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标题:
苏教版一年级语文春到梅花山教学实录及说课稿
[打印本页]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2-1-13 20:56
标题:
苏教版一年级语文春到梅花山教学实录及说课稿
南京市语文教学年会《春到梅花山》教学实录
执教者:南京市芳草园小学 丁玉
师:上课!小朋友们好!
生:起立!老师好!
师:孩子们你们知道吗?在我们南京的中山门外,有一个非常美丽的地方。那里一到春天,漫山遍野,梅花盛开,那就是我们南京的
——什么地方?指生答
生:梅花山
师:好的,伸出我们的右手食指,跟李老师来写这个词(师范写,生书空)
师:春天到了,春姑娘会怎么打扮梅花山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4课。让我们一起美美地读一读课题。预备齐!
生:春到梅花山
师:春天的梅花山又是什么样子的呢?让我们打开语文书107页,自己轻轻地读一读课文,有不认识的字呀,借助拼音把它读准。好
,自己先读一读。
生很投入地自由朗读课文
师:(出示课后生字)小朋友们看,这就是我们课后的生字,你能自己学习这些生字吗?
生:能
师:怎么自学生字呢?听老师来教同学们三招。一、借助拼音读准字音。二、想想办法记住字形。三、连成词儿想想意思。有了这三
大法宝,小朋友们就能把字学会了,好下面就请小朋友自己学习生字词。在学习过程当中,如果有什么收获,或者有什么困惑你都可
以和你旁边的小朋友讨论讨论,交流交流。这些字在语文书上,看语文书自习吧。
生自学课文生字词
师:自学好了吗?在字音方面我们小朋友有没有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地方?你来说
生:我要提醒大家”尽”, ”尽”是前鼻音。请大家跟我读两遍,领读两遍尽
师:谁能连成词读一读吗?指生读
生1:退尽
生2:退尽
师:“尽”啊是个前鼻音,很容易读错
师:还有没有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指生说
生:我要提醒大家休息的“息”读一声调,请大家跟我读两遍。领读两遍
师:在这个词当中,它确实是读第一声(出示生词卡片:休息日)大家跟我读一读
生:齐读:休息日
师:我们的休息日是哪几天啊?
生:放假、星期六和星期天
师:是的,这就是我们的休息日,我们再来读一读这个词。
生:齐读
师:这个词啊还会变魔术,如果把这个“日”去掉,这个词谁会读呢?
生:休息休息日
师:是的,在这个词里面啊,它读轻声。跟我读
生:齐读休息
师:放假了,我们小朋友在家休息。还有什么字要提醒大家的?你来说
生:我要提醒大家“盛开”的“盛”是后鼻音,请大家跟我读两遍。
生:齐读
师:读得真好,是的“盛开”的“盛”是后鼻音,还有没有要提醒大家注意的词啦?
生:我要提醒大家“晶亮”的“晶”是后鼻音,请大家跟我读两遍。
生:齐读
师:真好,在我们的课文当中是这个词“晶莹透亮”(出示),这个词中里面还有一个难读的字音,谁来提醒大家?指生答
生:“莹”是后鼻音,请大家跟我读两遍,“晶莹透亮”
生:齐读
师:好的,“莹”这个字呀不仅是后鼻音,它还是一个整体认读音节,我们把这个词再读两遍。
生:齐读
师:字音啊,小朋友们都学会了,那么字形你能不能像一些好办法来记住啊?你会记哪个字?
生:我会记“还”,“还”上面一个“不”,下面加一个走之底,合起来就是“还”。课一组成“还是”
师:老师想问问小朋友,“还”是什么结构的字呀?
生:“还”是半包围结构
师:真好,李老师提醒小朋友啊,有走之底的字都是先写里面的部分,再写外面的走之。记住笔顺不能错。你还会记哪个字?
生:我会记“休”一个单人旁加一个“木”,合起来就是“休”“休息”
师:真好,“休息”是什么意思?知道吗?
生:“休息”就是小朋友星期六星期天不出去玩,在家休息。
师:是的,那我们想想假如有一个人在路上走呀走呀,他走累了,正好前面有一棵树,他会干嘛呀?
生:他就想休息。
师:他会怎么休息呢?
生:他就会坐在树底下乘荫
师:“乘凉”,哦,他会坐在树底下休息,也可能会靠在树底下休息。我们来看看“休”这个字多有意思啊!左边是一个人,右边就
是一棵树,把左右两边合起来就是“休”的意思。一个汉字呀,就像一个故事。你还会记记哪个字?
生:我会记“欢”左边一个又字旁,右边一个“欠”合起来就是“欢”,“欢迎”
师:好的,左边要学的这个偏旁啊,是我们今天要学的新偏旁。跟我说“又字旁”
生:齐说
师:“又”字旁和我们以前学过的独体字“又”有什么不同?
生:“又”字旁的捺变成了一点了。
师:知道为什么要把捺变成一点吗?你来说
生:要不然右边的汉字不够写了。
师:是啊,汉字还知道谦让呢,它们知道要给右边的部分腾出地方来。你还会记哪个字?
生:我会记“息”上面一个“自己”的“自”,下面一个“心”合起来就是“息”“休息”
师:这个“自”也是我们要学习的新偏旁,跟我说“自”字头
生:生齐说
师:你还会记哪个字?
生:我还会记“挨”左边一个提手旁,右边一个撇折点,下面一个“失”,合起来是“挨”
师:下面是“失”吗?你再看一看?“失”那一撇要出头,而“挨”下面的是“矢”,我们在一年级上学期学过这个字读“矢”,“
矢”不出头。
师:还有谁会说这个字,我们可以用“台”来记。把“台”下面的什么换成什么?
生:把把“台”下面的“口”换成“矢”,再加提手旁,合起来就是“挨”
师:是呀,这就是一种识字方法,用我们学过的熟字换一个偏旁来记新的字。这是一种是紫的好方法?你还会记哪个字?
生:我会记“尽”,上面一个“尺”。下面两点,合起来就是“尽”“尽头”
师:你真了不起,你知道尽可以组成“尽头”这个词。小朋友们,你知道“尽头”的“尽”是怎么来的吗?老师啦告诉大家:“尽”
字古人指手拿刷子去洗盛东西的器皿,那盛东西的器皿空了,里面没有东西了,就要洗刷呀。所以“尽”字就有完没有的意思。我想
了很多很多办法,结果最后我们有办法?我们可以说——
生:“想尽办法”
师:“想尽办法”就是都想完了,没有办法可想了。课文中“尽”字出现在哪句话当中?“寒气还没有退尽”就是说寒气还没有——
生:退完
师:你还会记哪个字呀?
生:“片”撇横竖横折
师:这是一个什么字呀?
生:它是一个独体字
师:说的真好,“片”是个独体字,我们一起来书空这个字,“片”怎么写?
生:“片”这样写撇横竖横折
师:这个字的笔顺是“撇竖横横折”老师在黑板上把这个字写写。你们和老师一起书空
生:“片”这样写撇竖横横折
师:你知道“片”可以组成什么词啊?
生:方片
师:还可以组成什么词啊?
生:叶片
师:还可以组成什么词?
生:一片
师:刚才小朋友们组的“方片”“叶片”加上丁老师这儿的“药片”“名片”“卡片”(出示)这些词有什么特点?
生:这些事物都是“一片一片”
师:它们的样子都是?
生:这些东西都是薄薄的一层。
师:这些东西都是薄薄的、平平的一层。所以片这个字就是指“平而薄的东西”。小朋友们,我们一起来看看这儿的小填空题。一(
)叶子 一()花瓣 一()彩云 你会填吗?
生:一片叶子
生:一片花瓣
生:一片彩云
师:彩云他们也是什么形状的呀?薄薄的、平平的。所以他们前面用什么呀?我们书中说“片片彩云”是一片两片彩云嘛?
生:不是,是好多片彩云
师:那朵朵梅花呢?
生:就是多很朵梅花
师:你还会说这样的词吗?
生:一张张桌子
师:是呀,明天是植树节了,小朋友们在学校里种好多棵树,我们可以说——
生:一棵棵树
师:说得真好,上课时老师看到小朋友们的笑脸,我们可以说一张张——
生:笑脸
师:你还会记哪个字?
生:我会记发,一个撇着撇下面一个又,最后加上一点,合起来就是发
师:老师想提醒小朋友注意,第一笔是竖撇,只是他有一点内收。师范写。
生:书空
师:这是什么呀?
生:头发
师:老师的头发是黑色的,叫——
生:黑发
师:老奶奶的头发叫——
生:白发
师:男孩子的头发短一点叫——
生:短发
师:女孩子的头发长一些叫——
生:长发
师:同学们看,跟头发有关的读音都读第四声,长发也好,短发也好,他们都和头发有关,根头发有关,记住都读第几声?
生:第四声
师:课文中“散发”这个词和头发有没有关系?
生:没有
师:那这个词,谁来读一读?
生1:散发
生2:散发
生3:散发
师:读得很准,还会记哪个字呀?没有人举手了,看来寒这个字比较难?丁老师来教大家一个好办法。(出示:小篆寒)这是古文字
中的寒,上面的就像结了一层厚厚的冰,中间有一个人,他就躲进房子里,还觉得冷,他就在身上裹上了厚厚的稻草。看看古文字,
再看看现在的字,你发现了什么?古文字中的房子变成了——
生:宝盖头
师:那些稻草变成了横竖竖横横,那人变成了什么?
生:撇捺
师:那个冰变成了——
生:两点
师:老师在黑板上范写,同学们小眼睛看着我——
生:书空
师:同学们看,汉字一点都不难,只要掌握了方法,再难的字我们都能迎刃而解。寒是什么意思呀?
生:寒就是冷
师:是呀,寒和冷还可以组成一个词呢,叫做寒冷。寒表示冷,两个词和在一起就表示非常冷!寒还可以组成什么词?
生:寒气、寒风、天寒地冻、寒风凛凛……
师:他还能说出带有寒字的成语,掌声送给他!小朋友们,字行我们都记住了,字音刚才我们也都记住了。下面这些词肯定难不倒我
们小朋友。你能读出来吗?
生:自由读。
师:好,我们一起来读。
生:齐读两遍
师:下面请同学们自己轻轻的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这篇课文讲了什么内容?
生:自由读课文
师:谁来说说这篇课文讲了什么内容?
生:这篇课文梅花山
师:真棒,你看这是自己通过读课文读懂了课文的内容。不错!谁再来说说?
生:这篇课文写的是春天的梅花山
师:真好,小朋友现在能自己读懂一篇课文了。相信通过后面的学习,我们一定会对课文有更深的了解。早春寒气还没退尽的时候呢
,梅花山上的梅花便开放了,那朵朵梅花像什么?请小朋友读一读课文的第一次小节,数一数这一小节一共有几句话?你最喜欢哪一
句,自己多读几遍?
生:自由读课文第一小节
师:第一小节有几句话呀?
生:第一小节有三句话。
师:说话真完整!你喜欢哪一句呢?
生:我喜欢第二句
师:读一读
生:盛开的梅花,你挨着我,我挨着你,像蓝天下的片片彩云。
师:你为什么喜欢这一句啊?
生:因为这一句,把梅花描述得非常好看。
师:是呀,把梅花写得非常美。 那里最美呀?
生:像蓝天下的片片彩云。
师:这里的片片彩云就是指蓝天下的彩云吗?指的是什么?
生:片片彩云指的不是彩云,而是梅花。
师:同学们你们看,梅花一朵朵,一簇簇,一丛丛、一片片,五颜六色的梅花连在一起,这一片是黄色,那一片是红色,这一片是白
色,远处还有一片粉色,像什么呀?
生:像蓝天下的片片彩云。
师:连起来读一读
生:齐读
师:还有谁也喜欢这一句?读一读
生1:生2:读这句话。
师:想想你挨着我,我挨着你,会是什么样子的?小朋友们可以做一做这个动作。
生:做动作
师:哎呀,你们看,大家挨挨挤挤的,多亲密呀!就像梅花一样。(出示图片)看到了吗?喜欢吗?读一读
生:齐读
师:多美呀!(板书:,美)放到句子里,再来读。
生:齐读
师:你还喜欢哪一句?
生:第三句,吧梅花写得很美。
师:哪个词把它写得很美?
生:晶莹透亮
师:说的真好!你见过晶莹透亮的东西吗?
生:宝石、贝壳、冰花、珍珠……
师:老师也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些图片,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这些都是什么?
生:冰块、宝石、珍珠、露珠、水晶。
师:看着这些晶莹透亮的东西?觉得它们怎么样?
生:漂亮,很美……
师:告诉小朋友们,梅花也是这么美的。白色的像冰雕玉琢,粉色的清新淡雅,大红色的灿若云霞,它们在阳光的照耀下光亮透明,
一起读——
生:晶莹透亮
师:再读一读
生:晶莹透亮
师:喜欢这样的梅花吗?
生:喜欢
师:我们再来读读这句话
生:那一朵一朵盛开的梅花,晶莹透亮散发出淡淡的清香。
师:梅花不仅美,还有什么?
生:还有淡淡的清香!(板书:美)
师:那这淡淡的清香,是什么样的香味啊?
生:很淡很淡的香味
师:像不像我们夏天涂的花露水的味道啊?
生:不像
师:闻着这淡淡的清香,你有什么感觉?
生:我觉得很舒服
师:对呀,会觉得很舒服。告诉小朋友们,这淡淡的清香包围着整个梅花山呢!山脚下、山谷里、上坡上、山顶上到处都是这淡淡的
清香。一起再来读一读
生:齐读:散发出淡淡的清香
师:第一句有没有人喜欢啊?
生:不做声
师:第一句可是很重要的呀!写出了梅花的什么?想一想
生:写出了梅花不怕冷。
师:哎呀,你怎么知道的呀?
生:因为他说寒气还没有退尽,梅花就开放了。
师:我们小朋友都很真聪明,从这句话中看出来,早春梅花就开放了。现在这个时候就是早春。你看我们小朋友还穿着厚厚的衣服来
抵御寒气的,可是梅花呢?
生:不怕冷
师:(板书: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句话
生:满山的梅花就开放了。
师:是啊,它开的早,正是因为他开得早,所以人们把它称为“报春的梅花”。梅花那么美,那么香,人们都很喜欢梅花。让我们带
着对梅花的喜爱之情再来读一读第一小节。
生:齐读第一小节
师:好,小朋友们,这节课呀我们还要学写几个字。我们来写“寒”这个字。这个字呀,老师编了一个小儿歌,老师一边说,小朋友
们注意听:宝盖扁扁写在上,两横两竖下横长,左撇右捺要舒展,上下两点排成行。多有意思的字呀,我们学会了小儿歌,按照这个
儿歌能把字写好。想不想写这个字呀?
生:想
师:打开练习册,垫纸板垫好,铅笔拿好,像这个小朋友一样做好正确的读写姿势。好,跟丁老师说:头要正——
生:脚着地。
师:三个一——
生:要牢记
师:小朋友把“寒”这个字描一个写一个。写好的孩子坐直,老师就知道了。(师巡视辅导)
生:描红,写字
师:小朋友们这节课我们一起去欣赏了梅花盛开时的景象,下节课呢,我们将跟随着看花的人流一起深入梅花山去赏梅。好不好?
生:好
师:下课!
生:老师再见!
师:同学们再见!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2-1-13 20:57
《春到梅花山》说课稿
《春到梅花山》是苏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四课的内容,本单元共有五篇课文,按
照内容的由易到难顺序排列。这五篇课文描述了春天的不同风光,语句优美而生动。不断向上的春
笋、调皮的雨点、大眼睛般的小池塘、热闹的梅花山、美丽的大草原,或让我们永存记忆,或让我
们流连忘返。五篇课文就像一根红线串连的五颗璀璨的珍珠,这根红线就是“春天”,我们可以把
这组课文称之为春光篇。本课记叙了早春时节梅花山梅花盛开时的动人景象和人们游览梅花山、观
赏梅花的情景。从整个小学阶段来看,这让学生感受早春梅花山梅花盛开的美丽景象,激发他们热
爱生机勃勃的大自然。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教材的编写意图、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本课按计划需要两课
时完成,我设计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只识不写。认识四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感受早春梅花山梅花盛开的美丽景象和游人观赏梅花的盛况,激发他们热爱生机勃勃的大自然。
本课的教学重难点则是让学生感受梅花山的梅花开放时的动人景象。本班孩子大多数对梅花山
还是陌生的,甚至有些孩子还不认识梅花,针对这一情况,我需要借助大量图片,紧扣课文词句,
在他们的脑海中形成画面,让他们置身于梅花山中,入情入景,把观察、想象、朗读结合起来,感
悟意境美,培养其语感。
课标强调“语文教学要注意语言的积累、感悟、运用”。“注重语文与生活的有机联系”所以
本课的教学难点我以读为本,以情促读,读中感悟文章。
本课我的课堂将通过联系生活,兴趣导入;游戏激趣,初读课文;入景入情,精读感悟;自主
学习,识写生字;个性作业,拓展延伸五个环节来组织教学。
一、联系生活,兴趣导入
语文学习与认识生活是紧密联系的,梅花山就在南京市,为了拉近课本与孩子生活的距离,激发他
们阅读的兴趣,教学伊始,我便问:“在南京有一座山,每当春天来临,山上便开满梅花,小朋友
,你们知道这座山的名字吗?”学生自然会说出梅花山,我便相机板书,接着,由于本单元都和春
天有关,为了让孩子们有一个系统的概念,我用“春姑娘”将旧知与新知串联:“春姑娘唤醒了春
笋和小池塘后又来到了梅花山,唤醒了山上的梅花,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第4课(幻灯出示:春到梅
花山)。
二、游戏激趣,初读课文
我准备采用读词、读句、读文,***阶梯引导学生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根据低年级孩子游戏
教学的特点,我以孩子们都喜爱的闯关夺门票的方式进行,读词以小组为单位,以小组喜爱的方式
读词,重点指导“晶、莹、尽、盛、蓝”的读音。读句各请一位男女生代表,重点指导长句的停顿
。读文则全班齐读,通过循序渐进的方法,在词、句的掌握下,读文起来则通顺很多 。闯关结束
,我给孩子们播放了一组配乐梅花组图,充分创设情境,让孩子们身处梅花山去踏春寻梅,播发结
束后整体感知梅花山,孩子们都能说出他们的感觉——梅花山的梅花很美。
三、入景入情,精读感悟
本文共有两个自然段,第一段写早春梅花盛开时的动人景象。本课的重点是感受第一段的梅花
开放时的动人景象。在第一段的教学里,我带着孩子们当游客,由远及近的去观察梅花。让孩子们
边读边想,边谈感受。由远处看去满山的梅花,突出梅花开得早,开得多;走近一些放大镜头,让
孩子们感受梅花盛开的样子,通过想象,通过表演,再通过朗读理解“你挨着我,我挨着你”直观
的图片再现,让孩子们看到如“片片彩云”般的梅花树。最后站在梅花树下,让孩子们仔细去看那
“一朵一朵的美花”并出示一幅单朵梅花图,让孩子们去说看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晶莹透亮
”这一词在直观的图中就能被学生所理解,并不需要做过多空洞的讲解。然后让孩子们再次诵读这
段,一边读一边想象课文描写的景象,让学生整体感受梅花的形、色、质、味,从而用朗读表达自
己的真情实感。
第二段写休息日人们到梅花山观赏梅花的情景。从“一到休息日,……海洋。”一句让孩子们读
出人们对梅花的喜爱。扣住“涌动”、“人流”结合插图,想象大街上人多时的情景,让学生直观
感受,“欢乐的海洋”是对梅花山花海人潮热流场面的生动比喻,我创设了情境,让学生在朗读中
有所体验。
四、自主学习,识写生字
本文教学两课时,每课我将预留十分钟的时间,指导学生学习写字,把课堂还给学生,让他们
自主交流如何记忆字形,我只从旁点拨和指导。记忆后通过小游戏及时巩固字形。这个时候考虑到
学生都学得有些疲劳,我会让他们做一做写字操,随后播放一段舒缓的音乐让他们在一个安静的气
氛中专心写字。我巡视指导,投影优秀字做激励。
五、个性作业,拓展延伸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为此,我布置了自选课外作业
:1、画一幅你喜爱的梅花。2、和爸爸妈妈去梅花山踏春赏梅。
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让学生个性作业,可以达到课堂向课外课外拓展、延
伸的目的,真正作到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体会学之欢乐。
综上所述,我设计了如下的教学板书,更好的帮助学生疏通理解本课。
板书设计
梅花(美) 看花人(多)
早春 满山的 涌动
盛开 挨着 片片彩云 人流
晶莹透亮 淡淡清香 欢乐的海洋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www.lsp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