的优缺点并扬长避短,有助于良好意志的培养,坚持写日记就是很好的办法。

  (2)进行耐受挫折的教育。利用班队会强化耐受挫折的心理准备教育,渗透相关内容。利用各种挫折进行耐挫折教育。自然挫折,洪涝灾害、地震;社会环境挫折,由于社会条件限制,个人某些需要和动机无法实现,如果心理准备不足,也可导致挫折,如“选举落选”;个体需要挫折。当一个人的自我实现不能达到满足时,就会产生挫折感。通过分析形势进行耐挫折教育,在少先队活动中,开展德育工作要引导学生辩证地看世界,看祖国,看社会,看人生。培养学生从小树立辩证观点,既看到光明,又看到黑暗,既看到顺利,又看到挫折,长大后才能迎难而上,勇往直前,而不是知难而退,裹足不前。注意利用榜样进行耐挫折教育。学中外名人;学习同龄人中的英雄模范;学习身边战胜挫折的同学榜样。

  4、在少先队活动中培养学生交往能力

  (1)通过少先队活动锻炼学生五种品质,加强修养豁达大度;先制忍让;温和亲切;正下诚实;委婉含蓄。

  (2)培养交往技能,增加交往效率;真诚关心同学;学会宽容待人;讲究褒贬手段;保持人格完整;掌握交往技巧。

  (四)少先队活动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1、通过小品、故事评议等活动培养初入学儿童的基本学习技能和智力品质

  根据初入学儿童的心理特点,培养他们的学习技能和智力品质,促进他们的人际交往和对校园生活的适应,主要采用小品表演、故事评议等活动方式来完成。如进行《虎子上学》活动。这次活动的目的是通过小品的男主角虎子应考时迟到、丢三落四、做小动作等行为的刻画,通过班级讨论,告诫学生应当养成良好的学习和应试习惯。

  2、 通过拼凑图形、哑剧表演、情境分析等活动对低年级学生进行系统的心理和行为训练,为全面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打下良好的基础。

  为了锻炼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根据低年级学生形象思维丰富的特点如进行《拼凑图形练习》活动。具体步骤:第一,教师提前把线条和图形画在黑板上,要求准备学生好纸笔等绘图工具。第二,教师宣布今天进行一次智力竞赛,主要比一比谁的想象力丰富。接着公布竞赛目标:用黑板上所给的两条直线,一个三角形,一个圆形,一个长方形,拼凑出新的图形,并在所拼凑的图形下面写出它是什么或者像什么,不会写的字注上汉语拼音。第三,十五分钟后,要学生停止拼图。教师统计比赛成绩。先请一个也拼不出来的同学举手,再请拼一至二个的同学举手,接着请拼三至五个的同学举手。第四,教师请拼图形的多的前五名的学生到教室前面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对他们的作品逐一检查。从中评选出前三名;宣布将把这三篇作品放到班级里的学习角展览,同时请全班同学鼓掌,向这三位同学表示祝贺。

  3、 通过智力游戏、兴趣展览、故事接力等活动提高中年级学生的学习技能,促使学生的智力品质协调发展

  为了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反应速度、逻辑推理和创造想象能力,如进行《神奇的滑板》活动。具体步骤:第一,教师向学生宣布:今天我们进行故事接力比赛。我讲故事的开头,然后从坐在第一行第一排的同学开始,从前往后依次接续前面的故事讲一句话,使故事合理、有趣的发展,请最后三名同学注意,不论故事如何发展,你们最后的三句话都要使故事合情合理的结束。其他同学在接故事的时候充分利用自己的智慧和想象力,使故事的发展即生动丰富又有意义。可以巧妙的把历史、地理、神话传说、电影电视、你自己的所见所闻掺进去,要给同学留下接续的余地,尽量争取不要卡壳。第二,教师讲故事的开头:星期六的晚上,爸爸给小明买了一个滑板。小明高兴极了,他拿起来跑到院子里,熟练的玩了起来,突然,他的脚好像粘在了滑板上了,滑板象是着了魔一样,不用劲就自动往前滑。他踩着板出了院子,路上的行人和车辆都停了下来给他让路。然后,请一名同学向下接。第三,最后教师进行小结,这样的活动锻炼了同学们的反应速度和想象力,课下的时候可以多加练习。

  4、 通过实验演示、专题讨论等活动提高学生的情绪自控、人际交往的社会适应能力

  为了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和适应能力,使学生建立对朋友、同学和其他社会成员的信任感,如进行《小华的烦恼》活动。具体步骤:第一,教师或同学讲述下列故事:小华与小玲是同班同学,二人又是邻居。有一天,小华感冒了,不能上学,想请小玲代她向老师请假。可是前两天小华和小玲刚刚闹过矛盾,二人已经不说话了,小华担心小玲不会替她请假。然而,附近又没有其它同学可以帮忙,这可把小华给难住了。第二,组织同学讨论:面对这种情况,小华应该怎么办?假如小华不信任小玲,会有什么样的结果?如果你自己遇到类似的情况,应该怎么办?第三,师生共同总结出我们应该相信别人,尤其应该相信自己熟悉的同朋友;没有信任,就无法获得别人对自己怕信任,有时还会给自己带来烦恼和障碍;当然,信任别人也是有条件的,无条件的信任别人,可能会导致上当受骗的结果。

  5、通过选词作画、软化头脑训练等活动来提高级学生的创造意识和道德评价水准

  为了引导学生树立生活理想,激励学生为自己的理想而努力学习,如组织《我的理想》活动。具体步骤:第一,每个同学用一组动作(哑剧)来表现自己将来最希望从事的职业。不能用语言,但可以借助简单的道具。表演结束之后,由其它同学猜一下所表现的职业理想。第二,每一个学生为自己设计一份成长计划,即在一张大纸上画上若干台阶,每个台阶代表自己成长中的一个阶段,在每一个阶段上标出相应的年份及自己将要实现的奋斗目标。第三,教师指导完成成长计划并将全班同学的成长计划张贴于教室的墙上。第四,教师激励学生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努力学习,认真做好每一件事,用这份成长计划推动学生进取、奋斗。

  总之,在少队活动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学会观察、分析、评价自己,逐步养成了自尊、自爱、自信、自制等健康的心理品质。树立远大的理想,提高创造意识和人际交往的社会适应能力。为以后的成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小学少先队活动无疑是心理健康教育实施的一个主要的渠道。事实上,在目前的小学教育实际中,对这一问题的认识还有待于加强,关于这方面的研究潜力也很大,需要更多的有志之士、有识之士去探索、去挖掘和去创造,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以科学、有效的方式加以实现,把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事业扎扎实实地开展下去。


作者: 李甫田    时间: 2008-7-26 11:54
标题: 回复:继续教育<中小学学生心理健康与心理咨询>
第二节 班主任工作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学校心理教育工作的兴起,唤起了越来越多的中小学生对自身心理问题的关注,他们渴望有更多的老师来关心其心理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几个专职或兼职的心理教育工作者已无法满足一所学校上千名学生的这种需求。班主任应责无旁贷地加入到心理教育工作的行列之中,这一方面是学校心理教育工作深入开展的需要,由于广大班主任的参加,便能使学校心理教育走出这种人力匮乏的困境。况且,由于班级不仅是开展教学的集体,也是学校中的基本生活集体。班主任在班级中接触学生的机会,要比别的教师多,条件也更优越,班主任有可能更好的理解每个学生的性格、能力、交友关系、家庭状况及其他问题。因此,在学校心理教育工作中,最适宜也最能够把这项工作开展好的角色就是班主任。另一方面,则是班主任搞好班级管理工作的需要。面对社会的变化,学生的思想、心理的变化以及现代教育要求的变化,不少班主任在工作中感到困惑和迷茫。随着学校心理教育活动的兴起和心理教育理论的学习,班主任已逐渐意识到学生的有些问题并不全是思想品德问题,而有些是心理问题,不能把学生的心理问题当作思想问题来处理。即使是思想品德问题,其解决也有赖于学生积极的心理活动的进行。班主任只有掌握有关心理诊断、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心理教育的理论,并持之以恒的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才能卓有成效的解决自己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

  一、小学班主任的心理健康教育

  学校是素质教育的实施的基地,心理健康教育是其中一块很重要的基石,他可以使学生了解人心理的奥秘,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掌握正确的心理调节方法,保持心理平衡,形成健康的心理。如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诸葛亮,之所以在“空城计”中取得成功,固然得益于他的智慧,更得益于他的心理品质。兵临城下,沉着扶琴,表现了诸葛亮的镇定和自信。良好的个性心理是在所处的社会环境和教育训练中形成 的。如果说班集体是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沿阵地,那么,班主任则是这个前沿阵地上的组织者和指挥者,将对班集体和班级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起到重要的甚至是决定性的工作,班主任需要付出大量艰辛的、创造性的劳动。

  (一)增强培育意识,重视了解小学生的心理,确定小学阶段应重点培育的心理品质

  作为班主任要充分认识到孩子的智力发展固然十分重要,我们应该予以高度的重视,但是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还是生命的健康,心理的健康。因为孩子身心的健康发展是孩子成长的前提条件。根据小学生的基础性原则和可接受性原则,有的研究人员认为小学阶段应重点培育的心理品质有:合群、交往、乐学、会学、自信、上进、毅力、耐性、自律、自理。

  在步入21世纪时,社会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竞争日益激烈,而人与人间的相容能力却越来越差。让孩子学会与他人共同生活显得极其重要。在许多独生子女家庭中,孩子主要是在成人的呵护中长大的,而不是在与小伙伴们的玩耍中成长,他们往往缺少在现代社会中经常需要的合作、沟通的能力,甚至缺少理解他人,尊重他人的品质。教育不应只教给孩子学习的方法、做事的技能、更要教给孩子与他人相互沟通、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共同生活的本领。因此培养孩子合群、交往的心理品质不容忽视。

  厌学是学生学习心理障碍中最普遍、最具危害性的问题,已成为教育理论工作者和实践工作者的共识。学生厌学的根本原因是学生减弱了或失去了进行学习的内部动力——学习动机。如家长过低的期望值,往往使孩子缺乏明确的学习目标,缺乏强有力的学习动机,过高的期望值使孩子伴随着学习的不是求知的快乐和幸福,而是求知的不安和恐惧,削弱已形成的学习动机。班主任在工作中要注意观察学生是否有厌学情绪,及时加以引导,培养学生乐学、会学。

  (二)小学班主任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尊重应作为教育的第一原则,班主任要本着尊重的态度了解自己的学生。对一个人来说,保持尊严是做人的根本条件之一,人无自尊,就不成其为人,一但伤及自尊,就会产生自卑。每个人在不同程度上都有自卑心理,自卑感带有一定的普遍性。了解和尊重学生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小学生的情感比较脆弱,意志比较薄弱,自我控制能力较差,遇到困难易退缩,常常会因一件事情的失败而心灰意冷,处在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很难做到“败不馁”,特别是当孩子做错事之时,我们更不可不问青红皂白大批特批,横加指责。如,孩子平时学习比较努力,但因方法不对头,考试成绩不理想,本身他自己就非常苦恼了,作为班主任应帮他分析失败的原因,找出成绩不理想的症结,迎头赶上。这样,即使他本身有一些自卑心理,但随着成绩的不断提高,他会渐渐地克服。如果不体谅孩子内心的痛苦,而一味地指责、讽刺,孩子的自卑感会越来越严重,甚至产生对立情绪。要结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在对他们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时注意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在生动有趣的活动中让学生受到教育。

  1、故事法

  如对学生进行自律、耐挫教育时,可讲述英雄人物的故事,举行故事会,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班级里自律力不强,耐挫差的学生多,班级的纪律往往不好,而管理班级纪律不能靠警告、禁令和各式各样的惩罚来维持。对此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只用禁止的方法来表现的纪律是苏联学校道德教育最恶劣的方式。”我们反对那种消极的限制和约束,提倡管得正确,管得合理,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把学生训练成毫无生气、低眉顺眼、唯唯诺诺的“驯良之辈”这不是教育的成功。靠“管”来巩固所谓的班级纪律,还会导致另一种后果。班主任越管得紧,学生也越会想出更巧妙的办法来对付。结果由此养成学生的一种极坏的品质——弄虚作假,丧失真诚。采用心计来维持班级纪律。比如站在窗外窥视上课纪律,暗中指派一位学生干部“汇报”等等,是培养不出自觉纪律的。单凭空洞的说教对小学生来讲太枯燥乏味,很难引起他们的兴趣,讲故事可以说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可以给学生讲述邱少云的故事,学习英雄为顾全大局所具有的坚强的毅力,还可以请先进人物来做报告,真实生动的例子都会给孩子们幼小的心灵打下深刻的烙印,激发他们主动培养自己良好的意志品质。

  2、游戏法

  对学生进行合作教育时可采用游戏法,可结合所学课文做游戏,教师可精心设计合作式游戏项目,通过游戏让学生明白,合群、合作、交往的重要性,克服妒忌、自傲、孤独心理。可设想小朋友野外探险,遇到危险,只有一个出口,必须在极短时间内离开怎么办?都去争抢先出去行不行?让学生参与游戏,找到出路,学会镇静,与同伴合作,共同获取成功。

  3、表演法

  小学生的表现欲很强,教师应根据他们的这一特点,对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给他们提供广泛参与表现自己的机会。如对学生进行自理教育时可采用表演法,编排小话剧看看谁的自理能力强,将小朋友在家的表现搬到小舞台上,让学生自己评判对与错,找出问题,明确学习的目标。

  4、娱乐法

  小学生天性活泼好动,然而有许多家长望子成龙心切,给孩子增加了许多的心理负担,有的教师也推波助澜,在学生面前总是扳着面孔,从不露一丝笑容,使课堂里“弥漫着防卫型气氛”。致使孩子们小小年纪心理负担加重,上课注意力难以集中,学习效率不高。聪明的教师要学会让学生放松,使学生的心境进入愉悦状态,以淡化直至去掉不良的情绪。在课间休息时可让学生听听音乐,看动画,讲讲笑话,这些都有助于缓和神经紧张,使学生变得乐观、积极。

  5、主题班会

  主题班会是围绕一定教育主题而举行的全班同学参加的活动。这一活动的最大特点在于它的集体性,即通过集体来教育每一个人。指导主题班会活动是班主任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功。主题班会也是对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经常采用的教学形式。主题班会的形式丰富多采,教师应不拘一格,根据班级实际情况采用行之有效的方式进行。如在对学生进行自理教育时可举行“我是小主人”主题对会;对学生进行乐学、会学教育时,可举行竞赛式、趣味答题主题班会;进行自信、上进等心理健康教育时可举行演讲式主题班会;进行成长教育时可举行烛光生日主题班会等等。

  6、行为指导法

  行为指导是心理咨询矫正中较为常用的方法,也适用于班主任的工作中。针对目前小学生基本是独生子女,大多较自私,缺少爱心,心理承受能力低,禁不住半点的委屈等特点,班主任可设计相应的行为指导课。如《面对误解》:放学后,同学们踢足球,小明不小心,将王奶奶家的玻璃砸碎了,他很害怕,就跑掉了,而小刚却主动去给王奶奶家换玻璃,这时别人误解是小刚砸碎了玻璃。教师出示问题:你遇到类似这样的事怎么办?通过讨论引导学生正确对待误解、委屈、宽容地对待他人。又如《父母下岗后》:小丽的父母单位倒闭了,父母双双下岗了,原来开朗的丽丽脸上失去了笑容,她感到同学们看她的目光有了变化,自己有点抬不起头,学习成绩也下降了。教师出示问题:怎样使丽丽变成从前开朗、乐观、自信的丽丽?并使她更坚强呢?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困境,自强,少一些虚荣心,学会体谅自己的父母,关爱他人。


作者: 李甫田    时间: 2008-7-26 11:55
标题: 回复:继续教育<中小学学生心理健康与心理咨询>
第九章 心理健康教育的环境

  人的发展,是从“生物人”向“社会人”的转变。社会因素对人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一般说来,影响人的社会因素包括两个不同的层次,一是反映社会性质的几个基本方面,如生产力水平、生产关系、经济关系、政治关系以及思想关系;二是直接的、具体的对人发生影响的社会因素,如家庭、学校、社会环境和社会文化等。前者是第一性的,后者是受前者制约的具体环境。对于个体来说,前者往往是通过后者间接地影响着个体。

第一节 心理健康教育的学校环境


  一、校园环境与学生心理素质

  人总是在一定的环境中生活,客观环境激发并制约着人的思想和行为,对人的成长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学校是一个特殊的环境,它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对青少年的成长发挥着主导作用。幽雅、文明的校园环境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净化学生的心灵,使学生学会发现美、鉴赏美,学会关心人、尊重人,养成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美化环境以及爱校、爱家、爱祖国、爱科学、爱劳动的品德。《中小学校园环境管理的暂行规定》从物质、精神环境两方面提出了校园体环境建设的标准和要求。创设愉快教育的校园环境,首先要贯彻规定的要求,其次要建成具有特色的校园环境,反映愉快教育的特色,反映本校的特色。创造幽雅、文明的校园环境,可以收到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环境教育等多方面的功效。


作者: 李甫田    时间: 2008-7-26 11:55
标题: 回复:继续教育<中小学学生心理健康与心理咨询>
第二节 心理健康教育的家庭环境

  一、家长的心理素质与子女的心理素质

  家长心理素质如何,直接关系着能否教育好子女以及能否培养子女良好的心理素质。现代社会生活和家庭生活节奏都很紧张,家长既要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又要料理家务,还要进行家庭教育,而时间、精力是有限的,因此,家长必须有良好的心境,稳定的情绪,坚强的意志,持久的耐性和多种兴趣,这样才能有条不紊地搞好各项工作。家长在教育子女方面应具备以下心理素质:

  1.良好的心境。

  积极、良好的心境有助于积极性的发挥,提高学习和工作的效率,克服前进中的困难。消极不良的心境使人厌烦消沉。家长经常保持良好的心境,才能从繁多的事务中解脱出来,安心地教育好子女。良好的心境也利于人的身心健康和忙碌的工作,没有良好的心境,往往会出现工作偏差,影响工作的进展和效率,造成心理上的压力,对身心的健康发展影响很大,同时影响着子女的健康成长。

  2.信心和勇气。

  家长要在客观评价自身素质、家庭条件和子女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树立坚实的信心,即相信通过自己和孩子的努力,孩子会健康成长,不断地进步。即使家境较差的家庭,只要父母对子女充满信心,加强教育,子女同样能够健康地、全面地成长和发展。

  3.理智的宽容。

  家长要保持稳定的情绪,要不急不躁,有条不紊。客观公正地看待孩子,冷静地处理棘手的问题,既要用成人的观念看待出现的问题,又要站在儿童的角度考虑问题,谅解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的无知、过失,鼓励处在困难中的孩子,督促有懒惰行为的孩子,安慰受到伤害的孩子,使他们经常处在勇气十足、精力旺盛的状况中。

  4.恒心和耐心。

  孩子的成长不是一朝一夕的,教育子女是一项长期而又艰苦的事情,家长要有恒心和耐心,要有长期的教育计划和短期的教子安排,要从近期目标做起,循序渐进,持之以恒,逐步实现长期计划。还要耐心细致、具体周到,对工作中的失误和疏漏,要及时弥补和补救。

  5.爱心和热心。

  家长富有爱心才能培养出富有爱心的孩子;家长充满热情,才能激发起孩子的热情——对学习的热情、对他人的热情、对集体和国家的热情。爱心和热情是一种美好的情感,这种美好情感是家庭教育的基础。家庭教育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家长是否有爱心和热情。当然,这种爱心和热情都应是理性的、适度的,而不是盲目的、过分的。


作者: 李甫田    时间: 2008-7-26 11:56
标题: 回复:继续教育<中小学学生心理健康与心理咨询>
第三节 心理健康教育的社会环境

  一、社区环境与心理健康教育

  人生活在现实的社会环境之中,在社会环境的影响下形成和发展。环境,一般是指人们周围所接触的客观世界。它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是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外部条件。社会环境,又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社会环境包括学校教育以及除学校以外给人以影响的一切外部社会条件;狭义的社会环境是指家庭、学校以外的其它社会条件,如校外教育机关、文化娱乐场所、劳动场所、左邻右舍、亲戚朋友以及风俗习惯等等。我们这里所说的狭义社会环境是指社区环境。

  社区环境对人的影响的特点是带有一定的自发性、偶然性。它不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那样有计划、有目的,但也不能因此而低估它的作用。因为除了在家庭和学校之外,还在相当一部分时间是与亲戚朋友、邻里交往的,并在各种各样的社会交往活动、文化娱乐活动、劳动活动中度过的。通过交往和活动,人们受到了来自各个方面的影响。由于这些影响具有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性质,因此它具有一定的深刻性,有的甚至终身难忘。

  既然社会环境是多种因素的复合体,其中就有积极的因素,也有消极的因素。青少年学生由于缺乏明确的信念以及辨别是非的能力,加之好奇心,模仿性、求知欲望很强,容易受它们的正、反两方面的影响。因此,必须治理好社区环境,以确保儿童、青少年健康地、全面地成长和发展。“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昔孟母、择邻处”等是教育实践的总结。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要求切实落实基础教育在整个教育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基础教育领域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切实落实提高公民素质的教育宗旨,“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坚持全面发展学生的素质,使学生在德、智、体、美、诸方面都得到发展;坚持教育同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实际相结合,使学生朝着适应当地两个文明建设需要的方向发展;坚持因材施教,使学生的个性特征得到健康发展;坚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使学生能够主动发展,这是开展学校心理素质教育的大环境。在这个大环境下,根据现实和未来发展的需要,立足于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水平,使学校、家庭和社会形成真正的合力,协调培养新一代接班人。


作者: 李甫田    时间: 2008-7-26 11:56
标题: 回复:继续教育<中小学学生心理健康与心理咨询>
第十章 心理健康与心理咨询的专业技能

第一节 心理诊断技能


  一、心理咨询室的设置与布置

  学校心理咨询室是为学生提供各种心理服务的场所,它可以是一间,也可以有多间,这要根据学校心理咨询和辅导的需要及学校实际条件的许可而定,但心理咨询室和心理测量室一般是不可缺少的。

  (一)心理咨询室

  心理咨询室是接待来访学生,给他们以指导、启示,帮助他们解决心理问题的专用房间。为此,就要求心理咨询室能够为来访者提供:安定、温馨的咨询环境,使他们有安全感,保证谈话不受干扰;能够为咨询教师提供方便的工作场所,或为来访学生进行心理训练提供一定的条件。为此,心理咨询室的布置可注意以下几点:

  1、为达到安静、保密的要求,应当能够保持安静,有较好的隔音、隔离设施。

  2、为使学生感到亲切、和谐、平静、安全、放松,心理咨询室的面积一般不宜过大,内部设施可以简单些,房间装修尽可能减少硬线条和棱角,室内要整洁,光线要柔和;室内色调以中性为主,尤其不要过于灰暗,在必要的地方可放上鲜花或盆花,以示生命力。

  3、心理咨询室可配置两张单人沙发椅,一个茶几或一张办公桌。咨询时,来访者坐的位置以同咨询者成90°直角为宜,这样可避免来访者与咨询者对视,减轻来访者的心理压力。座位也可排成平行式或交叉式。

  4、咨询时应有规范的咨询记录卡,咨询结束及时存档;心理咨询室还可配备采访机、摄像机、录音机或CD放音机,多媒体电脑等设备,以备需要时使用。

  (二)心理测量室

  心理测量是针对不同的来访者,需要了解来访者的一般心理状态和问题,采用必要的心理量表进行测量,对心理测量结果进行分析评价;根据心理测量结果和对来访者的谈话综合鉴定,确定咨询方式;记录和存放学生心理档案;为学校、教师、家长提供必要的信息和资料;为诊断确有心理疾病的学生转介服务时准备资料。

  学校心理测量室需要备有常规心理测量量表,如智力量表、个性量表、气质量表、学习情况问卷、意志品质量表、人际交往量表,测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量表,如SCL—90心理卫生量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MMPI多项人格量表等。心理测量室一般不要和咨询室合在一起,最好有一个安静独立的房间,房间的面积不需很大,以保证心理测量不受干扰,结果正确。

  心理测量室要为学生建立规范的心理档案。心理档案可以按年级、班级分类,也可按个别咨询和团体咨询分类、或按量表性质分类等。心理测量室要配置电脑和打印机,便于测量结果的统计、处理;要配置心理档案柜,以便存放心理档案;各种心理测量量表和软件可陆续配置。

  (三)心理阅览室

  有条件的学校,可在心理咨询室和心理测量室之外,另建心理阅览室和心理活动室。

  心理阅览室是心理图书资料的专用阅览室,其面积大小可根据学校条件构建,一般至少应可容纳20人以上。心理阅览室可以集中配置有关心理方面的报刊、杂志,同时集中放置有关帮助和提高学生心理品质方面的书籍。心理阅览室的功能在于可以让学生选择自己所需要的资料,从而得到帮助和启示。心理阅览室还可以为教师提供有关的各种心理教育方法、现代教育思想、各种心理辅导技术方面的资料。需要配置书柜、阅览架、阅览桌椅、有关的心理图书和报刊、杂志等。

  (四)心理活动室

  心理活动室的设置,一是为学生进行各种团体辅导活动,二可为学生进行心理训练提供条件。一般也可以直接使用学生的教室。

  心理活动室用于团体辅导活动时,可创设一种心理环境,让学生在心理辅导活动室中,感受到辅导教师设计的情景教育。学生在活动中可以扮演各种角色,体验角色心理,达到心理平衡。有条件的还可以作为心理反应和行为反应的实验观察室。在活动室里学生可以自由组合。活动室可以根据咨询与辅导的需要,创造性地设计配置设备,一般要配有学生坐椅、音响、电视录像设备等。

  活动室若用于心理松弛训练,可以让学生在辅导教师的指导下放松,也可以按录音指导语进行放松,或选听各类音乐自己放松。心理松弛室一般可以坐20人左右,通过肌肉放松、呼吸放松、想象放松、暗示放松、音乐放松、运动放松等方法进行训练。活动室用作松弛室时,可以使用浅绿或浅蓝色布置,并配有舒适的椅子。心理松弛室要配置一台比较好的配有放松指令的录音机,及各种放松训练的指导语和音带。


作者: 李甫田    时间: 2008-7-26 11:57
标题: 回复:继续教育<中小学学生心理健康与心理咨询>
第二节 心理咨询与治疗技能


   一、建立关系的技术

  在咨询过程中,咨询者要与来访者建立起一种融洽、和谐、信赖的关系,才能使来访者作出积极的反应,取得良好的咨询效果。建立关系的技术有以下几项:

   (一)同感

   同感(empathy),又译作“移情”、“共情”、“神入”“同理心”等。其含义是指设身处地地、像体验自己精神世界那样体验他人精神世界的态度和能力。即同感包括态度和能力两个方面,其核心是理解。

   同感的态度,是指咨询者愿意把自己的信念、价值观和经验参照体系搁置在一边,站在对方的立场,深入对方的内心,从对方的角度去体察、感受和思考一切的一种心理倾向,达到近乎“感同身受”的理解境界。其关键是站在对方的立场上,去除咨询者本人的偏见和主观判断。

   同感的能力,是指咨询者深入当事人的内心世界,把握其体验、经历、行为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并运用有关技巧将自己准确的理解传递给对方。即同感的能力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要确有所感,二是要让对方明白。

   同感与单纯的理解不同,理解是我根据我的参考系对某个对象形成认识,同感则不光有认识,更有对感受的体察和体会,“用来访者的眼睛看世界”。同感也不同于同情,同情是对对方的遭遇的怜悯和关切,同感并无怜悯成分,而是去体察对方的心情。

   同感有不同的层次水平,代表了不同的同感质量。国外学者对此有不同的分类。卡库夫(R.Carkhuff)将同感的层次水平分为五类,它们分别是:

   ①毫无同感反应,即完全忽视来访者的感受和行为;

   ②片面而不准确的同感反应,即理解来访者的经验及行为而完全忽略其感受;

   ③基本的同感反应,理解来访者的经验、行为及感受,但忽视其感受程度;

   ④较高的同感反应,理解来访者的经验、行为及感受,并把握其隐藏于内心的感受和意义;

   ⑤最准确的同感,即准确把握来访者言语传达的表层含义,亦把握其隐藏的深层含义及其程度。

   发展同感能力,有三点非常重要:第一是内容,即对来访者所陈述的事实、观点、情况等等是否有准确了解。第二是来访者的感受,这是他的情绪或情感的体验,它们可诉诸语言如“我觉得悲伤”,“我好难过”来表达,但更可能是通过来访者的表情、声调和姿势动作来表达。第三是你对感受体认的程度,即是否全面、准确地把握了来访者的感受。高水平的反应往往显得比来访者表达出来的还全面、准确。

   仅仅产生同感,那还是你心里发生的事,只有当你把你的同感有效地传达给来访者,才会产生应有的效果。掌握同感的表达,要领有5点:

   1.转换角度。真正设身处地地使自己“变成”来访者,用他的眼睛和头脑去知觉、思维和体验。

   2.投入地倾听来访者。不仅要注意他的言语内容,更要注意非言语线索(如声调、表情、姿势等)所透露的情感信息。

   3.回到你自己的世界里来。把你从来访者那里知觉和体会到的东西进行一番识别、分辨和理解。

   4.以言语或非言语方式把你接收到的东西表达出来。有些时候,仅仅把他的意思和感受准确表达出来即可,偶尔也可以比他更深一些,或加一点你的理解和解释。

   5.在反应的同时留意对方的反馈性反应。关键是看对方是否感到你准确地理解了他,因为你的同感可能出错,对方的反馈是纠正错误的重要信息。

   (二)接纳和尊重

   接纳(acceptance),也称为积极关注或无条件关注。它是咨询者对来访者的一种态度,对这个人的整体性接纳,而不是对他身上合我们口味的地方接受,不合我们口味的地方排斥,即对他整个人的一种关切。尊重(respect)通常有“赞同”、“敬仰”的意思,有较强的道德评判色彩。

   接纳与尊重有密切联系,以至有的学者认为它们是同一态度的不同方面,或认为接纳为尊重的前提,有了接纳,才会较自然地表现出尊重;而只有尊重来访者的个性和特殊性,才能达到真正的“无条件接纳”。

   有的来访者身上有那么多问题、劣迹,怎么能让人“无条件接纳”呢?接纳虽说包括他身上的缺陷,但只是说咨询者能够宽容、理解这些缺陷,并不是说你必须赞成它们。咨询者应该深信来访者身上潜在的积极力量,他将能够克服缺陷,走向成长。在这样一种总体性接纳关怀的态度下,咨询者可以对来访者的劣行感到厌恶,甚至直接表达你的反感,但你对他这个人则应保持仁慈关爱之心。达到这样一种境界,就是无条件接纳。咨询者的确应有一种超乎常人的品质,即有点类似佛家提倡的大慈大悲,一种能超越个人价值观、欲求和利害计较的仁爱之心。咨询者如有这样的胸怀,接纳就是自自然然的事。

   接纳的技巧有六个字,即微笑、点头、专注。微笑代表亲睦,常常能解除人际关系中的胶着状态,增加活泼生动的气氛,是增进感情的营养剂;微笑无需成本,却创造许多价值。点头,表示信任和鼓励,使对方感到亲切,并乐于表露自己的思想,无形中拉近了距离。专注,通常通过面部表情、身体位置和动作及口语的反应来表达。一般地说,当对方倾诉时,咨询员要善于利用目光参与听,如表达安慰时,目光要充满关切;咨询员的坐姿要注意身体稍向前倾,以示亲切可近;在作解释、指导、概述时,应尽量保持平和的语气,给来访者稳定、自信、可靠的感觉。

   尊重的表达要点包括:

   1.对来访者保持非评价、非批判态度。你可以不赞成他的某些消极品质和行为,但那是对他的某些行为而发,而不是对他整个人的价值的否定。

   2.接受个别性。能够容许来访者按自己的方式去探索解决自己的困难,不强求别人按自己希望的样子去生活,不把自己的价值观、行为准则强加于人。当然,这不意味着鼓励他走一条既害人又害已的道路。我们可以对来访者与自己不同的看法或打算表示理解和尊重,但不一定赞成它。

   3.平等,非权威主义。这是咨询员特别要注意的一个问题。不能认为以支配的、权威主义的态度对待来访者,可以使其对自己的能力和专业形象产生信赖,从而增强自己的影响力。这种权威主义态度可能会助长来访者的无能感和依赖性,这与咨询目标是背道而驰的。

   4.创造一种温暖的氛围。来访者都希望他的咨询员有经验、有能力,但同时又是让人感到温暖亲切的。许多咨询关系在一次会见后就中止,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由于咨询者冷冰冰、公事公办的态度。温暖可以通过语调、表情、姿势、动作等非言语线索来表达。

   (三)真诚

   真诚(genuineness)是指咨询者应坦诚面对来访者,开诚布公、直截了当地与来访者交流自己的态度和意见。也就是说,真诚就是要求咨询者放下种种角色面具(如教师、心理咨询人员等),以自己本来的面貌出现在来访者面前。所以真诚的核心是表里如一。

   但真正在咨询中做到真诚一致,却很难。因为在现代社会里,在每个人的生活经验中,都似乎在教导他待人不可以诚,教他学习保护自己,隐藏真实想法和动机。所以,难就难在咨询所要求的真诚态度,并不是“表演”出来的,而是咨询者在生活中一以贯之的一种待人品质。事实上,真诚是无法表演的,它是一种发乎其中,而形于其外的东西。这就要求咨询人员在生活中也是一个真诚的人。

   真诚在咨询中的意义:

   1.真诚能导致信任感、安全感和更开放的交流。你以坦诚待人,会让对方感到你是可以信任,可以交心的。因为人们倾向于觉得:人以诚待我,我也应以诚相见。这样就会为双方营造一个安全、自由的交谈氛围,有效地促进来访者进行内心探索。在咨询者的真诚面前,来访者可以坦白表露自己的软弱、失败或过错而无须顾忌。

   2、真诚提供的榜样作用能产生治疗效果。咨询者坦白、开放的待人态度实际上对来访者有一种吸引力,他也希望像咨询者那样坦坦荡荡地生活,因为这比时刻提防这、琢磨那要轻松自如得多。来访者的许多问题也往往是与其人际交流的表面性、虚假性有关,而真诚的咨询关系能让来访者获得切实的感受和体验,并可能去模仿和内化,从而起到促进其改变的积极效果。

   真诚的传递技术:

   1.自我表露。指咨询者自愿、适度地将自己的真实感受、经历、观念等拿来与来访者分享。这可促进双方的人际互动,建立和维护良好的咨询关系,从而影响来访者和咨询过程。有研究证明,咨询者的自我表露可以使来访者表露得更多,感到会谈更有兴趣和吸引力。咨询者的自我表露有两种形式,一种是表明自己当时对来访者言行的体验,例如:“我很高兴你今天能一个人来这里,而不再让你母亲陪着你来。”另一种是告诉来访者自己过去与他相似的一些经历,例如:“你说你感到一种可怕的孤独,我可以想像得出,我上高中时也有过类似的体验。”

   当然,自我表露不能离开会谈的主题,不然就可能变成咨询者的自我炫耀或自我发泄。

   2.言行协调技术。这是指调动和运用非言语技术来传递真诚,并使言语传递与非言语传递相互配合、协调一致。一些研究表明,人们进行信息加工处理所得信息的总体效果,言语信息占7%,声音信息占38%,面部表情占55%。也就是说,当人们发觉对方的言语行为和非言语行为不一致时,人们宁愿相信非言语行为,而不会相信言语行为。这也说明了心理咨询中言行协调一致的重要性,尤其是真诚,更强调表里如一、心口一致。咨询者需要经常留意和控制自己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尤其是那些下意识的动作和习惯。


作者: 李甫田    时间: 2008-7-26 11:57
标题: 回复:继续教育<中小学学生心理健康与心理咨询>
第三节 心理辅导与训练技术


  一、放松训练

  放松训练是指通过循序交替收缩或放松自己的身体肌肉,细心体验肌肉的松紧程度,最终达到缓解紧张焦虑状态的一种自我训练方式。它可以消除因紧张、焦虑造成的精神压力,使人的身心得到充分的休息和恢复。

  放松训练对于治疗失眠、头痛、心律失常等病症,均有一定疗效。将放松训练用于对考试有恐惧感的学生,不敢当众发言的学生,其效果十分明显。

  (一)放松训练的注意事项

  1.准备工作。一是选择一处安静的场所,配置一把舒适的椅子(以单人沙发为宜),坐、卧均可。二是放松训练前要松开紧身衣物及领带、腰带、鞋子,去掉眼镜、珠宝首饰和手表等物。这样做有助于减少触觉刺激,增进训练效果。闭上或半闭双眼,深呼吸几次,每一次吸气后再均匀缓慢地呼出来。

  2.练习方法与要点:练习时注意力从一块肌肉移向另一块肌肉,不要用意志努力。每块肌肉收缩5秒,然后放松10秒,重复做2~3次。但这只是一个大略的时间,切不要由于过多注意计时而分散了自己的意念。要学会体会肌肉紧张时的感觉,即收缩肌肉群;再放松肌肉群,注意体会相反的、放松的感觉。

  在训练进程中可适当穿插深呼吸,每次吸气后停住,再徐徐呼出。每天练习1~2次,每次20分钟左右。

  (二)肌肉放松次序及收缩指令

  1.右手用力握拳,体会紧张感;放松,再体会放松感。重复。

  2.左手用力握拳,体会;放松,再体会。重复。

  3.弯曲右前臂,收缩二头肌;放松,体会。重复。

  4.弯曲左前臂,收缩二头肌;放松,体会。重复。

  5.锁眉,收缩前额肌肉,放松。重复。闭紧眼,放松。重复。咬紧牙,放松。重复。上下腭紧张,放松;舌头顶紧上腭,放松。重复。闭紧双唇,放松。重复。

  6.头尽量向后倒,颈部紧张,放松。下巴尽量抵住胸部,体验喉部与颈背的紧张,放松。重复。

  7.耸肩,头尽量往下缩,放松。重复。深吸气,同时弓起背,屏住气保持紧张;放松胸部,缓慢呼气,重复。

  8.收缩腹部肌肉,绷紧,像被强力冲击般的紧缩。放松,重复。

  9.将右臀和右大腿肌肉拉紧,放松。重复。

  10.右小腿:将右脚板往身体方向拉,紧缩右小腿肌肉。放松。重复。

  11.右足:尽量卷曲右脚趾及脚板。放松。重复。

  12.将左臀和左大腿肌肉拉紧,放松。重复。

  13.左小腿:将左脚板往身体方向拉,紧缩左小腿肌肉。

  14.左足:尽量卷曲左脚趾及脚板。放松。重复。

  15.做完后,深呼吸三次,将注意力集中于整个呼吸过程(即“意守”)。让松弛加深的感觉传遍全身,享受松弛舒适的感觉。在呼吸和放松的过程中,可使用一些提示语。如:我是松弛而平静的,抛去紧张一一我感到舒适和轻松,肌肉松弛柔软了,让紧张消融、离去,离去!

  16.注意全身各部位肌肉,看是否还有紧张的部位;如果有,再通过意守呼吸的方式,将放松感引向紧张部位。

  17.恢复到正常呼吸状态,睁开眼睛,结束。

  经过一段时间对紧张和放松的交互练习后,应能在需要时,随心所欲地充分放松自己的身体。要注意的是,放松训练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奏效的,必须经过数周乃至几个月的练习,方能收到明显的效果。因此,要持之以恒地坚持训练。   另外,可用一张表格来记录评定每日的训练情况,用1至5的级别来表示自己达到放松状态的深度。1代表最浅的放松状态,5代表最深的放松状态。由此可以了解自己练习的进展。


作者: 赵丽    时间: 2008-7-27 12:14
标题: 回复:继续教育<中小学学生心理健康与心理咨询>
谢谢为我们提供方便
作者: 赵丽    时间: 2008-7-28 16:41
标题: 回复:继续教育<中小学学生心理健康与心理咨询>
第二节 中小学生情绪、情感的发展与情感教育




  情绪、情感是指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所产生的态度体验。情绪、情感和认识过程不同,它反映的是客观事物与人们需要之间的关系。它是从认知到产生行为之间的桥梁,在人的心理活动和社会实践中,有着极为重要的动机作用、调控作用、信号作用和适应的功能。因而了解和掌握中小学生情绪、情感发展的特点、规律,就成为情感教育的极其重要的内容之一。


  一、小学生情绪、情感发展的一般特点与情感教育

  情绪、情感既包括与生物学需要相联系的情绪体验,也包括与社会文化需要相联系的高级情感。小学生入学后,由于生活环境的变化,教育与教学不断向其提出新的要求,他们的接触面广了,认识不断加深,从而使情感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

  (一)小学生情绪、情感发展的一般特点

  1.小学生情感表现形态在不断变化

  随着年龄的增长,小学生情感表现形式在发现变化。小学生很重感情。他们对人对事十分热情,虽然比起幼儿来显得含蓄些了,但仍然比较外露。整个小学阶段,学生的热情都易受具体事物支配。大约在三、四年级以后,小学生的热情开始分化,具有一定的选择性,减少了盲目性。小学生富于表情,且比较容易变化。小学生容易激动,带有一定的易激惹性。小学生也出现心境,但持续的时间一般不太长。大约到中、高年级才逐步出现影响整个情感状态的心境。

  2.小学生情感内容不断丰富、深刻

  入学后学习变成了小学生的主导活动,随着这一突出需要的出现,小学生情感的范围和内容逐步扩大并丰富。如,由学习成功或者失意,相应地产生愉快或沮丧的体验。同时其他的情感,诸如集体主义情感、责任感、同伴友谊感等随之发展起来,而且体验不断深刻。同是愉快,幼儿可能是由于得到好的玩具、好吃的食物,而小学生主要是得到好的分数,受到集体的表扬。在区分好、坏时,小学生不仅看表面,还能开始运用一些道德标准去评价等等。

  3.小学生情感的稳定性不断增强

  幼儿期的儿童情感稳定性较差,容易改变。这种情况在低年级学生身上,还能经常看到,但随着年龄的增大,这种易变的情绪、情感表现有所减少。可以说,小学生的情绪、情感逐步从冲动性、易变性向平衡性、稳定性方向发展。一般来讲,小学三年级是这种转变的转折点。当然,对这种稳定性不能估计过高。总体上讲,小学生的情绪、情感还是不很稳定的。

  4.小学生情绪、情感的自控力不断增强

  小学生在环境的要求与生活方式的影响下,逐步学会了控制自己的情绪和抑制自己的冲动,这是由于学生自我意识不断发展,情感往往内化,不以外部表情表露出来。自控力的强弱在小学生中也表现出年龄特征,和中、高年级相比,低年级学生的自控力要差。中、高年级学生虽然也爱玩,但能够自控,一般能做好作业后再去玩,不大容易轻易被外界诱因吸引而迅速转移自己的情绪目标。

  (二)小学生高级情感的发展

  1.小学生道德感的发展

  小学生的道德感是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发展起来的。其发展有一个从狭隘、模糊逐步发展到初步深刻和比较稳定的过程。总的来讲小学生的道德感还只是外部的、被动的、粗浅的。这种情感体验容易受具体形象事物的感染,还没有达到自觉意识的水平。

  2.小学生理智感的发展

  小学生的理智感主要表现在求知欲的扩大和加深,表现在学习活动上。虽然求知欲在学前儿童身上已经显现出来,但小学生在这方面的表现要突出一些。如,对上课、对作业和学习成绩的态度,对学习的兴趣、对疑难问题的好奇心等等。尤其是其对学习各科的兴趣,逐步产生了分化。总的看来,小学生对具体形象的兴趣要比对抽象材料的兴趣大些。

  3.小学生美感的发展

  美感的产生是同审美需要相联系的。小学生的美感,一般来讲,主要指向于内容,指向具体人物的形象,较少注意作品的艺术评价。对事物更多地指向具体的事实,很少注意艺术的技巧。所以小学生的美感还不深刻,不细腻,有待于后天的进一步提高。

  (三)小学生的情感教育

  情绪情感对人的认知活动与个性的形成有着重要的作用。为了培养小学生良好的情感,我们应该注意针对小学生的情绪、情感发展的特点,进一步提高小学生的认识水平,要开展多种活动,让小学生在活动中产生、体验积极的情绪。在进行情感教育中,要注意直观性、形象性、感染性,减少说教的成分。要发展小学生的高级情感,其中道德感和美感是一定不能忽视的。另外,还要培养小学生对自己不良情绪的调控能力,教给他们适当的方法,使他们的积极情感和行动紧密相联。



作者: 赵丽    时间: 2008-7-28 16:41
标题: 回复:继续教育<中小学学生心理健康与心理咨询>
第三节 中小学生意志的发展与意志教育




  意志是人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支配,调节自己行动,克服困难以实现目的的心理过程。意志是人特有的心理活动,是人的意识的能动性和积极性的体现。意志的发展对于中小学生的发展有很大的作用。它是影响学生学习的成败,活动效率高低的一个重要的因素。它和情感一样,都属于非智力因素,都关系到学生活动的进行效果和将来的社会适应是否良好。因此了解中小学生意志的发展,培养他们的良好意志品质,是我们的一个重要任务。


  一、小学生意志发展的一般特点与意志教育

  意志行动包括采取决定和执行决定两个过程。小学生的学习、生活条件发生了改变,因而其意志行动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

  (一)意志行动过程中的特点

  意志行动在采取决定阶段,一般要经过确定目的、动机斗争和制订计划几个环节。小学生意志行动的动机和目的的水平在不断发展着。低年级学生还不善于自觉地、独立地确定行动动机和目的。他们行动的动机和目的多半是由家庭、教师、学校提出的。也就是说,低年级学生的控制源处于以外部控制为主的水平上。控制源是指个体在和环境相互作用过程中,对自己行为方式和行动结果的的责任的认知或定向。一般分为内部控制(个体认为自己行动的结果是受自己内部力量控制的)和外部控制(个体认为自己的行为结果是受外部力量控制的)两种。随着年龄的增长。动机控制源的定向在不断内化着。小学阶段,中年级以上的学生的控制源开始向内部控制转化。他们开始意识到自己应该自觉地、努力地约束自己行为,向自己提出动机和目的,到五、六年级,一些发展较好的学生可以进行初步的自我规划了。

  小学生行为的动机与目的是非常具体的,抽象的动机和目的对他们来讲不能理解也不起很大作用。同时动机和目的常常比较短近和狭隘,不很稳定,不能长期坚持实现自己的动机和目的。小学生也会有动机斗争,但这种动机斗争比较简单,比较短暂。他们分不清原则性与非原则性动机,不会冷静地思考问题,而且解决动机斗争带有很大的情境性。这些特点在低年级学生身上表现得就更为突出。

  在意志行动的执行决定阶段中,小学生的决定和执行两个环节大多是同时发生的,或者比较接近,想了就干,不善于做周密的考虑。在具体执行中,小学生还常常出现决定了不做即只说不做或说的与做的不一致的现象。但这种言行不一是发展过程中的正常现象,一般不属于道德品质问题。小学生的抗干扰能力和耐受挫折的能力比较差,因此比较难以较好地克服困难。不过,随着年龄的升高,中高年级生在上述这些方面均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二)意志品质的特点

  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学生,意志的自觉地比较低,容易独断和受暗示。果断性不强,常常表现出草率从事,鲁莽决定的特点。虽然犹豫不决的表现不太多,但这并不说明他们很果断,很可能是回避决策的自我防御。小学生的坚持性品质不强,而见异思迁,做事虎头蛇尾却是常见的。另外,自制性品质较差,任性冲动、怯懦在一些小学生身上常常表现出来。不过,观察发现,到三年级,学生的自制性会有显著的发展,而且会随着年龄的增大,各种品质逐步形成与发展起来。

  (三)小学生的意志教育

  小学生的意志发展从总体上讲,还不很完善,为了培养他们良好的意志力。在教育时,我们要结合学生意志发展的特点,在他们的知识经验和智力水平可达到的范围内,向学生提出恰当的要求。尽管他们可能会做不到,但不要求,不引导是不对的。要启发学生自觉遵守各项规律制度,并逐步让他们自己做出决定,减少他们的依赖性和被动性。还要注意坚持活动性原则。在各项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不能只靠说教。有时还可以设置一些场景来锻炼学生的意志力。另外,树立良好的榜样也是一个必要的措施。小学生模仿性和具体形象性较强,靠抽象道理的讲解往往不能奏效,因而应树立良好的榜样,便于他们仿效。对于他们言行不一的表现,不能单纯批评,而要小步子进行,不要一次要求太多。总之,从小事做起,由浅入深,逐渐发展小学生的意志力。


作者: 赵丽    时间: 2008-7-28 16:42
标题: 回复:继续教育<中小学学生心理健康与心理咨询>
第四节 中小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与自我教育




  自我意识是主体对自己作为一个独特存在的个体的认识。是主体我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的关系,尤其是人我关系的认识。自我意识是个性结构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影响一个人个性形成、发展的因素之一。它一般包括自我概念、自我评价、自我体验、自我监控等形式。自我意识不是生来就有的,而是在后天的环境中,与客观环境,尤其是社会环境相互作用、不断社会化过程的产物。中小学阶段是个性发展的重要时期,他们的自我意识在不断发展,本节拟就中小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一般特点及教育中应注意的问题作一阐述,以便能更好地开展心理教育。


  一、小学生自我意识发展一般特点与自我教育

  (一)小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趋势与一般特点

  1.自我意识发展的趋势

  小学阶段,儿童的自我意识处于客观化时期,是获得社会自我的时期。在此期间,小学生的自我意识随年龄的增长从低水平向高水平不断发展,但呈现的趋势有所不同。研究表明,小学一年级到小学三年级处于自我意识的上升时期,小学一年级到小学二年级上升幅度最大,是上升中的主要发展期。其二,小学三年级到小学五年级处于自我意识的平稳发展阶段,年级间无显著差异。其三,小学五年级到小学六年级又处于第二个上升期。自我意识的发展趋向深刻。

  2.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

  从小学生自我意识组成的各因素看,小学生能够形成自我概念。自我概念是在经验积累的基础上形成发展起来的。自我概念是个人心目中对自己的印象。这种印象是对自己在一切方面的认识基础上形成的。小学生的自我概念是通过小学生的自我描述反映出来的。研究发现,小学生的自我描述是从比较具体的外部特征的描述向比较抽象的心理术语的描述发展。前面一种水平的描述在小学低年级学生身上表现更多一些。到小学高年级,学生才能开始从更为复杂的内部特征、人际关系、个性品质等比较抽象方面来描述自我。但即使如此,他们的自我概念仍然带有很大的具体性和绝对性。而且还发现,小学高年级学生自我概念的发展趋势存在性别差异。男生对自己的印象一般不随年龄的变化而变化,而女生则年龄越大,对自己的印象越差。

  在自我评价方面。自我评价能力是自我意识发展的主要成分和主要标志。小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进一步发展起来,具体表现在:(1)从顺从别人的评价发展到有一定独立见解的评价,评价的独立性随年级的升高而提高。(2)从比较笼统的评价发展到对自己的某个方面或多个方面的优缺点进行评价。(3)开始具有对内心品质评价的倾向。(4)自我评价的抽象概括性有了提高。(5)自我评价的稳定性有了一定的发展。

  在自我体验和自我调控方面。小学生的自我体验与自我评价发展有很高的一致性。随着儿童认识水平的不断提高,他们的自我体验也会随之而逐步加深。在自我调控方面,小学生的这方面发展,从总的看来落后于自我评价、自我体验的发展,自我调控能力还不高。

  (二)小学生的自我教育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小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水平还不高,因此进行教育时不能讲更多的抽象理论,而要从细节、从小事做起,帮助学生认识自己。还要针对自我意识的发展趋势,区别对待不同年级的学生。对低年级和中年级学生要求的要具体、直观,对高年级学生,则要求他们用概括化的观点看待自我、评价自己的心理品质,促使小学生自我意识达到一个新的水平。对不能正确对待自己的个别学生,教师要帮助他、用事实纠正他的错误认识,告诉他评价的标准、主次方面,以提高他的自我意识水平

作者: 赵丽    时间: 2008-7-28 16:42
标题: 回复:继续教育<中小学学生心理健康与心理咨询>
第五节 中小学生性格的发展与性格教育




  性格是人对现实的稳定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中表现出来的个性心理特征。性格是具有核心意义的个性特征,体现了一个人独特的风格。它在人的个性心理的总体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性格的结构十分复杂,一般认为,由态度特征、理智特征、情绪特征和意志特征几方面组成。这些特征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使性格结构具有动力的性质。性格的形成发展是个体的社会化过程,一般分为三个阶段,即性格受情境制约阶段、稳定的内外行动形成阶段和内心制约行为阶段。中小学生的性格发展正处于后面两个阶段。因此了解学生性格发展的特点对于心理教育的实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小学生性格的发展与性格教育

  小学生性格的社会化过程正处于稳定的内外行动开始形成的阶段。性格的动力特征与性格的类型发展不成熟,性格类型尚未形成。

  (一)小学生性格发展趋势

  小学生的性格发展水平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断提高,但发展速率表现出不平衡、不等速的特点。小学二年级到四年级学生的性格特征呈缓慢发展状态,处于发展的稳定时期。小学四年级到小学六年级发展较快,处于性格的快速发展期。六年级前后是小学生性格发展的关键期。

  (二)小学生性格特征发展的一般特点

  小学生性格发展总趋势是随着年级升高而呈上升趋势,但在各种具体的性格特征上却有自己独特的发展特点。小学生性格特征的总体发展是不稳定的,从他们性格的态度特征上可以反映出来。小学生对现实的态度和观念尚未形成。在对社会、对集体、对学习、对劳动或是对自己与他人的态度上,还很容易受暗示,模仿性很强,缺乏自我分析和自我宽慰的能力。在性格的情绪特征方面。小学生情绪特征在不断发展。研究发现,小学二年级时情绪的主导心境不是很好,这可能与其对学校生活尚未很好适应有一定关系。从四年级到六年级,情绪的强度和持久性有了较快的发展,到小学六年级达到了高峰。不过从总的发展情况看,小学生的情绪特征还是处于比较稳定发展阶段,而且在各年级之间,情绪的稳定性的差异达不到显著水平。

  小学生性格的意志特征发展方面。虽然研究发现,小学生意志特征的发展曲线比较平直,差异不显著,说明性格的意志特征尚未真正发展,但在具体的意志的独立性、果断性、自制力、持久性上,又存在着差异。具体表现为小学生的独立性在低年级学生中表现得并不显著,到四年级至六年级才有一个较快的发展,并在六年级出现高峰。在自制力和坚持性发展上,小学各年级呈逐步下降趋势。在果断性发展上比较缓慢,小学生还缺乏适时、果断作出决定的能力。另外小学生性格的意志特征与其实际行为表现不协调、不一致。说明其性格尚不能对其行为起到调节、支配作用。在性格的理智特征发展上,符合总的发展趋势。其中在思维水平和权衡性发展上,小学二年级到四年级稳步发展,四年级到六年级则发展非常迅速。在灵活性发展上,小学阶段均处于较低水平,各年级间没有显著差异。在求知欲发展上,小学阶段学生均处于不断发展阶段,到六年级达到高峰。

  (三)小学生性格教育

  从上述分析中可以看到,小学生的性格发展处于初步的发展时期。性格特征发展不成熟,性格类型也未形成。在对其进行心理教育中,首先要进行适度的理性引导,使学生形成正确的观念,但教育要具体形象,不宜过分抽象笼统。教育的方式可以灵活多样,选择小学生能接受的方式进行。其次,开展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去锻炼、培养良好的性格。要注意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的相互配合。第三,教师自身的言行及性格对学生的性格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教师要使自己具有高尚的人格、强烈的责任心,要做到言行一致,让这些好的品质对学生实施潜移默化的影响,并给学生提供良好的仿效样式。第四,进行性格教育要根据学生性格发展的特点规律,有针对性。同时,应该因材施教、因人而异。对于六年级前后的学生尤其要加强教育,认真解决他们的困惑,逐步使他们具备良好的个性品质,使性格得以健康的发展。


   


作者: 赵丽    时间: 2008-7-28 16:43
标题: 回复:继续教育<中小学学生心理健康与心理咨询>
第四章 中小学生社会活动与心理辅导

第一节 学习心理辅导




  一、小学生学习心理辅导

  儿童入小学后开始了以学习为主要活动的新生活。小学生学习如何,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会产生极大的影响。因此,对小学生进行学习心理辅导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

  (一)小学生学习动机辅导

  小学生的学习动机是多种多样的,如:报答父母的爱,很好地发展自己等等。而在学习活动中,小学生又常常表现为学习动机不足,在低、中高年级学生中较为明显。主要表现为上课精力不集中,不能主动完成作业,在家长或教师的督促下才肯学习。

  造成小学生学习动机不足的原因有:教师和家长对儿童缺少学习目的性教育,使小学生不知道为什么而学;学习目的性教育遥远而空洞,与小学生的现实生活脱节;教师及家长对小学生要求过高,使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很难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学习动机对学习活动具有维持和推动的功效,因此教师应注意辅导小学生的学习动机:

  1、教师要帮助学生认识到学习动机的重要性。许多小学生的学习都是在教师及家长的安排下进行的,而很少考虑自己为什么要学习因而常有很大的盲目性,因此,教师应帮助学生明确学习动机的重要性,更好地发挥学习动机的功能。

  2、帮助学生自我澄清学习动机,有时小学生并不清楚自习的学习动机到底是什么。多年来,我们的教育过分强调学生学习的社会价值,总要求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而不注重这远大的理想与眼前学习的关系,使得小学生只会喊口号,而自己真正的学习动机是什么则不是很清楚成根本没有想过。因此,教师应帮助学生认清自己的学习动机。如组织:“我为什么而学习”班队会、集体讨论或写作文等形式,让学生认清自己的学习动机,同学之间还可以相互启发。

  3、通过生动形象,富有启发性的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首先教师要注意努力创设问题的情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其次,要注意变更作业的内容和形成,保持作业的新异性,作业量要适宜,避免学生课业负担过重,产生厌学心理。第三,要妥善利用学习的反馈信息,搞好检查和评价。

  4、组织参观、读报、报告会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学生在活动中受到熏陶、感挚,对学习产生学习的动力,深入学生的学习动机。例如:组织到科技馆、海洋世界各处参观,使学生从中感受到大自然的奥妙和知识的力量。还可适当、合理地开展各科学习竞赛。

  (二)小学生学习兴趣辅导

  兴趣是推动学生求知欲和探索知识的动力,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缺少了它,就等于划船时失去了桨。小学生的学习兴趣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容易激发但难于维持,兴趣广泛但难于集中,缺乏稳定性,容易见异思迁,而不能根据需要全面发展。

  小学生缺乏学习兴趣的原因有:“学习内容抽象难懂,枯燥乏味,教师讲解不生动,缺乏吸引力,连续获得不好的分数,缺乏成功的体验,教师态度消极等。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应根据兴趣产生,转化的规律和小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方法对小学生进行学习兴趣辅导。

  1、丰富教学内容,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兴趣产生于好奇和需要,教学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情境、布置新颖,使学生急于了解,便他们体验到获得新知的乐趣,进一步认识到知识的力量。

  2、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的兴趣。教师结合颜色鲜艳,生动形象的直观教具来讲解教材;用活泼生动的语言来描述教材,以满足学生的好奇感;运用现代化的教学媒体来优化教学,吸引学生的兴趣;还可穿插一些游戏,结合一些动作,给学生提供生动和表现的机会,满足他们的自尊心和好强心。

  3、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小学生对学科的兴趣常与任课教师的情感直接相联系,因此,教师要创造一个轻松、愉快、舒畅的学习环境,用渊博的学识、和蔼的态度感染学生、教育学生,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学生会把对教师的热爱迁移到学习上去,对教师所讲课程产生兴趣。

  4、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阅读与课外活动。许多小学生的兴趣,常常是从课外阅读和课外活动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些优秀的文艺作品、科普读物,具有很强的科学性,思想性和趣味性,便能吸引学生,使之产生兴趣。而课外活动可更好地照顾到学生的兴趣、爱好,对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作用更大。

  (三)小学生学习习惯辅导

  日本心理学家田崎仁曾说过:“一个人如果掌握了按计划学习的好习惯,对于将来升学就业,以一的学习和工作都是非常有益的……,在学习方法上一旦养成了坏习惯,学习就会事倍功半。”学习习惯对于小学生学习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教师及家长不注意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小学生则会形成许多不良学习习惯,主要表现在:上课随便说话,搞小动作;写作业时国写边玩;不能独立学习;学习用品随意放置。

  心理学家的调查表明,学生的学习习惯早在小学阶段就已经形成了,从小尽早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很重要的,因此,小学教师应重视对小学生学习习惯的辅导,注意以下几点:

  1、教师应适时给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使学生尽早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汉书·贾谊传》说:“个成天若天性,习惯加自然“。意思是习惯须从小培养,容易成功。例如:写字的姿势、小学阶段,特别是低、中年级都应让学生养成身体坐正、课本放平,拿笔一寸、看书一尽,写字一拳(胸与桌之距)的良好的习惯。否则一旦形成错误的姿势,很难改正。在小学一年级,教师要有目的地对学生进行学习常规教育。例如:课前两分钟预备、上课、下课的要求,听课、作业的要求等等。

  2、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时,要注意启发学生的自觉性。小学生对于学习活动比较向往,积极性高,在学习习惯上可塑性较大。因此,在引导小学生进行良好的行动习惯训练时,要注意启发自觉,在唤起其责任感时,强调自我监督。同时要给小学生提供榜样,在他们有进步时及时给以表扬。

  3、要反复实践与训练。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要经历一定的过程。按心理学培养,良好习惯的要求,一般应做到:一是提出要求,执行要求;二是反复练习,以熟练、自如、自觉为目标:三是正面引导,积极提供仿效的榜样,四是督促检查,帮助学生克服不良的习惯。对于较顽固的不良习惯,要采取“针锋相对”的办法来克服。例如前苏联小学《马利耶夫在学校和家里》中的主人公,马利耶夫最爱苹果酱馅饼,他把馅放在身旁,强迫自己在馅香味道的刺激下去完成作业。他成功地抵制了诱惑,锻炼了毅力。

  (四)小学生考试心理辅导

  应考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影响考试效果的心理因素有:首先,良好的心理状态是学生考试成功的必要条件,如精力充沛、情绪稳定、意志坚强、不紧张法。其次,考试成功的重要因素是正确、积极、适度的考试动机。如能正确认识考试的意义和功能。第三,考试应有正确的方法。

  考试是检查学习情况和教学效果的一种重要方法,教师应指导学生正确对侍考试,掌握必要的应试技巧,争取考出好成绩。

  1、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平时的学习中,要严谨求实,将知识学牢固;防止不求甚解。要正确掌握复习的方式。在复习的最初阶段,应全面复习,时间抓得紧,越是临近考试,复习应越轻松。

  2、考前做好充分准备。首先,要做好物质准备,包括身体准备和应试所需物品的准备,健康的身体是考试成功的保证。要注意保证充足的营养和睡眠。考试的前一天晚上就把考试需要用的东西准备好,避免第二天慌乱忘带东西。第二是心理的准备。要注意调适好自己的心理状态,既不要过分紧张,也不要抱着无所谓的态度去应考。教师和家长要给以考生适当的帮助,控制考生的焦虑水平。

  3、要教给学生一定的应试技巧。如,考试时应掌握先易后难的原则,合理分配时间,认真审题,切勿马虎;书写工整、认真复查等。

  4、避免紧张情绪,增强自信心。有些小学生受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使之对考试感到紧张焦虑,这会影响考试成绩。在考试中,要树立自信心,相信自己的能力,不要怕失败,要想“我一定能行”。另外,正确对待考试,把考试看作是检验学习的一种手段。


   


作者: 赵丽    时间: 2008-7-28 16:44
标题: 回复:继续教育<中小学学生心理健康与心理咨询>
第二节 生活心理辅导





  一、小学生生活心理辅导

  生活对于学生来说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是学生学习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形成良好的价值观的过程。对学生进行生活心理辅导,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健康的生活情趣,乐观的生活态度和良好的生活习惯。

  (一)小学生独立性的辅导

  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在谈及“学会做人”时指出:21世纪要求人人都有较强的自主能力和判断能力。在调查研究中发现,中国城市儿童最突出的弱点是独立性差,依赖性强,这自然严重影响他们的人格发展。1995年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进行的“杰出青年的童年与教育”调查得出的结论之一,就是“成材离不开独立自主”,当然人的独立性不是天生的,那么教师应如何对小学生进行独立性的辅导呢。

  1、改革学校教育教学,更新教育观念。美国儿童的独立性强,源于美国的教育非常重视儿童个性的发展,注意培养青少年的独立精神和创造性。而我国的教育更注重教师的权威作用,“听话”的孩子才是好孩子,他们墨守成规,没有主见,遇事总希望老师或家长告诉怎么做,因此,教师在教育和教学中应尊重学生主体性、积极性和创造性,鼓励学生大胆怀疑、大胆创新。例如:教师在课堂上最好不给学生标准答案,而是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2、建立儿童的自我感,让他们在情感上先立起来。心理学者们认为,缺乏自主性的人通常在情感上,情绪上高度依赖别人。因为他们没有自我感,自己不能为自己创造心理上的满足。教师应注意帮助儿童形成这种自我感,在遇到一些问题时,让儿童自己做出选择。

  3、帮助家长走出家庭教育的误区。儿童的独立性差与家庭教育不当有直接关系。许多家长对孩子过分保护,照料太多,管教过于严厉,直接影响儿童的独立性。教师和家长的责任是为孩子创造各种独立做事的条件,不当“拐杖”当“向导”,激发孩子的主观能动性。

  4、教育学生学会自立。首先,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应教育儿童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在家可以做一些简单的家务劳动和自我服务性劳动,在学校要做好值日生。第二,自己的主意自己拿。应教育儿童树立自己意识,学会自主决策,不盲从,不要遇事总是问别人,而应自己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第三,自己管理自己。要鼓励小学生积极参与多种活动,在学习活动、体育运动、社会服务等活动中锻炼他们的自我管理能力。

  (二)小学生休闲辅导

  休闲是现代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健康而适宜的休闲活动对于小学生的心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是,受小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的制约,小学生的休闲活动会出现许多问题,如:不能合理地安排休闲时间,对电视着迷,迷恋电子游戏等,因此,教师应对小学生进行休闲辅导,培养小学生科学的休闲观;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和主动的创造精神;培养享受丰富的精神生活和陶冶性情的能力。

  1、通过教育使小学生形成正确的休闲观念和态度。要让学生正确认识休闲与生活的关系、休闲与学习的关系、休闲与健康的关系,学会哪些是正确健康的休闲活动,哪些休闲活动有害于人的身心健康。选择休闲活动要与自己的年龄、角色相适宜。例如:可开展“假期生活计划”、“双休日哪里去”等内容的设计与讨论。

  2、教育学生学会安排和利用闲暇时间。闲暇时间利用得当会促进小学生的学习,展示小学生的个性,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要让孩子有更多的闲暇时间让其自由支配,发展他们的个性和特长,因此不要把孩子的时间安排得满满的,让孩子喘不过气来,可以让孩子自己制定生活休闲计划,除认真完成作业和必要的学习活动外,自己要从事 哪些休闲活动,时间如何安排,都由自己决定。

  3、发展小学生合理的休闲需要,抑制其不合理的需要。学校可组织学生休闲团体,定期活动,如书法协会、足球俱乐部。还可以组织全校性的休闲活动,如春游。这些活动都可以引导小学生合理的休闲需要。对于学生休闲活动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给予指导。如有的小学生沉湎于看电视、玩电脑游戏,教师及家长积极引导,在完成学习任务后可以看电视或玩电脑游戏,时间不宜过长,内容要有选择,姿势要正确。要坚决禁止小学生去游戏机厅和网吧打电子游戏。

  (三)小学生消费辅导

  学会合理消费是一个人生活中必备的生活技能。小学生的消费,主要指其在学习,生活中,为了满足某种需要,在消耗物质产品和非物质产品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行为活动。随着小学儿童的自我意识逐渐增强,他们在消费上已开始要求独立。但是小学生的消费观念尚未形成,由于受到各种不良因素影响,形成了许多消费误区:服装消费跟着名牌走,零食消费跟着广告走,人情消费跟着成人走,同学之间相互攀比,相互模仿,形成攀比消费心理,因此,对小学生进行消费辅导便是形成正确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势在必行。

  1、要适度消费,反对超前消费。适度消费是指小学生的消费要与家庭经济条件和自身的正常需要和适应。许多小学看见别的同学有什么,自己就要去买,而往往不考虑自己是否需要,更不考虑自己家庭的承受力,会出现炫耀心理,攀比心理,乃至追求享受。教师和家长要关心儿童零用钱的支出情况,不要过分满足孩子的物质需要,例如:可以让学生把零用钱积攒起来买书,或者捐给希望工程等。

  2、合理消费,不盲目消费。社会上各种传播媒体从不同角度把各种消费信息传递给小学生,五花八门的生活广告铺天盖地,直接刺激儿童的消费,使其产生盲目性。有的小学生穿衣服,带手表、买文具、吃小食品都愿意学别人的、看广告,而不考虑是否适合自己,应教育小学生在穿着打扮上保持天真活泼、适合自己的学生身份,饮食要保证营养,娱乐游戏要有利于健康。总之,要根据自己的喜好、性格和条件来消费。

  3、培养勤俭节约的美德,不奢侈浪费。有些父母认为“再穷不能穷孩子”,自己勒紧裤带满足孩子的过分要求的做法是非常错误的。要教育小学生花的每一分钱都是父母辛辛苦苦通过劳动挣来的。孝敬父母也包括珍惜每一分钱,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作者: 赵丽    时间: 2008-7-28 16:44
标题: 回复:继续教育<中小学学生心理健康与心理咨询>
第三节 人际交往辅导




  一、小学生人际交往辅导

  人际交往是小学生社会化的最重要途径。交往需要在人类活动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正是在与人的交往中,儿童慢慢形成了与他人相处的方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性格和对外界的看法,促进了个性的形成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但是由于交往知识贫乏,不懂交往技巧以及其他因素的影响,致使小学生在人际交往方面会产生一些问题:不被同伴接纳;与老师,父母关系紧张;缺乏合作精神,争强好胜;缺乏交往知识和技能;不善于化解人际冲突等。因此,教师应帮助小学生提高人际交往的能力,解决其在实际生活中遇到的人际交往方面的困惑。

  (一)小学生交往态度辅导

  人际交往的关键是态度。小学生由于受自身认识水平发展的限制,容易产生认识上的自我中心,即只按自己的意见和角度去考虑问题,这样容易产生交往中的心理障碍。教师应注意帮助小学生端正交往的态度。

  1、待人要热情诚恳,谦虚友善。在人际交往中,热情诚恳的人容易被人接受。他使人感受到友善、可亲,缩短彼此之间的心理距离,产生相互信任,从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2、尊重别人,关心别人。要让小学生成为一个受人欢迎的人,就要教育他们去尊重别人。尊重一个人就要努力去发现他人身上独具魅力的特点,用欣赏的态度去关注别人。要认真并且用心地聆听别人的讲话,关心别人的思想和生活,言辞要恳切,态度要有礼貌。

  3、正确认识自我。正确认识自我是既能认识到自己的优点,也能认识到自己的缺点。学生如果不能正确认识自我,或者觉得自己是完美无缺的,或者认为自己什么也不行,都会影响人际交往。应在交往中不要太自我中心,更不要用自己的优点去比别人的缺点。

  4、要有包容之心。包容之心是自我良好修养的生活体现。同学之间,由于性格、生活等条件迥异,相处时难免有矛盾冲突,这需要有宽容的胸怀,不仅看对方的缺点,更要善于发现对方的优点,别人成功时,为他鼓掌,别人失败时,给他安慰。

  (二)小学生交往技巧辅导

  人际交往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艺术。教师要对小学生进行指导,使其掌握一些人际交往的技巧,更好地改善人际关系。

  1、学会交谈。在人际交往中,当与别人谈话时,要意识到双方同时共有说话与听话者的双重角色,即言语交往的双重性。在交谈中要注意不能打断别人的谈话或抢接别人的话头。与人初次相识,要注意选择话题,不要炫耀自己。要注意谦虚、诚恳、幽默。

  2、学会聆听。聆听在搞好人际关系中是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别人意识到你能耐心倾听他们的意见时,他自然会向你靠近,首先聆听要耐心。听人谈话时,应精神集中,表情专注。其次,要虚心聆听,在别人说话时,应所以然虚心聆听的态度,不要插口打断,如果不赞同对方的观点,也要婉转相告。第三要会心聆听。听人谈话,不只是被动地接受,还应主动反馈,作出会心的呼应。要注意与说话人经常交流目光,赞许性地点头等。

  3、学会赞扬。每个人都愿意听到赞扬,它对调节人际关系非常重要。小学生应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学会去赞扬别人,无论是对老师、父母、还是同学,赞扬时态度要真诚、热情,不要虚伪。

  4、善于沟通。每一个的生活都需要和别人发生相互作用。没有沟通,人与人就无法理解,也无从建立良好的人际和社会关系。首先,一个人要通过自己的言谈,举止,在别人的心中塑造自己良好的形象。第二,要建立彼此的信任感,只有相互信任,才能继续交往,发展成为朋友关系。第三,要把握好人际距离,人际距离是指两者之间的富有意义的物理距离,距离过大,不利于交流;距离过小,可以会侵犯到对方的个人空间。只有在适当的距离下,双方的交流才可以顺利,愉快地继续下去。

  (三)小学生合作能力辅导

  如今的小学生几乎都是独生子女,他们从小独来独往,习惯于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合作能力的现象相当普遍。而对于21世纪的小学生,合作又是多么的重要,它能启发思维、激发创造性,并能够培养同情心。一个具有合作精神与合作能力的人也容易获得他人的支持与合作,因而会大大地增加成功的概率和可能。应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合作能力呢?

  1、认识到合作的意义,积极与人交往。合作能力是在人与人的交往过程中形成的。而有些同学因不善于合作而害怕与人交往,久而久之,会形成一个恶性循环。让小学生认识到合作是现代人必备的品质,积极参加社会交往,增强交往的自信心,体验到交往的乐趣,也学会了怎样与人合作。

  2、培养有利于合作的积极心理品质,克服不利于合作的不良品质。在小学生交往和合作时,可以发现,有的小学生谁都喜欢,与谁都能合作愉快,而有的小学生则正好相反,与谁合作都不长久。这与小学生的个性及心理品质有关。需要培养的有利于合作的心理品质有;诚实、正直、通情达理、忠实、耿直、聪明、宽容、礼貌等。需要克服的不利于合作的心理品质有:说谎、虚伪、庸俗、暴戾、不可信赖、心术不正、欺骗、多疑、自卑、孤僻等。

  3、要尊重别人,不要无端地反对别人。尊重别人是一种健康的人格态度,指尊重他人的尊严与个性,平等地对待别人。不尊重他人,实际上就是不尊重自己,也不能得到他人的尊重,更谈不上合作。在交往中要尊重别人的意见,不要无端地反对别人。


   


作者: 赵丽    时间: 2008-7-28 16:44
标题: 回复:继续教育<中小学学生心理健康与心理咨询>
第四节 品德心理辅导




  一、小学生品德心理辅导

  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品德是小学教育的主要任务之一。依据小学生品德心理发展特征有效的开展品德心理辅导,有利于小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认识和塑造良好的道德行为。在整个小学阶段存在着一个品德发展的转折点。有关研究认为,大致在小学三年级下学期,表现在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发展上有“质”的飞跃。因此,小学教师应认真研究小学生品德发展的特点,配合思想品德教育,做好学生的品德心理辅导。

  (一)小学生说谎的心理辅导

  儿童说谎是指有意或无意地通过说假话以达到某种目的的言语行为。一般说来,小学生说谎可分无意和有意两种类型。无意说谎是指说谎者事先没有什么筹划,也没有什么预期的目的,而是把幻想或错觉当成现实向人述说。例如:达尔文小时候从郊外拣来一块色彩斑斓的化石,他坚持说那是价值连城的宝石。小学生由于爱幻想,经常把想象中的或期望的事情当作真实的内容加以表述。这种情况不属于品德问题。

  有意说谎是指说谎者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特意编制谎言,以掩盖事实真相,由于其行为具有欺骗的性质,所以,常遭到别人的谴责。如长期如此,就会养成不良的道德行为习惯,影响儿童心理健康及今后的成长,因此,教师应重视儿童的说谎行为,帮助儿童克服说谎行为,成为一个诚实的人。

  第一,了解小学生说谎的原因,爱说谎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不良环境的影响并通过自身的心理活动而形成的。小学生说谎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有的是缺乏正确的道德观念,为满足个人欲望和私利而说谎,台有的小学生从家里拿钱交给老师,说是“捡的”;有的是因为不良习惯的作用而说谎,如一次说谎获得成功,就会养成说谎的坏习惯;有的是为了获得别人的尊重而说谎;有的是为了逃避家长成者老师的惩罚;还有的是一种善意的谎言。教师应首先了解小学生说谎的原因,对症下药,采取恰当有效的教育方法。

  第二,启发小学生认识到诚实的可贵。诚实是人的一种良好的道德品质。教育学生要实事求是,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对人真心诚意,办事光明磊落,诚实能使人赢得更多的朋友。可以通过小学生喜欢的童话、故事、游戏等使孩子认识到说谎者只能获得暂的好处,最终一定会被识破,下场是可悲的。

  第三,强化小学生的诚实行为,及时纠正小学生的说谎行为。当教师或家长发现儿童的诚实行为时要给以鼓励和表扬。尤其是当小学生主动承认错误时,一定要先表扬他诚实的做法,然后再批评他错误的行为。当发现小学说谎时,一定要严厉批评,使其认识到说谎是不能原谅的,尤其不能让儿童通过说谎得到好处。

  第四,教师及家长应注意教育的方法,有的家长给孩子规定,考试90分以上就给以奖励,90分以下,就挨一顿打。孩子怕挨打,就把72改成了92分,不但没挨打,反而得了奖,就容易养成用说谎掩盖缺点的毛病,在学校里,小学生也会碰到说实话挨批评,说假话讨老师喜欢的情况,使小学生遇到把责任推给别人。因此,教师和家长应注意,当儿童有缺点时,应耐心询问,循循善诱,采取恰当的教育方法,另外,教师和家长要给儿童树立良好的榜样。要信守诺言,答应孩子的事情要予以兑现,要言行一致,做孩子的表率。

  第五,教育学生会使用善意的谎言。在生活中,有的太诚实反而会把事情弄糟,而有时说谎也会起到积极的作用。例如,礼节性的谎言,别人出于好心帮自己的忙,却帮了倒忙,有人送你礼物,但你并不喜欢,这时就不能实话实说,相反却要客气地向人表示感谢。当你明明知道朋友得了绝症,但你仍要安慰人养好病,早日康复出院,当你碰到了坏人时,出于自我保护,也不能把什么都告诉他。在这些情况下,虽然没说实话,但这不是说谎,而是机智的表现。

  (二)小学生文明行为的辅导

  文明行为是一个人的文化教养和精神状态,道德面貌的反映,小学阶段是形成文明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在小学生身上表现出来的不文明的行为有:不讲礼貌、不遵守纪律、打架骂人、破坏公物、不讲卫生等等。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有:首先,小学生还没有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是非观念模糊。例如:认为“哥们义气”就是友谊;其次,小学生还未形成稳固的道德信念,意志薄弱,不能控制自己的行为。例如:考试作弊;第三,受不良习惯影响。例如:不讲卫生,随手扔垃圾。第四,性格任性,执拗,不能严格要求自己。如:因为一点小事,与同学吵架,第五,家庭教育不正确。小学生的道德行为不是很稳定的,是有很强的可塑性。教师应注意对小学生文明行为的辅导。

  第一,讲清意义,明确要求。小学生特别低年级学生往往不懂得文明行为的重要性,即使想做好,又不知道该怎样做。这是小学生的认识特点决定的。因此,教师应在儿童入学时就给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打下良好的基础。对于低年级学生,要求不能过高,结合日常活动,从小事做起。对于高年级学生,要求不宜过于琐细,要给学生有独立支配自己的余地。

  第二,潜移默化,言传身教。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有一个过程。教师应抓住平时的每一次教育时机,对小学生进行教育。要注意不能生塞硬灌,要创设良好的环境,使学生自然地受到感染和影响。教师还要注意自己的言行,给学生做出榜样,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自己首先做到,用自身良好的修养和风范去教育影响学生。

  第三,耐心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改正缺点的信心。教师应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优点,好的行为。当学生做了好事或取得了进步时,应及时表扬与强化。而不要一味地批评指责,切记方法简单、粗暴,否则,会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失去对教师的信任,教育则更难进行。

  第四,反复训练,形成习惯。文明行为习惯的形成,需要反复训练。“少年成天性,习惯成自然”。好的行为积累得多,就成为习惯,好的习惯积累得多,就会变成美德。在形成习惯的过程中还会出现反复,这是正常现象,教师应有耐心,相信通过反复训练,一定会形成良好的习惯。

  (三)小学生责任感的辅导

  责任感是一种高尚的道德情感。由于小学生本身认识能力的局限,以及家长在教育孩子上包办太多,,造成了小学生缺乏责任感的现象:做事常常丢三落四,老师或家长关照他做的事总记不住;老师布置的作业也弄不清,只得打电话问同学;借了别人的东西忘记还;在家里不干家务;在学校不知道关心集体;犯了错误不敢承担等等。教师应有意识培养小学生的责任感。

  第一,在学会自理的过程中激发儿童的责任心。要培养小学生的责任感,首先要教育他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例如:上学放学时,不要让大人帮着背书包,做作业时,自己削铅笔,自己收拾文具书包,自己叠被子,收拾房间等。当儿童遇到困难时,教师及家长要鼓励其想办法克服,不要半途而废,要有始有终。

  第二,在完成别人的委托中锻炼儿童的责任感。小学生虽然年龄小,但是也具备一定的能力,能完成许多任务,教师及家长要充分相信他们,有意识地委托小学生办一些事情。在家里,父母可委托孩子扫地,倒垃圾,做一些简单的家务,买生活用品等,在学校教师可委托学生做好值日,收作业,发书报等,使小学生意识到,完成别人交给的任务是一种责任,是守信用的表现。当儿童表现出色时要及时鼓励、表扬,使儿童从中获得心理上的满足,责任感将逐渐培养起来。

  第三,在参与活动中培养小学生的责任感,儿童与他人接触时,不仅要学会友好相处,更重要的是要学会在同伴、在集体面前完成自己的任务。例如:作业要按时完成,认真做好值日,班级开展活动时,尽自己最大的力量,老师、同学、集体要求自己做的事,一定要做好。从小关心集体,关心他人,长大后才能具有对社会、对国家的责任感。教师应在班级树立典型,有意识地培养小学生关心集体,热爱集体,不给集体抹黑的责任感。

  第四,教育小学生自己做事自己当。儿童做错了事,责任是他自己的,改正错误,接受批评及至惩罚也理应是他自己。教师和父母应教育儿童自己承担责任,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我们中国的许多家长在孩子在错误时,都甘于代子受过,使得儿童犯了错误推动责任,找客观理由,责任感越来越低。美国前总统里根在11岁因燃放爆竹被罚,父亲虽然替他交了罚款,但却要他归还。他到处打零工付出了极大的艰辛才还上了父亲的钱。不留情面的父亲培养了一个富有责任心的儿童。这个事例很值得借鉴。学校应与家庭配合起来,共同努力培养儿童强烈的责任感。

  (四)小学生劳动习惯的辅导

  小学阶段的劳动教育是必不可少的。因为劳动观念的培养,劳动技能的掌握,劳动习惯的养成,是儿童今后成材的必要条件。然而,在实际的教育中,劳动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许多学校只重视智商,而忽视劳动技术教育。我国儿童平均每天劳动时间远远低于其他国家的孩子。如果孩子在家庭中没有劳动的机会,缺少最基本的劳动锻炼,当他将来独立生活时又怎么能适应呢?因此,培养小学生的劳动观念及劳动能力是教师刻不容缓的责任。

  第一,树立劳动光荣的思想。教育学生初步懂得劳动的价值和意义,提高参加劳动的积极性,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劳动等。通过思想品德课、劳动技术课帮助学生树立劳动光荣的思想。成年人在教育孩子时要注意自己对孩子的影响,例如:有些家长这样教训孩子:“现在不好好学习,长大了没出息,就让你去扫马路,当工人”,于是在孩子心目中,普通的体力劳动就成了下贱的代名词,躲避劳动,鄙视劳动就成为必然。

  第二,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要教育学生珍惜劳动成果,尊重劳动者,懂得劳动成果来之不易。要使学生体会到教师劳动的付出,父母劳动的艰辛,更加尊敬教师、尊敬父母。平时要节水、节电,要爱惜学习、生活用品,爱护学校的桌椅,珍惜粮食。有时可以让学生自己做值日、洗衣服,从而更懂得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

  第三,激发劳动的兴趣。儿童的天性是爱劳动的,周围的世界在孩子的眼里是神奇的,丰富多彩的,他们什么都想试一试,做一做。当孩子产生最初的劳动兴趣时往往被家长种种不良心理指导,把孩子劳动的态度给扼杀了。劳动启蒙教育的不足扭曲,自然导致孩子懒惰习气的产生。因此,教师及家长应鼓励儿童参加劳动,即使他最初做不好,也要鼓励他,激发他的兴趣,使其感到劳动是有意思的活动,体验到劳动的乐趣。

  第四,培养良好的劳动习惯。小学生从事劳动应从自我服务劳动开始。在家庭要做一些家务劳动,在学校认真做好值日、扫除等。通过自我服务劳动和日常生活劳动所形成的独立性,将对学生今后积极主动,遇事动脑筋,具有劳动精神打下良好的基础。培养学生的劳动习惯,教师要有耐心,特别是低年级学生劳动能力差,教师要认真教,多训练,不能怕麻烦,更不能把家长找到学校代替学生劳动。

  第四,帮助家长走出家庭教育的误区。许多家长对孩子有这样的教导:“只要你好好学习,家里的什么事情都不用你做。”在一些家长看来,孩子的唯一任务就是学习,孩子可以承担的劳动完全由家长来承担。家长在培养孩子劳动习惯方面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因为家务劳动是一切劳动的基础,是让孩子从中受益的劳动形式。在家庭里,要求儿童学会扫地擦地、洗碗,整理房间、洗小件衣服等劳动,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家长还要督促儿童在学校里经常参加各种劳动,与教师共同配合,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和劳动习惯。





作者: 赵丽    时间: 2008-7-28 16:45
标题: 回复:继续教育<中小学学生心理健康与心理咨询>
第五节 挫折心理辅导




  一、小学生挫折心理辅导

  挫折是人生的必修课,在人生的道路上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遭受挫折和失败。今天的小学生,生活富足,条件优越,不愿意吃苦,从小饱享成人的精心呵护和倍加关爱,就像温室中的花朵一样,经不住风吹雨打。一旦挫折出现,就会惊恐万状,茫然失措,甚至会因绝望而轻生。因此,对小学生的耐挫折能力进行心理辅导,对于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人格的不断完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小学生自信心的辅导

  在当今的小学生中,缺乏自信心的孩子有很大比例,他们胆小懦弱,做什么事,都缩手缩脚,总是“我不行”,看不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在困难面前惊慌失措,不敢面对。造成儿童缺乏自信的原因有两方面:一方面来自家庭:家长对孩子期望过高,过于挑剔,人前教子,伤害孩子自信心,包办太多,使孩子缺少独立性。另一方面来自于学校教育:我国的教育对学生管束过于严格,教师对学生批评多,表扬鼓励少,学生对老师敬畏,师生之间缺乏民主。自信心就像人的能力催化剂,将人的一切潜能都调动起来,将各部分功能推动到最佳状态,因此,教师应加强对小学生进行自信心的心理辅导。

  第一,教育小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掌握自己的优点,发挥自己的优势,从而发现自己的价值。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都有值得别人学习和仿效的地方,要善于发现自己的长处,肯定自己的成绩。马克思说过,伟人之所以高不可攀,是因为你自己跪着。不要总看自己的缺点,要知道每个人都有缺点。对于自我评价过低的小学生,教要格外引起重视,鼓励其战胜自卑,扬起自信的风帆。

  第二,鼓励学生勇于参与和尝试。教师的鼓励尤为重要。教师要告诉他:“你能行”。“做不好也不要紧”,越不敢尝试,就越不自信。当他尝试了,就会觉得并不难。当学生第一次自信地尝试并获得成功时,教师要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这种鼓励将使他对自己充满信心。

  第三,正确地评价学生,不要要求太完美。每一个小学生都有优缺点,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应客观公正,要多看到学生的优点和长处。每一个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都必然会遇到失败,遇到种种挫折,这时,教师的态度对其影响很大。小学生不可能每次表现都出色,教师不要对其要求太高,太完美。当学生失败时,教师应帮助其分析失败的原因,并找到值得肯定的地方,让学生觉得通过努力还有希望成功,这样,学生会逐渐学会自信即使遇到挫折也不会气馁。

  第四,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应重视每一个学生,使学生觉得自己在老师心里很重要。这样有利于自信心的形成。师生关系民主,学生在教师面前会很自信,敢于表现自己,相反,如果学生惧怕老师,在老师面前不敢说话,也不会有自信心。因此,教师应关心学生的心理,多对学生表扬鼓励,在对学生批评时要注意方式方法,不要太损伤学生的自尊心。教师要注意不能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更不能对学生进行讽刺、挖苦。

  (二)小学生挫折承受力的辅导

  生活中随处都充满着挫折,由于社会及家庭对于小学生过分地疼爱有加,造成了他们对于挫折的承受力很低,如退缩,逃避,不知所措,甚至绝望。因此,通过心理辅导提高小学生的挫折承受力是非常重要的。

  第一,要正确地认识挫折。经历挫折是人生的正常现象。人们对现实的认识和改造的能力是有限的,更何况小学生的年龄小,本身经验就比较少,在生活中不可能处处遇到的都是鲜花,遇到挫折是不可避免的。切不可怨天尤人,其实每一个人都是一样的,都会在生活中遇到这样或那样的挫折。

  第二,遇到了挫折,应冷静分析产生挫折的原因。挫折产生的原因有内因和外因两种,外因主要指环境因素,即来自家庭、学校、老师及同学的影响。内因主要指主观因素,即个人的智力、能力,努力程度等等。教师可帮助学生分析产生挫折的原因,也要训练学生自己分析原因。只有分析清楚原因,才能鼓足勇气战胜挫折。

  第三,要善于正确认识自己确立的目标,并及时调整目标。每个人的智力、天赋和素质各不相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如果目标多次努力都达不到,前进中出现了挫折,就要及时调整目标,才能继续前进。如名剧作家曹禺,年轻时一心想当医生,可三次投考北京医学院都榜上无名,后来他参加戏剧活动,写出了《雷雨》、《日出》等脍炙人口的作品。

  第四,经常宽慰自己,保持自信和乐观的态度。既然挫折是不可避免的,那就需要容忍挫折,学会自己宽慰。要热爱生活,胸怀希望,心怀坦然、情绪乐观、发奋图强,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力量,做生活的强者。

  (三)小学生坚强意志的辅导

  培养学生的耐挫折能力,不仅要教育学生正确认识挫折,承受挫折,更重要的是要以坚强的意志战胜困难和挫折。多年来,由于父母过分的关怀,加之学校教育忽视对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造成了许多小学生在困难和挫折面前表现为胆小畏惧,消极等待,缺乏勇气和信心,无能求助,意志薄弱,不能以坚强的意志战胜困难。

  第一,培养小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坚强的意志不是天生的,而是在环境和教育的过程中逐渐培养起来的,要教育儿童树立明确的目标,为了实现既定的目标,就要思考采取什么办法才能最佳地完成任务,在这个过程中,就逐渐地训练了小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要注意调动儿童的积极性,主动性,不要经常都包办代替,要注意鼓励学生独立解决问题,战胜困难。

  第二,鼓励小学生大胆地做事。多年来,我们的教育培养的好孩子是听话的孩子,许多小学生由于家长和父母过于严厉的管教而胆小懦弱,这也不敢做,那个怕做不好。做什么事都要想想父母和老师会不会不喜欢。因此,许多儿童形成了依赖心理。在教育中,老师要给儿童自己做事的机会。自己去体验,去总结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当儿童做一件事成功了,教师应及时赞许,给以鼓励,使儿童获得更多的自信和勇气。

  第三,在困难环境中锻炼小学生的意志。良好的意志品质是在困难中表现,并在克服困难中形成的,因此,教师应创设一定的环境来磨炼学生的意志。今天的小学生多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丰衣足食的环境,容易使孩子不坚强。而困难的折磨还是锻炼坚强意志的条件。例如,可以让小学生淋淋雨,尝尝饥饿的滋味,长途跋涉等等。

  第四,培养小学生不折不挠的毅力。毅力是指人精力长期奋发,不屈不挠地克服困难,达到既定目的的能力。毅力顽强的人,深信自己的目的和为实现目的而采取的行动是符合客发展要求的,能正视各种困难,顽强地战胜困难,教师要给学生设计一些需长时间完成的作业或需要长期坚持的工作,可训练其意志的坚持性,还可以为儿童提供可效仿的榜样。爱迪生发明灯丝做了1500多次试验,没有百折不挠的毅力,他是不会成功的。


   


作者: 赵丽    时间: 2008-7-28 16:45
标题: 回复:继续教育<中小学学生心理健康与心理咨询>
第五章 中小学生心理问题与心理咨询

  所谓心理咨询,一般指咨询人员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给咨询对象以帮助、启发和指导,并通过解除心理问题来维护或增进其身心健康,促进个性发展和潜能开发。学校的心理咨询指咨询老师通过书信、电话、交谈等形式为求询的学生提供解释、答疑、建议和帮助,以期改善其不良心境,使之更好适应学校的教育活动。有些学校还同时进行心理测量和心理训练,这就需要专业技能层次较高的教师任职,以保证心理测量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及心理训练的有效性。中小学时期是从儿童到成年的过渡时期,也是心理问题的高发期,掌握学生心理变化规律,了解常见的心理问题是开展心理咨询工作的基础。

第一节 有心理问题学生的行为表现




  优秀的学生都是相似的,问题学生却各有各的问题。产生问题的根源主要来自心理偏差,例如:生理发育与心理发育的不均衡,心理发展过程的不协调,个性心理结构不合理,自我发展与外部要求不一致,这些问题绝大多数是发展中的问题,有些随着年龄的增长会自然化解,也有些需要成年人的帮助才能有效解决。


  一、小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

  小学生的心理问题通常是身心成长和发育过程中的问题.表现为困惑、烦恼、心理失衡、不适应学习生活的现象,有些问题通常是在人格完善和心理成熟过程中产生的,具有暂时性、不确定性和普遍性,学生可以凭着自己的知识经验和主观能动性,进行自我调节。因此,一般性心理问题的产生与解决是促进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前提和动力。

  (一)在学习方面

  1.入学不适应

  对学校生活的不适应在一年级学生中较多见。儿童从一个受爱护照顾的家庭或幼儿园来到一个纪律严明、需要独立自觉学习的学校中,前后环境有了显著变化。通常,大部分儿童在一、二周内就能适应。但是有少部分儿童却总感到陌生、恐惧、怀疑、拘谨等,从而抑制了他们参与学校活动的积极性。

  主要表现:对上学的态度消极。出现或多或少的学习困难。不能很好地与同学相处。缺乏责任感,经常扰乱集体的秩序。

  2.厌学

  近年来,由于家庭、学校和社会环境中多种不良因素的影响,使得学生中的厌学情绪普遍滋长。厌学主要表现:(1)课堂学习、课外作业等学习活动完全处于消极被动状态。(2)注意力分散,有意注意少,无意注意多,微小的外部动因也能使他们呈现明显的分心状态。(3)常常听课不专心、作业不用心、预复习无恒心,形成心不在焉的不良习惯。(4)对学习不感兴趣,讨厌学习,他们往往一提到学习就心烦,对家长和教师有抵触情绪,学习成绩差。

  3、学习疲劳

  学习疲劳是指长时间紧张学习后学习效率下降的现象。学生年龄越小,越容易产生疲劳。

  (二)在情绪情感方面

  1.羞怯

  羞怯就是我们常说的胆小、害羞。这在低年级儿童或是女生中经常见到。主要表现:(1)见到生人脸红,不爱说话,即使说话也慢声细语。(2)上课时不敢举手,不敢大声回答问题。(3)参加活动时主动性不强,不敢带头或自愿去做某件事。

  2.焦虑

  分离性焦虑。多见于学前班和一年级学生。主要表现:不愿上学,不愿离开家长,担心家长出意外,担心自己走失或被拐走。

  考试焦虑:主要表现:(1)怀疑自己的能力,缺乏自信。(2)害怕考试,考试时过分紧张。

  3.易怒

  主要表现:(1)自我约束能力差,情绪不稳定。(2)说话、做事好感情用事、不能理智地处理问题。遇事易冲动、任性。(3)在困难面前,不能持乐观的态度。对符合自己心意的什么都好,遇到不顺心的事则怨气冲天。如有些学生希望教师作业留少一点,若稍多、难一点,便满腹牢骚。

  4. 嫉妒心

  嫉妒心存在于许多孩子身上,特别是高年级的儿童尤为明显。主要表现:(1)盲目骄傲,不愿意看到别人的长处和优点,常对别人挑剔和贬低。(2)感情上自私,只要求老师对自己关心、重视,看到老师关心、重视别人,就生气,甚至怨恨别人。(3)与同伴相处,喜欢显示自己,讥笑别人。(4)发现比自己强的人或事,轻则有意视而不见,重则想法破坏。

  (三)在行为方面

  1.说谎行为

  说谎,在中年级以上的儿童中较多见。主要表现:为了逃避惩罚或责任,故意说谎。为获得某些东西或荣誉而不惜说谎。

  2.攻击行为

  主要表现为:打人、骂人,欺侮弱小同学。占有欲、支配欲强,性情急躁。缺乏同情心和正常的人际感情。蛮横无理,粗暴的扰乱别人,甚至在课堂上做出各种小动作打扰同学。好主动出击、喜欢公开批评他人、好开别人玩笑、拒绝与自己不和的人交往、喜欢报复、易为小事发怒等。

  3.退缩行为

  退缩行为是由挫折所引起的逃避、依赖、好哭、不爱社交、自暴自弃等行为。

  (四)在自我意识、意志品质方面

  1、自我评价能力较低

  不能对自己的能力做出正确的评价,主要表现:(1)缺乏自信。(2)常常对自己不满。(3)不敢单独接受任务。(4)与同伴不敢进行正当的竞争。这些儿童常伴有自卑的情绪体验。

  2、以自我为中心

  很多学生,在娇生惯养的环境中长大,形成以自我中心、任性、固执己见,不懂得为别人着想,不能与同伴友好相处。以自己的好恶来论人、论事,并且自以为是,甚至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人。稍有不满,便大闹,大发脾气。干事情有始无终,粗心大意,缺乏责任感。

  3、自制能力较弱

  主要表现:(1)感情用事,情绪波动大。(2)做事情虎头蛇尾,甚至半途而废。(3)上课随便说话,做小动作。(4)经常不完成作业等。

  4、抗挫折能力较低

  感情脆弱,受不了小小的挫折,经不得一点委屈和失败。被玩伴拒绝、被老师批评、没当上班干部、考试成绩不理想……就闹情绪、哭闹、不上学,有时做出极端的举动。

  在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研究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帮助他们掌握心理调适能力,全面提高其心理素质,创设一个符合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心理环境,是我们追求的主要目标。

   


作者: 赵丽    时间: 2008-7-28 16:46
标题: 回复:继续教育<中小学学生心理健康与心理咨询>
第二节 心理异常及其预防

  一、小学生心理异常及其预防

  小学生心理异常,主要反映在某些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上,诸如懒惰、好动、打架骂人,偷摸说谎,迷恋游戏机,或因某些心理因素造成骄傲,自卑、倔强、厌学、无礼、散漫、孤僻等非正常现象。如果这种心理异常行为长时间得不到引导和教育,而个体主观上又难以自我调节,将会积习难改,影响正常的心理活动,妨碍小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

  小学生心理异常的成因是复杂的,一般说来,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分析。

  (一) 个体发展因素

  首先,从生理因素分析,有些心理异常现象,如呆滞、迟缓、多动、冷漠等,就是由于遗传的原因导致智力发育迟缓或精神分裂症等。也可能由于脑部受损伤,引起“轻微脑功能失调”遗传因素的影响会使某些学生容易产生心理异常现象。

  其次,从年龄因素分析。比如:7-8岁的小学生通常较多恐怖黑暗和孤独;而到了9-12岁,小学生则对学校的考试,身体的外部形象等感到恐怖;很多小学生,在入学前多有多动症和注意缺陷,主要表现为活动过度,这些行为现象常常被他们在发育中的正常运动所掩盖,到了一年级以后,他们的活动频率加剧,而与学校学习活动多不相协调,因此,有许多这类的孩子被其父母或老师确定为问题学生;到了小学四—六年级后,他们的“多动”现象及注意缺陷现象明显减少。同时活动过度的现象也随之减少,不过这种不良行为所带来的学习问题依然是存在的,因此说,小学生在特定的年龄阶段中的存在的不良行为现象应引起重视,如果不及时发现纠正将会发展为变异严重的心理问题。

  再次,是生理发育与心理发展不均衡的因素。个体的成长,不仅仅是身体的发育成长,同时,还意味着人的社会心理的日趋成熟。问题是在个人的成长过程中,这种生理和心理的成熟往往并不是和谐一致的,尤其是在11、12岁以后,随着身体发育的突飞猛进而常常在心理上出现滞后现象,表现出与年龄不相称的幼稚和冲动。小学中、高年级的学生神经系统细胞的髓鞘化程度也接近成人,但是由于他们的阅历浅,知识和经验不足,所以理解力,思维力,情感体验的能力都落后于成人,由于生理发育与心理发展过程中的不协调,导致一些心理异常行为的发生,如由于认识,理解上的不深刻导致情绪上的不稳定,情感过程发生的动荡又会导致意志薄弱。

  (二) 社会文化的影响因素(家庭-学校-社会)

  一定的社会文化决定了人们相应的生活方式,同时也就从外部影响了人们的心理行为。它是透过个人身边的社会,学校以及家庭而发生影响的,尤其对于小学生来说,家庭和学校的影响占据对小学生心理行为影响的绝大部分内容。

  首先是家庭环境的因素,现代家庭结构的变化多数已转向了一种以孩子为核心的形态,它使得独生子女享有更多的权利,更容易形成自我中心的意识,所以他们没有尊重他人和忍受压力的经验,由于以孩子为中心的家庭结构使孩子获得了不合理的自我认同,他们一方面表现出有雄心和抱负,但另一方面,他们又显得懒惰,不愿意为之付诸努力,正如阿德靳所说:“娇宠的孩子永远不能自立,他缺乏通过自己努力获得成功的机会”。因此,他们在性格上是脆弱的,他们依恋父母,又缺乏独立能力;强调自我中心,希望受到过分的重视,同时又轻视同伴关系,由于父母溺爱或多或少会影响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其次是学校的因素,学校通过各种形式有目的有计划的进行教育活动,而且遵循教育规律,方法得当,小学生就会健康成长。反之,学校片面追求分数就会造成学习气氛过分紧张,小学生过重的心理负担。或由于应付各种上级检查,进行扰乱正常教学规律的现象,则会使学生产生逆教育之道的行为,虚浮,不真实,压抑等不良情绪。

  再次是社会因素的影响,由于现代社会的发展多样化,复杂化,社会文化中不健康因素也大量增加,游戏机、影视作品、一些书籍中都带有不利于学生成长的内容,影响着小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而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竞争加剧,人际交往中的复杂,自制力的缺乏,都容易给小学生造成过大的心理冲击,容易形成一些不良的行为问题。

  小学生出现了心理异常现象,应给予积极的心理矫正。但更重要的是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必须坚持预防为主,矫治为辅,很多已经出现的心理异常现象,都是可以通过早期预防而避免,因此采取有效的措施,做好心理健康的教育工作,才能更好地起到预防作用,才能提高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从早期的预防保健到对疾病的治疗干预,有三个层次,对于心理异常现象采取预防性,即心理健康的初级和次级保健,对于已存在明显的心理障碍的现象采取治疗干预,即第三级保健。

  初级预防实际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预防保健,从小学生所处的环境来看,家庭环境的影响最早也最为重要。到了中高年级阶段,学校环境就逐渐成为最为重要的影响因素,随着小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不断提高,社会环境又成为不可忽视的重要影响因素,由此看来,家庭,学校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应作为我们预防的主要针对点。在从事教育工作时,将这三方面的环境有机结合,互相协调,以更有效地预防小学生各种异常行为的发生。

  首先,学校应具有专业培训的心理健康教师,开展以课堂为教育宣传的阵地,以社会实践活动为实际锻炼的渠道,以家庭、学校相结合的辅导形式来引导,帮助小学生形成正确的心理导向。

  其次,做好学生的心理保健档案,这是一项专业且繁琐的工作,由于小学生的生理、心理都处于不断发展的时期,各方面均未发育成熟,所以在建档时应着眼于促进学生心理发展和完善教育的工作上,主要选择五个方面作为小学生心理档案的内容:(1)基本状况(包括家庭状况,早期身体状况。(2)智力状况。(3)个性特征(包括兴趣、爱好; 人际交往;合作意识等方面)。(4)心理健康状况。(5)学习心理状况分析。在建立心理档案时,必须要结合现实表现提出教育培养建议。做好这项工作,可及时了解学生心理发展状况,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最后,进行必要的心理咨询,这主要针对一些有轻微问题的小学生,包括个体咨询,团体咨询,电话咨询和书信咨询。这种咨询应以辅导为主,在教师明确弄清学生心理问题的同时,及早提醒,防止心理问题的加深和可能出现的心理障碍,重视咨询过程中心健康知识的宣传教育,从而加强对心理健康问题的预防保健工作,达到提高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的目的。

   


作者: 赵丽    时间: 2008-7-28 16:46
标题: 回复:继续教育<中小学学生心理健康与心理咨询>
第二节 心理异常及其预防

  一、小学生心理异常及其预防

  小学生心理异常,主要反映在某些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上,诸如懒惰、好动、打架骂人,偷摸说谎,迷恋游戏机,或因某些心理因素造成骄傲,自卑、倔强、厌学、无礼、散漫、孤僻等非正常现象。如果这种心理异常行为长时间得不到引导和教育,而个体主观上又难以自我调节,将会积习难改,影响正常的心理活动,妨碍小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

  小学生心理异常的成因是复杂的,一般说来,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分析。

  (一) 个体发展因素

  首先,从生理因素分析,有些心理异常现象,如呆滞、迟缓、多动、冷漠等,就是由于遗传的原因导致智力发育迟缓或精神分裂症等。也可能由于脑部受损伤,引起“轻微脑功能失调”遗传因素的影响会使某些学生容易产生心理异常现象。

  其次,从年龄因素分析。比如:7-8岁的小学生通常较多恐怖黑暗和孤独;而到了9-12岁,小学生则对学校的考试,身体的外部形象等感到恐怖;很多小学生,在入学前多有多动症和注意缺陷,主要表现为活动过度,这些行为现象常常被他们在发育中的正常运动所掩盖,到了一年级以后,他们的活动频率加剧,而与学校学习活动多不相协调,因此,有许多这类的孩子被其父母或老师确定为问题学生;到了小学四—六年级后,他们的“多动”现象及注意缺陷现象明显减少。同时活动过度的现象也随之减少,不过这种不良行为所带来的学习问题依然是存在的,因此说,小学生在特定的年龄阶段中的存在的不良行为现象应引起重视,如果不及时发现纠正将会发展为变异严重的心理问题。

  再次,是生理发育与心理发展不均衡的因素。个体的成长,不仅仅是身体的发育成长,同时,还意味着人的社会心理的日趋成熟。问题是在个人的成长过程中,这种生理和心理的成熟往往并不是和谐一致的,尤其是在11、12岁以后,随着身体发育的突飞猛进而常常在心理上出现滞后现象,表现出与年龄不相称的幼稚和冲动。小学中、高年级的学生神经系统细胞的髓鞘化程度也接近成人,但是由于他们的阅历浅,知识和经验不足,所以理解力,思维力,情感体验的能力都落后于成人,由于生理发育与心理发展过程中的不协调,导致一些心理异常行为的发生,如由于认识,理解上的不深刻导致情绪上的不稳定,情感过程发生的动荡又会导致意志薄弱。

  (二) 社会文化的影响因素(家庭-学校-社会)

  一定的社会文化决定了人们相应的生活方式,同时也就从外部影响了人们的心理行为。它是透过个人身边的社会,学校以及家庭而发生影响的,尤其对于小学生来说,家庭和学校的影响占据对小学生心理行为影响的绝大部分内容。

  首先是家庭环境的因素,现代家庭结构的变化多数已转向了一种以孩子为核心的形态,它使得独生子女享有更多的权利,更容易形成自我中心的意识,所以他们没有尊重他人和忍受压力的经验,由于以孩子为中心的家庭结构使孩子获得了不合理的自我认同,他们一方面表现出有雄心和抱负,但另一方面,他们又显得懒惰,不愿意为之付诸努力,正如阿德靳所说:“娇宠的孩子永远不能自立,他缺乏通过自己努力获得成功的机会”。因此,他们在性格上是脆弱的,他们依恋父母,又缺乏独立能力;强调自我中心,希望受到过分的重视,同时又轻视同伴关系,由于父母溺爱或多或少会影响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其次是学校的因素,学校通过各种形式有目的有计划的进行教育活动,而且遵循教育规律,方法得当,小学生就会健康成长。反之,学校片面追求分数就会造成学习气氛过分紧张,小学生过重的心理负担。或由于应付各种上级检查,进行扰乱正常教学规律的现象,则会使学生产生逆教育之道的行为,虚浮,不真实,压抑等不良情绪。

  再次是社会因素的影响,由于现代社会的发展多样化,复杂化,社会文化中不健康因素也大量增加,游戏机、影视作品、一些书籍中都带有不利于学生成长的内容,影响着小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而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竞争加剧,人际交往中的复杂,自制力的缺乏,都容易给小学生造成过大的心理冲击,容易形成一些不良的行为问题。

  小学生出现了心理异常现象,应给予积极的心理矫正。但更重要的是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必须坚持预防为主,矫治为辅,很多已经出现的心理异常现象,都是可以通过早期预防而避免,因此采取有效的措施,做好心理健康的教育工作,才能更好地起到预防作用,才能提高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从早期的预防保健到对疾病的治疗干预,有三个层次,对于心理异常现象采取预防性,即心理健康的初级和次级保健,对于已存在明显的心理障碍的现象采取治疗干预,即第三级保健。

  初级预防实际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预防保健,从小学生所处的环境来看,家庭环境的影响最早也最为重要。到了中高年级阶段,学校环境就逐渐成为最为重要的影响因素,随着小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不断提高,社会环境又成为不可忽视的重要影响因素,由此看来,家庭,学校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应作为我们预防的主要针对点。在从事教育工作时,将这三方面的环境有机结合,互相协调,以更有效地预防小学生各种异常行为的发生。

  首先,学校应具有专业培训的心理健康教师,开展以课堂为教育宣传的阵地,以社会实践活动为实际锻炼的渠道,以家庭、学校相结合的辅导形式来引导,帮助小学生形成正确的心理导向。

  其次,做好学生的心理保健档案,这是一项专业且繁琐的工作,由于小学生的生理、心理都处于不断发展的时期,各方面均未发育成熟,所以在建档时应着眼于促进学生心理发展和完善教育的工作上,主要选择五个方面作为小学生心理档案的内容:(1)基本状况(包括家庭状况,早期身体状况。(2)智力状况。(3)个性特征(包括兴趣、爱好; 人际交往;合作意识等方面)。(4)心理健康状况。(5)学习心理状况分析。在建立心理档案时,必须要结合现实表现提出教育培养建议。做好这项工作,可及时了解学生心理发展状况,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最后,进行必要的心理咨询,这主要针对一些有轻微问题的小学生,包括个体咨询,团体咨询,电话咨询和书信咨询。这种咨询应以辅导为主,在教师明确弄清学生心理问题的同时,及早提醒,防止心理问题的加深和可能出现的心理障碍,重视咨询过程中心健康知识的宣传教育,从而加强对心理健康问题的预防保健工作,达到提高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的目的。

   


作者: 赵丽    时间: 2008-7-28 16:47
标题: 回复:继续教育<中小学学生心理健康与心理咨询>
第六章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第一节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概述


   一、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意义


   (一)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学校心理辅导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学校心理辅导的途径来讲,学校心理辅导的基本途径有两条,一条是对全体学生进行心理教育,另一条是针对有心理困扰的学生进行心理咨询,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承担起实现第一条途径的辅导任务,成为其有效的表现形式。从学校心理辅导的形式看,近十多年来,我们在实践中创造了不少的操作模式。一种是各种形式的集体辅导活动,包括心理训练、专题辨析、情景设计、角色扮演、游戏辅导、心理知识讲座等等;一种是教育教学中的心理辅导,包括学科教育中的心理辅导、班主任工作中的心理辅导、团队活动中的心理辅导等等;第三种是个别咨询、团体咨询。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正是从第一种模式里面的众多辅导活动发展出来的。

   (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

   在中小学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是教育思想进步的体现,是教育发展和改革的必要,是学校端正教育观念、遵循教育规律的积极思想。它不仅继承了传统教育,还弥补和发展了过去教育中的不足。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开设是现代教育的标志,是一项追求教与学和谐一致、协调学生身心发展、培养一代新人的重要途径。

   1.从培养目标看

   素质教育是为实现教育方针规定的目标,着眼于受教育群体和社会长远发展的需要,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就是面向全体学生,帮助并服务于全体学生,按照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和个性特点,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全面提高学生的心理品质;激发潜能;健全人格;增强承受挫折和适应环境的能力。可见其课程目标是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奠定基础的。

   2.从教育模式看

   素质教育是一种教育思想,又表现为一种教育实践模式。不仅强调全面性,还强调基础性和发展性。

   所谓“全面性”即面向全体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就是面向全体学生,以班级为单位,针对不同年龄层次、不同心理发展水平的学生,组织教学内容,选择活动方式。让全体学生参与到课程中,在活动中体验和得到启示,从而实现自助和互助。

   所谓“基础性”是基础教育的本质体现。基础教育的对象就是青少年学生,基础教育就是要为学生的成熟、走上社会,获得基本知识和技能,促进基本素质的提高。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从学生的实践活动编排内容,针对学生心理发展需要开展辅导活动,它不仅可以有效的促进学生的心理成熟,提高学生心理品质,同时有效的帮助学生全面发展、全面提高。

   所谓“发展性”是在基础教育阶段培养学生学会终身学习和发展的能力,在德智体等方面打好基础,这是为教育可持续发展做好准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就是帮助学生能够正确地认识自己,培养自尊、自信,发展自己的各种能力,充分开发潜能,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生存。

   3.从教育方法来看

   素质教育既强调面向全体学生又强调要根据学生的个性发展因材施教。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能够把各年龄层次学生的群体培养目标与每一个受教育者的具体发展目标统一起来,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学生,改进教育方法,实施因材施教,重视学生个性发展。

   (三)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课程改革的重要补充

  课程教材改革是落实素质教育的关键性环节,课程教材改革要求注意学科间的相互衔接,要求在课堂教学中能够运用一切有效的方法和手段,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给学生以更加多的独立思考问题和自我发展的机会,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的学习和成长。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恰恰是对学科课程的改革和补充。学科课程的主要功能是将社会文化和知识传递给学生,以知识为载体、以知识传递为中介,使学生获得智慧和技能,它以社会发展为基本出发点。它的局限性在于常常难以顾及个体发展的差异性和需要,难以发挥个体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主要的功能是促进个体身心健康,以个体经验为载体,以活动为中介,使学生获得学习、生活、社会适应与发展的技能。它是以个体的发展为基本的出发点,可以极大的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作者: 赵丽    时间: 2008-7-28 16:47
标题: 回复:继续教育<中小学学生心理健康与心理咨询>
第二节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形式

   一.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活动形式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活动形式是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参加课程设计的活动动机为中心的课程。

   (一)主要特点

   1.兴趣性

   兴趣是产生动机的一个主要的因素,动机使学生对课程内容的学习和参与活动采取积极的态度和行为。因此课程的设置追求贴近、激发和调动学生的活动兴趣。

   2.启发性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里面的辅导活动常常会要求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在心理剧体验和感受扮演角色的情感。虽然设置的活动情景和角色的行为方式往往都是虚构的,但仍能够让学生在体验中自觉和不自觉地得到启发。

   3.社会性

   心理健康教育的最终目标是要帮助学生成为社会人,能够很好的适应社会的各种变化和挑战。因此,通过设计一些可以反应某些真实生活的活动,让学生从中感受生活、了解社会,通过体验来调整自己的态度和情感,为走上社会做好心理上的和行为上的准备。

   (二)主要形式

   1.角色活动

   这种形式要根据学生的年龄和辅导的目标来设定角色的,它通过学生自己去扮演角色,在角色游戏中去了解角色的感情和想法,然后自觉的改变原有的心理想法,建立起良好的心理品质。

   2.表演活动

   设定某一个具体的场景和情节,让学生自己选择角色进行排练表演,在这个过程中通过模仿角色的心理和行为来提高自我的心理品质。

   3.游戏活动

   有目的的组织学生参加设定的游戏。如:“人际交往扑克”游戏活动。活动有着自己的游戏规则,学生必须按照人际交往扑克的规则进行出牌,在打扑克牌的游戏里面实现和体验了人际交往。

   4.体育活动

   它是一种特定的游戏活动。一般说来,通过体育活动可以训练学生的勇敢、坚定、果断、毅力等意志品质;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关心他人等人际交往品质;可以提高学生的机智、灵活、敏捷等智力品质。





作者: 赵丽    时间: 2008-7-28 16:47
标题: 回复:继续教育<中小学学生心理健康与心理咨询>
  第三节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原则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以发展和提高学生的心理品质为目标,又全体学生主动参与的辅导活动课。它有别与传统的学科教学,是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和成长的需要,按照心理辅导的原理和技术设计组织的、形式多样的、生动活泼的活动体验课程。为了能够达到其课程目标,体现出自己的特点,就要遵循一定的课程原则。  

  一.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设置与实施原则

  (一)全面性原则。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功能在于通过对学生进行一定地引导、指导、协助和服务,来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它不能够像心理咨询那样和学生做一对一的交流和辅导,也不是象单纯的心理治疗那样, 以存在有个人无法处理的心理障碍的极少数学生为服务对象,它应面向包括正常健康的学生在内的全校的全体学生。当我们对全体学生辅导工作做得有成效时,个别学生的问题便较少发生,或更易于解决。 这个原则要求我们在设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目标和内容、制订课程计划时要着眼于全体学生,要考虑大多数学生共同需要与普遍存在的问题; 组织活动时也要努力地创造条件,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其中, 特别要给那些内向、沉静、腼腆、害羞、表达能力差, 不大引人注目的学生提供参与和表现的机会。要从知识传播、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心协调等方面出发,让知、情、意、行有机统一,突出做人素质的全面提高。为此,课程的实施方法多式多样、活动内容丰富,面向全体学生,涉及学生的德、智、体、美、劳诸方面。课程的活动涉及的内容有:学生的适应问题、学习辅导问题、人际交往问题、情绪调节问题、自我意识问题、个性培养问题、升学就业问题、危机干预和生命教育问题、青春发育问题、休闲和消费问题等等。

  (二)整体性发展原则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要追求学生人格的整体性发展。从社会价值取向看,它重视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从满足学生自我完善的需求看,它注重学生知、情、意、行几方面协调发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对象是完整的活生生的人,而不是人的局部、人的智能侧面或人的心理问题。因此要能够树立学生全人发展的观念,要关注学生人格整体的完整。即使是从事学习辅导,重点也不在知识的获得,而有学生学习态度、习惯、方法的改变,以及让学生能增强学习信心、享受学习的乐趣。

  (三)学生主体性原则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基本功能是促进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心理素质的形成和发展,必须依赖于主体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依赖于主体的自我教育过程,即依赖于主体自身与外界环境之间的互动,通过主客体的交互作用,使心理结构趋于完善化、复杂化、平衡化,从而心理机能得以提高,心理潜能得以发挥。如果学生缺乏主动精神,缺受受辅动机,辅导不但不能够到达一个好的效果,而且还很可能引起学生的抗拒、冷漠和敌意。同时,心理辅导是一种助人自助的过程,“助人”只是手段,让学生“自助”才是目的。此外,青少年期是学生自我意识、独立倾向快速发展时期。处于这一时期的学生渴望通过自己独立思考与主动探索解决面临的问题,检验个人影响环境和控制自己的能力。他们往往会对成人的过度保护表示反感。因此以上种种都要求我们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积极性和创造性。教师切忌把这门课上成知识的灌输课,应不断发现学生身边经常遇到的心理问题,并借题点拨,促其自悟,使学生真正领悟问题实质,认知水平得以提高。要能够很好的遵循学生主体性原则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不能够以传授系统学科知识为目的,其设置、内容的选取与安排应充分以学生需要为出发点,围绕学生关心的实际问题和存在的问题来进行。唯其如此,心理课才能唤起学生的兴趣,成为学生自觉的需求,而不是一门必须完成的功课。

  2.心理课上要让学生“唱主角”。 增加学生的自主活动,让学生能够多说、多想、多做,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体,实现自我体验、自我启发、自我教育。学生是参与、完成心理辅导活动的主体,教师的作用是从旁协助,提供建议,因此应注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活动设计中要给学生发挥想象力留有余地;在辅导过程中要鼓励学生发表看法、宣泄情感、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在与学生沟通的过程中,作为协助者,教师应避免使用“你听我说”、“我告诉你”之类的命令式、灌输式的口吻,宜用鼓励性的、商量式的语气说话,例如,“我能体会”、“原来如此”、“请继续讲”、“你的意思是不是这样 ”、“请听听我的意见”、“我想作一点补充”、 “如果这样看是不是更全面”等。

  (四)参与性原则

  学生参与活动是课程成功的必要条件,在教师的引导下,让每位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全过程。比如,座位以5-6人为单位安排形成环型或半圆型,改变以往的课堂组织形式,以缩短空间距离,形成融洽的气氛,便于交流,且不会忽略个别成员;创设活动情景,贴近生活,贴近学生需要;采取积极评价,正面肯定、公正真诚等都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参与性。

  (五)灵活性原则

  由于不同学校的特色不同,同一学校的不同班级的特点不同,同一个班级的不同学生,情况有差异,因此要根据不同对象来设计课程活动,体现灵活性。比如,可以在春季开学之际与学生谈“春困”及克服方法,在考前与学生谈焦虑和应试策略等等。

  (六)发展性原则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重点是帮助学生发展,目标也是个性发展,完善自我。课内注重发展,比如华师大附属东昌中学创设了“微笑起立法”,即学生起立不再是单一的、传统的、简单的问好,而是必须做到“三要”--一要面带微笑,二要昂首挺胸,三要注视老师。由此,学生不仅可以良好的精神面貌投入学习,而且久之,就会慢慢养成用这种方式去迎接挑战,去面对生活,从而形成乐观自信的性格,这就是一种自我发展。

  (七)知行并重原则

  心理素质教育课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而是体验式的活动课。通过各种活动让学生能够了解和掌握一定的、简单的发展心理学知识,教会学生心态调适的方法;让学生了解自己,了解自己与社会的关系。要在提高认知水平的同时,重点放在行为的塑造上。行为乃是心理素质的显著标志。学生学习这些知识的目的是,学会自我分析、自我体验和自我调控,学会排除生活、学习及人际交往中遇到的困惑、烦恼、焦虑等不良情绪,能够解决生活、学习中的实际问题,充分发挥自身的心理潜能,使全体学生在心理发展方面都有一个提高。故教师教学重点应放在学生对心理学知识的应用上。

  (八)点面结合原则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以全体学生为对象的,让每一位学生的心理都得以最大可能性发展是心理素质教育课的目的。在对全体学生进行全面教育的同时,教师要时刻把握因材施教这一古老的教育原则,虽然同一年龄学生具有很大的相似之处,即共性,但是,个体的差异也是客观存在的,教育是平等的,从不放弃任何一个能接受教育的学生。所以教师在面向全体学生授课的同时,还要针对个别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心理问题进行咨询、疏导,让学生共性健康发展的同时,又要使学生的个性充分施展,实现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作者: 赵丽    时间: 2008-7-28 16:48
标题: 回复:继续教育<中小学学生心理健康与心理咨询>
第四节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方法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不同于一般学科的教学,因为它的教学目标不是为了传授心理学的知识,而是希望通过一系列的心理辅导活动,让学生能够从活动中懂得认识与了解自我、发展自我的重要性,进而能够主动的去发展和提高自己的心理品质。因此,根据这样的特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可以运用的教学方法有:


  一.认知法

  这类教学方法主要是依靠学生的感知、想象和思维等认知活动来达到教学目标。它包括以下几种活动:

  (一)阅读和听故事

  教师通过向学生推荐优秀的和有针对性的读物,或者自己开辟和编写心理健康教育的专栏。在课堂上安排读书讨论和交流读书的心得体会,或讲述一些有意义的故事,让学生能够从中得到启发,从而改变自己的生活与行动的态度,促进自我人格的发展。

  (二)认知改变

  教师通过质疑、暗示和说服等方法,来改变学生非理性的信念和观点,从而恢复和建立合理的、积极的思维方式。来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和促进学生健康人格的发展。


   


作者: 赵丽    时间: 2008-7-28 16:48
标题: 回复:继续教育<中小学学生心理健康与心理咨询>
第五节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其他论述

  一.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对老师的要求


  (一)个性品质

  教师要自信、乐观、开朗、热情、善解人意、富有爱心、乐于助人等,也就是说要能够有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有完善的人格与健康的心理品质。

  (二)理论功底

  要能够掌握有关的心理学、行为学、教育学和社会学等理论知识和原理;要能够比较精通心理辅导的专业理论与操作技能,比如关注、倾听的沟通技术,同感、尊重、真诚等反应技术,面质等挑战技术。比如人际交互理论、情绪调节理论、行为矫治理论、心理动力学理论、团体辅导的理论与技、游戏辅导的理论与技巧等等。

  (三)教学理念

  要能够真正做到以人为本,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而特别的个体,都有着自己的潜能,都可以在他人的帮助和引导下发生相应的积极的变化;要避免把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上成“老师说,学生听”的单纯知识性传授的误区,要坚持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必须注重体验活动,让学生从中自己发现问题、自己寻找解决方案,从而获得培养健康心理品质的方法和技能。在整个课程的开展过程中坚持以学生为主体,自己则以朋友的身份参与到活动中,努力创设出和谐的课堂气氛,通过给予赞许、同感、鼓励等态度激发学生表达出自己真实的感受、想法,进而点拨、启发和引导。

  (四)教学技能

  1.要能够把握住各年纪学生的心理特点、发展水平和相应的辅导目标,有针对性的选好合适的辅导内容和形式。

  2.要能够有效的在愉快轻松平等的前提下维持好课堂的纪律。

  3.要能够调动、组织、引导学生积极的投入和参加到课程的各种活动里面来。

  4.要能够灵活机智的应当课堂中出现的各种意外,能够及时地对学生的言行做出相应的积极的引导和反馈。

  5.要能够有一定的创造力和组织能力,在学生的心理活动处于被动时可以适当的调整自己的辅导手法和方式。

作者: 赵丽    时间: 2008-7-28 16:49
标题: 回复:继续教育<中小学学生心理健康与心理咨询>
第七章 教学过程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和教育改革的突破口,也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阵地和切入点。班级授课制是学校教育的主要方式。学生在校时间基本是在课堂上度过的。我们的教育方针、教育思想、育人目标,都要由教师在课堂上去落实和实施。因此说,抓住课堂教学这一环节,就是抓住了教育改革的牛鼻子。离开课堂教学,一切改革、任何教育都是空谈。实施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最经常的最大量的也是最切合实际的做法,就是依靠课堂教学,在教学过程中融入心理教育,即教书又育人。  

第一节 教学过程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在教学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既为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学校教育的整体优化注入新的活力,也为素质教育与课堂教学的结合寻找一个新的切入点……诸如此类意义。尚需理论界从不同学科去研究总结。对于基层学校而言,在教学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其意义主要在于提高教学效果和师生素质。


  一、全体教师参与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提高教师素质

  在教学过程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避免了诸如班队活动、心理咨询等参与人数少的局限性,全体教师参与其中。全体教师在参与中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又以良好的素质为条件去参与,通过提高教学质量去提高学生素质,从而形成良性的循环,真可谓在参与中发展,在发展中参与。

  (一)教师参与有利于增强科研意识

  当前,向教育科研要质量、要效益,已成为教育走向内涵发展道路的基本战略和策略。积极参与教育科研,努力争做科研型乃至专家型教师,成为每个教师的自觉追求和奋斗目标。教育科研意识是对教育活动的有意识的追求和探索,是运用教育科学理论指导教育活动的自觉,是对所从事的教育活动的一种清晰而完整的认识。把教学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当成一种教育科研,保证教师在参与时始终围绕其核心思想,真正抓住精神实质。无论是开设心育课还是各科教学的渗透,都不同于以往的教学,没有许多教学参考书和教案选编等资料可供借鉴,要靠教师在学习教育理论的基础上,去寻找、发现其中的问题,然后把思考付诸实践,选题实验,捕捉头脑中出现的新思想、新问题及经验体会,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这样不断地学习、思考、探索、总结,不仅使教育科研贯穿于教学过程,提高了教学质量,而且获得了科研成果,教师自身的科研意识也不断增强。


  (二)教师参与有利于提高教学才能

  要顺利完成教学任务,不是单一能力所能胜任的,需要多种能力的结合。教学才能就是为了完成教学活动任务的各种能力的独特结合。教师的教学才能因其在教学过程中作用的重要,而成为教师素质结构中的必要成分。教学才能应包括:掌握和使用教材的能力、选择教学方法的能力、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情绪的自我调控能力和教育机智等。开展心育,无疑会丰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需要教师潜心分析教材、揣摩教法,相关能力自然会提高。语言表达是教师的武器,正确掌握并熟练运用语言是执教的起码条件。历来对教师语言表达提出的要求不外乎准确、简练、流畅、生动、形象等。心育的开展使得各方面对教师语言表达提高了标准,除满足上述要求外,更要注意语言的感情色彩,多给学生以正面信息,积极暗示。为了尝试用亲切、平等的心灵对话去代替多年来空洞、呆板、生硬的知识传递,心育实验学校牡丹江市东苑小学的老师们,不断探索、认真实践,总结出一套《心理感悟型课堂用语》,正是心育使教师语言表达能力提高的生动写照。为开展心育,教师具有情绪的自我调控能力尤为必要。与以往要求的情绪感染力相比,它有更丰富的内涵。如果说情绪感染力限于文科教学中教师以充沛、饱满的情感去影响学生,使其产生共鸣,那么,教师的情绪自我调控能力远不止于此。心育要求教师的情绪自我调控贯穿于课前、课中、课后全过程,它包括:课前调控,即保证上课时充满信心,以轻松、自信的情绪步入教室、影响学生;课中调控,是指教师对学生充满爱心,以爱培养良好的心理气氛,以此缩短师生距离,使课堂保持教与学的热情;课后调控,要求冷静地对待课的得失,尤其是存在问题,认真写好教后记,有利于上好下一节课。


  (三)教师参与有利于塑造健康人格


  教育教学的实践雄辩地证明:教师良好的人格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开展心育的目的是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而人格健全发展是其重要内容。只有教师本身具备了良好的心理素质,才可能培养出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学生。教师健康的人格是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条件,而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又能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水平,形成其健康人格。参加培训、课余自学、集体研讨等途径,都会使教师掌握心理健康的知识;钻研教材、了解学生、联系实际的过程又能深化这些知识。教育者必先受教育。情感教育能使教师提高情绪调控能力;社会适应教育能增强教师与社会的协调程度;人际交往教育使教师善于交际,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意志教育使教师增加耐挫能力,而具有坚强的意志……逐渐形成健康人格。


作者: 赵丽    时间: 2008-7-28 16:49
标题: 回复:继续教育<中小学学生心理健康与心理咨询>
第二节 教学过程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条件


  一、树立现代教学观

  一个教师能否有效利用课堂这一阵地,在传授文化知识的同时,对学生进行心育,关键是要有正确的观念。传统的教学观,是把课堂当成教书堂,教师讲学生听,教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听得目瞪口呆,如此灌输知识,填鸭式教学,不仅谈不上什么渗透心理教育,而且损害学生心理健康,甚至导致厌学症等心理疾病的发生。要把课堂变成渗透心育的场所,必须破除旧观念,树立新的教学观:


  (一)破除“容器”理论,提倡“开门”理论。


  传统教学观,把学生当成装知识的容器,任凭教师去充填。这一观念,是把学生当成客体,被动学习,被动接纳,教师任意摆布,任意塑造。而新的教学观,则把学生做为主体,是课堂上教与学矛盾的主要方面。教师在课堂上,应当起到启发、诱导作用,而不是包办代替,要让学生学会自己拿着钥匙去开门,学会学习,这就是所说的“开门”理论。我们有些师生,已经习惯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在课堂上不肯动脑,只想听老师讲,记住现成的结论;老师则不厌其烦,反复强调要记住什么。殊不知,交给学生一座金库,还不如交给一把打开金库的钥匙。课堂上,不仅要教书,还要教学生学会思考,学会质疑问难。这一点,即使是网上教学,也难以做到,而我们通过课堂教学改革,必须做到。


  (二)破除目中无人的师本位,确立学生主体观


  在课堂上,到底以谁为主。有人说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主体要听主导指挥之意;因此,又有“双主体”说,即教师、学生都是主体。不管怎样表述,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是不容忽视的,是一个影响者、操纵者和领导者,没有教师,不能上课,这是不容怀疑的。但是课堂教学的目标是让学生学习,从这个角度看,教师又应当成为引导者、辅导者、助人者。因此,又有人提出“火把”理论和“大观园”理论。
  在课堂上,学生的发展如同一个火把燃起。火把本身是主体,而教师是个点燃火把的人。火把本身存在个性差异,需要有各式各样的点火方式,教师要提高本领,因人而异,把一个个火把点燃。学生的个性是逐步发展的,他们在课堂上不应当是一个模式,不应一律倒背着手,坐的笔直;而应当是活泼的,处于积极地发现、观赏、探索之中。以学生为中心,并不等于西方的儿童中心主义,并不是使儿童处于无组织状态,处于自由发展状态。主动的探索性学习,这就是所谓的“大观园”理论。
  探索性学习,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求每个学生,自主地去研究问题、发现规律,掌握要领。这既有利于兴趣的培养,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又可以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知识体系,达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教学效果。探索性学习,要求教师具有较高的业务素质,有一定的教育技巧和教育机智,这样才能有效地对学生进行指导和帮助。这是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的基本条件。


  (三)破除教学目标中的知识论,确立教学育人观


  教书育人,并不是说,只要教书就可以育人,而是说教书为了育人;教书只是手段、育人才是终极目标。只教书,不育人的教师,是“教书匠”。我们的培养目标,不是培养“书呆子”,而是要培养造就全面发展的人才,因此,要明确人才培养总目标,并且把这一大的目标贯穿到每一节课之中。要育人,就要培育全面发展的人,仅仅传授知识是不够的。不论哪一门课程,都必须挖掘教材内涵、抓住各种时机,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的培养,这样的教学才能全面完成教学任务,这样的课堂,才算得上是优质课堂。


作者: 赵丽    时间: 2008-7-28 16:50
标题: 回复:继续教育<中小学学生心理健康与心理咨询>
第七章 教学过程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第三节 教学过程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方法


  教学过程是培养与发展学生的智力、品德和个性与人格的主渠道,其内容是多层次,多功能的。教学活动包括学生的认知活动、伦理活动和情感、意志、个性等心理活动,他们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教学过程的整体。所以通过教学不仅完成对学生知识、技能的传授和智力、品德的培养。还要完成对学生情感等非认知心理素质的培养。学生的动机、态度、兴趣、意志等的提高,不仅是教学的任务,也是教学赖以进行和提高的基础条件。由此可见,在教学中进行心育是十分复杂的;不仅仅是内容复杂,而且方式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俗话说“教无定法”也正是如此。在此只论述几种方法。


  一、以学生为中心,促进学生的心理发展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教学就是以情感为中心的发展学生人格的过程。这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教学是一种学习过程,学生的求知和成才的学习过程,实质上是一种持续不断的心理活动和心理发展过程。教学提供给学生的文化精华,只有通过学生心理机制的选择、消化,才能渗透在人格之中,学生才能从幼稚走向成熟。所以确立学生课堂的主体地位,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已成为素质教育的核心。真正做到在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促进学生的心理发展应抓好以下几个转变。


  (一)教学目标的转变。


  传统的教学论认为,教学是“特殊的认识过程”。在这种理论影响下,往往在确定教学目标时只对知识、能力、智力道德等方面确立了教学目标,很少或没有想到确立心育目标。教学中对学生心理的、人格的整体发展,认识不足,有所勿略。错误的认为只要学生的知识、技能掌握的好,智力水平较高,品德好,其心理、人格自然就会健康的发展了。其实在各科教材中,都蕴涵着丰富的心理教育内容,只要我们适当地挖掘,有机的渗透就会达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之目的。因此必须转变传统的教学目标观、树立现代目标观。
  现代教学论和实践证明,学生的心理素质、人格的完善是教学的重要内容和目标,只有把学生的生理素质、认知素质、伦理素质与心理素质综合地、整体地进行培养和发展,教学才会有效,才能培养健全的人才。因此要把心育目标摆上位置,做到每节课有目的的渗透,有的放矢地向学生进行心理教育。


  (二)教师角色的转变。


  树立新的学生观,课堂教学中必须搞好教师角色的转变。在应试教育的课堂教学中,老师是主角,老师讲学生听,老师问学生答。学生围着老师转,学生只是装知识的容器,处于被动的学习地位。素质教育呼唤学生的主体意识,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素质教育呼唤学生的主动参与,认定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老师是主导,是指导者、组织者;是学生的朋友和知已。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教学中教师就应当努力营造一种平等、宽松、民主、和谐、愉快的课堂氛围,使学生真正活起来,动起来,学起来,敢于求疑思维,敢于标新立异,积极探索知识形成的过程,使不同的学生都能尝到成功的喜悦,使课堂教学真正成为师生活动的生命的载体。这样的教师,既是课堂活动的导演者、表演者,更是帮助学生学习,解决学生学习困难的志愿者。


  (三)教学活动的转变


  传统的教学重教轻学,重结果轻过程,重知识轻能力,重模仿轻创造,强调学生的继承而忽视学生的创造,忽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关心学生的外显性结果而忽视学生的内心世界。学生学习的良好品质和意志,勇于探索的行为以及自尊、自信、善于适应社会的良好品质。不是在书本里而是在自我积极参与的集体活动中产崐生和养成的。一切教学影响只有通过学生自身活动、实践、锻炼才能转化为学生内在的精神财富。教学中要着重为学生创设主动探究学习的实践活动和机会。要做到“三给”:即给学生多留自主学习的空间,多给学生创造的空间,给学生亲自动手、动脑,亲自实践的时间,让学生在读一读,画一画,做一做,摆一摆中主动探索知识形成的过程,培养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教学方法的转变


  要积极探索变以教为主为以学为主的学习方法,让学生从被动的听话,转变为教学活动的参与者。构建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就要尊重学生,师生合作学习,师生平等地共同探索新的知识。展开真诚的讨论和对话,共同体会求知的方法,或参与实践活动。
  教师要在教学中抓住教材内在的智力因素和精神价值,不断变换教学方法,以新异吸引学生,以赏识激励学生的自信,以情趣吸引学生,以现代化教学媒体突破教材的难点和重点。

  

作者: 赵丽    时间: 2008-7-28 16:50
标题: 回复:继续教育<中小学学生心理健康与心理咨询>
第四节 学科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一、学科教学的特点与心理健康教育

  (一)学科教学的多样性与特殊性


  学校的教学工作,按照国家颁布的课程计划,开设多种学科课程。例: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自然、思品、社会、音乐、美术、体育、劳技、英语等学科,而每一学科都有其自身的特点与内涵。如语文学科,是进行社会交际的工具学科,其核心任务是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语文学科又分为识字、阅读、作文、说话、复习等课型,这是语文学科自身的特点。但是各科之间又有内在的联系。例语文学科有些教材内容中还涉及一些边缘学科的知识。如:涉及到自然学科、社会学科、音乐学科的一些知识。因此,我们可以说各学科教学内容各有不同,但它们之间又有着内在联系。不论什么学科,何种课类型,都要把心育融于其中,通过课堂教学,有机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二)以人为本,人格教育是共性


  21世纪更加激烈的国与国经济竞争,实际是科技的竞争,人才素质的竞争,说到底是教育的竞争。21世纪需要的人才是具有健全的人格,能承受挫折,适应环境,善于交际的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现代教育应当以人为本,倡导人格教育。各个学科“育人”的目的是共同的,要通过教学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使学生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合作;教学要以文载道,明理激情,使学生受到情感熏陶,意志锻炼,培养优良个性,养成优秀品质、健全人格,获得全面发展。


  (三)构建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


  教育的基本功能是培养人才,发展人的素质,开发人的潜能,焕发人的积极价值。因此,课堂教学改革的出发点要指向每个学生,指向他们的未来和发展。树立起一切教学活动都是为了学生的发展的观点。教师要为学生服务,要面向每一位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即是指导者,又是组织者,参与者,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要以自己对知识的热爱和追求,探索的精神,感染和焕发学生对知识的热爱和渴求。要围绕教学目标,调动学生自觉学习的积极性,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以学生怎样学习为主线,教师适时指导、组织、点拔,引导学生自己去自读自悟,要敢于质疑问难,主动探索知识形成的过程。教师要及时反馈,掌握学生的状态,及时调节师生的双边活动。以促进完成学习目标,构建以学生自觉探究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课堂是师生相互合作、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双边活动,正如华东师大叶润教授所说:“课堂就是流动着的生命,教师和学生共同渡过着的生命。”

  (四)学生的心理状态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保证


  教学心理学研究证明,教学好坏,关键看努力。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他们努力学习的效果如何,主要受两方面影响,一是智商,二是情商。智商是观察能力、注意力、记忆力、思维力和想象力的结合体。是认知能力的体现,它可以影响到对知识的认知、理解、运用,影响到学习效果,教学的效率;而情商则是心理状态的体现,是非智力因素的核心,尤其小学生,注意不能持久,课堂学习中有一些是光凭无意记忆。教学中教师要观察学生的学习心理,预防心理疲劳,不断变化教学方法,激励学生的自我意识,尝试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不断点燃创造性学习的火花,给每个孩子创造获得成功的机会,使学生智力潜能和非智力因素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作者: 赵丽    时间: 2008-7-28 16:51
标题: 回复:继续教育<中小学学生心理健康与心理咨询>
第八章 教育活动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近年来,由于社会发展带来的种种变化,我国学校教育和儿童发展事业受到了冲击和挑战。调查表明,我国的中小学生,约1/5左右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行为问题,如厌学、逃学、说谎、作弊、自私、任性、攻击、退缩、焦虑、抑郁等等种种外显的和内隐的心理行为问题。这些心理行为问题不但严重地影响着儿童自身的心理健康发展,而且也给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带来巨大的困扰,直接影响学校教育任务的完成与教育目标的实现。因此,在学校教育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十分迫切的和具有重要意义的举措。

  研究与实践证明,实现心理健康教育应更多地依赖于个体在真实情境中的实践操作与体验。应深入生活,在实践中加以训练、巩固。为此,应注重实践,给学生机会,让学生在参与中、在“做”中、在认知中、在理解中真正受到心理健康教育。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做法就是在中小学不同教育活动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寓心理健康教育于活动之中,注意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实践中随时抓住问题作为教育契机开展生动、直观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注重在生活中有意识地组织学生开展各种活动去实践、体验所学到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通过这些生动、活泼、有趣的活动,不仅能让学生受到实实在在的心理健康教育,而且会使学生体会到心理健康教育来源于生活、实践于生活的基本道理,从而将心理健康教育真正落在实处。


第一节 不同教育活动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一、少先队活动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充分利用少先队这一阵地,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对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具有健康人格和个性特点以及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的人才。由于心理品质是多层次多方面的,小学生在不同时期又有不同的心里特征,因而心理健康教育,应根据小学生心理和生理发展的年龄特征设计活动形式,确立活动目标,采用不同方法,在活动中使小学生受到心理健康教育。

  (一)少先队活动的文化策划和心理气氛的营造

  学校应将少先队例行活动的开展作为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有利时机。如新少先队员入队仪式、升旗仪式、手拉手一助一、“心连心”活动、毕业典礼等活动,我们可以把这些看作是动态的环境。这种活动将影响学校良好心理气氛的形成,同时也因学生的参与实践,而具有较强的教育功能;并使学生在创设的活动环境中不知不觉地完成社会认知,作出选择,学生自主和谐地得到发展。学校举行的少先队例行活动应该是校园里一道亮丽的文化风景线,通过精心策划使这些活动负载着大量的文化信息,并渗透着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这些活动主要应有以下几个特征:

  1、内容创新 充满时代气息

  在知识经济的浪潮中,学校要培养数以亿计的具有创新精神的知识型劳动者。美国心理学家格齐伊认为:“明日的文盲是不会学习的人”。学校少先队活动的开展,就要体现内容创新。如学校通过科技节开展创新设想100例活动,设立“创新设想奖”等启发学生大胆想象,大胆创造,看谁能展开想象,提出各种各样的设想,并看谁的设想有价值等,通过这样的活动,同学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必将更加丰富、活跃。

  2、形式新颖 手法多样

  如学校可在全校开展“校园吉尼斯大众体育挑战会”,设立众多大众体育项目,如引体向上,跳跃,足球射门等,并鼓励全校学生踊跃报名比赛。学校应力求将这样的“挑战会”,办成学生的校园盛会,从而提高学生的竞争和合作精神、增强学生的意志力和耐挫折力,加大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

  3、传统继承 文化积累厚实

  学校是社会的学校。学校举行的典礼、仪式有学校的传统印记。这是对全校学生极具教育意义的大事件。如升旗仪式就是学校传统典礼。在升旗仪式上,可邀请一批杰出的毕业生做国旗下的演讲,由于这一有意义的仪式,必将激发起学校师生的崇高的爱国之情和庄严的历史使命感。  

  (二)建设充满文化气息的优美校园环境建设

  学校的校容校貌这种静态的物质环境是创设符合心理健康教育的学校环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种物质环境要和群体心理气氛相适应,要以校园文化建设为基础。这种硬件环境是人文化和自然化的有机结合,因为环境是学校开辟教育活动的重要背景和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条件。一个环境优美的校园也反映出学校成员的美感。

  1、以人的活动为本

  校园环境应做到整体规划,布局合理,这种合理性充分考虑到师生活动的便捷、舒适和有利于学习、休息、生活。

  2、造景借景

  让学生在优美的自然环境中得到美的享受。

  3、真正让每一个墙面“说话”

  如学校可将历届知名校友的大幅照片陈列在走廊墙上,或将历届校长的照片陈列在会议室。学校的画廊里陈列学生作品等。

  4、着力解决几个难点的建设

  如学生洗手间的现代化建设、餐厅的美化等。

  5、校园文化的标志性建设

  如开辟校园文化广场,设计纪念性雕塑。

  6、校园文化的信息化建设

  如板报、专刊、校刊、广播、电视电子显示屏幕、触摸式检索电脑等。

  (三)少先队活动中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心理品质

  1、在少先队活动中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

  (1)正认识,发理育情。情感是在认识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正确的认识会产生正确的态度和积极的情感;错误的认识会产生错误的态度和消极的情感,为了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就必须让他们了解有关的知识,懂得有关的道理。知识越丰富,道理越深刻,情感就越深厚、崇高。当谈论个人前途和理想的时候,首先想到祖国的前途和社会的需要,把祖国和社会放在最高的位置上,这样就会有强大的精神支柱,就不会在谈论个人前途和理想时产生烦恼和悲观。要使学生懂得:一个人的价值,应当看他贡献什么,而不是取得什么。

  (2)加强引导,以导言情。为了使学生在活动中增加积极情感体验,必须引导学生向内在化方向发展,为此,教师应该做到:首先,要增强学生对事物困果关系的认识,引导学生对生活中真实的或假设性的事情从因果关系方面进行分析和讨论;其次,对不同控制水平的学生分别作具体的指导。对外部控制明显的学生,尤要注意在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上作具体指导,对其学习上的进步要及时鼓励,使他们看到努力程度和行为结果之间的关系;第三,在发展内部控制点的同时,必须帮助学生发展平衡的控制点。把成败结果一概归因于外部因素的学生,固然不能对行为作自我控制和自我调节;但把成败结果统统归结于个人努力不足,过多地责备自己,也是不现实的,因为这不仅对自己情绪健康不利,而且也不能对自己的行为结果负起合理的责任。为此,要引导学生作出符合实情的、准确的归因;最后教师应注意自己对周围事物的因果分析。教师每天都面临着许多需要解决和处理的问题,像学生的成绩落后、种种情感健康总是学生间产生冲突和纠纷的原因等。在处理上述问题时,教师如能仔细地分析问题的原因,判断有可靠的事实根据,结论合理、公正等,这些不仅为学生学习正确的归因树立楷模,而且对学生的的情感健康也会产生直接的影响。

  (3)创设情境,以境育情。情感总是在一定情境中产生积极热情感,应当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来创设情境,做到以境育情。例如,少先队活动,队列操练、出旗仪式、升旗仪式等,对队员的自豪感、荣誉感、集体主义情感的培养,具有重大作用。组织学生参观工厂、农村,访问科学家、劳动模范等,能唤起他们爱祖国、爱劳动、爱人民、爱科学的感情。游览名山大川、名胜古迹、革命圣地等,不仅有助于培养爱国主义情感,也有助于培养美感。到大自然中去旅游,可以饱览大自然赐于的美:宏伟险峻的山川,柔媚荡漾的湖光波影,会大开学生的眼界;五彩缤纷的野花小草,翠绿葱茏的茂林修竹,会染绿学生的心田;炊烟袅袅的乡村,分明是一幅“穷巷牛羊归”的恬美图画;而塞上的辽阔辽阔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优美写实……至于课外阅读活动,它不仅可使学生获得广博的知识,而且也是培养学生情感的丰富性和深刻性的重要途径。

  2、在少先队活动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性格

  (1)培养集体,发群育情。班集体不仅是教育的对象,而且也是教育的强大力量。班集体为学生的性格教育提供了良好的教育情境。一个良好的班集体,犹如一个巨大的陶冶性格的熔炉。通过集体教育,不仅可以培养出关心集体、维护集体利益的集体主义性格特征,且其他许多优良的性格特征如诚实、助人、组织性、纪律性、自尊心、好胜心、荣誉感、责任感、义务感等,也都能得到培养。只有当一个人长时间地参加了有合理组织的、有纪律的、坚韧不拔的和有自豪感的那种集体生活的时候,性格才能培养起来。通过形成正确的集体舆论和良好的班风培养学生的性格。集体舆论既是形成和发展班集体的巨大力量,也是学生自我发展的手段。集体舆论对学生的影响,往往要比教师个人的力量要强大和有效,所谓“众怒难犯”就是指集体舆论的威力而言的。班风是班集体在情感上、言论上、行动上的共同倾向,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无形的教育力量。它支配着全班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也会影响到学生的性格。少先队活动具有生动性、趣味性和灵活性,不但能丰富学生的心理活动内容,且易使学生通过活动接受教育。在接受和执行少先队委托任务的过程中,学生经常会发生社会需要与个人需要,即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之间的矛盾,也经常会发生完成任务与执行条件之间的矛盾,克服上述矛盾的过程,也就是培养学生的关心集体、公而忘私、刻苦耐劳、坚忍不拔、沉着镇定等良好性格特征的过程。通过改变学生在集体中的地位培养学生的性格。学生在集体中所处的地位会影响其性格。地位较低的学生,易形成自卑、孤避和缺乏责任感等不良性格特征。设法提高学生在班级的地位,对于纠正其不良性格特征是有益的。

  (2)读好书,以书育情。英国学者培根曾经论述过读书对性格培养的作用。他说:“读书在于造成完全的人格”“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采,足以长才,……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灵秀,数学使人周密,哲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生活实践也告诉我们,知识能极大地丰富一个人的性格世界:骄傲者多读了一些书,就能看到知识的无穷,因而变得谦虚起来;自卑的人读了一地些书,就会看到自己的力量,因而变得自信起来,如此等等,不一而足。在性格教育工作中,为了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性格,应该让学生读些什么书呢?意主要应读以下三类书:

  一是文学书籍。优秀的作品中的主人公的性格,对于读者的性格潜移默化地起着感染和熏陶的作用。从作者所歌颂的人物身上,读者吸取着优良的性格品质;从作者所暴露的人物身上,读者也憎恶着庸俗卑下的性格特征。在生活中不难发现常有这样的人,对自己的性格缺陷长时间不以为然,不肯下功夫克服。当他们读了优秀的文学作品,接触到其中一引起深刻而生动的人物形象和性格后,往往有所感触,联系到自己的性格,受到触动,终于坚定了克服不良性格的决心。前苏联著名长篇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出版后不久,有七千名读者写信给作者,表示他们的敬意并说明他们所受的感动。其中还有一封不署名的小偷的信。原来小偷偷了人家的皮箱,发现皮箱里有一本《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读了之后深受感动,感到自己不劳而获的偷窃行为的可耻,并决心洗手不不,重新做人。他真的这样做了,并参加了正当的工作,所以特别致信作者奥斯特洛夫斯基。这个例子,正像高尔基在论述书籍具有陶冶性格力量时所说的那样:“只有知识才有力量,只有知识才能使我们诚实地爱人,尊重人的劳动,由衷地赞赏无间断的伟大劳动的美好成果,只有知识才能使我们成为具有坚强精神的、诚实的、有理想的。”

  二是名人传记。一部人物传记,就是名人走过的路程的生动记载。看一部名人传记,就等于聆听名人用自己的切身体会给我们讲课,往往能受到深刻的感染和启迪。有的人生活中稍微受到挫折和打击,就哀叹生不逢时,意志也变得消沉起来;如果多看一些名人传记,看看他们经历的千难万险,就会感到自己所受到的挫折,简直算不上一回事,从而使自己坚强起来。有的人事业上、学习上遭到向次失败,就容易灰心丧气,甚至一蹶不振;如果多读几部名人传记,看看名人们怎样一百次跌倒,一百零一次爬起来求得成功,就会帮助我们理解“失败是成功之母”的含义,增强克服困难、战胜失败的信心、决心和恒心。

  三是历史书籍。每一个历史人物都有他们的性格特点,他们的性格也必然影响和制约着他们在历史上的作用。通过对历史人物成败兴衰的探讨,我们可以清醒地看他们的性格对其事业的影响。比的危害有多么大;看看庞涓的传记,则可以看到嫉妒人才的危险,等等。每一个历史人物都为我们提供了一面可供借鉴的镜子,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可以把历史书籍看成培养性格的教科书,把众多历史人物看作性格教育的正面和反面教员。

  3、在少先队活动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

  (1)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树立远大志向。由于人的志向是其人发现与发展的集中体现,有什么样的人生观,就有什么样的志向。因此,立志的关键,是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进行知识教育,给学生以相应的有关意志的知识也是非常必要的。要从小事做起,坚持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磨炼自己的意志。严格制度、纪律,规定合理的生活制度和严格的纪律,要求学生自觉地去执行,对于培养其意志非常重要。坚持体育锻炼,“坚持”本身就是坚强意志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运动是一项磨炼意志、锻炼意志的有效形式,体育活动需要有意志力的配合和参与,意志力的形成离不开体育锻炼。进行自我教育。自己提醒,有自己的座右铭,用以勉励自己和提醒自己;自我约束,针对自己的意志弱点,订一些规则、要求,以约束自己;自我反省,反省自己意志的优缺点并扬长避短,有助于良好意志的培养,坚持写日记就是很好的办法。

  (2)进行耐受挫折的教育。利用班队会强化耐受挫折的心理准备教育,渗透相关内容。利用各种挫折进行耐挫折教育。自然挫折,洪涝灾害、地震;社会环境挫折,由于社会条件限制,个人某些需要和动机无法实现,如果心理准备不足,也可导致挫折,如“选举落选”;个体需要挫折。当一个人的自我实现不能达到满足时,就会产生挫折感。通过分析形势进行耐挫折教育,在少先队活动中,开展德育工作要引导学生辩证地看世界,看祖国,看社会,看人生。培养学生从小树立辩证观点,既看到光明,又看到黑暗,既看到顺利,又看到挫折,长大后才能迎难而上,勇往直前,而不是知难而退,裹足不前。注意利用榜样进行耐挫折教育。学中外名人;学习同龄人中的英雄模范;学习身边战胜挫折的同学榜样。

  4、在少先队活动中培养学生交往能力

  (1)通过少先队活动锻炼学生五种品质,加强修养豁达大度;先制忍让;温和亲切;正下诚实;委婉含蓄。

  (2)培养交往技能,增加交往效率;真诚关心同学;学会宽容待人;讲究褒贬手段;保持人格完整;掌握交往技巧。

  (四)少先队活动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1、通过小品、故事评议等活动培养初入学儿童的基本学习技能和智力品质

  根据初入学儿童的心理特点,培养他们的学习技能和智力品质,促进他们的人际交往和对校园生活的适应,主要采用小品表演、故事评议等活动方式来完成。如进行《虎子上学》活动。这次活动的目的是通过小品的男主角虎子应考时迟到、丢三落四、做小动作等行为的刻画,通过班级讨论,告诫学生应当养成良好的学习和应试习惯。

  2、 通过拼凑图形、哑剧表演、情境分析等活动对低年级学生进行系统的心理和行为训练,为全面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打下良好的基础。

  为了锻炼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根据低年级学生形象思维丰富的特点如进行《拼凑图形练习》活动。具体步骤:第一,教师提前把线条和图形画在黑板上,要求准备学生好纸笔等绘图工具。第二,教师宣布今天进行一次智力竞赛,主要比一比谁的想象力丰富。接着公布竞赛目标:用黑板上所给的两条直线,一个三角形,一个圆形,一个长方形,拼凑出新的图形,并在所拼凑的图形下面写出它是什么或者像什么,不会写的字注上汉语拼音。第三,十五分钟后,要学生停止拼图。教师统计比赛成绩。先请一个也拼不出来的同学举手,再请拼一至二个的同学举手,接着请拼三至五个的同学举手。第四,教师请拼图形的多的前五名的学生到教室前面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对他们的作品逐一检查。从中评选出前三名;宣布将把这三篇作品放到班级里的学习角展览,同时请全班同学鼓掌,向这三位同学表示祝贺。

  3、 通过智力游戏、兴趣展览、故事接力等活动提高中年级学生的学习技能,促使学生的智力品质协调发展

  为了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反应速度、逻辑推理和创造想象能力,如进行《神奇的滑板》活动。具体步骤:第一,教师向学生宣布:今天我们进行故事接力比赛。我讲故事的开头,然后从坐在第一行第一排的同学开始,从前往后依次接续前面的故事讲一句话,使故事合理、有趣的发展,请最后三名同学注意,不论故事如何发展,你们最后的三句话都要使故事合情合理的结束。其他同学在接故事的时候充分利用自己的智慧和想象力,使故事的发展即生动丰富又有意义。可以巧妙的把历史、地理、神话传说、电影电视、你自己的所见所闻掺进去,要给同学留下接续的余地,尽量争取不要卡壳。第二,教师讲故事的开头:星期六的晚上,爸爸给小明买了一个滑板。小明高兴极了,他拿起来跑到院子里,熟练的玩了起来,突然,他的脚好像粘在了滑板上了,滑板象是着了魔一样,不用劲就自动往前滑。他踩着板出了院子,路上的行人和车辆都停了下来给他让路。然后,请一名同学向下接。第三,最后教师进行小结,这样的活动锻炼了同学们的反应速度和想象力,课下的时候可以多加练习。

  4、 通过实验演示、专题讨论等活动提高学生的情绪自控、人际交往的社会适应能力

  为了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和适应能力,使学生建立对朋友、同学和其他社会成员的信任感,如进行《小华的烦恼》活动。具体步骤:第一,教师或同学讲述下列故事:小华与小玲是同班同学,二人又是邻居。有一天,小华感冒了,不能上学,想请小玲代她向老师请假。可是前两天小华和小玲刚刚闹过矛盾,二人已经不说话了,小华担心小玲不会替她请假。然而,附近又没有其它同学可以帮忙,这可把小华给难住了。第二,组织同学讨论:面对这种情况,小华应该怎么办?假如小华不信任小玲,会有什么样的结果?如果你自己遇到类似的情况,应该怎么办?第三,师生共同总结出我们应该相信别人,尤其应该相信自己熟悉的同朋友;没有信任,就无法获得别人对自己怕信任,有时还会给自己带来烦恼和障碍;当然,信任别人也是有条件的,无条件的信任别人,可能会导致上当受骗的结果。

  5、通过选词作画、软化头脑训练等活动来提高级学生的创造意识和道德评价水准

  为了引导学生树立生活理想,激励学生为自己的理想而努力学习,如组织《我的理想》活动。具体步骤:第一,每个同学用一组动作(哑剧)来表现自己将来最希望从事的职业。不能用语言,但可以借助简单的道具。表演结束之后,由其它同学猜一下所表现的职业理想。第二,每一个学生为自己设计一份成长计划,即在一张大纸上画上若干台阶,每个台阶代表自己成长中的一个阶段,在每一个阶段上标出相应的年份及自己将要实现的奋斗目标。第三,教师指导完成成长计划并将全班同学的成长计划张贴于教室的墙上。第四,教师激励学生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努力学习,认真做好每一件事,用这份成长计划推动学生进取、奋斗。

  总之,在少队活动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学会观察、分析、评价自己,逐步养成了自尊、自爱、自信、自制等健康的心理品质。树立远大的理想,提高创造意识和人际交往的社会适应能力。为以后的成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小学少先队活动无疑是心理健康教育实施的一个主要的渠道。事实上,在目前的小学教育实际中,对这一问题的认识还有待于加强,关于这方面的研究潜力也很大,需要更多的有志之士、有识之士去探索、去挖掘和去创造,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以科学、有效的方式加以实现,把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事业扎扎实实地开展下去。


作者: 赵丽    时间: 2008-7-28 16:51
标题: 回复:继续教育<中小学学生心理健康与心理咨询>
第二节 班主任工作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学校心理教育工作的兴起,唤起了越来越多的中小学生对自身心理问题的关注,他们渴望有更多的老师来关心其心理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几个专职或兼职的心理教育工作者已无法满足一所学校上千名学生的这种需求。班主任应责无旁贷地加入到心理教育工作的行列之中,这一方面是学校心理教育工作深入开展的需要,由于广大班主任的参加,便能使学校心理教育走出这种人力匮乏的困境。况且,由于班级不仅是开展教学的集体,也是学校中的基本生活集体。班主任在班级中接触学生的机会,要比别的教师多,条件也更优越,班主任有可能更好的理解每个学生的性格、能力、交友关系、家庭状况及其他问题。因此,在学校心理教育工作中,最适宜也最能够把这项工作开展好的角色就是班主任。另一方面,则是班主任搞好班级管理工作的需要。面对社会的变化,学生的思想、心理的变化以及现代教育要求的变化,不少班主任在工作中感到困惑和迷茫。随着学校心理教育活动的兴起和心理教育理论的学习,班主任已逐渐意识到学生的有些问题并不全是思想品德问题,而有些是心理问题,不能把学生的心理问题当作思想问题来处理。即使是思想品德问题,其解决也有赖于学生积极的心理活动的进行。班主任只有掌握有关心理诊断、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心理教育的理论,并持之以恒的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才能卓有成效的解决自己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

  一、小学班主任的心理健康教育

  学校是素质教育的实施的基地,心理健康教育是其中一块很重要的基石,他可以使学生了解人心理的奥秘,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掌握正确的心理调节方法,保持心理平衡,形成健康的心理。如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诸葛亮,之所以在“空城计”中取得成功,固然得益于他的智慧,更得益于他的心理品质。兵临城下,沉着扶琴,表现了诸葛亮的镇定和自信。良好的个性心理是在所处的社会环境和教育训练中形成 的。如果说班集体是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沿阵地,那么,班主任则是这个前沿阵地上的组织者和指挥者,将对班集体和班级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起到重要的甚至是决定性的工作,班主任需要付出大量艰辛的、创造性的劳动。

  (一)增强培育意识,重视了解小学生的心理,确定小学阶段应重点培育的心理品质

  作为班主任要充分认识到孩子的智力发展固然十分重要,我们应该予以高度的重视,但是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还是生命的健康,心理的健康。因为孩子身心的健康发展是孩子成长的前提条件。根据小学生的基础性原则和可接受性原则,有的研究人员认为小学阶段应重点培育的心理品质有:合群、交往、乐学、会学、自信、上进、毅力、耐性、自律、自理。

  在步入21世纪时,社会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竞争日益激烈,而人与人间的相容能力却越来越差。让孩子学会与他人共同生活显得极其重要。在许多独生子女家庭中,孩子主要是在成人的呵护中长大的,而不是在与小伙伴们的玩耍中成长,他们往往缺少在现代社会中经常需要的合作、沟通的能力,甚至缺少理解他人,尊重他人的品质。教育不应只教给孩子学习的方法、做事的技能、更要教给孩子与他人相互沟通、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共同生活的本领。因此培养孩子合群、交往的心理品质不容忽视。

  厌学是学生学习心理障碍中最普遍、最具危害性的问题,已成为教育理论工作者和实践工作者的共识。学生厌学的根本原因是学生减弱了或失去了进行学习的内部动力——学习动机。如家长过低的期望值,往往使孩子缺乏明确的学习目标,缺乏强有力的学习动机,过高的期望值使孩子伴随着学习的不是求知的快乐和幸福,而是求知的不安和恐惧,削弱已形成的学习动机。班主任在工作中要注意观察学生是否有厌学情绪,及时加以引导,培养学生乐学、会学。

  (二)小学班主任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尊重应作为教育的第一原则,班主任要本着尊重的态度了解自己的学生。对一个人来说,保持尊严是做人的根本条件之一,人无自尊,就不成其为人,一但伤及自尊,就会产生自卑。每个人在不同程度上都有自卑心理,自卑感带有一定的普遍性。了解和尊重学生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小学生的情感比较脆弱,意志比较薄弱,自我控制能力较差,遇到困难易退缩,常常会因一件事情的失败而心灰意冷,处在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很难做到“败不馁”,特别是当孩子做错事之时,我们更不可不问青红皂白大批特批,横加指责。如,孩子平时学习比较努力,但因方法不对头,考试成绩不理想,本身他自己就非常苦恼了,作为班主任应帮他分析失败的原因,找出成绩不理想的症结,迎头赶上。这样,即使他本身有一些自卑心理,但随着成绩的不断提高,他会渐渐地克服。如果不体谅孩子内心的痛苦,而一味地指责、讽刺,孩子的自卑感会越来越严重,甚至产生对立情绪。要结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在对他们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时注意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在生动有趣的活动中让学生受到教育。

  1、故事法

  如对学生进行自律、耐挫教育时,可讲述英雄人物的故事,举行故事会,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班级里自律力不强,耐挫差的学生多,班级的纪律往往不好,而管理班级纪律不能靠警告、禁令和各式各样的惩罚来维持。对此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只用禁止的方法来表现的纪律是苏联学校道德教育最恶劣的方式。”我们反对那种消极的限制和约束,提倡管得正确,管得合理,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把学生训练成毫无生气、低眉顺眼、唯唯诺诺的“驯良之辈”这不是教育的成功。靠“管”来巩固所谓的班级纪律,还会导致另一种后果。班主任越管得紧,学生也越会想出更巧妙的办法来对付。结果由此养成学生的一种极坏的品质——弄虚作假,丧失真诚。采用心计来维持班级纪律。比如站在窗外窥视上课纪律,暗中指派一位学生干部“汇报”等等,是培养不出自觉纪律的。单凭空洞的说教对小学生来讲太枯燥乏味,很难引起他们的兴趣,讲故事可以说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可以给学生讲述邱少云的故事,学习英雄为顾全大局所具有的坚强的毅力,还可以请先进人物来做报告,真实生动的例子都会给孩子们幼小的心灵打下深刻的烙印,激发他们主动培养自己良好的意志品质。

  2、游戏法

  对学生进行合作教育时可采用游戏法,可结合所学课文做游戏,教师可精心设计合作式游戏项目,通过游戏让学生明白,合群、合作、交往的重要性,克服妒忌、自傲、孤独心理。可设想小朋友野外探险,遇到危险,只有一个出口,必须在极短时间内离开怎么办?都去争抢先出去行不行?让学生参与游戏,找到出路,学会镇静,与同伴合作,共同获取成功。

  3、表演法

  小学生的表现欲很强,教师应根据他们的这一特点,对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给他们提供广泛参与表现自己的机会。如对学生进行自理教育时可采用表演法,编排小话剧看看谁的自理能力强,将小朋友在家的表现搬到小舞台上,让学生自己评判对与错,找出问题,明确学习的目标。

  4、娱乐法

  小学生天性活泼好动,然而有许多家长望子成龙心切,给孩子增加了许多的心理负担,有的教师也推波助澜,在学生面前总是扳着面孔,从不露一丝笑容,使课堂里“弥漫着防卫型气氛”。致使孩子们小小年纪心理负担加重,上课注意力难以集中,学习效率不高。聪明的教师要学会让学生放松,使学生的心境进入愉悦状态,以淡化直至去掉不良的情绪。在课间休息时可让学生听听音乐,看动画,讲讲笑话,这些都有助于缓和神经紧张,使学生变得乐观、积极。

  5、主题班会

  主题班会是围绕一定教育主题而举行的全班同学参加的活动。这一活动的最大特点在于它的集体性,即通过集体来教育每一个人。指导主题班会活动是班主任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功。主题班会也是对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经常采用的教学形式。主题班会的形式丰富多采,教师应不拘一格,根据班级实际情况采用行之有效的方式进行。如在对学生进行自理教育时可举行“我是小主人”主题对会;对学生进行乐学、会学教育时,可举行竞赛式、趣味答题主题班会;进行自信、上进等心理健康教育时可举行演讲式主题班会;进行成长教育时可举行烛光生日主题班会等等。

  6、行为指导法

  行为指导是心理咨询矫正中较为常用的方法,也适用于班主任的工作中。针对目前小学生基本是独生子女,大多较自私,缺少爱心,心理承受能力低,禁不住半点的委屈等特点,班主任可设计相应的行为指导课。如《面对误解》:放学后,同学们踢足球,小明不小心,将王奶奶家的玻璃砸碎了,他很害怕,就跑掉了,而小刚却主动去给王奶奶家换玻璃,这时别人误解是小刚砸碎了玻璃。教师出示问题:你遇到类似这样的事怎么办?通过讨论引导学生正确对待误解、委屈、宽容地对待他人。又如《父母下岗后》:小丽的父母单位倒闭了,父母双双下岗了,原来开朗的丽丽脸上失去了笑容,她感到同学们看她的目光有了变化,自己有点抬不起头,学习成绩也下降了。教师出示问题:怎样使丽丽变成从前开朗、乐观、自信的丽丽?并使她更坚强呢?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困境,自强,少一些虚荣心,学会体谅自己的父母,关爱他人。


作者: 赵丽    时间: 2008-7-28 16:51
标题: 回复:继续教育<中小学学生心理健康与心理咨询>
第九章 心理健康教育的环境

  人的发展,是从“生物人”向“社会人”的转变。社会因素对人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一般说来,影响人的社会因素包括两个不同的层次,一是反映社会性质的几个基本方面,如生产力水平、生产关系、经济关系、政治关系以及思想关系;二是直接的、具体的对人发生影响的社会因素,如家庭、学校、社会环境和社会文化等。前者是第一性的,后者是受前者制约的具体环境。对于个体来说,前者往往是通过后者间接地影响着个体。

第一节 心理健康教育的学校环境


  一、校园环境与学生心理素质

  人总是在一定的环境中生活,客观环境激发并制约着人的思想和行为,对人的成长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学校是一个特殊的环境,它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对青少年的成长发挥着主导作用。幽雅、文明的校园环境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净化学生的心灵,使学生学会发现美、鉴赏美,学会关心人、尊重人,养成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美化环境以及爱校、爱家、爱祖国、爱科学、爱劳动的品德。《中小学校园环境管理的暂行规定》从物质、精神环境两方面提出了校园体环境建设的标准和要求。创设愉快教育的校园环境,首先要贯彻规定的要求,其次要建成具有特色的校园环境,反映愉快教育的特色,反映本校的特色。创造幽雅、文明的校园环境,可以收到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环境教育等多方面的功效。


   


作者: 赵丽    时间: 2008-7-28 16:52
标题: 回复:继续教育<中小学学生心理健康与心理咨询>
第二节 心理健康教育的家庭环境

  一、家长的心理素质与子女的心理素质

  家长心理素质如何,直接关系着能否教育好子女以及能否培养子女良好的心理素质。现代社会生活和家庭生活节奏都很紧张,家长既要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又要料理家务,还要进行家庭教育,而时间、精力是有限的,因此,家长必须有良好的心境,稳定的情绪,坚强的意志,持久的耐性和多种兴趣,这样才能有条不紊地搞好各项工作。家长在教育子女方面应具备以下心理素质:

  1.良好的心境。

  积极、良好的心境有助于积极性的发挥,提高学习和工作的效率,克服前进中的困难。消极不良的心境使人厌烦消沉。家长经常保持良好的心境,才能从繁多的事务中解脱出来,安心地教育好子女。良好的心境也利于人的身心健康和忙碌的工作,没有良好的心境,往往会出现工作偏差,影响工作的进展和效率,造成心理上的压力,对身心的健康发展影响很大,同时影响着子女的健康成长。

  2.信心和勇气。

  家长要在客观评价自身素质、家庭条件和子女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树立坚实的信心,即相信通过自己和孩子的努力,孩子会健康成长,不断地进步。即使家境较差的家庭,只要父母对子女充满信心,加强教育,子女同样能够健康地、全面地成长和发展。

  3.理智的宽容。

  家长要保持稳定的情绪,要不急不躁,有条不紊。客观公正地看待孩子,冷静地处理棘手的问题,既要用成人的观念看待出现的问题,又要站在儿童的角度考虑问题,谅解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的无知、过失,鼓励处在困难中的孩子,督促有懒惰行为的孩子,安慰受到伤害的孩子,使他们经常处在勇气十足、精力旺盛的状况中。

  4.恒心和耐心。

  孩子的成长不是一朝一夕的,教育子女是一项长期而又艰苦的事情,家长要有恒心和耐心,要有长期的教育计划和短期的教子安排,要从近期目标做起,循序渐进,持之以恒,逐步实现长期计划。还要耐心细致、具体周到,对工作中的失误和疏漏,要及时弥补和补救。

  5.爱心和热心。

  家长富有爱心才能培养出富有爱心的孩子;家长充满热情,才能激发起孩子的热情——对学习的热情、对他人的热情、对集体和国家的热情。爱心和热情是一种美好的情感,这种美好情感是家庭教育的基础。家庭教育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家长是否有爱心和热情。当然,这种爱心和热情都应是理性的、适度的,而不是盲目的、过分的。



作者: 赵丽    时间: 2008-7-28 16:52
标题: 回复:继续教育<中小学学生心理健康与心理咨询>
第三节 心理健康教育的社会环境

  一、社区环境与心理健康教育

  人生活在现实的社会环境之中,在社会环境的影响下形成和发展。环境,一般是指人们周围所接触的客观世界。它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是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外部条件。社会环境,又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社会环境包括学校教育以及除学校以外给人以影响的一切外部社会条件;狭义的社会环境是指家庭、学校以外的其它社会条件,如校外教育机关、文化娱乐场所、劳动场所、左邻右舍、亲戚朋友以及风俗习惯等等。我们这里所说的狭义社会环境是指社区环境。

  社区环境对人的影响的特点是带有一定的自发性、偶然性。它不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那样有计划、有目的,但也不能因此而低估它的作用。因为除了在家庭和学校之外,还在相当一部分时间是与亲戚朋友、邻里交往的,并在各种各样的社会交往活动、文化娱乐活动、劳动活动中度过的。通过交往和活动,人们受到了来自各个方面的影响。由于这些影响具有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性质,因此它具有一定的深刻性,有的甚至终身难忘。

  既然社会环境是多种因素的复合体,其中就有积极的因素,也有消极的因素。青少年学生由于缺乏明确的信念以及辨别是非的能力,加之好奇心,模仿性、求知欲望很强,容易受它们的正、反两方面的影响。因此,必须治理好社区环境,以确保儿童、青少年健康地、全面地成长和发展。“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昔孟母、择邻处”等是教育实践的总结。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要求切实落实基础教育在整个教育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基础教育领域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切实落实提高公民素质的教育宗旨,“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坚持全面发展学生的素质,使学生在德、智、体、美、诸方面都得到发展;坚持教育同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实际相结合,使学生朝着适应当地两个文明建设需要的方向发展;坚持因材施教,使学生的个性特征得到健康发展;坚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使学生能够主动发展,这是开展学校心理素质教育的大环境。在这个大环境下,根据现实和未来发展的需要,立足于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水平,使学校、家庭和社会形成真正的合力,协调培养新一代接班人。


作者: 赵丽    时间: 2008-7-28 16:52
标题: 回复:继续教育<中小学学生心理健康与心理咨询>
第一节 心理诊断技能


  一、心理咨询室的设置与布置

  学校心理咨询室是为学生提供各种心理服务的场所,它可以是一间,也可以有多间,这要根据学校心理咨询和辅导的需要及学校实际条件的许可而定,但心理咨询室和心理测量室一般是不可缺少的。

  (一)心理咨询室

  心理咨询室是接待来访学生,给他们以指导、启示,帮助他们解决心理问题的专用房间。为此,就要求心理咨询室能够为来访者提供:安定、温馨的咨询环境,使他们有安全感,保证谈话不受干扰;能够为咨询教师提供方便的工作场所,或为来访学生进行心理训练提供一定的条件。为此,心理咨询室的布置可注意以下几点:

  1、为达到安静、保密的要求,应当能够保持安静,有较好的隔音、隔离设施。

  2、为使学生感到亲切、和谐、平静、安全、放松,心理咨询室的面积一般不宜过大,内部设施可以简单些,房间装修尽可能减少硬线条和棱角,室内要整洁,光线要柔和;室内色调以中性为主,尤其不要过于灰暗,在必要的地方可放上鲜花或盆花,以示生命力。

  3、心理咨询室可配置两张单人沙发椅,一个茶几或一张办公桌。咨询时,来访者坐的位置以同咨询者成90°直角为宜,这样可避免来访者与咨询者对视,减轻来访者的心理压力。座位也可排成平行式或交叉式。

  4、咨询时应有规范的咨询记录卡,咨询结束及时存档;心理咨询室还可配备采访机、摄像机、录音机或CD放音机,多媒体电脑等设备,以备需要时使用。

  (二)心理测量室

  心理测量是针对不同的来访者,需要了解来访者的一般心理状态和问题,采用必要的心理量表进行测量,对心理测量结果进行分析评价;根据心理测量结果和对来访者的谈话综合鉴定,确定咨询方式;记录和存放学生心理档案;为学校、教师、家长提供必要的信息和资料;为诊断确有心理疾病的学生转介服务时准备资料。

  学校心理测量室需要备有常规心理测量量表,如智力量表、个性量表、气质量表、学习情况问卷、意志品质量表、人际交往量表,测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量表,如SCL—90心理卫生量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MMPI多项人格量表等。心理测量室一般不要和咨询室合在一起,最好有一个安静独立的房间,房间的面积不需很大,以保证心理测量不受干扰,结果正确。

  心理测量室要为学生建立规范的心理档案。心理档案可以按年级、班级分类,也可按个别咨询和团体咨询分类、或按量表性质分类等。心理测量室要配置电脑和打印机,便于测量结果的统计、处理;要配置心理档案柜,以便存放心理档案;各种心理测量量表和软件可陆续配置。

  (三)心理阅览室

  有条件的学校,可在心理咨询室和心理测量室之外,另建心理阅览室和心理活动室。

  心理阅览室是心理图书资料的专用阅览室,其面积大小可根据学校条件构建,一般至少应可容纳20人以上。心理阅览室可以集中配置有关心理方面的报刊、杂志,同时集中放置有关帮助和提高学生心理品质方面的书籍。心理阅览室的功能在于可以让学生选择自己所需要的资料,从而得到帮助和启示。心理阅览室还可以为教师提供有关的各种心理教育方法、现代教育思想、各种心理辅导技术方面的资料。需要配置书柜、阅览架、阅览桌椅、有关的心理图书和报刊、杂志等。

  (四)心理活动室

  心理活动室的设置,一是为学生进行各种团体辅导活动,二可为学生进行心理训练提供条件。一般也可以直接使用学生的教室。

  心理活动室用于团体辅导活动时,可创设一种心理环境,让学生在心理辅导活动室中,感受到辅导教师设计的情景教育。学生在活动中可以扮演各种角色,体验角色心理,达到心理平衡。有条件的还可以作为心理反应和行为反应的实验观察室。在活动室里学生可以自由组合。活动室可以根据咨询与辅导的需要,创造性地设计配置设备,一般要配有学生坐椅、音响、电视录像设备等。

  活动室若用于心理松弛训练,可以让学生在辅导教师的指导下放松,也可以按录音指导语进行放松,或选听各类音乐自己放松。心理松弛室一般可以坐20人左右,通过肌肉放松、呼吸放松、想象放松、暗示放松、音乐放松、运动放松等方法进行训练。活动室用作松弛室时,可以使用浅绿或浅蓝色布置,并配有舒适的椅子。心理松弛室要配置一台比较好的配有放松指令的录音机,及各种放松训练的指导语和音带。


   


作者: 赵丽    时间: 2008-7-28 16:53
标题: 回复:继续教育<中小学学生心理健康与心理咨询>
第二节 心理咨询与治疗技能


   一、建立关系的技术

  在咨询过程中,咨询者要与来访者建立起一种融洽、和谐、信赖的关系,才能使来访者作出积极的反应,取得良好的咨询效果。建立关系的技术有以下几项:

   (一)同感

   同感(empathy),又译作“移情”、“共情”、“神入”“同理心”等。其含义是指设身处地地、像体验自己精神世界那样体验他人精神世界的态度和能力。即同感包括态度和能力两个方面,其核心是理解。

   同感的态度,是指咨询者愿意把自己的信念、价值观和经验参照体系搁置在一边,站在对方的立场,深入对方的内心,从对方的角度去体察、感受和思考一切的一种心理倾向,达到近乎“感同身受”的理解境界。其关键是站在对方的立场上,去除咨询者本人的偏见和主观判断。

   同感的能力,是指咨询者深入当事人的内心世界,把握其体验、经历、行为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并运用有关技巧将自己准确的理解传递给对方。即同感的能力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要确有所感,二是要让对方明白。

   同感与单纯的理解不同,理解是我根据我的参考系对某个对象形成认识,同感则不光有认识,更有对感受的体察和体会,“用来访者的眼睛看世界”。同感也不同于同情,同情是对对方的遭遇的怜悯和关切,同感并无怜悯成分,而是去体察对方的心情。

   同感有不同的层次水平,代表了不同的同感质量。国外学者对此有不同的分类。卡库夫(R.Carkhuff)将同感的层次水平分为五类,它们分别是:

   ①毫无同感反应,即完全忽视来访者的感受和行为;

   ②片面而不准确的同感反应,即理解来访者的经验及行为而完全忽略其感受;

   ③基本的同感反应,理解来访者的经验、行为及感受,但忽视其感受程度;

   ④较高的同感反应,理解来访者的经验、行为及感受,并把握其隐藏于内心的感受和意义;

   ⑤最准确的同感,即准确把握来访者言语传达的表层含义,亦把握其隐藏的深层含义及其程度。

   发展同感能力,有三点非常重要:第一是内容,即对来访者所陈述的事实、观点、情况等等是否有准确了解。第二是来访者的感受,这是他的情绪或情感的体验,它们可诉诸语言如“我觉得悲伤”,“我好难过”来表达,但更可能是通过来访者的表情、声调和姿势动作来表达。第三是你对感受体认的程度,即是否全面、准确地把握了来访者的感受。高水平的反应往往显得比来访者表达出来的还全面、准确。

   仅仅产生同感,那还是你心里发生的事,只有当你把你的同感有效地传达给来访者,才会产生应有的效果。掌握同感的表达,要领有5点:

   1.转换角度。真正设身处地地使自己“变成”来访者,用他的眼睛和头脑去知觉、思维和体验。

   2.投入地倾听来访者。不仅要注意他的言语内容,更要注意非言语线索(如声调、表情、姿势等)所透露的情感信息。

   3.回到你自己的世界里来。把你从来访者那里知觉和体会到的东西进行一番识别、分辨和理解。

   4.以言语或非言语方式把你接收到的东西表达出来。有些时候,仅仅把他的意思和感受准确表达出来即可,偶尔也可以比他更深一些,或加一点你的理解和解释。

   5.在反应的同时留意对方的反馈性反应。关键是看对方是否感到你准确地理解了他,因为你的同感可能出错,对方的反馈是纠正错误的重要信息。

   (二)接纳和尊重

   接纳(acceptance),也称为积极关注或无条件关注。它是咨询者对来访者的一种态度,对这个人的整体性接纳,而不是对他身上合我们口味的地方接受,不合我们口味的地方排斥,即对他整个人的一种关切。尊重(respect)通常有“赞同”、“敬仰”的意思,有较强的道德评判色彩。

   接纳与尊重有密切联系,以至有的学者认为它们是同一态度的不同方面,或认为接纳为尊重的前提,有了接纳,才会较自然地表现出尊重;而只有尊重来访者的个性和特殊性,才能达到真正的“无条件接纳”。

   有的来访者身上有那么多问题、劣迹,怎么能让人“无条件接纳”呢?接纳虽说包括他身上的缺陷,但只是说咨询者能够宽容、理解这些缺陷,并不是说你必须赞成它们。咨询者应该深信来访者身上潜在的积极力量,他将能够克服缺陷,走向成长。在这样一种总体性接纳关怀的态度下,咨询者可以对来访者的劣行感到厌恶,甚至直接表达你的反感,但你对他这个人则应保持仁慈关爱之心。达到这样一种境界,就是无条件接纳。咨询者的确应有一种超乎常人的品质,即有点类似佛家提倡的大慈大悲,一种能超越个人价值观、欲求和利害计较的仁爱之心。咨询者如有这样的胸怀,接纳就是自自然然的事。

   接纳的技巧有六个字,即微笑、点头、专注。微笑代表亲睦,常常能解除人际关系中的胶着状态,增加活泼生动的气氛,是增进感情的营养剂;微笑无需成本,却创造许多价值。点头,表示信任和鼓励,使对方感到亲切,并乐于表露自己的思想,无形中拉近了距离。专注,通常通过面部表情、身体位置和动作及口语的反应来表达。一般地说,当对方倾诉时,咨询员要善于利用目光参与听,如表达安慰时,目光要充满关切;咨询员的坐姿要注意身体稍向前倾,以示亲切可近;在作解释、指导、概述时,应尽量保持平和的语气,给来访者稳定、自信、可靠的感觉。

   尊重的表达要点包括:

   1.对来访者保持非评价、非批判态度。你可以不赞成他的某些消极品质和行为,但那是对他的某些行为而发,而不是对他整个人的价值的否定。

   2.接受个别性。能够容许来访者按自己的方式去探索解决自己的困难,不强求别人按自己希望的样子去生活,不把自己的价值观、行为准则强加于人。当然,这不意味着鼓励他走一条既害人又害已的道路。我们可以对来访者与自己不同的看法或打算表示理解和尊重,但不一定赞成它。

   3.平等,非权威主义。这是咨询员特别要注意的一个问题。不能认为以支配的、权威主义的态度对待来访者,可以使其对自己的能力和专业形象产生信赖,从而增强自己的影响力。这种权威主义态度可能会助长来访者的无能感和依赖性,这与咨询目标是背道而驰的。

   4.创造一种温暖的氛围。来访者都希望他的咨询员有经验、有能力,但同时又是让人感到温暖亲切的。许多咨询关系在一次会见后就中止,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由于咨询者冷冰冰、公事公办的态度。温暖可以通过语调、表情、姿势、动作等非言语线索来表达。

   (三)真诚

   真诚(genuineness)是指咨询者应坦诚面对来访者,开诚布公、直截了当地与来访者交流自己的态度和意见。也就是说,真诚就是要求咨询者放下种种角色面具(如教师、心理咨询人员等),以自己本来的面貌出现在来访者面前。所以真诚的核心是表里如一。

   但真正在咨询中做到真诚一致,却很难。因为在现代社会里,在每个人的生活经验中,都似乎在教导他待人不可以诚,教他学习保护自己,隐藏真实想法和动机。所以,难就难在咨询所要求的真诚态度,并不是“表演”出来的,而是咨询者在生活中一以贯之的一种待人品质。事实上,真诚是无法表演的,它是一种发乎其中,而形于其外的东西。这就要求咨询人员在生活中也是一个真诚的人。

   真诚在咨询中的意义:

   1.真诚能导致信任感、安全感和更开放的交流。你以坦诚待人,会让对方感到你是可以信任,可以交心的。因为人们倾向于觉得:人以诚待我,我也应以诚相见。这样就会为双方营造一个安全、自由的交谈氛围,有效地促进来访者进行内心探索。在咨询者的真诚面前,来访者可以坦白表露自己的软弱、失败或过错而无须顾忌。

   2、真诚提供的榜样作用能产生治疗效果。咨询者坦白、开放的待人态度实际上对来访者有一种吸引力,他也希望像咨询者那样坦坦荡荡地生活,因为这比时刻提防这、琢磨那要轻松自如得多。来访者的许多问题也往往是与其人际交流的表面性、虚假性有关,而真诚的咨询关系能让来访者获得切实的感受和体验,并可能去模仿和内化,从而起到促进其改变的积极效果。

   真诚的传递技术:

   1.自我表露。指咨询者自愿、适度地将自己的真实感受、经历、观念等拿来与来访者分享。这可促进双方的人际互动,建立和维护良好的咨询关系,从而影响来访者和咨询过程。有研究证明,咨询者的自我表露可以使来访者表露得更多,感到会谈更有兴趣和吸引力。咨询者的自我表露有两种形式,一种是表明自己当时对来访者言行的体验,例如:“我很高兴你今天能一个人来这里,而不再让你母亲陪着你来。”另一种是告诉来访者自己过去与他相似的一些经历,例如:“你说你感到一种可怕的孤独,我可以想像得出,我上高中时也有过类似的体验。”

   当然,自我表露不能离开会谈的主题,不然就可能变成咨询者的自我炫耀或自我发泄。

   2.言行协调技术。这是指调动和运用非言语技术来传递真诚,并使言语传递与非言语传递相互配合、协调一致。一些研究表明,人们进行信息加工处理所得信息的总体效果,言语信息占7%,声音信息占38%,面部表情占55%。也就是说,当人们发觉对方的言语行为和非言语行为不一致时,人们宁愿相信非言语行为,而不会相信言语行为。这也说明了心理咨询中言行协调一致的重要性,尤其是真诚,更强调表里如一、心口一致。咨询者需要经常留意和控制自己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尤其是那些下意识的动作和习惯。

作者: 赵丽    时间: 2008-7-28 16:53
标题: 回复:继续教育<中小学学生心理健康与心理咨询>
第三节 心理辅导与训练技术


  一、放松训练

  放松训练是指通过循序交替收缩或放松自己的身体肌肉,细心体验肌肉的松紧程度,最终达到缓解紧张焦虑状态的一种自我训练方式。它可以消除因紧张、焦虑造成的精神压力,使人的身心得到充分的休息和恢复。

  放松训练对于治疗失眠、头痛、心律失常等病症,均有一定疗效。将放松训练用于对考试有恐惧感的学生,不敢当众发言的学生,其效果十分明显。

  (一)放松训练的注意事项

  1.准备工作。一是选择一处安静的场所,配置一把舒适的椅子(以单人沙发为宜),坐、卧均可。二是放松训练前要松开紧身衣物及领带、腰带、鞋子,去掉眼镜、珠宝首饰和手表等物。这样做有助于减少触觉刺激,增进训练效果。闭上或半闭双眼,深呼吸几次,每一次吸气后再均匀缓慢地呼出来。

  2.练习方法与要点:练习时注意力从一块肌肉移向另一块肌肉,不要用意志努力。每块肌肉收缩5秒,然后放松10秒,重复做2~3次。但这只是一个大略的时间,切不要由于过多注意计时而分散了自己的意念。要学会体会肌肉紧张时的感觉,即收缩肌肉群;再放松肌肉群,注意体会相反的、放松的感觉。

  在训练进程中可适当穿插深呼吸,每次吸气后停住,再徐徐呼出。每天练习1~2次,每次20分钟左右。

  (二)肌肉放松次序及收缩指令

  1.右手用力握拳,体会紧张感;放松,再体会放松感。重复。

  2.左手用力握拳,体会;放松,再体会。重复。

  3.弯曲右前臂,收缩二头肌;放松,体会。重复。

  4.弯曲左前臂,收缩二头肌;放松,体会。重复。

  5.锁眉,收缩前额肌肉,放松。重复。闭紧眼,放松。重复。咬紧牙,放松。重复。上下腭紧张,放松;舌头顶紧上腭,放松。重复。闭紧双唇,放松。重复。

  6.头尽量向后倒,颈部紧张,放松。下巴尽量抵住胸部,体验喉部与颈背的紧张,放松。重复。

  7.耸肩,头尽量往下缩,放松。重复。深吸气,同时弓起背,屏住气保持紧张;放松胸部,缓慢呼气,重复。

  8.收缩腹部肌肉,绷紧,像被强力冲击般的紧缩。放松,重复。

  9.将右臀和右大腿肌肉拉紧,放松。重复。

  10.右小腿:将右脚板往身体方向拉,紧缩右小腿肌肉。放松。重复。

  11.右足:尽量卷曲右脚趾及脚板。放松。重复。

  12.将左臀和左大腿肌肉拉紧,放松。重复。

  13.左小腿:将左脚板往身体方向拉,紧缩左小腿肌肉。

  14.左足:尽量卷曲左脚趾及脚板。放松。重复。

  15.做完后,深呼吸三次,将注意力集中于整个呼吸过程(即“意守”)。让松弛加深的感觉传遍全身,享受松弛舒适的感觉。在呼吸和放松的过程中,可使用一些提示语。如:我是松弛而平静的,抛去紧张一一我感到舒适和轻松,肌肉松弛柔软了,让紧张消融、离去,离去!

  16.注意全身各部位肌肉,看是否还有紧张的部位;如果有,再通过意守呼吸的方式,将放松感引向紧张部位。

  17.恢复到正常呼吸状态,睁开眼睛,结束。

  经过一段时间对紧张和放松的交互练习后,应能在需要时,随心所欲地充分放松自己的身体。要注意的是,放松训练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奏效的,必须经过数周乃至几个月的练习,方能收到明显的效果。因此,要持之以恒地坚持训练。   另外,可用一张表格来记录评定每日的训练情况,用1至5的级别来表示自己达到放松状态的深度。1代表最浅的放松状态,5代表最深的放松状态。由此可以了解自己练习的进展

作者: QFMY    时间: 2008-7-29 06:17
标题: 回复:继续教育<中小学学生心理健康与心理咨询>
怎么考试
作者: 桂馥兰香    时间: 2008-7-29 07:34
标题: 回复:继续教育<中小学学生心理健康与心理咨询>
不错,把教材都发上来了!
作者: 在梦里    时间: 2008-8-20 15:03
标题: 回复:继续教育<中小学学生心理健康与心理咨询>
毋庸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www.lsp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