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标题: 初中化学获奖论文浏览 [打印本页]

作者: lspjy    时间: 2008-9-9 06:51
标题: 初中化学获奖论文浏览
浅谈新课程理念下怎样听好观摩课  



四川成都市郫县团结学校 潘素英



摘要: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使教师的教学模式与学生的学习模式有了许多的改变。现代课堂教学更体现教学的三维目标,体现人性化的教学双边行为,更体现“三个面向”。在新课程理念学习中,怎样听好观摩课?一、明白听课目的。二、讲究听课方法:(一)关注教师言语和非言语教学艺术的展现;(二)关注教师的导课和结课的教学艺术;(三)关注教学方法的教学艺术;(四)记听课者的思索与感悟。



关键词:  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艺术     听课       关注     学生       教师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使教师的教学模式与学生的学习模式有了许多的改变。现代课堂教学更体现教学的三维目标,体现人性化的教学双边行为,更体现“三个面向”。在新课程理念学习中,我们作为成都市培养的第一批农村中小市骨干教师听了许多观摩课。这里就怎样听好观摩课,谈谈我个人肤浅的认识,与同行们共勉。



一、明确听课目的



听课的目的是学习,学习人之所长补我之不足。所以我们的态度上要做到四心:诚心、虚心、专心、细心。



二、讲究听课方法



听课的方法是非常重要的,课堂观察记录是听课的核心内容,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记录时要注意内容包括课堂上的言语和非言语事件的真实记录,记录时要注意观察教学效果,更要关注教学过程。新课程理念下记录要从传统的关注教师的课堂表现即关注教师怎样教,转变为学生怎样学的问题上来,看其是怎样为学生的发展提供充分的机会和良好的氛围,怎样以学生为中心安排教学活动,怎样关心学生的个体差异,怎样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怎样让学生充分展现自己,怎样做到对学生评价合理、公平,要突出重点,区分格式,,也包括听者对某一事件的感悟。那么具体记录时应该关注些什么呢?



(一)关注教师言语和非言语教学艺术的展现



关注教师怎样利用教学言语启发调动学生跟随教师言语积极思考?让学生的思维发散开,呈现“放射状”?如某老师在《劝学》中是这样引导学生思考的:师:“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学生不假思索地说:“学生超过老师。”师说“对。这是横向比较,长江后浪推前浪嘛。可是,如果进行纵向比较呢,还有其他意思吗?”学生一下愣住了。师再问:“青与蓝,冰与水是什么关系?条件有无变化?”学生经过思考、讨论后回答:“是对原有条件进行了改造、提炼。”师问“结果呢?”生答:“超越了自我。”从而让学生明白:人只要不断学习,改造自己,就会超越自我。如某化学老师在讲到一道根据化合价规律给物质排序的练习题时并没有讲完了事,而是恰当的问了一句:还可以根据其他规律排序吗?学生的思维立刻发散开了。学生开始搜索大脑中已有的知识,对其进行归纳,总结得出还可以根据一个分子中原子的个数给物质排序;还可以根据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大小给物质排序。很小的细节,但是却是水到渠成,关键教师却能把握好时机采用巧妙的提问艺术,使学生思维散开,对新旧知识进行整合。



关注教师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它是教师的知识和修养的表现。学生一般都喜欢教师使用幽默风趣的语言,因为它可以活跃教学气氛,调节讲课节奏,可以使看似枯燥的知识活跃起来,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想象。语言幽默风趣,还可以消除教师和学生的隔阂,可以使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学到知识,掌握能力。如某化学老师在讲到洗气瓶时说:“有杂质的气体跳下去,洗个澡,爬起来,没有了,澡盆里面装什么?”教师用这样琅琅上口的语言把洗气瓶中“长管子进气,短管子出气”的枯燥的知识趣味化,并用语言带领学生思考根据除去不同的杂质确定洗气瓶中的试剂。老师问:“氢气中混入二氧化碳,我想得到纯净的氢气,怎么办?”生笑答:“跳下去,洗个澡,澡盆里面装澄清石灰水。”利用语言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深奥的道理形象化,以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如某化学老师在讲到水分解实质时说:“熊猫脑袋上的两个耳朵被揪下来,然后耳朵和脑袋两两结合配成一对,有情人终成眷属了”生笑。利用这样的语言把水分子分成氢氧原子,每两个氢氧原子分别组合成氢氧分子的微观过程形象生动的交给了学生。当我听到这些语言时,我感悟很多,快乐是每个人都需要的,我该通过什么样的方式让我的学生也如此愉悦的学习呢?



我们还要关注教师教学语言的以下特点:准确性,不会让学生产生歧异;干净利索,没有废话,半截子话,空话,口头语,用本学科的专用术语;语言富于逻辑性,讨论问题系统性;语言文雅,有分寸感和教育性。



教师在课堂上还展示着一些非语言艺术,如:手势,面部表情,眼神,体态,身姿,与学生之间的空间距离语等。记得一次听某化学老师上课,她一直面无表情的讲解着。她的学生基础很好,几乎每个学生都能很顺利的回答她所提出的问题,可是突然一个学生答错了,这个老师笑了,笑得很亲切,她说:“看着书,然后说一遍。”生看着书不太流利的重答了一次,师说:“很好,再念一遍。”生这次很流利的答出来了。一个微笑,如此的温暖和震撼着我的心,学生应该于我有同样的感受吧。当我以后遇到这样的局面时,我会向她学习。



(二)关注教师的导课和结课的教学艺术



     高尔基曾说过:“导课象音乐定调一样,往往要很长时间找到它”。一堂好课,若没有好的开端,教师会讲的索然无味,学生也很难进入学习状态,课堂教学的其他环节也很难进行。导课的方法很多,如:“开门见山法”;故事导课法;创设情景导课法;悬念导课法;新旧知识联系法导课法;解释题目导课法;演练导课法;设疑导课法。听课应该关注教师怎样针对学生特点、教学内容等灵活巧妙地应用导课方法有启发性的导课。



某数学老师在讲到《黄金分割点》时这样讲到:几何中的和谐美也到处体现,它们也使人赏心悦目。简单的点、线段、三角形、矩形、正方形,就能构造出美丽的图案,平面的,立体的,让人美不胜收。再看一看黄金分割律这个奇妙的规律吧。符合这个分割律的物体和几何图形,无不使人们感到和谐与美。我们的人体本身就是黄金分割律的一个杰出的样本,T型台上迈着款款细步的女模,她们姣好的面容,魔鬼般的身材,无一不是黄金分割律的体现,样本中之典型。现实生活中让人叹为观止的一些伟大、精彩的建筑杰作,正是由于它们高、宽、柱间距离比例符合着黄金分割律,而让人欣赏、品味,影响甚深,你知道什么是黄金分割点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黄金分割点。该教师利用生活中的大量实例开门见山的提出了黄金分割这个概念,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某化学教师在教学《碳酸钙》这节课时,一上课就出示贵州石林中五颜六色的石柱、石笋、钟乳石投影片。教师问同学们这种景色美不美,同学们说美。接着教者就提出这种美景是怎样形成的呢?该教师成功的应用了创设情景导课法导入新课。



例如某化学教师在讲授初中化学《核外电子排布初步知识》这节课时,运用两台投影仪模拟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和运动情况。学生在投影银幕上看到钠原子核外离核最近一层排有2个电子,较近一层排有8个电子,最远一层排有一个电子,通过投影使学生直观、形象地看到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和运动情况。这时教师指出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运动是这种情况,那么其它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运动情况如何呢?该教师通过投影解题设疑导课,学生情趣盎然。



如果说导课是“起调”,那么结课就是“终曲”,完美的教学就必须做到善始善终。结课的形式和方法有:自然式;归纳式;悬念式;回味式;比较式;练习式;拓展延伸式和激励式等。我们应该关注教师怎样在结课时体现教学目标,首尾呼应,给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结构。如某化学老师在讲完《空气》组成一课的新知识后,总结到:“空气是由许多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每一种物质都有用,所以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然而目前空气污染日益严重,还记得电视上那个拍卖广告吗?拍卖最后一罐没有污染的空气,那是无法用金钱去衡量的,为了使我们的天空变得更蓝,保护我们的地球,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呢?”教师在这里比较好的总结了教学内容,同时利用设疑结课又实现了情感教育目标。



(三)记教学方法的教学艺术



教学方法比较多,首先以语言传递为主的教学方法有:讲授法、谈话法、读书指导法等;其次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有:演示法、参观法等;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有:实验法、实习作业法、练习法等;最后还有以引导为主的教学方法,包括:讨论法、研究法等。随着教学观念由“重知识轻技能”、“重教轻学”向“知识与技能统一”“教会学生学习”转变,伴随着知识增长速度的加快、终身教育的普及和社会竞争的加剧,学生的创造能力、一般能力、适应能力等必将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重视。教师的教学方法应该符合学生学习规律、更能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听课者应该关注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怎样体现启发式教学;怎样体现与教学目的和任务相适应;怎样与教学内容相适应;怎样与学生心里特征、知识水平相适应;与自身特点相适应;与教学环境和教学条件相适应。



某美术老师在设计五年级的《邮票设计》这一课中,搜集、制作不同年代、不同形式的邮票欣赏资料,每张邮票有整体和局部的欣赏,以及邮票的设计构思,每张邮票有不同的动画转换,并配以优美的音乐,学生可以自己点击,了解邮票的历史背景。欣赏建筑艺术,不但可以用惯常的视觉方式欣赏建筑物静止状态下的形态或内部构造,而且可以做动感显示,让建筑物旋转起来,欣赏建筑物的多个侧面。学生有一种现场感、真实感,真切地感受到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不同空间的建筑风格。该教师的教学方法就符合学生的心里特性,与教学内容相适应。



某体育老师曾经在上小皮球课时,让学生自己体验小皮球的玩法,他们自由创造了十几种练习,有抛接、投掷、滚球、传球等等各式各样,筛选出几种学生参与性较强的“炸暗堡”,“搬运瓜果”等进行游戏教学,学生在学中玩,玩中学,达到非常好的锻炼效果。该教师的教学方法,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学习需求和爱好,充分发挥他们的求索精神。学生从不同角度去观察事物、分析问题,教师尊重和采用学生的想法,让学生在自主中求得创新,而创新能力的提高又作用于促进个性发展。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设计游戏或改进游戏方法,让学生把学习到的知识在整个课堂里进行加工、提升、运用。这节课也给了我很大的启示,我们要善于发现蕴含在身边的新知识、新事物、新问题,其实我们的孩子每天都在不断地发展、创新。



(四)记听课者的思索和感悟



听课者不止是听,更应该想。想别人的成功之处有哪些?为什么能成功?想需要改进、需要探讨的问题有哪些?想每一个教学环节的设计理念是什么?渗透了哪些教学思想和数学思想方法?换位思考:针对每一个环节,想一想如果是我该怎样处理?只有做一个“有心”的听课者才会受益不浅。


作者: lspjy    时间: 2008-9-9 06:52
标题: 回复:初中化学获奖论文浏览
在实践新教材中走自已的成长之路  



湖北省夷陵区莲沱中学 张国市



我实践,我快乐,面对新课标、新教材和新时代的新学生,我从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评价、学习方式等多方面进行了许多积极的探索,新课程的实施促使我成长为一名新时代的教师。



一、不断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在学习和实践中自我成长



在通识培训之前,我想初中化学是化学启蒙课,课改不过是增减某些内容,还能改到哪里去!难道会把氧原子改成氢原子不成?……带着诸多的疑惑我参加了通识培训和学科培训,这次培训使我对新的课程标准和新教材的设计理念有了初步了解,认识到与老教材相比较新课程在课程目标、课程结构、教学内容、学习方式、教学评价多方面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教师原有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方法必须改变。



教改伊始,我们积极开展校际教师之间的交流和听、评课活动,认真学习发放的课改材料,在宜昌市六中观看了各县市区多位教师的讲课比赛,其中有以学生为中心通过科学探究展开教学的,有以多媒体为教学手段,采用启发式进行教学的,有打着教改的金字招牌玩花枪的,也还有不以实验事实为依据,不对异常现象进行分析,死抱书上已有的结论玩文字游戏的,我们发现这些优秀教师对新课标的理解也有很大的不同,新的课程理念仅靠别人强制要求、零碎灌输是不行的必须系统学习并结合自已的实践才能不断加深理解。



在热火朝天的教改中我们迎来了夷陵区教研室组织的达标课验收,一堂《燃烧与灭火》的教学真正让学生的激情燃烧起来了,一个像形的“火”字让学生有很多话急于要说,又有很多说不出的话,一个改进的实验让学生看到磷在水中猛烈地燃烧,从中体验到活动的乐趣,而灭火实验让学生体会到合作学习的重要,使他们萌发了要设计灭火器,点燃了创造性思维的火花,一些灭火实例的讨论和辨论将学生的思维引向生活,使学生产生热爱化学的情感,学生享受探究的乐趣,老师品尝到教改的甘甜,从而使教改内化成我的一种心里需求。



随着课改的进行新的问题出现了,周期性出现每学期开始学生群情激昂后来龙头蛇尾,有一点引起了我的注意,前面一部分学生解决问题的独立性更强,与原来教授老教材相比较没有出现那种“老师讲出汗,他们躺着看”的情况,参与的积极性高了,而中差生反而易在半路丧失信心。经过反思,我认识到原来的教学基本原则不能丢,好的教学方法不能丢,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不能丢,新课程只是改变了获取它的途径,关键性的知识和技能是学生继续学习的重要支点,是学生能力发展的载体,是影响部分学生学习信心的重要因素,新课程必须充分吸收老课程中的经验和教训,新老课程不能完全割裂开来。经过反思,我认识到,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必须坚持新课标的理念,以科学探究作为突破口,通过问题组织教学;必须摆正教学关系,改变教师角色,与学生平等相处,以学生为中心才能使学生自主地学习;必须深挖和整合课程资源,社会应有计划地为学生提供从事探究活动的环境,使它们的兴趣进一步被激发,把科学探究内化成持久的心理需求。经过反思,我认识到要使课改透彻,需要建立健全科学的多元评价机制,需要改变对教师的评价方式,关注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促成教师本身形成新的价值取向,需要全体教师分工合作,形成浓厚的课改氛围。



二、构建自己的教学方法体系,发展自我



为了适应不断进行的教育改革,充分提升专业知识水平,构建新的知识网络。43岁的我在2003年进行了第2次学历提升;为了开阔自已的眼界,我把眼光伸向理论学习,自费订阅《中学化学教学》等报刊资料,及时了解化学科技的新发现、新成果、新方法;为了解知识间的依存关系我阅读了小学科学和高中化学,只有具有广博的知识才能让学生从一潭流动的活水中吸收成长所需的营养。



20世纪80年代的教师,三尺讲台一只笔,卡片成了核武器,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理科教师必须努力掌握实用的、先进的教学手段及时学会使用各种教学仪器,自制投影片,2005年为适应制试卷的需要,我在微机里学会了绘制各种图形,为了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改变传统的学习方式,扩大信息时空,提高学习效果我在PowerPoint里学会了制取幻灯片,要从分子和原子的角度演示化学变化的动态过程,要想带给学生一些仿真动画,制造一些如临其景的问题情境还必须在假期充电,设法学会在Flash MX中制作动画的本领。



在新的课程理念里教师不仅是课程的实施者也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把握课程目标,开发和激活教学资源。在教学中广泛收集各种资料,如在报纸上剪下关于瓦斯爆炸的报道,收集化肥口袋和饮料瓶上的标签编成应用题,自制课件(幻灯片),织组学生办手抄小报,自编新教材配套练习及配合中考复习备课而设计的完整的中考复习题,准备通过看书、上网查询等途径编写化学365天,每天向学生介绍一点化学趣事、生活中的化学、疑难解答、专业网站、活动信息等,关注学生的第二课堂,并把它作一个整体安排。



针对化学用语教学中没有探究实验如何进行探究式学习的问题,本人撰写了《化学用语教学的策略》一文,详细阐明了化学用语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开发和优化探究性学习的教学资源,如何在探究式学习中学会学习方法,我用教研结合的方式带动自已的专业成长,同时使我对新课程理念的认识又产生了一次升华。



新课程理念的精髓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必须转化角色,促成学习方式的根本改变,科学探究是达到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以问题为中心组织教学是科学探究的特征之一,提出问题并说明解决的方案,一是要学生敢说,二是要有机会说,这就要求创设一种民主、开放、灵活的教学氛围给予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和时间。



在教学中,我努力改正过去以讲、记、背、练为主的学习方式为新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增加学习的自主性,唤醒学生的自主意识;在教学中,我尽量不用教学内容和时间去控制课堂,教师只是平等中的首席;在教学中,我尽量优化情境材料,创造真实的问题情境,优先让学生自已发现问题,当学生急于解决问题又不能独立完成的时候分组开展讨论,发表各自的见解,我用心倾听着每一个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和理由,不急不燥,尊重学生的个性化表现,鼓励学生的批判性思维、独立思考与个性化感悟,不简单粗暴地否定学生的观点,而是启发他利用已有的知识进行合理的分析,得出科学的结论,让学生无忧无虑的、轻松活泼的学习,我常常为学生对问题独特的见解而高兴,我真正体会到教师只是探究活动中的组织者、合作者、促进者,教师是朋友、教师是学生。



在教学设计中,我努力寻求教育的高效和长效之路,根据课程和学生的基础进行教学设计,从三维目标、知识的形成过程、教学过程各环节学生的可能表现,审视是否符合新课程的理念,对教学的全过程进行“专业化”的评价,每个课题的教学设计完成之后,我总假象自已是一名学生在听课,把教学设计在脑海中进行回放,在此基础上优化教学方案。经过2003到2005两学年度的教学实践之后,按此要求我已把全书的所有课程内容,编成了电子教案,作为以后进一步研究的重要参考。然后准备从单元或课时目标、教学情境设计(课的引入情境、实验探究情境、合作讨论情境)、如何培养学习兴趣各个方面进行研究,结合自已的教学实践不断加以完善。



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考虑学生的基础和个性特点,充分利用实验、生活现象、现代技术手段各种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作过深过难的拓展以保护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指导学习方法和课外活动保持和增强学习兴趣;让知识从生活中来到社会中去,让学生学习有用的化学知识,增强学习的内部动机;及时反馈学习结果,充分利用教学反馈的激励功能。



总之,只要坚持新的课程理念,不断学习新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吸收古今中外一切教育经验,优化课堂结构,构建自已的教学方法体系,激发学习兴趣,面向全体学生,教育就会走向高效之路,只要唤醒学生的自我意识,让学生自主学习,张扬个性,教育就会走向长效之路。



三、克难奋进在教改中全力完善自我



勿庸讳言,当前教改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也十分多:教学内容深浅宽广把握不易;当前的评价机制制约了教改的进行,上千年封建科举制度的影响,而考试不得不体现甄别和评价功能,来自家长对老师的压力等因素使很多老师患上了功利主义的毛病;课改是一项浩大的系统工程,有些教师由于各种原因“穿新鞋走老路”影响课改氛围;农村教师工作量太大,基本上没有专职实验老师,学科教师不堪重负,软硬件条件跟不上新课程的要求;农村中学教师少,课改交流十分不便;农村社区资源和城市反差过大等等。



当然,新课程有系统的理论作指导,有课改区的试验作支持,我们勿须等待,课程改革关系到学生的发展、民族竟争力和国家的兴衰,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应肩负起社会的责任,积极投身到课改的洪流中去,扎实工作,积极探索,认真总结,克难奋进,步步为营,在改革中实现自已的人生价值。道路无坦途,志诚定通达。让我们一起努力为课改作出应有的贡献,做一个具有高尚专业精神和高超专业素养的新时代的人民教师。


作者: lspjy    时间: 2008-9-9 06:52
标题: 回复:初中化学获奖论文浏览
信息技术与化学教学整合初探  



四川省雅安市第一中学 王 琍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所谓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就是指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人力资源等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通过信息技术与化学课程的整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及网络共享资源的优势,培养学生学会寻求知识、获得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探索、创新的精神。多媒体网络资源为学生开展研究性和创造性学习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一、信息技术与化学教学整合的优越性



多媒体为化学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通过多媒体与化学的整合,可以解除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一些建构障碍,尤其是初中化学中的一些微观反应、在实验室不可让学生尝试的有毒的、危险的、爆炸的反应,通过多媒体进行模拟,将反应原理、错误操作后果展现,并可定位在某瞬间,化抽象为具体,也可变枯燥为生动,让学习难点顺利突破。网络资源为化学教学提供了大量的多渠道的信息,从网络上获得知识,可打破课本的局限,使知识向横向、纵向延伸,为不同学生提出了不同层次的需要,面向全体学生,以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发展。通过整合,可增强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教、学方式发生变革:教师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而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他引导学生在网络环境中查寻知识、主动参与,处理信息,学生也不再是被动的接受知识的“容器”,他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兴趣和情感需要,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整个教学过程是在教师引导下,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是充分发挥学生的认识主体性,让学生主动学习、创新学习的过程,是学生主导活动,教师辅助指导的过程。教师是一位服务者,为协助学生学习提供方便。



二、整合方式



(一)制作课件



制作课件是目前应用较广的整合方式之一,充分利用多媒体的优势和化学学科的特点,可制作一些反映微观粒子间反应的课件;反映微观粒子的特点的课件;模拟在实验室,不可让学生尝试的有毒的、危险的、爆炸的反应的课件等。利用这些课件,来解除学生的认知障碍。课件的制作可以积件的形式,交互性要好,重突破难点,减少没必要的声音和文字,以避免分散学生的注意力。笔者在不断的尝试中,深感FLASH不失为化学课件制作中很好的软件之一,它简捷方便、功能强大、兼容性好。利用它,我在初中化学教学方面,设计了以下课件:



作者: lspjy    时间: 2008-9-9 06:52
标题: 回复: 初中化学获奖论文浏览
设计内容

设计目的

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微观过程

展现氢分子夺取氧原子的过程

氧化汞受热分解的微观过程

展现化学反应的实质(原子重新组合的过程)

复分解反应的微观过程



(NaOH+HCl、   Na2CO3+HCl、 AgNO3+NaCl反应)

展现复分解反应的实质,反应中溶液离子间形成难电解物质(水、气体、沉淀)的过程

量筒使用中,俯视、仰视造成的后果

展现俯视、仰视读数造成所量液体体积与实际体积偏差的原因

酸、碱、盐溶液的导电性

展示溶液导电的原因

有关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相对分子质量、元素质量比、元素质量分数)

从物质微观组成上展示宏观计算的依据和意义

几种错误操作的后果:

1、加热固体时,试管放置错误使试管破裂;

2、制氧气用排水法收集完后,操作顺序错误,水槽水回流使试管破裂;



3、氢气还原氧化铜时,先加热后通氢,可能使试管爆炸




4、反应后先撤气后撤灯,还原的铜又被氧化成氧化铜;




5、浓硫酸稀释时,水加入浓硫酸中,使硫酸沸腾,飞溅伤人

这五种错误操作,在实验中是不可做的,它会引起试管破裂或爆炸或硫酸飞溅等,有一定的危险性。通过多媒体可很好的展示其错误的原因及后果。

1、某些原子(如氢、氦)的原子结构



2、氢的电子云;



3、部分物质(如:氧气、水、铜、银、硫酸、氯化钠等)的微观粒子的图片

微观结构学生难以想象,展示出后,可帮助学生克服认知障碍。更好理解微观世界。





(二)制作网页



网页制作是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的趋势之一,它通过网络的强大的功能,丰富的信息量,将使教学方式发生转变。网页的制作可以某个专题为目的,如初中化学中的《化学与生活》《环境污染》、《铁》,《初中化学学习资源》等,教师课前按照课程标准,对网上的资源进行整合。在网页中,设制与教学中的相关网站链接,使学生直接通过鼠标点击,了解相应的内容。然后,自主选题,自主研究,并将成果展示出来,与同学共同交流。如在《铁》网页中,教师可根据对学生对铁的现有的认知程度而作了相关提问,对本课中应用的铁的生锈及防治、铁的冶炼等网站作简要介绍,然后让学生进入网站了解自己想要了解的相关信息,在网络中遨游,教师不作任何硬性规定,学生充分自主地浏览网站。在此基础上,让学生针对自己感兴趣的某一个问题进行具体研究。如有的学生对冶铁的过程感兴趣;有的学生对铁生锈及对策感兴趣;有的学生对冶铁的原料及成本感兴趣等。让学生就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入网站中相关的栏目,搜寻相关的资料,并进行个性化的整合,形成独特的认知成果,然后写出相应的小论文与同学们共同交流。在这个过程中,提高了学生搜集信息、整理分析信息的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能力



同时在网页上可设计BBS或聊天室,让学生与教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相互交流,教师在讨论区发布信息,协助学生发现新问题,对学生的疑问和想法,及时给予评价和引导。教师也可通过BBS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同时,学生也可以自由地把自己的观点发布在网络上,可以署自己的姓名,也可以署自己的代号。让学生有充分的自由度来发布自己的观点。教师在整个过程中是一个主持者、引导者,学生可以自由、灵活地展现自己,师生关系和谐、融洽。



在信息技术与化学教学整合的模式下,学生的认识难度不断降低,学生的知识容量不断扩充,学生兴趣得到提高,学生潜在的创新意识和探究意识得到张扬,学生乐于求索,乐于思考。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结合自己的整合而建筑自己的知识结构,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的现代化素质教育观。信息技术与化学教学的整合,将在新课程改革中,在推进素质教学的进程中,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作者: lspjy    时间: 2008-9-9 06:53
标题: 回复:初中化学获奖论文浏览
新课程理念与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施之一  

如何上好化学启蒙课

天津市塘沽区教育中心 康永军



2007年中考阅卷工作已结束了,中考成绩也已公布。然而,阅卷过程中发现,有一部分学生放弃答题,从一定程度反映了这部分学生对学习的放弃。两个月后,新的一轮初三化学教学工作又要开始了,今后的教学之中,我们该如何激发并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呢?我想上好化学启蒙的第一节课很关键。



初三是化学学习的启蒙阶段。即使是初一、初二年级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进入初三年级时,面对一门新的学科,往往都有一种新的期待。在引领学生步入化学的大门时,我们要精心呵护学生对学习的期望,并通过我们的引导,唤醒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学生的学习信心。



第一单元是以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为主要教学目标的课题。特别是第一节课,如何帮助学生建立对化学的好感,使学生从开始学习化学起,就感受到化学学习的价值,并产生希望了解化学的强烈愿望?教材的第一课为我们提供了精美的图片、生动的文字。但是,无论教材如何“完美”和“精致”,教师仍然需要对这些教材进行加工和改造。依据自身的教学风格、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材进行再度开发。下面提出几条上绪言课的思路,供各位参考。



一、设计趣味化学实验,使学生感受神奇的化学世界



丰富多彩的化学实验能让学生感受到化学世界的神奇。有的老师在绪言课里精心设计化学实验,如魔棒点灯、烧不坏的手帕、白纸显字等等。学生感到十分新奇,易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但是,化学实验的教育价值并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感受化学的神奇,绪言课上,其更大的教育价值在于播种探求化学科学的种子以及激活学生的思维等等。这就要求教师能充分挖掘化学实验的内涵,并精心设置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并不要求当堂解决,可以在今后的教学中出现)留下悬念,将学生引入神奇的化学世界。



二、讲述化学发展简史,使学生增强热爱化学的感情



化学科学的产生及其发展历史源远流长。一部化学发展简史,涉及了人类对自然的认识的方方面面。从古代源于实用的化学工艺(如火的利用、中国古代化学工艺的三大发明、炼铁、酿酒、染色、炼丹等),到近代化学科学的建立(化学元素概念的提出、燃素说的兴衰、原子—分子学说的形成、元素周期律的发现、近代有机分子结构理论的建立等等),到现代化学科学的发展(20世纪化学各分支学科的发展、现代化学的前沿等等)。



教学时,介绍化学发展简史应避免简单的史实铺陈,要有所选择,有所侧重。可以适当穿插一些科学家的故事,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吸引力。充分挖掘化学发展简史的教育价值,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认识论。用化学家孜孜以求真理,为科学发展的献身精神(如拉瓦锡、道尔顿、居里夫人、门捷列夫、侯德榜、维勒、诺贝尔等等)去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热爱化学、学习化学的欲望。



三、联系生产生活实际,使学生感受化学的价值与魅力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布里斯罗在《化学的今天和明天》一书中指出“化学是一门中心的、实用的、创造性的学科”。化学科学对于促进人类的文明做出过巨大的贡献。如化肥农药的使用,促进农业增产丰收,缓解了人口日益增长与耕地面积锐减的矛盾;新的药物的合成,帮助人类战胜疾病,健康生活一百岁并非梦想。等等。



绪言课上,可以发挥多媒体课件的优势,展示化学科学与生活生产的密切联系,并且提供有说服力数据,让学生产生更加真切的感受,以期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如1600年(明万历二十八年),我国人口总数为1.97亿,仅仅过了400年,到2000年我国人口总数达到12.67亿。400年来,人口增加为原来的6倍多,而耕地面积并未增加。这得益于化肥农药的使用促进农业的增产丰收。



同时,不应回避传统化学和化工过程对于人类社会已经造成的负面影响,化学在对人类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化学品与化学过程也给人类带来了灾难(也可结合当地的环境问题来谈)。而这些问题正是需要通过化学科学的发展获得更好的解决,让学生感受化学科学的价值与魅力,感受化学工作者的责任。



四、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在活动中增进对化学的认识



绪言课前,教师可以在班主任的协助下,组织学生分头搜集有关化学学科的资料,有条件的还可以对化工专家或技术人员进行访谈。课堂上,在教师的组织下,将获得的资料和信息加以展示,或者让学生谈谈自己心目中的化学(此前,学生虽未专门学过化学,但是,在过去的学习与生活中,可能会涉及化学方面的内容。化学在学生心目中是什么样的呢?),这也是充分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与生活经验的具体体现。最后,教师在学生交流互动的基础上,可以谈谈自己对化学的认识并进行总结性的引导。



五、播放现代化学前沿的影片,使学生憧憬化学的美好未来



如果条件许可,学校可以购买一些现代科技的教育资料,教师对这些资料加工整合,还可以通过网络获得其他相关的资料。在组织学生观看的过程中,并非完全被动地吸收,可以适度地加以引导,并布置学生在课后写一写观后感,进一步提高教育价值。



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愿本文能成为引玉之砖,引发更多老师的思考与探讨,愿我们每一位老师都能收获成功课堂的喜悦!


作者: lspjy    时间: 2008-9-9 06:53
标题: 回复:初中化学获奖论文浏览
新课程理念与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施之二  

第一个分化点的突破

天津市塘沽区教育中心 康永军



题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编著的《学会生存》:教师的职能已经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他将越来越成为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加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



作为化学启蒙教育,初中化学需要学习的入门知识较多。如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分子、原子、元素、化合、分解等一系列基本概念,这给初中化学教学带来一定的难度,特别是在学习“分子和原子”(“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时,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掉队,这一部分内容成为初中化学教学的第一个分化点。



“分子和原子”是学生在化学课上首次接触分子、原子的概念。此前,学习了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混合物、纯净物等概念,对物质的组成与变化有了一定的认识,但是,基本上停留在对宏观现象的描述与认识层面。“分子和原子”是引导学生由宏观世界向微观世界认识的开端,通过学习,帮助学生逐步建立微观世界的概念,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在人教课标版的教材中,对于“分子和原子”这个内容的设计上,是力求通过化学实验、学生熟悉的生活现象来帮助学生建立微观世界的概念。而且新教材充分考虑有一部分学生在学习“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时容易掉队这个问题,对初中化学中的难点进行了分散处理。但是,无论教材如何“完美”,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都应该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学校的条件等,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使自己的教学策略更好地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一般来说,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教学策略帮助学生建立微观世界的概念:



(1)使用多媒体课件,模拟分子、原子的运动;



(2)通过化学实验,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分子的存在;



(3)通过数学计算,让学生体会分子的大小;



(4)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常见的有关分子运动的现象,分析探讨;



(5)介绍人类对微观世界认识的发展史。



在教学中,宜少讲多引导,忌直接将分子、原子的有关知识和盘托出。建议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观察实验,分析推理,逐步建立微观世界的概念。



案例1《分子和原子》教学片断



师:现在我们来共同学习分子的第二种性质:分子在不断运动。请阅读后举例。



生1:每年春天,经过校门口的苦楝树时,都能闻到花香。



生2:感冒会相互传染。



生3:打开“独流老醋”,会闻到特殊的气味。



……



师:大家所举的这些实例很好。但是任何事物都是利弊共存的,我们学习科学知识,掌握事物发展的规律,就是要趋利避害……



生1:卫生球放在衣柜里防蛀是有利的一面。



生2:将湿衣服洗后晾干是利用分子运动有利的一面。



生3:“非典”肆虐期间,病毒通过空气流通而传播是分子运动不利的一面。



师:大家都说得好。同样是分子运动,春风和煦与寒风凛冽又不一样……



建构主义者所设计的课堂鼓励学生运用它们自己的经验,让学生能够自己发现并做出相关链接,主动构建有成效的、内化了的、适合于自我的意义,而不是让学生理解教师组织后的知识。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和理解。本案例中,教师能充分尊重学生的认识基础,没有把分子运动的结论直接塞给学生,让他们去背诵,而是让学生列举生活中的实例,在生生互动中,学生获得了分子运动的结论。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分子运动的利与弊,使学生的视野更加开阔,思维更加深刻,感觉化学知识的鲜活。



案例2《分子和原子》教学片断



播放水分子自述:嗨!同学们,我是水分子,我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一个水分子的质量约是3×10-26g,在每一滴水中我们水分子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我这么小,当然你们人类用肉眼是看不见我的。如果用10亿人来数一滴水里的分子,每人每分钟数100个,日夜不停,需要数3万多年才能数完咧。我想请你们猜一猜:我们这么小,我们会运动吗?当我们分子聚集在一起构成水时,彼此之间是否会存在空隙呢?



本案例中,教师为了帮助学生建立分子很小的概念,采用了具体的数字和拟人化的手法,说明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符合初中学生的心理,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提出了分子会运动和分子之间有空隙等问题。很自然地让学生进入了一个新的问题情境之中,使学生产生一种“有目的但不知如何达到”的心理困境。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接下来或者开展讨论,或者进行实验,在学生有了主动学习的欲望时,学习的效果就能有较好的保证。



案例3《原子的构成》教学片断



教师布置学生阅读《人类对原子的认识》后,进行表达交流。



生1:我认为原子可以再分。



师:我记得,1803年英国化学家道尔顿,这可是被恩格斯称为近代化学之父的伟人,他曾经总结得出原子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实心球体的结论。你敢与道尔顿叫板?



生1:敢!



师:凭什么?



生1:我通过阅读资料知道,1911年,英国科学家卢瑟福的实验可以证实……。



师:很好!请谈谈感受。



生1:虽然道尔顿是著名的化学家,但是,我们都必须遵循客观事实。我们应该尊重事实,而不是迷信权威。



师:是的,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好极了!



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在这个片断中,教师利用人类对原子构成的认识的发展史等相关资料,通过有趣的对话,引导学生去感悟科学发展的艰辛,形成崇尚真理、不迷信权威的思想。教育是有条件的,同样的内容、同样的话语,在不同的情境下,所产生的效果是不同的。教师要善于捕捉与利用课堂教学中形成的情境,不失时机进行价值取向的渗透。


作者: lspjy    时间: 2008-9-9 06:53
标题: 回复:初中化学获奖论文浏览
原创:化学新教材与新型师生关系初探



江苏阜宁县陈良中学 周文华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突出了“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充分体现了人文性、探究性、实践性、情感性等特点。要求师生在平等、互动、和谐中学习知识、掌握方法和增强技能。构建新型师生关系是顺利实施新教材教学的关键。

一、新教材强调在教学过程中应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新教材突出了“人文性”特点。要求教师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学生的人格,使学生体验到自己作为人的一种尊严感和幸福感。

教学过程中要树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首先教师要对学生一视同仁,要把学生看成与自己有着平等关系的公民,爱“金凤凰”也爱“丑小鸭”。不管他们的经济地位和社会背景如何,不管他们学习成绩如何,坚决不歧视‘差生’,让学生在平等、尊重的氛围中得到尊重,同时也学会尊重他人。二是教师要敢于在学生面前承认自己偶尔的失误,让学生感到教师的坦诚和求实精神,这种人格魅力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应通过尊重、赏识、关爱等,把学生放在做“人”的主体地位上,牢固树立“以生为本”的教育思想,积极倡导和实践“尊重教育”、“赞赏教育”。

二、新教材强调学习方式的探究性──师生互动、合作

新教材要求:改变过去以教师为中心,课堂为中心和书本为中心的局面,改变传统的讲授型、灌输型的教学模式,变“听化学、记化学、练化学”为“看化学、做化学、用化学”,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主动”中发展,在“合作”中增知,在“探究”中创新,从教与学中焕发出学生的勃勃生机。

新教材强调学习方式的探究性,教师要通过“导(引导)、试(尝试)、放(让学生用学到的知识独立解决问题)、馈(及时反馈信息,发现问题及时矫正、调控)、评(师生互评,学生自评,评出观点,评出学习积极性)、结(学生总结)”几个步骤指导教学。凡是学生看得懂的,让学生看;凡是学生讲得出的,让学生讲;凡是学生想得出的,让学生想;凡是学生写得出的,让学生写;凡是学生能做的化学实验,让学生做,教师坚决不包办代替。要努力做到教学活动、教学评估的民主性,积极创设多维度、多途径、开放式教学氛围,使我们的课堂“有疑问、有猜想、有惊讶、有笑声、有争议、有沉思、有联想”,师生互动、合作,切磋进取,结伴成长。

三、新教材强调学习过程的实践性──教师是引领者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与科技、生活和社会有着密切的关系。新教材强调了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学习新知识的方法。教师要帮助学生学会运用观察、实验、调查等方法广泛获取信息,要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学生结合日常现象和身边的化学学习化学;化学实验包括演示实验尽量由学生自己探究实验,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教师角色应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领者和促进者。为使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爱、学有所思、学有所长,教师要当好学生的引路人。

四、新教材注重教育的情感性──教师是激励者

新教材不仅强调知识、能力目标,而且注重情感目标。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以积极的情感去感染学生、激励学生,在化学教学中渗透情感、尊重、信任、友善、理解、宽容、激励、亲情与友爱;鞭策、鼓舞、感化、召唤,得到指导和建议,形成积极的、丰富的人生态度与情感体验。教师要拥有一颗爱心,以情唤情,要注重师生情感交流,达成默契。在化学教学中,可采取:展示化学之美,以美融情;优化课堂提问,以疑导情;贴近社会生活,以用激情;挖掘化学史实,以史渗情等方法。平时教学用语,教师尽可把祝福、问候、关切、激励、真诚、信任之情化作甘甜的泉水,去滋润学生的心田,引起师生教与学的共鸣,达到教与学两者的和谐与统一,让师生在教与学中达到认知与情感交融的最高境界,使化学教学成为心灵净化、陶冶情操、视觉满足和精神愉悦的活动体验;让学生在“快乐---兴趣”的情绪状况下,积极主动地学习,使学生从“要我学”升华为“我要学”,变“苦学”为“乐学”,从而达到以情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新教材实施迫切要求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提高教学效率的保证,更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保障。


作者: lspjy    时间: 2008-9-9 06:54
标题: 回复: 初中化学获奖论文浏览
原创:新课程理念与化学教学的融合

天津塘沽教育中心 康永军
  摘要:伴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新课程已走进了我们教师的生活。面对全新的课程标准,全新的教材,对我们来说,都是一次新的挑战。新课程的改革和实施,关键是教师。教师是课程的创造者与开发者。教师要树立新课程意识,要明确课程不仅是教材,而是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个因素的整合。教师应以新的化学课程标准所倡导的理念出发,从学生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发挥学科自身的优势,将科学探究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新意识,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使获得化学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也成为理解化学、进行科学探究、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和形成科学价值观的过程,抛弃传统式教学思维模式,重构化学新课堂,推动化学教学改革。

  关键词:新课程
化学教学
课例
教师
学生
融合


  一、从教学课例看新课程理念

  课例1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教学设计

  ()课前活动

教师和学生讨论,决定由全班同学分头去做课前准备:第一组,负责去图书馆,通过书籍、报刊、杂志,收集有关水在自然界中的存在、水对生物体的作用,水与工农业的关系等资料。第二组,网上查找最新的有关水资源的危机,水的污染问题及有关解决方案的报道。第三组,调查附近小区中用水情况(教师为学生提供调查项目:平均日用水量,家庭用水排向何处,有哪些浪费水的现象等)及调查附近工厂生产用水情况和废水的处理情况。第四组,从附近水域采集水样交检测中心检测,测定污染程度。

()课内活动

首先各组代表汇报工作情况和结果,然后全班同学一起对收集的资料进行研究和讨论。学生各抒已见。在老师的提示下,同学们对本节课内容有深刻的了解和认识,并自愿根据调查结果写调查报告或小论文,或者对当地的环保部门提出一些合理的解决建议。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设计“节水微记”,并解释设计意图。

教师电脑打出“节水微记”,让学生讨论其涵义,并讨论生活中应怎样做?

【点评:这个课例体现了课内课外相贯通,体现了师生能很好利用周围的环境,恰当利用了生活中的课程资源,这样设计有利于培养学生关心自然,关心社会的情感,切身体会到应节约水爱惜水,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意义。】

课例蕴含的理念之一是教师要树立新课程意识。

1.要全面理解新课程

我们以往对课程的理解是狭义的,认为课程就是教材,就是教学计划,或者教学大纲。人们常常误以为教材就是惟一的课程资源,一提到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就想到要订购教材,或者编写教材,甚至进口国外教材。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学与课程是彼此分离的。教师被排斥于课程之外,教师的任务只是教学,是按照教科书、教学参考资料和标准答案去教;课程游离于教学之外;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是由国家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规定的,教学参考资料和考试试卷是由专家或教研部门编写和提供的,教师成了教育行政部门各项规定的机械执行者,成为各种参考资料的简单照搬者。教学与课程的分离,使教师丧失了课程的意识。新课程改革对课程的理解是广义的。课程是学校教育中为所有学生提供和重建的人类知识与经验的总和。这是一个完整的,多维的课程概念,其中包括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也包括课程实施、课程评价、课程管理等;其中包括显性的课程计划、科目、活动,也包括隐性的教师影响、师生关系、校园文化等;其中包括预期的目标、教学和学习,也包括非预期的目标、教学和学习。教师不能只成为课程实施中的执行者,教师更应成为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因此,教师要形成强烈的课程意识。

例如,课例1中的设计对课程的理解是广义的。课例1教师充分利用了生活环境。活动内容设计巧妙,分课内和课前两部分。课前活动内容源于教材,又广于教材,课内活动使课前活动的情况和结果得到综合归纳并深化,得到教材中提出的结论又超出结论的范围,在不断地身临其境的实践活动中,给学生以更广阔的探索空间。如四个小组调查的内容基本是教材中的项目,但又远远超出教材,水在自然界中的分布,水资源的开发、保护等通过网上信息的查询等,得到一些课本上没有的知识。这样使学生探索的空间更大,同时,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体会到或体验到化学等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关注新课程目标

教师以往关注的是课程的内容而忽略的是课程的目标。而课程目标是最重要的,课程目标就是培养目标。没有培养目标,课程就无灵魂,无方向的课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首次明确提出了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的培养目标,这在我国基础教育史上是具有开创意义的重大突破。将培养目标纳入课程改革的整体构架,从而赋予课程以灵魂和核心。教学的过程是课程实施的过程,也是课程开发的过程,而这个过程是围绕课程目标实验展开的。《化学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化学课程标准》体现提高国民素质其实就是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以人为本的核心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差异相统一。


课例2《溶液》的教学片段


(一)创设情境,营造探究氛围


1、首先给学生展示5种不同颜色的溶液,引起了学生的注意和惊叹,让学生感到了化学带来的美,从情感上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提出问题:同学们刚才看到的这么漂亮的液体想到了什么?
畅所欲言:
1)这么漂亮的溶液是由什么做成的?
2)它们的味道如何?

3)它们有什么用途?

4)它们可能是属于混合物,因为它们的颜色不同。

5)可能是由水添加不同的色素形成的。

6)它们的颜色不同可能性质也不同。


引发学生对问题进行探究的动力


(二)学生探究活动一


食盐、蔗糖和硫酸铜的晶体分别放入水中,会发现有什么现象?
过程:学生小组实验探究
小组的同学对实验结果进行展示和小结其他的小组进行评价和补充,教师适当地点拨。
学生创新:一个小组的同学把三种晶体同时放入水中。
设疑:几种物质为什么能够消失在水中?形成的液体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猜想:从学习过的分子运动的知识作出自己的猜想小组进行讨论,教师适当引导。


结论:溶液、溶质和溶液的概念
联系生活的实际:举例说明日常生活中我们遇到的哪些液体是属于溶液?并且分别说明溶质和溶剂是什么?
畅所欲言:糖水、海水、饮料、碘酒、果汁、牛奶……
从已经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设疑:衣服上沾有了油污,吃饭以后的碗碟上的油污我们是如何清洗的?原因是什么?
(三)学生探究活动二
药品:碘、高锰酸钾、水、汽油  仪器:药匙、试管4只、滴管

溶剂
溶质
现象
高锰酸钾
汽油
高锰酸钾
汽油
结论


作者: lspjy    时间: 2008-9-9 06:54
标题: 回复:初中化学获奖论文浏览


●学生进行课堂小结与收获。


●教师对学生的评价。



●练习和巩固。



●学生对于溶液的零散的感性认识上升到为有条理的理性认识。



●课堂教学的时空向课外延伸:小论文《你所知道的溶液的用途》



课例蕴含的理念之二是课程理念昭示教学是一种课程开发。



1、课程是由教学事件构成的一种生态系统



构成教学事件的主要因素是:教师、学生、教材、环境。课程不是教材,教学也不是简单的“知识灌输”或者“知识移植”的过程,真正的教学过程,应当说是学习主体(学生)和教育主体(教师,包括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这种教学是一种学生主动参与的、尊重学生个性的、参与到教学环境中进行的教学。教学不是教师教、学生学的机械相加,传统的严格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将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学生的教师和教师的学生渐渐地淡化,代之而起的是新的术语:教师式学生和学生式教师。教师不再仅仅去教,而且也通过对话被教,学生在被教的同时,也同时在教。他们共同对彼此成长负责。”对学生而言:让每一个学生以轻松愉快的心情去认识多姿多彩、与人类息息相关的化学,积极探究化学变化的奥秘,形成持续的化学学习兴趣,增强学好化学的自信心。对教师而言:意味着上课不仅是传授知识,而是一起分享理解,促进学习;上课不再是单向的付出,而是生命活动、专业成长和自我实现的过程、交往还意味着教师角色定位的转换。对教学而言: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在课堂中设计的师生交流、学生之间的交流、小组和小组之间的交流、教师与学生反串角色的交流和书面的交流,形成了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2、课程是一种体验和交流



课程不仅是文本课程,更是体验课程;课程不再只是知识的载体,而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求新知识的过程。我们知道,课程是知识只强调课程的静态一面,突出课程是文本,忽视学习者的情感和经验,忽视潜在的课程因素对学习的影响。所以只有被学生真正经历、理解和接受了的东西,才称得上是课程。从课程是经验的角度看,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创造教学事件,将学生引入活动过程中。



三、新课程理念下的课例提供的行动策略



1、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



教师本身就是重要的课程资源,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教师的人格影响着学生的人格。二是教师的视野和能力影响着学生的视野。新课程中的教师是课程资源重要的开发者,课程开发给老师发挥作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对于一个学校,一个班级来说,老师就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他的课程意识,他的课程开发能力,专业知识水平、对教材分析与处理的能力直接影响这个学校、这个班级的学生。另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指导与帮助也是非常重要的课程资源。建构主义提供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它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但并未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则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教师要对学生的意义建构过程起促进和帮助作用。当学生没有方法、思维没有打开时,教师帮助引导;当学生迷路时,教师引导辨明方向;当学生畏惧时,教师引导鼓励增强信心;当学生对内容不理解时,教师可以谈自己的理解和认识,引导学生去感受。



2、精心设计问题情境



问题情境是指教师在教学中创设的围绕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而形成的一种氛围。问题是情境的内容,氛围是情境的形式。二者缺一不可。问题情境是以问题为核心形成的教学氛围,教学中要围绕问题转,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中学生的能力能够得到培养。情境是放飞思想的舞台,学生在问题情境的天地中可尽情畅想,尽情创造。所以说问题情境也是不可缺少的课程资源。化学教学如何来设计问题?



⑴要在关键点设问。如在溶解度的教学中教师问“一定的水中能否无限制地溶解蔗糖(或盐),而蔗糖(或盐)谁溶解的能力大呢?”这一问题在本节课中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



⑵要在疑点上设问。如在一氧化碳教学中:“煤气中毒中的是谁的毒,怎样避免呢?”或“造成CO与CO2性质的差异是什么呢?”“没有酒精灯能否完成本实验?”等等。情境是放飞思想的舞台,学生在问题情境的天地中可尽情畅想,尽情创造。所以说问题情境也是不可缺少的课程资源。



3、充分利用差异



教师要尊重差异性,尊重多样性,尊重创造性,相信差异就是资源。教学中利用学生的差异要注意以下几点:



⑴尽量让学生表述与众不同的见解。如课例2“实验能否进行”教学,教师鼓励学生把自己的想法说给大家听,鼓励学生说出和别人不同的想法,这些都是让学生自由地发表自己的见解。



⑵合作学习小组要体现异质分组原则。

作者: lspjy    时间: 2008-9-9 06:54
标题: 回复:初中化学获奖论文浏览
原创:落实素质教育 提高课堂效率



山东省无棣县梁郑王学校 刘宝收



  素质教育的三个要义,一是面向全体学生,二是全面发展;三是主动发展。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教师和学生是素质教育的实施者,如何落实素质教育的这些要求,关键是在提高教师素质,优化课堂教学上下功夫,才能把提高学生素质落到实处。本人针对初中化学教学,谈谈个人看法:



一、提高教师素质    搞好初中化学教学



教育要面向未来,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要使受教育者成为跨世纪的高素质的接班人,就必须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上来。而要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合格人才,关键在教师,教师的素质如何直接影响素质教育的落实。



要成为一名适应新的教育形势下的合格的初中化学教师,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提高并完善自我。



首先,教师的观念要转变,观念要更新,要充分认识应试教育的种种弊端。树立造就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丰富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全新人才的教育观。初中化学大纲明确指出:化学教学是化学教育的启蒙阶段,要贯彻全面发展方针,着眼于提高全民族的素质,以基础知识教育学生、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可见初中化学教学是以提高全体学生的素质为目的的。教师要对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负责,要对全体学生负责,必须加强教师的自身素质建设。



其次,教师必须跟上时代的步伐,从化学专业和教育专业知识领域上不断充实自己。由于受到现行教育体制的限制,初中化学教师长期在初三任教,容易形成知识的狭隘及教法上的单一。所以要不断的学习教材,钻研大纲,提高自身应用知识的能力。要熟练的掌握教材,明确整个教材体系的重点和难点。不仅要研究初中化学教材的基础知识,还要研究高一级教材同初中化学知识的衔接点,即要在更高层次上来看初中化学教材和教学。为适应素质教育,对初中化学教师有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的知识要不断的更新,不再局限于“学科知识+教学知识”的传统模式,而是要具备多层复合的结构特征,教师应该不断的接受继续教育和积极进修,拓宽知识面,使自己的知识结构由单科性向多科型转变。



随着科技的进步,多媒体成了当今教育领域的热点,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有力的促进了教学思维、教学内容和教学体系的改革,推动了教学方法的更新。教师凭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本书、一张嘴进行教学将成为历史。作为一名高素质的化学教师必须熟悉现代教学手段的理论以及操作的技能。能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从教学的实际情况出发,合理的选择现代化教学媒体如电脑、录像、投影等同传统的教学媒体如黑板、挂图、模型等合理结合,就能大大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素质。



第三,要结合初中化学教育教学实践,熟悉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思维习惯。初三学生学习化学往往是凭兴趣出发,开始学习积极性较高,随着学习的深入困难的增多,许多学生产生了畏难的情绪,有的甚至发展到厌学,所以化学教师要深入到班级研究学生。教学是双边活动,如果只凭经验进行教学,不了解自己面对的对象,是盲目的教学实践活动,效果是肯定不会好的。要不断开发学生的优点,发掘他们品质上、智力上的优势,找准学生的知识缺陷及其形成的原因。只有对学生了如指掌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才能提高全体学生的素质。



第四,初中化学教师必须提高自己教育教学的研究能力。教学研究在实施素质教育中起着先导的作用,要用先进的教育理论来指导自己的化学教育活动。教师要认真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并善于总结自身教书育人的策略和技巧,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要只做“教书匠”,而要向学者型教师转变。



教育者必须先受教育,素质教育必须通过教师才能实施,教师要有紧迫感。只有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才能更好的适应素质教育形式的需要,才能搞好初中化学教学。



二、加强实验教学    落实素质教育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化学通过一系列的实验和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实践意识,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在生动、愉快的环境中完成知识的学习、能力的培养、个性的发展和社会适应能力的锻炼,进而使学生在知识、能力、品格各方面得到综合提高,显示学生在受教育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充分体现素质教育的主体性。同时,还有助于培养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



(一)   在化学实验中提高文化科学素质

   

1、培养学生的实验意识



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应以提高和发展学生的文化科学素质为中心,培养学生的实验意识,。因为在化学实验中,不管条件的好坏,学生不可能对每一个实验都亲手操作并了解透彻,因此要做好实验和适应教学发展的趋势,就需要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使学生具有一定的实验意识,教师在做演示实验时,应根据学生的好奇心理,充分发挥实验的能动性,反反复复的强调以加深学生的识记能力。例如,在讲浓硫酸的稀释时,先辅助的做一些浓硫酸的强酸性、腐蚀性的实验,然后:(1)让学生感触到稀释过程为放热过程;(2)使学生认识到物质密度的大小,懂得稀释前后顺序和前因后果;(3)讲明违反规范性操作带来的严重后果,最后板书小结说明。这样,学生对实验有了充分认识,懂得了实验的科学性和严肃性。在学生实验中,认识到不遵章守规的危害,就会避免一些学生抱着试一试的逆反心理违反浓硫酸稀释的先后顺序。实验就在学生头脑中留有深刻的印象,就有了一定的思维趋势和实验意识。实验意识的培养,是充分发挥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体现,是一种符合社会要求的技能培养,是体现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



2、培养科学的观察能力



观察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个重要途径和开端,也是学生认识事物、探索规律、积累知识的基本方法。实验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的创造机会让学生观察,从中得到训练。如教师把演示实验分解成学生实验、利用电化手段放大微小实验、布置可行的家庭小实验、填补一些与教材相关的实验、成立课外实验小组等,都能使学生增加实验和观察机会。在观察中要求学生养成手动、眼观、耳听、鼻嗅、脑想的良好习惯。例如,每次做实验前要告诉学生实验名称、实验目的、操作程序、注意事项,实验中要指导学生怎样观察、观察什么,实验完毕后观察到的现象(即实验前、实验进行中、实验完毕三个阶段)。



在观察感知的基础上正确的分析、比较、综合、概括,可使学生逐渐养成对所见事物进行仔细观察的良好习惯,掌握正确有序的观察方法,总结观察事物的规律,提高观察能力,促使学生思维活跃,想象丰富加深记忆。例如,在做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时,教师先介绍装置和反应原理,然后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并按阶段进行观察,教师要检查学生观察到的现象。反应前试管中的固体为黑色,试管壁上无水珠,当通一会氢气再加热后,试管中的固体变红色,试管口有小水珠生成。实验完毕后让学生讨论观察到的现象,分析其原因。



每次实验后教师有意识的对学生进行如下训练:(1)用化学语言口头或书面表达的形式按现象发生顺序讲出整个实验现象,尤其是细微现象和瞬间现象,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2)分析现象发生的原因,提高分析能力;(3)指出实验成功的关键和失败的原因,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4)做1—2个练习题,以巩固实验内容。经过长期培养,会促使学生变被动观察为主动观察,学生始终处于不断探索的情景之中,主动实验、仔细观察、积极思考,能激发学生认识的积极性,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能有力的改变学生动手能力较差及重知识学习而轻实验实践的状况,有利于学生成为手脑并用的和谐发展人才


作者: lspjy    时间: 2008-9-9 06:54
标题: 回复:初中化学获奖论文浏览
(二)   在化学实验中提高道德素质和心理素质

   

化学实验千变万化、现象各异、操作要求高,有些实验现象相近或仅是一个瞬间过程而难以观察,有些实验因浓度、温度等外界条件的改变而带来现象或结论的改变,有些实验因操作程序不同而不同等。这一切都要求学生必须有一个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实验中要严格操作,仔细观察纪录,认真分析归纳,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化学实验可以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还可以培养良好的科学品质。化学实验不但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还可以培养学生克服自卑感,不怕挫折、勇于战胜困难、顽强探索真理的精神和团结协作的品德。通过化学实验还可以教育学生严守纪律、爱护公物,这些都对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道德素质和心理素质有重要意义。



三、精心组织课堂教学    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素质教育强调的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能力,而提高学生能力的主阵地是课堂。多年的教学工作,使我感到要达到这一目标,除了教师要具有较高的思想素质、业务水平、热爱本职工作之外,还必须精心组织课堂教学,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才能高效率的利用课堂45分钟,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一)   备好课是前提

   

只有认真、充分、科学的备课,才能从容驾驭课堂,发挥主导作用,启发诱导学生。



    第一,备教材,这是备课的关键环节。备教材包括钻研大纲、通读并掌握教材、阅读有关参考资料等。通过备教材,制定出单元课时教学计划,确定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以及使用什么教具、做什么实验等,还可避免教学上的盲目性和随意性,使教学的指向性更明确、更具体。



第二,备学生,在教学中只有了解学生的实际,才能做到有的放矢。了解学生必须首先了解学生的思想认识。估计学生在学习中有哪些想法、哪些想法是需要给与引导的及如何去引导等。其次是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这包括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基础、学习习惯和方法、接受能力以及有无知识障碍。



第三,备教法,教学方法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船”或“桥”,那一节用“船”好,那一节用“桥”好,用什么样的“船”或“桥”更好,这就要根据教学目标、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因素来确定了。



(二)选教法是关键



教学方法是完成教学任务所采取的手段,是使教学过程达到优化的一种推动力。初中化学从其内容来看,课型很多,有绪言课、概念课、化学用语课、元素及其化合物课、实验课等。由于课型不同,其教法也应不尽相同,具体每一节课应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这就要看课堂的指挥员——我们做教师的指挥艺术了。我认为选教法应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考虑:一是顺应时代和教育的发展,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二是力求教学的最优综合。



(三)教学法是重点

   

    注重学法指导是现代化教学的趋势之一。在当今社会,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单靠在学校里学到的知识远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许多要靠自己去学习,这就必须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古人云“授人一鱼,只供一餐,授人一渔,终身受用”。作为化学教师,不但要把化学知识传授给学生,更重要的是指导学生如何去学习化学。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全方位的进行学法渗透,随时指导学生如何阅读和理解,怎样观察和思考,怎样去利用规律等,着重培养学生善于发现、勤于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优化教学是保障

   

    课堂教学结构与课堂教学效益密切相关。优化课堂教学结构要在素质教育思想的指导下使学生在认识领域、情感领域和技能领域均有高质量的收获,我认为一节优质的化学课的完成都应体现在下列几个方面:一是优化教学目标;二是坚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培养能力为核心的教育观;三是根据学科特点,优化课堂程序。



(五)育新人是宗旨

   

    教师要教书,更重要是育人。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思想教育是实现“教书育人”根本任务的需要。教学指向学生明白准确的传授文化、科学知识、培养技能和发展智力,它泛指一切教学活动。育人就是关心学生的政治思想、道德、品质、学习态度、身心健康和生活情况,使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四有”新人。由于教学的主阵地是课堂,这就是说,育人也是通过课堂教学来实现的。在课堂上,教师应不失时机的、自然的、巧妙的利用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人生观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文明行为教育、理想教育、革命传统教育、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等,使学生有明确的学习方向,端正的学习态度,树立起为科学献身的精神。



    总之,21世纪需要具有科技创新能力的高素质的劳动者,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业已刻不容缓,随着教育体制和结构的不断改革,中学实施素质教育的外部环境已经形成。素质教育只有深入到包含化学在内的各学科领域才算是真正的得到落实。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应积极的推进教育改革,全面推行素质教育,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培养出更多的合格的劳动者。

作者: lspjy    时间: 2008-9-9 06:55
标题: 回复: 初中化学获奖论文浏览
浅谈新课程中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

南京市江宁区周岗初级中学 端木传胜
  摘要 化学课程中的科学探究是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化学知识、认识和解决化学问题的重要实践活动。它涉及到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等要素。学生通过亲身经历和体验科学探究活动,激发化学学习的兴趣,增进对科学的情感,理解科学的本质,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初步形成科学探究能力。
关键词
情境
探索性
情感
科学方法
探究



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从知识与智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个方面建构了新的课程目标体系,实现这些目标必须依赖课程内容的改革。新的《化学课程标准》将科学探究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明确提出“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中的科学探究,是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化学知识、认识和解决化学问题的重要实践活动”,“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也是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的重要内容”。具体而言,在化学教学中提倡科学探究,必须改变学生被动的、机械的化学学习方式,打破现有的以知识为中心的内容体系,强化学生过程体验,丰富学习情景。和接受学习相比,探究学习具有更强的问题性、实践性、参与性和开放性。经历探究过程,能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有助于建构知识,掌握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



化学课程中的科学探究是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化学知识、认识和解决化学问题的重要实践活动。它涉及到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等要素。学生通过亲身经历和体验科学谈究活动,激发化学学习的兴趣,增进对科学的情感,理解科学的本质,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初步形成科学探究能力。而探究能力又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创造能力的挖掘密切相关。因此在化学教学中,应通过各种途径,注重对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以期达到在化学课堂中发展学生的综合智能和全面落实素质教育这一目标。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动机



探究性学习是学生在发现“问题”的情境下产生的一系列学习活动。问题激发起学生的探究欲望,问题引发了学生的探究活动。如果把学生的大脑比作一泓平静的池水,那么富有针对性和启发性的问题情境就像投入池水中的一粒沙子,可以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启迪学生的心扉,开拓学生的思维,使他们处于思维的最佳状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无论是在教学的整个过程中,还是在教学过程中的某些微观环节,都应根据教学需要从不同的角度、层次和要求提出问题,揭示事物的矛盾或引起主体内心的冲突,动摇主体已有的认知结构的平衡状态,从而唤起思维,使学生进入问题探索者的角色,参与到探究活动之中。



1、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问题情境



利用多媒体计算机适时的呈现适当内容的形象材料给学生多种刺激,让学生边听边看边思考,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来认识理解化学表象和本质。用生动、具体的化学现象揭示物质结构、化学反应,变主观为客观,变枯燥为生动,能极大地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兴趣,引起学生探索化学世界的好奇心。例如在学习水的组成时,学生无法从微观的角度观察水分子如何变化成氧分子和氢分子,这时可运用多媒体把水分子放大到可以观测到的粒子,用图象、声音、文字等动态的效果的演示整个过程,使学生清晰的看见水分子如何变化成氧分子和氢分子的过程,激发他们的探究兴趣。又如利用三维动画可将钠原子、氯原子的化合过程展示出来。金刚石和石墨结构的差异、红磷和白磷结构的区别也可以用计算机进行。从而大大激起学生探索微观世界的兴趣。



2、通过实验创设问题情境



化学教学离不开实验,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中设置情境的有利因素,利用实验可以设置许多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例如,在讲分子是在不断运动时,先演示一个有趣的实验,如右图,现象:几分钟后,小烧杯A中装的溶液渐渐变成了红色。在学生情绪高涨的同时,我提出:请猜想是什么使小烧杯A中变成了红色?学生经过讨论后认为有三种情况:①蒸馏水使酚酞溶液变红。②大烧杯上有物质使酚酞溶液变红。③B中物质挥发处一种看不见的微粒运动到小烧杯A中,使酚酞溶液变红。那么,利用实验桌上的仪器如何验证你的猜想呢?学生纷纷动手,基本上都能得出正确结论。又如,在讲完质量守恒定律时,镁条在空气中燃烧质量时如何变化,是增大还是减小?有的学生认为增大,有的学生认为减小?这时,我没有轻易下结论,而是让学生自己动手实验,大多数学生得出减小的结论。这时有位学生大声喊道:“我知道了,我看见一阵白烟,是部分的氧化镁变成白烟跑到空气中,没有被称到,所以变轻了”。这样实验不仅使学生的信息兴趣大增,同时大大激发了学生积极探究动机。



3、联系社会与生活创设问题情境



因为学生在其感到熟悉和认为有用的情境中特别能发现问题和产生解决问题的迫切欲望。例如对“燃烧与灭火”这一课题教学时,处理教材时一般将它简单的视为识记级的基本知识。但克拉玛依友谊宾馆的宜昌大火以及俄罗斯友谊大学的火灾让我们警醒:学习再也不能纸上谈兵了。于是我采用了“调查——决策”模式,一周前布置学生进行火灾调查情况:①火灾发生的地点和原因识什么?②火灾发生后人们如何自救和灭火?③如果当时你在现场,你该怎么办?④火灾造成的损失有多大。上课使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再如,在进行“铁的物理性质”教学时,可以设置如下问题:①铁块可以拉成铁丝,说明铁有何性质?②铁块可以打成菜刀,说明铁有何性质?③炒菜的锅铲要接上一个木柄,说明铁有何性质?这些问题可以引发学生生疑,在他们的意识中,创设探究的情景,使学生明确探究的方向,以激发学习动机。



二、实施探索性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只是一味地接受教师灌输的大量权威性事实和结论,而对这些事实和结论的产生与发展并不大了解。即使是传统地验证性实验教学,基本上也是要求学生依葫芦画瓢的实验教学模式,学生始终处于消极、被动地学习地位,易导致实验重结果,轻过程。这实际上是对学生智慧的扼杀和个性的摧残。现代教育心理研究指出,学生的学习过程不仅是一个接受知识的过程,而且也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这个过程一方面是暴露学生产生各种疑问、困难、障碍和矛盾的过程,另一方面也是展示学生聪明才智,形成独特个性与创新结果的过程。而探索性实验教学就是主张让学生通过自主的参与知识获得的过程,掌握科学研究必须具备的科学方法,探究性地获得科学概念,并逐步形成探究能力和科学态度。




作者: lspjy    时间: 2008-9-9 06:55
标题: 回复: 初中化学获奖论文浏览
1、探索性实验的教学模式



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探索性实验的教学模式可概括为下图:




  2、探索性实验教学的实践

  
(1)利用现有中学化学教材,进行探索性实验教学



  如学习“实验室制氧气的反应原理”时,先让学生单独加热过氧化氢,发现过氧化氢受热后才缓慢地放出氧气,再让学生加入二氧化锰后的过氧化氢制氧气,发现放出氧气的速度明显加快。然后让学生分组讨论、提出假设①二氧化锰本身分解放出氧气。②二氧化锰受热不放出氧气,但能改变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③过氧化氢与二氧化锰反应生成氧气。这时,再单独加热二氧化锰,发现无氧气放出,然后教师再借助实验录像,证明二氧化锰前后质量不变,化学性质不变,最后让学生归纳出结论。经过这样优化组合后,实验的启发性和探索性大大增加。



(2)指导学生设计探索性实验



现有教材中有很多验证性实验,在教学中,教师可将其设计为探索性实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促使学生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正确途径,让学生成为新知识的探索者和发现者,体验探究过程中的乐趣。



例如,“铁锈蚀”一节的教学就可设计为探索性实验教学。



【提出问题】通过有关钢铁锈蚀造成经济损失资料的收集,由学生自主提出问题:①如何防止钢铁生锈?②钢铁为何会生锈?



【作出假设】学生依据日常钢铁生锈的经验及已有的化学知识,提出以下可能假设:①钢铁锈蚀是铁与空气中氧气作用的结果;②钢铁锈蚀是铁与空气中水分作用的结果;③钢铁锈蚀是铁与空气中氧气与水分共同作用的结果。



【实验探究】分组,由学生讨论后,设计实验方案验证假设。

例:某组同学设计以下方案(如右图):①将在第一支试管中放一枚铁钉,注入蒸馏水,不要浸没铁钉,使铁钉与空气和水同时接触;②在第二支试管中放入一枚铁钉,注入刚煮沸的蒸馏水至浸没铁钉,然后在水面上注入一层植物油,使铁钉只与水接触;③第一支试管用酒精灯烘干,放入一枚干燥、洁净的铁钉,用橡皮塞塞紧试管口,使铁钉只与干燥的空气接触。



【得出结论】一段时间后,由学生观察分析,得出结论:钢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生锈。



【课后延伸】收集资料并交流讨论,提出钢铁防锈的合理建议。



3、实施探索性实验教学要注意的问题



(1)问题有可行性



实验探索问题在内容、方式、方法和探索的程度等方面要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知识基础和能力水平。不能太难或过于简单,超出学生的能力所及。对于初中生来讲,由于他们所掌握的化学知识毕竟有限,生活经验不很丰富,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是很强,对实验过程中出现的一些现象,一时半会解决不了。如探索溶液导电性时,为什么连接氯化钠水溶液的灯泡比连接氨水的灯泡亮?初中学生显然无法回答。



(2)问题易小不易大



探索性问题不要过于繁杂和开放,可将问题控制在一个点或面上,便于学生实现探索目标,得到正确的结论。如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氧气的实验,涉及到许多化学实验问题,我们不可能将所有的问题提出来加以研究和解决,但是如果探索一些小问题,如不加或加入少量的二氧化锰对产生氧气的速度有何影响,反应完毕后二氧化锰如何回收等,以使学生形成催化剂的概念即可。



三、运用情感教育和渗透科学方法的教育,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设计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共同探究的教学环境时,应重视师生交往中的情感因素,以自己对学生浓厚情感去引发学生积极的情感反应,促使师生情感交融,以发展和谐的师生关系和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愉快合作关系。在教学过程中,要营造融洽、宽松、平等、合作的探究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浓厚兴趣,使学生乐于探究。只有在教学中注重情感教育,才能使探究学习成为可能。如学生整日精神高度紧张,处于惧怕教师、厌恶教师等环境下,何以谈学习?更不用说进行较高层次的探究学习。



常言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科学方法是人们探索解决问题与构造发展科学体系的有力手段和工具,也是促进学生发展,利于学生终生学习的“渔”。在探究活动的不同阶段,需要不同的科学方法:在问题阶段,主要有观察现象、发现问题的方法;在假设阶段,主要有推理、形成假说的方法;在检验阶段,主要有实验设计、观察和实验、收集和处理信息、归纳、演绎和数学等资料整理的方法等;在结论阶段,主要有建立、检验和论证结论的方法,表达和交流的方法等。因此在探究教学中,教师要深入研究教材,提炼教学内容中某些方法要素,并在教学设计中予以渗透,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体验科学方法的运用。

科学探究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也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的重要内容,对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积极开展科学探究活动,对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模式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科学探究,可以使学生在获得化学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受到科学方法的训练,体验探究的乐趣,形成和发展探究能力。


作者: lspjy    时间: 2008-9-11 07:17
标题: 回复: 初中化学获奖论文浏览
跨学科知识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四川双流县棠湖中学 张新功
 化学是一门与工农业生产、环境保护、日常生活、能源、资源、卫生保健等有着密切关系的学科。理科综合试题突出了学科间的相互渗透,综合性强。试题考查的内容至少是两门学科的综合,它有机地渗透了物理、化学、生物、环保、生态、数学、思维学等多学科知识内容,具有较强的学科融合性,超越了“学科本位”意识。试题多以科学、技术、社会的例子进行立意命题,既能运用实例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又能考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科学素质和创新意识。针对这一新情况,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加强跨学科知识的传授和应用就显得尤为重要和必要。如若不然就无法适应这种新情况,学生面对这类试题也就无从下手。为了增强和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这类新型试题的能力和技巧,我在初中化学科教学中注重和加强了跨学科知识的传授的探索和研究,已初步取得了一定成效,在近几年初中升高中的化学科考试和全国初中化学竟赛中已显示了它的优势。现以几个实例谈谈我在教学中应用跨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一些的做法。




一、数学知识在化学试题中的应用


数学中的极值、数轴、直角坐标系、三角函数以及因式分解中的“十字相乘法”等知识在解决有关化学试题中都有快捷、独道的功效。适时地引入会使学生在解决化学问题时感到亲切和轻松,并加强了学科间知识的渗透。例如:我在讲解关于建立在直角坐标系中的金属活泼性和金属与酸反应产生氢气质量大小的综合试题中,利用三角函数的知识并赋以它的物理意义(即速率)并结合有关化学知识来解决,就能使学生感到非常轻松,因为三角函数和速率是他们在数学和物理中早已熟知的知识,现在仅是用已熟知的知识来解决有关化学问题罢了。而在解决一定质量的镁在空气中燃烧生成多少氧化镁和氮化镁等类问题时,应用数学中极值的思想来解决就会迎刃而解;再如在讲解有关溶液计算时,我引入了数学中的“十字相乘法”(即十字交叉法)来解决。数学上的“十字相乘法”是因式分解中的一种最简单、最常用的方法,这是学生早已熟知的方法,而学生往往不会自觉应用到有关化学计算中来。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抓住时机加以引导,以达到理想的效果。我在讲述溶液有关稀释、浓缩和配制计算时,通过一个具体的计算让学生感觉到用“十字交叉法”解决溶液计算问题比用常规的列方程解要简便,而且用“十字交叉法”进行计算可免解方程的繁琐,不容易出错。学生通过练习后,很容易掌握应用“字交叉法”解决有关溶液计算问题,然后我再将此方法迁移到其他类型的混合物计算之中。



例如,经测定由Fe2O3、Fe3O4和FeCO3三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70%,则该混合物中Fe3O4 和FeCO3两种物质的质量比为。


学生通过观察发现Fe2O3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与混合物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相等,即都为70%。利用“十字交叉法”很快计算出混合物中Fe3O4和FeCO3的质量比。即:


            



二、物理知识在化学试题中的应用


物理中有好多知识点是分析物体在某个物理量变化后产生的变化,这正好与化学变化这个动态过程相吻合。因此,物理中的浮力、气压、导电性、杠杆等知识以及“等效电路”等思维方式常会出现在化学试题中,所以在化学教学中进行相关知识点教学时应注意对学生进行物理学科知识的迁移。


我在讲授酸碱盐溶液的导电性一节时,有意安排讲解灯泡的亮度与电流强度,电流强度与溶液中自由移动离子和离子所带电荷的关系,这为后来再结合我们化学中的复分解反应有关知识来解决有关问题打下伏笔。



例:在进行Ba(OH)2溶液的导电性实验时,往Ba(OH)2溶液中逐滴加入或缓缓通入下列物质,能观察到灯炮由“亮一暗一熄灭一亮”的变化的物质是(



A.H2SO4

B.CO2
C.K2CO3
D.稀盐酸


再例:如图所示,在一只盛有稀H2SO4的烧杯中,漂浮着一块木块。往烧杯中加入少量某固体物质后,木块浸没在水中的体积变大(假设在此过程中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加入的固体物质可能是:(




A.Fe

B.Cu

C.Ba(OH)2

D.Ba(NO3)2


在解答这样的考题时,不仅要用到有关化学反应的知识,还会用到浮力、密度等物理知识。因此,平时教学中应加强跨学科知识的教学和应用。




三、环保知识与化学知识相结合


在进行空气、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一氧化碳和化学肥料等有关知识的传授和讲解中,应加强对学生环境保护意识的教育和环保知识的传授,以增强学生保护和治理环境的自觉性(这一点对于处于西部的化学教师来说是应特别加强的);另一方面也才能解决有关环境和化学相结合的问题。



例如,1997年,某中学组织自然科学兴趣小组针对我市某热电厂下游几十公里的河水中鱼类几近绝迹的现象,进行了一次调查,并取得了一些资料:



测定热电厂使用的燃料煤中硫含量,测得煤中含硫的质量分数为0.0064%。



了解煤燃烧后的气体排放情况。发现燃烧后的气体未经处理即排放到空气中,该热电厂地处多雨地区。



了解热电厂发电用水的情况。发现电厂发电用水未经冷却直接排入河中。



根据上述调查资料,回答下列问题:(l)分析鱼类几近绝迹的主要原因:①(写化学方程式)






(2)试计算该热电厂每燃烧1 000克煤,理论上有
克SO2排放到空气中。



四、物理、化学、生物知识的融合
  浙江省在全国已率先将初中物理、化学、生物三科的知识综合在一起,合编为自然科学。虽然,我市尚未将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合为一本,但在化学教学中应注意穿插有关知识,不然就无法让学生解决有关问题。
  如图所示: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装置,步骤如下:l、烧杯内放入金水藻,并注入足量的水。2、用漏斗罩住金水藻,并将盛水的试管倒置在漏斗上。3、放在强光下照射。4、检验试管内气体的成分。根据以上实验,如果用实验室来制取试管内的气体,则化学
方程式为
。若大气压为1标准大气压,试管内外液面高度差10厘米,则图中试管内A点的压强为
帕。
  以上我从四个方面说明了跨学科知识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应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只有在教学中加强学科知识问的联系,才会提高学生学习知识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也就才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技巧,才会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才会避免应试教育中曾出现过的“高分低能”等弊端。使教育为生产实际和生活服务。因此,作为初中化学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应自觉加强跨学科知识的教学和应用。

作者: lspjy    时间: 2008-9-11 07:19
标题: 回复:初中化学获奖论文浏览

初中化学新课程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



山东宁津县宁津镇第一中学 高德花



  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保证新课程实施的基本条件。随着人们对新课程观的理解,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学校和教师应该成为课程资源开发的重要力量,教科书不应该也不可能成为唯一的课程资源了。所谓课程资源是指富有教育价值的、能够转化为学校课程或服务于学校课程的各种条件的总称,它包括教材以及学校、家庭、社会中所有可资利用的、有助于提高学生素质的人力、物力与自然资源。



  一、努力开发学生中的课程资源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反复强调:学生是教育最重要的力量,如果失去了这个力量,教育也就失去了根本。因此学生不仅是教育的对象,更是教育的重要资源。首先,学生的经验是一种资源。学生的经验实际上就是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认知结构和社会阅历等,这是我们教学的起点,因为新知识的获取必须以学生已有的经验为基础。其次,学生的兴趣也是一种资源。兴趣是学习的动力,要想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就必须把教学活动与学生的兴趣结合起来,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再次,学生的差异也是一种资源。差异普遍存在于学生中间,它会导致两种不同的情况:冲突和共享。学生之间会因为差异而形成冲突,但是如果引导得好,学生则可以共享差异,在差异中丰富和拓展自己。通过以上对学生资源内涵的分析,我们在具体开发化学课程资源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1.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



  实践证明,在化学实验中,学生自己动脑设计的实验、动手制作的仪器,其体验要比教材设计的理想实验、教师提供的成套仪器来得更深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是学生可以亲身体验的探究活动,就不要用教材中的实验或教师的经验来代替。比如一些实验的设计、药品的选择、仪器的安装等,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学生自制仪器代用品(如用废弃的饮料瓶或小药瓶作为反应容器)、自选低成本药品(如用贝壳或鸡蛋壳代替碳酸钙,用食用碱代替碳酸钠),这样不仅可以消除实验的神秘感,激发学生的实验兴趣,训练学生的实践技能,还可以降低课程资源成本,培养学生的节约与环保意识。



  2.善于利用学生的社会生活信息



  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是多种多样的。教师要善于把学生已经掌握的和能够发现的信息作为课程资源,以使教学内容更丰富、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如:调查家庭中金属废弃物的种类和数量,分析回收利用金属废弃物的价值和可能性,提出具体的可行性方案等。



  3.善于利用学生个性化的思维方法和多样化的探索成果



  学生的思维方法可能千差万别,教师应尊重和珍惜每个学生充满个性的思维方法,并善于把这些思维方法作为一种课程资源加以利用。比如化学计算、物质鉴别、物质合成等大都存在着一题多解的情况,学生在解决这类问题时,不乏有很多的奇思妙想和捷径,教师要有意识地把这些个性化的思维方法和多样化的探索成果转化为一种课程资源,帮助学生分析每种方法的优缺点和应用环境,使敢想、敢说的学生得到充分的肯定和鼓励,同时也拓宽了其他学生的思路,这样不仅使学生在知识技能方面得到充分提高,而且在思维方法上也会得到有效的训练。



  二、努力开发教师中的课程资源



  教师是课程实施的组织者和促进者,也是课程的开发和研究者之一。因此,教师本身就是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教师应注意自身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1.更新传统教学观念,树立现代教育理念



  根据化学的规律和特点,我认为在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掌握三个原则:(1)不代替教材讲述估计学生看得懂的内容。(2)不剥夺学生进行必要的思考的权力。(3)不放弃教师必要的讲解和引导,避免放任自流。



  2.发挥自身特长,凝聚教师集体的教育合力



  在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中,教师首先要最大程度地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根据自己的特点,发挥自己的专长,挖掘自己的潜能,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其次,教师要注意学习其他教师好的教学经验,分享他人的教学成果,做到取长补短和精益求精。最后,教师还要注意发挥群体合力。因为只有全体教师团结合作、共同参与,才能有学校课程资源的合理、有效开发,才能有鲜明的学校特色。



  3.重视对学生的调查研究



通过对学生兴趣类型、学习方式和方法的调查分析,教师可以用多姿多彩的赏识教育方式帮助学生树立刻苦学习化学知识并取得良好成绩的信心;可以归纳出能够激发学生强烈求知欲的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手段、工具、设施和问题方案等;可以科学地布置作业,综合运用课堂内、外的多种要素,使学生优质高效地完成课程目标。



  4.为学生提供反馈资料



  为学生提供反馈资料,特别是学习中的差错及原因分析的反馈资料,可以帮助学生找出学习中的难点所在,问题的症结所在,以利于学生突破难点。教师还可以把学生的常见错误收集、整理、设计成各种特定知识点和技能方面的考查表,进行适时的反馈性考查,以利于学生下一步的学习。



  5.重视学生的课外实践活动



  化学知识普遍存在于日常生活和社会生产中的各个方面,通过课外实践活动,学生可以将自己从学校、课本上学到的知识和技能运用于社会实践。这不仅可以锻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会大大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所以教师还应注意发掘学生社会生活经验方面的资源,引导学生将书本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避免学生因“学而无用”而失去了学习的动力,或因学习内容远离生活实际而导致教学活动变得越来越抽象,使学生学习越来越困难。



  6.重视对教学活动的总结和反思



  虽然中学化学基础知识相对来说有其固定性,但化学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学经验以及教学新技能、新方法、新策略和新理念等都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总结和学习,教学中的不当或有待改进之处要通过反思加以完善。总结和反思教学实践经验的方式有多种,如教学日记以及个人教学心得等。教师不仅可以通过这些方式给自己的教学实况留下记录,也可以对自己的教学发展路径做长期的跟踪,对自己的进步做长期的分析,进而找出有待进一步学习、提高的环节。另外,同事观摩与教学评议、教学经验交流会、化学教学专业网络活动等也是教师及时了解教学研究动态,形成自己教学风格的有效途径。



  三、充分利用校内资源



  校内课程资源包括校内的各种场所和设施,如图书馆、实验室、专用教室、信息中心等;校内人文资源,如教师群体、师生关系,班级组织、学生团体、校纪校风、校容校貌等;与教育教学密切相关的各种活动,如座谈讨论、化学晚会、社团活动、体育比赛等。校内课程资源是实现课程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最基本、最便利的资源,也最能引起我们的重视,其效果如何,关键在于我们能否以现代教育理念,根据学校自身特点,结合教学实际进行充分的挖掘和利用。



  四、重视利用校外资源



  校外资源丰富多彩,有社会提供的科普教育资源,如书店可利用的科学教育资源等;有可以作为科学教育的间接社会资源,如化工厂、污水处理厂、农场、农业科技示范田等;有日常生活和生产中的素材,如在教师指导下,测定工业废水的污染情况,设计防治对策;如家庭厨房能完成的家庭小实验和探究实验等等。



  为了能更好地利用校外资源,教师应积极开展利用这些资源的各种探究活动,如课内或课外作业、探究性的课题等。



  五、营造和谐融洽的教学氛围



  在教学过程中,人际关系也是一种课程资源,这种人际关系主要是指教师与教育管理者、教师之间、师生之间以及学生之间的相互合作与情感交流,这种相互合作与情感交流可以营造一种和谐融洽的教学氛围。只有在和谐融洽的教研氛围中,教学研究工作才能够顺利开展,每位教师所拥有的各种资料才能够广泛地交流,优秀教师的教育资源才可以实现共享,才能够带动新一批教师尽快地成长;只有在和谐融洽的教学氛围中,教师才能与学生一起在预设的问题情境中对化学问题进行探究和学习,才能做到教学相长;只有在和谐融洽的学习氛围中,学生之间才能够团结合作,相互帮助,共同提高。因此,和谐融洽的教学氛围也是需要开发的一种课程资源。



  六、借助现代教育技术手段



  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有其独特的技术优势。在化学理论课的学习中,对于微观的或抽象的知识,如物质的微观结构、原子和分子等微观粒子的运动等内容。这些内容单靠语言和文字描述很难使学生充分理解,但如果借助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设计、编制成质量较高的化学CAI课件,将有助于学生把抽象的问题形象化,使化学教学过程更具直观性和活泼性。



  在化学实验的教学中,对于特殊或特定的实验,如化学现象瞬间即逝的实验、普通方法不易操作或难以实现的实验、需要让学生反复观察的实验、难以实现或重现的实验、误操作结果的展示等也可以借助于现代技术手段,把实验过程的全部或部分制成课件进行实验教学。



  七、关注现代信息资源的开发



  信息意识和能力是现代社会公民科学素养的重要部分,信息技术的发展也为化学教学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崭新平台,随着网络和多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教材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大大扩展,形成了以教科书为中心的系列课程信息资源,给学生提供了大量的丰富多彩的感性材料,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由于网络资源具有高度的共享性,强大的交互性以及丰富的内容,因而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学生。充分利用网络信息资源,对于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和信息的检索、收集、筛选、分析、处理等能力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总之,学生应该成为课程资源的主体和学习的主人,教师应该成为学生利用课程资源的引导者。引导帮助学生走出教科书,走出课堂和学校,充分利用校外各种资源,在社会的大环境里学习和探索。同时,教师还应当成为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和利用者,充分挖掘各种资源的潜力和深层次价值,以现代教育理念去辩证地进行开发和利用,就一定能培养出适应现代社会需求的合格的化学人才。


作者: lspjy    时间: 2008-9-11 07:20
标题: 回复:初中化学获奖论文浏览
化学用语教学中的一点感悟



成都市郫县团结学校 潘素英



  九年级化学用语的教学基本集中在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有经验的教师都比较清楚,《物质构成的奥秘》这一单元是学生学习的分化点。这个单元集中了许多抽象的微观粒子结构及一些深奥的概念,如:原子的结构、元素、化合价、元素符号、化学式、离子、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等,理解,记忆,掌握性的知识点全部都在这里,学生感觉学习困难是很自然的事情,那么,怎样让学生不在这个地方形成学习障碍,顺利的爬过这个“坡”呢?我认为在前期做好难度分散铺垫是非常重要的。下面我就谈谈我在教学中的一些感悟。



一、抓住学生心里特点,根据教学内容相对简单,完成元素符号的记忆与书写



学生刚刚接触到化学学科,对化学学科充满着浓厚的兴趣和好奇心;化学第一单元的教学内容简单易懂,几乎没有学习障碍。我抓住学生的这种心里特点和教学内容的特点每天给学生10个元素符号,要求第二天就完成记忆。当然在给出元素符号时结合化学与社会生活的联系,每种元素符号后面都会有它的相关的有趣的信息帮助记忆也为以后的教学打下附笔。例如我在给出元素名称及符号铜,铁,铝时这样讲到:“我国最早利用的金属是铜,然后是铁,最后是铝。但是你知道吗?在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哦,那它为什么最后被利用呢?那是因为它的冶炼技术的问题,发现元素周期表的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多有名气,你猜当时英国皇家学会给他的最高奖赏是什么吗?一只铝制的杯子!(学生哗然)但是目前铝及其铝合金普遍已经走入我们的生活,其轻便和不生锈的特点被广泛应用。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发现人体过多的摄入铝会影响身体健康,把铝列入了食品污染源,铝制品不能直接与食品接触,所以我国的铁锅从那时候起远销国外了,铁锅不但无污染,还提供了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铁哦”。一两分钟讲演式的语言教学,学生听了,记了,增长知识了,也为以后的学习做了铺垫。三天后元素符号记完了,然后我又给了元素符号的两个顺序,一个是1~20号元素符号顺序,一个是金属活动顺序,要求学生记忆后默写出元素名称及符号。通过这样强化记忆,达到减轻第四单元课题2《元素》和下册第八单元《金属及金属材料》教学中的记忆难度。



二、提高教学要求,培养良好习惯



   在前四个单元的教学中,凡是设及到的常见化学变化,教材中的要求是书写文字反应的表达式即可。在教学中我提高了这个要求,要求学生一开始就使用化学式表示常见纯净物,书写用化学式表达的化学反应的表达式,并且注意了把箭号改成短线的习惯培养。这样做可以减轻《化学方程式》书写的难度。还有一个优势就是很容易利用纯净物有专门的化学式这一特点,帮助学生在物质分类时区从宏观上分混合物和纯净物,单质和化合物。



  三、再次抓住学生心里特点,提出化合价的记忆要求



学生在接触到化学式时,有些复杂的化学式记忆是有难度的。当学生完成了二单元较多的化学式及化学变化表达式时,我告诉学生:“有一种工具可以帮助记忆和书写化学式,化学式就不需要死记硬背了,只要你记住这个工具,然后我在四单元教给你一些书写规则,你就可以自己书写化学式了。”学生兴奋而急切的问:“什么好东西?怎么不早点说嘛?”我说:“现在告诉你也不晚啊,不过你先记住,但是现在别问我什么意思?怎么用?我会在以后的学习中告诉你的。”学生会很乐意的去记忆,而且盼望着我早点讲化合价是什么?怎么用?当我再去讲化合价时,我相信学生会“竖着耳朵听”。我给的顺口溜为:“一价氢氟钾钠银,二价氧钡钙镁锌,一二铜汞,二三铁,铝三硅四要记清,硫在最后负二价,氯在最后负一价。”“负一氢氧硝酸根,负二硫酸碳酸根,正一价的是铵根”。我没有要求其他变价元素的记忆,因为我觉得可以根据定价元素找到它们的化合价,没有必要增加学生的记忆难度。





作者: lspjy    时间: 2008-9-11 07:20
标题: 回复: 初中化学获奖论文浏览




四、充分利用教材图片,深挖图片信息,展示图片教学的教学魅力




在教学中我发现教材上的一些图片所包含的内涵是相当丰富的,关键是教师是否切实的关注过它们,是否深刻的反思过图片中所包含的信息,与要达到的教育目的之间,有着怎样千丝万缕的联系?我在讲到《分子和原子》这个课题时,对教材中下面的图片信息作了许多反思,而且我在很多教学中都会用到它。




  下面我把该教学过程中的师生活动片断展示给大家,我主要利用巧妙的设疑,使学生的思维随着我的引导而进行,达到我需要的教学效果。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用投影仪打出图片(增加一个甲烷分子模型图片),要求学生开始观察,开始提问,引导学生观察。

学生在教师的提示下有目的的观察和思考。

问题1:我们通过电解水的实验得出了水由哪些元素组成?思考你的答案与水分子结构图有联系吗?

答:氢氧元素组成。(很自然的从图片中元素符号上获)

问题2:告诉我氧气由哪些元素组成?甲烷呢?

(学生根据所获得的知识经验中寻找答案,而且很容易)氧气由氧元素组成;甲烷由碳氧元素组成。

问题3:从图片中我们知道分子由原子构成,一个水分子中有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与水的化学式中氢二氧一是相对应的,那么请你思考化学式中的“2”的意义是什么?

思考后得出:

生甲:一个氧分子中有两个氧原子。

(估计有)生乙:两个氧原子

问题4:如果用图示来表示刚才两位同学的意思,会一样吗?

(顺势给出两个氧原子的表示:2O)

(学生思考后画出两个连在一起的氧原子和两个分开的氧原子,学生对刚才的问题很快领悟其实质)

问题5:根据甲烷的分子结构模型,你能推测甲烷的化学式吗?

答:CH4

问题6:水中有氢气吗?水分子中有氢分子吗?100个水分子怎么表示呢?

(学生中如果有错误答案,学生之间可以相互纠正,教师只需抛出问题即可)



  我通过上面的引导及后面的教学,学生是不容易混淆符号中数字的意义的,而且在讲到化学式相关知识时,会感觉很轻松,学生能判断根据化学式对物质进行的描述是否准确。



  我在化学用语的教学中,按照上面的步骤教学,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如果您还有更好的建议,希望您能把它总结来与同行交流,你的建议将是我宝贵的精神财富。


作者: 与你同行    时间: 2008-9-13 06:48
标题: 回复:初中化学获奖论文浏览
把握课程三维目标积极进行教学设计研究



福建厦门东山中学 柯志勇



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世纪之初基础教育领域的一项重大变革。改革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二是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三是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把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等综合实践活动作为必修课,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使学生获得进一步学习和发展所需要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认识化学在促进社会发展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方面的重要作用,通过化学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提高未来公民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

通过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的学习,学生主要在以下三个方面得到发展:知识与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下面是本人在新课程教学中以第七单元课题1《燃烧和灭火》教学设计(片段)为例渗透课程三维目标的一些尝试。

【教学目标与准备】

1.课程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认识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从与同学交流中初步学会应对火灾的逃生方法,加强防火意识。

(2)过程和方法。

提供调查线索让学生深入生活,细心观察,加强合作,想方设法完成调查报告。借助实验探究燃烧的条件,提供学生动手实践机会,亲身体验灭火的原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从燃烧和灭火的知识中,让学生体验到火的厉害,珍惜生命,增强主人翁责任感,初步形成防火安全意识。

2.教学重难点。

重点:燃烧的条件;灭火的原理。

难点:防火意识的形成。

3.课前准备:课前一周发放调查材料。

调查材料          火—火—火

以下调查将作为学期成绩综合评价的一项指标,并将放入个人档案袋保存。

(1)一年四季中最容易发生火灾的季节是什么时候?可能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2)家里有订报纸的学生,可以从旧报纸中剪切有关“火”的资料,作为调查成果(可以讲述或制成卡片)在课堂发表。看看哪个实验小组或个人的成果好?

(3)利用空闲时间调查一处或几处公共场所的防火安全措施,试一试设计预防火灾的方案,帮忙分析是否存在安全隐患?(有关部分公共场所供参考:同安医院、佳事达、旺家福、思文电器城、同安电影院、厦门SM广场、厦门诚达广场、华联商厦、灿坤电器商厦、宿舍、家里、工厂、旅馆……)

(4)在家有上网条件的学生查找、收集有关消防知识。以“消防”作为关键字查找。消防知识有消防常识、注意事项、处理方法……

(5)有亲戚在医院的学生去询问、记录有关烧伤的事件、处理方法。调查家中容易使人烧伤的东西有哪些?如何安全使用?

(6)设计简单的灭火器。

(7)询问家里人或亲戚或消防官兵有关灭火器的原理、类别、使用方法。

(8)发生火灾如何逃生?

(9)如何预防火灾?

(10)如何灭火?

(11)火灾报警器。

(12)自主调查。

完成时间:两周。

完成方式:个人或小组合作。



作者: 与你同行    时间: 2008-9-13 06:48
标题: 回复: 初中化学获奖论文浏览
【教学设计】
【作业设计】
1.如图实验,把烧杯放在不同高度,记录实验现象:
2.(开放性问题)生活中能引起燃烧的物质有煤气、酒精、汽油外,还有。
3.观察实验并填表。
4.小组讨论:用扇子扇煤炉火时,为什么煤炉的火焰越扇越旺?室内起火时,如果打开门窗,火反而会烧得更旺,为什么?
5.设计对蜡烛进行改进使之成为不易发生火灾的安全蜡烛。
作者: 与你同行    时间: 2008-9-13 06:49
标题: 回复:初中化学获奖论文浏览
【教学反馈】

大多数的学生及时上交调查材料。形式有电脑打印的、自己细心手写设计的、有宣传材料样式的、有剪报张贴样式的。上交调查材料体现合作精神占一部分,这与平常布置的课本作业完成方式有很大不同。在组织学生交流中,学生表现积极、踊跃发言,情绪感染力强。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的调查表现并不比其他学生差,如有学生调查后发现家庭的火灾隐患比商场、医院大,因为没有灭火器和专用的消防通道。

学生展示的调查材料内容真实、现实感强,有较好的参考价值。学生的成就感强,体现一定的探索和观察能力。学生对获得的有关火的知识印象深刻,学生能体验到火的厉害,珍惜生命的意义,增强主人翁责任感,初步形成防火安全意识。

学生反映提出:教师应多给新的调查课题让他们再尝试,并提供一些化学药品和仪器,开放实验室。

作者: 与你同行    时间: 2008-9-13 06:49
标题: 回复:初中化学获奖论文浏览
化学从生活中来为生活所用*







──第七单元实验教学有感

无锡市第九中学  薛 静

令人耳目一新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以其一切以人为本的思想展现了它独特的教学理念,使来源于生活的知识,在课堂中经过师生共同的“揉搓”后又重新回归于生活,于是课本知识在几经“咀嚼”后不再是一些“冰冷”的概念的堆砌,而是跃然于学生脑海中的一些栩栩如生的活的知识,这种感受在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实验内容的教学中尤为突出,下面就此做一些简单的回顾。

一、教材知识体系的更新

与原教材相比,化学课改教材增添了《燃料及其利用》一单元,它不仅将散落在原教材中不同章节的内容如原来在第一章《氧气》中有关燃烧条件的探究、第五章《碳和碳的化合物》中二氧化碳灭火、甲烷及乙醇等燃料的燃烧等融合在一起,而且还新增加了一些诸如燃料燃烧过程中能量的问题、燃烧后的物质(如酸雨)对空气质量的影响以及新能源开发等知识,使得教材从知识体系上更加系统化,形成了以燃烧作为主线,燃料的利用、燃烧带来的不良后果、新能源急待开发等作为支线的一条知识带。

二、实验设置更具探究性

第七单元的内容中蕴涵着大量的实验题材,而这些实验又极具实践性,可以说很多内容是基于生活实践,又在课堂的探究中得到了提升。例如,课题1《燃烧和灭火》中燃烧条件的探究实验,原来是一个由教师做的演示实验,现在改为由学生参与的探究活动,并且在原来的基础上又将实验进行了改进,即对仅仅验证白磷在热水中虽温度达到着火点,但由于没有接触氧气而无法燃烧的实验进行了延伸:将氧气通入烧杯中白磷的上方后,白磷在出乎学生意料的情况下燃烧了,这个现象极大地刺激着学生去探索其中的缘由,探究活动也顺理成章地被推到了高潮,学生在非常自然的情境中总结得出燃烧所要具备的三个条件,原有的关于燃烧的体验在课堂中得到了理论上的提升。同时,该实验操作简单易行,很适合学生合作完成,确为教材改革中的成功之笔。

再如,课题3《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中增加了酸雨危害的模拟实验,有关酸雨的知识学生们在初一环境教育课程中就已经有了一些了解,但由于酸雨对自然界的危害不是在短期内就能够显现的,所以,学生无法对酸雨对自然界的危害产生强烈的感受。于是教材在此处安排了一个酸雨危害的模拟实验,用二氧化硫溶于水后所得到的溶液来代替酸雨,让学生观察其对金属、大理石和蔬菜等物品腐蚀的情况。实验实际上是将酸雨的效果进行了一些有效放大,实验中,在学生的视觉关注下镁带、大理石被蚕食着,新鲜的蔬菜在溶液中变黄、变黑等现象无一不使在场的学生受到了触目惊心的震撼,经过这样一个极为成功的体验性实验,学生很容易接受酸雨对我们生存的环境的破坏这一事实,产生对新能源开发的迫切愿望。

三、教学实践中对一些实验进行再开发

除了按照教材的安排进行实验以外,有些实验还具有生成的功能,如课题1《燃烧和灭火》中蜡烛燃烧现象不同的实验,教材只是注重了隔绝空气和产生大量二氧化碳气体会对燃烧造成什么影响,根据学生的生活经历和前面对燃烧条件的探究结论,将实验进行再开发,如提供部分器材或直接由学生自己通过尝试性的实践采用尽可能多的方法使正在燃烧的蜡烛熄灭,从这一活动的实施中我们看出学生的思维被极大地调动了起来,学生争先恐后地尝试着各种方法,除了书上介绍的方法外,还采用了书的扇动、用水喷淋、用剪刀剪去燃烧的烛芯等方法,这种尝试不是盲目的,是将前面得出的结论应用在他们的具体方法中,理论的精髓在这里得以体现。因此教师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对教材中的实验进行生成性开发不失为一种值得探讨的手段。

四、实践使知识得以内化

实验仅是某些生活实际的缩影,而在实践中应用才是实验探究的真谛所在。本单元的内容为学生将课本知识拓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比如现实生活中经常发生火灾,关于火灾的起因、火灾的控制以及一旦发生火灾后如何灭火、如何逃生都是学生应用课本知识的好机会,因此在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中,我们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①选择一处公共场所调查消防设施的品种、数量以及消防通道是否畅通;②对宾馆、住宅楼或学校进行模拟火场的救火、逃生自救的设计;③对近年来所在地区或更大范围内重大火灾的成因、损失以及在现实生活中消防队员采用的具体灭火方法等自由选择一项进行调查,利用休息日来完成,最后学生再把结果带到课堂上进行交流,在整个交流的过程中学生一直处于一种兴奋状态,大家纷纷发表意见展示自己的成果。有的学生到附近的商场进行实地考察(以前学生进商场都是为了购物,对商场里是否有消防器材、有哪些消防器材并未关心过),通过实地的考察,增加了实际体验,增强了消防意识;还有的学生利用互联网查到了一些重大火灾的发生情况、一些常用的自救方法等,使得课本知识在理解的基础上得以内化。

五、尚有一些实验需进一步探索

本单元有些实验的成功率还不够高,如课题1《燃烧和灭火》中的粉尘爆炸实验,按照教材的方法试验后,效果不够理想,一方面成功率不高,另一方面现象不像书上描述的那么明显。我们试图将面粉换成颗粒更加细小的淀粉,容器的体积加大等,效果仍不是很明显,金属罐与塑料盖板间的密封情况也不太好控制。因此我也想借此机会与各位同行切磋,以求达到更好的实验效果。

以上是我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体会。总之,本单元为将化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相连提供了很好的契机,也很适合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但是它同时也要求教师在准备的过程中能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主体作用,合理设计教学环节,为学生创设一个充分发展的空间。

*本文原载《教学仪器与实验》2003年第7期,现刊出时略有修改。


作者: 路漫漫    时间: 2008-9-13 16:45
标题: 回复:初中化学获奖论文浏览
和谐发展
作者: 与你同行    时间: 2008-9-14 07:21
标题: 回复:初中化学获奖论文浏览
化学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阅读



肖远瑛 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实验初中 443100



化学教学中加强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能很好体现知识与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并重。在教学内容上,不仅包含学科学习内容,而且还要引入现实生活中的真实问题;在教学方法上可使一堂课教法丰富多彩;在教学呈现上,能有效吸引学生注意,引发学生思考;在教学组织上,经过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加强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合作与交流;在教学评价上,采用多元、发展、综合性的评价方法。

为引导学生阅读化学教科书,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逐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能力,必须采取有效的方法给予指导。在阅读的过程中,要求学生做到认读──理解──吸收,认读是基础,理解是核心,吸收是结果,三者联系紧密。根据阅读要求的不同,可分为预习阅读、课堂阅读、复习阅读和课外阅读。

1.预习阅读,养成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质疑能力

预习阅读是学生带着一些问题去自主学习、探究学习而进行的阅读。教师精心设计预习提纲,要求学生通读课本,了解课文的概况,理解课文的重点,琢磨课文的难点,自主构建学习内容的框架,遇到学习困难,学生之间相互交流,若还有困难可做好记载待上课时解决。如第八单元课题一《金属材料》可以设计以下预习提纲:(1)金属材料包括哪几类?人类使用最多的金属材料是哪几种?(2)金属具有哪些共性和个性?(3)为什么菜刀、镰刀、锤子等用铁制而用铅制?(4)银的导电性比铜好,为什么电线一般用铜制而不用银制?(5)为什么灯泡里的灯丝用钨制而不用锡制?如果用锡制,会出现哪些不良后果?(6)通过对上述问题的思考,你明白了哪些道理?学生带着上述问题阅读与交流,能激发求知欲,明显提高学习效率。

2.课堂阅读,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和探究能力

课堂阅读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在课堂教学中向学生提出的一种要求,这种阅读以精读为主,所以教师应把握其侧重性和时机性。

(1)侧重性

根据教学目的,每堂课的教学内容中总有一些作为教学重点或教学难点在教学过程的实施中体现出来,在教师的点拨下,通过学生的精读、细读,根据需要进行筛选,以达到把握重点、突破难点的目的。如在学习金属活动顺序时,在探究了一些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并总结出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后,要求学生讨论金属活动顺序表的意义,讨论后可及时指导他们看书:金属活动性顺序在工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它可以给你以下一些判断的依据……

(2)时机性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何时向学生提出阅读要求,直接影响到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效果,所以教师应在课堂上把握时机。一般来说,当学生在理解问题中产生思维障碍时,教师让学生阅读课文有关内容,那时学生的阅读心情是迫切的,阅读情绪是高涨的,阅读的效果往往比较理想。如在讲分子的性质时,讲到分子和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而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对这一结论,学生感到模糊不解,带着这一问题,学生阅读课文,由于心情迫切,阅读效果很好。

3.复习阅读,培养学生注重复习的习惯和归纳能力

复习是学生学习的重要一环,而阅读又是复习的一种有效方式,这种阅读是阅读所学过的知识,要求学生在阅读中加强记忆学会比较、归纳、总结。若教师仅仅是指定阅读内容,学生阅读的效率不高,没有兴趣。若老师把要阅读的内容设置成相关的探究题目,在探究过程中学生需要主动阅读相关内容才能完成,这时才会是有效阅读。例如,在复习酸碱的知识时,若要学生直接阅读酸碱的知识,他们会感到枯燥无味,我们可用下面的方法:这里有两杯掉了标签的酸溶液A和碱溶液B,并提供下列用品:石蕊试液,酚酞试液,锈铁钉,pH试纸,AgNO3溶液,大理石,锌粒,氯化铵,CuSO4溶液。请问你可用哪些方法检验A是酸溶液,B是碱溶液?请设计好实验方案,再来实施你的方案。不用老师强调,他们就会主动地去复习酸碱的知识,增强了阅读的有效性,最后通过学生的方案可归纳总结出酸碱的化学性质。

4.课外阅读,拓展学生学习化学的视野

课外阅读的目的是为了扩大知识面,拓展化学视野,加深课本知识的认识和理解,把经过阅读理解,评价而贮存起来的知识,根据需要灵活提取使用,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新的教科书里,有很多与课文相关的背景资料和讨论栏目,这些都为学生提供了阅读的资料和方向。这需要教师做一个有心人,注意收集资料并提出问题,向学生推荐阅读的资料、书籍、报刊及网站,要求学生作好笔记,在研究型课堂中进行交流、探讨,必要时可用实验进行验证。如在讲煤和石油时,可要求学生在课外查阅“煤和石油的综合利用”,“汽油的主要成分”,为什么汽油中加了乙醇变成乙醇汽油就会减少空气的污染?通过查阅资料,开拓了学生的视野。


作者: 与你同行    时间: 2008-9-14 07:22
标题: 回复: 初中化学获奖论文浏览
开放的化学,创新的思维

湖北宜昌市第七中学 刘四方
── 一道中考试题的赏析
[试题]2002年湖北省宜昌市中考化学试题第23题:
现有五种溶液:盐酸、硫酸、氢氧化钙、氯化钠、碳酸钠,请你从中选两种溶液,用五种不同的化学方法进行鉴别。
要求:所依据的化学性质不能雷同;所用试剂在上述五种溶液之外。
①你选择的两种溶液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鉴别它们的第一种方法是:(包括步骤、现象、结论)
③鉴别它们的另外四种方法是:(只要求写出所用试剂)
④写出③中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一道好的题应该不是所有考生都难以“下咽”的苦果,恰好相反,应该是所有考生“品尝”时感觉有话可说、有话要说的一道菜肴。23题正好体现了这一点。也正因如此,该试题具有如下显著特点:
一、选择的自由性和方法的多样性
从中考阅卷情况来看,该题很好地体现了《中考说明》中的低起点、小坡度、严标准的要求。试题没有太多的限制条件,学生可以任选五种溶液中的二种,这样的组合方式有10种(见下表)。
  
组别
1
2
3
4
5
6
7
8
9
10
选择溶液
HCl
H2SO4
HCl
Ca(OH)2
HCl
NaCl
HCl
Na2CO3
H2SO4
Ca(OH)2
H2SO4
NaCl
H2SO4
Na2CO3
Ca(OH)2
NaCl
Ca(OH)2
Na2CO3
NaCl
Na2CO3

只要你动笔,第①问应该是举手之劳。学生自由选择的余地越大,鉴别的方法也就越多,发挥潜力的空间也就更大。如果以每组最少平均5种方法鉴别来计算,则共有50种方法之多。也难怪阅卷教师在此题上花费的时间、精力最多,学生五花八门、别出心裁的鉴别方法,折射出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品质。
二、知识的系统性和表述的简洁性
试题同时要求考生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述,这样在考查学生化学知识的同时,也考查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但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是建立在知识系统性之上的。由于该题涉及的知识点很多,显性有题目中提供的酸、碱、盐化学性质的相似性和具体物质化学性质的相异性;隐性的有金属单质和非金属单质、酸性氧化物和碱性氧化物的化学性质。这些知识点分散于全书的各个章节之中,教师是否引导学生进行了系统性的归纳复习,是完整解答此题的关键所在。由于是简答题,要求考生回答时言简意赅、简洁明了。实际上,该题有多种多种表述方式,阅卷中考生最常用的是叙述式、流程式、图示式。以第2组选择组合为例解答如下:
(1)叙述式:分别用两支试管取待鉴别的溶液少许,各滴入几滴紫色的石蕊试液,振荡,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溶液是盐酸;变蓝的是氢氧化钙溶液。
(2)流程式:
(3)图示式:
三、过程的探究性和思维的创新性
在《中考说明》中,已明确提出:“当前要特别重视和加强具有探索性、开放式的简答题的训练,引导学生小结反思、悟法开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绝大多数考生用的是常规方法,个别考生突出了自己的个性,敢于标新立异,“与众不同”。如有的考生选择含有硫酸的组,将两种溶液分别涂在火柴梗上,较快变成黑色的,则所涂溶液为硫酸。这种解答考虑了浓硫酸的脱水性。考生对浓硫酸的脱水性情有独钟。学生回答问题的过程就是其思维轨迹进行探究的过程。灵感的突现、方法的顿悟、思维的创新,将学生的个性尽显答卷之上,可谓淋漓尽致。
阅卷完毕,余音绕梁;静思此题,韵味十足;再次咀嚼,回味无穷。该试题对今后教学具有以下导向功能。
1.重视“四基”,培养能力,着眼素质
我们平常说“注重双基,培养能力”。在现行的教学中应赋予新的内涵。由于当今社会对公民和人才的素质提出了新要求,仅仅具有“双基”是不够的,还要具备基本能力和基本观念。在初中化学教学大纲(修订版)中明确提出:教师应对教学内容进行必要的重组,整合和拓展,从中提炼出开放性教学的基本素材,所以教材仍然是进行开放性教学的信息源,课堂教学仍然是开放性教学的主渠道,家庭小实验和实验习题设计仍然是学生自主探究、展示个性的大舞台。由于化学具有与现代科技和社会生活广泛联系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应逐步加强学生的探究性实验,大胆鼓励学生求异和创新。以能力立意是本次年度化学命题技术创新的一大突破。在培养能力的同时,着眼于学生素质的提高。”试题很好地体现了这一功能。
2.寻根溯源,回归教材,灵活创新
这道题拿到手中,学生都有一种“似曾相识燕归来”的感觉,似乎在哪儿见过。的确,在第八章中有两道类似的习题,一道是是鉴别盐酸、硫酸和硝酸,一道是鉴别氢氧化钠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在理化实验操作考试中,也有一道与之非常类似的题。习题就是上述三道题的“原音重现”。回归教材,就是教师要对现有教材中的习题进行改造、重组,重视课后习题的创新和再生利用,在重视基础的同时,要设计一些开放题和实践题,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回归教材不是死啃教材,而是多次对教材的“开发和利用”,以达到充分利用现有教材的有限资源。特别是过程开放或结论开放的习题更能形成学生积极探究的问题情景,教师大胆地鼓励学生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地思考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潜在能力,才能盘活思维,灵活创新。
在平时的教学特别是复习备考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设计并训练一些开放性试题,无疑会有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发散性。
3.体现课标,渗透理念,培养能力
实验设计开放性试题,各种层面的考生都能动手解答,但所得分值又会因掌握的知识和能力的不同而拉开档次,从中考阅卷抽样来看,该题具有较明显的区分度。试题将教材中简单化学实验进行了有机的整合,把实验仪器、操作步骤、实验原理及书写实验报告(特别是现象与结论)等不同技能和能力要求融于一体,较好地了解学生的真实学习状况和能力水平。
由于新的一轮课改即将拉开帷幕,凸现课改理念的科学探究理所当然成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教学中创设自主探究的开放性教学情景,以期达到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
这是一道隽永意长的好题,它对我们今后的化学教学如何体现新课标具有良好的导向作用。
总之,开放性化学试题有利于促进化学教学改革。新的评价理念要求,试题的开放程度要进一步增强。由于初中化学为启蒙阶段教育,要在短时间内命拟出理想的开放性试题,的确难度不小。这还需要在以后的命题工作中继续努力,命出好题。

作者: 与你同行    时间: 2008-9-14 07:23
标题: 回复:初中化学获奖论文浏览
化学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初探



湖北宜昌市点军一中 闵 静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时代的发展,靠满堂灌、题海战术、实验照方抓药而忽视学生能力培养的片面的化学教育已不能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如何实施素质教育是摆在每一位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心理学认为:一个人的智能体现于他的活动之中,我们要培养人的智力与能力,就应该通过相应的学生的主体活动来进行。一个人的知识体系犹如一个冰山模型,露在海面的冰山一角为显性知识,而在海面以下的为默会知识,即只有通过—些相应的主体活动才能获得的某种知识或技能,比如学生的阅读、观察、思维、操作、想象能力等诸多技能。

教育学认为: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借助教材这个中介将自己的知识结构转化为学生的知识结构,进而培养学生的能力,就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教学符合学习的客观规律。

新课程标准也强调,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积极主动去获取知识,激发兴趣,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让学生有尽可能多的主体活动,引导学生参与获取或主动获取知识,并把学生的活动引向设计性、探索性的方向发展。在这点上,我作了一些有益尝试,并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二、实施过程

l.做好“五个一”工作,学生兴起,让学生有主动学习意识

兴趣,在化学教育的启蒙阶段是重要的学习动力,这是由学生年龄的心理特征所决定的。怎样激发学生兴趣呢?我认为,教师在开始阶段要做好“五个”工作,即”上好第一节课”、“做好第一次演示实验”、“组织好第一次学生实验”、“重视第一次评价”、“组织好第一次实践活动”。

(1)上好第一节课,做好第一次演示实验

初中生对化学的学习兴趣主要表现为对实验的浓厚兴趣,尤其是趣味性实验。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化学的开篇课“走进化学世界”中,教材安排了一些精美的图片展示,但并没有安排实验。我充分利用化学实验的勉力,补充一些趣味实验如“魔棒点灯”、“烧不坏的手帕”、“会变色的花”,将学生带入神奇的化学世界中,唤起了他们强烈的好奇心,使他们产生学习化学的渴求之情。同学们兴趣盎然,热情高涨,迫切地想要走进奇妙的化学世界。

(2)组织好第一次学生实验

学生第一次做实验,往往带着复杂的心情,有的胆怯,有的好奇,有的希望得到成功的乐趣。因此,在实验前,我充分讲清实验规则、重要性、安全性,以消除他们做实验前所有的心理疑虑。第一个学生实验是“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有些学生认为蜡烛燃烧现象见得较多,不观察就知道实验现象。我则不失时机地问他们。你知道蜡烛火焰分为几层?哪层温度最高?蜡烛中含不含碳?吹灭蜡烛后的白烟能否点燃等—系列学生未知的问题将学生问住了,一下子激发了学生的实验兴趣,我则在适当时机引导观察、探究,同学们个个认真观察、记录,成功地作好了第一个实验。

(3)重视第一次评价

当第一个实验“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结束后,我要求学生写好实验报告。其中观察仔细的学生实验报告写了满满的一张纸,我在评价中写到:“你是一个能力非常强的同学,有良好的学习素质和学习习惯,我相信你有成为化学家的才能。”而有的同学实验报告只写了寥寥几行,我也在评价中给予了充分肯定,并说;“你的实验做得不错,但我相信,你的实验报告以后会更好。”这些评价,都给了学生很大的鼓励,激发了他们学习的兴趣。

(4)组织好第一次实践活动

仅仅教给学生书本知识是远远不够的,我们除了充分利用学校的课程资源外,还必须广泛利用其它的课程资源如社会、媒体资源等,如在学完“空气”这一课题后,我让学生通过社会调查、报纸、上网收集关于空气质量的一些知识,并把活动过程及改进大气质量的建议写成小论文,然后与同学交流,其中几个同学经过收集资料,写成了小论文《论汽车尾气的排放对空气质量的影响》,收到了同学们和教师的好评。

2.以问题为载体,积极倡导以探究性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自主学习。

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变被动为主动,必须充分发扬学生的自主学习精神,并通过勤于动手、乐于探究的多种形式的科学探究活动,培养获取知识的能力,体验科学的过程和方法,主动地搜集和分析各种信息,善于与他们交流和合作,培养一定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教学过程中组织好科学探究活动至关重要。问题是科学探究的出发点,是开启任何一门科学的钥匙,没有问题就不会有解释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和知识,所以说,问题是思想方法、知识积累和发展的逻辑力量,是生长新思想、新方法、新知识的种子。从本质上讲,感知不是产生学习的根本原因(尽管学生学习是需要感知的),产生学习的根本原因是问题。没有问题也就难以诱发和激起求知欲,没有问题,感觉不到问题的存在,学生也就不会去深入思考,那么学习只能是表层和形式的。一方面强调通过问题来进行学习,把问题看做是学习的动力、起点和贯穿学习过程中的主线;另一方面通过学习来生成问题,把学习过程看成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这里需要特别强调的是问题意识的形成和培养。问题意识是指问题成为学生感知和思维的对象,从而在学生心里造成—种悬而未决但又必须解决的求知状态。问题意识会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愿望,从而注意力高度集中,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问题意识还可以激发学生勇于探索、创造和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没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就不可有激发学生认识的冲动性和思维的活跃性,更不可能激发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创造思维。总之,问题意识是学生进行学习特别是发现学习、探究学习、研究性学习的重要心理因素。

A、教师创设问题情景,指导探究

例如在CO2的实验制法的教学中,我以下列问题为载体,引导学生用实验加以探究:

(1)在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以下三组物质:a、大理石和稀盐酸;b、大理石和稀硫酸;c、纯碱与稀盐酸。从以上三组实验结果,你认为哪一组最适合实验室制二氧化碳?

(2)若制取较多量的二氧化碳气体,应选用什么装置?所需仪器有哪些作用?

(3)怎样检验装置的气密性?向气体发生器中如何装药品?加药品时应注意什么问题?

(4)怎样使制得的气体较纯净?怎样去收集气体?若使反应停止应怎样操作?操作时应注意什么?

教师可发给每组同学不同的仪器,学生组合出了十多种不同的制取CO2的实验装置,并让每组同学介绍装置的优缺点,教师适当加以点拨,最后让学生归纳做实验的思路与方法。在整个问题解决过程中,教师是引导者和参与者,问题的讨论分析、结论的得出都由学生来完成,学生成为了学习过程的主体,既增长了学生的知识,又培养了动手能力、交流能力、思维能力。

B、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学生自主探究

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以问题激发学生探究,更要鼓励学生向同学、教师提出问题,古人说“于无疑处生疑,方可进矣。”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要培养学生大胆质疑,开放创新,培养思维的创新性和深刻性。例如第一个学生实验“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中,按课本中的作法,检验水时烧杯发烫,且学生难以掌握倾倒澄清石灰水的时机,看不到石灰水变浑浊的现象。有个学生提出问题:有没有更好的检验方法呢?最后师生经过不断尝试研究出两套不同于课本中的实验操作:①将蜡烛放在盛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中点燃。②在三角架上放一张铁丝网,将蜡烛点燃放在铁丝网上,蜡烛旁放一盛有澄清石灰水的小烧杯,在小烧杯和火焰上方罩一大烧杯,两套实验装置都能看到水和二氧化碳的生成。学生第一次体验到了创新的喜悦,这种喜悦要比学生进行照方抓药做完实验后的感受更加猛烈和持久,更加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培养了创新意识,有利于他们在以后的学习中发挥他们的自主性。

当学生思维较活跃时,应鼓励学生提出更深层次的问题。如有的学生曾提出以下问题:①水电解时,每两值原子结合成一个氢分子,每两个氧原子结合成个氧分子,但是当最后只剩下一个氢原子、一个氧原子时,情况是怎样?②原子结构中质子带正电,电子带负电,它们应相互吸引,为什么质子在核内,而电子在核外?等一系列问题,有些问题我尽量解答,而有些不能回答的我没有以“这个问题不需要知道”或“以后就知道了”来打击学生的积极性,而是让学生课后查资料、师生讨论,共同寻求答案,从而培养他们问题意识。

3.注重学法指导,改变学生学习方式,关注学生终身学习。面对时代的要求与挑战,社会需要大批创新型人才,因此新的课程标准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倡导学生变被动接受式学习为主动探究式学习,因此在教学中我立足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他们的独立性。自主性,引导他们质疑、调查和探究。学会在实践中学,在合作中学,逐步形成适合自己的有效的学习策略。

(1)鼓励学生课堂内外自主探究.并为探究性学习创设情景。除在课堂内自主探究外,还鼓励学生在课外探究;我从生活实际出发,提出一些探究性问题。例如在学习了CO2的实验室制法的原理后。我提出:生活中有许多物质含有酸如桔子水、柠檬、醋,也有类似于CaCO3的物质,如家庭用小苏打。你们回家做一下试验,看它们放在一起能否反应,比较它们的现象。结果,一部分同学回家后做完实验并兴奋地告诉我他们做实验的结果,

(2)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并合作交流。我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鼓励他们之间相互支持配合,面对面地进行促进性互动学习。指导每位学生积极承担在共同完成任务中的责任,如实验、实践分工,以求共同发展 因为探究性学习活动不是全部的教学活动.我在教学中尽量放手,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主动积极地学,并激活学生思维,展现个性,拓宽知识领域。例如在学习了“物质构成的奥秘”这一单元后,我打破以往由教师复习总结的习惯,让学生自己写出复习提纲,并上台展示交流,教师作为一个主持人的形式把舞台让给学生。我欣喜地看到,同学们所列复习提纲各不相同、又各有特色,侧重点各不相同。在复习了“碳和碳的氧化物”这一单元后.我让同学们自编习题,并上台展示和对教师和同学们提问,师生之间互换一个角色,其中一个学生提了一个这样的问题:“石墨转化为金刚石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如果是物理变化,怎样解释?如果是化学变化,怎样书写化学方程式?”让我也一时语塞。但我表扬了这个学生。这样做,学生既掌握了怎样复习的一种方法。又培养了主体意识。“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过程和方法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

4、改变教学评价方式,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学习

从新课程标准不难看出,化学教学已不仅仅满足于教师传授知识的单一渠道,学生们不仅要学到书本知识,还要具备多种技能,提高自己的科学素养,并学会学习的方法,从而受益终身。从某种意义上说,评价方式决定着教学内容与学习方式。我根据多元化的教学内容,确定了综合的评价方式和评价内容,不以学生的一次性的考试定终身,而是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学习当中来,真正体现主体地位。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教学评价;并设计成以下评价表的形式。

班级____________ 组别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此表作为平时成绩,每项各占5分,一月一总结,期末取平均分,占期末考试的20%,期末考试分操作考试和纸笔测试,操作考试由教师指定或学生自选一个完整的实验操作,占10%,纸笔测试占70%。

创建的形成性评价一览表,能方便地让教师及时、准确、客观地对学生学习的阶段性或 全过程进行评价,使教师对学生的情况非常清楚,既有利于科学地调控学生的参与面,又有利于学生正确地了解自己,进而以积极向上的学习状态参与学习。

三、教学体会与收获

几个月的教学实践,改变了课堂教学的面貌,改变了以往灌输式的教学方法,作为教师,我接受了以诱导为主,以学生为主体,重学习过程的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产生了变革:即变以教师为中心的封闭、静态的讲授过程为学生主动参与的开放式动态教学,各种层次的学生在教学中的参与积极性大幅度提高;作为学生,学习方式也发生了改变,即变被动接受为积极探究,变呆板消极的学习行为为主动的动手、动口、动脑的灵活的学习过程;构建了学习主体,激发了学生的探究热情,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学习信心、竞争意识、合作意识、主动意识明显增强,促进了学生个性特长的发展,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作者: 与你同行    时间: 2008-9-14 07:23
标题: 回复:初中化学获奖论文浏览
九年级化学学习评价的实践研究



湖北省宜昌市教育教学研究中心 刘永舜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春风吹进我市。化学与其他初中起始学科一起闻风而动,如火如荼地进行了半年。半年来,在教育观念、教与学的方式、评价与管理、师生的成长与发展等方面都发生着深刻的变化。特别是在评价方面尤为突出。新的课程改革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这不仅仅是评价体系的变革,更重要的是评价理念、评价方法与手段以及评价实施过程的转变。化学课程如何转变呢?特别是对学生学习化学的评价如何转变,这是我们必须作出回答的重要问题。现结合我们在实验《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人教版上册)中的实践,谈谈这方面的体会:

一、树立全新的化学学习评价理念

实施化学课程,要求我们必须改变以往那种评价,即只关注选拔、只关注结果、只关注少数、只关注智育的倾向,树立发展为本的评价理念,充分认识到教学评价是与教学活动共生共存,贯穿于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之中;评价的基本目的是为了教育、激励、促进学生的发展,而不仅仅是为了检查学生的表现。因此,在实践中我们从学生的整体发展和终身的持续发展的需要出发,努力实现了以下几个转变,从而逐步树立了发展性的全新的评价理念。

1.认识评价目的,注意从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向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转变。

以往的学习评价在于甄别与选拔,通过评价给学生分等,借用分数给学生排队,用以挑选出“适合教育的学生”,这就严重违背了教育及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在实践中,化学教师正逐步树立评价为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服务的理念,按照新课程评价改革的要求,淡化其甄别与选拔功能,注重发挥教育、改进与激励功能,使评价的过程成为促进发展和提高的过程,使每一个学生获得最大的发展和成功,通过评价不断改进教育教学,最终使我们的化学教育适合学生,让他们得到越来越好的教育和发展。

2.明确评价内容,从单纯重视知识的向重视学生全面素质的评价转变。

以往的评价只注重学生对化学初步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上,而忽视了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评价,这是与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格格不入的。因此在实践中,化学教师通过学习,逐步明确评价的内容应该与课程目标一致,要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半年来,化学教师以学生的全面素质为评价内容,初步建立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关注了学生的其他方面,如积极的学习态度、创新精神、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等,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

3.改进评价方式,从单纯重视笔试向综合运用多种评价方式转变。

在以往的评价中,注重笔试和量化,强调相对评价,评价方式单一。而新课程标准强调评价方式多样化。在实践中化学教师能根据不同的评价内容和对象。选择不同的评价方式,如采用学生学习成长记录袋、项目调查、活动观察、实践操作、情景测验等方式,同时将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提高了评价的有效性。

4.改变评价主体,将学生由被动评价的客体向积极参与评价的主体转变。

在以往的评价中,主要是由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新的化学课程评价要求重视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主动参与评价。在实践中化学教师改变了单一由教师评价学生的倾向,将评价有机地融入教学过程,建立了开放、宽松的评价氛围,使学生为评价主体中的一员,加强化学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鼓励学生个人和小组进行自我评价和合作评价,促使他们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回顾、反思,自觉地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

二、确定全新的化学学习评价目标和内容

由于化学学习的评价与学生化学学习过程是共存共生的,而学生的化学学习过程是动态的,因此其评价的目标与内容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不仅受到作为体现国家意志的育人目标(教育方针、政策)、学科的学业目标(课程标准)以及学生个体年龄心理特征这三个因素的制约,也要受到教学进度、学情和情境的制约。

初中化学学习评价目标和内容,根据课程改革的精神,我们认为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依据国家对中学教育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国家对初中化学教育的期待,把学生个体的和谐进步放在首位,培养有觉悟、有文化的“四有”新人,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发展。因此,初中化学学习总体评价目标可以表述为: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美诸方面健康的发展;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等方面,在已有水平上获得长足的进步;具有社会责任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质,以及环境意识,能够文明地交际,有良好的团队素质。

第二个层次;知识与技能目标:具有最基础的化学知识(包括最基本的化学概念,物质的微观构成,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及初步认识物质性质与用途之间的关系),能运用这些知识去认识身边的常见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其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独立地去探索新的化学知识,能识别和收集、筛选相关的化学信息。

能根据实验课题选择化学药品和常用仪器装置,会使用它们进行基本实验,能设计和完成一些简单的化学实验(包括设计表格记录、使用化学术语和简单图示来描述,能写简单的报告等。)

过程与方法目标:能认真参与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能简单描述所观察的化学现象,能提出问题和猜想,拟订简单的实验方案,进行初步的探究活动。初步学会运用观察、调查、实验等多种方式方法获取信息。能用文字、图表和化学语言表述有关信息,初步学会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能用变化与联系的观点分析化学现象,解决一些简单的化学问题。能主动与他人进行合作交流和讨论,清楚大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对结果有一定的评估能力,逐步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化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保持和增强对生活与自然界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亲近感和探究欲,乐于探究化学问题,乐于参加化学探究活动,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初步建立科学的物质观,增进对“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变化的”等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认识,逐步树立崇高科学。反对迷信的观念。感受并赞赏化学对改善个人生活和促进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初步形成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逐步树立珍惜资源、爱护环境、合理使用化学物质的绿色化学观念。具有善于合作,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科学精神。增强热爱祖国的情感,树立为民族振兴、为社会的进步学习化学的志向。

第三层次:这一层次与教学活动密切关联,所以它是具体的、动态的。这一层次的每一个目标的确立,都取决于具体的学情,是一个建构的过程,而非完全的形而上的预设。但正是这个建构的过程,才使得化学教学目标—一实现,学生个体的心智得以健康的发展,因此,这一层次的评价目标也是具体的、动态的,同时也是可以观察和测量的。

三个层次的目标把人的塑造凸显在十分显著的位置,是理想的现实化。而人是具体的、有差异的,因此在对目标达成度的认同,也有个差异性问题。只有这样,个性发展才有可能。

三、运用积极的化学学习评价策略

初中化学学习评价的出发点与归宿是对每一个学生的关注,是对学生全面发展的关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强调指出,改革评价是为了改进和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初中化学学习评价的多种策略要从是否能起到催化智慧、净化心灵、发展个性、提升品质、学会反思、发现自我、欣赏别人的作用来选取。在化学学习评价的实践中,我们的实施积极评价的策略大致有如下几条:

1.注重过程评价

由于化学学习评价与化学学习共同生存,评价的目的在于改进教与学,推进学生发展,因此要注意加强过程评价。通过过程中的改进和不断改进的行为过程来收获良好的习惯,播种习惯收获素质,最终发展个性。其方式主要有:①全程式,通过改进的学生学习记录本,师生一天一交流来进行。②专题式,每个单元的学习结束时,结合新编教材的要求,让学生就自己的“见、闻、思、惑、悟、得、苦、乐”,自主立意,选题表现,也可结合单元探究实践作业来进行。③集体小组式,将学生分成学习小组,对他们在课堂学习活动、课外调查或访问和科学探究活动中等的表现,进行及时评价,往往针对小组集体来进行,学生个体只是小组的代表。

2.建立激励机制

①挖掘闪光点。初中学生是一个有着多种需要、有多种文化背景影响其需求的特殊群体。由于个体心理素质和智能的差异,在化学学习过程中,会有不同的认知状态。有的学生可能基础学业不太好,有的可能其他学科成绩差,但在化学课特别是实验课中的表现尚佳。例如,积极学习化学,对某一个问题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或在某一次实验中大胆创新、有明显的进步;或某次实践调查中有较强的沟通能力等等,这些闪光点都要采取积极的态度把它们挖掘出来,表彰他们的闪光点。

②设置创新奖。这里的“创新”是指自己同过去比较,有新的发现和进步即为创新。并不要求其原创性。根据新课程的观念,老师与学生都只是意义建构者之一,老师是与学生平等地参与到化学学习活动的建构之中,共同走进化学课程。由于评价强调过程性,平时化学学习探究活动与日常的作业即纳入了评价的视野。课堂教学中采取探究讨论教学:作业安排大量的开放性练习,给学生提供展示创新的机会。在实践中,我们逐渐形成:只要你的意见与大多数不同、是正确的;你的看法与书上的不同。是正确的;你的实验设计与老师的不同是正确;你的调查有独到之处、一次有亮点的课堂发言……等等都可以授予“创新奖”。总之,只要你有创新就给予“创新奖”,并记录在成长档案中。实践证明,它尊重学生的体验,有利于鼓励学生的独创,是培养批判精神、创造精神,发展个性的好方法。

③构建“表现场”。最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并把这种积极性转化为一种持久的人生趣味的,就是成就感。因此,在化学学习评价中,我们十分重视通过构建“表现场”来培养学生的成就感。对学生来说,你的自信要通过“表现场”来强化,你的能力要通过“表现场”来锤炼,创新奖的获取,要通过“表现场”来实现。在实践中,我们化学课堂上开放讲台,讨论采取群言堂,作业自主选择,学习采取能者为师、多种热线相助,问题创设真实情境,实验自主进行,开辟《化学论坛》、编撰《化学苑地》……等,这些都为学生才能的张扬,构造了多维“表现场”。

我们要继续探讨这三种激励的“物化”和制度化方式,不断提高评价效果。

3.运用多种方式

①强调测试的诊断性。测试与练习是学生每天都要进行的评价。为了有利于改进与改善学习化学的状况,我们注意强调测试评价的诊断性。诊断性评价是这样一种评价:不断地反馈给学生学习成功或失败的信息。“它的重点在于对学生学习中屡犯错误深层原因的调查。”(《教育评价学》人民教育出版社)这样在认知教学的过程中就加强了教学的针对性,通过对一个单元、一个学习探究过程进行诊断,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与行为的变化,是化学过程性评价的重要任务。

②注意评价形式的灵活性。由于评价内容的具有多元、动态、综合的特点,其关键在于着眼于学生发展,因此对化学学习我们采取多种形式进行评价。如测试的开卷──闭卷一一开卷的历程:平时开卷,单元闭卷,大型测试开卷。实验考查开卷,笔试闭卷。这次期末测试我们在部分学生进行开卷与闭卷对比测试,对期末测试的开卷的有效性进行了探索。

③加强化学学习评价的激励性。

由于评价的对象九年级学生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师生赞许与期望,可以强化其优良行为,进而养成习惯,从而提升品质,因此我们从发展性目标出发,在各种学习评价中十分注意加强其评价的激励性。如引导思考、期待成功常用信任性激励;掀起思维波涛,深化认识,推进探究,常用激发性激励;对于化学学习活动小结提出了挑战性问题,则注重激励的及时性;即使是有意无意的过失或答题欠佳,也找出闪光点,予以肯定,同时注意根据学生的,个性、学情,是用恰当的语言进行激励性评价。

④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在化学学习评价中,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都是重要的评价方式。用数字精确地描述被评价的对象,是定量评价的特点。定量测试主要在期末考试中采用等。而定性描述则是对被评价对象的性质、特点、状态的描述,具有模糊性。

定性评价所依据在的材料主要是来自观察和学生的成长袋。在自然实验状态下,观察是重要的研究方法,所以,观察必然是定性评价的重要前提。观察要求做到:客观、周到、积极;连续性与典型性的统—。对观察的结果要进行记载、整理,为书面的定性评价做准备。据期末对化学教师给学生的质性评价结果的抽查、大多富有个性色彩,饱含激情的期待,与学生进行一次有效的心灵沟通。

在教学活动的不同阶段,化学教师及时召开了座谈会,或进行个别谈话、家访等,来收集信息。

多种评价手段的组合,就会形成—个整合信息的网络,这是高质量教学评价活动的重要依托。

4.建构学生评价机制

①自我反思。评价作为一种价值判断的活动,总是以一定的价值尺度为基础的。自我分析就是把自身的行动及其结果,与一定的价值尺度相比较的过程。自我分析是个体认识自我的有并行手段之一。通过社会尺度与他人尺度的比照,对自己进行理性分析,获得个体言行、社会形象的解释,这是个体良性发展的重要心理基础。

在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自我反思能力,一是要培养他们的积极态度,二是要教技术,三是要养成自我分析的习惯,四是要有评价措施。

②同学评价。同学评价是认识自我的又一条路子。人总是从别人对自己的反映中去认识自己。虽然这种认识有危险(也许别人的认识是偏见,也许别人的标准与自己的不尽相同,等等),但人总是有社会角色期待心理的,如果别人对他的评价是比较好的,他就会按着这个期待去行动。因此如果老师能够善于利用这个心理特点去引导学生的行为,那么不仅教学质量会更上一层楼,就学生而言,作为个体的“人”的发展也会上一个台阶。

③家长评价。这可以通过问卷、访谈、对话等形式来进行,这是促使家长关注孩子的重要举措。

学习生活的丰富性、学习个体的差异性决定了评价手段的多元化,而整合评价手段,科学地分配权重,对促进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提高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四、构建化学学习评价的板块结构

初中化学学习的整体性,化学素质的综合性,决定了化学评价系统具有多个板块。初中化学学习评价系统,“由化学基础知识、化学实验技能、化学学习成长袋和化学学习质性评价四个子系统构成。化学基础知识板块,重在基础性,面向全体学生,打好基础,偏向理论与常识上,往往要通过笔试的方式来评价。化学实验技能,侧重在动手实践上,往往是通过现场情景测试的方式来评价。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人教版教材的特点,我们在每单元的教学中都安排一定数量的实践性作业。期末考试中则安排有“化学实验”的操作考查。在考前一个月宣布,采取自主选择和延时评价的方法,通过现场表演的方式进行。第三个板块为学生学习成长袋,采取定性的短语进行评定,不给等级,只对其特色进行褒奖。第四个板块为师、生共同撰写的质性评价。评语要从三维目标出发,正面肯定,客观公正,张扬个性,饱含期待,心灵沟通。



作者: 与你同行    时间: 2008-9-14 07:24
标题: 回复:初中化学获奖论文浏览
下面是化学学习评价的表样。

九年级学生化学学习评价表

  学生
  
学校
  
班级
  
教师
  

测试成绩
实验操作考核
(优、良、中)
学生成长袋
笔试成绩


  
  

过程评价
自我评价
  

小组评价
  

教师评价
  

家长评价
  



化学学习评价强调在“过程中”完成教育教学目标,在“过程中”发展化学能力及其情感、态度,强调评价方式的多元化。它始终把学生与教师的活动看成是一个互动的过程,始终把学生视为独立的生命个体,而不是抽象层面上的“学生”。通过化学学习评价,推运学生改善化学学习、发展个性、开启智慧,化学学习评价的整体性、系统性、多维性和评价策略的灵活性,无疑会有助于学生健康成长。


作者: 与你同行    时间: 2008-9-14 07:24
标题: 回复:初中化学获奖论文浏览
改革评价方式促进学生发展



湖北省宜昌市六中 罗 红



随着《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人教版)(以下简称人教版化学课标教材) 在我市的使用,我市的基础教育化学课程改革实验已如火如荼进行了半年了。在实验过程中, 我们感到传统的评价方式已经无法适应和满足新的课程的要求,甚至成了课程改革的拦路虎。为了顺利进行课程改革,我们在评价改革方面作了一些探索。

一、突出评价的发展性

评价与考试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突出评价的发展性功能是学生评价改革的核心,它集中体现了“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教育册。发展性评价为学生确定个性化的发展目标,教师通过不断收集学生在发展过程中的信息,并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判断学生存在的优势与不足,在此基础上提出具体的、有针对性的改进建议。发展性评价考虑学生的过去,重视学生的现在,更着眼于学生的未来,所追求的不是给学生一个分数并与他人比较,提倡进行质性描述,并通过评定,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有所提高,以利发现学生的潜能,发挥学生特长,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1.注重对学生日常学习和发展的评价,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点滴进步和变化,及时给予学生评价和反馈。如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利用口头评价或书面评价对学生的发展状况进行评价和反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有效地促使学生朝向既定的学习目标。通过经常性评价,加强了师生之间的联系,使学生能够及时了解自己的进步和不足,从而改进自己的学习。

2.利用成长记录的方法关注学生发展的过程。我们为学生建立了化学学习成长记录袋,其中收集了学生方方面面的资料,包括父母的期望,教师、同学和自我的评价、各次的作业和测试成绩,自己满意的作品等等。学生通过成长记录看到自己进步的轨迹,发现自己的不足,并通过成长记录加强了自我反省和自我评价能力。

3.利用多种评价方式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每个学生都具有不同于他人的素质和生活环境,都有自己的爱好、长处和不足。这使得每一个学生发展的速度和轨迹不同,发展的目标也具有一定的个体性。发展性评价要依据学生的不同背景和特点。正确地判断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及其发展潜力,为每一个学生提出适合其发展的具体的有针对性的建议。如在期中考试中出了“二张卷子”──A卷(基础或较低要求)、B卷(较高要求),并由学生自主选择,这样给每一个学生成功的机会。又如,在单元测试或实践作业考试中,给予学生多次考试机会,只要学生觉得考试结果不理想,就可以申请重考,使考试真正成为促进学生发展的过程。

二、体现评价的过程性

突出评价的发展性的一个重要举措就是要体现评价的过程性,即通过对学生发展过程的关注和引导,通过有目的的评价来改进教与学,不断促进学生发展。

评价的过程性应具体体现在收集学生学习状况的数据和资料,根据一定的标准对其发展状况进行描述和判断,在一定的目标指导下,根据学生的基础和实际情况,给予学生反馈并提出具体的改进建议,而不只是简单地给学生下一个结论,无论这个结论是等级还是分数。例如,在一个单元的教学或完成某项探究活动后,根据课程标准和教育教学目标,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知识和技能、探究与实践能力、合作、交流与分享等一个或几个方面进行描述,判断学生当前的学习状态,根据学生的基础,指出学生的发展变化及其优势和不足,在此基础上对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提出具体、合理的改进建议。



作者: 与你同行    时间: 2008-9-14 07:25
标题: 回复: 初中化学获奖论文浏览
让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

湖北省宜昌市花艳中学 张洪波
──人教版化学实验教材(九年级上册)教学有感
课程改革如一阵春风于2002年秋吹到了湖北宜昌实验区,经过通识性培训和学科培训,广大实验教师带着对新课标和新教材的理解,走进了新课堂。作为九年级起始学科之一的化学,笔者经过近一个学期的学习、观摩、实验和探索感到新课程的主渠道是课堂,只有让新课标下的大课堂成为学生的乐园,新课程的理念才能得以充分体现。那么如何使学生主动地学,会学、乐学,并注重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价值观呢?我在九年级化学新课程教学中作了以下尝试。
一、在欣赏、参与和展示中和学生一道走进绚丽多彩的化学世界
化学是九年级起始学科,当学生第一次拿到新教材时,早就被书中的斑斓的色彩,并茂的图文,有趣的实验,远古的化学工艺,最新的高科技深深地吸引着。结合新教材趣味强,与生活实际联系密切和学生感兴趣的特点,在上第一节化学课前,我就布置学生搜集与化学有关的物品商标、说明书及现代高科技的有关信息资料。课堂教学中首先采用多媒体课件推出以下场境:蓝蓝的天空下白云朵朵,河水晶莹剔透,草原碧绿如洗,森林郁郁葱葱。城市里摩天大楼高耸入云,汽车川流不息,火车在原野上奔驰,飞机翱翔,卫星上天,城乡人民衣着华丽。基因解谜,克隆技术,试管婴儿,纳米技术,三峡工程,西气东输,绿色奥运等镜头伴着美妙的音乐在银屏上频频闪动。从学生专注的神态上可以看出学生对化学的兴趣和亲近。接着让学生自由地在全班展示和介绍他们搜集到的与化学有关的实物、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商品药物的商标及说明书,一为学生搭建自由表现的舞台。学生的展示从食盐、味精、醋等到人造革、化纤,从学习用品的纸、墨、橡皮到涂改液、自动铅笔,从自然界中的空气、水到土壤、岩石,从矿泉水、汇源果汁到果冻、方便面,从中国到外国,从古代到现代……学生尽情展示纷纷参与,表现欲望空前高涨,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组织、点拨、协助、控制作用。最后,结合化学课的特点,我做了一个小实验:在一个烧杯中加入半杯无色液体(氢氧化钠溶液),然后滴加第二种无色液体(酚酞),烧杯中的液体立即变红,再逐滴加入第三种无色液体(稀盐酸),液体的红色逐渐变淡,最后突然变成无色,再滴加第一种液体,液体又突然变成红色,滴加第三种液体,红色又消失……如此循环数次,颜色反复变化,看到这种变化,全班学生个个称奇……就在学生很想知道产生这种变化的奥秘时,下课铃响了。这犹如一部精彩的电视连续剧突然结束一样,学生遗憾不已,希望继续上课……表明学生对化学“一见钟情”。就这样在不知不觉中我将学生带入一个绚丽多彩的化学世界。
二、在活动探究中体验方法与过程
化学学科的特点是实验。新教材中设置了大量的“活动与探究”栏目。这实际上是让学生在实验探究中认识知识的发展与形成,体验学习的方法与过程,培养学生研究意识和技能。活动与探究是研究性学习的重要内容,例如:在学习CO2制取的实验时,先让学生罗列出有关生成CO2的一些方法,方法越多越好。在学生现有知识水准上,罗列出了下列能得到CO2的方法,如:
等,然后让学生分析讨论。学生经过七嘴八舌的补充完善;终于得出制取CO2必须从操作方便、条件简便上来考虑,于是排除了上述的前5种方法,对于6、7、8、三种方法又选用哪一个呢?学生仅从方程式和条件上无法选择,于是我让学生实验探索。仅从学生探究实验的装置的设计上看就各具形态。方法一是:取3支试管分别先加入Na2CO3、CaCO3固体、CaCO3固体,各加入少许稀盐酸、稀盐酸和稀硫酸。方法二是:直接在制取CO2的装置中分别进行上述6、7、8三个实验。结果发现6比较容易收集,而7由于速度太快,CO2“夺口而出”来不及收集,而8中开始有少许气体后来始越来越慢,以致于最后没有气体了,由此学生找到了实验室制取CO2一定选用CaCO3和稀盐酸,而不选用其他方法的原因,这也为灭火器中的药品为什么是Na2CO3和HCl,以及除去热水瓶中的水垢用稀盐酸而不用稀硫酸作了经验积累和知识铺垫。再如在学习CO2会产生“温室效应”时,带着学生到郊区蔬菜大棚里去感受,同时测出空旷地段和大棚中的CO2含量并作对比。这种体验过程与方法的探究活动比老师空讲一百遍还要强得多。
三、在参观调查中感受化学就在我身边
新课程强调教材内容要回归生活,要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使僵硬的知识,“知识形态的知识”,变成“活的知识”,“生活化的知识”,“有生命力的知识”,使学生懂得教材知识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学以致用。因此我在教学中一方面充分挖掘学生自身已有的与化学相联系的知识。另一方面组织学生走出校门参观调查工厂、社区,让他们感受到“化学就在我身边”,感受到化学知识的价值。有的学生家里沼气池,我就组织学生到他家里参观并请该学生讲解沼气的产生原理,使用沼气注意事项和好处。课后,我请学生查找有关沼气的相关知识。我还组织学生参观了宜昌市第三水厂和炼焦制气厂。参观后,学生画出了工厂生产的流程图。有的学生还对煤气公司的水污染和空气污染也作了采访调查,还有的学生发现教材中的自来水的生产流程与实际生产有一些不同之处,如:氯气在水厂实际生产中有两次使用,一次是在水源刚进入沉淀池时通人,另一次是水被完全净化后压入高压水泵前通入的,而教材中只出现了在水净化后通入氯气这一次,此时氯气起杀菌消毒的作用。而实际生产中为什么是两次通入氯气呢?第一次通入氯气起什么作用?学生带着一团迷惑采访了工人师傅。参观中有的学生还请工人师傅给他们在笔记本上画图、书写有关化学方程式,有的嫌记笔记太慢,干脆用事先准备好的录音机录音,以便回校后写出调查报告。通过走出校门充分挖掘学生身边的化学知识,体现了玩中学、学中玩,是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使学生既愉悦又充实,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拓展了学生学习的空间,巩固了知识,锻炼了学生的能力,感受到化学就在我身边,觉得学化学有用。
四、在讨论交流中碰撞智慧的火花
心理学研究表明:同龄伙伴的影响大大超过成人对他们的影响。中学生天性喜好伙伴间的交流,他们十分欢迎用讨论与合作的方式学习,同时从当今社会发展来看,要完成重要的事业需要团队精神、合作意识。在合作学习中,学生相互启发、相互讨论、相互交流、相互带动、相互激励、相互补充、相互完善,碰撞出的智慧的鲜花开放在集体学习的土壤中。在探究性实验:用蜡烛代替红磷来测量空气中CO2的含量时,左边集气瓶中的燃烧匙放蜡烛,右边通过导气管吸入石灰水,结果石灰水没有上升到左边集气瓶的五分之一处,让学生展开讨论分析原因,某一个学生很难分析完整,通过学生讨论七嘴八舌的交流补充,很容易找出以下原因。1.石灰水没有与CO2充分接触,CO2有剩余。2.蜡烛占有体积。3.导气管内原先有空气。4.集气瓶气密性不好。5.集气瓶未完全冷却。6.集气瓶中的O2消耗到一定程度时(O2并没有消耗完)蜡烛熄灭了等,上述结论就是集体智慧的结晶。著名心理学家维果茨基说:“活动和交往是发展的源泉”,合作与讨论使学生思想与思想得到充分交流、行为与行为相互影响,从而产生新的思想、新的行为和新的智慧。
五、在查阅资料中自主学习
新教材中设置了大量的“资料”、“化学·技术·社会”、“拓展性课题”等栏目,有的栏目还配备了精美的插图。我在教学中总是要求学生去阅读和理解这些栏目,并要求学生写出阅读笔记,谈出自己的感受和体会。教材上没有的内容还让学生查找其他相关资料。例如:让学生查找沼气的主要成分、沼气的发展史,比较天然气、煤气、液化石油气的优缺点。有的学生就从《楚天都市报》(2002年12月20日)上查到了有关宜昌天然气的资料,并向全班公布。
通过对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培养,半年来我发现学生的知识面扩大了,思维和见识更加开阔了。学生自主学习,养成了通过查阅资料了解有关化学史料、联系生产实际的知识及有关社会热点、焦点问题的习惯,从而缩小了学生在校学习的相对稳定的基础知识与社会生产、人们生活、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之间的距离。为此,我在教学中也将收集的一些与教学相关的化学史料和最新科研成果推荐给学生,让学生阅读,这样更增强了知识的时效性。
其次,通过查阅资料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查找资料给学生提供了自学的机会,把学生从原来被动的听课、接受知识中解放出来,变为主动研究来猎取知识。经过学生自己阅读、理解,把不甚了解,不甚清楚的知识得以重新认知,从而使学生感到新鲜好奇,学有余味,学有兴趣,改变了化学课主要是贮存知识,验证知识,机械记忆的局面。
再次,查找资料也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教学就是要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查找阅读,这对学生的终生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六、在新课程的实践中使每位学生关注社会,体验人生
通过对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实验教材的教学实践,我感觉到只要按照《化学课程标准》去实施,就可以帮助学生观化学对社会发展的作用,就能从化学的视角去认识科学、技术、社会和生活方面的有关问题,就能初步了解化学制品对人类健康的影响;懂得运用化学知识和方法去治理环境污染、合理地开发和利用化学资源,增强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就能使学生在面对与化学有关的问题的挑战时,做出更理智科学的决策。它一方面给学生提供了未来发展所需的最基础的化学知识和技能,培养了学生运用化学知识和科学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使学生从化学的角度逐步认识自然与环境的关系,分析有关的社会现象。新教材为我们提供了实施、落实新的学习方法和教学方法的蓝本。只要我们树立信心,就能弃传统教学之弊端,立新的教学观念,用新的教学方法,取现代教学手段,培养出一代新人。

作者: 与你同行    时间: 2008-9-15 06:59
标题: 回复:初中化学获奖论文浏览
初中化学新课程中教师、学生角色再定位



湖北省宜昌市第十一中学 周妮莉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浪潮滚滚而来,新课程体系在课程功能、结构、内容、实施、评价 和管理等方面都较原来的课程有了重大创新和突破。这场改革给教师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和不可多得的机遇,可以说,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将使我国的中小学教师队伍发生一次历史性的变化。每一位教师都将在这场变革面前掂出自己的分量,找到自己的位置,做出自己的回答。

此次课程改革所产生的更为深刻的变化,将反映在教师的教育观念、教育方式、教学行为的改变上。因为任何一项课程改革的设想,最终都要靠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去实现、去完善。然而,任何一种新观念的确立,都是对旧观念的一种变革,而变革的往往是那些我们已经驾轻就熟的东西,这对许多人来说,不是没有痛苦的。本次课程改革,不仅要改变千百万教师的教育观念,而且要改变他们每天都在进行着的习以为常的教学方式、教学行为,其艰难性是不言而喻的。从这个意义上讲,教学改革是课程改革的一场攻坚战。新课程能否顺利实施,关键在于教师的素质能否适应要求,因此,当务之急是加深教师对新课程的理解。提高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和水平,使教师尽快走进新课程。

一、教师角色为何需要发生变化

当人类跨入21世纪之时,知识正在取代资本和能源,成为未来社会最主要的生产要素, 其结果必然是重视教育,重视人才。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世界各国纷纷对本国的教育系统作重大改革,“研究性学习”正被国际教育界普遍推崇。研究性学习作为一门全新的课程,立足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强调一种主动探究式的学习,和现有的学科教学相比有很大的差异:

1.以“问题”为载体;注重调查。研究性学习以研究问题为目的,没有教材和大纲,这给老师和学生留下了更多的创造空间。

2.呈开放性态势,注重实践。从研究问题的提出,资料的获得,到研究结果的得出,都突破了原学科教学的封闭状态,学生走出教室,走出校门,走向社会。

3.由学生自己完成,注重能力培养。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按自己的兴趣选择研究学习的内容,自由组合小组,制定实施计划,设计方案。直至完成学习任务。

4.强调学生的感受和体验,注重研究过程。可见研究性学习突出的是实践性、开放性、自主性和过程性。它的出现改变以往教师在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教师不再只是知识的传授者,他将同时成为学习者、组织者、协作者、参与者、研究者、指导者、促进者。

二、教师的角色将发生哪些改变

◆由传授者转化为促进者

◆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

◆由居高临下转向“平等中的首席”

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传统师生关系,实际上是一种不平等的关系,教师不仅是教学过程的控制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学内容的制定者和学生学习成绩的评判者,而且是绝对的权威。多年来,教师已经习惯了根据自己的设计思路进行教学,他们总是千方百计地将学生虽不大规范、但却完全正确、甚至是有创造的见地,按自己的要求“格式化”。面对新教材,我们的化学教师再也不是昔日知识的主宰者了,因为新教材决不是让教师唱独角戏的剧本。

一位教师在课程改革实验体会中写到:“最近几年我们一直在探索素质教育问题,而素质教育在我们的学科的突破口到底在哪儿?课程改革从目标上为教师提供了具体做法和指导,教师仅让学生掌握基本技能,还要注重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并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与正确的价值观,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变重结果为重过程,变重教知识为教方法,变重知识的掌握为重学生良好的情感体验,变重学习成绩为重学生的发展。”这位教师的体会较为典型地反映了教师的思想转变过程,这些“变”的背后说明了什么呢?不言而喻,恰恰就是教师角色的转变。通过课程改革实验,广大教师充分认识到,教师就是要由原来化学知识的代言人、教学内容的传递者、知识生产线的操作工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教师的角倾变,为课程改革实验的顺利实施铺平了道路。

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交往意味着人人参与,意味着平等对话,教师将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向“平等中的首席”。在新课程中,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教学过程不只是忠实地执行深程计划(方案)的过程,而且是师生共同开发课程、丰富课程的过程,课程变成二种动态的、发展的,教学真正成为师生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过去,教师偏重知识的完整性和系统性,重理论轻实践,从而导致教师在教学中把精力放在了知识的传授上。而教材抛弃传统教材的弊端,更注重知识的应用性,在知识传授上重视以“观察与思考”、“活动与探究”、“交流与讨论”等形式出现,强调了学生主体性。注重了实践和创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教师的工作重心也发生了转变。

过去的课堂,教师滔滔不绝地讲,俨然是化学的绝对权威,为了应对考试,让学生死记那些所谓的重点知识,再加上大量的反复地训练、课程改革后教师改变了过去的做法。我校的一位教师在课程改革研讨中发自肺腑地说:“我一直以为和学生关系是平等、和谐的,但反思以前的教学,对一些考试中常考的所谓重点知识,一味地强化训练,毫不顾及学生的感受”。而课程改革教师深深体会到,教师再也不能用“一言堂”的方式独霸讲坛,用一种思维方式、一种训练模式、一种标准答案去所谓“培养”学生了。例如在探究二氧化碳溶于水的实验时,学生设计出十多种方案,研究各个方案是否可行一座学生感受到了民主、平等。又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感到合作学习的快乐。这样增加了师生之间的了解和交往,更多地使学生的学习活动与交流融为一体。现在,化学教师眼中每一个学生都是富于朝气、有个性、有自己思维的个体。

那么,促进者的角色如何扮演?据专家分析,促进者的角色有几个特点。一是积极地旁 观。学生在自主观察、实验或讨论时,教师要积极地看,积极地听;设身处地地感受学生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随时掌握课堂中的各种情况,考虑下一步如何指导学生学习。二是给学生心理上的支持,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采用各种适当的方式,给学生以心理上的安全和精神上的鼓舞,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探索热情更加高涨。三是注意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注意教育学生遵守纪律,与他人友好相处,培养合作精神。

三、学生的转变

在课程改革实验中,学生最大的变化就是蕴藏在内心深处的学习热情被极大地激发出来,主体性得到真正发挥。外在的表现就是对化学课产生了空前的兴趣。现在,学生普遍反映,他们比从前更喜欢化学课了。

1.学习方式的变化

在教师的启发下,学生的学习由过去的封闭、单向接受的方式向自由、多向交流和探究性为方的方向转变。

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改变了过去“听、记、背、练”的被动状态。由于探究学习更具问题性、实践性、参与性和开放性,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学生的积极性。在探究面粉爆炸实验中,学生探究了诸如面粉爆炸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面粉可燃吗?为什么要把面粉吹起来等问题。在探究中,学生动脑动手,有挫折有反复更有成功的喜悦,在知识的学习中更体会到了科学研究的过程,从而培养了学生的科学品质。

在探究性学习中,广大教师还注重了学生的合作学习,培养合作这一现代人的基本素质。在教学中,教师十分注意按不同层次设计问题、分组,既注意组内之间的配合,更注意小组之间的合作,互相关注,共同感受探索的焦急,承受失败的失望,一起分享成功的快乐和喜悦。

2.学习形式的转变

在学习形式上,课程改革打破了一本书一本作业的多年一贯的僵化模式,变生动活泼、 灵活多样。

学生不再局限于在书本上学习化学了,而是从生活中去学习,树立了“生活处处有化学” 的新理念。有的教师设计“家庭化学小实验”,有的教师密切结合现实,让学生考察周围环境在近几年所发生的变化,调查10年来家乡长江资源的变化,让学生分组去污水处理厂考察,撰写化学小论文。在这一开放的学习过程中,也培养了学生的良好的公民素质。

学生的学习形式丰富多彩,改变了过去作业的千篇一律。取而代之的是以小论文、小发明、小制作等。学生对知识章节总结或图、或文、或诗、或小报,种类繁多,即使是作业,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有趣的小插图,这些得益于新教材新颖形式的启发。

有的学生的档案中,收集了近四十份材料,有实验设计,有对某一节课的感受,有实验报告,有搜集的资料,有科普文章,有调查报告,有自我评价,有个人总结经验,有讨论材料,有章节知识整理与归纳等。

综合以上教师和学生两方面的转变,可以概括为“五多五少”:教师讲的少了,学生活动多了:教师照本宣科的少了,设计实验、备课的多了;学生死记硬背的少了,课外实践多了;学生作业少了,作业形式多了;教师批评少了,鼓励、表现多了。总之,教师的指导应该渗透到研究性学习的每个环节,让学生学得主动,并感受到成功的乐趣。



作者: 与你同行    时间: 2008-9-15 07:00
标题: 回复:初中化学获奖论文浏览
化学新课程教学中的几个问题



江西省宜丰县芳溪中学 李发贤



随着时代的进步,基础教育也由传统的“应试教育”转向全面的素质教育,新一轮课程改革已经在各实验区辅开。新课程的实验对教育管理者和一线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初中化学新课程改革本学期起在我市各初中正式展开。一方面,这一全新的教学实践给学校带来了新观点、新气象、新变化,给学校的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另一方面在课堂教学中也产生了新的困难和问题,特别是条件较落后的农村初中更困难不少,一些矛盾更加突出。我是一名农村初中化学教师有幸亲身体会新的实验教学带来的新观点、新方法、新思路,同进也处处感受到压力和困难,对实验教学中出现的新问题感触很多。我感到如果不能及时妥善地处理好教学实践中遇到的新问题,将影响到整个实验教学的成败,须银起上上下下各个方面的高度重视。

一、宣传力度不够,学校管理理念滞后

本学期开始的初中化学新课程实验在宣传和准备工作方面存在着明显不足的地方。首先是宣传不到位,造成学校领导和一线教师对既将开始的化学新课程没有全面深入的认识,对困难认识不足。仍然认为跟以前多次进行的新教材培训一样,教材内容大同小异,虽然有新思路、新提法,但只是小打小闹,而没有想到此次改革的力度如此之大,因此从教学人员的安排到日常课时安排完全照旧,既没有新思路更没有具体实施方案。第二,新教材发行滞后,新教材到8月底才到达一线教师手中,直到上学期结束教师还不知道化学下册将有什么内容,使教师失去了钻研研究的时间;再加上初三毕业班是学校工作的重点对象,教学任务繁重众所周知,这样就必然使教师处在一个穷于应付的境地,对教学的全面研究也不甚了了,难以做到准确到位;第三,有些学校的领导对新课程的实验,支持的力度明显不够,也使教师失去了原本就很少的学习机会,其结果是:领导认识老一套,老师上课老框框,不能按新教材的理念发掘教材中蕴含的深层次的功能,新的师生互动模式难以实施,探究式教与学成为一句空话,拿着新教材,走着老路子。总之,学校领导的重视程度和教师钻研教学法的深入与否是搞好实验教学的前提。处理不到位,实验教学的效果就成了问题。

二、教学手段落后,教师素质偏低

化学新课程教材给我们一个全新的视角,教材不仅色彩艳丽,图文并茂,而且贴近生活实际,同时也到处体现出现代高科技的最新成果,令人振奋不已,但是新的教学要求也常常令我们这样的山区学校的教师感到束手无策,比如课文中的调查与研究往往就很难进行。莫说是上网获取信息,就是从广播电视报纸等方面搜集资料,绝大多数学生是难以做到的。既使是教师也不容易完成,因为很多农村学校的电脑并没有接入互联网,且不说还有相当多的教师跟本不会上网,学生中更是只有极少数学生进过网吧,玩过游戏而已(一般学校是禁止学生进网吧),甚至还有不少学校连“古老”的幻灯机都进不了教室,落后的教学手段可想而知。另外,大部分的初中教师,特别是工作年限较长的化学教师,由于长期脱离高中知识(绝大部分初中都是独立的),不了解最新的知识动态,每天接触只是一些一看就知道答案的知识,或非常简单的实验操作,以及一些本来就不甚准确的概念,造成知识陈旧老化,教师的科学素质呈下降趋势,很显然教学设施的完善和教师素质的提高是搞好实验教学的基础,否则新课程的实验就成为新的肥皂泡,只是昙花一现而已。

三、教学资料匾乏,教学习惯落后

化学新课程中很多问题呈现多样化,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多样化,很多答案是开放性的。这样的例子是非常多的,如:空气成分测定中的讨论,二氧化碳实验的设计,以及一些实验不成功原因分析是很好的探究性问题,这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非常有好处,当然教师在教学中把握起来无疑增大了难度。一方面,相关的教学法辅助资料几乎为零,简单的教师用书几乎排不上用场。另一方面教材中的有些实验很难完成,如面粉爆炸实验。有些实验团仪器设备有欠缺而难以完成,如,电解水实验,CO还原CuO的实验,CO的燃烧实验等,实验的可信度大大减弱,有些结论仅凭教师的猜测得出,其结果是老师讲实验,学生背实验,毫无探究方法可言,又如知识的深浅和范围,教师只能凭一本省教研室的练习册来推断,很容易在教学中迷失方向,而且仔细一看,其中内容与原教材如出一辙,与新课程出入很大,使教师在教学研究中左右为难,不知如何是好。再就是新教学实践中学生多年来形成的学习习惯往往是教师讲到哪里学生就学到哪里,掌握到哪里,教师好不容易使学生参与进来,上课也热闹起来了,可成绩往往是下降了。如果教师在教学中随意拓宽,更容易使教学内容难以完成,无形中加大教学压力,这在如今还是以成绩论胜负的时候,又有哪位教师敢把学生前途当儿戏?学校不乐意,家长不会答应,所以教学实践与学生升学压力的矛盾必须在教学中认真处理好,才有利于改革的全面深入开展。

四、教材安排不尽合理

新课程教材编排存在着先天不足,首先教材编排与学校课时安排存在矛盾,上课只能是四十五分钟一节课,而有不少内容教学中不知如何安排课时才好,讲少了造成教材很难顺利完成,讲多了很难给学生思考探究的余地;第二,把教材分成上下两册,特别是下册内容过多,更是难为了师生,如今中考复习都是赶进度抢时间,升学看成绩,这样把教材分成上下册,更是加剧了矛盾,教学中造成前松后紧,教学效果严重受到影响,既使是全国的初中化学竞赛也是4月份进行,要想取得好成绩,必须在3月底到4月初完成教学,而要在短短几个月左右的时间内学完下册内容谈何容易,何况还要出成绩,这样的难度可想而知;第三,教材的编排思路明显有利于大城市和发达地区,相当多的内容非常适合于边讲边实验的模式,而广大农村中学简陋的教学条件,只能望洋兴叹,这样将进一步拉大城乡学校的差距;而且不少内容对农村学生来说几乎是天方夜谭般的遥远,很难有切身的体会,这容易使学生感到化学只是一门科学而与现实生活毫不相干,学习的兴趣也必然下降。第四,教材有些改编包括实验的选择是非常好的,但也有不少内容的安排过于零散,难以把握知识的深浅程度。如:酸、碱、盐的性质,学生也不易掌握。总之,新教材存在的缺陷很容易影响到新教学思路的全面实施。

五、学生的科学探究与升学考试的矛盾,教师的教学研究与考评考核的矛盾

化学新课程是以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为切入点的,学生在学习中进行深入广泛的科学探究,不仅使所学知识掌握得更加牢固,更重要的是能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使人终身受益,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带来深远的影响。但是社会,学校,包括学生本身对学生在校学习的目的。往往是以为能考上高一级学校为目标,所以,如果花费过多的时间在感兴趣的问题上必将影响学习成绩,也容易影响其他学科的学习,这无疑会引起学校、家长、其他教师的反对。现在有很多学生,对中考不考的科目几乎放弃,学校的制度也完全向中考科目倾斜。如增加考试科目的课时,减少或不设非考试科目的课时,有些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为了中考有个好成绩,连学科竞赛都失去了兴趣,所以只要中考方法不变,内容又大同小异,教师和学生都必然会只是围绕知识点,考点转,而不愿意去搞课外的课题研究,否则消费了时间,教师就只能靠加班加点 高学生的成绩了。虽然中考有些地区开始了考实验操作,但实际对学校、学生的触动并不大,因为既要考虑可操作性也要考虑各地条件的差别,否则又是新的不公平考试了。另外教师的评价考核与学生的成绩是习习相关的,教师们谁也不愿意干出力不讨好的事情。如果没有新的评价制度,没有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教师的科学探究的积极性就成了一句空话。总之,考试的大方向没有质的改革,化学新课程的实施就存有隐患,甚至可以说这是实验教学成败的关键。

六、一些建议

新教材总体来说,是非常好的。第一,有些实验的设计非常巧妙。如:人呼出气体与空气的对比实验,二氧化碳的溶解性实验,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的实验,酸雨的实验,金属活动性实验,几种氮肥的鉴别实验等等,都比以前的教材有很大的改进。但也有些实验有待商榷。首先,材料和仪器对农村学校来说不好找,如铝箔、电解水的电极、储气瓶等,更不要说通风橱之类,所以相关实验就无法完成;第二,有些实验在教参上应有相关的建议,使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少走弯路。如二氧化硫的制取,初中学校只能用硫磺在空气中燃烧或硫在氧气中燃烧制取,而二种方法的实验效果相差很大,又如做空气与人体呼出气体的对比实验,人呼出的气体用排水法和向上排气法收集的气体实验的效果也有很大差异;第三,教材中各种单位改用符号表示缺乏补充说明。如:分钟用时min表示等,师生都有感到很陌生,再就是建议教材附录中增加上网的有关知识,使师生更容易掌握这一获取最新信息的方法;第四,在不发达地区,中考的竞争是非常觎的,比如我们县每年有4千多名初中毕业生,普通高中只录取几百人,难怪有人说中考比高考的竞争都更剧烈,中考只有一次机会,而高考可以反复地考。所以各个学校都在上学期就把下学期的大部分内容提前完成,以争取到充足的时间进行复习。过去只有一本书,还好处理,现在分成上、下两册,新书未到,老师也没有书,学生更无邮,这就给一些不法的书商、印刷厂家带来了机会,仅仅第八、九两单元的复印件,就收一元多,既加重了学生的经济负担,也无法跟正式的课本相提并论。今年的实验区赚钱,明年的市场前景更是可观。望引起有关方面的高度重视。

总之,实施新课程是大势所趋,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在改革中出现问题是难免的,我坚信有全社会的广泛支持,新一轮的改革一定会取得圆满成功。以上观点是笔者的一点浅见,不当之处在所难免。敬请各位专家和同行批评指正。


作者: 与你同行    时间: 2008-9-15 07:00
标题: 回复:初中化学获奖论文浏览
明确课改目标更新教育理念



江西省樟树市第二中学 雷国生



──使用新教材的一点体会

这一次课程改革,改变过去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从单纯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学会合作。

要达到这一目标,必须更新教育理念。人民教育出版社200l年6月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上、下册)(以下简称新课标化学教材)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以)2001年初审通过。我市2002年秋季使用,我认为该教材改革目标明确,教育理念全新。

一、充分体现启蒙性、基础性

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认识多姿多彩的化学世界,领悟化学变化及物质的奥秘。如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从学生普遍熟悉关心的蓝天碧水到丰富多彩的日用品,治病救人的药品,再到新材料、新能源。很适合初中学生的认识过程,开始就感觉到化学其实早就天天在我们身边,只是我们没有认识到。为了今后的学习、生存必须去认识。接着从历史讲到现在乃至将来,展现在学生面前的都是基础的、诱人的化学世界。从而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使学生感觉学习化学的愉快,发现探究过程的趣味性,体验成功的喜悦。并进一步认识探究活动应该关注什么;体会出科学的态度、合理的步骤、正确的方法是实验成功的关键。

在教学中,抓住学生的心理,第一次接触化学,由好奇心引发求知欲望,虽然教师生动的讲解,诱人的描述必不可少。但教师应早作准备。如在探究蜡烛燃烧及人呼出、吸入气体这一现象中,不应过分强调标准、规范,而应注重态度、情感。指导学生关注些什么,使学生求知活动目的明确,愿意探究。不应过分注重结果,而应指导学生如何观察。由于9月初南方气温还较高,罩在烛焰上方的烧杯及对着玻璃片呼气都很难看见水珠,可启发学生分析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什么?是否有办法可看到?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形成持续学习化学的兴趣,如让学生回家从冰箱中拿出干燥玻璃片、烧杯进行实验,现象很明显,还有的学生进而去探究家里液化石油气的燃烧,这样学生能逐步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增强学好化学的自信心。

二、新课标化学教材充分体现了让学生具备适应现代生活及未来社会所必须的化学知识、技能方法和态度

为未来生存和发展具备必要科学素养的理念。如元素概念的形成,一改过先严格定义,再进述后应用的教材编排程序。而是根据当代学生接触物品丰富,媒体信息来源广泛的特点,先让学生领会各种补剂时(补钙、锌、铁、硒等)就是指元素,了解门捷列夫元素周期表,一段感性认识以后,再讲述元素概念,符合一般认知规律。化学用语也是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渐渐认识、使用,到系统讲述时,给人以水到渠成之感。这些使学生终身学习化学必需的知识在学生积极认识物质世界及变化过程中逐步积累的方式,符合循序渐进的基本教学规律。学生在掌握基本技能,探究活动中学习科学探究方法的同时,也学习最基本的知识。如第三单元课题1 水的组成 水电解实验产生氢气和氧气,学习检验反应产物,H2纯度等基本技能和方法,培养科学的态度同时进行安全教育。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思维方法,应用元素概念,渗透守恒思想。同时学习水、氧气等常见物质化学式的书写,继而引出单质化合物概念。在教学中,应特别注意实验过程中科学态度和安全意识的培养,还应注重由产物反推反应物的思维方法,以及元素、化学式的教学活动。我体会到,在该课题中,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同程度的收获,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良好的发展。

三、新课标化学教材充分注意到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感受化学的重要性,了解化学与生活的关系,逐步学习用化学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如第七单元课题2 燃料和热量。学生先探究化石燃料在生产生活中的作用。还有一个罐装液化石油气瓶,学生仿佛回到自家厨房里,感受到燃料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性,认真探究,分析又发现使用液化石油气应特别注意安全问题。(瓶内气压强大,泄漏与空气混合点燃可能爆炸,燃烧不充分产生CO使人中毒)。特别是探究后的讨论:①石油可直接作燃料吗?石油产品中哪些是常用燃料?②煤气泄漏会造成什么危害?使用罐装液化气在安全上应注意些什么?在教学中,第1题让学生假想,如果现在突然没有了石油,世界是什么样子?学生争着发言:“交通中断”“许多工厂停产”“家庭生活困难”等等,继而讨论石油直接作燃料又有何问题。学生积极思考,石油是复杂的混合物,直接作燃料不仅污染严重而且不能适用于各种热机、燃具。第2题的讨论更加热烈,学生自然将CO的性质(可燃性、毒性),物理知识(气压大、钢瓶必须能承受很大压力),控制反应条件(防止产生CO)等知识联系起来思考、分析安全上应注意的事项就深深地扎根头脑中了。

四、让学生有机会主动地体验探究过程,在知识的形成、联想应用过程中养成科学态度,获得科学方法,在“做科学”的探究实践中逐步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新课标化学教材这一教育理念尤为突出。如第二单元课题1 空气,在空气组成的实验中,实事求是,不放过(减少的体积稍小于1/5)实际与理论的小小差距,诱导学生分析原因。这样的编写是有意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在教学中,实验后让学生描述现象,粗心学生可能发现不了这小小的差距,而细心的学生发现了,但又不敢说,我就启发学生尊重客观事实一说真话、实话。这无疑使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养成“做科学”的态度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还有如第六单元课题2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不只是传授怎样制二氧化碳的知识,而是使学生通过探究活动获得制取气体的方法,使学生在今后的制气过程中,从装置的选择到实验操作都形成较强的能力。增强了再学习,终身学习的信心。

五、新课标化学教材使学生了解化学对人类文明发展的巨大贡献,认识化学学科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促进人类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相信化学为实现人类美好的未来将继续发挥重大作用

教材开篇就明确指出,化学材料、能源、环境和生命科学等研究上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上、下册的许单元始终把资源、环保、生命科学意识贯穿其中。从空气、水资源、化石燃料、金属矿物的利用和保护到新的合成材料及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无一不将化学与人类社会紧密联系在一起。如第七单元课题2 燃料与热量,在讲述化石燃料重要性之后,紧接着由学生计算和图示后,深感能源危机就在眼前、自然发问:“我们该怎么办?”教师因势利导,增强学生节约能源,开发新能源的意识,培养关心社会的情感态度也就很自然了,还有第七单元课题3 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从酸雨危害的探究到汽车尾气污染的认识及防治,通过探究讨论,使学生认识减少化石燃料使用,开发新能源的重要性,增强环境保护的责任感,并激发求知欲,如何开发新能源,使人类未来生活得更美好。

六、新课标化学教材还为学生发展提供了多样化的评价方式,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反思与自我评价

如探究活动,学习小结,小论文的反思及自我评价等。

总之,新课标化学教材改革的目标明确,教育理念全新,使学生在学知识、基本技能时充分注重过程和方法,也增强对社会的责任感,培养科学态度,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开始接触教材时,感觉有些零乱、不系统,后来通过教学发现,是教师的教育理念没有更新,还是以学科为中心而不是以社会为中心。所以只有明确课改目标,更新教育理念,才能使用好新教材。


作者: 与你同行    时间: 2008-9-15 07:00
标题: 回复:初中化学获奖论文浏览
对化学新教材的实践与思考



江西高安市大城中学 邓迷花



本学年初三化学采用了人民教育出版社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简称新教材)。开学初,我通读了整个上册教材,找出了它与旧教材的一些差异,对于怎样让性更易接受,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应在实践中摸索、探讨,因材施教,才能取得较佳的效果。

以下,简述我几个月来对新教材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一、坚持发展性原则,面向全体学生

新教材最突出的特点是实验较多,新增的活动探究也较多,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在实验中每个学生郊有机会动手动脑;亲身体验变化的过程、结果。也使学生亲身体会实验是获取化学知识科学习科学探究方法等的重要手段,可以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尊重客观事实、善于合作等优良品德。实践证明,多开展化学实验可发展学生的合作、分析、归纳、总结等能力,如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中课题3走进实验室,我边讲操作规则边演示了几个基本操作,当我问学生想不想自己动手时,学生摩拳擦掌,跃跃欲试,于是我带他们真正走进了实验室,做[实验1-3]、[实验1-5],我让学生分成12个组,每组四人,每人轮流动手。先做锌粒与盐酸的反应,两种反应物一接触就剧烈反应,学生惊奇地边做边观察并认真记录现象,有的边做边问:这个反应怎么这么快?冒出的气泡是什么?怎么试管的温 度会多高?我一一给他们简略解答后,告诉他们,只要你们有兴趣并能认真学下去,以后你们就能用学到的知识解释现象并验证产物,接着做硫酸铜溶液与氢氧比钠溶液反应的实验,看到有蓝色絮状沉沉生成。加热这个反应后生成的物质,发现蓝色絮状沉淀消失,试管中出现黑色物质。这些初学化学的学生顿觉眼界大开,有的迫不及待地追问这是些什么物质,我略说了一下答案,并没有要求他们记注产物,只要求他们能讲出实验现象。但后来发现,同学们对亲手做的实验印象特深,产物、现象同时牢牢记住了,对氢气燃烧产物的检验,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也都理解,掌握得较快。在做[实验1-3]、实验[1-5]中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各组配合非常默契,同时发现和提出了不少有探究价值的问题,这样既发展了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也发展了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

再者,新教材的第一个阅读栏中,绿色化学的知识有其重要的意义,说明化学在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而不断发展,这就不仅要求从事化学方面工作或研究的人,还要求我们教化学的教师及学化学的学生都应有发展的思想。只有认真学习、钻研化学知识,才能不断充实、完善和发展自己,从而使学生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二、坚持实用性原则,贴近学生的生活,联系社会实际,让学生感受化学就在身边

新教材的实用性较强,从学生熟悉的身边现象入手,引导他们发现问题,展开探究以获得有关的知识和经验。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使他们感受身边的化学物质和化学变化,增强学习的兴趣,加深他们对化学知识在生活实际中应用的认识,如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水是学生生活中最熟悉的物质,这样从生活实际出发,展示水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让学生感受到化学就在生活中。当学到课题3《水的净化》时,学生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对于净水流程、折叠滤纸、过滤操作,区分软水、硬水,特别讲述到硬水给生产、生活带来诸多不利与烦恼时,学生更是听得入神,我带了几瓶井水、河水到教室让两个学生在讲台上进行了过滤操作,之后布置他们周末回去可在家里用代用品进行过滤操作,经讨论学生知道了该用哪些代用品:小的油漏斗代替漏斗、餐巾纸(或卫生纸)多叠几层代替滤纸,筷子代替玻棒。通过对水的认识,学生知道自然资源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人类应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与自然和谐共处,保证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另外学生还能从新教材的《化学·技术·社会》栏目中深刻理解化学对人类进步、社会发展的关系,领悟到化学学习的价值,从而培养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责任感。

三、坚持直观性原则,让学生易接受抽象性知识

新教材有直观性特点,课本上彩色图像较多,这些插图形象生动,让学生从直观到抽象有了过渡,起了桥梁作用。如第四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中的课题3离子,离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观粒子,对学生来说比较抽象,而离子的形成是本课题的核心,是教学的重点。新教材中配了彩色插图:钠原子边踢一个电子边说:“电子走开,我要形成相对稳定结构”,氯原子赶忙捞住被钠原子踢来的一个电子并说:“我需要电子,我也要形成和对稳定结构”,钠原子、氯原子得失电子后分别形成了钠离子、氯离子。由于静电作用,钠离子和氯离子手拉手地结合成化合物氯化钠。这样学生仔细观察了类似卡通人物的离子、电子,就能直观、形象地理解和掌握知识点,再如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课题2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中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时,新教材中也采用了类似卡通人物的原子站在中间有一支点的木板的两端,当两边大小人物数目不多时,像在玩翘翘板,当两边大小人物数相等时木板平衡了。课本中的图片把化学中抽象的分子、原子、离子、电子拟人化直观而有趣,对学生较快掌握并领悟知识的内涵大有帮助。

四、坚持互动性原则,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新教材中讨论栏较多,这就要求学生平时也多争论,才能准确地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俗话说得好“理愈争愈明,愈辩愈清”。争讨中学生个个有不甘寂寞的冲动,而要说得确切,就要平时基础打扎实,堂堂课过关。无形中学生之间形成了一股奋发问上的竞争意识。如: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中课题1燃烧和灭火就有两个讨论栏.先讨论:根据燃烧的条件推论灭火的原理,后讨论:从现实生活中的灭火实例来分析其灭火的原理。领悟能力强的学生即兴发言。不太理解的立即翻书之后也能说出其所以然,通过两次讨论,学生能当堂掌握知识要点。再如学完二氧化碳的知识后,我让学生讨论或查找资料,以二氧化碳为题写篇小论文,学生思维活跃,有的以采访方式写,有的写成童话,有的以电视科技栏的形式出现等,有位学生写道:“Hello!my name is CO2,我的家庭里有4位成员,碳爸爸、氧妈妈,弟弟CO和我。我的性格分为两大类:一是物理性格,二是化学性格……最后,我想告诉你们一个秘密:我愿意为人类明天美好的生活,奉献终生。”从以上可知讨论对提高学生其他方面的如表达、思维、互助等化学科之外的能力大有益处。还有新教材中讲述化学式的意义、化学方程式的意义中分别有图片:四个学生兴高采烈地围在一块,一人说出了一点意义,这对于学生形成互动互助风气有鼓动作用。

以上是我个人对新教材的有利方面的浅析,我以为不利方面也有一些,如第二单元的习题中,氧化物的判断出现过早,呈跳跃式,若在提出元素、单质、化合物的概念之后出现学生会更易更快地接受。

总之,新教材是适应现时的素质教育理念的,无论对推动化学教改的进程,还是对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都大有裨益。



作者: 与你同行    时间: 2008-9-15 07:00
标题: 回复:初中化学获奖论文浏览
实施化学新教材所引发的变化



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教育局教研室 薛青峰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义务教育阶段的新课程已走进学校,走入课堂。在新教材实施过程中,教师普遍认为,这套新教材体现了教学过程的开放性,鼓励教师实施个性化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科学素养。新教材的实施已给我们的教学带来了巨大的变化。

教学观念的变化


观念是行动的灵魂,对教师的教学而言,教师具有什么样的教学观念,就有什么样的教学方式。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认为自己只是教材规定知识的阐释者和传递者,而学生也只能是教材规定知识的接受者和吸收者,教师在这种观念的支配下,课堂教学过程就成了教师的“表演”过程,教师始终处于教学活动的中心,学生是配角、听众或观众。但现在教师认为教学过程不仅仅是教师教、学生学的简单过程,更是一种师生相互交流、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双边活动过程,教学过程不仅仅是学生接受知识的学习过程,更是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进而形成能力的过程,是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过程。


教师教学观念的变化导致教学行为发生变化。例如,第一单元的课题二(相当于以前的绪言课)的处理,以往教师都将绪言中出现的重要概念和重要知识作为“主料”,而把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辅料”。但现在许多教师都把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使学生对化学产生一种前所未有的冲动作为教学重点。有的教师不惜花费2~3节课来完成课题1的教学,使学生真正地体会到确实是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从而激起他们对化学世界的憧憬,产生浓厚的学习化学的兴趣,学生一旦有了兴趣,以后的化学学习对他们就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一种愉悦的体验过程,学习效率就会大大提高。

教学方式的变化


先进的教学观念是通过先进的教学方式体现出来的,同时教学观念的转变也必须是在教学方式的转变过程中得以实现的。教学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让学生掌握正确的结论,如概念、原理、实验的基本操作等,因此,教学过程必须重视正确结论的掌握,这是毋庸置疑的,但就学生获得正确结论的过程而言,在新教材实施前后却相距甚远。传统的教学方式重结论而轻过程、重学会而轻会学、重视知识的积累和认知能力的增长而轻视知识的构建和方法的掌握、重视问题的解决而轻视问题的发现。教师只需要将知识进行讲解,实验进行演示甚至讲解,学生也只需记忆、模仿。这种教学方式剥夺了学生思考问题、发现问题的权利,其培养出来的所谓好学生也只不过是些应试高手,他们缺乏创新意识、缺乏自我探索学习的能力。但在新教材实施后,教学方式已有较大的改变,不仅重结论,更重过程,重视引导学生发现问题,重视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


例如,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固体加热制取氧气的教学,在传统上大多采用如下流程:教师边讲解边演示实验,然后总结实验中注意事项,最后学生实验。笔者听了一位教师的课,他是这样处理的:他将学生分成四人一组,教学过程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让学生分组讨论并组装制取氧气的整套装置(由于学生已经具有排水集气和给固体加热的基本知识,因此这一点对学生来说并不困难),教师巡回视察,各小组展示自己的装置并总结装置中的注意点(至于装置中的细节问题,如棉花、伸入大试管内的导管不能太长等,教师此时也没有指出);第二阶段是制取氧气。开始前教师作适当提醒:让学生注意观察整个实验过程中各部分可能出现的实验现象,然后各小组利用自己的装置分别用排水集气法制取两瓶氧气,接下来学生开始汇报自己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并分析可能的原因,对于那些非正常的现象,大家一起研究并提出实验改进的具体方案。如有的学生观察到导管内有紫红色物质,使水槽中的水有点淡红色,从而得出试管口放置棉花的原因,在此处许多学生提出了形形色色的棉花代用品如卷筒纸、玻璃丝等等;有的学生观察到在实验结束时插在水槽内导管中有水在上升,从而认识到实验结束时先移出导管后撤酒精灯的重要性;有的学生说自己一开始时没能收集到气体,从而认识到实验开始前检查装置气密性的必要性。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学生不仅掌握了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固体加热制取氧气的基本操作,更重要的是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悟出了许多道理,这对于他们以后的学习是很有帮助的。


学习方式的变化


学生的学习方式一般来说可以分为接受式和探究式两种。相对而言,这两种学习方式各有利弊。接受式学习方式可以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取大量的知识,而探究式学习方式在这一点上要逊色得多。正是基于此,在以前的应试教育中,教师在选择学生的学习方式上几乎都是接受式。但在接受式学习过程中,学生纯粹是知识的容器,他们的自主性和能动性得不到张扬和发展;相反,探究式学习的最大优势在于把学生的学习过程转变为学生的发现、探究、研究的活动过程,使学生的自主性和能动性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切实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将学生的“我学会”转化为“我会学”。例如,“调查与研究”“家庭小实验”等栏目的设置都为探究性学习提供了很好的素材。即使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关于“分子性质”的学习,以前都是教师直接将结论呈现给学生,而新教材是让学生通过观察苯分子的图像,在讨论交流中得出正确的结论。


但对于现在的初中学生而言,两种学习方式都不可相互替代,应让两者达到动态的、和谐的统一。目前虽然教师还不能完全达到这样的要求,但在他们的头脑中已经具有了这样的意识,在他们的行动中也有了这样的尝试。

评价标准的变化


评价标准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的变化。


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一般是以学生对学习结果(主要是指知识与技能)的掌握程度为基本依据,通过检查学生学习结果的质量来评价课堂教学的好坏。但是这种结果性评价并不能全部反映课堂教学的质量,因为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两种教学目标是不能直接反映到学习结果中的,但它们也都是化学教学的基本目标要求。基于课程标准对教学目标维度的变化以及教师在实施教材中的体会,现在教师在评课时会经常出现“兴趣”“活动”“探究”“讨论”“体验”等词语,也就是说,教师在评价课堂教学质量的时候不仅关注结果性评价,同时也关注过程性评价。换言之,以前的课堂教学评价的标准是关注教师如何去教,而现在关注的是教师如何组织学生去学,初步建立了“以学论教”的课堂教学评价的标准。


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的变化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科学的探究精神,使教师更加关注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过程与方法以及与之伴随的情感体验、价值观的形成,真正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全面发展。


2.对学生评价标准的变化。


传统教学大纲关注的是学生在知识、技能方面的要求,而新的课程标准着眼于学生素质的提高。在新教材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对学生评价标准要发生相应的变化,由原来只关注学习成绩的单一评价扩大到对学生的道德品质、学习态度、情感意志、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等诸多方面的综合评价。教师对学生评价标准的变化引发了教师对“差生”态度的转变,这使得“差生”对化学学科的态度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对学习化学有兴趣了,这为全面提高化学教学质量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作者: 与你同行    时间: 2008-9-16 07:41
标题: 回复:初中化学获奖论文浏览
让学生以轻松愉快的心情去学习化学



江苏省无锡市南泉中学 王静春



──《水的净化》教学片段及评析

师:我们无锡素有“渔米之乡”的美誉,因为我们拥有一个美丽的太湖。太湖美在哪里呢?

生:太湖美在太湖水。

师:有一首歌唱出了太湖水的美丽。请大家欣赏歌曲《太湖美》片段。

[师生共同欣赏]……

师:现在的太湖水美不美?

生:不美。现在的太湖水被污染了。

【教师拿出两杯水,一杯混浊,另一杯清澈】

师:[指着清澈的水]以前的太湖水象这杯水一样清澈。[指着浑浊的水]这是现在的太湖水。你们喜欢哪种太湖水?

生:喜欢以前的太湖水。

师:现在的太湖水浑浊了,怎样让它变澄清呢?请大家想想办法。

【教师表演魔术】课前,教师配制一烧杯Ca(OH)2悬浊液,准备一块能盖住烧杯的黑布,在黑布的一面用细线系上一只小药瓶,向小药瓶内注入足量盐酸,保证盐酸与烧杯内的Ca(OH)2完全反应。教师用黑布盖住烧杯(这时,小药瓶进入烧杯内,盐酸与Ca(OH)2反应。)

生1:不能向河里、湖里倒垃圾。

师:这个办法可行。【此时教师伸出手,做出凌空抓住这个办法,并把这个办法放入烧坏的动作】

生2:工厂的废水要经过处理后排到河里。

师:这个办法可行。【此时教师伸出手,做出凌空抓住这个办法,并把这个办法放入烧杯的动作】

生3:植树种草,防止水土流失。

师:这个办法可行。【此时教师伸出手,做出凌空抓住这个办法,并把这个办法放入烧杯的动作】

生4:居民的生活用水要经过处理后排到河里。

师:这个办法可行。【此时教师伸出手,做出凌空抓住这个办法,并把这个办法放入烧杯的动作】

生5:定期挖出河里、湖里的污泥。

师:这个办法可行。【此时教师伸出手,做出凌空抓住这个办法,并把这个办法放入烧杯的动作】

师:同学们想了很多办法,让太湖水变得清澈。这些办法一齐用上、若干年后,太湖水一定会变得更加清澈美丽。

【教师揭开黑布】

生:烧杯内浑浊的水变澄清了。

师:除了同学们刚才讲到的方法外,还有很多方法能使浑浊的水变澄清。下面,我们学习《课题3 水的净化》。

……

【评析】

让每一个学生以轻松愉快的心情去认识多姿多彩、与人类息息相关的化学,积极探究化学变化的奥秘,形成持续的化学学习兴趣,增强学好化学的自信心。这是化学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欣赏歌曲《太湖美》,不仅让学生以轻松愉快的心清去学习化学,还激发学生热爱太湖、热爱家乡的情感,增强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他们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感受化学的重要性,了解化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逐步学会分析和解决与化学有关的一些简单问题。这也是化学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教师根据学生己有的经验,组织学生讨论治理太湖的办法,同时,用小魔术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过教师课前的精心准备,在课堂上让学生以愉悦的心清、强烈的求知欲去学习新的化学知识。


作者: 与你同行    时间: 2008-9-16 07:41
标题: 回复:初中化学获奖论文浏览
使用新教材教学后的几点思考



江苏宜兴市实验中学 刘红娟



一、认真领会新课标,确立教育新理念

《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新课标》)明确指出,使每个学生都具备适应现代生活及未来社会所必须的化学知识、技能,具备适应未来生存和发展所必备的科学素养,也就是说要把促进学生的发展,即以“学生发展为本”作为基本出发点。所以,我们必须改变灌输式教学方式,把过分依赖系统地讲授和信息的简单接受的教学方式转变为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有热爱科学的激情、热爱科学的情感,从而亲近科学、探究科学、应用科学。我认为:1.不应基于原教材的结构和编排特点来理解和评价新教材,而应在领会新课标的设计理念的基础上挖掘教材内容,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科学探究的时空,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提高所有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给学生21世纪公民所应具备的基本的化学知识,而不是为了讲好什么铺垫好什么;2.我们的教学方式应多样化,有创新性,改变那种单一的机械教学方式,为学生提供活生生的实验场景,让学生感悟探究学习的过程和方式,而不是提高多少探究能力。

二、加强教学设计,用好情境素材

基于上述设计理念和思路,《新课标》的设置由过去单纯的认知目标转变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同时从内容上选择了从学生已有经验和心理发展水平出发,反映化学学科内容特点,重视科学技术与社会联系的内容,确定了“科学探究”“身边的化学物质”“物质构成的奥秘”“物质的化学变化”“化学与社会发展”五个内容主题。新教材作为体现上述内容的平台,给学生提供了丰富的环保资料、史料、研究性实验、家庭小实验、图片等情境素材。如何用好这些素材,使学生不是获得“裸”着的知识,而是在一定的情境中去自主地学习和探究知识,了解科学研究的方法,体验探究学习的过程呢?我认为在情境设置过程中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突出实践性

学生建构任何知识都必须从感性认识开始,教学情境的创设应注重学生的自身实际和实践活动。新教材在重视实践上大胆地突破,注重从日常生活和生产中选取学生熟悉的素材。我们要利用这些素材,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究活动认识物质的化学变化。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为学生创设生动的实验场景。如“检验鸡蛋壳的成分”的实验,我让学生带些家里的水垢和鸡蛋壳,并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证明它们的成分中也有碳酸钙,然后提供实验药品及仪器让学生上台演示,当学生看到鸡蛋壳与醋酸反应生成的气体真的能使石灰水变浑浊时,都很兴奋。又如石墨导电的实验,钢针淬火的实验都可以让学生用汇报表演的形式在全班面前展示。在这些和生活密切相关的小实验中,学生体会到了知识源于生活,并且这些知识可用来解决一些生活和工作中的问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高,探究学习的气氛也更浓。2.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如“活动与探究”中的实验,尽可能让每个学生都能动手参与实验,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实践,更多地得到理性和感性的探究体验。而有时我们又把“活动与探究”作为边讲边实验的材料,有时作为学生汇报实验的内容,有时作为引入课题和探究问题的情境设置。

(二)注重现实性

化学学科本身就与生活、生产有着紧密的联系;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就要重视创设真实具体的场景,并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生活情景切入教学,不仅仅是从知识的逻辑角度切入。也就是“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如《爱护水资源》一课的教学中,我用烧杯取了一些被污染的水样品,让学生观察颜色和气味,并试问:“这样的水能饮用吗?”“鱼儿能生存吗?”“设想地球上的水若都变成了这样,那么人类还能生存吗?”“保护有限的水资源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如何保护有限、宝贵的水资源?”再通过教学使学生明白爱护水资源一方面要节约用水,另一方面要防止水体污染。最后让学生联系生活谈谈如何节约生活用水。课外作业是调查自己的生活驻地的水污染情况,并提出合理化建议。这节课学生学得生动活泼,并能说出许多节约用水的措施。事实说明,只有贴近学生生活,贴近社会实际的教学场景才会利于学生的主动学习和发展。

(三)加强探究性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诸多的化学理论或者结论是在实验的基础上得出的。加强实验探究不仅能加强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更能促进学生领会实验设计思路,学会用实验验证规律,领会探究化学规律的方法,养成自主探究、创新的意识和习惯,形成和提高创造能力,增加知识积累和丰富直接经验。如《燃烧和灭火》一节的教学,教师首先提出探究的课题──燃烧的条件。然后让学生根据生活经验提出假说:① 可燃物的燃烧只需要氧气;②可燃物的燃烧只需要一定的温度;③可燃物的燃烧既需要氧气又需要使温度达到着火点。接着根据假说设计实验并且分小组讨论。探究过程中,学生根据实验方案进行探究活动。第一个实验,给冷水中的白磷鼓空气;第二个实验,将白磷放在热水中;第三个实验,把白磷放在盛有热水的大烧杯上的铜片上。实验结果是第三个实验中的白磷燃烧起来。最后得出结论: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和氧气接触,并使温度达到着火点。本内容的教学是让学生自主地获取信息、资料后通过小组讨论学习,通过不同观点的交锋、补充、修正,完善认知结构。学生不仅参与设计实验而且动手操作,既感新鲜又颇有成就感。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而且培养了学生的操作能力。在教材中还有许多这样的情境素材可设计成探究活动,如: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反应过程中加催化剂的研究;铁的生锈条件的研究;分子运动性质的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装置的研究等。总之,科学探究是一种重要而有效的学习方式。与以往教材不同,新教材要求学生改变学习方式,强调学生自主、开放的探究学习。从学生的长远发展来看,利于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创新。

另外,面对《新课标》、新教材,“如何优化课堂教学?”“如何处理好知识传授与技能发展,智力品质与人格发展的关系?”等课题都是值得探索的全新课题。


作者: 与你同行    时间: 2008-9-16 07:41
标题: 回复:初中化学获奖论文浏览
新教材新特点



江苏省无锡市教育研究中心 朱增华



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是一套基本符合中学生心理特点和生活经验,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并具有时代特点的新教材。新教材的设计思想是积极倡导从学生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发挥学科自身的优势,将科学探究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使获得化学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也成为理解化学、进行科学探究、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和形成科学价值观的过程。人教版新教材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重视学生亲历的过程

教科书在编写中重视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对科学过程的感受,不过分强调知识的逻辑顺序,使教科书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生活性、实用性以及初中生的年龄特点。如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就完全打破老教材的体例格局,对化学研究的对象、物质变化、物质性质三个知识点只保留了一个。物理变化、化学变化到第二单元课题2中出现,物质性质在第二单元课题1中出现。这样编写好像知识体系不够完整,但站在学生的角度反思一下,学生在学习第一课时时减少了学习上的压抑感,可以以轻松愉快的心情去认识多姿多彩,与人类息息相关的化学,同时也便于教师在教学时将主要精力放在激发兴趣上,也可留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去想像美好的化学世界,去憧憬未来的世界。

教科书体系,结构的构建,很注意融合学科课题与社会课题的相关内容,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首先引导学生走进化学世界,再将科学探究、身边的化学物质、构成物质的奥秘、物质的变化四大重点内容编人教科书。引导学生在无处不在的自然现象(如空气、水、溶液、金属、化合物)中认识、探究身边的化学物质,了解化学变化的奥秘。使学生能从切身的感受中体验化学与人类、社会的密切关系,从而建立起正确的化学学习价值观。教科书以学生对科学过程的感受为基础,采用化学理论与化学事实相结合的编写方法,将知识的学习与过程、方法、价值观等结合起来,促使学生全面达到学习目标。

二、加强探究的力度

教科书将科学探究作为重点内容之一,具有使学生初步了解和体验科学探究的价值、过程和方法,初步形成科学探究的能力,初步掌握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和重要的学习方法,激发学习兴趣,增进对科学的情感,理解科学的本质,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等重要作用。另外教科书还注意设计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学习情境。通过精心创设活动与探究的情境和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更多采用体验学习和探究学习。如蜡烛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通过学生做实验引导他们细心观察、正确测量,分析“质变”与“量变”的关系,亲历科学探究的“滋味”,体验探究的乐趣。学生不仅在探究中习得知识,而且学会科学探究的方法。

三、着力教学内容改革

除将科学探究作为重点教育内容之一外,教学内容实行弹性设计,教材中有“化学·技术·社会”“资料”“拓展性课题”“调查与研究”等内容。设置这些内容,既能激发兴趣,拓展知识视野,又能诱发强烈的求知欲,激励学生去探索、去想像。另外,教科书注意突出重点内容和核心概念,对于一些非重点概念加以淡化,如现将“化合价”定义为“原子之间相互化合的数目”,与原定义“一种元素的原子跟另一种元素的原子相互化合的性质叫元素的化合价”相比,虽然定义得不很严格,但更加通俗易懂,教科书在内容选择中密切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和社会实际,反映最新科技成果,并注重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提供的资料“空气质量日报、预报”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学生阅读时既能激发兴趣,又能从关心生活环境出发,培养他们关心社会的责任感,又如,上、下两册教科书中设置“化学·技术·社会”栏目共8处,上册的绿色化学、人造金刚石和金刚石薄膜,下册的形状记忆合金等内容均反映了我国的最新科技发展,体现了知识的前瞻性,学生学后既拓宽了知识视野、习得了知识,又使化学原理与生活、社会实际、最新科技成果联系起来,从而加深了学生对化学与人类进步及社会发展之间密切关系的了解。人教版实验本化学在内容的改革上加大了力度,但符合实际,教师能够接受,符合客观规律,既有利于教师因材施教,又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

四、注重实验改革

首先,新教材淡化了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之间的界限,新教材中的46个实验,没有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之分,这就给教学留下了很大的空间,有条件的学校还可将这些实验作为边教边实验,也可设置为探究实验。其次,新教材使实验简单化、微型化、生活化。如下册氢氧化钠腐蚀性的实验,不仅简单、生活化,而且形象化,使学生对氢氧化钠的腐蚀性“刻骨铭心”。上册粉尘爆炸的实验既生活化、微型化,操作又简单,并且减小了危险性。第三,增设了探究实验。上,下两册共有活动与探究29处,其中有不少是探究性实验,不仅给学生增加了活动的机会,而且让学生亲历了过程。第四,家庭小实验的设置生活化、简单化,如上册的蛋壳与醋酸反应,下册的淬火、回火、制作叶脉书签等。这些实验用品及药品在家里就可找到,简单易行、现象明显、说服力强,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参与欲望,充分显示了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的特点。

五、习题设置改革

第一,教材编写中对习题尝试分层设置,如下册有关物质的分类习题的设置,对学有余力的学生来说,有一定的思维容量,一般学生可在教师指导下完成。这样的习题能训练科学的思维方法──归纳法,第二,习题设置既注意对“量”的控制,以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又注意对“质”的突破,如上册习题“最近一个月你家的用水量是多少?设想还有哪些环节可以采取节水的措施,提出具体建议并动员全家人共同实施,至下一个月再查一下水表,并计算出你家的节水成果”。这道题的设置联系实际,走进生活,让学生养成关心家庭,培养节水的意识,担负起一份社会的责任。同时,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起着重要的作用。

六、重视插图的改革

教科书中设计用图30多组,不仅是点缀,还有其重要的作用。作用之一,使版面设计新颖活泼,美观实用,如上册的表示化学方程式配平的卡通图新颖、活泼、美观、实用、幽默,对图片上的卡通小人,学生愿意去数、愿意去看,等数完、看完时其中的化学原理已经自通。作用之二,以图代文,创设情境激发求知欲。教科书每单元的单元图赏心悦目,对展示各主题的内涵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也足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如第一单元的图,耐高温的有机玻璃板上蹲了一只活泼可爱的小花猫,该图就增加了化学世界神秘的色彩,促使学生去遐想。作用之三,以图代文,表达生动活泼,简明扼要。如上册表示化学式意义的图,既减少了文字的累赘,又简明扼要地说明了问题。

认真学习化学课程标准和新教材,了解新教材的主要特点,是用活新教材的前提;构建“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是用活新教材的关键;转变教与学的方法,是用活新教材的基本途径。新教材的试用只有依靠广大教师的大胆实践、勇于探索,才能走出一条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阳光大道。



作者: 与你同行    时间: 2008-9-16 07:42
标题: 回复:初中化学获奖论文浏览
人教版初中化学新教材实验报告



辽宁省大连开发区教育科研培训中心 林治强



作为国家首批课程改革实验区,大连市开发区自2001年秋季承担了初中化学课程改革实验任务,执行《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课程标准》),使用人民教育出版社的实验教材(以下简称“新教材”)进行实验。

一、新教材与《课程标准》的适应性

1.新教材较好地体现了《课程标准》的思想,符合新课程的理念。以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为主旨;重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联系;引导以科学探究为主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有利于评价的诊断、激励与发展功能。

2.新教材比较完整地反映和体现了《课程标准》的各项要求。从基本理念出发,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并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注意内容的启蒙性和基础性,选取学生适应现代生活及未来社会所必备的化学知识、技能和方法;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创设学生熟悉的情境,融合学科知识;为学生提供大量活动与探究的过程,培养学生科学的态度,获得科学的方法,提高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通过具体的事例,使学生了解化学对人类文明发展的巨大贡献,认识化学为实现人类更美好的未来将继续发挥重大作用。

3.新教材内容的选择与编排符合《课程标准》的规定,覆盖《课程标准》规定的内容,新教材设置的内容科学。准确,没有违背事实和真理的现象。选取了大量贴近学生生活和社会发展的素材,如“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我们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金属硬度的比较”“碱对鸡爪的腐蚀”“纳米材料”“C60分子”“海底可燃冰”“形状记忆合金”“导电塑料”等内容。新教材既注重内容的先进性,又具有鲜活的生活气息,具有很强的可读性,能调动起学生学和教师教的兴趣。同时新教材具有较强的层次性,在面向全体学生,符合学生的思维水平,降低不必要知识难度的基础上,增加了研究型、开放型、实践型的题目,为每个学生尽可能提供主动学习、发挥自身特点的机会。在编排上注意体现学生的学习过程,体现科学方法的具体运用,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化学概念和观点注意直观性、关联性和发展性。

二、新教材与教师、学生的适应性

1.新教材突破了以“学科为中心”的传统体系,采用“学科与社会”相融合的方式,吸收了学科中心和社会中心体系结构的优点,既注意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又注重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既注意对生活、环境现象的观察和经验,使学生产生对自然、社会的亲近感,拉近学生生活与学科之间的距离,又着眼于学生对科学概念、观点的理解,形成学生最基本的化学视角。同时也促使教师在教学组织和处理上发生转变,从近几年一直强调的学科知识要联系学生生活、联系社会实际,过渡到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逐步融合学科知识,在活动中使学生获得新的经验。改变了以往过于注重书本知识,过于注重知识传授,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

2.新教材将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结合起来,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学习的内容,为教师提示了教学的过程,同时精心设计了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教材中有与学生对话的阅读部分,有引导学生活动的“实验”“活动与探究”“讨论”“调查与研究”等部分,有提纲挚领的“学完本课题你应该知道”的归纳部分。多种形式的活动,有助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供了比较合理和完整的学习过程。

3.新教材突出了化学实验在化学学习中的重要作用。实验内容不单独另立,而是穿插在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元素化合物、化学计算等内容之中,方便学生的学习活动,有利于教学设计,保证学生学习过程的统一和完整。模糊演示实验与学生实验的界限,提倡学生多做实验。实验的呈现方式多样化,增设了“家庭小实验”和“习题实验”。鼓励学生设计实验,降低操作规范要求,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4.新教材注重科学探究,精心设计了“活动与探究”部分,上下册共设置32个“活动与探究”,主要是以实验承载。所涉及的内容广泛,既注重内容的科学性,使学生受到科学方法的教育,又注重探究的价值,提高学习的有效性。同时探究内容尽量符合学生的心理,激发学生的兴趣。如“酸雨危害的模拟实验”“溶液酸碱度对头发的影响”“植物的花瓣或果实制指示剂”等,都颇具新意,深受学生的欢迎,学生也从这些活动中体验到化学的魅力。

5.新教材设计灵活、有弹性,为教师教、学生学留有足够的空间。如新教材采用“单元、课题式”,淡化章节的学科系统性,便于教师调整、处理教材,发挥教师的能力和个性。新教材中设置的“资料”“化学·技术·社会”“拓展性课题”等内容,为不同的学生提供了兴趣发展、知识发展的条件。新教材在实验、讨论、小结、拓展性课题等部分恰当地留有一定量空白由学生完成,使学生不但要学习教材内容,还要通过学习活动补充教材内容,调动学生积极参加到学习活动中去,起到教材与学生交互的作用,其中不少地方蕴涵着对学生学习方法、科学方法的良好影响。

通过使用新教材,教师和学生都有较大的变化。从教师方面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在教育观念上,教师能更多地关注学生,从学生自身的发展需要出发,给学生更多的活动时间和空间,放开学生的视野和思维,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不再是以往的“短期效应”。(2)在教学行为上,教师在重视“知识与技能”的基础上,加强了对学生“过程和方法”“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的重视,强调学生对学习过程的体验,注意对学习方法和能力的培养,在学生学习活动中,给学生判断、决策的机会,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树立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不再是以往的“知识本位”。(3)在自我意识上,增强自我提高、自我发展的紧迫感,主动调整知识结构和教学技能,增强教学研究的主动性,不再是以往的“一劳永逸”。从学生方面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学习兴趣有所提高。以前学生刚学习化学时,由于固有的好奇心,学习兴趣很高,但随着化学知识的增加和知识难点对学生的“分化”,学生的兴趣逐渐降低。通过使用新教材,这种情况有所改善,在今年的中考中,全区及格率比去年有所提高。(2)学习方式有所改变。以前学习方式基本是听课、看书、做题的循环往复,学习过程中自主学习的成分很少。目前学习方式正在向探究学习、合作学习、自主学习的多样化方向发展。仅以作业为例:已不单单是做题,而是家庭小实验、小制作、小论文,学习体会等多种形式。(3)获取知识的途径有所变化。教师已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惟一途径,参观考察、社会调研、学生之间交流、资料网络查询等已逐渐成为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

三、新教材与地区、学校的适应性

新教材在内容选材、实验器材、活动方式设计、社区资源利用等方面,充分考虑了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情况,具有比较好的普遍适应性,是通过努力都可以达到或解决的。开发区既有城市初中,也有农村初中,没有因为所处的地域不同、社区不同,而造成教学过程和学生活动等方面的不同。

四、新教材呈现方式分析

1.新教材在呈现方式上灵活多样、科学合理,令人耳目一新。本着“学科与社会”相融合的设计思路,使知识顺序、活动编排相互匹配、相互补充。

2.新教材文字规范、准确,计量单位采用规定的名称和符号,化学名词、术语均符合国家标准;文字表达简练、流畅,增强了对话功能,比较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设计制作精美,图表规范、科学、清晰、多样。突出重点,与教材内容配合紧密;感官效应强烈,内涵寓意深刻,有助于学生理解内容;趣味性强,有吸引力,发挥出图表的独特教学功能。例如,“外国人不认识中文元素名称”“钠与氯气反应形成氯化钠”“化学方程式配平”等,版面设计突出核心内容,层次感强,有助于学生课堂学习、记忆;色彩搭配合理,符合“用眼卫生”。

3.新教材中的活动安排及建议具有针对性,注重将“三维目标”融合在同一过程之中;案例具有典型性,例如,探究活动(或实验)报告、质量守恒定律的活动与探究、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例题1]等,都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范例。

总之,实践证明,人教版新教材具有比较好的适应性和可操作性,对于能力一般的教师按照实验教材的内容和设计思路进行教学,可以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对于能力强的教师利用教材提供的素材,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的特点和能力,创造性地完成教学任务。较好地体现了教材改革和教学改革的连续性。

五、新教材有待改进的方面

1.部分语言的学术味道还是浓了一点。例如:实验教材第一单元的课题1“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给人一种学术报告的感觉,通俗化、生活化不够;在绿色化学中提到的“提高原子的利用率”,在有机合成材料中提到的“细菌分解”等,都是专业性很强的概念,理解起来有困难。

2.有些实验在操作上要求较高,不易完成。例如,点燃蜡烛刚熄灭时的白烟的实验,加热5%的过氧化氢溶液时带火星木条复燃的实验,粉尘爆炸实验,等等。

3.十二单元化学与生活,学科特点突出得不明显,缺乏具体学科知识承载,常识性知识不容易激起学生兴趣,可不单独设置,宜采用分散融合的方式。


作者: 与你同行    时间: 2008-9-16 07:42
标题: 回复:初中化学获奖论文浏览
实施初中化学新教材所引发的变化



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教育局教研室 薛青峰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义务教育阶段的新课程已走进学校,走入课堂。在新教材实施过程中,教师普遍认为,这套新教材体现了教学过程的开放性,鼓励教师实施个性化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科学素养。新教材的实施已给我们的教学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教学观念的变化

观念是行动的灵魂,对教学而言,教师具有什么样的教学观念,就有什么样的教学方式。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认为自己只是教材规定知识的阐释者和传递者,而学生也只能是教材规定知识的接受者和吸收者,教师在这种观念的支配下,课堂教学过程就成了教师的“表演”过程,教师始终处于教学活动的中心,学生是配角、听众或观众。但现在教师认为教学过程不仅仅是教师教、学生学的简单过程,更是一种师生相互交流、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双边活动过程;教学过程不仅仅是学生接受知识的学习过程,更是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进而形成能力的过程,是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过程。

教师教学观念的变化导致教学行为发生变化。例如,第一单元的课题1(相当于以前的绪言课)的处理,以往教师都将绪言中出现的重要概念和重要知识作为“主料”,而把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辅料”,但现在许多教师都把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使学生对化学产生一种前所未有的冲动作为教学重点。有的教师不惜花费2~3节课来完成课题1的教学,使学生真正地体会到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从而激起他们对化学世界的憧憬,产生浓厚的学习化学的兴趣。学生一旦有了兴趣,以后的化学学习对他们就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一种愉悦的体验过程,学习效率就会大大提高。

二、教学方式的变化

先进的教学观念是通过先进的教学方式体现出来的,同时教学观念的转变也必须是在教学方式的转变过程中得以实现的。教学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让学生掌握正确的结论,如概念、原理、实验的基本操作等,因此,教学方式必须重视学生对正确结论的掌握,这是毋庸置疑的,但就学生获得正确结论的过程而言,传统的教学方式往往重视不够。在新教材实施后,教学方式已有较大的改变,不仅重结论,更重过程,重视引导学生发现问题,重视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

例如,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教学,在传统上大多采用如下流程:教师边讲解边演示实验,然后总结实验中注意事项,最后学生实验。笔者听了一位教师的课,他是这样处理的:他将学生分成四人一组,教学过程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让学生分组讨论并组装制取氧气的整套装置(由于学生已经具有排水集气和给固体加热的基本知识,这一点对学生来说并不困难),教师巡回视察,各小组展示自己的装置并总结装置中的注意点(至于装置中的细节问题,如棉花、伸入大试管内的导管不能太长等,教师此时也没有指出);第二阶段是制取氧气。实验开始前教师作适当提醒:让学生注意观察整个实验过程中各部分可能出现的现象,然后各小组利用自己的装置分别用排水集气法收集两瓶氧气,接下来学生开始汇报自己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并分析可能的原因,对于那些非正常的现象,大家一起研究并提出实验改进的具体方案,如有的学生观察到导管内有紫红色物质,使水槽中的水出现淡红色,从而得出试管口放置棉花的原因,在此处许多学生提出了形形色色的棉花代用品如卷筒纸、玻璃丝等等;有的学生观察到在实验结束时插在水槽内导管中有水在上升,从而认识到实验结束时先移出导管后撤酒精灯的重要性;有的学生说自己一开始时没能收集到气体,从而认识到实验开始前检查装置气密性的必要性。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学生不仅掌握了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固体加热制取氧气的基本操作,更重要的是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悟出了许多道理,这对于他们以后的学习是很有帮助的。

三、学习方式的变化

学生的学习方式一般来说可以分为接受式和探究式两种。相对而言,这两种学习方式各有利弊。接受式学习方式可以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取大量的知识,而探究式学习方式在这一点上逊色得多。以前教师在选择学生的学习方式上几乎都是接受式。但在接受式学习过程中,学生往往成了知识的容器,他们的自主性和能动性得不到张扬和发展;相反,探究式学习的最大优势在于把学生的学习过程转变为学生的发现、探究、研究的活动过程,使学生的自主性和能动性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能切实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将“我学会”转化为“我会学”。例如,“调查与研究”“家庭小实验”等栏目的设置都为探究性学习提供了很好的索材。即使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关于“分子性质”的学习,以前都是教师直接将结论呈现给学生,而新教材是让学生通过观察苯分子的图像,在讨论交流中得出正确的结论。

对于现在的初中学生而言,两种学习方式都不可相互替代,应让两者达到动态的、和谐的统一。目前虽然教师还不能完全达到这样的要求,但在他们的头脑中已经具有了这样的意识,在他们的行动中也有了这样的尝试。

四、评价标准的变化

评价标准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的变化。

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一般是以学生对学习结果(主要是指知识与技能)的掌握程度为基本依据,通过检查学生学习结果的质量来评价课堂教学的好坏。但是这种结果性评价并不能全部反映课堂教学的质量,因为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两种教学目标是不能直接反映到学习结果中的,但它们也都是化学教学的基本目标要求。基于课程标准对教学目标维度的变化以及教师在实施教材中的体会,现在教师在评课时会经常出现“兴趣”“活动”“探究”“讨论”“体验”等词语。也就是说,教师在评价课堂教学质量的时候不仅关注结果性评价,同时也关注过程性评价,换言之,以前的课堂教学评价的标准是关注教师如何去教,而现在关注的是教师如何组织学生去学,初步建立了“以学论教”的课堂教学评价的标准。

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的变化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科学的探究精神,使教师更加关注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过程与方法以及与之伴随的情感体验、价值观的形成,真正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全面发展。

2.对学生评价标准的变化。

传统教学大纲关注的是学生在知识、技能方面的要求,而新的课程标准着眼于学生素质的提高。在新教材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对学生评价标准要发生相应的变化,由原来只关注学习成绩的单一评价扩大到对学生的道德品质、学习态度、情感意志、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等诸多方面的综合评价。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标准的变化引发了教师对“差生”态度的转变,这使得“差生”对化学学科的态度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对学习化学有兴趣了,这为全面提高化学教学质量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总之,新教材的实施带来了许多变化,只要我们认认真真地将新教材的教学理念贯彻在我们平时的教学中,素质教育就一定能够得到真正的落实。



作者: lspjy    时间: 2008-9-17 06:59
标题: 回复:初中化学获奖论文浏览
更新教学观念培育创新人才



江苏省无锡市南泉中学 尤敏敏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古往今来,人类光辉灿烂的思想文化,高度发达的科学技术,都闪耀着创新的光芒。一个民族的创新能力,直接关系着民族的兴衰成败。因此化学教师培养具有创造能力的人才,已是刻不容缓、义不容辞。


在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精心设计教学过程,突出趣味性、探究性、过程性、实践性,让学生直接感受和体验、探究和发现,以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训练学生的创新技能,为培育创新人才坚实基础。


一、紧密联系实际,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


化学源于生产实践,又要为生产实践服务。因此化学教学只有密切与生产、生活的联系,树立应用的意识,让学生在学中用,在用中学,才能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


例如:在学习灭火的原理和方法时,我联系日常生活中可能出现的几种灭火情况,要求学生根据灭火原理思考以下一组问题:木材燃烧、通电电线燃烧、柴油燃烧这三种情况采用的灭火方法是否相同?为什么?应分别采用什么有效措施来灭火。由于这些问题是由学生熟悉的生活问题引入的,所以,学生一开始就产生了强烈的探究兴趣,随着问题的不断解决,学生的成功感不断增加,以此诱发他们的创新兴趣,激发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由此可见,化学教学时,要把教学内容与生活实践相结合,通过对生活中一些问题的探讨,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决策能力,以此来增加学生的探究兴趣和创新兴趣。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从问题的提出到问题的解决都始终把与科技有关的问题置于学生的日常生活和社会背景下进行处理,使学生能从科学技术的角度理解社会。


二、加强学科渗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面临高科技的飞跃发展,急需具有综合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在化学教学中,加强化学和其他学科间的联系和渗透、丰富学生的科学知识,积极地培育喜欢质疑,敢于创新,新疑独特,善于从多个角度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优秀人才。


例如:学习氧气能供给呼吸时,我结合生物学科中呼吸的意义,表达式为:“有机物(储藏能量)+氧二氧化碳+水+能量”的内容,让学生思考以下几个问题:(1)为什么说呼吸属于化学变化?(2)在呼吸过程中氧气有哪些重要作用?(3)为什么说人体每天排泄的水量会比饮入的水量多?学生通过对以上问题的思考、回答,使学生不但掌握了氧气能供给呼吸的实质是:分解有机物,为人体生理活动提供必需的能量,并且还使学生了解氧气通过呼吸作用还能促进排泄。


由此可见,加强学科知识交叉渗透,实施STS教学和综合理科教学,可提高学生对各学科之间的相互联系与渗透的意识和自觉性,以及运用相关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化学教师通过学科渗透的教学方法,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育学生的创新思维,促进学生主体发展。


三、创设问题情境,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


心理学研究表明,在人的思维过程中,问题情境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思维过程是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发现问题既是思维的起点,更是思维的动力。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努力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通过问题启发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以问题主线来组织、来调控课堂教学,就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探究能力的提高,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独立地解决有关问题。


例如:在学习一氧化碳的性质时,我首先引导学生对比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分子构成上的差异和碳元素化合价的不同,接着提出了两个问题:①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性质是相似,还是截然不同?②一氧化碳较稳定还是二氧化碳较稳定?学生经过讨论,各执之见,互不相让。这时我告诉学生,究竟谁是谁非,让我们通过实验来验证。然后我引导学生观察了一组实验:①在空气中点燃纯净的一氧化碳;②将一氧化碳通入澄清的石灰水;③将一氧化碳通入石蕊试液;④将一氧化碳与氧化铜反应。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发现,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在性质上有明显的差异和相互转化的关系。经过这样的分析、推理、验证,得出结论,获得的知识难以忘记。久而久之,学生就会主动探索知识,总结规律。


由此可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努力设置疑问,注意在关键处设疑,在重点、难点处设疑,还要鼓励学生质疑,要创造条件让学生质疑,使他们有充分的发言权,同时组织学生相互设疑、相互探讨、相互启发、相互辩论,勇于发表不同见解,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改进实验教学,训练学生的创新技能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的一种最有效的科学手段。因此,作为化学教师应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善于开动脑筋,勇于改革创新,根据教学需要和具体情况,利用现有的实验条件,为教学服务,为训练学生的创新技能服务。


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练”。学生的动作技能必须由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操作和实验训练才能形成。因此,教师在化学教学中要尽可能地多补充实验,增加实验量。只要能让学生动手的实验,就应该创造条件、创造机会让学生动手做,我们可以把演示实验改为师生共同实验、把简单的演示实验改为随堂实验。学生亲自做实验比教师演示给自己看,观察到的现象会更清晰,留下的印象会更深刻。例如:“品红在水中的扩散”、“用镁、锌、铜分别与稀硫酸反应验证金属活动性的强弱”以及许多在试管中进行的实验等。实验结束要做简要的小结,帮助学生从感生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在进行学生分组实验时,教师更应创造机会让学生施展才能,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每一次实验都应激发学生可以不限于课本中的药品、器材,让学生根据实验目的和原理去设计实验。鼓励学生写出独立见解的实验设计,并允许和支持他们可按自己设计的实验进行操作、编写实验报告,使他们尝试创新探究的乐趣,主动训练创新技能。


改进实验教学,训练创新技能,关键是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要以新的视角开展实验教学,要求适当的变验证实验为探究性实验,要挖掘实验的创新功能,优化实验教学,从而达到既训练创新技能又培养学生的科学能力和实验能力的目的。


当然,培育创新人才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也不是通过一、二次实验活动就能培养起来的,还需要各科教师,学生本人及其家庭的共同努力、密切配合。作为一名化学教师,首先要有强烈的创新意识,要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的激发创新兴趣,培养创新思维,发展创新能力,训练创新技能,挖掘化学教学中的人文因素,将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和创新精神有机结合起来,帮助学生树立崭新的社会观、价值观、道德观。因为只有将博大的人文精神和高尚的情操、创造精神与科学基础结合在一起,才能造就出当今时代的创新人才。


作者: lspjy    时间: 2008-9-17 06:59
标题: 回复:初中化学获奖论文浏览

让学生自己走进“森林”



江苏无锡市东亭中学 王惕敏



翻开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初中化学新教材,跃入眼帘的是一幅幅精美的图片和一页页赏心悦目的色彩,这样的一本书就像一片美丽的大森林,森林之中有着无穷的奥秘召唤着正处在求知欲旺盛期的学生,当学生们急于想走进森林时,作为教师的我们该充当什么角色呢?

森林里有狼、有陷阱、有绊人的藤蔓、有曲折的路,我们是否还要像以前一样,生怕学生们摔着、跌着、伤着、多走弯路,于是在危险处插上红色警告牌,在弯路处提供一条笔直的捷径呢?记得有这样一句名言:“你怕狼,就别到森林去。”让我们的学生自己走进森林去探索化学奥秘吧,因为综合素质的提高依赖于探索和尝试,只有敢于放手让学生独立地去探索和尝试,才能使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真正得到培养和提高,不能再让学生的自主流于形式了!

一、布白──让学生在森林的空地种上创新的幼苗

众所周知,画家画画总要留点空白,目的是给欣赏者留出遐想的余地;文人写作,讲究含蓄,目的是让读者从有尽的文字中体会无尽的内涵,这就是“布白”。在新教材中,这样的“布白”随处可见,那些貌似不完整、不完美、漫不经心未讲清楚的地方,在我看来都是编者精心设计有意安排的“布白”,这些出现的知识点,乍一看会让人一懵,但此后这个问题却会紧紧抓住阅读者的心,使阅读者产生想探个究竟的心情,这种心情是一种求知欲,是一种教师在学生那儿孜孜以求的学习兴趣,有名人说:“哪里有兴趣,哪里就有学习的动力。”学生的思维在兴趣中得到培养和发展,创新的种子就此生根发芽。

教材的巧妙安排能让学生的学习动力永不停歇,但其良苦用心需要教师心领神会地实施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显现出它的魅力。在我们传统的化学教学中,由于化学知识零碎、繁杂,化学教师总是把知识“嚼”得烂烂的,说得细细的,惟恐漏掉半点蛛丝马迹,上课可谓天衣无缝、无可挑剔,非常“完美”,而实际上这种“完美”恰恰就是一种不完美,在此过程中学生被剥夺了思考的权利,创新思维遭到扼杀。教师主宰课堂的时代早已过去了,我们不能抱着陈旧的观念舍不得放下,给学生多留些空白吧,思维的翅膀才会飞得更有力,创新的幼苗才会长得更健壮。

一篇名为《少穿就要挨冻》的文章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来北京讲学的香港某大学心理系的张博士和他的美国夫人,一下飞机就住进了宾馆,张夫人告诉她的孩子,换好衣服,一会儿要出去吃饭。一会儿,7岁的儿子换好了一身短衣短裤走出了自己的房间,3岁的妹妹穿着一条红裙子也出来了,当时北京的气温比香港低,以我们传统的想法妈妈应该提醒孩子,让他们多穿点,但妈妈看了看他们,什么也没说,和大家一起出门了。一会儿,孩子们就有点冷了,妈妈看着他们发抖的样子,一句埋怨的话也没说,从背包里拿出长衣服给兄妹俩,孩子二话没说就穿上了。”

这篇文章给我的感触很大,学生学知识不也是这样吗?让学生自己去感知,他们会更自觉地去体会和认识,他们会更乐意去接受未知的东西,他们会很投入,他们的思维在主动学习中会更活跃,这不是远比我们“恨铁不成钢”的絮絮叨叨强得多吗!

在未来的教学中,教师不再是权威,也不是导游,而只是随处可见的指路人,到底怎么走,还得看学生自己的。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由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而是学生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的过程,学习者不是被动的信息吸收者,他要主动构建信息才行,这种构建不可能由他人代替。从心理学角度看,教师讲得越详尽,学生的心智就越会处在一种懒惰状态。所以,我们在教学实施过程中,不仅要充分利用课本中的“布白”,还要多寻找和设计这样的“布白”,给学生留下思考的广阔天空,以达到让学生多思多想的效果。例如,在课题《走进化学实验室》中“用量筒量取一定体积的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必要预先告诉学生“要用胶头滴管”的注意事项,可以先要求学生用量筒量出5 mL水,在操作过程中学生自然会遇到一个“倒入水无法恰好是5 mL”的问题,这时让学生想办法解决这一问题,他们会想出很多办法,有的是精彩的,有的是牵强的,但不管怎么样,他们的思维活跃了。又如,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收集时学生没有扶住集气瓶,结果快满的时候集气瓶翻了,前功尽弃,学生在懊恼的时候重新来做,他不仅不会犯同样的错误,还会想出一些固定住集气瓶的“偷懒”办法,可以相信,在他的头脑里一定还添加了一条:“做事应该想得更周到些”。你认为教师还有必要预先给学生一个“警告”吗?

二、渗透──让学生逐步发现更多的“树”

不知你是否听说过这样的事情,仅戴一只手表的人能知道某一时刻准确的时间,但戴两只手表的人呢,反而不能确定某一时刻的时间了,这便是“萨盖现象”。因为过多的信息会带来太多的参照系,叫你眼花缭乱,无所适从,难以决断。

人如果一下子吃的东西太多,超过了肠胃的承受力,则会出现消化不良。同样,如果人的大脑总是在连续不断地接受大量杂乱无章的信息,来不及理解消化,也会出现信息消化不良。

国外曾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实验者让某个人每天看几百张不同的照片,结果,没过几天,此人就患上了偏头痛病,久而久之,此人还出现了胃痛、心脏不适等一系列的不良症状,心理医生称之谓“信息过剩症”。

回想我们所经历的教学历程,我们似乎一直在重复着上述的错误。很多化学老师都试图通过自己“精彩”的讲演,在最短的时间里传递给学生最多的化学知识,还称之谓“提高时间的利用率”,在很短的时间内把某个抽象难懂的问题讲深讲透,或者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将知识的概貌介绍给学生,然后急于进行训练。这样做实际上全然不顾学生的承受情况,压缩了学生的思维过程和探究获取知识的过程,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完成“内化”的操作,导致的结果是学生难以消化,难以吸收。应该说,教师的动机是积极的、善意的,愿望是美好的、急切的,但效果恐怕是苍白的、遗憾的,等待他们的也许只有学生的“消化不良”以及由此所造成的恶性循环。

那么我们怎样让学生获得越来越多的新知识呢?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得好:当课堂上所讲的教材既含有一定“份额”的已知东西,又含有一定“份额”的新东西,才能唤起建立在思维本质上的稳定兴趣。我称之为知识的渗透,在渗透过程中,能形成一种熟悉的陌生,学生觉得将要学习的知识并不“陌生”,有亲切感,增强了学习的自信心,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更深入的学习。

在新教材中不乏知识渗透的例子,例如,讲了氧气的性质后,渗透了氧化反应、氧化剂、氧化物等概念,作为有多年教学经验的化学教师开始很难理解知识点的这种贸然出现,现在似乎有些领悟,当在森林中看惯了普通的树,突然出现一棵奇怪的树,强烈的好奇心会迫使学生想追根问底,这不正是激发学生求知欲最巧妙的设计吗?在我看来这是一种很巧妙的渗透。

化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是要把化学知识一点一点地渗透给学生,就像蜘蛛结网一样,循序渐进、由小到大织成一张越来越大的化学网,而不是把知识揉成结实的团硬塞给学生,造成不理解的知识的堆积,使学生产生厌倦心理,我们要让学生在一个个鲜亮的渗透中猎取知识,逐渐把知识延伸到无穷远。

三、阅读──让学生看到“森林”中最大的一棵“树”

新世纪的学生必须具备多种能力,其中自学能力是重要的能力之一。在人的一生中,从外界获取的知识和信息可以说大部分是通过自学途径完成的,所以,自学能力对于一个人来说显得尤其重要。在自学能力中很重要的一种能力就是阅读能力,在阅读过程中人要对所阅读的内容理解、记忆、求异、创新,通过这样一系列的心智活动,从而获得一些有用的信息,并产生一种悟性,形成一种思想。阅读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容易,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不仅要让学生明白阅读对于人一生的重要意义,而且还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现在多姿多彩的新教材正好可以用作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题材,色彩斑斓的化学新教材深浅适度,通俗易懂,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最好材料。

没有养成阅读习惯的学生刚接触阅读会很不习惯,他们阅读起来显得盲目、无序,甚至心不在焉。怎样来调整学生的阅读习惯,变不会阅读到会阅读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作者: lspjy    时间: 2008-9-17 06:59
标题: 回复:初中化学获奖论文浏览
(一)理论联系实际,巧设认知冲突

在教育心理学上,“认知冲突”就是造成学生对某个问题既急于解决,但用已学过的知识和技能又无法解决的一种心理状态,一旦造成这种心理状态,就能使学生产生一种主动探究的动力,这时学生处于注意力最集中、思维最活跃的状态。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早在两千多年前就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此时正是让学生阅读的好时机,应抓住这个时机,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例如,课题《水的净化》中,做完了过滤实验后,让学生在过滤得到的水中和蒸馏水中分别加入肥皂水,搅拌并看现象。学生看到两种不同的现象时,顿生疑团,惊讶不已,想知道“为什么是这样”的心情很迫切,此时教师不失时机地请学生阅读有关内容,学生茅塞顿开,教师再趁热打铁引导学生归纳一系列的知识。教无法则,学无定则,只要能抓住学生的思维,让思维插上飞翔的翅膀就可以达到教学的目的。

(二)以问题引导阅读,善设阅读的焦点

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往往会陷入迷茫之中,没有重点,走马观花,为了避免学生盲目地阅读,可以设计一些“跳一跳就够得着”的问题,因为问题既是思维的起点,又是思维的动力,运用问题可以启动学生思维,活跃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强化学生的求知欲。在化学教学过程中,恰当地把学生引入一种问题情境中,这时学生的注意、记忆、思维凝聚在一起,达到智力活动的最佳状态,从而高效地完成教学目标,例如,过滤的探究与活动中,学生在阅读有关过滤操作的基本要求时,为了防止学生盲目地阅读,可以给学生提出这样的要求:请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认真思考,善于总结,找出过滤过程中的注意点“一贴”“二低”“三靠”的含义以及这样做的理由。

总之,在全面推行课程教学改革过程中,我们再也不能以居高临下的教师姿态出现了,而应该以学生的身份陪着学生一起走一条曲折的路,就像魏书生先生说的,和学生要“商量、商量、再商量,合作、合作、再合作。”把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让学生在教学中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从而增强学习的自信心和学习的动力,让学生的身心在探究和创新活动中处于全开放的状态,在探索和尝试中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培养他们的能力。

作者: lspjy    时间: 2008-9-17 07:00
标题: 回复:初中化学获奖论文浏览
课改让学生“做中学”教师“教中学”



江苏省无锡市广勤中学 侯元瑜



“科学来源于实践”,任何科学发明创造都必须经过许多次的试验。新课程教学的核心理念是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造能力,在探究实践活动中发展学生的认知能力。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实验教学是化学知识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初中化学是学生学习化学知识,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启蒙阶段,课改注重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探究,使他们在探究过程中掌握化学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化学用语知识、简单计算方法等,培养一定的化学基本操作技能,让学生的动手实验探究成为课改教学中的重要手段,“实践出真知”,让学生的“做中学”、教师的“教中学”创造共同探究学习的情境,培养师生融合的教学情感,提高化学教学的质量。

一、探究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增强了学生的求知欲

传统教学中教师在讲台上演示实验,而学生仅是观众。与之相反,课改让学生走进实验室去亲历实验过程,包括设计方案、讨论困惑、交流心得、协同操作完成实验等,在实验中要学会观察、学会质疑,培养分析创新能力,养成终身学习所需要的良好习惯。课改中探究实验内容贴近生活实际,联系着实际发生的化学知识。教材中从绚丽多彩的化学世界开始,探究蜡烛燃烧、人体呼出气体的成分到探究物质世界的各种变化,激发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好奇心。例如:在蜡烛燃烧的探究实验中,有学生提出:“为什么‘蜡烛不点不亮’,一定要用火柴去点燃蜡烛灯芯?如果没有灯芯,蜡烛能点燃吗?”随之学生间产生了热烈的讨论,教师提示他们完成另一个探究实验:吹灭蜡烛,待白烟产生后,立即用火点燃白烟,观察现象。学生观察发现蜡烛又会继续燃烧。接着,教师让学生思考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学生通过反复几次实验,得出了共同的结论:固体的蜡烛用火难点燃,实际上,点燃时先是灯芯上的少量蜡受热熔化成蒸汽,蒸汽易燃烧,产生热量使灯芯下面的蜡再熔化,由于毛细管现象的原因,烛油会向上到达灯芯的顶端继续燃烧。因此蜡烛点燃要用灯芯,酒精灯点燃也要用灯芯。探究使学生还掌握了“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过程中同时还发生物理变化”等相关知识,提出了许多有待探究的问题。

二、课改加强了对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和探究能力的培养

化学家戴安邦教授曾经说过:“化学实验是学生学习化学的最佳场所”。课改中的探究活动更注重学生的“手脑并用”,许多探究实验都需要学生亲自动手、设计方案、收集资料、观察思考、探索科学原理。教材中第一单元让学生“走进实验室”,从学习“实验室规则”开始,让学生练习基本实验的操作方法,其目的就是为了使学生能安全实验并使实验获得成功。教师指导学生“做中学”,从试剂瓶上商标的识别,常用仪器的基本操作,到药品的取用,在练习中纠正学生的一些错误的使用仪器的操作方法。如教师让学生讨论使用胶头滴管吸取试剂后将滴管伸入试管中滴加试剂的后果,经过学生讨论、阅读课文后,再请某学生演示给其他学生看,使学生领悟到正确的操作方法是实验成功的保证。讨论中,甚至有学生提出“到医院的化验室学习化验医生是怎样使用胶头滴管的”的想法,充分说明了探究活动开展以后,学生的思路开阔、思维能力增强,由于学生对生活中的化学变化和化学现象观察得十分仔细,使他们懂得了化学实验与社会生活、科学技术的非常密切的联系。

三、课改促进了师生的共同发展

课改教材将一些演示实验改成了由师生共同参与的“活动与探究”,进行了互动教学,让学生动手完成探究实验,在遇到问题产生质疑时,合作探讨、设计解决方案,从实验中得出正确结论或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做必然会强化学生学习知识的主动性。教材通过让学生设计实验方案,使学生能主动求知,逐步得出科学的实验结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是课改的方向之一,学生的各种实验探究方案的产生同时也促使教师去钻研有关教学专业方面的知识,可以让教师在“教中学”,从而实现师生的共同发展,实现课改中创新教学追求的发展方向。例如,教材中第七单元“灭火的原理和方法”中“蜡烛的燃烧现象为什么不同”的实验在学生完成探究活动后,许多学生觉得这个实验只能说明燃烧灭火的三个条件之一:“隔绝氧气或减少氧气,可以使可燃物燃烧停止。”而“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则未能确切说明。为了说明灭火的另两个条件,学生建议教材中增加“用剪刀将燃着的灯芯剪去,即可使燃着的蜡烛熄灭”的实验和“用水浇来灭火”的实验。这些情况都说明,学生对教材中的实验探究活动、基本化学原理不仅掌握得很牢固,而且还与自己的一些创新想法、生活实践经验相联系。如果教材上加了这两个方法来说明灭火的三个原理,应当可使学生们更加明确灭火的原理。又如教材中“粉尘爆炸”的演示实验成功率很低,于是有几个学生在看过电视中的表演后,在家中使用金属罐和预先烘干的面粉,用报纸或蘸了酒精的棉球代替点燃的蜡烛点燃以后放入金属罐,盖上盖后马上鼓入大量空气使面粉充满罐内,发生爆炸,实验成功率较高,后来,学生将在家中做的经验介绍给教师。这说明师生共同探究化学知识是新课程教材教学的特点,它让学生与教师相互沟通、相互感化、共同参与教学教研活动,发挥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个性特长,提高化学教学的质量。

四、课改教材增加了与化学知识相关的STS教学内容,促进了学生环保意识的增强

随着地球气候的变暖,城市空气污染加重、水资源短缺、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已成为人类“可持续发展”亟待研究的课题。新课程教材将化学与环保知识作为初中化学的重要内容来学习,结合人们生活的环境,将“绿色化学”新名词介绍给青少年学生,将空气质量、水资源的污染作为环境保护的重要内容来学习,并增加了学生对日常空气质量预报的关心,组织学生利用调查和研究方式深入社会收集、记录身边发生的污染情况、污染的危害、污染的来源,并探究设想整治的方法,请学生互相交流、发表看法、加以评论。许多学生和任课教师分别有组织地先从学校、自己生活的小区周边污染情况的调查入手,通过丰富多彩的社会活动,写出调查报告。如有的学生特意取来水样到实验室和教师一起用区别硬水、软水的方法来区别河水、自来水、蒸馏水,并作对比、找异同。这一活动使学生深刻地了解了防止水体污染的重要性。再如,有学生提出:“太湖地区水量这么大,为什么还要节约用水?为什么还要保护水质?”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教师指导学生去寻找无锡地图,了解、分析河流的走向以及严重污染的河水流入太湖会对太湖水产生怎样的污染,等等。这种活动可使学生终身懂得爱护水资源的重要性。

总之,课改使学生在实践中增长了知识,增强了活动能力,帮助他们掌握了环境科学基础知识,加强了学生参与环保的积极性,在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培养终身环保意识中实施了素质教育。


作者: lspjy    时间: 2008-9-17 07:00
标题: 回复:初中化学获奖论文浏览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学生素质



江苏无锡市清名桥中学 贾卫卫



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正日益广泛地应用于中小学各学科的教学中,它以形象的文字、清晰的画面、丰富的色彩、悦耳的声音以及强大的数据管理能力和智能化的软件深深吸引着广大中小学生。通过多媒体的有机结合和灵活的应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单一的应试教育转向全面的素质教育。

初中化学虽说是一门起始学科,但比其他学科内容丰富、知识覆盖面广、信息容量大、综合性强。这使得化学教学可以而且必须更多地借助于现代教育技术来改进“一枝粉笔、一根教鞭、一块黑板、一张挂图、一本教科书”的传统教学结构和模式,优化课堂教学过程,从而全面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一、现代教育技术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优势

(一)有利于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人文素养和信息素养

在初中化学中,许多课程涉及的面很宽,涉及初中教材的内容也多。如《走进化学世界》《爱护水资源》《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燃料及其利用》《化学与生活》等课程,按知识内容看,它们不是初中化学的核心内容,属于知识的扩展与应用的范畴。因此,课程标准对它们的教学要求不高。但这些知识有利于联系社会实际,丰富学生的生活常识,能引起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兴趣。这些课程的教学,若采用“封闭式”教学,不仅导致学生学习的视野短浅,知识面狭窄,而且还会阻碍在学生中很好地开展问题的分析与讨论、探究实验等活动,使学生的知识得不到深化和扩展。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如计算机网络、录像等媒体进行教学,可有效地扩大教学内容,使学生在短时间内涉猎到大量的信息,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活动中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得到培养,思维得到训练,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爱护水资源》的教学前,师生可以利用网络、媒体共同收集大量的与水内容相关的各种信息,教师再根据教材内容把信息整理汇编成多媒体课件或网页,在教学中教师运用制作的多媒体课件展示水危机和日常生活、生产中水的重要作用及水污染的负面效应,使学生在强化节水、爱水意识时又强烈感受到化学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利和弊;运用制作的多媒体课件重现一些污染严重的典型场景与画面,再现一些因污染而造成的恶果,使学生对水污染问题产生极大的关注,强化了学生的环保意识;通过对“怎样爱护水资源”问题的热烈探讨,学生课后运用制作的网页进行学习和交流,以及水净化的实验探索,缩小了学生对化学学科的距离感,引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这种把课程内容与现实生活和科技发展联系起来,使学生内心深处产生从身边事物中学习化学知识的想法和关心社会、为社会做贡献的社会责任感,并树立爱化学、学化学、用化学的思想。

(二)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初中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受认知基础和认知能力的限制,许多课程内容成为他们学习的难点,同时也成为教师的教学难点。在《分子和原子》《原子的构成》《离子》等课程内容中,由于一些知识比较抽象,若教师仅借助于挂图和模型来教学,会因为缺乏具体过程以及与实际状况相差甚远,使得学生无法真正懂得微观粒子的性质和内部关联,学生的学习只能死记硬背、机械训练。运用多媒体课件,可向学生展示微观粒子惟妙惟肖的动画过程,使肉眼观察不到的微观粒子(原子、分子等粒子)的存在、结构及物质变化的本质过程等形象直观地模拟出来,并配以适当的声音来描述教学信息,学生在视听交叉中频感乐趣,如同进入了神奇的微观世界,充实了感知,心理上自然而然地接受了分子、原子的存在,实现了从微观到宏观的思维突破,提高了知识的可接受性。这样的教学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思维处于积极的活化状态,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了培养,教师的教学突破了难点,有效地提高了教学质量。

(三)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化学实验,提高实验操作技能

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化学教学的基础是实验,新概念的形成、重点的讲授、难点的突破均构建在坚实的实验基础之上。在化学实验教学中,由于受实验装置大小、距离远近、观察角度、时间长短、实验方法等因素的限制,使得相当一部分学生不能看清楚实验操作的全过程及实验现象,因而学生也无法全面而正确地理解这类实验,导致化学实验未起到应有的作用。运用多媒体课件,增强实验的直观性和可控性,这些困难都能迎刃而解。例如,一些实验基本操作,二氧化碳、氧气等物质的性质实验,在讲课中运用视屏投影演示实验过程,显示实验现象,就可提高实验的清晰度;运用录像、多媒体课件分解实验的动作、慢放或快放、定格或重视一些实验过程,不仅节约时间、节约药品,还可防止或纠正学生因初学化学而经常犯的实验操作、现象表达等方面的错误,同时还提高了学生对实验的理解能力和实验技能。又如,实验室制取蒸馏水、铁钉锈蚀条件的探究、酸雨危害的模拟等实验,实验周期较长;而粉尘爆炸、焊锡和铅等金属熔化温度的比较等实验又具有一定的危险性,许多教师在教学中只是“说”这些实验而不是做这些实验,学生对这些实验现象的认知大多都是源于教师的描述,理解肤浅而表面,而运用录像、多媒体课件展示这些实验,既可形象地说明实验的全过程,使复杂实验简单化,危险实验安全化;又因模拟实验现象中剔除了实验中的干扰因素,使实验现象更清晰,强化了学生对实验的理解,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和思维能力。

(四)有利于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的能力

学生在学习初中化学过程中,会遇到许多不同类型的记忆材料,有图形,文字,符号,等等,而其中许多文字、符号需要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面广量大,很多学生难以掌握。利用多媒体课件声图结合,将学生的眼、耳、手、脑等多种感觉器官充分调动起来,强化学生对化学知识的记忆和理解。在复习课中,对于物质的类别、物质的分类等内容的教学,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可以使纯净物、混合物、单质、化合物、有机物、无机物、酸、碱、盐等众多的概念及内在的联系,多角度、多层次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强化学生构建这些概念、概念的特点以及概念与概念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知识结构,形成比较完整的知识网络体系。多媒体课件还可以让学生深入了解各个知识点,从局部分析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到全局综合,剥开层层迷雾,最终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形成一个缜密的知识网络结构,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强化记忆,增加情趣,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教师的主导地位不可变

尽管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有着强劲的优势,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人格魅力、富有情趣的讲解、有效的板书、师生之间面对面的情感交流对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的作用是任何现代化手段都替代不了的。课堂教学中如果失去了教师的主导地位,则其教学效果不仅不会好,还可能会产生负效应。因此,在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仍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在传统化学教学成熟经验的基础上,精心备课,准确地、恰到好处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使初中化学教育形成一种崭新的教学方法。

(二)课件内容应突出重点、解决难点

在制作与使用多媒体课件中,教师不能为了追求时髦,盲目滥用课件进行教学或将整堂课的教学内容、教学程序以及板书内容等统统编进课件在课堂上播放。这样会造成重点难点不分,学生无法消化教学内容,对知识掌握不牢。应该注意课件的实用性,应以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为依据,把握好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有所选择地将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制作成课件配合课堂教学,使得教学中重点突出与难点解决,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这样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作者: lspjy    时间: 2008-9-17 07:00
标题: 回复:初中化学获奖论文浏览
“四化”在化学新教材教学中的尝试



江苏江阴市山观中学 张文杰



新教材的试验让我有一种久旱逢甘霖的感觉。以往单一的化学教学方式不仅让学生感到很累,也让教师感到很累。因此,新课标和新教材发下以后,我认真地学习和研读,制定了较为详细的实施方案。我简单地将之概括为“四化”,即教学理念科学化,教学内容生活化,教学方式多样化,教学目的多元化。经过一年的尝试,收到了较大的成效。现在总结一下,以期取得抛砖引玉的效果。

一、教学理念科学化

一项实验,特别是教学实验的开展,需要参与者深刻地领悟和支持。化学新教材的实验是化学教学的一次改革,更是对化学教师的一个考验。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正确有效地使用新教材,首先要有一个正确的、与时俱进的教学理念。为此,我首先详细阅读了四本书:《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化学课程标准解读》《化学教师教学用书》以及化学教材。我努力地去了解这次课改的背景、意义和紧迫性,努力去琢磨书中每一句话的意图,做到心中有数。此外,我还利用课余时间阅读了近几年来国内和国外一些有关课改方面的书籍和文章,借此机会好好地给自己充了一次电。这就为建立一个科学的教学理念、正确的课程观、学生观、评价观打下了基础。

二、教学内容生活化

初三化学主要传授给学生一些基本的化学知识、化学技能和方法。作为基础,初三化学的内容更多地和生活联系在一起。我在教学过程中也努力地创设情景,使化学更贴近生活,尝试着给学生这样一个感觉:化学就在身边。在介绍许多化学物质时,我们都能够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和讨论,在生活中找到原型,像厨房中的化学物质、教室中的气体多含二氧化碳、地窖中含有二氧化碳、胃液中有盐酸、食醋中有醋酸、建筑上用的石灰石和熟石灰等。

在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和对空气及呼出气体探究的时候,我们发现已有许多学生在生活中涉及过这些探究实验,只不过当时他们在理论上并没有上升到探究实验的水平。比如,他们观察过蜡烛及其火焰的特点、刚熄灭的蜡烛的白烟,甚至有的学生还去点燃白烟,有的学生对着镜子吹气等。在学习化学后,他们便知道了这就是探究活动,而且他们已经做过,也因此有了一种自豪感,对实验的兴趣也就产生了。教学内容的生活化不仅使化学更易学、增加了学生的兴趣,更主要的是给学生树立了初步的STS观念,建立了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意识,使学生对社会和自然的感知能力大大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也增强了。

三、教学方式多样化

新教材和老教材的一个明显的不同就是彩图多了,内容的趣味性增强了。如果还沿用传统的“粉笔加黑板”的教学方式显然已不能与新教材相适应。为体现新教材的教学特点,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尝试使用多种教学方式,例如,使用多媒体课件教学、指导学生到网上查找资料、学生调查、学生探究、家庭小实验、课堂辩论、书写小论文等。

我们把那些介绍性的内容做成了多媒体课件,如我们将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做成了多媒体课件,拓宽了内容的覆盖面,将化学家的贡献、人类对化学的研究、化学的发展以及化学实验的探究性、趣味性展示给了学生,积极地调动了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走进化学世界。在学习《自然界的水》这一单元时,我们向学生介绍了“中国水利网”“中国黄河网”“中国水资源网”等相关网址,组织学生到网上查找资料,学习该章内容,使学生全面了解了中国的水资源状况。

教学方式的多样化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增强了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尤其是自学的能力。

四、教学目标多元化

应该说,传统的粉笔加黑板的教学方式下,教师单调而又机械地传授知识,学生死记硬背地学习。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单一型的人才已经不能满足需要。因此,在新课程中,不仅应注意基本知识的把握,更应注意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在新课程教学中我们把道德教育、爱国教育、环保教育贯穿于化学教学之中,在教学过程中努力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使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在这种以人为本的教育氛围中,学生的智商和情商无疑都能得到提高。

应该说,新教材还处在实验阶段,更多的教学规律还有待许许多多的教育工作者在实践中有目的地探索与发现,使人才的培养和社会的发展紧紧结合起来,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良好的发展,成为合格的人才。


作者: lspjy    时间: 2008-9-17 07:01
标题: 回复:初中化学获奖论文浏览
化学新教材教学中要让学生“问”起来



江苏江阴市山观中学 杨 萍



从教几年来,我的最大感觉是学生不喜欢提问,即使有问题,提出的问题也没有质量。而学贵有疑,“问”乃探索知识的起步。今年无锡市进行教材改革,新教材与以往教材相比,更注重了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与能力,加强了科学、技术和社会的联系,提供了更多的情景素材。这一变化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因此,我们要抓住这一契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不仅让学生变得喜欢问问题,更要问得巧,问得妙。

一、保护和发展学生的好奇心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新奇事物出现时,会引起人们的注意,进而接近、了解事物,尝试解释“这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这时探索、研究、发现、发明和创造的行为就很可能相继发生。初三化学是学生的一门启蒙学科,这里面蕴涵着趣味无穷、千变万化的科学知识,新教材的版面设计更是丰富多彩,对刚刚接触这门学科的初三学生来说,他们肯定会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好奇心,有千万个“这是什么”和“为什么”。这时,教师要特别注意保护学生质疑的积极性,细心地发掘学生微小的创造火花,创造条件使其闪烁发光,不要因为学生的某些问题很肤浅,甚至有些不着边际,就置之不理,甚至讽刺挖苦,从而影响学生质疑的积极性,让学生变成“闷葫芦”。

二、注重合作学习与交流活动,为学生创造发言机会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不仅是学习主体,而且还是“处在一定社会环境中的个体”。学习活动的产生与学习情景具有密切的关系,积极参与、主动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情景有利于学生知识的理解和全面素质的发展。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在不同观点的争论中,形成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学习共同体,并创造性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新教材正好为我们提供了这一平台,在新的教材内容中,有大量的“活动与探究”,与社会、生活相联系的“家庭小实验”“调查与研究”,热点话题“讨论”以及一些与学习内容相关的“背景资料”,这些都有利于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的合作交流,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并为所有学生创造发言机会。

三、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教师是整个教学活动的引导者、指挥者,不管是教材的处理还是学生主体地位的落实,都由教师来控制。因此,学生能否提出问题,所提出的问题是否一针见血,与教师的正确引导是密不可分的。

(一)提供素材,引导学生产生疑问

初三化学涉及很多基本理论和概念,以往教材都是直接给出定义,让学生理解、记忆,这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很大的障碍,使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兴趣也有所下降。而新教材中,不再强调学生对某些具体概念定义的死记硬背,而是重视引导学生形成基本的化学观念,重视学生对化学核心概念的深入理解。因此,教师应思考提供哪些素材可以让学生产生疑问,从而深入理解这些核心概念。如对“微粒构成物质”核心概念的形成,教师可借助多媒体演示水的电解和氧化汞的分解过程,通过对比,学生马上提出问题:“为什么汞原子直接聚集成物质了,而氢原子、氧原子没有呢?”学生从而知道原子、分子都可以构成物质,也进一步理解了化学变化的实质。

(二)重视探究实验,让学生发现问题

新教材中,化学实验多以科学探究的方式进行。刚开始学生做实验肯定很盲目,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如果没有教师的正确引导,学生是很难发现问题的。因此,对探究实验教师要高度重视,给学生以正确引导,让学生学会设计实验方案,根据方案进行实验操作,在操作中学会观察实验现象,学会对实验现象分析处理,发现问题,得出科学结论。

例如,在二氧化碳实验室制法探究实验中,笔者首先结合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实验,介绍了实验室制取气体选取装置的一般原则,然后请学生根据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思考自己该怎么设计实验,做到人人心中有草图,再给出仪器让学生实验。经过第一轮实验,学生就得出了很多套发生装置,有的是试管或烧瓶等加一个带导管的单孔橡皮塞;有的用了双孔橡皮塞,添加了长颈漏斗;有少数学生还采用了注射器。当然还有些学生的装置不是很科学。这时,我请不同类型装置的设计者派代表上台展示他们的装置,介绍他们的设计意图,分析自己装置的优缺点、可行性。通过比较分析,学生发现了问题,有的发现自己的装置虽然简单,但添加药品不方便;有的发现自己的装置不好控制反应的进行。这时有个学生马上问道:“老师,那可以设计一套又简单又能随时控制反应进行的装置吗?”我回答道:“你问得很好,这也正是我想问大家的问题。根据实验台上的仪器,请同学们再试一试,看谁能成为一名最出色的设计师?”学生的思维立即又活跃起来,在实验台上搜寻,这时有学生看到了桌上的破试管,他们立即举手告诉我他们设计出来了,并向其他同学说出了自己的思路,得到教师的表扬与肯定后,他们的脸上明显露出兴奋与自豪的笑容。在以后的实验中,学生逐渐会思考了,也爱问问题了,并且问题的质量也越来越高。例如,学生在做碱的性质实验时,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会变浑浊,从而知道氢氧化钙能和二氧化碳发生反应。这时,一个学生问道:“那怎样知道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碳反应了呢?”在教师的鼓励与提示下,该学生设计了实验,先取氢氧化钠溶液于试管中,往其中加入稀盐酸,看不到任何现象,再取另一支试管,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用玻璃管往里吹入二氧化碳,再向其中滴加稀盐酸,发现有气泡产生,从而证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确实能发生反应。我认为,一个初中生能有这样的思考是难能可贵的。

(三)制造悬念,“逼迫”学生产生疑问

悬念是兴趣不断向前延伸和欲知后事如何的迫切要求,它可以使学生集中注意力,唤起学生兴趣,激发探究知识的欲望。例如,在讲浓硫酸的腐蚀性时,笔者问了一句:“同学们见过黑面包吗?”真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教室里立即“沸腾”起来,有的问:“哪里有?”有的问:“黑面包怎么做呢?”我不动声色地做了实验,学生感到非常神奇,纷纷问:“这是怎么回事呢?”“白糖怎么会变黑呢?”“到底发生了什么反应呢?”在这种热烈的气氛中,学生感觉很轻松,问题自然就问出来了。


作者: lspjy    时间: 2008-9-17 07:01
标题: 回复:初中化学获奖论文浏览
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探究兴趣



江苏兴化市实验中学 何如涛



青少年儿童有与生俱来的探究的需要、获得体验的需要以及获得认可与被人欣赏的需要,而这些需要的满足,必须在一定的教育教学情境中才能实现。

一个充满活力的课堂,应该是学生带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愉快地参与教学活动,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使他们的个性、特长得到发展的课堂。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把学生要学习的内容巧妙地转化为问题情境,促使学生进入“口欲言而不能”的愤悱状态,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提高探究性学习的兴趣。

一、问题情境与化学教学

问题情境就是一种具有一定的困难,需要学生努力去克服(寻找完成任务的途径、方式),而又在学生能力范围内(努力可克服)的学习情境。

根据认知理论,化学课堂教学过程是以不断地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方式来获取新知识的一个过程。因此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应努力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通过问题引起学生认知的冲突,激起学生强烈的问题意识和探求动机,引发学生积极思考,从而独立地解决问题,发展其思维能力的创造性。

二、问题情境的创设途径

问题情境的创设主要是通过恰当的情境,提出问题,使教学内容具有新奇性,从而使学生产生好奇心和求知欲,极大地激发学生的探求动机和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1.利用化学实验创设问题情境

化学教学离不开实验,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中设置情境的有利因素,利用实验可以设置许多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一个精心设计的化学实验不仅可以再现化学实验,而且可以模拟科学家进行科学发现的探索过程,为学生提供一个真实而完整的情境。

[案例] 在学习燃烧条件时,我先演示“水下白磷燃烧”的实验:

先在热水中放一小块白磷,待白磷熔化,用一支大试管垂直倒插入水中,罩住白磷,可见白磷发火燃烧,形成白烟,不一会儿,白磷就熄灭了。取出试管,口朝下抖动片刻,再插入水中,罩住白磷,白磷又发火燃烧,形成白烟(可以重复操作直到白磷耗尽)。每当我重复实验时,同学们屏住呼吸,睁大眼睛紧盯着水中的白磷,一颗颗原本平静的心又被激荡起来。接着我问学生:人们常说“水火不相容”,但热水下的白磷为什么能燃烧?从化学本质上看,又该怎样解释呢?这时学生的思维高度集中,迫切希望找到问题答案。然后组织学生讨论,提出问题,交流解释。经过一系列的问题探究之后,学生从理论到实质,掌握燃烧的条件,教学效果当然是很好的。

2.联系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

生活中处处涉及化学知识,我们可以利用学生熟悉的生产、生活情境,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体会到学习化学知识的重要性,感到学有所得、学有所用。这样容易激发学生的愉悦心情,触发学生的情感和求知欲,更能提升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趣。

[案例] 在学习“蛋白质和维生素”中蛋白质知识时,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所掌握的知识,对蛋白质的来源、作用进行讨论。在学生讨论时,我引入了如下问题情境:

(1)当我们把鸡蛋或鸭蛋储放在冰箱里时,蛋的大头朝上还是朝下?是直立还是横放比较好?为什么?

(2)冷藏一段时间的鸡蛋或鸭蛋一旦出库放置是否更容易腐坏,为什么?

(3)煮熟的鸡蛋或鸭蛋的蛋黄表面往往呈现灰色,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原因吗?

(4)腌制的咸蛋在蛋黄表面会出现黄油,这是什么原因?

(5)把一个鸡蛋小心地放入装有食醋溶液的大烧杯中,会观察到哪些现象?

这些问题都是从生活实际出发,极易引发学生的关注和思考,提高了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趣,同时还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事情,多思考身边常见现象中的为什么,进一步了解化学在社会发展和人类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3.聚焦社会热点创设问题情境

化学与社会紧密相连,它与社会生产及生命、环境等方面有着广泛而紧密的联系。无论是生活中接触的新材料和新药物,还是新能源开发、环境保护等社会热点问题都与化学密切联系。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可从社会热点问题提取素材,创设问题情境。

[案例] 在学习“化学与材料”时,我先运用图片向学生介绍众多的新型金属、非金属材料、合成材料、复合材料,然后结合资料所展示的画面,让学生思考:

(1)哪些事实可以说明人们在对材料的利用时,经历了直接采用天然材料、加工改造天然材料、合成材料的过程?

(2)在我们日常生活所使用的材料中,有哪些是天然材料,哪些是合成材料,哪些是复合材料?

(3)有人说,性能优异的复合材料,并非现代才有,在古代、近代都有复合材料的发明,许多复合材料现代还一直在使用,你能举出例子吗?

(4)现代人提出要回归自然,甚至拒绝使用合成材料,你认为从环境保护和健康的角度看,使用天然材料是否比使用合成材料好?

图片资料和教师提出的问题,使学生真正进入了学习“化学与材料”的生活情境,促使学生对问题的思考更深刻,从司空见惯的事物中领悟其中蕴涵的道理,使感性认识升华到理性认识。

4.通过化学史实创设问题情境

化学史、化学故事、化学传闻等形象生动,感染力强,在课堂上通过介绍化学史等形式来创设问题情境,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启发学生积极思考、探究,以增强探究欲望。

[案例] 在学习“奇妙的二氧化碳”时,上课一开始,我就给学生讲了一个传说:据说,在印度尼西亚某荒岛高耸入云的大山的山脚下,有一条细长的峡谷。很久以前,有一个来自欧洲的探险家带着一条狗,从这条峡谷中通过,还没走出山门,他带的狗突然晕死了,他感到非常奇怪,周围没有枪声,没有野犬袭击,刚才好好的,为什么突然死去呢?当他蹲下来想看个究竟时,没过多久自己也晕过去,再也没有起来。后来的探险家发现这条峡谷中有不少人和狗或羊的尸骨,人们对这条“死谷”望而生畏。接着我向学生提出问题:为什么进入峡谷后狗和羊都死了?为什么人站着安然无恙,蹲下来反而会晕过去?学生很惊奇,急于解开谜团,积极参与探究。

5.利用信息技术创设问题情境

现代的多媒体技术,能把生动的动画图象、清晰的文字、注解和优美的声音有机地合成,并显示在大屏幕上,具有很强的真实感和表现力,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对一些抽象的概念、难以观察的现象、跨越时空的事物和不需实现的愿望,利用信息技术和多媒体创设问题情境,可以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案例] 在学习石灰石时,我运用图象、Flash动画的形式,将明代爱国将领于谦的《石灰吟》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对煅烧石灰石有一种身临其境之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接着提出问题:诗中表现了作者清白做人,不畏权势,刚直不阿的高贵品质。你能从化学的角度阐述其中包含的化学原理吗?多媒体的运用,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学生很块掌握了碳酸钙、氧化钙、氢氧化钙之间相互转化的关系。

实践表明,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不仅使抽象的内容形象化,使便于学生认识,而且能增加学生的探究兴趣。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问题情境创设的要点

1.情境的素材要有针对性

问题情境的创设,必须基于对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和教材内容的全面、科学分析。要深入分析和挖掘教材内容中蕴涵着的能力价值和情感价值的知识,利用这些知识、作为情境素材,创设问题情境,才能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2.提出问题要有方向性

教师通过情境要把问题设在学生有疑问处,这样的问题才能引起学生的认识冲突,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而问题一旦得到解决,学生就会有“柳暗花明”的感觉,有极大的成就感,从而激起进一步探究的欲望。

3.提出问题要有操作性

所谓问题的可操作性,是指教师提出的问题既要有一定的难度,又要学生经过努力可以解决,这样的问题是引起学生探究,激发学生思维的主要条件。问题过于简单,不能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问题过难,又会使学生感到力不从心,不知从何下手,因而可能会失去探究的学习兴趣。

总之,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应努力创设问题情境,提高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意识,激发他们探究的欲望。此外,教师还应鼓励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从而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为开展探究性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 天高云淡    时间: 2008-9-17 09:04
标题: 回复:初中化学获奖论文浏览
还不错
作者: 与你同行    时间: 2008-9-19 06:46
标题: 回复:初中化学获奖论文浏览
初中化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江苏常州武进区横山桥中学 王 燕



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之一就是要加强对学生的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是当前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创新素质的基本内涵包括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等几个方面,而创新意识是创新的前提和关键。有了创新意识,才能抓住创新机会,产生创新方法,启动创新思维,从而获得创新结果。

根据创造性人才成长的发展规律以及当代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结合当前初中化学教学的现状,寓创新意识于初中化学教学之中,把传授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等有机地结合起来,是每个初中化学教师必须探讨的问题。

一、营造培养创新意识的宽松氛围

营造一个宽松的教学氛围,也就是创造一个自然、和谐、平等的教学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中,有利于消除课堂上过分拘谨的场面,有利于缩短师生之间的感情距离,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在这种氛围里,学生勇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渴望解决问题,他们的创新意识自然而然的就得到了培养。

例如,在酸和碱的反应的教学过程中,在讲到中和反应中用酚酞作指示剂来确定反应的终点时,有一个学生提出,紫色石蕊和无色酚酞一样都是指示剂,而且我觉得紫色石蕊除了遇碱变色,而且遇酸也能变化,本领比无色酚酞大,那紫色石蕊能不能也来确定中和反应的终点呢?问题一提出,同学们议论纷纷,课堂顿时活跃起来,我感觉到这个学生有着强烈的创新意识,并孕育着可贵的创新精神,但限于对紫色石蕊的pH变色范围了解不够深入,所以没能做出全面地思考判断,于是我趁机让同学们把书翻到紫色石蕊和无色酚酞在不同的pH溶液中的颜色变化表,让他们通过观察,好好分析用紫色石蕊来确定中和反应终点是否合适。在一阵激烈的小组讨论后,有大半的同学都认识到了问题的存在,然后我再请提出问题的同学向全班同学解释了不合适的原因。我及时表扬了他敢于创新、勇于探索的精神。

这个事实告诉我们,只有努力营造宽松的课堂环境,学生的创新意识才会得到不断滋长。

二、构建课堂教学的新观念

1.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创新

创新教学的构成要素是研究性、引导性、发现性、归纳性等有机的结合,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用现代教学方法和手段(如探究教学法、发现教学方法、自学辅导法、活动教学法、实验教学法以及各种现代教学工具和设备等),将科学发现过程简捷的重演于课堂,让学生参与发现、探索、研究的过程,并且在这个过程中激发他们对发现和创造的乐趣,特别是培养学生动手做实验的能力以及设计实验的能力,指导他们动手、动脑,让学生体验作为学习主体进行探索、发现和创造的乐趣,从而使学生自行获取和运用知识,享受创造成功的快乐,最终达到教师“创造性的教”、学生“创造性的学”之目的。

例如,在金属活动顺序这一节课中,可采用探究教学法、实验教学法等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具体步骤如下:

(1)提出问题,激发创新意识

①提出问题:铝、铜、铁三种金属谁最活泼,谁次之,谁最不活泼。即它们的活动性顺序是怎样的?

②猜想与假设:学生可能会得出很多顺序,Al>Fe>Cu;Fe>Al>Cu等。

③制定计划:在提出问题前所做习题的基础上(题目是金属与某些酸、盐溶液的反应可用于说明金属的活动性强弱。请根据下列实验事实,比较金属活动性的强与弱。锌能与盐酸发生置换反应而铜不能,     ;镁与盐酸反应比铁与盐酸反应剧烈,     ;铁能从硫酸铜溶液中置换出铜,    。)同学们制定了各种各样的方案:

a.用铝、铁、铜分别和盐酸反应。

b.用铝和氯化亚铁反应,铁和硫酸铜反应。

c.用铝和硫酸亚铁反应,铜和硫酸亚铁反应。

d.用铁和硫酸铝反应,铁和硫酸铜反应。

(2)实验探索,培养创新能力

①同学们的实验方案经教师审定后,就按自己设计的方案进行实验。

②收集证据:a组同学观察铝、铁、铜分别和盐酸反应的速度。b组同学观察铝和氯化亚铁,铁和硫酸铜分别能否进行反应。c组同学观察铝和硫酸亚铁、铜和硫酸亚铁能否反应。d组同学观察铁和硫酸铝、铁和硫酸铜能否进行反应。

③结论和解释:a.因为铝和盐酸反应最快,铁次之,最后是铜。所以他们的活动顺序是Al>Fe>cu:b.因为铝和氯化亚铁能反应,证明铝比铁活泼,铁能和硫酸铜反应,证明铁比铜活泼,最终得到Al>Fe>Cu。c.铝和硫酸亚铁能反应,证明铝比铁活泼。铜和硫酸亚铁不能反应,说明铜没有铁活泼,最终得到Al>Fe>Cu。d.因为铁和硫酸铝不能反应,说明铁没有铝活泼;铁和硫酸铜能反应,证明铁比铜活泼,最终得到Al>Fe>Cu。

2.教学内容的创新

立足现有的教学内容进行开发和挖掘,吸收和引进与现代生产、生活、科技等密切相关的问题(如应用性问题、开放性问题、探索性问题等),充实到教学之中,开拓学生视野,扩大知识面,赋予教学内容以新的活力,使之成为生动活泼的教学资源。

如在讲授溶液计算时,可布置这样一道题。

请阅读下列材料,过氧乙酸是一种高效消毒剂,可迅速杀灭各种微生物,那么家庭应该如何安全正确地使用过氧乙酸呢?

一是浸泡,纺织品用浓度为0.04%的溶液浸泡2 h,餐具洗净后用0.4%~O.5%的溶液浸泡15~30 min;二是擦拭,对物体表面进行消毒,可用浓度为0.5%~1.O%的过氧乙酸稀溶液,擦拭后静置30 min,即能达到杀菌的目的。三是喷雾及熏蒸,将原溶液稀释成0.2%~O.4%,关闭门窗,采用喷雾或熏蒸的方法消毒20 min,然后开窗通风15 min后方可进入。

芳菲同学家中有一种浓度为15%过氧乙酸原液,她和妈妈一起配制了三种不同浓度的过氧乙酸溶液,具体操作如下:①取20 g 15%的过氧乙酸原液,加100 mL水配成溶液a,②取a溶液50 mL,向其中加100 mL水,配成溶液b,③取b溶液50 mL,向其中加入100 mL水,配成溶液c(因为a、b、c溶液比较稀,所以溶液密度可近似看成1 g/cm3)。

请你通过计算判断,芳菲同学配制的a、b、c三溶液中b适用于     ,c适用于      (填写“浸泡“擦拭”或“喷雾熏蒸”)。此题是与生活实际非常贴近的题目,它主要考查学生对溶液计算的应用能力,在引导学生用所学的溶液计算知识解决此题的同时,让学生深切地感受到了化学的实用性。

又如,在氢气的化学性质的教学中,可以让学生思考如果在做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时,试管破裂了,会是哪些原因造成的呢?此题的设计很具有开放性,解答过程具有探究性,答案具有不确定性,这样,可使学生的思想沿着不同的方面展开,他们在创新意识的驱使下爆发出创新的火花,随之创新能力得到了提高。

三、注重实验教学的创新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是一种探究性的活动,学生是这一活动的主体,只有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才能保证化学教学目的有效落实。

如在总复习实验部分的内容时,我布置给学生这样一个任务,根据你已掌握的有关实验内容和技能,设计一个魔术给父母做一个汇报表演(药品和仪器可以由教师提供),然后在课堂上集中交流表演,看看谁设计的魔术最精彩。班里一下子沸腾了,有的同学都激动地站起来发表他的魔术高见了。在后来魔术交流课上,我深深地感到了同学们的创造能力真是“高不可测”,他们设计了很多虽简单但却很有趣很有新意的魔术,如无中生有、刀子流血、如来神掌、清水变牛奶、鸡蛋跳舞、自投罗网的水鬼、一封密信等等。每个魔术表演完后,我就请“魔术家”们谈谈他们表演魔术的奥秘所在。通过这次成功的魔术交流,不仅使同学们牢固地掌握了许多实验知识,而且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创造热情,保持和增加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学生动手能力、实验能力、创造能力得以培养和提高。在实验教学中,还可以成立实验兴趣小组,进行实验改进的研究,举办化学实验设计方案比赛,组织学生去工厂、科研单位参观学习,开展家庭小实验,科技小论文征文活动,充分发挥实验的功能。以实验为基础开展教学,把实验作为培养兴趣,启迪思维的手段,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实践活动中,发展思维能力,形成创新意识。

总之,在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及创新能力为己任,寓创新意识于化学教学中,使学生的聪明才智更有效地超常地发挥出来。


作者: 与你同行    时间: 2008-9-19 06:46
标题: 回复:初中化学获奖论文浏览
化学从生活中来为生活所用



江苏无锡市第九中学 薛 静



令人耳目一新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以其一切以人为本的思想展现了它独特的教学理念,使来源于生活的知识,在课堂中经过师生共同的“揉搓”后又重新回归于生活,于是课本知识在几经“咀嚼”后不再是一些“冰冷”的概念的堆砌,而是跃然于学生脑海中的一些栩栩如生的活的知识,这种感受在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实验内容的教学中尤为突出,下面就此做一些简单的回顾。

一、教材知识体系的更新

与原教材相比,化学课改教材增添了《燃料及其利用》一单元,它不仅将散落在原教材中不同章节的内容如原来在第一章《氧气》中有关燃烧条件的探究、第五章《碳和碳的化合物》中二氧化碳灭火、甲烷及乙醇等燃料的燃烧等融合在一起,而且还新增加了一些诸如燃料燃烧过程中能量的问题、燃烧后的物质(如酸雨)对空气质量的影响以及新能源开发等知识,使得教材从知识体系上更加系统化,形成了以燃烧作为主线,燃料的利用、燃烧带来的不良后果、新能源急待开发等作为支线的一条知识带。

二、实验设置更具探究性

第七单元的内容中蕴涵着大量的实验题材,而这些实验又极具实践性,可以说很多内容是基于生活实践,又在课堂的探究中得到了提升。例如,课题1《燃烧和灭火》中燃烧条件的探究实验,原来是一个由教师做的演示实验,现在改为由学生参与的探究活动,并且在原来的基础上又将实验进行了改进,即对仅仅验证白磷在热水中虽温度达到着火点,但由于没有接触氧气而无法燃烧的实验进行了延伸:将氧气通入烧杯中白磷的上方后,白磷在出乎学生意料的情况下燃烧了,这个现象极大地刺激着学生去探索其中的缘由,探究活动也顺理成章地被推到了高潮,学生在非常自然的情境中总结得出燃烧所要具备的三个条件,原有的关于燃烧的体验在课堂中得到了理论上的提升。同时,该实验操作简单易行,很适合学生合作完成,确为教材改革中的成功之笔。

再如,课题3《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中增加了酸雨危害的模拟实验,有关酸雨的知识学生们在初一环境教育课程中就已经有了一些了解,但由于酸雨对自然界的危害不是在短期内就能够显现的,所以,学生无法对酸雨对自然界的危害产生强烈的感受。于是教材在此处安排了一个酸雨危害的模拟实验,用二氧化硫溶于水后所得到的溶液来代替酸雨,让学生观察其对金属、大理石和蔬菜等物品腐蚀的情况。实验实际上是将酸雨的效果进行了一些有效放大,实验中,在学生的视觉关注下镁带、大理石被蚕食着,新鲜的蔬菜在溶液中变黄、变黑等现象无一不使在场的学生受到了触目惊心的震撼,经过这样一个极为成功的体验性实验,学生很容易接受酸雨对我们生存的环境的破坏这一事实,产生对新能源开发的迫切愿望。

三、教学实践中对一些实验进行再开发

除了按照教材的安排进行实验以外,有些实验还具有生成的功能,如课题1《燃烧和灭火》中蜡烛燃烧现象不同的实验,教材只是注重了隔绝空气和产生大量二氧化碳气体会对燃烧造成什么影响,根据学生的生活经历和前面对燃烧条件的探究结论,将实验进行再开发,如提供部分器材或直接由学生自己通过尝试性的实践采用尽可能多的方法使正在燃烧的蜡烛熄灭,从这一活动的实施中我们看出学生的思维被极大地调动了起来,学生争先恐后地尝试着各种方法,除了书上介绍的方法外,还采用了书的扇动、用水喷淋、用剪刀剪去燃烧的烛芯等方法,这种尝试不是盲目的,是将前面得出的结论应用在他们的具体方法中,理论的精髓在这里得以体现。因此教师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对教材中的实验进行生成性开发不失为一种值得探讨的手段。

四、实践使知识得以内化

实验仅是某些生活实际的缩影,而在实践中应用才是实验探究的真谛所在。本单元的内容为学生将课本知识拓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比如现实生活中经常发生火灾,关于火灾的起因、火灾的控制以及一旦发生火灾后如何灭火、如何逃生都是学生应用课本知识的好机会,因此在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中,我们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①选择一处公共场所调查消防设施的品种、数量以及消防通道是否畅通;②对宾馆、住宅楼或学校进行模拟火场的救火、逃生自救的设计;③对近年来所在地区或更大范围内重大火灾的成因、损失以及在现实生活中消防队员采用的具体灭火方法等自由选择一项进行调查,利用休息日来完成,最后学生再把结果带到课堂上进行交流,在整个交流的过程中学生一直处于一种兴奋状态,大家纷纷发表意见展示自己的成果。有的学生到附近的商场进行实地考察(以前学生进商场都是为了购物,对商场里是否有消防器材、有哪些消防器材并未关心过),通过实地的考察,增加了实际体验,增强了消防意识;还有的学生利用互联网查到了一些重大火灾的发生情况、一些常用的自救方法等,使得课本知识在理解的基础上得以内化。

五、尚有一些实验需进一步探索

本单元有些实验的成功率还不够高,如课题1《燃烧和灭火》中的粉尘爆炸实验,按照教材的方法试验后,效果不够理想,一方面成功率不高,另一方面现象不像书上描述的那么明显。我们试图将面粉换成颗粒更加细小的淀粉,容器的体积加大等,效果仍不是很明显,金属罐与塑料盖板间的密封情况也不太好控制。因此我也想借此机会与各位同行切磋,以求达到更好的实验效果。

以上是我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体会。总之,本单元为将化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相连提供了很好的契机,也很适合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但是它同时也要求教师在准备的过程中能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主体作用,合理设计教学环节,为学生创设一个充分发展的空间。



作者: 与你同行    时间: 2008-9-19 06:47
标题: 回复:初中化学获奖论文浏览
初中化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江苏常州武进区横山桥中学 王 燕



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之一就是要加强对学生的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是当前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创新素质的基本内涵包括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等几个方面,而创新意识是创新的前提和关键。有了创新意识,才能抓住创新机会,产生创新方法,启动创新思维,从而获得创新结果。

根据创造性人才成长的发展规律以及当代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结合当前初中化学教学的现状,寓创新意识于初中化学教学之中,把传授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等有机地结合起来,是每个初中化学教师必须探讨的问题。

一、营造培养创新意识的宽松氛围

营造一个宽松的教学氛围,也就是创造一个自然、和谐、平等的教学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中,有利于消除课堂上过分拘谨的场面,有利于缩短师生之间的感情距离,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在这种氛围里,学生勇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渴望解决问题,他们的创新意识自然而然的就得到了培养。

例如,在酸和碱的反应的教学过程中,在讲到中和反应中用酚酞作指示剂来确定反应的终点时,有一个学生提出,紫色石蕊和无色酚酞一样都是指示剂,而且我觉得紫色石蕊除了遇碱变色,而且遇酸也能变化,本领比无色酚酞大,那紫色石蕊能不能也来确定中和反应的终点呢?问题一提出,同学们议论纷纷,课堂顿时活跃起来,我感觉到这个学生有着强烈的创新意识,并孕育着可贵的创新精神,但限于对紫色石蕊的pH变色范围了解不够深入,所以没能做出全面地思考判断,于是我趁机让同学们把书翻到紫色石蕊和无色酚酞在不同的pH溶液中的颜色变化表,让他们通过观察,好好分析用紫色石蕊来确定中和反应终点是否合适。在一阵激烈的小组讨论后,有大半的同学都认识到了问题的存在,然后我再请提出问题的同学向全班同学解释了不合适的原因。我及时表扬了他敢于创新、勇于探索的精神。

这个事实告诉我们,只有努力营造宽松的课堂环境,学生的创新意识才会得到不断滋长。

二、构建课堂教学的新观念

1.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创新

创新教学的构成要素是研究性、引导性、发现性、归纳性等有机的结合,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用现代教学方法和手段(如探究教学法、发现教学方法、自学辅导法、活动教学法、实验教学法以及各种现代教学工具和设备等),将科学发现过程简捷的重演于课堂,让学生参与发现、探索、研究的过程,并且在这个过程中激发他们对发现和创造的乐趣,特别是培养学生动手做实验的能力以及设计实验的能力,指导他们动手、动脑,让学生体验作为学习主体进行探索、发现和创造的乐趣,从而使学生自行获取和运用知识,享受创造成功的快乐,最终达到教师“创造性的教”、学生“创造性的学”之目的。

例如,在金属活动顺序这一节课中,可采用探究教学法、实验教学法等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具体步骤如下:

(1)提出问题,激发创新意识

①提出问题:铝、铜、铁三种金属谁最活泼,谁次之,谁最不活泼。即它们的活动性顺序是怎样的?

②猜想与假设:学生可能会得出很多顺序,Al>Fe>Cu;Fe>Al>Cu等。

③制定计划:在提出问题前所做习题的基础上(题目是金属与某些酸、盐溶液的反应可用于说明金属的活动性强弱。请根据下列实验事实,比较金属活动性的强与弱。锌能与盐酸发生置换反应而铜不能,     ;镁与盐酸反应比铁与盐酸反应剧烈,     ;铁能从硫酸铜溶液中置换出铜,    。)同学们制定了各种各样的方案:

a.用铝、铁、铜分别和盐酸反应。

b.用铝和氯化亚铁反应,铁和硫酸铜反应。

c.用铝和硫酸亚铁反应,铜和硫酸亚铁反应。

d.用铁和硫酸铝反应,铁和硫酸铜反应。

(2)实验探索,培养创新能力

①同学们的实验方案经教师审定后,就按自己设计的方案进行实验。

②收集证据:a组同学观察铝、铁、铜分别和盐酸反应的速度。b组同学观察铝和氯化亚铁,铁和硫酸铜分别能否进行反应。c组同学观察铝和硫酸亚铁、铜和硫酸亚铁能否反应。d组同学观察铁和硫酸铝、铁和硫酸铜能否进行反应。

③结论和解释:a.因为铝和盐酸反应最快,铁次之,最后是铜。所以他们的活动顺序是Al>Fe>cu:b.因为铝和氯化亚铁能反应,证明铝比铁活泼,铁能和硫酸铜反应,证明铁比铜活泼,最终得到Al>Fe>Cu。c.铝和硫酸亚铁能反应,证明铝比铁活泼。铜和硫酸亚铁不能反应,说明铜没有铁活泼,最终得到Al>Fe>Cu。d.因为铁和硫酸铝不能反应,说明铁没有铝活泼;铁和硫酸铜能反应,证明铁比铜活泼,最终得到Al>Fe>Cu。

2.教学内容的创新

立足现有的教学内容进行开发和挖掘,吸收和引进与现代生产、生活、科技等密切相关的问题(如应用性问题、开放性问题、探索性问题等),充实到教学之中,开拓学生视野,扩大知识面,赋予教学内容以新的活力,使之成为生动活泼的教学资源。

如在讲授溶液计算时,可布置这样一道题。

请阅读下列材料,过氧乙酸是一种高效消毒剂,可迅速杀灭各种微生物,那么家庭应该如何安全正确地使用过氧乙酸呢?

一是浸泡,纺织品用浓度为0.04%的溶液浸泡2 h,餐具洗净后用0.4%~O.5%的溶液浸泡15~30 min;二是擦拭,对物体表面进行消毒,可用浓度为0.5%~1.O%的过氧乙酸稀溶液,擦拭后静置30 min,即能达到杀菌的目的。三是喷雾及熏蒸,将原溶液稀释成0.2%~O.4%,关闭门窗,采用喷雾或熏蒸的方法消毒20 min,然后开窗通风15 min后方可进入。

芳菲同学家中有一种浓度为15%过氧乙酸原液,她和妈妈一起配制了三种不同浓度的过氧乙酸溶液,具体操作如下:①取20 g 15%的过氧乙酸原液,加100 mL水配成溶液a,②取a溶液50 mL,向其中加100 mL水,配成溶液b,③取b溶液50 mL,向其中加入100 mL水,配成溶液c(因为a、b、c溶液比较稀,所以溶液密度可近似看成1 g/cm3)。

请你通过计算判断,芳菲同学配制的a、b、c三溶液中b适用于     ,c适用于      (填写“浸泡“擦拭”或“喷雾熏蒸”)。此题是与生活实际非常贴近的题目,它主要考查学生对溶液计算的应用能力,在引导学生用所学的溶液计算知识解决此题的同时,让学生深切地感受到了化学的实用性。

又如,在氢气的化学性质的教学中,可以让学生思考如果在做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时,试管破裂了,会是哪些原因造成的呢?此题的设计很具有开放性,解答过程具有探究性,答案具有不确定性,这样,可使学生的思想沿着不同的方面展开,他们在创新意识的驱使下爆发出创新的火花,随之创新能力得到了提高。

三、注重实验教学的创新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是一种探究性的活动,学生是这一活动的主体,只有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才能保证化学教学目的有效落实。

如在总复习实验部分的内容时,我布置给学生这样一个任务,根据你已掌握的有关实验内容和技能,设计一个魔术给父母做一个汇报表演(药品和仪器可以由教师提供),然后在课堂上集中交流表演,看看谁设计的魔术最精彩。班里一下子沸腾了,有的同学都激动地站起来发表他的魔术高见了。在后来魔术交流课上,我深深地感到了同学们的创造能力真是“高不可测”,他们设计了很多虽简单但却很有趣很有新意的魔术,如无中生有、刀子流血、如来神掌、清水变牛奶、鸡蛋跳舞、自投罗网的水鬼、一封密信等等。每个魔术表演完后,我就请“魔术家”们谈谈他们表演魔术的奥秘所在。通过这次成功的魔术交流,不仅使同学们牢固地掌握了许多实验知识,而且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创造热情,保持和增加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学生动手能力、实验能力、创造能力得以培养和提高。在实验教学中,还可以成立实验兴趣小组,进行实验改进的研究,举办化学实验设计方案比赛,组织学生去工厂、科研单位参观学习,开展家庭小实验,科技小论文征文活动,充分发挥实验的功能。以实验为基础开展教学,把实验作为培养兴趣,启迪思维的手段,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实践活动中,发展思维能力,形成创新意识。

总之,在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及创新能力为己任,寓创新意识于化学教学中,使学生的聪明才智更有效地超常地发挥出来。


作者: 与你同行    时间: 2008-9-19 06:47
标题: 回复:初中化学获奖论文浏览
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探究兴趣



江苏兴化市实验中学 何如涛



青少年儿童有与生俱来的探究的需要、获得体验的需要以及获得认可与被人欣赏的需要,而这些需要的满足,必须在一定的教育教学情境中才能实现。

一个充满活力的课堂,应该是学生带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愉快地参与教学活动,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使他们的个性、特长得到发展的课堂。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把学生要学习的内容巧妙地转化为问题情境,促使学生进入“口欲言而不能”的愤悱状态,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提高探究性学习的兴趣。

一、问题情境与化学教学

问题情境就是一种具有一定的困难,需要学生努力去克服(寻找完成任务的途径、方式),而又在学生能力范围内(努力可克服)的学习情境。

根据认知理论,化学课堂教学过程是以不断地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方式来获取新知识的一个过程。因此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应努力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通过问题引起学生认知的冲突,激起学生强烈的问题意识和探求动机,引发学生积极思考,从而独立地解决问题,发展其思维能力的创造性。

二、问题情境的创设途径

问题情境的创设主要是通过恰当的情境,提出问题,使教学内容具有新奇性,从而使学生产生好奇心和求知欲,极大地激发学生的探求动机和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1.利用化学实验创设问题情境

化学教学离不开实验,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中设置情境的有利因素,利用实验可以设置许多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一个精心设计的化学实验不仅可以再现化学实验,而且可以模拟科学家进行科学发现的探索过程,为学生提供一个真实而完整的情境。

[案例] 在学习燃烧条件时,我先演示“水下白磷燃烧”的实验:

先在热水中放一小块白磷,待白磷熔化,用一支大试管垂直倒插入水中,罩住白磷,可见白磷发火燃烧,形成白烟,不一会儿,白磷就熄灭了。取出试管,口朝下抖动片刻,再插入水中,罩住白磷,白磷又发火燃烧,形成白烟(可以重复操作直到白磷耗尽)。每当我重复实验时,同学们屏住呼吸,睁大眼睛紧盯着水中的白磷,一颗颗原本平静的心又被激荡起来。接着我问学生:人们常说“水火不相容”,但热水下的白磷为什么能燃烧?从化学本质上看,又该怎样解释呢?这时学生的思维高度集中,迫切希望找到问题答案。然后组织学生讨论,提出问题,交流解释。经过一系列的问题探究之后,学生从理论到实质,掌握燃烧的条件,教学效果当然是很好的。

2.联系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

生活中处处涉及化学知识,我们可以利用学生熟悉的生产、生活情境,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体会到学习化学知识的重要性,感到学有所得、学有所用。这样容易激发学生的愉悦心情,触发学生的情感和求知欲,更能提升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趣。

[案例] 在学习“蛋白质和维生素”中蛋白质知识时,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所掌握的知识,对蛋白质的来源、作用进行讨论。在学生讨论时,我引入了如下问题情境:

(1)当我们把鸡蛋或鸭蛋储放在冰箱里时,蛋的大头朝上还是朝下?是直立还是横放比较好?为什么?

(2)冷藏一段时间的鸡蛋或鸭蛋一旦出库放置是否更容易腐坏,为什么?

(3)煮熟的鸡蛋或鸭蛋的蛋黄表面往往呈现灰色,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原因吗?

(4)腌制的咸蛋在蛋黄表面会出现黄油,这是什么原因?

(5)把一个鸡蛋小心地放入装有食醋溶液的大烧杯中,会观察到哪些现象?

这些问题都是从生活实际出发,极易引发学生的关注和思考,提高了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趣,同时还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事情,多思考身边常见现象中的为什么,进一步了解化学在社会发展和人类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3.聚焦社会热点创设问题情境

化学与社会紧密相连,它与社会生产及生命、环境等方面有着广泛而紧密的联系。无论是生活中接触的新材料和新药物,还是新能源开发、环境保护等社会热点问题都与化学密切联系。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可从社会热点问题提取素材,创设问题情境。

[案例] 在学习“化学与材料”时,我先运用图片向学生介绍众多的新型金属、非金属材料、合成材料、复合材料,然后结合资料所展示的画面,让学生思考:

(1)哪些事实可以说明人们在对材料的利用时,经历了直接采用天然材料、加工改造天然材料、合成材料的过程?

(2)在我们日常生活所使用的材料中,有哪些是天然材料,哪些是合成材料,哪些是复合材料?

(3)有人说,性能优异的复合材料,并非现代才有,在古代、近代都有复合材料的发明,许多复合材料现代还一直在使用,你能举出例子吗?

(4)现代人提出要回归自然,甚至拒绝使用合成材料,你认为从环境保护和健康的角度看,使用天然材料是否比使用合成材料好?

图片资料和教师提出的问题,使学生真正进入了学习“化学与材料”的生活情境,促使学生对问题的思考更深刻,从司空见惯的事物中领悟其中蕴涵的道理,使感性认识升华到理性认识。

4.通过化学史实创设问题情境

化学史、化学故事、化学传闻等形象生动,感染力强,在课堂上通过介绍化学史等形式来创设问题情境,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启发学生积极思考、探究,以增强探究欲望。

[案例] 在学习“奇妙的二氧化碳”时,上课一开始,我就给学生讲了一个传说:据说,在印度尼西亚某荒岛高耸入云的大山的山脚下,有一条细长的峡谷。很久以前,有一个来自欧洲的探险家带着一条狗,从这条峡谷中通过,还没走出山门,他带的狗突然晕死了,他感到非常奇怪,周围没有枪声,没有野犬袭击,刚才好好的,为什么突然死去呢?当他蹲下来想看个究竟时,没过多久自己也晕过去,再也没有起来。后来的探险家发现这条峡谷中有不少人和狗或羊的尸骨,人们对这条“死谷”望而生畏。接着我向学生提出问题:为什么进入峡谷后狗和羊都死了?为什么人站着安然无恙,蹲下来反而会晕过去?学生很惊奇,急于解开谜团,积极参与探究。

5.利用信息技术创设问题情境

现代的多媒体技术,能把生动的动画图象、清晰的文字、注解和优美的声音有机地合成,并显示在大屏幕上,具有很强的真实感和表现力,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对一些抽象的概念、难以观察的现象、跨越时空的事物和不需实现的愿望,利用信息技术和多媒体创设问题情境,可以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案例] 在学习石灰石时,我运用图象、Flash动画的形式,将明代爱国将领于谦的《石灰吟》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对煅烧石灰石有一种身临其境之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接着提出问题:诗中表现了作者清白做人,不畏权势,刚直不阿的高贵品质。你能从化学的角度阐述其中包含的化学原理吗?多媒体的运用,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学生很块掌握了碳酸钙、氧化钙、氢氧化钙之间相互转化的关系。

实践表明,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不仅使抽象的内容形象化,使便于学生认识,而且能增加学生的探究兴趣。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问题情境创设的要点

1.情境的素材要有针对性

问题情境的创设,必须基于对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和教材内容的全面、科学分析。要深入分析和挖掘教材内容中蕴涵着的能力价值和情感价值的知识,利用这些知识、作为情境素材,创设问题情境,才能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2.提出问题要有方向性

教师通过情境要把问题设在学生有疑问处,这样的问题才能引起学生的认识冲突,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而问题一旦得到解决,学生就会有“柳暗花明”的感觉,有极大的成就感,从而激起进一步探究的欲望。

3.提出问题要有操作性

所谓问题的可操作性,是指教师提出的问题既要有一定的难度,又要学生经过努力可以解决,这样的问题是引起学生探究,激发学生思维的主要条件。问题过于简单,不能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问题过难,又会使学生感到力不从心,不知从何下手,因而可能会失去探究的学习兴趣。

总之,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应努力创设问题情境,提高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意识,激发他们探究的欲望。此外,教师还应鼓励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从而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为开展探究性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 与你同行    时间: 2008-9-19 06:47
标题: 回复:初中化学获奖论文浏览
化学新教材教学中要让学生“问”起来



江苏江阴市山观中学 杨 萍



从教几年来,我的最大感觉是学生不喜欢提问,即使有问题,提出的问题也没有质量。而学贵有疑,“问”乃探索知识的起步。今年无锡市进行教材改革,新教材与以往教材相比,更注重了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与能力,加强了科学、技术和社会的联系,提供了更多的情景素材。这一变化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因此,我们要抓住这一契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不仅让学生变得喜欢问问题,更要问得巧,问得妙。

一、保护和发展学生的好奇心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新奇事物出现时,会引起人们的注意,进而接近、了解事物,尝试解释“这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这时探索、研究、发现、发明和创造的行为就很可能相继发生。初三化学是学生的一门启蒙学科,这里面蕴涵着趣味无穷、千变万化的科学知识,新教材的版面设计更是丰富多彩,对刚刚接触这门学科的初三学生来说,他们肯定会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好奇心,有千万个“这是什么”和“为什么”。这时,教师要特别注意保护学生质疑的积极性,细心地发掘学生微小的创造火花,创造条件使其闪烁发光,不要因为学生的某些问题很肤浅,甚至有些不着边际,就置之不理,甚至讽刺挖苦,从而影响学生质疑的积极性,让学生变成“闷葫芦”。

二、注重合作学习与交流活动,为学生创造发言机会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不仅是学习主体,而且还是“处在一定社会环境中的个体”。学习活动的产生与学习情景具有密切的关系,积极参与、主动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情景有利于学生知识的理解和全面素质的发展。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在不同观点的争论中,形成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学习共同体,并创造性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新教材正好为我们提供了这一平台,在新的教材内容中,有大量的“活动与探究”,与社会、生活相联系的“家庭小实验”“调查与研究”,热点话题“讨论”以及一些与学习内容相关的“背景资料”,这些都有利于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的合作交流,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并为所有学生创造发言机会。

三、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教师是整个教学活动的引导者、指挥者,不管是教材的处理还是学生主体地位的落实,都由教师来控制。因此,学生能否提出问题,所提出的问题是否一针见血,与教师的正确引导是密不可分的。

(一)提供素材,引导学生产生疑问

初三化学涉及很多基本理论和概念,以往教材都是直接给出定义,让学生理解、记忆,这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很大的障碍,使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兴趣也有所下降。而新教材中,不再强调学生对某些具体概念定义的死记硬背,而是重视引导学生形成基本的化学观念,重视学生对化学核心概念的深入理解。因此,教师应思考提供哪些素材可以让学生产生疑问,从而深入理解这些核心概念。如对“微粒构成物质”核心概念的形成,教师可借助多媒体演示水的电解和氧化汞的分解过程,通过对比,学生马上提出问题:“为什么汞原子直接聚集成物质了,而氢原子、氧原子没有呢?”学生从而知道原子、分子都可以构成物质,也进一步理解了化学变化的实质。

(二)重视探究实验,让学生发现问题

新教材中,化学实验多以科学探究的方式进行。刚开始学生做实验肯定很盲目,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如果没有教师的正确引导,学生是很难发现问题的。因此,对探究实验教师要高度重视,给学生以正确引导,让学生学会设计实验方案,根据方案进行实验操作,在操作中学会观察实验现象,学会对实验现象分析处理,发现问题,得出科学结论。

例如,在二氧化碳实验室制法探究实验中,笔者首先结合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实验,介绍了实验室制取气体选取装置的一般原则,然后请学生根据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思考自己该怎么设计实验,做到人人心中有草图,再给出仪器让学生实验。经过第一轮实验,学生就得出了很多套发生装置,有的是试管或烧瓶等加一个带导管的单孔橡皮塞;有的用了双孔橡皮塞,添加了长颈漏斗;有少数学生还采用了注射器。当然还有些学生的装置不是很科学。这时,我请不同类型装置的设计者派代表上台展示他们的装置,介绍他们的设计意图,分析自己装置的优缺点、可行性。通过比较分析,学生发现了问题,有的发现自己的装置虽然简单,但添加药品不方便;有的发现自己的装置不好控制反应的进行。这时有个学生马上问道:“老师,那可以设计一套又简单又能随时控制反应进行的装置吗?”我回答道:“你问得很好,这也正是我想问大家的问题。根据实验台上的仪器,请同学们再试一试,看谁能成为一名最出色的设计师?”学生的思维立即又活跃起来,在实验台上搜寻,这时有学生看到了桌上的破试管,他们立即举手告诉我他们设计出来了,并向其他同学说出了自己的思路,得到教师的表扬与肯定后,他们的脸上明显露出兴奋与自豪的笑容。在以后的实验中,学生逐渐会思考了,也爱问问题了,并且问题的质量也越来越高。例如,学生在做碱的性质实验时,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会变浑浊,从而知道氢氧化钙能和二氧化碳发生反应。这时,一个学生问道:“那怎样知道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碳反应了呢?”在教师的鼓励与提示下,该学生设计了实验,先取氢氧化钠溶液于试管中,往其中加入稀盐酸,看不到任何现象,再取另一支试管,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用玻璃管往里吹入二氧化碳,再向其中滴加稀盐酸,发现有气泡产生,从而证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确实能发生反应。我认为,一个初中生能有这样的思考是难能可贵的。

(三)制造悬念,“逼迫”学生产生疑问

悬念是兴趣不断向前延伸和欲知后事如何的迫切要求,它可以使学生集中注意力,唤起学生兴趣,激发探究知识的欲望。例如,在讲浓硫酸的腐蚀性时,笔者问了一句:“同学们见过黑面包吗?”真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教室里立即“沸腾”起来,有的问:“哪里有?”有的问:“黑面包怎么做呢?”我不动声色地做了实验,学生感到非常神奇,纷纷问:“这是怎么回事呢?”“白糖怎么会变黑呢?”“到底发生了什么反应呢?”在这种热烈的气氛中,学生感觉很轻松,问题自然就问出来了。


作者: 与你同行    时间: 2008-9-19 06:48
标题: 回复:初中化学获奖论文浏览
化学从生活中来为生活所用



江苏无锡市第九中学 薛 静



令人耳目一新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以其一切以人为本的思想展现了它独特的教学理念,使来源于生活的知识,在课堂中经过师生共同的“揉搓”后又重新回归于生活,于是课本知识在几经“咀嚼”后不再是一些“冰冷”的概念的堆砌,而是跃然于学生脑海中的一些栩栩如生的活的知识,这种感受在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实验内容的教学中尤为突出,下面就此做一些简单的回顾。

一、教材知识体系的更新

与原教材相比,化学课改教材增添了《燃料及其利用》一单元,它不仅将散落在原教材中不同章节的内容如原来在第一章《氧气》中有关燃烧条件的探究、第五章《碳和碳的化合物》中二氧化碳灭火、甲烷及乙醇等燃料的燃烧等融合在一起,而且还新增加了一些诸如燃料燃烧过程中能量的问题、燃烧后的物质(如酸雨)对空气质量的影响以及新能源开发等知识,使得教材从知识体系上更加系统化,形成了以燃烧作为主线,燃料的利用、燃烧带来的不良后果、新能源急待开发等作为支线的一条知识带。

二、实验设置更具探究性

第七单元的内容中蕴涵着大量的实验题材,而这些实验又极具实践性,可以说很多内容是基于生活实践,又在课堂的探究中得到了提升。例如,课题1《燃烧和灭火》中燃烧条件的探究实验,原来是一个由教师做的演示实验,现在改为由学生参与的探究活动,并且在原来的基础上又将实验进行了改进,即对仅仅验证白磷在热水中虽温度达到着火点,但由于没有接触氧气而无法燃烧的实验进行了延伸:将氧气通入烧杯中白磷的上方后,白磷在出乎学生意料的情况下燃烧了,这个现象极大地刺激着学生去探索其中的缘由,探究活动也顺理成章地被推到了高潮,学生在非常自然的情境中总结得出燃烧所要具备的三个条件,原有的关于燃烧的体验在课堂中得到了理论上的提升。同时,该实验操作简单易行,很适合学生合作完成,确为教材改革中的成功之笔。

再如,课题3《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中增加了酸雨危害的模拟实验,有关酸雨的知识学生们在初一环境教育课程中就已经有了一些了解,但由于酸雨对自然界的危害不是在短期内就能够显现的,所以,学生无法对酸雨对自然界的危害产生强烈的感受。于是教材在此处安排了一个酸雨危害的模拟实验,用二氧化硫溶于水后所得到的溶液来代替酸雨,让学生观察其对金属、大理石和蔬菜等物品腐蚀的情况。实验实际上是将酸雨的效果进行了一些有效放大,实验中,在学生的视觉关注下镁带、大理石被蚕食着,新鲜的蔬菜在溶液中变黄、变黑等现象无一不使在场的学生受到了触目惊心的震撼,经过这样一个极为成功的体验性实验,学生很容易接受酸雨对我们生存的环境的破坏这一事实,产生对新能源开发的迫切愿望。

三、教学实践中对一些实验进行再开发

除了按照教材的安排进行实验以外,有些实验还具有生成的功能,如课题1《燃烧和灭火》中蜡烛燃烧现象不同的实验,教材只是注重了隔绝空气和产生大量二氧化碳气体会对燃烧造成什么影响,根据学生的生活经历和前面对燃烧条件的探究结论,将实验进行再开发,如提供部分器材或直接由学生自己通过尝试性的实践采用尽可能多的方法使正在燃烧的蜡烛熄灭,从这一活动的实施中我们看出学生的思维被极大地调动了起来,学生争先恐后地尝试着各种方法,除了书上介绍的方法外,还采用了书的扇动、用水喷淋、用剪刀剪去燃烧的烛芯等方法,这种尝试不是盲目的,是将前面得出的结论应用在他们的具体方法中,理论的精髓在这里得以体现。因此教师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对教材中的实验进行生成性开发不失为一种值得探讨的手段。

四、实践使知识得以内化

实验仅是某些生活实际的缩影,而在实践中应用才是实验探究的真谛所在。本单元的内容为学生将课本知识拓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比如现实生活中经常发生火灾,关于火灾的起因、火灾的控制以及一旦发生火灾后如何灭火、如何逃生都是学生应用课本知识的好机会,因此在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中,我们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①选择一处公共场所调查消防设施的品种、数量以及消防通道是否畅通;②对宾馆、住宅楼或学校进行模拟火场的救火、逃生自救的设计;③对近年来所在地区或更大范围内重大火灾的成因、损失以及在现实生活中消防队员采用的具体灭火方法等自由选择一项进行调查,利用休息日来完成,最后学生再把结果带到课堂上进行交流,在整个交流的过程中学生一直处于一种兴奋状态,大家纷纷发表意见展示自己的成果。有的学生到附近的商场进行实地考察(以前学生进商场都是为了购物,对商场里是否有消防器材、有哪些消防器材并未关心过),通过实地的考察,增加了实际体验,增强了消防意识;还有的学生利用互联网查到了一些重大火灾的发生情况、一些常用的自救方法等,使得课本知识在理解的基础上得以内化。

五、尚有一些实验需进一步探索

本单元有些实验的成功率还不够高,如课题1《燃烧和灭火》中的粉尘爆炸实验,按照教材的方法试验后,效果不够理想,一方面成功率不高,另一方面现象不像书上描述的那么明显。我们试图将面粉换成颗粒更加细小的淀粉,容器的体积加大等,效果仍不是很明显,金属罐与塑料盖板间的密封情况也不太好控制。因此我也想借此机会与各位同行切磋,以求达到更好的实验效果。

以上是我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体会。总之,本单元为将化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相连提供了很好的契机,也很适合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但是它同时也要求教师在准备的过程中能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主体作用,合理设计教学环节,为学生创设一个充分发展的空间。



作者: 与你同行    时间: 2008-9-19 06:48
标题: 回复:初中化学获奖论文浏览

新的起点新的探索



江苏南京市长芦中学 赵小兵



伴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新课程已走进了我们教师的生活。面对全新的课程标准,全新的教材,对我们来说,都是一次新的挑战。化学组全体成员能以新的化学课程标准所倡导的理念出发,从学生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发挥学科自身的优势,将科学探究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新意识,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使获得化学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也成为理解化学、进行科学探究、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和形成科学价值观的过程,抛弃传统式教学思维模式,重构化学新课堂。通过近一年来的实践研究,在继承了原有光荣传统的基础上又有新的发展,并不断向更高的目标攀登,现将我组老师走进化学新课程、构建化学新课堂的几点尝试提供给大家,以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从而掀起新课程引领下的课堂教学改革的新热潮。

一、加强教研组建设 提高自身素质

教研组是教师的基层组织,是课堂教学改革,开展教学研究,培养新教师,转变学法和教法的场所,同时也是教育教学质量监控的直接前沿。化学组全组教师能扎实有效地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学习教科研理论、学习课程改革精神,组内三名老师参加了2004年南京市组织的化学新课程培训,在实施新教材后能卓有成效的进行教学研究,分工协作,深入开展课堂教学改革,改变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积极参与我校市“十五”规划课题的研究,不断探索构建优化的化学课堂教学模式,从而提高了教育教学的质效。化学组成员人手一份新课程标准,人教版、上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材, 自费订阅了《化学教学》,从阅览室借阅了《中学化学教学参考》、《化学教与学》等杂志,自费购买了课改实验区编写的《新课标教学设计》、《初中化学新课程的教学设计与实践》等书。化学组成员每年都要面向区、校开设实践课、研讨课、展示课,深入研究素质教育教学模式及教和学的策略。我组还组织青年教师积极参与校开展的课程和教学基本功的比武及课堂教学比武,使我组的青年教师得到了锻炼,有效地促进了青年教师的迅速成长,教研组的整体水平在不断提高,在教学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有力推动了我校化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

二、赋予课前新内涵 倡导功在课前

课堂教学是整个教学工作的核心,现代教学中,课堂教学不仅仅传授给学生学科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主渠道。如何真正发挥主渠道的作用,变“接受性学习”为“主动性学习”,关键在教师。初中化学教师必须利用好课堂这一主阵地。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化学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学习能力和勇于创新的主体意识,促进学生的主体性发展。

初中化学新教材是经过几次修订后形成的,我们化学教师要真正理解领会其改革意图,就必须认真研读新教材,深刻领会其编写的指导思想,对调整内容进行新旧对比,在对比中来领会,对一些暂时拿不准的问题,进行广泛的教研讨论,在教学中提高化学教师驾驭教材的能力。化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既是知识的传授者,也是课程的组织者、情感的支持者、学习的参与者、信息的咨询者。教师在教给学生学科知识的同时,更要注重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教师的责任将更大,不仅面对知识,更重要的是面对人。

针对新课程标准和已实施的新教材,我组教师利用集体备课日认真研究教材,学习先进的教学理论,积极进行教学研究,探讨适合城乡接合部初中化学教学的优化模式,大胆进行课堂教学改革,提高化学课堂效率。我们参阅了大量优秀的教学案例,通过模仿、移植、加工、创新逐渐形成我校化学教学的特色模式,即问题探究式教学模式,教学基本流程为课前设境──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向化学课本;交流合作──鼓励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应用反馈──将学生探求知识的触角引向课本外无限广阔的领域;拓展探究──鼓励和引导学生主动而富有个性的学习,鼓励和提倡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三、创设情境 调动学习热情

一堂化学课,就是一个真实的情景衔接、转换与推进。从一堂课的导入开始到巩固练习、总结评价、作业布置的设计,都要充满着奇、趣、新、有针对性,有启发性或者有探究性价值。要改变传统式课堂的单一、乏味,缺乏实质性关系的转换模式。使课堂的每个阶段都成为一幅幅精美的“情景图画”,每个问题都成为一颗颗圆润的珍珠。

(1)导入新课,力争做到短(快)、新、精、平、奇。

短(快)──教师引入的语言简短明白,易懂,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例如,在学习“认识氧气的性质”时,教师可设计如下导入语:谁能说出与我们朝夕相伴的空气中有哪些气体是动物生存必需的气体?根据你的亲身体会能说出它的哪些性质?

新──导入新课要有新意,形式新颖。例如在带领学生学习“开启化学之门”的第一课时,可向贴在黑板上的白纸(课前用酚酞溶液在白纸上画图)分别喷洒NaOH溶液和盐酸溶液,使白纸上相继出现“美丽”图案,然后图案消失,以引起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精──精心设计开讲导语,做到内容精炼,讲解精彩,抓住关键,画龙点睛。例如在组织学生学习“组成物质的化学元素”一节时,教师可向学生讲一个精彩的元素的故事。

平──教师在引入新课时的知识坡度不宜过大,最好以旧知识引入新知识时要先在一个平台上。例如,在导入教学“化学变化的表示方法”内容时可提出这样的问题:同学们还记得硫在氧气中完全燃烧时的文字表达式和化学式吗?它遵循了什么规律?怎样就能用化学式来表示这个反应呢?如果是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又将怎样表达这个变化的式子呢?

奇──就是在简单的导语中给学生留下一点奇妙和悬念,以吸引学生提高他们学习的注意力。例如在教学“水的组成”的内容时可作如下导语:1677年11月19日在印度马德里斯海域,一阵飓风过后,海面燃起一片通天大火,使人长期不解,你知道其中的奥妙吗?

(2)以丰富的情景推进课堂教学的深入。和谐的新课堂形态,应根据教学的需要,推出多样性的情景,并有机地转换,才能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思维始终处于兴奋状态,以推进课堂教学的深入。①创设问题的实验情景。例如,在复习CO2的性质时,我们设计了这样实验,在锥形瓶倒进“雪碧”和滴入石蕊试液,然后向锥形瓶中加入NaOH固体,立即塞上带有导管的单孔橡皮塞(导管上套上气球,导管与大气相通),让学生观察溶液的颜色变化及气球的膨胀,以推进CO2与碱反应的性质的教学。还利用鸡蛋壳与盐酸反应证明CO2的生成,促成学生了解身边的化学。②以影像资料创设问题情景。例如,在教学爱护水资源时,可通过放映有关水的影像片,创设推进教学的课堂情景。③以最近新科技知识创设问题情景。例如,以利用“乙醇汽油”的应用为背景材料,推进酒精知识内容的教学。④以学科间的知识交叉点设置课堂情景,包括化学与生物,化学与物理,化学与地理等学科知识的联系创设课堂情景。⑤撷取大自然和社会中某些场景作为课堂情景,教学中可以突教室的“墙壁”、学校“围墙”,把学生带进大自然,走向工厂、农村,让活生生的生产生活现实作为课堂教学情景。创设这样的融现实、书本于一炉的课堂教学情景,必将使课堂教学的情景更为丰富。

四、注重交流与合作 减轻学习负担

化学新课堂应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著名的科普作家和人物传记作家叶永烈在大学时学的是化学,在大学毕业时,他的班主任老师对同学们说:“现在你们大学毕业了,就像一碗碗的‘光面’,将来走向社会以后,给你放一块‘排骨’,你就是‘排骨面’,给你放上一勺‘炸酱’,你就是‘炸酱面’。谁给你放上一块“排骨”或“炸酱”?靠你自己。”一个人很难说学什么干什么,走上社会后还得干什么学什么。从教育角度讲,教是为了不教,讲是为了不讲。我们在教学中观察、体会到,发现学生听课注意力不集中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学生基础差、听不懂、没兴趣;二是学生已懂的知识,教师反来复去讲,学生乏味;三是,学生已有知识和思维途径与教师不“对接”,不能引起学生的思维共鸣。所以落实学生的交流、合作是关怀与促进学生的发展和创造力培养的有效途径。学生能自学懂的知识坚持不讲,学生通过交流能理解的坚持不讲。围绕教学目标,教师提出合作的具体要求。学生通过自学,对问题有了自己的见解,但理解的程度不同,这时应组织学生合作、交流个人所得。讨论要紧扣教学目标或教师设计的具体问题。讨论时一般以四人小组,(按学生水平不同合理搭配),也可以同桌同学讨论,组织学生自学讨论,体现了对学生的尊重与关怀,但不等于牧羊式的放任。允许学生在讨论中展开争辩。在学生讨论时,教师要巡回辅导,及时“拨乱反正”,以免自学讨论离题太远或走过场。及时答疑,及时了解学生对教材的理解情况,为精讲奠定基础,有的放矢。

在交流与合作的同时要使一堂化学课知识系统化,要用知识的内在逻辑的红线把知识的粒粒珍珠串联起来;要解决学生自学和讨论中的疑难问题,对学生已自学的知识起到规范、深化矫正作用;要丰盈学生的知识,学生通过自学,讨论获得的知识往往是骨架式,缺少“血和肉”,通过补充一些背景知识和范例,以加强学生对教材的理解,“丰满”知识骨架。老师适当的讲解要给学生具有艺术美享受,使学生学得轻松愉快,减少疲劳,提高学习效率。

五、激活反馈 提高课堂效率

所谓激活反馈,一是指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其积极参与,提高效率。二是指把课堂练习的形式激活,让学生在愉快轻松的氛围中巩固和运用知识。激活练习形式是激活思维的基础。如何激活练习形式呢?根据初中生求新,求趣,争强好胜的心理特点,我们设计练习形式时引入开放式练习题,如一题多解,一解多题,开展写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竞赛,小组间开展做化学接力赛题,趣味性化学游戏练习,化学小论文演讲,启发思维的探究性练习,联系生产、生活的研究性练习、家庭小实验设计展示。让学生把产生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当作一件趣事和乐事。

达标测试是检测一节课目标达成状况的手段。我组教师能精心准备,结合新课改精神,参阅历年全国各地中考试题,筛选加工成了一整套多种考查方式的课堂检测试题,教学中教师将预先准备好紧扣新课标的测试题发给学生,让学生当堂课上独立完成。为了当堂了解检测情况,采用讨论答案、交换批改,及时点评。这样操作,能了解到学生掌握知识的真实情况。信息反馈快,矫正及时,课堂气氛活跃,每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都能得到调动。

六、开展探究性实验 倡导自主学习

化学教学改革的重点应落在充分利用化学实验,挖掘实验教学的直观性、主动性和探索性等有利成分,开展探究性学习,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在化学实验教学活动中乐学、肯学、真正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积极思维,勇于创新,使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发展。

(1)演示实验  在新教材中演示实验退居主流的时候,我组老师开动老筋,对演示实验改进创新,例如在研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发生装置时,让同学们根据书中实验室制取CO2的反应原理,提供一系列仪器物品,设计出一套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简单装置,画出发生装置图;再设计出一套可以控制反应发生和停止的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画出发生装置图,(如有其它方法,也请你画图表示)然后将同学们设计的装置在课堂上展示,并进行评价交流。

(2)学生实验  新教材增加了许多探究活动,提供了大量让学生动手接触化学实验的机会。然而,教师和学生往往还会陷入误区。教师不太注意研究这些探究活动的“教法”;学生则大多被无目的的兴趣所驱使,只觉得动动手,很好玩,更有一些学生,连玩的兴趣都没有。在这种状态下,错过了培养学生探究意识的大好时机。为了避免这一误区的形成,我组教师积极探索改进,加强引导。例如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实验,我们设计了三组药品:大理石与稀盐酸、大理石与稀硫酸、纯碱与稀盐酸,让学生通过实验确定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料。又如身变的化学物质的教学我们大力采用“问题探究式教学”模式,充分挖掘科学探究的要素和方法,培养学生的探求精神和探究能力,帮助学生轻松地掌握重要的化学物质的性质。

(3)家庭小实验  家庭小实验是对上述实验形式的一种有益的补充。家庭小实验是利用日常生活中的物品为实验试剂或实验装置,因陋就简。使化学与生活紧密相连,增加了学生学习化学的目的性和趣味性。学生在简陋的条件做一些小实验,不像实验室中的药品和仪器那么齐全,就需要他们创造性地利用家庭已有的物品,更能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教学中我们让学生将家庭小实验的成果带到课堂上来,举行家庭小实验设计比赛,展示同学们的设计成果,交流大家的设计心得等。

七、提升学生的学力 拓展思维空间

科学的学习方法是学好学科知识的重要前提。教学中我们能从以下几个方面指导学生学习化学。

(一)学会读书

①课前阅读。首先,要找出与新课有关的已学知识,通过复习做好知识准备;其次,是通过阅读全文对新内容有个大致了解,并完成老师布置的预习提纲。发现问题,以便带着问题参加课堂学习。

②课堂阅读。教师在课堂上给同学们提供一定的阅读时间,这时的阅读是在教师提出的问题引导下进行的,具有很强的针对性。

③课后阅读。课后阅读是一种巩固性阅读,在这种阅读中,要进一步抓住课文中的重点内容,并根据听课和讨论的情况,整理课堂笔记或写出课时小结。

(二)学会实验

①学会观察实验。第一,要求学生明确目的,抓住重点。第二,强调全神贯注,一丝不苟。第三,使学生掌握观察实验的方法和规律。

②积极动手操作。对于每一个学生实验,都要求学生按实验要求,一丝不苟,善始善终地操作、观察、记录、总结,既不要偷懒,也不要随心所欲,图希奇好玩。同时,按课本的要求认真布置完成家庭小实验,通过自己实验,领悟新的理论、启迪新的创造、获得新的见解。

(三)学会记忆

①要点记忆。将一些重要的概念、理论或技能知识概括成要点,使记忆内容简单化。

②对比记忆。对于本质特征对立的并列知识,在相互对比的基础上成对记忆,这样只要理解和记忆对立概念的一面,就可以推出和记忆其另一面,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功效。

③网络记忆。我们让学生将每一章知识进行归纳总结,按照一定的图示结构设计成网络图。

④歌诀记忆。教学中我们不断将识记材料通过词语上的适当加工,赋予外在的音韵和节奏借助声音及听觉的相似联想,使材料顺口成诵,既增加了材料的趣味性,又易于牢记。

(四)学会运用

①重视与实际生活、科技成果、环境保护相联系。

②重视与学科知识间相互渗透。

尊重学生在解决问题中所表现出的不同水平。问题的情境设计,教学过程的展开,练习的安排尽可能地让所有学生都能主动参与。指出各自解决问题的策略,并引导学生在与他人交流的过程中选择合适的策略,丰富化学活动经验,提高思维水平。对于有思维学生,教师要及时予以关照和帮助、鼓励他们主动参与化学学习活动,尝试用自己的方式去解决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及时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对出现的错误要耐心引导他们分析其产生的原因,鼓励他们自己去改正,从而增强兴趣和信心。面向全体学生,既要求全体学生掌握教学目标所规定的基本内容,同时也必须兼顾能力好、学有余力的学生,让他们不仅“吃饱”,还要“吃好”。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化学教学改革的重点应落在充分利用化学新教材,挖掘化学教学的直观性、主动性和探索性等有利成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努力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指导学生善于质疑问难,鼓励学生勇于标新立异,给学生创新的时间和空间,给学生科学、激励、开放的总结,使学生在化学教学活动中乐学、肯学,真正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我校化学组任重而道远,我们将团结合作、锐意进取、勇于创新、迎接挑战!


作者: 与你同行    时间: 2008-9-19 06:48
标题: 回复:初中化学获奖论文浏览
化学教学中渗透“学科综合”理念的思考



江苏无锡市雪浪中学 朱韶红



《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新课标》)指出: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始终贯彻以学生为本的思想,把促进全体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学生有个性地发展作为出发点,把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的学习,以及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作为重点。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密切联系生活实际以及材料、能源、环境、生命科学等现代社会问题,体现化学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以及化学发展的最新成果。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和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对学生进行人文主义教育。

同时,21世纪科学技术发展的四大特点之一便是各学科之间的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科学技术综合化、整体化的趋势日益增强。科学技术的这种发展趋势必然反映到教育上,必然要求现代教育在内容、体系上体现这种综合化的特点,要求通过教育使学生具备经整合的综合的知识体系和综合的能力等基本素质。

2002年秋,我市整体跨入了新课程改革的实验行列。作为一名初中化学教师,我有幸较早地使用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九年级)》这为我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实践机会。在使用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九年级)》的过程中,我深深地感觉到在化学学科教学的过程中,进行各学科之间的综合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

一、渗透“学科综合”是时代的需要

(一)渗透“学科综合”是实施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当今社会,不论是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一方面向纵深发展,分工越来越细;一方面又横向延伸,各学科相互融合,交叉和渗透。高度的分化和高度的综合是现代科学发展的主要特征。

20世纪20年代以前,分科课程独立发展,各自已形成较为完备的知识体系。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发生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一是“知识爆炸”,带来了知识量的剧增;二是科学在深入分化的同时出现了综合的趋势,产生了大量的边缘科学、横断科学及综合学科;三是“问题爆炸”,社会生活中遇到越来越多的综合性的复杂问题,单凭某一学科的知识难以解决。这些问题引发了理论界对分科课程的反思和质疑,也就要求教育课程要作出相应的改进以适应科学与社会发展的需要。

在这种背景下,西方发达国家率先掀起了新一轮综合课程研究的高潮。我国教育界也在80年代末开始对课程综合化进行了深入的理论研究。到了90年代,综合课程的研究和实验更加繁荣,1993年浙江省开始在全省初中阶段开设综合理科,1996年上海市和广东省还对在高中开设综合课程进行了研究,1998年北京市开始研究在基础教育阶段(从小学到高中)开设上下衔接的综合理科课程。

同时,我国现行课程体系存在如下缺陷:第一,它基于原子论、机械论的视野认识个人、社会与自然的关系,忽视了世界的整体性,也把原子内在统一的科学、艺术与道德割裂开来;第二,它以掌握学科知识和训练技能为宗旨,忽视了学生个性的健全发展;第三,它过多倚重了接受学习方式,忽视发现、探究学习在人的发展中的价值;第四,它把学习理解为封闭在书本上、禁锢在屋子里的过程,忽视了人的社会经验的获得和实践能力的形成。

由此看来,追求课程的综合化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方向,学科之间的综合化势在必行。

(二)渗透“学科综合”是培养具有终身学习能力的人才的需要

科学的发展及新的课程设置,提出了新的教育理念和新的目标,与之相适应的新的教育模式正在形成中。传统的科学教育过分注重知识的传授和掌握,而科学的迅猛发展带来的知识爆炸,使得学生在将来的社会中会不断遇到大量新的问题,需要学生在不熟悉的环境中不断学习新的知识,这就要求学生要具备各种基本的科学素养。

与此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等教育理念已进一步得到认同。初中阶段培养的学生,在经历了中考以后,必然的发展方向是进入高一级学校学习,所以,三年以后,他们将面临的是另一极具选拔性的考试──高考。作为一个初中教师,我们教学的任务不仅仅是把他们合格地送出初中的大门,而且要培养他们如何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如何让他们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

众所周知,现今高考改革的一个趋势就是强化综合,在考查学科能力的同时,注意考查跨学科的综合能力和学科间知识渗透的能力,确立“以能力立意”的命题指导思想,并且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创设一些相对新颖的情景,考查学生利用已学知识形成初步创新的能力。改革后的高考题型将突出综合性与实用性,出现多知识点、多层次、多学科的综合题型,目标单一,功能潜力差的客观题型将逐渐减少。尤其是综合测试卷,更强调学科和知识体系的综合及有机联系,在知识网络的交汇点上设计试题,多以现实生活中、实验中、科幻中的有关现象和问题立意命题。这些现象和问题折射出事物的物理、化学、生物甚至历史、地理、政治方面的特征、特性。这样,学生就要综合运用有关方面的知识,甚至数学、语言等方面的工具去分析解决。

二、渗透“学科综合”是化学教学的需要

(一)渗透“学科综合”是化学学科自身的需要

《新课标》要求我们,要重视学生的生活经验,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以及材料、能源、环境、生命科学等现代社会问题,体现化学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以及化学发展的最新成果,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和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注意在对学生进行科学精神教育的同时进行人文精神的教育。

化学是一门综合性、知识性强的中心学科,它与语文、数学、物理、生物、政治、历史、地理诸学科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关系。在化学课堂上,教师要善于以物理、生物知识为工具,以历史、语文、政治知识为依据,以数学知识为载体,达到知识间的相互渗透。

同时,新的化学实验教科书在构建体系结构时,也采用了融合的方式,吸收了学科中心和社会中心体系结构各自的优点,力求使学生在了解化学的发展历史以及化学与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关系的同时,更好地了解化学的本质和价值,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生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在化学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理解能力、分析能力、知识迁移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就必然要注重与相关学科知识的结合和渗透。以2000年“3+X ”理科综合试卷为例,全卷共有四道学科综合题,第8、23题是理、化、生综合,第27题是生、化综合,第28题是理、化综合。四道题中都有化学,可见化学知识容易和物理、生物知识发生渗透、交叉。例如,化学中的喷泉实验、阿伏加德罗常数、阿伏加德罗定律、气体摩尔体积、反应热、电解质溶液、电化学原理与物理学中的压强、分子运动理论、气体性质、热力学、电力学有着密切的联系,而质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热力学定律和反应速率等可以说是“理化是一家”。

21世纪是生化的世纪,生物科学和化学科学之间更是形影不离。如溶液的pH变化与植物根毛区的离子交换,化学变化与沼气发酵池中的生物知识,化学变化与光合作用,化学元素与生物细胞的化学成分,有机化合物与生物遗传,元素化合物与生物的新陈代谢等都密切相关,物理中的扩散、化学中的渗析与生物中的原生质的知识也是相通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通过化学知识点建立与其他学科知识点的联系,相互渗透、交叉和综合,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渗透学科综合是实现教学相长的需要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九年级)》第十二单元《化学与生活》中课题1《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中,有很多学生在生物学中学过的知识,其中包括人体必需的六大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油脂在人体内的消化、转化过程,还包括了血红蛋白、酶等具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质,人缺乏维生素会患何种疾病,等等。

我设计的教学过程如下。

环节一:(课前)学生预习,复习生物学中学过的知识。

环节二:(课中)学生讲述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以及学生所知道的现代膳食观念(即高蛋白、低糖、低脂肪)。

环节三:学生继续分析人吃了一块肉后并不会在身体的某一个部位长出一块肉的原因(讲到这里,学生都大笑)。

环节四:(课后)反思。(这些内容原来都是生物学范畴的知识,现在放在化学课上来学习,不仅让学生感到好奇,而且对大多数化学教师来说,也都是第一次。遗憾的是,许多化学教师在讲授这一堂课之前,自己都不知道这些营养物质在人体内的最终去向。)

通过这一堂课的学习,教师和学生进行了换位,教师在学生那里学到了很多的知识,真正做到了教学相长。

(三)渗透学科综合是培养学生能力的需要

在当前化学中考中,学科综合型试题已成为命题热点。这类试题不仅能考查学生对化学知识掌握的情况,还能全面考核学生跨学科综合应用知识的情况。要解答这类试题,不仅要掌握好化学知识,还要全面掌握其他相关学科的知识,并将有关学科的知识融会贯通,综合思考,灵活运用,方能正确求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何做到既避“题海”之嫌,又能真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值得广大教师思考的问题。跨学科综合能力培养应是多途径和多渠道的,在教学中,精心设计问题是目前跨学科综合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之一。例如以下的例题:某学生为了测定种子的呼吸作用,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广口瓶盛有正在萌发的种子及一装有NaOH溶液的小烧杯。经过一段时间后,U形管的a、b两端液面有什么变化?请结合生物、化学、物理知识解析其原因。


作者: 与你同行    时间: 2008-9-19 06:49
标题: 回复:初中化学获奖论文浏览


这是一道典型的学科综合题,综合了理、化、生三门自然科学的知识,看似复杂,实则简单,在这里,教师只要引导得当,相信有不少学生都会解决这个问题。在解答之前,我进行了简单的提示:此题应用了物理学中的压强知识和生物学中的呼吸作用的知识。结果,很多学生都顺利地进行了解答。

三、渗透“学科综合”需要提高教师素质

跨世纪的教育面临跨世纪的挑战,跨世纪的教育呼唤高素质的教师!

培养学生跨学科综合能力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培养学生跨学科综合能力的过程是学生在教师主导作用下的主体参与的过程,因此,教师能否正确启迪学生的思维就成为综合能力培养的关键。

高素质的教师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作为一个教师,不仅要了解所掌握的学科的知识和理论,而且还要更广泛地学习和了解其他相关学科与领域的知识和理论以及各个学科和领域知识之间的关系。教师必须重视自身的学习:学习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学习系统的科学专业知识;学习坚实的教育专业知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成为学生成长的引领者、学生潜能的唤醒者、教育内容的研究者、教育艺术的探索者、学生知识建构的促进者……

照此要求,我们任重而道远,确需努力。

作者: 与你同行    时间: 2008-9-22 06:48
标题: 回复:初中化学获奖论文浏览
化学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的做法和体会



河北省青县清州实验中学 杨再君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新大纲也明确指出: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一代新人是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那么,在化学教学中应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呢?下面谈一谈我的几点做法和体会。

一、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发挥学生的创造潜能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只有民主才能解放最大多数人的创造力,而且使最大多数人的创造力发挥到最高峰。”在课堂教学中只有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才能促使学生思维敏捷,想象丰富,敢想、敢说、敢问,乐于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专制式的教学最容易挫伤学生的自尊心,不利于学生个性心理的健康发展,久而久之就会产生惰性,缺乏自信心,思维迟钝、僵化。因此,作为教师一定要以民主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课堂上,当学生发言时,我认真听取,决不插嘴打断他的思路,学生回答问题不论正确与否,一律表示欢迎,必要时展开讨论。学生在这种氛围中学习感到轻松、愉悦,他们敢想、敢说,愿参与,会参与。这样,他们的创造潜能也就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

二、创设情境,激发求知欲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生才能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因此,教师在导入新课时要善于创设情境,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产生探究的欲望。课题的引入可以是一个有趣的实验,一则富有哲理或有趣的故事,一段教学录像或矛盾对立的问题等等。例如,我在教学“单质碳的化学性质”一课时,我通过这样一则故事引入新课:从前,有个老财主在过六十大寿时收到一个非常大的钻石,老财主怕被人偷走,就把它藏在了暗室里。一天暗室突然起火,而且火越烧越大,他儿子说:“赶快让家奴把财宝抢出来吧!”老财主心想:人多手杂,让人偷走一件怎么办?于是说:“真金不怕火炼,不怕!”可是,大火过后一清点,除了那颗大钻石之外,其它珠宝一颗不少。“难道钻石真让人偷走了吗?这绝不可能!”老财主心想。可是钻石哪去了呢?同学们你们知道吗?

通过创设这样一个故事情境导入新课,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纷纷猜测钻石的去向,从而也更激发了他们探究新知的欲望。

三、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在化学课堂教学中,营造创新文化环境的中心应以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为重要手段。这些问题既要新鲜、别致又要富有启发性、挑战性,能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热烈讨论。教师要通过这些问题,突破学生的思维定势,开阔他们的眼界,启发他们的心智。同时,问题的答案应设计成开放的,多元的,以保证学生获得较多的创新体验。例如:在复习物质的鉴别与检验的有关内容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怎样鉴别蒸馏水和饱和纯碱溶液?问题一出来,学生马上想到了可用盐酸或石灰水来鉴别。这时老师进一步提出要求:如果没有盐酸或石灰水,你能不能想办法鉴别出来?学生思维异常活跃,积极开动脑筋,想出了多种新颖独特的方法。如:测导电性,用蒸发皿蒸干法,取相同体积测其质量法,加纯碱溶解法等。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想出了多种方法,而且每种方法都体现了一种思维方式,在求异中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新能力。

四、精心设计实验,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化学是一门自然科学,实验教学在化学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教师在教学中要精心设计实验。在化学实验中不仅训练学生观察和动手能力,更应注重启迪学生思维,开发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陶行知先生说:“行动生困难,困难生疑问,疑问生假设,假设生试念,试念生断语,断语生行动,以此演化无穷。”例如气体的制备实验,我在讲完氧气和氢气的实验室制法之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设计过程就可由学生自己来完成。首先,我提出几个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要设计一个制备气体的实验要考虑哪些方面?你怎样设计可使实验操作更简便易行?能否设计一个随用随制的气体发生装置?学生积极投入到探究活动中去,设计出了各种各样的方案。然后我引导学生进一步考究哪些方案是科学合理的,哪些存在缺陷需要改进?鼓励学生开动脑筋,大胆设想,积极主动地参与实验设计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使他们的所有潜能和创造性充分表现出来。

以上是我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几点做法和体会,愿与各位同行共同交流探讨,共同进步。


作者: 与你同行    时间: 2008-9-22 06:48
标题: 回复:初中化学获奖论文浏览
全新的尝试全新的体验



河北省承德师专附中 李颖 舒振华 王卫东



──化学实验教材的实施情况

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世纪,知识经济呼唤教育必须培养出创新型人才。因此,国家基础教育改革势在必行。2001年9月,我校继大连市旅顺口区之后成为又一个化学课程改革的试验点,我有幸成为教学改革实践中的一员,经过暑期人教社专家的培训,使我了解了化学教学改革的整体思想和改革的目标及动向,同时也使我对以往的教学进行了反思。

近十年的教学工作中,使我深深体会到,为了追求升学率,为了三率的评比,我用无数的习题、无数张试卷使我们的学生的分数越考越高。然而,也正是教师的“精讲多练”使学生天性中的“异想天开”都被扼杀了。虽然不能说我们“误人子弟”,但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在某些方面已经严重地阻碍和限制了学生的发展。

“如何改变当前的教学现状呢?”带着这个严峻的问题,我开始了新的教学尝试。(现在我仅代表由市教研室郭主任领导的师专附中实验组的四名教师就近一年来我们在实际工作中的一点感受给大家做一个汇报,希望与各位教师共享和探讨。)

课改之初,我们实验组对《课标》和《实验教材(上册)》进行了研读,我们从课标的内容以及教材对于不同内容设计的层面上已深深感受到了新的教育理念,这必将使我们的化学课堂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一、化学课程改革中的几个变化:

(一)教材内容的变化(即学生学习内容的变化)

翻开《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化学》这本新教材,你会被它鲜活逼真的板面设计以及精美的图画和照片所深深地吸引。正象有的学生所说的那样:“拿过化学书,我就想把它从头看到尾……”,这本书从情感上就已牢牢地抓住了学生的心,它已不再是“应考工具书”了。

先简单介绍我们体会到的新教材最大的变化在于:

1.教学观念的根本改变

以往的教学内容注重结论,而新的教材则注重过程。教材中对于许多重要知识和实验现象都没有系统的描述,而是以核心理论为主线,安排大量的“活动与探究”,要求学生通过科学探究自己得出结论。

2.教材基本内容的改变

教科书中删去了旧教材中“繁、难、编、旧”的内容,改变以过去知识的完整性、系统性过强,重理论不重实践的状况,更重视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对科学过程的感受,不过分强调知识的逻辑顺序,使教科书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生活性、实用性、符合初中生的年龄特点,使学生学习的广度和知识面扩大了,而适当地降低了难度。

3.概念教学的改变

在教材内容的编排上注意到了概念形成的阶段性、发展性和可接近性,强调学生对概念学习和理解的循序渐进,不强调机械地死记硬背。如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概念(并不直接给予,而是指出氮气、氧气是纯净物、空气是混合物,让学生直截了当地理解什么是纯净物,什么是混合物);元素的概念则是由名词→解释→概念的给予过程,即课本从课题1中提到门捷列夫的元素周期率,从而使学生认识了“元素”这一词,然后在“水的组成”等课题中不断提到什么物质中有什么元素,并对元素进行解释“元素是组成物质的基本成分”,最后在“元素”一课题中再给出概念,而此时学生对于“元素”已经很熟悉了,使他们自然而然将知识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有一种水到渠成的感觉。

4、知识呈现方式的改变

在新教材中,主体知识部分都是通过“活动与探究”得出的结论,体现了自主的学习方式。对于一些无法让学生探究的或不易让学生自主探究的知识则采用了“观察与思考”的方式来呈现,例如:对于分子和原子这些微观粒子的教学,就需要学生通过看录像、图片后,进行观察、思考得出结论,教科书中编入的“科学.技术.社会”、“资料”等内容,使化学原理与生活、社会实际、最新科技成果联系起来,从而加深了学生对化学与人类进步以及社会发展之间密切联系的了解;“调查与研究”,则是证学生通过各种途径获得知识、信息,且将知误用重新应用到实践中去,并在实践中巩固升华所学的知识。例如:空气和水→调查当地的空气和水体污染情况,研究如何防止空气和水体污染;燃料和灭火→如何灭火;燃料→调查目前所使用的主要燃料,解决研究如何使燃料充分燃烧及酸雨形成和危害等;使学生充分感受到学习知识是为了应用改造社会,学以致用才是学习的真正目的。而每一单元后面双设立了“单元小结”,给同学们以清晰的思想脉络,引导学生自己去整理、归纳,从面从头脑中自主地去完成具有个性差异的知训建构过程,而不是被动地接受千篇一律、万人不变的知识体系。

(二)师生角色的变化:

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始终都在扮演着一个主宰者和评论者的角色上。课堂上,我们常常会说“注意听讲”、“别说话”、“闭上嘴”……之类的话,我们习惯于“一言堂”,把课本上的知识原原本本地呈现在学生面前,滴水不漏地讲给学生听,唯恐因某一点没讲到影响了学生学习的效果而造成考场失分。因此,教师被称为“教书先生”。然而,我们不妨想一想,我们教师“何功之有”?学生的学习被我们包办代替,我们使学生的大脑成了前人知识的“复印机”,学生将概念背得滚瓜烂熟,却不知道家里的油锅着火该怎么办;参加奥赛拿高分,却不知道科普论文怎么写。这样的学生根本不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不但需要学生有充实的知识储备,更需要他们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培养和促进学生智慧潜力的开发和激发他们学习的自主精神成为我们教学的主要方向。我们应把“教师──学生”这一系统从“权威──服从”的关系变成“指导──参与”的关系,将教学的过程转变成为“师生互动”的过程。学生则由被动接受式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转变成为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教师则应注重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说心里话,“教师角色的转变”一开始我真有些接受不了。我总觉得教师讲得少,学生能掌握的知识就少,教学任务怕是完不成,其实不然。经过一年的实践工作,我终于真正理解了“教学生学,不如教会学生学”这句话。例如:学生在经历了最初的新鲜感和好奇心之后,带着无数的问题走入化学之门。他们所接触的第一种物质就是空气,对于拉瓦锡等无数科学家对空气组成的研究,学生们通过查阅资料,课堂阅读,互相分享并体会到了科学发现的不易。教师则引导学生重新体验科学探究和发现的乐趣。我将“氧气占空气体积1/5的实验”由原来教师演示实验→学生观察现象→得出结论的旧的教学方法,改为探究性实验,先在教师的引导下设计实验方案:即教师先提出问题“要想测定氧气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我们应在什么样的环境下,做什么样的实验呢?”学生受拉瓦锡实验启发,考虑到应在密闭容器中用某一物质消耗氧气,由反应气体的体积来确定氧气的体积分数。学生的思考得到肯定后,接下来启发学生进一步思考“如何能看出气体减少的体积是多少?”学生以物理知识为基础想到“氧气消耗后密闭容器内部压强变小,外部压强大于内部压强,如连通储水装置,水就会进入密闭容器且体积为消耗的氧气的体积,从而测定氧气的体积。”通过学生的思考,思路逐渐明朗,实验方案也就出来了。我将实验仪器及药品介绍给同学,由同学们分组探究,各小组的实验结果并不都是一样的,于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展开了讨论。“为什么实验结果会有偏差呢?”教师将学生各种猜测记录于黑板上,最终将讨论的焦点集中在三个问题上:1、红磷用量;2、集气瓶冷却程度;3、装置的气密性。为了更好地分析和解决以上问题,我分别给14个实验小组分配从正反两方面对以上3种情况进行实验探究。这一次带着问题进行的实验使学生们探究的目的性更强了,实验效果更好了,绝大多数同学为了得到正确结论,做实验一丝不苟,俨然“一个小小科学家的样子”。经过实验,同学们很快得出了正确结论,从而验证了这三种情况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最重要的是这一次探究活动的意义非常深远,它不但使学生认识到了“科学的严谨,可能性一点小小的失误就会造成结果的不准确。”从而培养了学生科学的严谨的学习态度以及全面分析问题的习惯和能力,而且还让学生真正体会到了主动学习的乐趣。有个同学课后曾兴奋地说:“我太喜欢化学课了,化学老师跟别的老师不一样,每一节课都让我感觉非常渴望着去找到些什么,我想有一天我会成为拉瓦锡。”这句话,让我更坚定了课改的决心。

另外,在这一实验中所涉及到的关于“反应物为什么用红磷而不用其他物质”的问题,我本打算在讲完氧气性质后作为习题留给学生分析,可没想到第二节课刚一上课就有学生举手提出了这个问题:“老师,上节课咱们分析了3种影响实验结果的情况,那如果把红磷换成木条、蜡烛(因为他们接触到的物质还很少)等一些其他可以和氧气反应的物质的话,也能得出结论吗?”当时我都要把个中道理象以往一样说出来了,可话到嘴边,我又突然考虑让同学们去讨论吧。让我感觉非常意外也非常兴奋的是,学生居然讨论出“木条、蜡烛燃烧会产生CO2气体,它影响了瓶内气体的组成,从而使压强发生了改变,肯定得不出结论。”进一步双有学生说:“女那就是说,不能用燃烧后产生气体的物质了。”当然这一讨论还不彻底,我没有急于补充,但是我给了学生们充分的肯定和表扬,我在黑板上给全班同学写了一个大大的100分。其实,这一课下来,等于是让学生给我上了一课,让我重新发现了学生的潜力和认识到了他们的可爱之处,使我更爱我的学生们,我也更深刻体会到了做老师特别是化学教师的乐趣。

(三)评价方式的改变

新的评价方式已不再强调“甄别”和“选拔”,而更注重“改进”和“提高”,也就是说评价不再是优中选优的“筛子”,而应该是学生智力和能力发展的动力源泉。因此,在实施新教材的过程中,教学的评价可以由单一的笔试测验转向笔试测验与活动测试相结合的方式。从解决实际问题的背景中去测试,从知识的整体联系上去考核,让学生表现出创造、设计或做某些事情的能力。例如:对于实验报告的评价,论文的展示等等。另外,对学生的评价应采用“不批评,多鼓励,常表扬”的方法,尽量捕捉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去表扬他,促进他,以减少学生失败后的灰心,增加成功后的信心。

二、实施过程中的几点思考与收获:

1.如何组织“活动与探究”

“活动与探究”是化学课程改革的核心内容,“活动与探究”的成功与否是课改成功的关键。在课改之初,为了使学生能自主地探究,我原以为不要对探究过程进行控制,然而不控制却导致了不少学生的茫然和不知所措。因此,我认为初中化学中的“活动与探究”过程还应在教师的引导和控制下有序地进行,这样才能保证大多数学生探究过程能有效地进行。但这也势必会限制一些能力较高学生探究的自主性,我则采用鼓励他们利用课外活动的时间对其在探究过程中所产生的疑问及拓展性问题进行进一步自主探究的方法,以发挥优等生的实践能力和探索精神。

在“活动与探究”的过程中,我通常引导学生按科学探究的一般程序“问题──假设──推理──验证──结论”进行探究,但还需针对具体课程进行具体分析。



作者: 与你同行    时间: 2008-9-22 06:49
标题: 回复: 初中化学获奖论文浏览
例如:对“质量守恒定律”的探究,先以提出问题的方式引导学生创设探究的情境,即"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其化学性质发生根本改变,由原物质生成了新物质,物质的质量上有什么变化呢?"学生马上想到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总和与生成物的质量总和之间可能有三种情况(1)不变;(2)增加;(3)减少.带着对三种可能情况的疑问先观察演示实验────白磷燃烧前后质量变化情况.通过此实验学生不但初步感受到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更重要的是能够通过细心观察体会到探究的途径和方法,为以下分组实验做好准备。学生带着这一结果是必然还是偶然的疑虑开始自己的分组实验。四个实验分别为:
学生先就实验本身的现象进行观察并记录下来 。然后再将反应前后质量的比较关系记录下来,这时有些同学就急于得出结论了:“质量关系无规律可循。”而有些能力稍强的同学已看出个中原因了。为了使全体同学都能完成自主探究,我又引导他们先总结四个反应的反应原理,然后对表达式进行分析。绝大多数同学都能由前两个反应得出“反应总质量不变”的结论,而后两个实验记录结果为“变大”“变小”,但他们发现此结果并非结论,因为他们发现“第三个反应没有称量反应物中O2的质量,所以称量结果变大,第四个反应是没有称量到生成的CO2的质量,所以称量结果变小了"。从而得出"质量守恒"的结论。
对“CO性质”的探究教学过程的基本环节可以设定为:提出问题→设计探究方案 →解决问题→总结和评价。教师针对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现有知识水平,对这一节课进行分析,提出要探究的问题。教师第一步先引导学生利用C和CO2的性质分析燃烧很旺的煤炉中会发生哪些反应。学生暂时只能回答“C会燃烧生成CO2,CO2又会被C还原成CO”。教师问:“以上两个反应体现C 和 CO2的什么化学性质?”学生回答:“第一个反应说明 C具有可燃性;第二个反应说明 C具有还原性,CO2具有氧化性。”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从得氧失氧看, C的可燃性和还原性都说明碳只能得氧,而CO2的氧化性则说明CO2只能失氧。那么,组成介于二者之间的CO又具有哪些性质呢?”第二步组织学生设计探究方案:(1)、学生猜想,对CO的化学性质提出假设:a、CO能得氧,具有还原性;b、CO能失氧,具有氧化性。(2)、确定探究方向:课堂上探究CO得氧,即可燃性和还原性。关于CO失氧的问题留给有余力的同学课下去探究;(3)、设计探究方案:由学生分组讨论后确定。具体环节如下:
2.如何将科学探究的方法融入到教学中去
在教学中淡化学生实验和演示实验的差别,尽量让学生动手做实验,将验证性实验逐步改变成探究性实验,在进行探究性实验的过程中体验科学探究的方法,逐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以及情感和价值观。
科学探究需要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做底蕴,否则学生根本无法自主地去寻求探究途径,设计探究方案,实施探究过程。因此,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采取逐步深入的方法,从半探究逐步进入到全探究过程。先注重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再注重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探究能力。
例如:氧气的制取
探究内容:1.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
2.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
3.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收集装置。
主导思想: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是人们获取科学知识,认识客观世界的重要途径;意识到提出问题和做出猜想对科学探究的重要性;知道科学探究可以通过实验、观察等各种手段获取事实和证据,需要进行推理和判断;认识到科学探究需要合作与交流。培养学生严谨科学态度,启发学生的创造力。

作者: 与你同行    时间: 2008-9-22 06:49
标题: 回复:初中化学获奖论文浏览
3.如何让学生体会到学习化学途径的多样性

(1)从课堂教学中体会:

并非所有的课题都适用于探究式的教学方法,教师必须根据不同课型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化学课堂教学方法优化的十要素为:启发探究、阅读、讨论、质疑、讲解、练习、交流、小结、评价。依据以上要素教师应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进行灵活多样的组合:阅读讨论式(金刚石、石墨和CO2)、探究式(主体知识)、质疑释疑式(课题的引入、复习和小结)、反馈评价式(CO2的功与过)、交流小结式(核心概念、构建知识主块以及交流学习的体会、方法、教训及成功的经验)。

(2)通过课下的多种方式体会:

为了让学生能养成自主学习的学习习惯,经常布置学生或让他们主动地查资料“在资料本”,包括从书中、报上、电视上获取,或上网查寻、或询问等方式,学生在这一方面兴趣很高,而且收获不小。另外,培养学生书写小论文,从中展现一些个人的想法,让他们的想象力有充分发挥的余地,还经常驻布置一些家庭小实验,如用花瓣做指示剂,探究鸡蛋壳中的主要成分等等。

(3)使学生把学习化学作为成长的需要,促进其价值观的形成,培养其探求科学知识的意识。

①身边处处是化学知识,化学与生产、生活密不可分,如为什么灯泡中放少量红磷?为什么含磷洗衣粉会造成水污染等等。

②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科学方法和基础知识。

③教育学生要有关心社会,了解社会的意识和改造社会的责任感。

三、实施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

除了现有班型过大,教学资源缺乏(现代化教学手段跟不上)等问题给化学教学改革带来困难外,从教学实践中我感受到还存在以下三方面的问题:

1.新教材思路与学生固有的思维定势的矛盾

通过与学生讨论、交流、座谈,我了解到学生虽然喜欢改革后的教材和教学方式,但他们还在受着应试教育的影响,他们已经习惯接受老师给出的知识或由书本中给出的所谓“标准答案”去解决一些问题,习惯于老师给做章结小结,找到难点和重点。要想使他们从以前的接受性学习跨越到主动探究,适应新课程还需要一个过程。

2.新教材的实验配套设施要求与现状的矛盾

开放实验室的困难:指导教师不足、药品仪器不足等等。

3、中考的要求与实验教材内容的差别:

人人注目的升学率给老师带来很大的压力,如果还是考什么就教什么,那就无异于不改,可是我们现在的课改的价值又根本由中考体现不出来。

另外,作为教师,我应努力培养和提高自己的创新意识,不再把自己深深地埋在题海里,而应认真地研究教学,创造性地去思考教学,给学生一个轻松愉快、且高效率的课堂。

作者: 与你同行    时间: 2008-9-22 06:49
标题: 回复:初中化学获奖论文浏览
概念教学的几点尝试



承德民族师专附属中学 董秀梅



化学概念是人们对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本质属性的认识。所谓的本质属性即某一类事物独有而区别于其它事物的性质。化学概念是整个中学化学知识的基础,是课程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化学知识的“骨架”。因此,只有理解和掌握了化学概念,才能牢固系统地掌握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形成深究化学问题的能力。正因为如此,化学概念教学一直是化学研究的重要课题,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新教材有意淡化概念,现就新教材概念教学谈几点具体体会。


首先,从概念的形成上认识化学概念。


概念的形成,指的是学习者从大量同类事物的具体例证中以辨别。抽象、概括等形式发现同类事物的共同本质特征,从而获得概念的过程。任何一个概念的形成都经历着由感性到理性的抽象概括过程。如果这些过程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形成规律的揭示,那么就能领悟到知识形成过程中蕴涵的思想方法,使学生知其然,知其所以然,避免囫囵吞枣,死记硬背。因此,在教学中根据概念的形成过程,先让学生从感性上认识一些物质,然后再归纳总结为理性认识,总结出概念的含义,最后用实例来检验学生对概念的理解程度,依此来达到应用的目的。


例如,在“氧化物”这一概念的教学中,先让学生总结学过的化学式,“Al2O3、SO2、MnO2、H2O2、CO2、Fe3O4”等等,然后写出名称“氧化铝、二氧化硫、二氧化硫、过氧化氢、二氧化碳、四氧化三铁”。再要求学生讨论名称的共同点,学生会惊喜地发现都有“氧化”二字,因此,非常自然地引出“氧化物”这一名称。接着做总结,像名称中有‘“氧化某”、“几氧化某”、“几氧化几某”的均为“氧化物”。接着继续让学生观察总结氧化物化学式的共同点,学生会看到,化学式中都有大写字母“O”,且都在化学式的后办半部分。另外再要求学生看另外一部分,他们同样会发现也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均有一个大写字 母。不同之处是有的还有一个个写字母,右下脚的数字也不相同。总结了这些之后,向学生简要介绍元素以及元素符号的写法,学生比较容易接受,同时为化学式的书写打下伏笔。再要求学生用元素来给“氧化物”下定义,80%以上的同学都能总结出来。学生自己总结出概念之后,会异常兴奋,印象非常深刻。但是,知道了概念,并不是最终目的,目的是会应用。把前面学过的或者没有学过的化学式写出来,几乎每一个人都能辨别出来,哪些是氧化物,哪些不是氧化物。再通过讨论两个问题:(1)是不是含氧化合物均为氧化物?(2)氧化物都叫“氧化某”吗?学生能够列发出一些特例——水,这种氧化物,知道如何区分氧化物。这一难点一旦突破,单质、化合物的概念也迎刃而解。概念理解起来比较容易,学生会感觉化学并不太难学。学生自己能够深入探究,由自己亲自总结,得出结论,因此对化学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第二,初中生刚接触化学,有许多有趣的实验,学生的情绪处于高兴的兴奋点上,对于接着出现的原子、分子等一系列抽象概念,学生会很失落,这些抽象的概念令学生望而生畏。因此,在教学中,就要利用多种方法,使难于理解的概念简单化。例如,恰当地利用图象、分子模型,待别是制作多媒体分子动画模拟来描述分子、原子,能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概念。


首先,在概念教学中向学生展示分子。原子照片,让学生看到这些微小粒子确实是真实存在的,学生看到这些粒子之后感觉非常新奇,产生了非常强烈的求知欲望,为我们介绍分子、原子的概念做了铺垫。在教授分子、原子概念时,使用多媒体效果展示化学变化中分子的变化和原子的重新组合,使得这些抽象概念理解起来通俗易懂。


其次,充分利用学生实验和家庭实验,使学生获得概念的感性认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和探究性。学生通过设计实验,进行实验操作,观察记录现象,进行数据处理,分析推理获得结论的全过程是实现探究究学习的重要途径,能使得学生对概念理解起来更在现,更显而易见。


第三,运用辨证唯物主义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化学概念本身是发展的,应在认识过程中循序渐进,逐步深化,在新理论层次上加深有关旧概念的理解。随着学生所掌握的物质结构知识的加深,旧概念又可获得高层次的理解,成为高层次的新概念。概念的层次性,也就要求教师教学的层次性。例如,初三学生刚开始接触的“氧化反应”,指的是有“氧气”参加的反应,当学习到“氢气”的还原性时,会发现,“氢气”与“氧化铜”中的“氧”发生的仍然是氧化反应,这一“氧化反应”概念中的“氧”不单独指的是“氧气”,而是氧元素。再通过学习“化合价”知识,知道“凡是有化合价升高”的反应,都属于“氧化反应”,这样。氧化反应的外延在逐渐增加。随着学生所学知识的增加,学生不但掌握了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对概念的理解也逐步加深。发展性概念的出现,要求我们教师要注意概念的广度、深度,分阶段教学,不能一次性教给学生,如果那样的话,学生会感觉应接不暇,难于理解,造成对化学学习失去兴趣,得不偿失。


在教材中引出概念不仅是为了知识表述的简约性,重要的是通过概念启迪学生的思维,拓展知识的视野,建立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运用已学的概念去理解新的事物,对化学概念做出合理的解释。学生理解概念,也不能停留在对概念下定义,作注解的水平上,重要的是,应鼓励他们广泛运用概念,这样才能使概念来自于实践,应用于实践,达到学有所用的目的。


概念教学是整个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应当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方法,使概念理解由枯燥变活泼,由死板变生动,发挥各种可利用资源优势,让学生觉得化学好学、易学,激发他们乐学的积极性,变被动为主动,就象德国教育家第多斯惠所说的那样“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唤醒、鼓舞和激励”。如果我们的教师都能达到这种境地,那么,我们才真正达到了教学的目的。


作者: 与你同行    时间: 2008-9-22 06:49
标题: 回复:初中化学获奖论文浏览
解读人教版新课标初三化学新教材



安徽马鞍山市桃冲中学 陈 义



传统的化学教材编写是以知识的逻辑顺序、学生的认知顺序、学生的心理发展顺序三序结合原则编写的。而人教版初三化学新教材吸收了学科中心和社会中心体系的各自优点,综合考虑了知识的逻辑顺序,社会需求和学生的认知规律。教科书理论性知识和逻辑性相对弱化,联系实际的知识和应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相对强化。全册书共12单元,单元内与单元间都彼此融合,相互关联。科学探究精神贯穿其中,新教材有利于学生科学素质的培养。全书图文并茂,创设了多种学习情景,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科情结,增强动手能力,在整个初中阶段掌握一定的化学知识是大有裨益的。总的看来,新教材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教材的编写符合学生的思维发展水平

新教材在整体设计上,内容的编排有利于学生的学习。每一章内容充实,思路清晰,内容呈现顺序由浅入深阶梯式上升,重难点相对弱化且合理分散。启迪学生思考或由学生合作学习的问题不仅出现在习题中,也出现在课堂练习上,如上册有课堂练习2个,下册有2个;讨论上册有20个,下册有14个。这些问题的安排有利于学生达到学以致用、学思结合的效果。

初中生以经验型的逻辑思维为主,抽象思维的能力较差,理解抽象的概念往往需要借助生动直观的形象和已有生活经验的支持。教材编写认真研究了学生的心理,利用一些可视性强的材料、插图和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降解难点。如上册“过氧化氢分解”示意图、“品红在水中的扩散”、“水体污染示意图”、“钠与氯气反应形成氯化钠”、“干冰升华”等等。新教材语言通俗易懂,既富有感召力,又不失科学性。

二、从社会发展和学生的生活经验中提取素材

化学是应用学科,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在社会发展和日常生活中提取素材是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的,教材的编写体现了这一点。在实际问题中引出化学内容,使得学生在实际生活情景中展开学习,还可将所学化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如教材中“水的净化”、“爱护水资源”、“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金属材料”、“生活中常见的盐”、“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等。

其实,在学生身边可选材的事例十分广泛,不可能面面俱到,教材在处理上体现了灵活性,以点带线,以线带面,将一些内容安排在调查和查阅资料上,上册有调查研究4个,下册有8个;上册书有阅读20个,下册书有阅读18个;上册书有查阅资料2个。对于有较高要求的内容,有些单元后面安排了拓展性课题供学有余力的同学研究。如第三单元拓展性课题“最轻的气体”、第七单元“石油和煤的综合利用”、第9单元“溶液、乳浊液和悬浊液”、第11单元“物质的分类”。

三、加强了学生对自然和社会责任感的教育理念

在使用新教材过程中,要使学生认识化学在推进社会文明进程中的重要贡献,了解我国的资源现状和利用前景,初步认识化学技术应用会带来双重性,理解科学是一把双刃剑,既可造福人类,也可以给人类带来灾难。在课堂教学中形成运用化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环境问题的能力。

新教材中插图很多,如每一单元首页都有一幅彩图,给人以赏心悦目的感觉,但也有一些插图给人以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如上册58页“缺水造成土地沙漠化、树木枯死”、61页“水污染使鱼大量死亡”、125页“扑灭火灾”、140页“工厂排放的烟尘污染空气”、141页“森林受到酸雨破坏”、“雕像受到酸雨腐蚀”、下册103页“塑料垃圾对大自然的污染”等等。这些插图的作用是相当大的,使学生明白一个道理,爱护环境就是爱护自己的家园,人类与环境要和平相处,天人合一。要实行可持续发展,不能边发展边污染,边污染边治理,生态环境的恢复需要一个漫长的时间。否则,环境一旦遭到破坏,对人类惩罚将是触目惊心的。通过学习,增加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四、实践能力的培养呈现多元化

化学学科如果离开了科学实验这一基础,将失掉它赖以继续发展的根基和源泉。化学教学,特别是基础阶段的化学教学,如果不重视实验教学,将对青少年的智能的发展与科学世界观的的形成带来不良影响。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实验对于化学课程目标的全面落实具有重要的作用。

新教材与传统教材相比,实验内容与方式做了相应调整。例如,第一单元课题3“走进化学实验室”,介绍了实验的基本操作“取、量、热、装、洗”,对于学生实验技能的培养起了铺垫作用,而传统教材将这一部分内容安排在学生实验基本操作,在教材结尾,不利于教学。在实验内容上也作了相应调整,如实验室制氧气,传统教材用的是氯酸钾,考虑到这个反应的环保问题、副反应问题,新教材改用过氧化氢(双氧水),既经济又环保,操作简单。另外,新教材在实验方式上调整很大,除了教师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外,增加了活动探究实验和家庭小实验,上册有活动探究内容11个,下册有12个;家庭小实验上册有4个,下册有6个。探究实验和家庭实验能够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和探究性。通过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操作、观察实验记录、进行数据处理、分析和推理结论的全过程是实现探究的重要途径,教材在这方面精心构思,很有特色。

五、教学内容的组织体现了科学方法的具体运用

作为自然科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化学的发展离不开科学方法。在新教材中突出了科学方法在知识形成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改变了以陈述方式为主的建构教材的传统做法,新教材中介绍了相关的科学方法。在初中阶段配合内容有实验、观察、测量、记录、分类、比较和简单的实验探究,以后逐步养成类比、假说、信息收集和数据处理等方法的应用。上册安排了制作设计1个;在下册安排了1个数据处理的活动与探究的事例。这对于学生进行思维方法的训练和心理素质的培养起了很好的作用。例如“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活动中,要求学生体会燃烧过程中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并对实验点燃前、燃着时、熄灭后的观察、记录和分析中体会科学方法的重要性。在探究过程中掌握探究的科学方法: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结论;表达交流,反思评价。科学方法的具体运用必将帮助学生在今后漫长的人生道路上学会主动思考提出问题、亲历实验发现问题、在实践活动中灵活解决问题。

六、在新教材中体现了对学生的学法指导

良好的学习方法是人们在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活动中总结出来的正确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在科学研究中,正确的方法是产生知识的知识。掌握了科学的方法,就能更快地获取知识,更透彻地理解科学规律,科学方法作为思维和行为方式,蕴含着极大的智力价值,学生一旦将科学方法转化为自己的思维和行为方式,其智力水平会大大提高。

新教材在版面设计上,正文页面上留有很多空白,可记笔记、写要点、记录数据和观察现象以及填写探究实验报告等,有利于学生在比较短的时间内进入学习和思维状态。另外,在新教材中增加了学习方法的指导语,如“讨论”、“学完本课题你应该知道”、“资料”、“调查与研究”、“课堂练习”、“化学·技术·社会”、“本单元小结”等。教材中针对性的提示,有助于学生掌握化学学习的科学方法,为进一步学好化学打好坚实基础。

七、有利于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是学生的指导者、组织者、促进者、支持者、参与者,教师既是演员,又是导演。在使用新教材过程中,提倡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不能用过去的知识教现在的孩子,而是用现在的知识教未来的孩子,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新教材充分反应了科学素质的培养所需化学学习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选用了对学生终身学习和未来发展有用的相关素材,有效地处理了基础与发展的关系。为了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增加了许多活动内容、化学实践等科学素质培养的有效手段。教材在内容体系、活动方式、组织形式和考核评价等多方面给教师留了较大的的创造空间。新教材的使用使教师在专业知识、教学能力、管理才能、研究能力等很多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提供了更多的发挥创造性的机遇。要求教师利用新教材,倡导从学生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发挥学科自身的优势,将科学探究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激发学生的自主性和创新意识、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使获得化学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过程也成为理解化学、进行科学探究、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和形成科学价值观的过程。

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从真实的情景中发现问题,有针对性展开讨论,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体验探究的乐趣,形成和发展探究能力。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主要方式,它的功能是其它手段无法代替的,实验教学有利于启迪学生的科学思维,揭示化学现象的本质。教师要改进传统的实验教学,精心设计、利用各种演示和探究性实验,灵活使用新教材,重视学科间的交叉联系,适当增加跨学科的知识内容,促进化学新课标的顺利实施,创造性使用新教材。


作者: 与你同行    时间: 2008-9-22 06:49
标题: 回复:初中化学获奖论文浏览
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辽宁大连市第七六中学 刘明辉



在化学教学中,应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在讲解知识点的时候,教师多引导、启发,学生自主的找到化学规律,这样不仅减轻了课堂上教师的负担,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能力,启发了学生的思维。下面是我几点教学体会。

1.化学教学中的很多定义、概念学生在掌握和区分时都有一定的困难,因此为了便于学生的理解,在讲解某些定义时采用先举例,再让学生找出共同点,进而得出定义的方法,更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如在讲解物质的分类时,可以让学生举出一些物质,而教师板书的时候有意识的分类书写,把金属单质写到一起,非金属单质写到一起,金属氧化物写到一起,非金属氧化物写到一起,两大类写到一起,再引导学生总结他们的共同点与不同点,从而得出定义。

2.序言的讲授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序言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化学,因此培养其兴趣是关键。在这一部分应多引入一些图片、影像材料等,多介绍一些科技发展史,再通过几个小实验来吸引学生的眼球,培养其学习兴趣。

3.实验基本操作在化学的学习中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加深学生的印象是非常关键的。例如,在讲述如何正确闻气体气味的实验操作时,我采用的方法是先讲述正确的操作方法,再让学生演示,第二天肯定有学生忘记,那怎么办呢?第一天我们闻的是空气的气味,因为空气无色无气味,他们的印象不一定深,那么第二天让他闻氨水的气味(少量氨气毒性不大,不会对人体造成太大伤害,但气味却很大),挑一个学生演示,很可能他直接去闻,那么他一定一辈子也忘不了闻气体气味的正确方法。

4.在做《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时,可以先做一个演示实验,让学生明确结论,再让学生做一个实验,在这里可以做一些手脚,让其不成功,再引导学生找出其失败的可能原因,这样学生自己得出的结论总比我们灌给他们要好。

5.讲解稀有气体和氮气的用途时,应引导学生看书并结合已有的生活经验,总结出他们的用途,并引导学生警醒对比,比较其相同点与不同点(个别题也考其共有的性质),得出其用途相似的原因是“化学性质稳定“,从而树立“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的思想观念。

6.在做《硫燃烧实验》与《铁丝燃烧实验》时,集气瓶底均需留少量水,但铁丝也可以放少量细沙,做完实验可以提出设问:“硫燃烧可不可以也用细沙来代替水?”引导学生放它们的原因:铁丝燃烧是为了防止红热的生成物溅落炸裂瓶底,而硫燃烧是为了吸收污染大气的二氧化硫,从而加深学生的印象。

7.讲解双氧水制氧气实验时,可以顺便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将书中的两个实验增加一个加热双氧水的实验,引导学生猜想,加热双氧水也能产生气泡,那么产生的气体到底是什么呢?学生各抒己见,最终可能有三种答案,即:水蒸气、氧气、两种气体的混合物,那么该如何验证呢?引导学生思考回答。当然,学生刚学习化学,回答肯定不到位,此时教师的引导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如为了验证到底有没有氧气,该用什么进行检验呢?学生肯定知道是带火星的木条,但事实是木条并不复燃,相反可能熄灭,再进行分析其中的原因,从而培养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在这里要做的是提供一些信息,及时进行引导。

8.讲解元素符号时,为了增加趣味性,可以先不提元素符号,直接在黑板上写一个单词“gold”,问学生的意思,学生肯定都认识,反过来在黑板上写出汉字“汞”或其他的你认为学生不会写的让学生回答,学生肯定不会并期待你的答案,此时你出乎学生的意料,说自己也不会,课堂的气氛一下子就活跃起来了,然后趁机引出元素符号的重要意义──通用,那么这节课一定会很顺利的上完,学生的印象也会很深刻。

8.分子、原子是学生学习化学中的难点,由于学生第一次接触到微观世界,因此树立一个微观的概念是非常重要的,如何才能让他们更好的理解呢?适当的借助于电教手段进行演示可以使微观的结构、变化变成宏观的影像,有利于学生对微观世界的理解。

9.关于符号表示的意义,可以反过来进行讲解,如设问氢元素怎么写?一个氢原子符号怎么写?从而得出元素符号既可以表示该元素,也可以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在通过提问铁的元素符号怎么写?一个铁原子的符号怎么写?铁物质的符号又怎么写?引导学生得出“Fe”,反过来,氢气又怎么写?由于学生学过氢气的化学式,会写其化学式,再通过几组例子进行对比得出结论:分子构成的单质其对应的元素符号只能表示两种意义;原子构成的物质其对应元素符号可以表示三种意义。

10.核外电子排布:先教给学生如何画原子结构示意图,再让两名学生到黑板分别画金属原子结构示意图、非金属原子结构示意图,引导学生得出结论:最外层电子数少于四的多为金属元素,在化学变化中容易失电子形成相对稳定结构,表现其金属性;最外层电子数多于四多为非金属元素,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电子形成相对稳定结构,表现其非金属性;最外层电子数等于8(氦为2)是相对稳定结构,不易得失电子,多为稀有气体元素。当然,这些结论都应该是教师引导,学生通过书写、思考而得出得结论。

12.书写化学式应先讲解规律,即根据化合价进行书写,等学生差不多会写了,再引导学生发现规律即化合价绝对值交叉以加深学生的印象。为什么要等到写得差不多再找规律呢?主要目的是为了以后求算化合价打基础。书写练习时要由简到难,如先写氯化物化学式,再写氧化物化学式,再写“几氧化几某”,再写酸、碱、盐的化学式,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每类书写时教师先演示几个,然后在找学生到黑板写,其他在下面写,让学生对黑板学生进行讲评。

现在我们正在进行着课程改革,在我理解课程改革的精髓就是改掉以往的教师讲授,学生接受的教学思想,取而代之的是教师引导,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方法,因此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多将一些,这样即减轻了教师课堂上的负担,也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思考能力、动手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意识,何乐而不为呢?


作者: 与你同行    时间: 2008-9-22 06:50
标题: 回复:初中化学获奖论文浏览
兴趣是创设情景的基石



吉林省吉林市昌邑区凇城中学 王莉莉



在东北师大学习期间,有幸听到郑长龙教授的讲座,使我感触很深、受益非浅,认识上有了质的飞跃。他谈到一个问题即:知识是有“情景”的,意指人的学习活动是在某种情感环境中进行的。认知需要情感,情感促进认知。如果能诱发一种真实的情感,营造一种积极的情感氛围,创设激发学生求知欲望的情景,与学生的情感、心理发生共鸣,才会使学生自主建构知识。因此,知识是活的,是由景生情的过程。现代认知观把学习视为知识的自主建构过程,适宜的情感环境可以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和愿望,可以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动力,促使他们主动地学习,更好的认知。

教学情景是被一个明确界定的概念,不同于日常概念,与“情感环境”中的“情景”也有所不同。认为情景的设置,只是为了激发学生的情感,营造一种情感氛围,这种观点只注重了情感作用的一个侧面。实际上,情景还应该提供认知所需要的信息,营造认知氛围,情景设计不仅包括情感气氛,情感环境的设计,还应包括认知情景的设计,行为环境的设计,情景不只在讲解新知识前发生作用,它应在整个学习过程中都能激发和推动学生的认知活动,情感活动和实践活动等,情景创设具有全面性和全程性。一堂好课要有好的开头,“先声夺人”才能使学生的注意力,兴奋点贯穿整堂课。因此,我在这里侧重谈谈情景创设的导课部分。

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一切有成效的工作必须以某种兴趣为先决条件。实践证明,当人们对某方面事物感兴趣的时候,这种兴趣会引导他积极地从事这方面的实践活动。兴趣是一种带有情感认识的倾向,它以认识和探索某种事物需要为基础,推动人去认识事物、探求真理的重要动机,是人学习中最活跃的因素。好奇心是人类的一种与学习密切联系的天然本性,好奇心是激发学习兴趣的起点。因此,情景创设的引课部分应以驱动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基础设计情景。例如:讲解“空气”时,我以一个谜语开头,学生猜谜的兴趣很高,效果不错,接着我介绍一段原始大气演变的资料,学生在了解大气演变的过程中,对这样的信息进行提取、挖掘,自然就会产生大气中到底有哪些成分的探究欲望,这样就使感性认识上升到资料所提供的理性认识。

设置导课的情景是在讲解新知识以前,利用与新知识有关的实验、故事、问题等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原电池一节中可以将发现原电池的史实用实验的形式展现出来,意大利的医学家伽伐尼在偶然的情况下,以铜制的解剖刀碰触到置于铁盘內的青蛙,发现其立刻产生抽搐现象,教师将这样的情景展示给学生,这样的设计不仅使学生被充满奥秘的实验吸引,还体会到科学家身上显示出的智慧光芒、性格的坚毅和对真理的执著,同时科学家的人格魅力也能感染学生,并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

无论采取什么样的方式设置引课的情景,都是为了实现教学目标而采取的手段和方法。例如,在燃烧和灭火的一节课中,设置三国演义中火烧赤壁的情景,学生在激烈的场面中产生了身临其境的情感,我随即话题一转,假如你是周瑜,你为什么会想到用火攻;假如你是曹操,你能用什么方法改变自己的命运,大大激发了学生探究燃烧的条件和灭火原理的欲望。在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一课中,用声情并茂的语言,配上动画讲《屠狗洞》的故事,设下疑问“屠狗妖到底是谁”,爱护水资源一节中用美仑美奂的九寨沟风景与黄河断流的影片形成鲜明的对比,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心理落差,进而激发了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索求知的欲望。学生产生了继续探究的兴趣,他们就会处于一种积极的精神状态,就能在学习过程中抑制疲劳,以最佳的状态接受和理解教学信息,记忆也会牢固,学习效率会得到很大提高,学习效果得到改善。

好奇心是人与生俱来的天性,是兴趣的起点,好奇心是人们对周围事物的一种自然的探索欲和一种潜在的创造因素,求知的好奇心是获得知识,增长智慧和才干的源泉。教师在设置引课的情景时,运用恰当的教学策略,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如果学生的好奇心得到激励,学生就会积极主动地去感知有关事物,逻辑记忆加强,想象力丰富,学习热情高涨。为使好奇心得到满足,学生能深入理解内容的实质,有时甚至很少受到内容的限制,而是广泛地通过各种渠道去获得新知识。

设置教学情景不仅创新,还要以客观实际为源泉、以景为手段、以美为突破口、以情为纽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以观察、感受为基础,强化学生对学习的探究性,以发展学生的思维为中心,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以陶冶学生的情感为动因,渗透教育性,以解决实际问题为手段,体现实践性。实践证明,创设最佳问题情景,给学生创设成功的机会,体验成功的愉悦,就能大大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强化他们的学习动机,使他们满腔热情地投入到学习中。


作者: lspjy    时间: 2008-9-23 06:55
标题: 回复:初中化学获奖论文浏览
人教版初中化学新教材实验报告



辽宁省大连开发区教育科研培训中心 林治强



    作为国家首批课程改革实验区,大连市开发区自2001年秋季承担了初中化学课程改革实验任务,执行《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课程标准》),使用人民教育出版社的实验教材(以下简称“新教材”)进行实验。

    一、新教材与《课程标准》的适应性

    1.新教材较好地体现了《课程标准》的思想,符合新课程的理念。以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为主旨;重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联系;引导以科学探究为主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有利于评价的诊断、激励与发展功能。

    2.新教材比较完整地反映和体现了《课程标准》的各项要求。从基本理念出发,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并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注意内容的启蒙性和基础性,选取学生适应现代生活及未来社会所必备的化学知识、技能和方法;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创设学生熟悉的情境,融合学科知识;为学生提供大量活动与探究的过程,培养学生科学的态度,获得科学的方法,提高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通过具体的事例,使学生了解化学对人类文明发展的巨大贡献,认识化学为实现人类更美好的未来将继续发挥重大作用。

    3.新教材内容的选择与编排符合《课程标准》的规定,覆盖《课程标准》规定的内容,新教材设置的内容科学。准确,没有违背事实和真理的现象。选取了大量贴近学生生活和社会发展的素材,如“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我们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金属硬度的比较”“碱对鸡爪的腐蚀”“纳米材料”“C60分子”“海底可燃冰”“形状记忆合金”“导电塑料”等内容。新教材既注重内容的先进性,又具有鲜活的生活气息,具有很强的可读性,能调动起学生学和教师教的兴趣。同时新教材具有较强的层次性,在面向全体学生,符合学生的思维水平,降低不必要知识难度的基础上,增加了研究型、开放型、实践型的题目,为每个学生尽可能提供主动学习、发挥自身特点的机会。在编排上注意体现学生的学习过程,体现科学方法的具体运用,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化学概念和观点注意直观性、关联性和发展性。

    二、新教材与教师、学生的适应性

    1.新教材突破了以“学科为中心”的传统体系,采用“学科与社会”相融合的方式,吸收了学科中心和社会中心体系结构的优点,既注意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又注重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既注意对生活、环境现象的观察和经验,使学生产生对自然、社会的亲近感,拉近学生生活与学科之间的距离,又着眼于学生对科学概念、观点的理解,形成学生最基本的化学视角。同时也促使教师在教学组织和处理上发生转变,从近几年一直强调的学科知识要联系学生生活、联系社会实际,过渡到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逐步融合学科知识,在活动中使学生获得新的经验。改变了以往过于注重书本知识,过于注重知识传授,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

    2.新教材将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结合起来,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学习的内容,为教师提示了教学的过程,同时精心设计了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教材中有与学生对话的阅读部分,有引导学生活动的“实验”“活动与探究”“讨论”“调查与研究”等部分,有提纲挚领的“学完本课题你应该知道”的归纳部分。多种形式的活动,有助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供了比较合理和完整的学习过程。

    3.新教材突出了化学实验在化学学习中的重要作用。实验内容不单独另立,而是穿插在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元素化合物、化学计算等内容之中,方便学生的学习活动,有利于教学设计,保证学生学习过程的统一和完整。模糊演示实验与学生实验的界限,提倡学生多做实验。实验的呈现方式多样化,增设了“家庭小实验”和“习题实验”。鼓励学生设计实验,降低操作规范要求,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4.新教材注重科学探究,精心设计了“活动与探究”部分,上下册共设置32个“活动与探究”,主要是以实验承载。所涉及的内容广泛,既注重内容的科学性,使学生受到科学方法的教育,又注重探究的价值,提高学习的有效性。同时探究内容尽量符合学生的心理,激发学生的兴趣。如“酸雨危害的模拟实验”“溶液酸碱度对头发的影响”“植物的花瓣或果实制指示剂”等,都颇具新意,深受学生的欢迎,学生也从这些活动中体验到化学的魅力。

    5.新教材设计灵活、有弹性,为教师教、学生学留有足够的空间。如新教材采用“单元、课题式”,淡化章节的学科系统性,便于教师调整、处理教材,发挥教师的能力和个性。新教材中设置的“资料”“化学·技术·社会”“拓展性课题”等内容,为不同的学生提供了兴趣发展、知识发展的条件。新教材在实验、讨论、小结、拓展性课题等部分恰当地留有一定量空白由学生完成,使学生不但要学习教材内容,还要通过学习活动补充教材内容,调动学生积极参加到学习活动中去,起到教材与学生交互的作用,其中不少地方蕴涵着对学生学习方法、科学方法的良好影响。

    通过使用新教材,教师和学生都有较大的变化。从教师方面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在教育观念上,教师能更多地关注学生,从学生自身的发展需要出发,给学生更多的活动时间和空间,放开学生的视野和思维,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不再是以往的“短期效应”。(2)在教学行为上,教师在重视“知识与技能”的基础上,加强了对学生“过程和方法”“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的重视,强调学生对学习过程的体验,注意对学习方法和能力的培养,在学生学习活动中,给学生判断、决策的机会,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树立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不再是以往的“知识本位”。(3)在自我意识上,增强自我提高、自我发展的紧迫感,主动调整知识结构和教学技能,增强教学研究的主动性,不再是以往的“一劳永逸”。从学生方面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学习兴趣有所提高。以前学生刚学习化学时,由于固有的好奇心,学习兴趣很高,但随着化学知识的增加和知识难点对学生的“分化”,学生的兴趣逐渐降低。通过使用新教材,这种情况有所改善,在今年的中考中,全区及格率比去年有所提高。(2)学习方式有所改变。以前学习方式基本是听课、看书、做题的循环往复,学习过程中自主学习的成分很少。目前学习方式正在向探究学习、合作学习、自主学习的多样化方向发展。仅以作业为例:已不单单是做题,而是家庭小实验、小制作、小论文,学习体会等多种形式。(3)获取知识的途径有所变化。教师已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惟一途径,参观考察、社会调研、学生之间交流、资料网络查询等已逐渐成为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

    三、新教材与地区、学校的适应性

    新教材在内容选材、实验器材、活动方式设计、社区资源利用等方面,充分考虑了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情况,具有比较好的普遍适应性,是通过努力都可以达到或解决的。开发区既有城市初中,也有农村初中,没有因为所处的地域不同、社区不同,而造成教学过程和学生活动等方面的不同。

    四、新教材呈现方式分析

    1.新教材在呈现方式上灵活多样、科学合理,令人耳目一新。本着“学科与社会”相融合的设计思路,使知识顺序、活动编排相互匹配、相互补充。

    2.新教材文字规范、准确,计量单位采用规定的名称和符号,化学名词、术语均符合国家标准;文字表达简练、流畅,增强了对话功能,比较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设计制作精美,图表规范、科学、清晰、多样。突出重点,与教材内容配合紧密;感官效应强烈,内涵寓意深刻,有助于学生理解内容;趣味性强,有吸引力,发挥出图表的独特教学功能。例如,“外国人不认识中文元素名称”“钠与氯气反应形成氯化钠”“化学方程式配平”等,版面设计突出核心内容,层次感强,有助于学生课堂学习、记忆;色彩搭配合理,符合“用眼卫生”。

    3.新教材中的活动安排及建议具有针对性,注重将“三维目标”融合在同一过程之中;案例具有典型性,例如,探究活动(或实验)报告、质量守恒定律的活动与探究、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例题1]等,都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范例。

    总之,实践证明,人教版新教材具有比较好的适应性和可操作性,对于能力一般的教师按照实验教材的内容和设计思路进行教学,可以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对于能力强的教师利用教材提供的素材,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的特点和能力,创造性地完成教学任务。较好地体现了教材改革和教学改革的连续性。

    五、新教材有待改进的方面

    1.部分语言的学术味道还是浓了一点。例如:实验教材第一单元的课题1“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给人一种学术报告的感觉,通俗化、生活化不够;在绿色化学中提到的“提高原子的利用率”,在有机合成材料中提到的“细菌分解”等,都是专业性很强的概念,理解起来有困难。

    2.有些实验在操作上要求较高,不易完成。例如,点燃蜡烛刚熄灭时的白烟的实验,加热5%的过氧化氢溶液时带火星木条复燃的实验,粉尘爆炸实验,等等。

    3.十二单元化学与生活,学科特点突出得不明显,缺乏具体学科知识承载,常识性知识不容易激起学生兴趣,可不单独设置,宜采用分散融合的方式。


作者: lspjy    时间: 2008-9-23 06:55
标题: 回复:初中化学获奖论文浏览
感悟化学新课程



福建厦门市集美中学 曹桂祯



经过一年的新课程教材的教学实践,我深感人教版新教材有许多值得圈点和品味的地方,本文就此谈些体会。

一、新教材在选材上做到了“四个关注”

关注一:学生的终身发展。

新课程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与可持续发展,认为义务教育是终身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个阶段应该为学生今后的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同时,义务教育也是一种国民的素质教育,应培养学生今后步入社会,适应现代生活,作为现代公民应当具备的基本素养。义务教育的这种基础性与普及性决定了教材内容的选择应以人为本,以对学生终身发展的重要程度作为选材标准,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学习到对今后的学习与生活最为重要的知识与技能,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习惯、担当起社会责任,确立正确的自然观与科学观。

关注二:生活中的化学问题。

新教材特别重视从化学的视角回答生活中的化学问题,如江河之水是如何经过净化变成自来水流入千家万户的?硬水、软水是怎么回事?为什么洗涤剂能洗去油污?我们每天摄入体内的食物分别属于哪类物质?它们的作用又分别是什么?这些都只是科普层面上的问题,是作为一个现代公民应当具备的基本常识。通过学习这方面的知识,能使学生明白生活中司空见惯的现象中也有学问,学好化学能使人明白身边更多的事理,从而提高学习化学的兴趣,当然也可能因此而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生活习惯乃至人生态度。

关注三:化学科学的最新进展。

新教材把化学科学研究的新成果反映到教材中,如碳元素单质的新成员──碳60;把新思想融入教材中,如绿色化学的基本理念;介绍了新材料,如隔水透气的材料,可用于海水淡化的高分子膜以及纳米材料、新型复合材料等。新教材努力体现学科的时代性和先进性,改变了原有教材的“繁、难、偏、旧”,让人感受到一种与时俱进的清新气息。

关注四:化学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教材在不同的课题中都努力体现“化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的主旨,把化学放到社会大背景中阐释。如各种合成材料改变了我们的生活面貌,各种特效药的合成提高了人们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但同时,新教材也不讳言人类在享受化学带来的诸多好处的同时,也对环境造成了灾难性的破坏,人类正在受到来自自然的各种报复,如酸雨毁坏了森林、酸化了土壤、腐蚀了建筑物和雕像等,这提醒人们用好化学这把“双刃剑”。

二、新教材在编写上凸显“五大特色”

特色一:以“生活—化学—社会”为主线。

空气和水都与生命活动密不可分,教材就从这些身边的化学物质入手,介绍空气、水的成分,适时引入“纯净物和混合物”“单质和化合物”的概念,让学生从生活走进化学。再从人类的活动特别是工业化的进程引起了空气、水体成分的改变,造成了大气和水体的严重污染的事实,引起学生对保护空气与爱护水资源的关注,使化学走向社会。在此过程中,生活中的鲜活例子是学习化学的起点,解决复杂的社会生活问题是学习化学的目的,而化学的概念、原理、方法则是桥梁与纽带。

特色二:以图表代文,图文并茂,生动活泼。

教材用大量的图形来展示实验过程,用大量的表格与统计数据说明问题。图表有能让学生一看就懂,减少阅读理解文字的劳神,又便于直接模仿的优点。第一单元课题1以一组精美的图片让学生感受到化学的确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第二单元课题1用一幅漫画把温室效应、酸雨、臭氧空洞及其危害形象地表达出来。第四单元课题3以一幅妙趣横生的漫画生动形象地表达了钠原子、氯原子形成氯化钠的过程。第八单元课题2用卡通人物的不同表情来区别不同金属与盐酸反应的现象,可谓形神兼备。第十二单元课题3用儿童手牵手来形象表达乙烯分子形成聚乙烯后的链状结构。图片作为一种直观的媒体,它有文字表述难以达到的效果。大量图片的使用,使教材的叙述变得更为生动、活泼、有趣,更有感染力和说服力,同时也更符合现代人的审美心理和阅读习惯。

特色三:方法与过程完美结合,精心设计探究实验。

在小学《自然》中学生就知道了“人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可这一结论是怎样得出来的呢?教材设计了一个简单的探究实验,让学生通过动手实验,从实现现象得出这一以往只能死记的结论。实验后有学生说“原来这么简单,科学研究并不神秘,我也会!”通过对蜡烛密度、燃烧产物的探究,有学生说“看来只要留心观察,视而不见的事物中学问还真不少!”小白花遇醋酸变红,单独接触二氧化碳或水不变色,同时接触水和二氧化碳则变成了红色,这说明水与二氧化碳共同作用生成了某种酸性的物质。这一实验排除了二氧化碳和水有酸性的可能,言之有据、推理严密、让人信服。实验后有学生说“原来化学这么讲理!”此外,教材在《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课题的编写上体现了案例教学思想,做到了“授鱼之时授以渔”,在教给知识的同时教给方法。“方法比知识更重要,过程比结论更重要”这早已是大家的共识,但应如何处理好知识与方法、过程与结论之间的关系却一直是编写教材的难题,应该说新教材在这点上已有了可喜的突破。

特色四:淡化概念、分散难点、降低难度。

第一单元第1课题就已提及“元素”,并在后续教材中不断用到,但在第四单元课题2“元素”作为一个科学的概念才正式给出,这里采取先入为主、先用再说的策略。教材不在化合价的概念上纠缠,而是强调它的应用。通过溶液导电性实验的分析和图示,让学生知道酸溶液中都有H+、碱溶液中都有OH-,不另提酸碱的概念。电离的概念用“解离”淡淡带过。只提“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而不提“碱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所有这些都是出于对义务教育教材的正确理解与准确定位,避免了把有限的时间过多地花费在概念的纠缠上,不再犯“学科中心论”的错误。

《酸 碱 盐》的教学历来是学生的分化点,新教材巧妙地采用“化整为零”的策略来阐述酸和碱的化学性质。把原来的《酸 碱 盐》一大章分为两个单元,同时根据酸、碱、盐三者的联系,把酸和碱的化学性质分散到三个课题中去(见附表)。这与原有教材一贯的编写方法──“酸五性”“碱四性”和盘托出相比,真可谓用心良苦!



作者: lspjy    时间: 2008-9-23 06:56
标题: 回复:初中化学获奖论文浏览
附表:酸和碱的化学性质在人教版教材中的分布



特色五:既是教材又是学材,方便了师生的教与学。

教材在叙述方式上处处为师生的教与学考虑,为师生的教与学设定了可供借鉴的思路,如“讨论”“活动与探究”“资料”的合理穿插,有利于改善课堂结构。每一实验都配上相应的表格,以便于学生记录与分析。每课题后通过“学完本课题你应该知道”帮助学生提纲挈领地梳理知识、抓住重点。“本单元小结”则给出了知识归纳图表,尽可能地让学生通过练习来总结归纳出各单元的核心知识,使重点知识条理化、系统化。

当然,新教材的特点可能远不止这些,这里说的只是一孔之见。但有一点或许应当成为我们的共识,那就是:新课程是众多专家学者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几代人不懈努力的创新成果,新课程引发了一场真正意义上的“教学革命”与“学习革命”。新教材是新课程标准的具体表现形式,不管是哪一种版本的教材都必然努力体现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使用新教材进行教学的过程,实质上就是一个间接学习新课程标准的过程,当然也是一个用新课程标准来评判各种版本教材成败得失的过程。新课程是新生事物,大家都处在学习阶段,只要我们“好好正视她”“学会欣赏她”,秉承“先做学生,后做先生”的精神,在“学中教,教中学”,最终就一定能很好地与新课程一起成长。

作者: lspjy    时间: 2008-9-23 06:56
标题: 回复:初中化学获奖论文浏览
新课程新教材新实践



福建厦门市集美教师进修学校 张素红



    一、新课程
新一轮化学课程改革的重点是:(1)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2)重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联系;(3)倡导以科学探究为主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4)强化评价的诊断、激励与发展功能。初中化学课程体现启蒙性和基础性,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原则,从三维目标(化学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现对未来社会公民科学素养的培养。

二、新教材

我市初三化学使用的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九年级)》教材,该实验教材贯彻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把促使全体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以及使学生有个性的发展作为教科书设计的出发点,把对必备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的终身学习以及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作为教科书设计的重点,全面、辩证地反映学生发展、社会需求以及学科内在规律三要素,在课程改革新理念的指导下,合理构建教科书的体系和结构。

1.改革教科书的呈现方式,使教科书编写体现学生活动和科学探究的特点,精心创设开展活动和科学探究的情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获取过程,以获得对科学探究活动的亲身体验,提高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望。

2.重视学生的生活经验,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以及材料、能源、环境、生命科学等现代社会问题,体现化学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以及化学发展的最新成果,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和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注意在对学生进行科学精神教育的同时进行人文精神教育。

3.教科书实行弹性设计,除遵照课程标准精心编入必学内容外,还编入拓展性课题等内容,供学有余力的学生选学,以有利于因材施教,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

4.注意图文并茂,加大以图代文和利用图画、资料等创设学习情境的力度。语言力求生动、简明,版面设计新颖活泼,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5.利用现代化教学媒体,实行系列化教材设计,使文字教材与音像教材、网络教材等密切结合,使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建立开放式的教科书体系,帮助学生更直观、更有效地学习化学。

三、新实践

(一)培养科学素养

科学素养涵盖的内容很多,如科学素质、科学世界观、科学进取心、科学思维习惯等。化学新课程、新教材的使用和推进,其最终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化学科学素养。

提高教师自身的科学素养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的前提,有些教师本身的科学素养较低,常常违背科学研究的过程和规律而教学,如:“质量守恒定律”的“活动与探究”中,有的教师只让学生做一个实验,就得出质量守恒定律。这违反了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科学研究一般需要多次实验,多种类型的反应并进行验证。

培养学生化学学习的兴趣是培养学生化学科学素养的重要手段,师生情感的交流、形式多样的探究活动、各种情景的创设,开放性教学,激励性、发展性的评价等都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此外,联系实际,在生活中学化学,在生活中找化学,培养绿色化学意识,能源意识,有利于学生科学世界观的形成;介绍、学习科学史实,有利于科学思维的形成;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做中学的能力。

(二)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新课程、新教材改革的最大笔墨,我觉得是在情感方面。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杨启亮建议:在课堂上,师生要零距离接触,要有伙伴式交流,这有利于张扬学生个性,放飞学生思绪,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问题的主人、学习的主人。

新课程倡导的三个维度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其中极其重要的新增目标,从“师生角色的转换”“加强师生间的交流和互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强调评价的激励作用和发展功能”可以看出化学新课程改革的出发点: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以轻松愉快的心情去认识化学,形成持续的化学学习兴趣,使学生的学习由外在的压力逐步转向内在的需要,从而有效地提高学习质量。

人教版新教材从呈现形式到整体内容的编排都非常关注学生的情感,首先,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资源,从教材的封面、各单元的首页、活动与探究、经典实验等彩色的图表中,介绍适合初中学生年龄特征的相关知识,给学生留下直观、鲜活的“第一印象”──化学世界真美呀!我要学好它。其次,教材中每个知识的引入都尽量从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入手,“先入为主”,体会“化学就在生活中,生活之中显化学”,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感受化学的重要性,树立学好化学的毅力和恒心。

在新教材教学实践中,教师更应加强与学生的情感交流,关心学生,更加关注师生之间的互动,努力创设与实际社会生活、经济、文化、科技发展一致的教学情景,营造轻松、和谐的学习环境,通过教师的教与导,把“生活”的化学变成更“有趣”、更“有用”,让学生“想学”“要学”“乐学”,提高学生的参与面,提高我们教学的实效性,关注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促进“智力因素”的超常发展。

(三)联系实际,迁移应用

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学生了解化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逐步学会分析和解决与化学有关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这是新课程改革基本理念之一。

化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自然学科,教学中要集生活的实际,采社会的热点,记学习的足迹,应用活生生的情景素材,充分体现化学与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的融合,引导学生树立把所学的知识和实际生活广泛联系起来的意识,逐步做到知识和方法的迁移应用,从化学的视角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例1】在防“非典”期间,我市电视台新闻报道:有些医药商店利用中药紧俏,把部分已经变质发黄的中草药,用硫黄熏白了,再卖给顾客,工商部门依法进行了查处。通过这则报道,引入了硫的物理性质(颜色、状态)、硫与氧气反应的原理及产物的污染性,食品的安全与人体健康。

【例2】水果店里各种水果摆放整齐,五颜六色,种类繁多,有苹果、梨子、葡萄、龙眼等,通过具体的看得见的实物引入抽象概念:原子(苹果、梨子等)元素(水果的总称)。

【例3】洗衣服,可能有些学生自己没亲手洗过,但洗头发,应该要自己洗了,如果头发比较脏,你要洗2遍,第1遍用了洗发水后,泡沫少,第2遍即使用的洗发水量不多,但是,泡沫丰富。教师从而引入硬水和软水的概念及其检验的知识。

……

以上的例子,无一不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鲜活而实用,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

(四)实验教学,视实而定

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研究的重要方式,科学探究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将实验教学跟探究学习融合起来,不但让学生获得知识、学到技能,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受到科学方法、科学思维的训练,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品德,发展学习的兴趣,这是新课程的显著特征。

在新教材中,淡化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的界限,但并没有特别指出哪些是演示实验?哪些是学生实验?教师可根据学校和学生的实际自行决定;随着化学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化学实验也在不断提升,从验证实验向探究实验发展,由探究实验上升为设计实验。在教材中共安排了26个“活动与探究”,其中有16个是以实验为主要活动内容,“活动与探究”中的实验,更加侧重于探索和研究,在新教材的教学中,验证实验、探究实验和设计实验,应根据实际而定,不能一味地进行高要求的实验教学,在实际教学中,应适当调整难度,如:“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教学,如果学生的基础较差,把探究实验改为验证实验也可以。先讲解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概念,再让学生进行实验,在溶质、溶剂和温度改变的情况下,通过食盐和固体在水中的溶解情况,体会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这个处理方法,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

(五)适度开放,张扬个性

新教材对于实验现象和实验结果,都没有给出唯一的答案,而且在习题的选取上,也选取现实的、有趣的、具有探究价值的化学问题,提供各种信息资料,倡导学生多角度、多视点、多层次、多侧面、多途径、多方法地去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如:“在室温下,有体积相同且无污染的饱和食盐水、蒸馏水各一杯,请你设计合理的方法予以区别。”食盐水和蒸馏水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物质,外观相似,它们可用化学、物理、生物的知识来区别,没有上过学的家庭妇女也会“取少量液体品尝,有咸味的是食盐水”;根据饱和溶液的定义,可用“继续加入食盐,不能再溶解的是食盐水”或“加热蒸发,有晶体析出的是食盐水”;根据Cl-的特性,可用“溶液来检验,有白色沉淀产生的是食盐水”;根据物理知识,可“用密度计测液体的密度,密度大的是食盐水”“称液体的质量,质量大的是食盐水”“能导电的是食盐水”……

对于开放性的问题,教师提问学生也要有技巧,让学习基础比较差的学生先发言,中等生补充,优等生总结。让学生充分发言、充分表现、充分参与。

开放的教材,开放的课堂,培养了学生开放的思维,张扬了学生的个性,让禀性、天赋各不相同的学生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轻松愉快地学习。

课程改革,就是要实现课程内容的现代化、生活化和适应化,转变教师的课程实践模式,使教师在课程变革实践中得到发展,与新课程一起成长,成为革新的课程实践者。

(六)以学论教,共同发展

以前的课堂教学评价的标准是关注教师如何去教,而现在关注的是教师如何组织学生去学。

新课程的教学,以学生的活动为主,从“我已经知道什么?”“我还想知道什么?”“我正在探究什么?”“学完本课题我发现了……”,让学生从“学会”转为“会学”,从“学好”转为“好学”,教师的“教学”转为“学教”。课改的课“怎么教”?教师要学习,不断进行探索和实践,学习教法,与学生一起成长。如教材中“拓展性课题”──“物质的分类”,教师可组织学生讨论4个问题:①根据物质组成是否单一,可以把物质分为几类?(混合物和纯净物)②在纯净物中,根据组成元素的异同,可以把它们分成几类?(单质和化合物)③在单质中,可以按性质的差异把它们分成几类?(金属单质和非金属单质)④在化合物中,可以按组成的差异把它们分成几类?(氧化物、酸、碱和盐)通过学生的讨论,让学生会从以上几个方面对物质进行分类,并把物质的分类用框图表示。

课改的课,每个教师都会有自己的处理方法,但只有适应学生的特点,以学生发展为本,让学生主动参与,使学生体会到学习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一种愉悦的体验过程的课,才是新课程所倡导的。


作者: lspjy    时间: 2008-9-23 06:56
标题: 回复:初中化学获奖论文浏览
学生学习方式形成的思考与探索



福建厦门市杏林中学 杨火灿



现代教学的目标是不仅要让学生学会,更要让学生会学,最好是能无师自通,学生学习要从“接受探究”转变,所以在初中化学学习中,很有必要创造条件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提高学习能力,掌握学习方法。《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提出:学生应学会科学探究、合作学习、交流讨论、观察思维、创新实践等学习能力。因此,初中化学教学中有必要结合课程改革理念,采取适当方法,帮助学生形成新课程所倡导的学习方式。

一、启发引导,激活思维

学生的学习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不必将知识作为“绝对的客观真理”强加给学生。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教师已不是普通意义上的知识传授者,而是学生学习过程的引导者和合作者,教学中要想方设法设置问题情境,激起学生的探索兴趣并指导学生观察分析,指导学生在探讨的过程中积极思维。教师的作用在于引导学生思维,搭桥引路,让学生在学习上由不知到已知,再将已知转化成能力。

启发的目的是使学生能举一反三;启发的精髓是激疑,有疑才能去探索。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也就是说教师的启发要设法造成学生“愤”“悱”和积极求学的心理状态,因此教师提出的问题要明确,切合学生实际,要能引起学生兴趣,使学生积极思索,欲罢不能。

二、创设情景,畅所欲言

初三学生的一个心理特点是好奇心强,喜欢争强好胜。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引起争论、组织学生研讨,都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好办法。采取小组讨论、全班争辩等多种形式让学习主体──学生“活”起来,这样的课堂就有活力、气氛就紧张愉快,从而培养学生的交流讨论能力及造就学生之间的互相学习、取长补短的机会。如在探究化学式的书写时,部分学生对原子团是否要先写括号再写数字产生争议。这时,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讨论,研究是否需要括号,如何验证,从而解开学生心中的疑团。

教师在课堂上要善于把讨论引向高潮,抓住关键问题引起交锋,逐步深入,必要时可做补充发言、小结。教师的补充发言或小结要注意简明,点明即可。

教师要建立一个接纳的、支持性的、宽容的课堂气氛,创造一个民主宽松的环境,给学生充裕的时间,允许学生充分发表看法,让学生明确课堂是犯错误的地方,克服怕出错,怕显得无知,怕在别人面前出丑而有意识地躲避一些辩论的错误想法,只要这样,我们的课堂一定会充满活力、充满生机。

教师作为学习的参与者,要和学生一起寻找真理,要注意倾听,从中找出闪光点加以肯定,要与学生分享他们的感情和想法,要能够承认自己的过失和错误。

三、自己尝试,自己发现

让学生自己尝试,发现规律或发现问题,这是转变教育观念,帮助学生形成新课程所倡导的学习方式的重要手段,是初中化学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改变唱独角戏的传统思维,要尽可能地创造条件,给学生时间和表现机会,让学生在动手、动脑中感受知识的真谛,体会学习的方法和乐趣。下面结合实际举两个例子加以阐述。

【例1】在质量守恒定律教学中,探究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前后质量的变化。这个知识点,有的教师结合质量守恒定律一语带过。事实上,如果这时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探究,可以促使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培养科学精神。实验前,教师先引导学生结合质量守恒定律进行讨论,分析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质量变化情况,然后进行实验,让学生发现生成物质量比原来镁条质量还小。由此,学生免不了又是一番争论,这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导致实验结果与理论分析不一致的原因,针对原因,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设计并验证。多数学生能够指出原因主要出在产生的大量白烟上,这时可以让学生设计一个简单实验,针对原因再次进行实验,有部分学生提出在燃烧镁条上罩上大烧杯,于是学生再次进行实验,发现这时生成物质量与原来镁条质量比较接近或略大一些,但学生也指出,还有部分白烟逸散到空气中去了。这时学生的兴趣达到高潮,教师因势利导,激励学生针对白烟的逸散这一实际,设计合适装置加以克服。结果很多学生能够联想到类似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装置或探究白磷燃烧前后质量变化的装置,这时教师再鼓励学生根据所设计的装置再次进行实验。结果发现,由于镁条燃烧放出大量的热,很容易把橡皮塞顶起影响实验,怎么办?通过讨论,最终研究出图1所示的装置,该装置能够很好地克服镁条燃烧产生的大量的热,解释镁条在空气中燃烧质量变大的原因。

由于有平时的实验探究作为基础,在期中考试时,我们适时针对这个实验再次进行了考核,效果比较令人满意。

题目:八戒同学学习质量守恒定律的时候,做了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结果发现生成物质量比原来镁条的质量小,他一连做了几次,结果都一样。结合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和质量守恒定律内容,他感到很疑惑:难道质量守恒定律是错误的?



作者: lspjy    时间: 2008-9-23 06:56
标题: 回复:初中化学获奖论文浏览
对此,请你帮助八戒同学解决以下问题。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生成物的质量与原来镁条的质量比较应_______。(答“变大”“变小”或“不变”)

(2)造成生成物质量比原来镁条质量小的主要原因是:                    。

(3)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                      。反应物、生成物各物质间质量比为                  。

(4)针对造成生成物质量比原来镁条质量小的主要原因,请你根据以下所提供的仪器、药品,帮助八戒同学设计一个实验,为八戒消除心中的疑团。(简要写出步骤、现象、结论。)

(提供仪器、药品:集气瓶、锥形瓶、橡皮塞、气球、塑料袋、铁丝、托盘天平、石棉网、酒精灯、烧杯、镊子、火柴、砂纸、水、镁条等。若有另需,可向实验室领取。)

【例2】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是初中化学中重要的一部分,在以后的化学学习中将经常用到。教师对此都非常重视,也都会花很多精力去准备。

本节内容常见的教法是先由教师板演例题,学生在下面看,然后做习题进行当堂反馈。这种教法教师讲,学生听,教师觉得心中有底,上起来顺畅,感觉也很好。

另一种方法是由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小组合作交流,参考例题完成教师布置的练习。利用学生完成的作品,有选择地进行展示,引导学生进行互评,达成共识。最后在师生的共同探讨下归纳出解题的方法、步骤和注意事项。但让学生活动探究,极容易产生“上课很有趣,下课全忘记”的弊病,因此教师容易产生患得患失的心理压力,既要放,又怕收不起来,操作时难度较大。

这节课可以按照第二种方法进行,主要流程:复习→自学、讨论→练习→展示→讨论、评析→小结→布置作业。通过实践,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得到提高和增强,对本课题的知识也有了更深的认识。当然,在实施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巡视,及时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进行辅导,避免形成两极分化。

从以上两例可以看出,不只是物质的性质可以进行高效探究,定律或者计算等理论性较强的知识,通过教法、学法的改变,让学生通过探究实践,更能深刻体会到定律的含义和解题方法。但有句话说得好“听来的容易忘,看到的记不住,只有动手做才能学得会”。因此在具体教学中,我们要摒弃学生什么都不懂的错误观念,要创造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的机会,使学习方式按“被动主动自主”转变,努力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感悟化学是一门既深奥,又贴近生活的学科,化学就在我们身边,是十分有用、有意思的,使学生在快乐学习的过程中,掌握基础知识和技能,保持和增强对生活和自然界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作者: 与你同行    时间: 2008-9-24 07:11
标题: 回复:初中化学获奖论文浏览
新课程下几种化学课堂教学方式的思考



福建厦门市逸夫中学 廖彩娥



一、探究式课堂教学方式

探究式课堂教学是美国教育学家布鲁纳在借鉴了杜威的学习程序理论的基础上首先提出的,主要可分为以下两类。①引导发现式:创设情景──观察探究──推理证明──总结练习。②探究训练式:遇到问题──搜集资料和建立假设──用事实和逻辑论证──形成探究能力。经过华东师范大学的教学实践,形成了以“引导—探究式”为主要框架,比较符合国内实际的实用型教学方式。它是以解决问题为中心,注重学生独立钻研,着眼于思维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仿造科学家探究未知领域知识的途径,通过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等去掌握知识,培养创造力和创造精神。

教学实例:《质量守恒定律》。




本课题中,由于变传统的验证性实验为探究性实验,学生实际参与了一个自主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所以在整个探究活动中,学生的活动积极性很高,每个学生都能作为主体积极参与,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学生不仅从被动接受变为主动获取,而且培养了科学探究的能力。

二、自主式课堂教学方式

自主性是人类成为主体的关键,它决定着人们能否独立自主行使支配自己的权利和能力。只有自主性较强的人才能正确认识自己,实现自我的不断完善。原苏联的一些教育家和心理学家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中的“实践”概念引入到教学理论中,把人的发展基础确立在主体对客体的主动实践活动上,认为人的发展是在完成某种活动的过程中实现的。也就是说,人是在活动过程中认识客观世界,认识自己的本性,从而实现内在和外在的统一,使主动性、创造性和自主精神得以发展。学生是一个相对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的思考方式和认知水平,虽然有些并不一定是合理的,但只有通过自身的再认识才能很好地得以纠正。

教学实例: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





作者: 与你同行    时间: 2008-9-24 07:11
标题: 回复: 初中化学获奖论文浏览
整个活动过程中,学生的参与意识十分强烈。社会实践中,学生积极向污水处理厂的工作人员提问,掌握了许多实用的知识。通过这个活动,学生搜集和掌握了关于我们已知和未知的水的许多知识,同时也极大地增强了环境意识。有的学生制作的手抄报图文并茂、知识性强,极大地锻炼了他们的能力。在这次活动中,我觉得自己也学到了很多,真正做到了教学相长。
自主式教学方式的重点在于培养自学能力,通过学生的认识水平,恰当地选择合适的课题进行教学。初中教材中,适合此法教学的知识内容还有如: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铁生锈的条件和防止铁生锈的方法等。当然,这种形式的教学有一个较长的准备阶段,初中化学属于启蒙阶段,学生掌握的化学知识有限,所以需要教师作出较多的指导和帮助。学生一旦形成了良好的自学习惯,对于以后的学习一定有很大的帮助。
三、合作式课堂教学方式
合作式课堂教学方式最早兴起于上世纪70年代的美国,当时教育界的专家们注意到了传统教学“你教我听”的单向灌输极大地阻碍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很难适应新时代的需要,为了纠正这种弊端而提出了一种开放性的课堂教学方式。我们知道不会合作的人在未来社会中是没有立足之地的,合作是社会的需要,是时代的需要。
合作是个人或群体之间为达到某一确定目标而通过协调作用形成的联合行动。在“以学生为主体”的主体性教育理论指导下,以“通过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同化、顺应)中实现意义建构”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手段来实施教学。我认为每个学生的发展水平、兴趣爱好、认知能力等各不相同,对同一事物有着不同的理解和认识上的差异,而这种差异正是学生间可以进行交流与合作学习的前提。
教学实例:二氧化碳的性质。
合作式教学方式主要用于活动课的学习,在矛盾、困难和创新中促进学生间的互相帮助、共同进步,培养协作精神和坚强的意志品质,激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最高水平,有利于形成一种民主的学术氛围,使每个成员在相互的交往、协作中体会到彼此的重要性,也有利于学生养成谦虚的品质。初中教材中,很多内容适合用此方式进行教学,如:酸碱盐的性质、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及复习课中各知识点的联系、试卷的讲评等。总之,合作式教学方式课题的提出,可以是生活中不理解的现象,也可以是平时学习中搞不懂、总是出错的题目。
上述三种教学方式只是众多教学方式的一部分,究竟选取哪种方式进行课堂教学要根据知识的特点、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实际能力来确定。在教学中,教师应对教学内容做可行性研究,并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法,对不同的知识内容采用多种不同的方法进行教学。当然这三种教学方式并不是完全独立的,对于同一个课题,有时可以是三种教学方式并用。
作者: 与你同行    时间: 2008-9-24 07:11
标题: 回复:初中化学获奖论文浏览
浅谈新教材对培养学生兴趣的几点措施



福建厦门市金鸡亭中学 谢 逊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此话一点不假。综观古今中外许多伟大的科学家,他们的成功大都起因于从小对科学的浓厚兴趣。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人们积极、主动地认识客观事物的一种心理倾向。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的重要心理成分,它是推动学生探求知识的一种强大的内在动力,它会使学生产生学习的需要,乐于学习的情绪体验。它是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心理因素,是一种强大的内趋力。一旦有了学习兴趣,学生就会自发地把心理活动指向学习对象,对学习充满热情,注意力集中,甚至达到废寝忘食的程度。

然而,兴趣的产生常常是诸多内在和外在因素的共同作用和影响的结果。一个人因为一本引人入胜的好书而对某个问题产生兴趣,并对其献出毕生精力的事例也是屡见不鲜的。新编化学教材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本人在学习中有如下几点体会。

1.教材在编排、内容、插图、装帧设计上都有大胆的改革举措,可谓形式灵活多样。有课题内容,问题讨论,活动与探究,资料,家庭小实验,调查研究,化学·技术·社会,拓展性课题,学完本课题你应该知道及习题等。其中“资料”“化学·技术·社会”“拓展性课题”等内容为不同能力的学生提供了兴趣、知识发展的有利条件。全书的色彩艳丽、清晰生动的美丽图案不计其数,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使人产生较强的阅读愿望。每一单元前都用了一个篇幅的彩色图案展示了这一单元所要学习的主要内容。书中的插图更可谓丰富多彩,有相应于内容所做的描述性插图,有对一些较抽象的概念所做的形象比喻性插图,有对实验操作过程所做的步骤性插图,有根据物质的用途所摄的具体实物插图,有显示数字对比的圆饼式、柱状图表,还有一些趣味的卡通形象等。这些插图的版面设计突出核心内容,层次感强,有助于使一些深奥、难懂的概念变得形象、生动、通俗易懂,使一些繁琐而又需要记忆的内容,通过图像的显示而变得简单和易记。图案色彩虽艳丽丰富但搭配合理,给人以愉悦的心情和美妙的遐想,学生乐于阅读、便于阅读、能够阅读,从而激发他们潜在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化学的兴趣。

2.从编写的内容上看,教材的主要知识主线与旧教材没有很大的区别,但却把知识内容融入到社会生产活动和学生生活实际中。突破了以“学科为中心”的传统体系,采用“学科与社会、生活”相融合的方式,既注意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又注重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一切知识或问题的发端都从学生最熟悉的事物开始,拉近学生生活与学科之间的距离,让学生感受到化学知识不是故意杜撰的,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化学课是与我们的日常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既注重对自然环境,生活现象的观察并获取经验的积累,产生对自然环境的好奇心,对社会生活的亲近感,又能使学生从最基本的化学视角出发,对科学概念和科学观点形成正确的理解和认识,从而获得新的经验。这样的编写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因为学习知识有个智力背景问题,新知识若与自己智力背景相近就容易掌握。知识联系于实际,学生易于理解,知识贴近生活,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学了有用,容易产生联想和记忆。学生学得懂就乐意学,这是激发学习动机很重要的措施,也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但书中在物质构成的奥秘等部分章节上,除了有些帮助理解的图示外几乎没有贴近学生生活的语言描述,略显遗憾和不足。这需要教师发挥各自的聪明才智,平时多认真观察学生生活、情感爱好、语言特点,在备课时,尽量用贴近学生生活的语言、事例引入这些深奥难懂的概念,达到易学易懂的目的。这方面在上海远东出版社出版的《生活的化学》中有较好的体现,值得借鉴。

3.化学实验一直是学生颇感兴趣的内容,那趣味无穷的化学反应,奇妙的化学现象,学生不仅喜欢看而且更喜欢自己动手做,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最有效手段之一。新教材主要从两方面改革了以往的编写,突出了化学实验在化学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1)书中不具体地区分学生实验和教师演示实验,而是把实验内容穿插在教学内容中。便于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兴趣特点、实验能力、实验条件以及课时安排,调整处理教材。求新、求异、求奇是14-15岁孩子的心理特点。如果不管实验内容是什么,千篇一律地都交给学生做或都由教师做演示,久而久之学生会觉得厌烦,也是不科学的。教学的方式方法要尽量地多一些、活一些,实验是教学的重要环节,形式也应该多样化。学生动手实验时,与事物近距离、面对面,更能培养他们的注意力和观察力,同时也提高了他们动手实验的能力,是他们最感兴趣的,也能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但教师的演示实验能使得一些较难做、具有一定的危险性、现象不够明显的实验更好地展示在学生面前,同时教师的规范操作可以起到一个警示的作用。师生共同合作实验能体现师生间的亲密、平等、合作关系,增进师生间的感情,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因此要充分发挥教师的能力和个性,依据具体情况,灵活安排实验,千方百计地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有新意,有兴奋感。只有兴奋性脑力劳动,才会使学习过程本身出现美妙的境界,这种境界能使学习者产生无穷乐趣,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促进他们在发展中愉快地学习。

(2)新教材注重科学探究,精心设计了以实验为主要呈现形式的“活动与探究”部分,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有对较抽象理论、概念认识理解的探究活动。如催化剂概念、质量守恒定律、金属活动性顺序、分子运动等;也有对学生十分熟悉的生活现象进行的探究活动。如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吸入的空气与呼出的气体的探究,金属的腐蚀和保护等。还有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探究内容,如:酸雨危害的模拟实验,溶液酸碱度对头发的影响,用植物的花瓣或果实制酸碱指示剂等,都颇具新意,深受学生的欢迎。这些探究活动围绕主题,紧紧结合教材内容,既注重探究的科学性,使学生受到科学方法的训练、科学素养的培养和教育,又注重探究内容的价值和有效性,同时使探究内容尽量符合学生的心理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会化学的魅力和价值,增进对科学的情感,理解科学的本质。实践证明,用学生亲身体验、探究而得来的知识激发学生,是使学生学有兴趣、乐学不倦的根本途径。教师不仅仅只是把学生领进知识的殿堂,还要让学生亲身经历某个结论或定律产生的科学过程,充分展示科学探究历程所带来的世界进步和发展的魅力,让学生感到探究知识的奥秘不只有艰辛也有无穷的乐趣:它可以解决实际问题,可以给人类带来更好的生活。等到学生愿意并且能够自主提出知识中的问题,设计探求知识中的原理时,他们的兴趣才有持久性并且具有一定的创新、创造意义了。这才是我们教学中所追求的重要目标之一。

4.新教材在习题内容上有较大的变化,而且一改过去只在纸上作答的传统习惯,编入了许多联系生活实际的探究活动、可以用不同的方式方法去完成的作业等。如:小组合作实地调查研究大家都非常关心的空气质量、水的污染情况,通过学到的知识探讨解决问题的办法,并形成小论文;上网查找资料了解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拓展性知识和最新科技动态;通过家庭小实验认识周围生活用品的有关知识,自制简易净水器,收集各种包装袋学会看懂配料表或成分表的内容等。这些都是学生感兴趣的课题,他们乐于接受这样的任务,态度认真,积极性高。我所教的一位化学成绩很一般的学生,因对上课所讲的干冰非常感兴趣,自己主动上网查找各种资料,撰写了一篇关于干冰的小论文,还配了些下载的图片,论文涵盖的知识远远超出了教师在课堂上所能传授的知识,甚至有些知识是我在看了他的小论文后才知道的,令我深受鼓舞。

新教材的变革使人耳目一新,它的实施给教学带来了巨大的变化。教师的教学观念变了,教师更加关心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发展需要,重视知识与技能的学习,更强调学习过程的体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加持久,学习的方式更加多样,能力得到加强,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作者: 与你同行    时间: 2008-9-24 07:12
标题: 回复:初中化学获奖论文浏览
新课程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福建厦门市第九中学 陈惠敏



    创新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石,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创新型人才,已成为当今乃至今后教育教学发展的人才目标。化学是自然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门以实验、实践为基础不断创新发展的科学,它侧重于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能的关系以及物质转化的规律和调控手段。随着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行,新的化学课程倡导从学生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发挥学科自身的优势,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使获得化学知识和技能的过程成为理解化学、进行科学研究、联系生活实际和形成科学价值观的过程。尽管初三化学教学内容不多,但由于有中考压力,教学任务繁重,有些教师认为初三上学期的化学课可进行创新教育,初三下学期可进行应试教育。然而,笔者坚持将创新教育理念贯穿于教学始终,通过优化教学方法、重视实验教学,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等途径实现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在实践中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一、教师的创新理念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首要条件

教育本身就是一个创新的过程,教师必须具有创新理念,改变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教学思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目标,从教学思想到教学方式上,大胆突破,确立创新性教学原则。

(一)克服创新认识的误区,创设课堂教学模式

一提到创新教育,往往想到的是脱离教材的活动,如小制作、小发明等等,课堂教学往往流于形式。如:小组讨论(其实在聊天),借助问题,让学生任意去说,说得离奇便是创新,一堂课下来,什么问题也没解决。到了初三下学期,课堂上满堂灌,一天一次练习,讲评、考试没完没了,何谈创新教育?其实,每一个合情合理的新发现,别出心裁的观察角度等都是创新。复习金属活动性顺序时,我改变背诵金属活动性顺序表,进行相关的系列练习以巩固知识的传统教学模式,而以实验探究、自主学习得出结论。在桌上提供药品:铁片、铜片、银、盐酸、硝酸、硝酸银溶液、硫酸铜溶液、氯化亚铁等。让学生当场合作设计实验证明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学生马上提出多种方案:①铁和盐酸反应,铜、银不和盐酸反应而铜能和硝酸银溶液反应;②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铜和硝酸银溶液反应;③铜不和氯化亚铁溶液反应,而能和硝酸银溶液反应等方法。教师都给予热情的鼓励,把教师的演示实验变为学生演示,让学生两人一组到讲台前演示(一个学生演示实验,一个学生讲解他们的设计原理及思路),另外由其他学生点评实验方法的优劣,并提出更好的方法。教师适时质疑,如:“为什么不用硝酸?”“为什么硝酸银、硫酸铜不用固体而用溶液?”最后由大家评选出最佳方案:铜在氯化亚铁溶液中不反应,而能置换出硝酸银溶液中的银。这说明金属活动性顺序是:铁>铜>银。方法简单、现象明显。通过转变教学模式,学生不但掌握了金属活动性顺序,而且明确了本章置换反应的条件,同时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的能力。可见,一个人对于某一问题的解决是否有创新性,不在于这一问题及其解决方案别人是否提过,关键在于这一问题及其解决对于这个人来说是否新颖。教师完全能够挖掘教材,创新教法,高效地驾驭课堂,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创设和谐的教学氛围

教师应以训练学生创新能力为目的,保留学生自己的空间,尊重学生的爱好、个性和人格,以平等、宽容、友善的态度对待学生,使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能够与教师一起参与教和学并做学习的主人,形成一种宽松和谐的教育环境。试卷讲评课的普遍方法是逐题讲解,教师问,学生答,然后纠正错误。笔者让学生自己提问,尤其是选择题,每道题都让学生轮流如实说出自己的选项,自己分析错误原因,有的学生说看错了,有的说不理解题意,甚至有的学生认为题意不明确。然后他们向教师质疑,向优等生质询,展开讨论。对于学生的求知、求思,教师及时给予肯定,并用“大胆说”“你是怎么想的”“你已经找到了答案”“很好”等一系列渐进的语言,欣赏他们敢于提出问题,积极探索,面对自己的错误的勇气。教师有意识地搞好合作教学,使教师、学生的角色处于随时互换的动态变化中,设计集体讨论、查缺补漏,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学生在这种轻松、和谐的环境下,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教师掌握了学生思维的全过程,对症下药,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是提高创新能力的关键所在,而化学教学过程是一个丰富多彩的动态思维过程,只有把创新思维的培养寓于教学的各个环节,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引发深层次的思考,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每堂课都要进行各种总结,必须有意识地让学生总结,总结能力是一种综合素质的体现。培养学生的总结能力,即锻炼学生集中思维的能力,这与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是相辅相成的,集中思维使学生准确、灵活地掌握了各种知识,将它们概括、提取为自己的观点,作为求异思维的基础,保障了求异思维的广度、新颖程度和科学性。如:复习氧气、氢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甲烷五种气体的性质、制取、收集方法时,充分利用优生的资源,挖掘他们的潜能,请他们上台当小老师,进行归纳、串讲。学生能举一反三借助知识迁移探索课本上没有的知识,如氨气密度比空气小,可以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但不能用排水法收集,因为它能溶于水。加热固体氯化铵和熟石灰的混合物制取氨气可以选择和制取氧气相似的装置。他们不但会分析题意,还能综合小结全章的知识脉络。台上学生头头是道,台下学生鸦雀无声。学生清晰的语言表达能力,丰富的想象力,独特的创造力令听课教师赞叹不已。当教师把讲台让给学生,将会发现学生身上隐藏着的巨大的潜力。充分发挥优等生的资源,以优导差,以差激优,才能拓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形成团结协作、师生互动的课堂机制。



作者: 与你同行    时间: 2008-9-24 07:12
标题: 回复:初中化学获奖论文浏览
二、学生的创新兴趣是培养和发展创新能力的关键

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兴趣是学习的重要动力,兴趣也是创新的重要动力。创新的过程需要兴趣来维持。

(一)采用多媒体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兴趣

兴趣是成功的关键。教师运用多媒体的视听优势,将抽象的、深奥的概念和理论展现为生动活泼的事实或现象,充分引发学生的认知兴趣。“蓝猫”是学生最爱看的动画片,当讲授“常见的盐”这节课时,教师播放“蓝猫”动画片中的一段科学小知识“人在死海为什么不会沉下去?”引入新课。蓝猫活泼可爱的形象、生动有趣的故事深深吸引了学生,蓝猫在海里自由自在畅游的情景激起了他们求知的欲望。学生因兴趣而学,而思维,并提出问题,自觉地去解决、创新。一节课结束,学生自己得出结论:人在死海中不会下沉除了死海含盐量高,还与物理学中的密度、浮力有关。还有的学生提出创造性设想:从死海里提取食盐。只要在教学中出示恰如其分的问题,让学生“跳一跳,就摘到桃子”,就可以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认知矛盾,引起认知冲突,培养学生的创新兴趣。

(二)满足学生的好胜心理,增强创新信心

学生都有强烈的好胜心理,如果在学习中屡屡失败,会对学习失去信心。教师应当充分发展学生的内在动机,帮助学生树立创新的信心,尽量给学生创造获得成功的机会,使学生能够实现自我,相信自己能行,从而产生创新的动力,实现良性循环。有个女生,每次考试,只要是平时没有见过的题目,特别是开放性、给信息的题目,就空白不做、放弃思考。课堂练习书写化学方程式时,笔者特意请她上台板演,可她坚持说不会做。教师微笑着鼓励她:“你能做出来的。”她犹豫了一会儿,终于走到黑板前面,教师再引导她按照题目的意思一步一步写下去。她最终顺利完成,全班学生为她鼓掌、欢呼。此后她经常捧着化学书请教教师。后来,她还在化学用语考试中取得了80分的好成绩。为什么一句“你能做出来的”具有这么大的魔力呢?因为它满足了学生心灵深处最强烈的需求──渴望得到成功。教师最重要的应该是给予学生力量,让学生感受胜利的喜悦和成功的快乐,增强创新信心。

(三)利用实验教学,发展学生的创新兴趣

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实验的真实、形象、生动极易唤起学生的直接兴趣,其中蕴涵极其活跃的、能激活学生的猜想和求知欲的因素,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促进者和指导者,教师身先士卒,对教材中的实验进行补充、改进、创新,将一些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实验,增加家庭实验,补充探究实验等。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用品等材料,因陋就简、就地取材、修旧利废,大力开展简单易行的各种替代实验、微型实验,让学生感受到身边处处有化学,发展学生的创新兴趣。如课本中证明鸡蛋壳成分的家庭小实验。如果教师口头布置学生回家做,势必有一部分学生没有落实,教师也无从考查。而如果教师要求学生将样品带到课堂并提供必须的实验药品和仪器,引导学生:除了鸡蛋壳,还有海蛎壳、贝壳等都能与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说明这些物质都含有什么成分呢?到了下一节课,课堂上可就热闹了,学生带来的样品五花八门,除了蛋壳、贝壳还有寿山石、珍珠项链等。有一个学生提出生蛋的蛋壳和熟蛋的蛋壳一样吗?教师鼓励他进行实验,结果蛋壳都能与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通过实验可以使学生在实验中碰到问题,培养其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从实验中体验创新思想和方法,增加学生的创新兴趣。

三、教师是保护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监护人”

(一)分清学生错误行为是有意的,还是思维的结晶

学生在求知的过程中属于不成熟的个体,在探索中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是难免的,也是允许的。教师不要急于评价,出示结论,而应帮助学生弄清出现错误的原因,从而让他们以积极的态度去承认并且改正错误,与文过饰非相比,在对待错误的态度上,这不正是一种创新态度吗?教师对发展中的个体要以辩证的观点,发展的眼光,实行多元化的发展的评价,从客观上保护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促使学生以积极的态度投入到学习中去。比如:教学中常见的“插嘴”,可理解为学生的不遵守纪律,也可以理解为学生思维快的表现,这就要看学生的动机是什么,再下结论。

(二)给学生鼓励和支持,对学生的创新能力表示赞许

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较低,常常默认教师的评价,而且常以教师的评价衡量自己在群体中的地位,同时,又常从成人的表情或语言判断对自己的评价,评价有一定的片面性。因此,教师应对学生的正确行为表示明确的赞扬,使学生明白教师对他们的评价,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使学生看到自己成功的希望。有一道选择题:氮的氧化物,氮与氧的质量比是7∶12,相对原子质量比是7∶8,确定该氧化物的化学式。一男生学习成绩较差,始终不肯用笔列式计算,教师有点生气地问:“为什么不算?”他回答:“我会,为什么一定要算,我说可以吗?”教师表示同意。该生讲解:分别将各自的质量比和相对原子质量比相除就得出2∶3。全班都惊讶了,这种方法简捷,概念明晰。教师及时用“很好”“太棒了”“不错”“有进步”等语言表示了对学生的关注和对学生创新能力的赞许。

(三)保护学生的好奇心

好奇是儿童与生俱来的天性,好奇是思维的源泉,创新的动力。因为好奇,学生有了创新的愿望,努力去揭开事物的神秘面纱,这种欲望就是求知行为在孩子心灵中点燃的思维火花,是最可贵的创新性心理品质之一用好奇的眼光和心理去审视整个世界,每一个成才的人,必须保持这颗好奇的童心,教师对教学中学生好奇的表现应给予肯定。比如:对于学生“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应加以爱护和培养。

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始终不渝地坚持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在2002年中考中学生取得了优异成绩,所任教的三个班级均分均超过市平均分,其中一个班化学成绩在54分(满分60分)以上有18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多方位的,既需要教师为主导,也需要学生为主体,只有师生共同的配合,才能教学相长。教师只有将创新理念落实在每天、每节课,学生的创新能力才能得以培养。

作者: 与你同行    时间: 2008-9-24 07:12
标题: 回复:初中化学获奖论文浏览
科学课程标准下学生学习方式的研究



浙江温岭温中实验学校 金伯明 江再富



全面提高每个学生的科学素养是科学(7~9年级)课程的核心理念,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应面向全体学生,立足学生发展,体现科学本质,突出科学探究,反映当代科学成果。因此作为科学教师必须把重视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作为重要理念加以强调,其目的在于改变传统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唯其如此,学生才能学得主动,学得轻松,学生的个性、特长才能自由发展,学生的素质才能全面提高,也才能真正培养出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可全面、持续、和谐发展的人才。基于科学(7~9年级)课程的理念和目标,本文试图从科学(7~9年级)课程标准下学生学习方式的主要特征、目标要求和实施策略等三个方面来进行探讨。

一、科学(7~9年级)课程标准下学生学习方式的主要特征

什么是科学(7~9年级)课程标准下的学习方式呢?科学(7~9年级)课程标准下的学习方式不仅应包含许多具体的学习方式,更应是一个以弘扬人的主体性精神和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开放体系,包含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学习意识、学习心理、学习过程等内容的学习系统。它的主要特征可归纳如下。

1.自主性和合作性

自主性是现代学习方式的首要特征。由于学习者在学习动机、学习需要、学习能力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那种统一目标、统一进度、统一内容、统一方法的班级教学无法照顾到学习者的个别差异,为此学生必须用自主学习来解决这一问题。从横向角度综合界定自主学习是指从学习的各个方面或维度,包括学习动机是自我驱动的,学习内容是自己选择的,学习策略是自主调节的,学习时间是自我计划和管理的,学生能够主动营造有利于学习的物质和社会条件,并能够对学习结果做出自我判断和评价。从纵向角度界定自主学习是指从学习的整个过程来阐释自主学习的实质,包括学生在学习活动之前自己能够确定学习目标、制订学习计划、做好具体的学习准备,在学习活动中能够对学习进展、学习方法做出自我监控、自我反馈和自我调节,在学习活动后能够对学习结果进行自我检查、自我总结、自我评价和自我补救等。

根据合作学习研究的代表人物美国约翰逊兄弟的观点,合作学习就是在教学中运用小组,使学生共同开展学习活动,以最大限度地促进他们自己以及他人学习的一种学习方式。合作学习表现在学生将自身的学习行为有机融入到小组的学习活动中,并与同学之间、师生之间进行广泛合作与交流,积极发表己见,倾听他人意见,互助互学,共同完成学习任务,能够缓解或消除心理压力,促使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2.创造性和探究性

著名科学家李远哲指出:“研究是自学的好方法,中学、高中及大学生都应该进行研究。”长期以来,我们的学生习惯于被动地从老师那里接受知识,认为老师讲的、书上说的都已成定论,都是对的,没有什么东西值得去发明创造,探究意识、创造意识不强。作为初中生,要学会在创造中学习,必须解决好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要解放思想,因循守旧、固步自封、迷信权威等等都是创造性学习的严重阻碍。二是要掌握创造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为创造性学习提供理论指导。三是把创造性的原理运用于学习、实践活动中,把创造性的知识转化为创造性的能力。

学习的本质就是探究求知世界。探究学习就是探索求知问题,通过独立自主发现、收集和处理信息,表达交流的学习活动,从而构建知识结构,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和手段。在活动中让学生发现问题,既是暴露学生的疑问、困难、障碍和矛盾的过程,又是展示学生心智、个性和创新成果的过程,从中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获得理智能力的发展和深层的情感体验。

3.问题性和实验性

问题是科学探究的出发点,是孕育新思想、新方法、新知识的种子。我国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孔子就主张:“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问题性表现在学生以敏锐的洞察力发现问题,通过观察、分析、推理和归纳等思维活动,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和结论,从中领略到学习的乐趣和魅力。这样,使学生养成善于发现问题、主动提出问题、寻找问题解决方法,并从中发现新问题的学习行为。总之,问题意识是学生进行学习特别是发现学习、探究学习、研究性学习的重要心理因素。

实验是初中科学的特点,也是学习科学的一个重要方法,任何一个新的学说、理论的建立都要经过大量的、反复的实验来验证。实验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它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表达能力,起到加工知识、自我增长知识的作用,而且能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研究方法。通过实验能使知识变得鲜活起来,进入到生命领域、情感领域和人格领域。

4.过程性和开放性

科学课程的学习强调过程,强调学生探索新知的经历和获得新知的体验,意味着学生要面临问题和困惑、挫折和失败,也意味着学生可能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结果却一无所获。但是,这却是一个人必须经历的过程。在学习的过程中达到全面提高每一个学生的科学素养。

学习的目标具有开放性,其过程具有开放性,其评价具有开放性,最重要的是问题的开放性,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提出不同的问题。开放性学习是随着新课程改革应运而生的,学生在开放性学习过程中,不再是沿着特定的教材轨迹行进。开放性学习所追求的是能力的培养、方法的感悟、情感的体验,注重的是学习的过程,不必担心开放性学习会分散学生的学习精力,进而影响掌握知识的能力。

显然,上述特征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包容的,它们虽是从不同的角度提出的,却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必须从整体的高度来全面把握科学课程学习方式的精神实质,唯有如此,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最优化。

二、科学(7~9年级)课程标准下学生学习方式实施的目标要求

1.促进学生学习的可持续发展

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是科学课标的终极目标,是为他们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也是对教师教学能力的基本要求之一。科学课标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等现代学习方式,目的是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学习比学到知识更重要,该能力应在教学设计和实践中得以发展提升,在课时设计与教学实践中须做到,与学生一起确定学习目标及最佳实现途径。

指导学生形成预习、学习、反馈的良好学习习惯,掌握学科的学习策略。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动机,发展学生的优势和个性,帮助学生对学习过程和结果的反思性评价。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创新。因此,任何学习方式的实施必须是以促使学生可持续发展为终极目标。

2.突出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离不开科学的学习过程,科学的核心是探究。科学探究是一种让学生理解科学知识的重要学习方式,应给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让学生通过手脑并用的探究活动,体验探究过程的曲折和乐趣,学习科学方法,发展科学探究所需的能力并增进对科学的理解。学生在探究活动中认真听取他人的意见和建议,相互取长补短,从探究过程中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合作,学会探究,这正是现代教育的目标。

3.增强学生参与合作交流的能力

英国大文豪萧伯纳作过一个著名的比喻,他说,“倘若你有一个苹果,我也有一个苹果,而我们彼此交换这些苹果,那么,你和我仍然是各有一个苹果。但是,倘若你有一种思想,我也有一种思想,而我们彼此交流这些思想,那么,我们每个人将各有两种思想。”这个比喻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如果几个人在一起交流自己的知识、思想就会促进每个人多学到一点儿东西。通过合作、交流,每个人很可能得到一个、甚至几个金苹果。这实际上包含有合作学习的意思。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创造各种条件和形式,开展学生之间的交流。在学生之间营造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气氛,培养学生提出论据,回答质疑的能力,鼓励学生进行开放性的讨论,对彼此的科学解释提出批评和质疑,要引导学生学会放弃错误的观点,接受更合理的科学解释。鼓励学生合作学习,利用小组形式开展探究活动,使每一个人都能参与小组工作,使学生认识到小组的成员在探究尝试中各有所长,其知识和技能可以互补,通过这种活动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

三、科学(7~9年级)课程标准下学生学习方式的实施策略

1.自主学习方式的策略

自主学习方式是主动地有主见地学习,它不是放任自流的学习,也不是自由散漫的学习。它是强调预期性、参与性、自控性和创新性等为主要特征的学习方式。该学习的基本程式为生疑→质疑→释疑→拓展。

(1)生疑。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自学,让学生在自学中发现自己能力范围所不能解决的问题。

(2)质疑。教师引导学生质疑,在互相交流过程中提出疑难问题,简单的问题立即解决,不能解决的重难点问题认真筛选,让全体学生参与讨论,筛选问题的形式不仅是选择,还可以是完善、合并、修正表述。

(3)归纳释疑。对知识本身作深入探讨,领悟它们之间深层的联系,并对学习方法进行归纳、改进,提出独特见解。

(4)巩固拓展。巩固是对学习知识的尝试记忆,尝试记忆不仅是单一形式的练习,更重要的是在实践中运用,在反思中调整,并结合现实问题深化发展。如“物质的分类和利用”、“摩擦的利和弊”等就可按这一模式教学生学习。

2.问题学习方式的策略

问题学习方式是强调心理倾向性、问题构成的目的性和开放性为主要特征的学习方式。该学习的基本程式为提出问题→筛选问题→探究问题→交流讨论解决问题→反思问题。

(1)提出问题。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就某内容产生疑问,推敲并调整问题,促进学生产生出新的问题,提出原发性问题。

(2)筛选问题。关于筛选问题的标准,一般从以下三方面考虑:学习目标,思维程度,问题价值。经过合议确定出最想探究并解决的问题。

(3)探究问题。这是基于问题学习科学课程最需要实实在在行动的一个阶段,学生将带着问题有针对性地阅读,展开较有深度的思维。

(4)交流讨论,解决问题。基于问题学习模式倡导在学习活动中交流与对话,经验共享,强调个体与他人的联系,这是一种有自我又保持开放心态的思维方式,是一种优良人格形成的基础。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积极围绕问题进行思维,最终构建和完善解题方案,直到问题解决。

(5)反思问题。这是学习模式中的最后一个重要环节,其含义是学生对前面经历过的科学学习的程序做反省性回顾,目的在于努力提升以问题为基础的科学学习方式的合理性。这种反思至少有如下特征,一是个体性、二是批判性、三是建构性。如“地球仪和地图”、“保护土壤”、“物质与微观粒子模型”等均可按此模式进行学习。

3.合作学习方式的策略

合作学习是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的主要学习方式之一。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明确指出:“鼓励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共同发展,促进师生教学相长。”因此,如何实施合作学习,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切实转变,就成了当前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领域的一项重大课题。

合作学习是以现代心理学和教育学等为基础,以师生、生生合作为基本动力,以小组活动为基本方式,以标准参照评价为基本手段,以学生发展为根本目标的学习方式。艾丽斯和威琳指出,合作学习模式具有两个共同的本质特征,一是积极的相互依赖,合作学习需要小组的成员积极进行分工协作,个体的学习成功依赖于小组的学习成功。二是个体的可依赖性,学习小组的成员各负其责,各尽其力。该学习模式的基本程式为选定课题→小组设计→实践活动→总结评价。

(1)选定课题。确定要学习的内容或任务。教师创设目标情境,学生通过阅读明确学习目标,在目标的驱动下积极思考知识的纵横向联系。

(2)小组设计。研究小组学习的规模、划分学习小组,并承担相关的学习责任。

(3)实践活动。学习小组的成员面对面交谈、讨论学习材料。在小组内交流和研究,发表意见,筛选最佳的意见和建议或解决问题的方法,参与全班交流。

(4)总结评价。向全班提交小组的学习结果,完成形成性评价训练题,自评,分析错误的原因,及时反思纠正。或进行组内互评,交流解题方法,共享最佳成果。教师总结、评价各组的学习,必要时对学习内容进行补充讲解。如“空气污染与保护”、“生物的适应性和多样性”、“探索宇宙”等都可以采取合作学习方式。

4.网络学习方式的策略

在网络环境下,该学习的基本程式为任务驱动→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交流点评。

(1)任务驱动。教师要在学习总体目标的框架上,把总目标细分成一个个小目标,并把每一个学习模块的内容细化为一个个容易掌握的任务,通过这些来体现总的学习目标。

(2)自主探究。在网络环境下,学生可以通过Web浏览器、电子邮件、BBS论坛、实时聊天、虚拟环境、视频会议等认知工具,在网上获取问题的答案。学生也可以利用Web网页技术、Flash动画、文字处理、PowerPoint幻灯制作、Excel电子图表、数据库等技术手段收集、整理、处理信息,并以多种媒介方式表达、展现自己的观点和结论。

(3)合作学习。在网络中,学生问可采用BBS论坛方式,在其中发表帖子,每个人都可以利用网页浏览并参与讨论、发言。也可以采用网络聊天室的方式进行讨论和交流。另外,也可以采用E-mail、ICQ等方式来实现讨论和交流。

(4)交流点评。在网络学习的环境中,学生可以看到其他同学的作业,得到帮助和启发,并能通过网络(如BBS论坛方式)就其他人的作业提出帮助性的反馈意见。经过一段时间之后,积累起来的反馈意见可以作为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评价的参考。同时,这种学习反馈的方式也可以通过电子邮件的方式进行,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可以利用电子邮件实现交流,以加深对问题的理解和解决。如“材料的发展”、“核能的利用”、“地壳变动和火山地震”等都可以通过此学习方式进行学习。

5.探究学习方式的策略

探究学习是一种以问题为载体、以主动探究为特征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为获得科学素养而进行类似于科学探究的方式所开展的学习活动,在学习和社会生活中自主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的过程。探究学习的两种基本途径是课内探究和课外探究。

(1)课内探究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进行类似学探究的学习,通过合作、讨论来分析课题,搜集资料,确定方案,实施研究直到课题解决。课内探究的基本策略为以学生为主体,以活动为载体,以课题研究为基本形式,以探究为核心,以感悟科学方法和培养探究能力为宗旨。其基本程式为提出问题→猜想假设→设计方案→获取证据→做出结论→评价交流。如“探索碱的性质”、“氧气和氧化”、“电生磁”等都适合于课内探究学习。

(2)课外探究是以课题研究为形式的自主探究活动,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各自的兴趣、爱好和条件,选择不同的研究课题,组成课题组,像科学家那样独立自主地开展课题研究。在研究过程中获取知识、感悟方法、体验情感、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其学习程式为具有问题意识→确定研究课题→制定研究方案→课题研究实施→研究结果表达→总结以及交流。如“土壤中有什么”、“日食和月食”等都适合于课外探究学习。

学习有法,学无定法。这一方面表明学习有其内在规律和方法,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学习者只能认识利用这些规律而不能违背这些规律。另一方面也揭示了学习方式的多样化、个性化特征,科学的学习方式也要因人、因地、因时而异,绝不能盲目、机械地照抄照搬所谓“良方妙药”。主张有模式,但不模式化,要根据学生和教材内容的实际,设计符合学生特征和学生发展的教学方案和学习方式,并且在实践中随时调整优化,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主体性,不断改变学生学习方式,实现学生全面发展。可以说,学习方式既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掌握学习方式并不是目的,而是要善于灵活运用学习方式,像庖丁解牛那样达到游刃有余的地步,才能不断地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能力,成为学习的主人。



作者: 与你同行    时间: 2008-9-24 07:12
标题: 回复:初中化学获奖论文浏览
化学新课程的科学素养观及培养策略







朱朝菊 四川达州达县师专化学系  635300

彭蜀晋 四川师范大学科学教育研究所 610066

一、科学素养教育观的内涵

目前对科学素养有各种各样的解释,各个国家的标准也不相同。我国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确定,化学课程通过化学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来体现对未来社会公民科学素养的培养,促使学生具有“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技能以及他在实践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科学能力、思维方式,乃至对科学、技术与社会的认知、兴趣、态度、情感、价值观、精神等”。因此科学素养教育观要求培养的学生是“能理解科学技术并有进取精神的人和主动运用科学知识和思维方法去分析、探究和处理要解决的问题,并做出科学的判断、解释和结论”的人。

美国科学促进会制定的“206l计划──为了全体美国人的科学”提出的科学素养观是:

(1)熟悉自然世界,认识它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2)理解重要的科学概念和原理。

(3)通晓科学、数学和技术相互依存的重要方式。

(4)知道科学、数学和技术都是人类的事业,知道它们的力量和局限性的含义。

(5)有进行科学思维的能力。

(6)能应用科学知识和科学思维方法实现个人和社会目的。

之后,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中对科学素养的定义更为简洁,即具备使用科学、数学和技术学的知识做出有关个人和社会的重要决策。

尽管各国对科学素养的理解不同、描述方式不同,但从培养人的角度,从引导学生认识自然,了解社会,用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手段解决问题的层面上看,其核心是基本一致的。“科学素养应包括科学知识,科学过程与方法,对科学本质的理解,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关系”等方面。

1.科学知识与技能的教育

有知未必有能,无知一定无能。所以学生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可能多地获得知识,始终是教师教学所追求的目标。然而要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总的教育目标,必须注重知识获得的途径和方法。获得最多的知识不是老师加班加点“硬塞”给学生似懂非懂的信息,也不是学生毫无意义地死记或是为了考试而机械地掌握某些知识,而是学生主动地有意义地建构起对自己终身发展有用的知识,是有利于学生探究、合作、交流、对话、创新的知识。这些知识应达到“知识的高丰度、结构化、方法化、现代化、综合化”等五项指标。这样建构知识,才会使学生具有学力,学生才会因习得了知识而变得“聪慧”、有灵气,并为创新、发展、理解科学的本质,了解科学事业及认识科学对人和社会的作用奠定基础。

2.科学过程与科学方法的教育

化学课程中的探究活动是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化学知识、解决化学问题并能生成更多的新问题的实践活动,它涉及提出问题、进行猜想与假设、制订计划、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结论、反思评价、表达交流等要素,它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对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探究中,学生运用归纳、演绎、推理、索因、分析、综合等常用的科学研究方法,并了解这些方法的局限性,运用实验法、模型法唤起学生的创新欲望。体验获得知识的过程,体验科学探索中的艰难历程,认识到科学不是一帆风顺的事业,而是充满挫折、失败、谬误、猜想、顿悟的不断探索的过程,增进对科学的情感,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智力水平。通过探究、合作、对话、交流等学习方式,让学生体验学习的愉悦,悟出适合自己的有效的学习方法。

然而在生命成长的过程中,理性的判断和决策是至关重要的,而人的理性是需要培养的,特别是青少年的理性在许多情况下会受到损害或抑制。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唤醒学生的理性意识,提高学生的理性能力。有理性能力的人,他们一般不愿意盲目接受现成的答案或结论,遇事总爱问一个为什么,他们在做出行动选择时,也不是听任感性或非理性来支配自己,而是力图根据自己理智的判断来行事或做出反应。

在学习的过程中,只有具有理性能力的学生才会进行理性思考,理性思考的过程就是一个“批判”和“反驳”的过程,只有具有批判和反驳精神的人,他的能动性、创造性才能得到发展。只有具有理性能力的人,他才会坚毅、刻苦、执著,为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而坚持不懈。

3.理解科学本质

建构主义强调科学的本质是科学探究。Coolette和Chiapetta认为科学本质的范畴与内涵是:①科学是探究自然的“思考”方式,科学必须建立在真实的证据上,甚至证据可以推翻权威;科学知识是无法绝对客观的,只能尽量地避免偏见与误差;科学知识的建立是一个提出假说,再加以验证,最后得出结论的过程。②科学是一种“探究”的方式。科学家所采用的方法没有不变的程序,但是对问题的解决必须采取有组织的方式,并拒绝接受毫无根据的资料。而且还要坚持这样一种观念,仅靠合适的研究方法未必能真正解决问题,因为并非所有的问题都能被解决。③科学知识是暂时的、动态性的。科学家使用所谓的科学方法来建立科学的知识体系,但是这些科学知识必须经常面对质疑、验证,进而发现错误的地方,再加以修改,甚至完全推翻,或证实其合理性从而接受它,因此科学知识具有动态性本质和暂时性本质。

注重对学生进行科学本质的教育,避免学生盲目地接受、迷信权威,没有怀疑、反驳、批判的意识,最终成为知识的奴隶。对学生进行科学本质的教育,让学生充分认识科学知识的暂时性、动态性、不断增长性以及日臻完善性,深刻领会为了知识而掌握知识是毫无意义的,必须建构有发展的知识体系,这也对新课程体系下的教师教学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4.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的教育

新课程标准提出让学生“逐步树立珍惜资源、爱护环境、合理使用化学物质的观念。”这是培养公众科学素养的核心之一,在一些人的印象中化学是可怕的,想到化学就想到腐蚀、爆炸、有毒、污染环境,就连家庭装修都会影响人的健康甚至夺去人的生命。因此,必须让公众懂得化学的价值,懂得化学物质的两面性(实际上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能安全使用化学物质,从而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科学精神、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崇尚科学,热爱科学,赞赏化学在社会和个人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增强学习化学的兴趣,真正懂得化学是人类进步的关键。

5.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

STS教育是近年来各国科学教育改革中的热点问题,是一种新的科学观、教育观和社会观,旨在提高公民的科学素养。化学作为与科学技术社会联系最紧密的学科,是进行STS教育的最好教材,在能源、环境、材料、健康等方面,化学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STS教育有利于学生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之间的关系。素养教育内容:①健康方面:让学生了解营养物质、微量元素、维生素、药物等对人体健康所起的作用,能比较合理地摄入,以保持健康的体魄。②能源方面:了解能源的类型、能源利用的现状、开发新能源的研究方向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增强服务意识和社会责任感。③材料方面:了解材料研制所包含的知识含量,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④环境方面:了解环境受到破坏的主要原因,能把爱护环境、保护环境作为己任,并能使街道、社区居民也重视环境问题。

二、科学素养教育理念下的课程实施策略

我们认为,学生科学素养的养成和提高,必须以课堂教学为载体,并从课堂教学目标的重新确定、课堂教学内容的精心组织和课程资源的有效利用三个方面来体现,让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成为化学课程自始至终的教育目标。

1.更新教学的目标和价值

过去的教学不太重视科学素养目标在教学中的具体化,虽然新课程在强调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上做了一些指导性的建议,但在教学实施中,怎样培养,培养到什么“度”,仍然为教师所忽视,没有明确的界定,不像基础知识方面如“识记”、“理解”、“掌握”、“运用”等要求具体,教师多年的体会比较深刻、操作比较熟悉,所以特别关注书本知识,不习惯或不懂或忽略了知识获得的过程和方法,忽略了学生是一个跑动的主体。因此需要高度重视把科学素养的培养目标反映在课堂教学目标之中,并落实到教学实施的过程中。

教学目标的确定与教学内容、学生的学习特点、个人经验有直接的关系。我们强调探究学习,不是时时事事都要求学生探究,因为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宜用探究的方法。这就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尤其是教学方法的选择要重视学生学习过程和方法的指导。教师也需要采取多种多样的教学途径来达到教学的目标,特别是选择有利于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归纳总结能力、实验能力的方法,并将具体的方法落实在教学目标中。例如,“用探究、比较、分析的方法,让学生了解碱金属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及其递变规律,并体验形成结论的过程。”这个教学目标指向不仅仅是让学生记住结论,而是利用了科学的方法,遵从了获得知识是一个感悟、理解、内化的人性化过程。这样获得的知识才是活的、可运用于解决问题的科学知识。

2.精心选择和组织教学内容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教师必须对教材内容进行“加工”,“加工”不是任意将知识加深或增减,而是根据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认知结构把教材内容“问题化”,“结构化”和“最优化”,并能较好地将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科学精神的培养落实在具体环节上。教师在收集反馈信息时,在进行教学评价时,不只是关注学生以“最少”的时间最大限度地掌握了知识,而更要关注知识获得的方法是否“科学”,是否发展了学生的智力,是否有利于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如学习“碱金属元素”的化学性质,可将教学内容问题化为:①碱金属元素的原子结构有何异同点?②根据钠的性质能否推断钾的性质?③从钾与水反应的实验能推出什么结论?使问题一环扣一环,并呈开放状态。通过对这些问题的解决,证明了碱金属元素的性质及递变规律,原子结构知识又为实验事实做了理论的支持。从而,因课程内容的“问题化”的解决而形成了“结构化”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运用了假设、实验、推理、归纳等科学学习的方法。这就是新课程价值观体系下的课堂教学“最优化”。

3.有效利用课程资源

化学与人们的生活、环境、卫生、健康、能源、科研等联系紧密,又与数学、物理、生物、人文科学等交融,因此化学课程资源十分丰富。面对如此丰富的学习资源,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个性和共性,从学生现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精选适合学生发展的素材,从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角度人手,对课程资源进行选择、组合、加工和创新,使学生体验到自己所学的知识是有用、能解决问题的知识,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生成新知识、增长新才干。

科学素养教育作为新课程改革的主要亮点,运用于具体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必须根据学科自身的知识结构和学习规律,发挥教师自己的优势和特长,努力探索科学素养培养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以期在科学素养的培养上有大的改观。



作者: lspjy    时间: 2008-9-25 07:14
标题: 回复:初中化学获奖论文浏览
初中化学新课程教学的几点体会



河南郑州市第二十六中学 邓爱萍



我国的新课程改革已进入了全面实施阶段。今年,我校的九年级化学课也使用了新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指出,应改变课程实施过程中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新教材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教材的编写无论是从内容的呈现方式,还是页面、视图的设置上,都重视初中生已有的经验和兴趣特点,提供了丰富的与青少年生活背景有关的素材,以及开阔学生视野的“科学、技术、社会”等阅读内容,同对教材中添加了许多“活动与探究”。这些正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学生积极参与化学学习活动的基础。下面谈一波在使用新教材实践中的几点体会。

一、巧妙设计问题,引入学习目标

学习动机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强烈的学习动机是由学生高层次的学习需要和成就感激发的。在教学目标的引入上,要充分利用教材资源,挖掘教材内涵,巧妙设计能引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的问题,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利用先进的教育技术手段,有助于创设最佳的教学情境,激发浓厚的学习兴趣,引发生疑质疑。问题设计要在“巧”上下功夫,要有中心,有重点,有启发性、挑战性和研究性。如在学习化学反应时,针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我设计的探究性学习问题是:面粉可以爆炸吗?面粉的爆炸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面粉可以燃烧吗?等等。在初中学生的常识中,面粉是不会燃烧和爆炸的,这种“违反常识”的问题,可以强烈地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激发学习的兴趣,从而使学生的学习变得积极主动。

二、转变观念,充分信任学生

在以往的教学中,我们总怕学生自己学不懂,不厌其烦地讲解、强调,或多或少会将学生置于被动听讲的课堂环境中,这种长期的灌输式学习使学生变得内向、被动、缺少自信、恭顺……这自然也就窒息了人的创造性。学习方式的改善是以教师教学行为的变化为前提的,因而教师教学行为和思想观念的变化以及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善是新课程改革的主要目的。一本美国的教科书上有一句名言:“You hear,you forget;You see,you remember,you do,you learn”,这正是教育家们“作中学,玩中学”所倡导的。在学习中探究的乐趣和收获只有学习者自己知道。我们应当引导每一位学生大胆尝试,充分相信学生,尽可能让学生自己动手实践,让学生体味到学习的快乐和在学习中探究的快乐。

例如,在教材第10页“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中,学生对这两种气体再熟悉不过了,但并不太清楚其中某些成分的含量,更不知道怎样去测定和验证。这时,我给出探究目标:你认为这两种气体相同吗?它们中哪些成分的含量不同?第一,请提出自己的假设,然后阅读课本第10页的活动与探究;第二,请在作业本上简单设计一个探究实验报告(可参考第9页的实验报告),并填上要做的实验步骤(明确该步骤的目的是什么),与同学交流;第三,按照设计的实验步骤,用实验(两人一组)验证提出的假设,并在实验报告中填写每一步实验出现的现象;第四,根据实验现象分析并得出结论。

该活动有别于以往的学生实验。一是学生并没有在课堂上见过教师的示范操作,又不知道实验结果,这会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强烈的探究热情。二是实验报告不用现成的,让学生自己设计,这使学生脱离被动,更加主动地、认真地思考实验的步骤以及实验操作的可行性,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三是能够得心应手地发挥动手能力,不用机械地看一步报告操作一步,可提高探究实验的质量。此探究活动中既有个体学习,也有小组学习,在课堂上给了学生自主、合作的机会,培养了学生的合作和竞争意识。同时发展了学生间的交往与审美能力。这节课我又把上述学习目标在大屏幕上展示给学生,一开始学生就很兴奋,交头接耳,相互交换看法,并及时与我交流,我成了这个活动的积极服务者。很快,同学们就按照学习目标继续往下进行,在这个过程中体现了不同学生在学习能力上存在的差异,他们中有的学生已经把实验报告拟好,跃跃欲试,准备动手实验,有的同学书上的探究内容还没阅读完,但95%的学生在学习上绝不示弱,积极与他人交流,以求自己也能很好地获得最后的成果。课堂看起来活泼而有秩序。因此,我只指导那些真正需要帮助的学生。 20 min后,在大屏幕上展示较好的设计示例,及时给予表扬,同学们再给以补充和完善。设计不足的同学及时改进,而后开始动手做自己设计好的实验,都显得信心十足,只是有的学生看起来“笨手笨脚”,但是非常认真。 15 min后大部分学生都顺利地完成了实验(两人一组)并填好报告,得出结论。圆满完成了这节课的学习目标。只要充分相信学生,他们会发挥出很大的潜力,学习过程中的主动参与,使学生尝到了成功的喜悦。



作者: lspjy    时间: 2008-9-25 07:15
标题: 回复:初中化学获奖论文浏览
三、适当提示学法,但不可过度

对不同的教材内容,教师会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但不论采取何种模式都包含着教师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要求,以便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具备基本的学习和研究能力,能自主、自如地学习。如在上面谈到的探究实验结束时,并不急于小结,而是由学生总结得出探究实验的方法和步骤:提出问题→做出假设→查阅资料→设计实验步骤→进行实验验证→科学推理得出结论。这样做让学生很有成就感,越学越能找到感觉。再如,在学习氧气具有助燃性这一化学性质时,要提示学生注意:该类反应的条件是“点燃”,这就足够了。如果你再告诉学生。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一定要在铁丝前系一根火柴(学生会再现教师在课堂上做铝箔实验的情景),他们就看不到铁丝在空气中被点燃时的现象,而将铁丝在氧气中与在空气中被点燃时的现象混为一谈,也就不知道类似的探究以后该怎样进行。因此教师不要过度指导,要留给学生充分的思考和学习空间,让学生做决定。真正地做自己学习的主人,这样才能使学生的学习能力不断得到提高。

四、教师要勇于探索,为学生树立榜样

课堂上,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可能在学生的思想上留下印象,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产生影响。我们要求学生在学习上勇于探索,多思、多问。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就应体现出这样的行为素质,这样你的思想你的要求才能潜移默化地传递给学生。

例如,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新教材中的[实验2-5](2),给过氧化氢溶液微热可看到有较多的气泡冒出,按教材上的操作看不到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这就没法让学生得出过氧化氢溶液在加热时能放出氧气的结论。此时,教师对出现此现象的各种推理都显得苍白无力,亦有武断的嫌疑。于是我故意提出问题:该试管中放出的气体是不是氧气?我们该怎么办呢?学生们七嘴八舌,议论纷纷,有学生说,把气体收集在集气瓶里,再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我说为什么?答:如果是氧气的话,气体会多一些,容易看清现象。大家说得不错,那我们用什么方法收集该气体较好呢?这一下教室里又炸开了锅,争吵不休。我叫两个代表讲明观点,甲方说因为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所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操作简单、省时;乙方说因加热时可能产生大量的水蒸气,用排水法可以使水蒸气冷却变成水,收集到的气体校纯净。双方的辩论使我感触颇深,只要教师给学生机会,善于引导,学生的智慧随处闪光,有时他们的见解会令我们吃惊,禁不住为其喝彩。最后,我亮明自己的观点,支持乙方,因为他们的观点更科学,更严谨。在学生的配合下我们用大试管代替集气瓶,用排水法收集了气体,经检验该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剧烈复燃(学生操作),教室里发出“哇”的惊叹声,此时披开被加热的试管口的单孔塞,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木条亦复燃。此时,学生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该实验通过如此探究及改进具有如下的积极意义:①能让学生清楚地知道过氧化氢溶液在加热的条件下能放出氧气;②可直观地观察到气泡在水槽中冒出的速度很慢,对介绍二氧化锰对过氧化氢的催化作用有很好的帮助;③让学生体会到对待实验要科学、严谨、勇于探索,得出结论一定要有科学的推理和充分的证据。

总之,课程改革为我们带来了新的教学理念,为学生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我认为,凡是学生能够探索出来的,教师绝不替代,凡是学生能够独立发现的绝不暗示,让学生从生活、活动、思索、合作交流中学习;尽可能多给一点思考的时间,多给一点活动的空间,多给学生一点表现自己的机会,让学生多一点创造的信心,多一点成功的体验。

作者: lspjy    时间: 2008-9-25 07:15
标题: 回复:初中化学获奖论文浏览
以课改为契机促进科学素养提高



广东顺德区碧江中学 赖天培



我们已进入了数字化、全球化为特征的时代,具有高度科学素养的人对于面临的这个时代,具有越来越关键的意义。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体现这个时代的要求,《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确立“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导;重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联系;倡导以科学探究为主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强化评价的诊断、激励与发展功能”为化学课程改革的重点,并通过化学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观等三个方面来体现对未来社会公民科学素养的培养,科学素养的培养在新一轮化学课程改革中凸现出来,成为课改的一大亮点。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者从不同侧面构成了人的科学素养,在化学课程改革实践中,要抓住这个机遇,在传授基础知识和训练基本技能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要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科学素养的训练和培养。

一、重视知识与技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传统化学教学中的科学知识主要侧重于以实验现象为代表的经验知识和以实验原理为代表的理论知识,它们是基础,反映了化学教学的一般特点。但从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高度来看,显得较为陈旧与狭窄。

21世纪将是一个高度信息化的社会,它不再是一个知识型社会,而将逐渐成为知识发展型社会。教学应当改变观念,对知识进行筛选,以便使学生更好地掌握那些属于基础性的、具有“生产性”’的知识,这些知识不仅包括那些丰富的科学事实和科学规律,而且更重要的是包括那些带有方法性、应用性、发展性的知识,它们可让学生终生受用,在未来社会中得到很好的发展。

那么,怎样更新和拓展这方面的知识呢?主要从三个方面去努力:一是从科学角度适当介绍化学科学领域出现的新成果、新进展;二是适当吸收化学科学领域的新观念和新方法,用新的观念指导学习;三是要引导学生联系技术和生活,渗透STS教育思想,指导学生运用科学的知识分析一些社会问题并做出正确的决策。例如,以环境污染问题为例,在教学中既要向学生介绍空气污染产生的原因是由于煤的燃烧。汽车尾气的排放、工业废气等,同时还应介绍科学发展在解决这一问题时所采取的措施,引导学生关注如何减少污染,如何治理污染,有意识地向学生渗透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和绿色化学意识。如通过对不同地点二氧化碳相对含量的测定、雨水(河水)pH的测定探究和对水资源的调查等,帮助学生从化学的角度认识和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应用化学的知识与技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实验教学中要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和空间,每个教学环节都要留有余地,能由学生分析、思考得出的实验结论教师不要急于下结论,尽可能多地留给学生动眼、动口、动手、动脑的时间。让学生独立进行实验准备;独立处理实验数据;独立分析推证实验结论;独立想办法解决实验过程中遇到的各种意想不到的问题,让学生不停地动脑想:该做什么,怎么做,为什么这么做,以此激活他们的思维,使他们的潜能和创造性都表现出来,实现其科学素养的培养和提高。

二、重视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化学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主动地体验探究过程,在知识的形成、联系、应用过程中养成科学的态度,获得科学的方法,在‘做科学’的探究实践中逐步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通过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现与交流等环节,让学生通过亲身经历和体验科学探究活动,激发化学学习兴趣,增进对科学的情感,理解科学的本质,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初步形成科学探究能力。

初中化学实验探究可以选取以下几个问题进行。

①探究组成的实验,如石蜡组成元素的研究。

②探究结构的实验,如水分子的构成的研究。

③探究性质的实验,如铁钉生锈条件的研究。

④探究变化规律的实验,如质量守恒定律的研究。

⑤物质制备的实验,如用高锰酸钾或过氧化氢与二氧化硫混合制氧气时,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选择不同的装置及控制氧气速率的研究。

⑥对社会热点问题的研究,如防止煤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污染空气、净化汽车尾气中有毒气体的研究等。

现以九年级化学“铁生锈的原因”的实验为例,进行探究。

首先,提问或启发学生由生活现象发现问题。要求学生把自己发现的问题,演变为一个具体、明确的化学问题,这是提出问题的环节,实施这一环节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把观察到的现象采用“问题化”的方式陈述。这个探究活动学生提出的问题是:铁生锈的原因是什么?

然后,引导学生充分思考后提出猜想与假设。

猜想1:铁生锈是因为铁与空气接触,和空气中的氧气化合所致;

猜想2:铁生锈是因为空气中有水蒸气,水和铁起化学反应所致;

猜想3:铁生锈是因为水和空气中的氧气共同作用于铁的结果。

再指导学生根据以上猜想设计实验方案,从操作的角度把探究的猜想具体化、程序化,并进行实验。

①取一支试管,用酒精灯烘干,向里面放一根铁钉,然后用橡皮塞塞紧试管口,使铁钉只与干燥的空气接触。

②再取一支试管,向其中放入一根铁钉,注入刚煮沸过的蒸馏水至浸没铁钉,然后在水面上注入一层植物油,使铁钉只与水接触。

③取第三支试管,往其中放入一根铁钉,然后注入蒸馏水,不要浸没铁钉,使铁钉同时与空气和水接触。

最后,启发引导学生观察铁钉处于蒸馏水和空气交界部位的生锈情况,学生不难发现:试管①和②中铁钉都未生锈,而试管③中的铁钉生锈了。并通过分析和讨论得出结论:常温下,铁在干燥的空气中或隔绝空气只与水接触的情况下均不会生锈,而当同时与空气、水接触时便会生锈。因此,铁生锈的原因是铁与水和氧气共同作用的结果。

通过探究,获得上述知识,引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得出防止铁生锈的方法有:保持铁制品表面洁净及在铁制品上刷油漆、涂油及电镀等。



作者: lspjy    时间: 2008-9-25 07:15
标题: 回复:初中化学获奖论文浏览
三、重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科学精神,是科学素养的灵魂,是各种价值观念、思想观念、行为准则以及道德与意识品质的总和。在化学实验教学中,不仅要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科学作风,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敢于超越现状的创新精神。

为了充分发挥化学实验的自身优势,充分体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突出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创设宽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乐起来

教学中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把情感态度、价值观放在首位。良好的学习氛围具有催人奋发向上、开拓创新、积极学习的动力。学生们在和谐愉悦的环境中学习会产生一种积极表达的自我冲动,每个学生的这种欲望和冲动汇集起来,便使课堂充满活力,让学生品尝到成功的乐趣。如在“探究分子运动”时,在一只小烧坏A中装入10 mL酚酞试液,另一只小烧杯B中倒入5 mL浓氨水,用一只大烧杯罩住A、B两个小烧杯。当A烧杯中的酚酞溶液变红时,可设问如下:A烧杯中的酚酞溶液变红,是大烧杯内壁上沾有某种物质使其变红,还是B烧杯中的液氢水散发出一种肉眼看不见的微粒使其变红?如何设计实验方案加以探究?学生在探究心切的情景下,会创造性地提出如下设计方案:

①在洁净烧杯C中加入10 mL蒸馏水,滴入2~3滴酚酞试剂,静置,观察现象。将其单独罩在大烧杯里,观察现象。

②小心闻烧杯B的浓氨水,嗅到刺激性气味。取出少量浓氨水注入试管中,滴入酚酞试剂,观察现象。

③把烧杯B中的浓氨水滴入烧坏C中,观察现象。

2.创设个性展示舞台,让学生活起来

以前学生规规矩矩地坐着,面无表情地看着,唯唯诺诺地举手,小心翼翼地回答,缺乏感情地灌输,这种教学约束了学生的创新能力。新教材图文并茂,内容贴近生活,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要多让学生自己表达实验现象、实验结果及个人分析,鼓励学生之间相互争论、评价,大胆提出哪怕是教师都未曾想到的一些新的想法和做法,发挥学生个性,可鼓励学生把“家庭小实验”带到课堂上来展示。

3.创设条件开放实验室,让学生动起来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学生的活动与探究就有32处,而这些探究活动大多数要在实验室通过实验探究未完成,实验室成了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它对促进学生科学素养提高具有重要的作用。要全面开放实验室,让学生随时随地能进行各种实验,特别对于一些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在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以后,鼓励他们提出新问题,并按照自己的想法设计一些小实验,独立地或与他人合作解决这些问题,同时还可以通过实验来验证自己在学习中的一些疑问,以此开发学生的实验兴趣和个性特长,使创新能力得到发展,形成良好的科学品质,使学生的科学素养得到提高。


作者: lspjy    时间: 2008-9-28 08:12
标题: 回复:初中化学获奖论文浏览

例谈化学“探究教学”模式构建  



阜宁县丰唐实验学校 张海波



摘要:新课程倡导教学模式的改革,反思我们传统教学模式。对在新课程背景下构建化学探究学习模式做了思考和尝试。



关键词:科学探究 学习模式 构建



科学探究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也是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的重要内容,对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探究式学习,从广义来说,它是一种学习方式,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启发下,积极主动地获取化学知识,认识和解决化学问题的学习实践活动。从狭义来说,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的科学探究活动或课题研究。课程标准要求从三个方面,即: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学习基本的实验技能,来对科学探究主题的内容和学习目标提出了具体的要求。



在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中的科学探究是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化学知识、认识我解决化学问题的重要实践活动。所以如何构建科学探究的学习模式,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如何渗透新课程倡导的以科学探究为主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就成了新时期化学教师的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下面就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探究学习谈一些体会。



一、“初中化学探究学习”教学模式构建



科学探究涉及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等基本要素。初中化学探究学习模式构建主要是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亲身经历和体验科学探究活动,激发化学学习的兴趣,增进对科学的理解,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初步形成科学探究的能力。为此,我认为可以将“初中化学探究学习”的教学模式分为5个阶段:关注、参与;实验、探究;解释、推论;整合、精致;反思、评价。我以新人教版有关分子运动的实验为例来说明探究式学习模式的构建过程



1、提出问题



我课堂上首先演示了那个烧杯实验,很快同学们就发现另一只未加氨水的烧杯内的水变红了,然后向同学们提出:上述现象说明了什么?请用简单的实验证明自己的解释。结果学生对上述现象的看法不一,总得来说有这样的一睦猜想与假设:A烧杯内滴入酚酞要过一会儿才能变色与B烧杯无关;大烧杯中可能存在某种物质,与A烧杯中的溶液接触,使其变色;烧杯B中的浓氨水会挥发,可能是它A中的溶液变色等,



2、实验探究



针对上述不同的结论,我再次安排同学们进行分组实验,自己设计相关的实验来证明自己的结论。我在现场指导,我发现学生都很不错,能够采用对比实验的方法来设计自己的实验方案。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实验。



3、成果展示与交流



我在观察到各小组都已基本完成实验时,要求各小组汇报自己的实验结果,首先是要求各小组将本小组设计的实验方案先交上来。然后安排小组代表上台汇报自己小组的实验结果。很快我便发现,大部分小组都能得出正确的结论:氨水能使酚酞溶液变红、B烧杯浓氨水有挥发性,能够挥发出一种肉眼看不见的物质,这些物质进入了烧杯A,使其变色。各小组还能就本组的实验以及其它小组的实验方案做出一些评价。



4、反思与评价



在课后的实验方案设计的检查中,我还发现了有些小组的实验方案设计的相当精彩,甚至是用和书本上不同的方案来完成的实验。体现了学生较强的动手实践能力。说明只要教师注意引导,在课堂上实施探究式教学模式完全是有可能的。但同时也应看到,由于学生的知识背景的不一样,思考问题的方式也不一样,他们对同一个问题的认识角度和认识水平也存在差异。在构建和实施探究教学中教师要有目的地组织学生相互交流和讨论,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也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评价能力。要提倡以小组为单位的探究活动。



经过这样一段时间的准备,学生已完全具备进行科学探究学习的思维能力,并对知识技能、过程方法和态度情感的自我反思和评价能力。在化学课堂上实施探究式教学模式也成为可能。



二、实施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基本要求



(一)要采用多种形式开展探究活动



学生探究的内容要体现教学内容的价值。根据教学内容来设计探究活动的内容。本次课程改革以科学探究为突破口,但我们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将所有的内容都设计成探究性的。哪些教学内容让学生自己探究,哪些内容要教师给出相关信息或启发讲授,要求教师必须进行严密的挑选。我的体会是:分析和挖掘教材知识的价值,选择具有核心地位和基础地位的、规律性的内容让学生探究。化学教学中比较常见的探究活动形式有两种:一是进行合适学生的探究性实验。比如文前的氨水使酚酞溶液变红的实验。再比如教材中设计的家庭小实验,与学生的生活联系比较紧,可以设计成一些具体的探究的实验,让学生进行实验。二是开展一些合适的调查和讨论等。因为学生通过探究活动真正理解了这样的知识,就等于掌握了化学知识的主干,形成了扩充和扩展自己知识结构的能力。



(二)学生自主学习与教师辅导相结合



自主学习是科学探究的重要特征,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发现和提出问题,并通过积极的探究解决问题。但在学生刚开始学习化学时,尽量利用传统的讲授、提问、讨论、实验等方法引导学生探究,并有意识地向学生渗透探究学习的方法,因为学生此时尚不具备完整的探究能力,尚不知道探究的具体环节,此时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帮助。在教学中,要重视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教育.老师要深入研究教材,提炼教学内容,并能地教学设计中预以渗透、体现,注意科学方法的指导和训练。



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主要方式,它具有其它教学手段无法比拟的优势。教师可以有意识地课堂上对传统实验进行再控究,促使学生主动地去学习,逐步学会探究。



(三)重视开放实验室



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主要方式,教师除了在课堂上对传统实验进行再探究以外,应该注意将实验探究向课外延伸。积极利用学校现有的实验资源,积极开放实验室。组织化学兴趣小组,利用课余时间进入实验室,进行实验,教师在学生实验的过程中应注意对学生及时的进行指导。教师应当做探究“向导”。在学生探究阶段,教师要融入学生的探究活动中,要巡视各小组的表现情况,及时给予必要的帮助和辅导,如有的小组只是在盲目地做实验,没有一定的计划性和目的性,融入学生的探究活动中,更为后面的整合、精致及今后的教学安排提供具体的学生情况。



三、模式构建中应该注意避免的问题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验,发现探究式教学模式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有了很大的帮助,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但在实施过程中,同时发现了一些其它问题有待解决:



1、探究式学习的一般模式是“问题提出——方案设计——实验探究――独立思考――讨论交流――结论汇总”。为了教学效果的最大化,要重视学生的独立思考,相信学生自学自悟的能力,重视学生个体潜能的开发,教师要尊重学生的独特见解,提倡解决问题的多样化。多样化的思维,多样化的见解为师生、生生之间交流提供广阔的空间。                                     2、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具体的教学内容来设计和组织探究活动,力戒形式化、表面化、教条化,不注重科学方法的指导,务求在教学中能够较好地落实课程标准。不要一味地将演示实验变为探究实验,要注意探究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探究活动、教学的设计要注意贴近学生的生活,联系社会实际,从学生熟悉的身边现象入手,引导它们发现总理、展开探究以获得相关的经验和知识。



4、探究学习既作为学习的方式,又作为学习的内容和目标必须落实在其他各主题的学习中,不能孤立地进行探究方法的训练和指导。同时不能过分地追求课堂教学的探究形式和效果,要清醒地认识到科学探究的场所既可以在课堂上,也可以向课外延伸,探究的问题可以来自课本,也可以来自学生的生活实际。在实际教学中应尽可能地创造条件,多开展课堂内外的、体现学生自主性的探究活动。



5、注意评价方式的多元化



探究式学习成果是一个动态、多元的结果,学生的学习所得,可能与我们预期掌握知识点的要求有所差异或也可能出现一些错误的结论或意外的现象。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或探究时,应充分认识到这一点,注意评价方式的多元化。对于学生中一些明显存在错误的观点或结论,教师也要做出一个比较全面的评价,对于错误和不足,可以通过生生交流等形式帮助提高。要肯定个人探究的过程。



总之,构建探究式教学模式符合化学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一定的帮助。通过构建探究式的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参与的状态下,感受科学探究的方法,个人的意志品质,思维能力也都得到了一定的提高。当然对于构建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我们也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有效地提升科学探究教学的水准。


作者: lspjy    时间: 2008-9-28 08:12
标题: 回复:初中化学获奖论文浏览
探究保暖袋中装的物质  



湖北省赤壁市实验中学 黄新阶



1、案例名称:实验探究——保暖袋中装的是什么物质?

2.案例的背景:笔者偶然发现市场上有一种由广东潮安县某食品厂开发生产的保暖袋深受中小学生喜爱。以探究保暖袋的发热原理、推测保暖袋中的物质为课题组织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取得了好的效果。此课在“湖北省特级教师教学艺术研讨会”上进行了展示。保暖袋中的固体含氧化钙、碳酸钙及泥沙等杂质,液体为水和防冻剂,学生已有鉴定氧化钙、碳酸钙及水的基础知识、计算氧化钙和水反应的质量比的技能,但面对一种产品,没有提示,要鉴定其中的各种物质并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质量比既有趣又有难度,探究内容多,探究价值高,能巩固已学的酸碱盐等几类物质相互反应的知识,训练学生使用猜测验证、归纳、推理等科学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热爱化学的情感,培育科学的态度和化学价值观。

3、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运用特征反应推断、鉴定保暖袋中的化学物质(生石灰、碳酸钙、水);巩固已学的酸碱盐等几类物质相互反应的知识。

过程和方法:训练学生使用猜测验证、归纳、推理等科学方法,渗透本质决定现象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认识化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热爱化学的情感,培育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

4.需要利用的教育资源:镁带、盐酸、pH试纸、酚酞试液、化学保暖袋、塑料吸管、塑料杯、大头针、注射器

5、重点、难点、创新点:重点是运用特征反应推断、鉴定保暖袋中的化学物质(生石灰、碳酸钙、水);巩固已学的酸碱盐等几类物质相互反应的知识。难点是设计方案证明红色物质的作用。创新点把源于生活的真实化学问题提练成一趣味性强的案例。这个化学问题中包含的元素化合物知识以生活情景形式呈现出来,使学生在真实的情景中学习化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真实的开放性、非定域性化学问题,容易激发学生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探究欲望,体验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提高科学探究能力。

6、活动过程和步骤:

师:市场上有一种由广东潮安县几家食品厂开发生产的保暖袋深受中小学生喜爱。这种保暖袋用于冬天室外取暖。老师带来了这种保暖袋。(展示样品后给学生分发保暖袋,每桌发二个)。请大家阅读产品说明,并按照使用说明使用一个保暖袋。

生:阅读产品说明书。按照使用说明,用手拍打一个保暖袋,观察发热现象。

师:(立题)刚才大家用的保暖袋价格低廉,携带方便,用手拍打几下,3至5分钟保暖袋的温度就达70度以上。保暖袋中究竟装的是什么物质?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先请大家猜一猜保暖袋中装的物质是什么。

生:(猜测)可能是生石灰和水、生石灰和酸、烧碱和水……

师:(板书)浓硫酸溶于水

            烧碱溶于水

            生石灰与水化合

            生石灰与酸反应

师:为什么拍打保暖袋几下就可发热?

生:保暖袋使用前,各种物质肯定是分开放置的。因为上述各组物质只要混合在一起就可发热。拍打的目的是让袋中的几种物质混合在一起。

师:采用什么措施让袋子中的几种物质相互隔开?猜测后请打开另一个保暖袋。

生:观察其中的物质存放、色态。

师:大家看到了什么?

生:保暖袋中装有一小袋浅红色液体和一些固态物,固态物有些田螺、蚌壳粹片。

师:从实物看,什么物质可能性最大?

生:固体主要成分为生石灰,液体主要成分为水或酸溶液的可能性最大。

师:从科学研究的角度看,我们已经作出了预言。预言是否正确,必须通过实验进行验证。即通过实验确定固态物主要成分为氧化钙、液体为水或酸。

师:怎样鉴定水、硫酸、盐酸、氧化钙?

生:(讨论)检验液体、固体成份的实施方案

师:请大家交流设计方案:

生1、液体与无水硫酸铜混合,检验有无水存在

生2、镁带插入液体中,检验是否有氢气,确定是否含酸

生3、pH试纸测液体pH,检验液体是否显碱性

生4、固体与水混合,观察溶解情况。取上层清液做下面实验

一份与无色酚酞试液混合、将二氧化碳通入另一份液体中

师:下面先研究液体的成分。研究液体的成分必须将包装袋中的液体取出。怎样将包装袋中的液体取出?

生:用注射器吸取,用剪刀剪开,用针刺破,用口咬破,用手挤压让其破裂。

师:这些办法哪几种较好?为什么?

生:用注射器或针刺破较好。用此方法易控制液体。

师:(演示)用注射器取出保暖袋中的液体,并与白色硫酸铜混合。

生:白色硫酸铜变蓝,说明液体中含水。

师:该实验能否说明液体的主要成分为水呢?

生:不能,因为水溶液不论浓稀都能使硫酸铜变蓝。

师:(演示)测液体的pH值,将镁带插入液体中。

生:pH约为7;无气泡产生。

师:(小结)红色液体pH约为7;镁带插入液体无气泡产生,说明液体中不含酸,液体使白色硫酸铜粉末变蓝,说明液体中的主要成分为水。下面我们按照开始设计的方案研究固态物的成分。

生:(分组实验)固体与水混合,观察溶解情况。取上层清液,一份与无色酚酞试液混合,将二氧化碳通入另一份液体中。

师:请各组交流实验情况。

生:酚酞试液遇上层清液变红,说明液体显碱性;二氧化碳通入液体中,液体变浑浊,说明液体为石灰水。

师:根据实验现象可知,固体中含氧化钙、液体中含水。我们初步认定保暖袋的发热原理为氧化钙和水化合放热。固体不可能是纯氧化钙,其中含什么杂质的可能性最大?

生:碳酸盐

师:(演示)固体与盐酸混合,产生气体。将产生的气体通入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说明产生的气体为二氧化碳,固体为碳酸盐。

师:碳酸盐的来源?

生:烧制石灰时碳酸钙未完全分解,石灰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

师:为什么没有用石灰石为原料烧制石灰而用贝壳烧石灰?(演示)贝壳与盐酸混合,产生气体,说明贝壳中含碳酸盐。

资料显示:潮安地理位置、地域特征(潮安处于广东东部,紧邻南海,该县盛产贝类动物,贝壳资源十分丰富,石灰石比较少)。

师:保暖袋中的红色液体肯定是混合物,其中含有水,该液体与生石灰混合,放热是红色物质起了主要作用还是水起了主要作用?可以运用对比实验加以确认。为了排除偶然性,对比实验可以做2-3次。

演示:打开二个保暖袋,用一注射器吸取一份自来水,一注射器吸取红色液体(等体积),同时注入二份等质量的固体中,用温度计检测发热现象。

生:二者温度都上升到80度。

师:既然水与生石灰混合发热情况没有什么变化。为什么要配成红色液体?为什么加入有香气的物质?

生1:防止仿制。

生2:降底液体的凝固点,防止低温下结冰而冻裂包装袋。

生3:添香加色都是为了引起小朋友的兴趣,使保暖袋更具玩具功能。

师:如果拍打保暖袋不发热,原因是什么?

生:保暖袋包装密封不好,生石灰已变质。

师:保暖袋中的固体有21克,液体有6克。石灰与水的质量及二者的质量比是否可取任意值?

生:不能。若石灰与水的质量太多则发热量太大,若石灰与水的质量太少则发热量太少。根据氧化钙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计祘可知生石灰与水的质量比为28:9,按“21克固体,6克液体”配料二者刚好反应(考滤生石灰中有杂质,必需让它稍过量)。

师:保暖袋的缺点有哪些?

生:缺点是只能用一次。

师:市场上利用化学原理开发的发热产品“热宝”很有特色,它可反复使用达千次以上。(展示“热宝”后)热宝发热的原理是什么?加热之后可还原,多次使用,奥秘又是什么?这个问题留给大家。

师:(小结)今天同学们运用假设、验证的科学方法及硫酸铜与水化合变色,二氧化碳与石灰水发生沉淀反应等一些特征反应,通过科学推断,确认了保暖袋中的主要化学物质(发热)为生石灰和水,辅助物质为香料和红色色素,杂质为碳酸钙和泥砂。通过这次探究,我们学到了什么?

生:知道了保暖袋中的化学物质为生石灰、水、碳酸钙等;巩固了酸碱盐有关知识,明确了化学与日常生活有密切联系,知道从原理到产品需要解决很多实际问题,学到了运用对比、猜测验证、推理等科学方法解决化学实际问题。

师:科学工作者用生石灰和水这两种很普通的物质化合放热的性质做成保暖袋,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我们能不能利用化学原理想办法开发一些新产品?希望大家在这方面有所作为。

长作业:以“保暖袋中有什么?”为题写一篇小论文或日记;观察生活中的化学、化工产品,尝试利用所学化学知识开发一些化工产品。

板书计划:略

7、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预案

学生基础不一样,可能一组只有1、2个同学在做,其他同学多在观看或等待,在知识、技能、方法以及情感上收获甚少;解决预案:将不同类型的学生答配并按6人一组开展合作学习;有的学生只看热闹不思原理。解决预案:教师提出实验目的,让学生设计实验方案,然后师生共同逐个讨论,寻找多种方案或确定最佳方案;有些实验现象不够明显。解决预案:教师及时指导,找出原因,还可带领学生深入探究原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8、案例的价值

1.1“保暖袋中装的是什么物质”是一个源于生活的真实化学问题,具有趣味性。问题中包含的元素化合物知识以生活情景形式呈现出来,使学生在真实的情景中学习化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真实的开放性、非定域性化学问题,容易激发学生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探究欲望,体验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提高科学探究能力。

1.2 “保暖袋中装的是什么物质”这一探究活动具有综合性。这个真实化学问题牵涉到定性与定量(计算)、操作与思辨等方面,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学习解决复杂问题的方法,训练了发散思维和创造思维,提升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懂得运用化学知识和方法去开发和利用化学资源,形成生活处处有化学、化学能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的观念,因而此案例有较高的思维价值和实践价值。

1.3“保暖袋中装的是什么物质”这一探究活动具有社会性。贴近生活,贴近社会是化学新课程的一个重要理念。从社会生活题材中,挖掘、设计生动多样的科学探究和实践活动案例,学生通过对这些问题的研究,体验化学与技术、社会的密切关系,使他们能用化学的视角去认识科学、技术、社会和生活方面的有关问题,培养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和社会责任感。 

9、活动成效

(1)学生对活动的反映.。随机问卷调查统计结果。1—5班学生对此活动的反映


随机调查人数
喜欢
无所谓
不喜欢

人数
百分比
人数
百分比
人数
百分比

9(1)班
40
37
92.5
2
5
1
2.5

9(2)班
40
40
100
0
0
0
0

9(3)班
40
39
97.5
1
2.5
0
0

9(4)班
40
39
90
3
7.5
1
2.5

9(5)班
40
36
90
4
10
0
0

合计
200
188
94
10
5
2
1

  (2)通过活动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个性得到充分发挥。

    学生(素质)自我评价表

调查项目
合计
开阔了眼界
丰富了知识
提高了观察力
提高动手能力
增强创造意识
更加热爱科技
提高了自信心

调查人数
200
200
190
130
142
113
192
158

百分比
100
100
95
65
71
56
96
79

                                


作者: lspjy    时间: 2008-9-28 08:13
标题: 回复:初中化学获奖论文浏览
科学探究试题的一般解题方法  



安徽庐江四中 吴海洋



  科学探究是人们获取科学知识的,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它既是新课标理念实施中的一种全新的学习方法,也是九年级化学学习的重要内容。科学探究活动能有效激发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能让学生学会从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科学研究中或从化学问题的实际情景中,发现有探究价值的问题。科学探究活动可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探究能力、创新能力。因而科学探究能力也就理所当然成为中考考查的重点和热点,但不少同学对于科学探究类试题,往往不知如何入手去解答。实际上该类问题一般来说是在同学们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设计的,只要基础扎实,掌握了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为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可以说并不难解,本文结合近几年典型探究类中考题,从科学探究的步骤出发,剖析该类试题解题的一般思路和方法,供参考。





作者: lspjy    时间: 2008-9-28 08:13
标题: 回复: 初中化学获奖论文浏览
一、要在已学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敢于和大胆的做出合理的猜想和假设


实际上科学探究试题中的许多内容都是平时学习时已学过的,或生活中司空见惯的,关键问题是很多同学做题时联想不到,这就要求我们每一个同学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要多问几个为什么,要注意从化学的视角去观察思考学习和生产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并能根据自己已有的化学知识和经验对问题做出有意义的猜想和假设。
  1.甲同学在某食品包装袋内,发现有一个装有白色颗粒状固体A的小纸袋,上面写着“生石灰干燥剂,请勿食用”。甲同学随手将小纸袋拿出来放在空气中,经过一段时间后,发现纸袋内的白色颗粒粘在一起成为块状固体B。请你与甲同学一起对块状固体B进行探究。


  (1)猜想一:块状固体B中除氧化钙外还可能有:


  写出白色颗粒状固体A在空气中转化为块状固体B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2)猜想二:块状固体B溶于水可能有
现象(填“放热”或“吸热”)。请设计实验方案验证你的这
一猜想(至少写出两种方案,如果写出三种正确方案奖励1分):
  ①
;②
;③

  (3)取适量块状固体B加入盛有一定量水的试管中,振荡、静置、过滤,得到少量白色固体C。就白色固体C的成分,甲同学与乙同学进行讨论,一起猜想。
甲同学认为,白色固体C可能是:氢氧化钙;乙同学认为,白色固体C可能是:碳酸钙;
  你认为,白色固体C还可能是:

  请设计实验证明你的猜想(填写下表):

















  [思路点拨]本题是一道较为典型的探究性中考题,它的命题紧扣课标和各版本的教材,同时又对学生们知识的掌握情况及思维能力、实验设计能力、探究能力及综合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它以生活中司空见惯的食品干燥剂生石灰作为试题的情景,通过分析生石灰放在空气中变成块状固体的原因进行猜想和探究。事实上本题考查的仍然是知识的应用,考查的是相关物质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抓住生石灰氧化钙及其在空气中变质后一系列物质的性质(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熟石灰氢氧化钙,同时放出热;而氢氧化钙是碱,水溶液显碱性,并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所生成的碳酸钙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一旦做到这一点,思维就很通畅,解题就很顺手,所有设置的探究性问题也都会迎刃而解,这也就平时一再强调双基重要性的原因,也是“问渠哪得清如许,惟有源头活水来”的原因之所在。


  [规范解题]⑴Ca(OH)2CaCO3(填物质名称同样对)CaO+H2O=Ca(OH)2Ca(OH)2+CO2=CaCO3+H2O
放热;①取适量块状固体B放入烧杯中,加入少量水,用手触摸烧杯外壁。②取适量块状固体B放入烧杯中,加入少量水,立即用温度计测定溶液温度的变化。③在试管中加入适量块状固体B,加入少量水,立即塞上带导管的单孔橡皮塞,同时将导管的另一端放入盛水的水槽中,观察导管口是否有气泡放出。④在试管中加入适量块状固体B,加入少量水,立即在试管口套上一只瘪气球,观察气球体积的变化。(只要写出其中的正确答案或其他合理答案即可)
3Ca(OH)2CaCO3的混合物;


现象和结论

步骤①:将所得固体C加入到试管中,加入少量水,振荡,再向其中滴入两滴酚酞试液;
步骤②:再向试管中滴入稀盐酸。


若溶液变红,则白色固体C中含有Ca(OH)2
若溶液不变红,则白色固体C中不含有Ca(OH)2
若有气泡产生,则白色固体C中含有CaCO3
若无气泡产生,则白色固体C中不含有CaCO3
(其他合理方案,也对)



作者: lspjy    时间: 2008-9-28 08:13
标题: 回复: 初中化学获奖论文浏览
二、根据试题的要求、结合已有的化学知识和生活经验,设计简单的化学探究性实验

设计探究性实验是综合考察学生能力的题目,对学生的要求很高。它不仅要求学生对物质的性质、检验和制备很熟悉,而且还要求实验方案简单易行,原料价格低廉,无污染等。对于该类问题同学们实际上只要根据题意搞清或确定实验的原理,然后紧紧抓住原理进行设计,难点也就化解了。


例2.铁暴露在空气中会生锈。不知你注意了没有,将苹果切开不久,果肉上就会产生一层咖啡色的物质,也好象是生了“锈”一样。某化学活动小组对此进行了探究。
【提出问题】切开的苹果“生锈”与什么因素有关?
【猜想与假设】
猜想:可能与空气没有关系,只是果肉内的物质自身相互反应而“生锈”。
猜想:可能是果肉中的物质与空气中的氧气作用而“生锈”;
猜想:可能是果肉中的物质与空气中的氮气作用而“生锈”;
猜想:可能是果肉中的物质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作用而“生锈”;
猜想:可能是果肉中的物质与空气中的氧气作用而“生锈”,并且苹果“生锈”的速度还可能与温度有关。
  【收集证据】
(一)查阅有关资料:已知苹果“生锈”是果肉里的物质(酚和酶)与空气中的一种物质发生反应,生成咖啡色的物质。
(二)实验探究:针对上面的猜想至猜想,化学活动小组依次设计了实验方案,进行了实验验证,并依次观察到下列实验现象。请你将他们设计的可行的实验探究方案,填写在下表中。
猜想

可行的实验方案

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猜想

将一小块果肉浸入盛有蒸馏水的烧杯中,观察现象。

果肉表面不变色。

猜想





果肉表面变色。

猜想





果肉表面不变色。
猜想



果肉表面不变色。

猜想



温度高的先变色。

































  【得出结论】

  【反思与评价】(1)在四种猜想中,你认为猜想
填代号)最不合理,理由是

  (2)在验证猜想时,同学们发现,如果水不与空气隔绝,果肉放在水中时间长了也会变色,其可能的原因是

  【应用】根据上述结论,要防止果汁变质,果品加工厂加工和保存果汁时可采取的措施是

[思路点拨]本题是一道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探究性中考题,命题设计新颖、独特,题材鲜活,情景真实。试题联系生活实际,从同学们的生活中切入,选择同学们在生活中熟视无睹、但蕴涵着丰富化学知识的苹果生“锈”作为探究试题的情景,探究的是苹果生“锈”与哪些因素有关。该题实际上是源于课本——以教材中已学的探究铁生锈条件为知识背景,但又高于课本——拓展引申为探究苹果生锈的原因,同时还渗透了类比和迁移的科学研究方法的运用。该题不仅考查了学生进行信息获取、整理、加工的能力,而且将科学探究的过程完成的呈现给学生,目的是引导学生在解题过程中领悟科学探究的过程。最后的应用突出了探究的价值和社会意义,画龙点睛。可以说本题很好的体现了“化学源与社会,服务于社会”的新课标理念,引导学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要注意从化学的视角去观察、去思考,体味“处处留心皆学问”,我想做到这一点,就能真正感受“万变不离其宗”的涵义。至于本题中的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抓住各种猜想,在掌握基础知识的情况下,设计是不难的。
  [规范解题]
  【收集证据】
猜想
可行的实验方案
猜想

将一小块切开的苹果放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观察现象。
猜想

将切开的苹果放入盛有氮气的集气瓶中,观察现象。
猜想

将切开的苹果放入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观察现象。
猜想

各取一小块苹果分别放入两支集满氧气的试管中,将其中一支试管放入热水中,观察两试管中苹果的变色速度。
  【得出结论】是果肉中的成分与氧气作用的结果,“生锈”的速度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果肉变色速度越快。
  【反思与评价】
  (1
氮气化学性质很稳定,通常不与其它物质反应。(2)水中溶解了氧气
  【应用】将水果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加工,采用真空包装并低温保存。


三、要善于对实验所得出的事实证据通过比较、归纳、概括、总结等方式进行处理,从而得出科学的结论,并由此解释化学现象,说明问题


对实验所得出的事实证据进行比较、归纳、概括、总结等是初中化学学习中的重要方法,也是中考考查的重要内容。近几年中考着重是通过呈现探究性实验的事实来考查上述能力的,而上述能力并不是一朝一夕养成的,这就要求同学们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要逐步培养这些能力,当中考面对探究性试题中相关内容时,也就不会束手无策。
  例3.“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的反应方程式为:

  某同学做了该实验后,展开了下列思考与探究:
  (1)催化剂MnO2的用量对反应速率有没有影响呢?
  他做了这样一组实验:每次均用30 mL 10%的H202溶液,采用不同量MnO2粉末做催化剂,测定各次收集到500 mL氧气时所用的时间,结果如下:(其他实验条件均相同)
实验次序

1

2

3

4

5

6

7

8

9

10

MnO2粉末用量/g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所用时间/s

17

8

7

5

4

3

2

2

2

2


作者: lspjy    时间: 2008-9-28 08:13
标题: 回复: 初中化学获奖论文浏览
请分析表中数据回答:MnO2的用量对反应速率有没有影响呢?如果有,是怎样影响的呢?
  答:

  (2)H2O2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对反应速率有没有影响呢?
  他又做了一组实验:每次均取5 mL 30%的H2O2溶液,然后稀释成不同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进行实验。记录数据如下:(实验均在20 ℃室温下进行,其他实验条件也均相同)
实验次序

1

2

3

4

5

6

7

8

H2O2溶液溶质质量分数

1%

3%

5%

10%

15%

20%

25%

30%

MnO2粉末用量(克)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收集到540 mL气体时所用时间/s

660

220

205

80

25

9

4

3

反应后液体温度/℃

24

34

39

56

65

67

69

70

  请分析表中数据回答:H2O2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对反应速率有没有影响呢?如果有,是怎样影响的呢?
  答:

  由表中数据还可看出,该反应是个
反应(填“放热”或“吸热”)。

  (3)还有哪些因素可能影响该反应的速率呢?
  请说出你的一个猜想:

  [思路点拨]本题是对探究性实验事实进行处理并得出正确结论的最典型例子。解题的关键是抓住探究性实验的事实,并对实验事实通过比较、归纳、概括、总结等方式进行处理,得出结论,然后应用结论分析解释现象,说明问题。本题通过对实验(1)、(2)所提供的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可得出正确的结论:MnO2的用量对双氧水分解反应的速率有影响,而且在一定的范围内,MnO2的用量越大,反应越快;H2O2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对双氧水分解反应的速率也有影响,且H2O2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越大,反应越快。由(2)中所提供的反应后液体温度的变化情况还,双氧水分解反应是一个放热反应。对于(3),借助(1)与(2)的实验事实的启发、结合学习和生活经验可大胆的提出影响该反应速率的因素有:MnO2颗粒大小可能对反应有影响、环境温度可能对反应有影响、气压可能对反应有影响、实验时是否振荡可能对反应有影响等等。
  [规范解题]
  2H2O2MnO22H2O+O2

  (1)有影响。在一定范围内,MnO2的用量越大,反应越快。

  (2)有影响。H2O2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越大,反应越快。
放热。

  (3)MnO2颗粒大小、环境温度、气压、是否振荡等,合理答案均可。



四、要会对简单的化学实验探究方案的优劣进行评价,并提出自己的建议


科学探究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学会科学探究的方法,并在探究的过程中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让学生学会创新,养成“勇于实践,敢于质疑”的科学品质。而近几年中考探究性试题中设置的对探究性实验方案的评价内容,应该说是上述精神最好的体现。对一个实验方案的评价,要注意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①原理是否正确,即能否达到实验的目的;所用原料是否常见易得、廉价;③是否节约药品,即原料的利用率是否高;④操作是否简单,即操作过程是否简捷优化;⑤是否对环境产生污染⑥是否有实验误差;⑦方案是否有新创意;安全性是否好等等。能达到上述八点要求的实验方案应该说不失为最优实验方案。至于提出合理化建议,也就是基于上述几个方面、结合题意来提出符合要求的建议。
4.化学活动小组的同学在探究金属的化学性质时,发现铜与稀硫酸在常温或短时间加热的条件下均不反应。那么,铜与浓硫酸能否发生反应呢?

  [猜想与假设]

  猜想在常温下能反应;

  猜想在常温下不能反应,但在加热条件下能反应;

  猜想在加热条件下不能反应。

  [实验与事实]

  操作将一小块铜片放入试管中,加入足量的浓硫酸,无明显现象;

  操作加热该试管,铜片上有气泡产生,并闻到刺激性气味;

  操作检验产生的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检验方法及现象略);

  操作立即停止加热;

  操作将试管中的残液慢慢倒入少量水中,溶液呈蓝色。

  [结论与解释]

  (1)由以上探究可知:猜想_____________________是正确的;

  (2)经检验产生的气体是
;立即停止加热是为了避免产生更多的

  (3)铜跟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的产物是SO2CuSO4

  [反思与评价]

  (1)操作中,从安全角度考虑(填不能____________________将水倒入剩余的液体里。

  (2)探究结论中对产物是SO2CuSO4的判断是否正确_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

  [拓展与应用]

  根据以上探究和已掌握的知识,同学们又设计了两个利用废铜屑、硫酸为原料制取硫酸铜的实验方案。

  甲方案:利用废铜屑跟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反应制取。

  乙方案:在加热条件下将废铜屑在空气中氧化成CuO,再将CuO与稀硫酸反应制取。

  请你从安全、节约、环保等方面进行评价,较好的方案是___________,理由是(答出一点即可)_______________

  [思路点拨]本题的[拓展与应用]中的对实验方案的评价是评价题中的经典题之一,抓住上述的评价要素,就会言之有物:由实验原理“Cu+2H2SO4(浓)SO2+CuSO4+2H2O、2Cu+O22CuO  CuO+H2SO4== CuSO4+H2O”可知,乙方案明显的要比甲方案好,原因是:相对于甲方案,乙方案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由于不使用浓硫酸,安全性要好;制取等质量的硫酸铜使需要的硫酸量要少,从而节约了药品;等。至于前面的[结论与解释][反思与评价]中的问题,抓住[实验与事实]进行分析就可作出准确的判断与说明,由[实验与事实]可知三个猜想中只有是正确的,并由实验事实、结合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在加热的条件下,铜与浓硫酸反应不仅生成二氧化硫和硫酸铜,还应该生成水。由于是用足量的浓硫酸与铜反应,所以反应后的残液中含有浓硫酸,如果直接倒入少量水中可能会造成安全隐患。

  [规范解题]

  例4.②
不能
不正确
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同(或生成物中不含氢元素)

  乙方案
不使用浓硫酸(或节约硫酸、不污染环境)





作者: lspjy    时间: 2008-9-28 08:14
标题: 回复:初中化学获奖论文浏览
新课程标准下开展化学探究性学习的实践与探索  



湖北省宜昌市教育教学研究中心 刘四方



摘要:本文基于九年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大力倡导探究性学习,结合自身实践拟就初中化学(九年级)教学中如何开展探究性学习提出自己的思考:课堂是探究性学习的主阵地;教材是探究性学习的信息源;开放的实验室是学生自主探究的舞台。从而使学生从活动探究中体悟探究的成就感,培养了学生实事求是、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和团结协作的科学作风,初步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关键词:课程标准  探究性学习 初中化学 实践



一、解读新课程标准,倡导探究性学习



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将科学探究作为此次课程改革的突破口,在第三部分“内容标准”中开明宗义明确提出:“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中的科学探究,是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化学知识、认识和解决化学问题的重要实践活动”,同时“科学探究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也是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的重要内容”,按照传统的观念,课程实施过程是知识的传递过程,由此形成的以教师和教科书为中心的课程实施模式,就决定了学生“奴隶式”的被动学习地位。《化学课程标准》将科学探究作为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十分重视和强调学生自主的、开放的探究学习,这也是本次课程教材改革的一个重要特征。它打破了原有的课程体系框架,重新注入新的课程理念,构建新的课程标准。可以这样说,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是所有学科一次全方位、全领域的脱胎换骨、前所未有的变革。按照新的课程标准和课程设计理念,在科学(综合)课程或理科课程中大力倡导探究性学习。



倡导探究性学习,其目的在于:让学生通过亲身经历和体验科学探究活动,激发化学学习的兴趣,增进对科学的情感,理解科学的本质,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初步形成科学探究的能力。



正因为探究性学习旨在提高学生的化学科学素养,显然化学科学素养不可能单纯地依靠知识的传承、讲授、灌输来形成,必须通过改变教学的策略和方法,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来实现。为了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要变注重学习结果为注重学习过程,变学生被动地听讲为动手、动脑的主动参与的活动,变学生的接受式学习为探究式学习。广泛地应用探究教学、问题解决、情景教学、开放教学、合作教学、实践教学等行之有效的模式,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保证学生在课程实施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也才能保证新的《化学课程标准》的贯彻实施。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引导学生在质疑、调查、实验、收集、分析和解读数据,推理、判断和反思等探究活动中,既能理解、掌握和应用知识,又发展了收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和合作的能力,特别是培养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倡导探究性学习,还将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更富个性化,对情感的体验、科学态度的养成、正确价值观的确立,也将会大有裨益。在《化学课程标准》中把科学探究列为内容标准的五大主题的第一主题,足见其科学探究的突出地位和作用,这就要求我们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予以坚决贯彻。



所谓探究性学习是由学生在学习和社会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选择课题,设计方案,通过自主性探究,收集和处理信息,研究和讨论,求得问题解决,从而体验和了解科学探索过程,养成自主探究、创新的意识和习惯,形成和提高创新能力,建构知识积累和丰富直接经验的活动过程。







学生学习“科学探究”,一要理解什么是科学探究;二要通过实际的探究活动,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初步掌握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具体来说,在化学教学中提倡科学探究,必须改变学生被动、机械的化学学习方式,打破原有的以知识为中心的学科本位内容体系,强化学生的过程体验,丰富学生的学习情景。



作者: lspjy    时间: 2008-9-28 08:14
标题: 回复: 初中化学获奖论文浏览
二、开展探究性学习,课堂是探究性学习的主阵地



探究性学习贯穿于全书的各个章节和设置的各个栏目之中,因此在教学过程的组织和实施中,应该时时不忘探究,但首先要把教材规定的探究活动做好。由于探究性学习不是以获得知识作为终极目标,更不以“授受”为主要手段,而是注重以已有的知识去“发现”、“猎取”和“洞察”新知识新技能的一种“主动性发现式教学方式”,是以创新活动为明显特征而立足于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养成的学、思、悟、用四者相结合的一个互动过程。



课堂永远是探究性学习的主阵地。一年多来,我们始终立足教材,在课堂上进行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探究活动。主要开展了课题式的探究。首先由教师提出教学实验的若干问题,交给学生选择确定自己的设计课题,然后学生用一周左右的时间查阅资料,独立或小组合作设计初步方案交教师审阅,从中先出具有代表性的方案(可行的与不可行的),集中在课堂上由设计学生进行演示、交流,介绍自己设计实验的原理、方法、步骤,由学生评定优劣,共同探讨实验成败的原因。现略举几例。



系列之一:关于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实验探究。难道只能用红磷燃烧消耗氧气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吗?带着这样的疑问,我们开始了系统地进行探究的第一个实验。学生设计了许多富有创意的实验方案。






系列之二:浓盐酸挥发性的探究。在讲述浓盐酸具有强挥发性时,怎样通过实验证明瓶口冒出来的“白雾”就是盐酸的小液滴?学生根据物理学知识和盐酸的化学性质设计了如下多种检验方法。(请参看李明瑞等同学撰写的探究案例《浓盐酸挥发性的趣味探究》)






系列之三:CO2 与 NaOH 溶液反应的探究。教材上虽然没有一个明显的演示实验验证CO2 与 NaOH 溶液反应,但由于有了二氧化碳溶解性的实验探究作为基础,使得同学们积极的发散思维得以展开,设计的方案着实让人大开眼界,叹为观止。很多方案体现了理化学科间的相互渗透、相互交叉、相互融合的思想。现实录课堂上现场讨论出的十二种方案:












系列之四:浓硫酸吸水性的探究。浓硫酸吸水时要放出热量,且质量增加,再联系饱和溶液、无水硫酸铜、碳酸钠晶体等的性质,我在九○一班对此专题探究时,同学们设计可行与不可行或有待验证的实验方案有十三种之多,现举如下八种实验方案,都得到了验证。(说明:按方案四进行实验,当时并未观察到现象,甚至中考结束时也未观察到。但经过一个漫长暑假的等待,开学来后终于看到了杯中久盼的KNO3晶体)






系列之五:盐酸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探究。我们已经知道,在稀盐酸中存在 H2O分子、Cl-和Na+。请你设计一个简单的对比实验研究下面的问题:可能是稀盐酸中哪一种粒子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写出简要的实验步骤、观察到的现象以及由此得出的结论)



……



通过课堂专题探究,并进行实验验证,从不同的角度来推测物质所具有的性质,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实现了实验创新与动手能力二者并驾齐驱、相得益彰的有机结合;同时针对学生个体差异,又留有思维的空间,并能体现出不同层次学生的能力水平,尽其能、显其志,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张扬、学会科学思维的方法,养成科学思维的习惯。如在探究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时,九○五班有一位坐在教室最后一排成绩不好的同学,设计了用熟鸡蛋来进行实验,创意不可谓不新。实际上,所有探究的每一个专题,所有设计的每一个方案,无不蕴藏同学们的聪明和睿智。



课堂教学不能为探究而探究,而应为适宜探究的章节找到问题的切入点。有的探究课侧重于实验仪器和药品的选用,有的侧重于实验的设计创新,有的侧重于物质性质的研究,有的则是课本知识的对比和深入等等,探究的选题和内容的确定也都是开放式的。



三、开展探究性学习,教材是探究性学习的信息源



倡导探究性学习,必须深挖教材内容,为系统性的探究性学习寻找信息源。



实际上,教材中许多的演示实验和有关数据表格都值得我们去探究。很有必要对教材中那些能引起探究的知识进行了认真的梳理。如:



问题之一:在学习用双氧水加热制取氧气实验时,如按照课本上的实验方案进行操作,学生根本观察不到如教材上图示的木条复燃现象。为什么?难道真的没有氧气放出吗?如何改进这个实验?



问题之二:在学习了原子的构成后,根据教材表4-2“几种原子的构成”中的有关数据,你还能得出什么结论?



问题之三:在开展了钢铁制品锈蚀条件的探究之后,可使研究性学习更深一层、更进一步。使实验探究型转向探究实验型(即学生自己动手设计实验来研究问题),下面结合教学实践予以说明。



“铜在干燥的空气中化学性质不活泼,在潮湿的空气中,表面可生成碱式碳酸铜(铜绿)。”这是一个很好的信息源。可要求学生设计实验,对铜生锈条件进行探究。有的同学设计如右图的实验装置:



在教师指导下可设计如下问题:



(1)铜生锈所需要的条件实际上是铜与          相互作用,发生化学反应所致。【实验结论】



(2)D 中广口瓶的作用是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铜生锈时产生铜绿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Cu2(OH)2CO3 。【实验研究】



(4)铜和铁相比,更易生锈,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          。【比较研究】



(5)若要清洗B中铜丝表面的铜锈,可将其浸入          中。试写出除去铜锈的化学方程式           。【开放、探索研究】



问题之四:你买过食盐吗?你注意了食盐包装袋上的说明文字吗?对此可向学生出示下列问题进行探究:



思考1:你认为包装袋上的碘酸钾(碘元素符号为 I)的化学式为,其中碘的化合价为          



思考2:湖北省盐业公司专营的精制碘盐包装袋上有这样的说明文字:“待食物烹调好后,再放入碘盐”。请用有关化学知识加以分析解释。



思考3:为什么包装袋上还注明要“密封贮藏”?请对照化学式,联系使用说明,大胆作出你的猜想。



……


作者: lspjy    时间: 2008-9-28 08:14
标题: 回复: 初中化学获奖论文浏览


这些从课内延伸到课外的身边的化学知识,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的主动性、探索性,虽然有较大难度,但在老师指导下完全可以得出解答。虽然有些问题超出了教材范围,也不是大纲规定的教学内容,但我认为,正是课本上提供了这样一个难得的探究情景和信息源,为什么我们不花点时间去探究呢?要知道,也许上述每个问题花了10 min甚至更长时间,但学生知道了怎样从已有知识中去发现和获取新的知识,而不管他的发现是多么幼稚,甚至可笑亦或错误,这种大胆猜想和假设的过程,就是科学探究的步骤之一,更何况有些知识还是建立在实验基础之上的呢?



立足教材而不掬泥教材,忠于教材而不盲从教材,才能充分挖掘现有教材中的相似课题,才能充分体现实验的开放性和多样性,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初步形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提高自主学习能力。这种研究问题的一般方法学生一旦掌握就将受益终身。这样的题目更能培养学生思维的开放性和发散性,为学生提供展示才华的机会,有利于张扬学生的个性。让禀性、天赋不同的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机会。这和当前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品质和创造能力的要求是不谋而合的。



四、倡导探究性学习,开放的实验室是学生自主探究的舞台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是化学的灵魂。探究性学习,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它的开放性、实践性和自主性,特别是实验探究的开放性。为了使探究深入一层,更进一步,我们成立了学生专题探究实验中心小组,每班5人,共40人分成4个中心实验小组,定期召开会议,布置任务,自主设计实验方案。然后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实验探究。



例如,在学习了第七单元CO2的性质后,我们帮助学生设置了如下认知思维空间,测定空气中 O2 的含量非得用红磷吗?然后启发诱导学生:要测定空气中O2的含量,必须将O2去掉或将 N2 除掉,而不引入新的气体或引入新的气体又能通过适当的化学反应即时除掉。经过点拔,学生的思维空间迅速打开,通过自己学习,查阅资料,互相商讨后,不少同学将自己的设计方案交了上来。如(1)用蜡烛在空气中燃烧测定空气中O2的含量(见探究案例)。(2)用注射器和白磷测定空气中O2的含量。(3)用镁条在空气中燃烧测定空气中O2的含量。而教师此时并不评定方案的优劣是否可行,而是为学生准备实验药品和仪器,然后就“袖手旁观”实验小组成员的“杰作”,通过实验验证自己方案的可行性,我们发现,实验的学生个个跃跃欲试,都迫切希望自己的方案是最佳的,所以做实验时个个迫不及待、一丝不苟,仔细观察每一个实验现象,认真记录每一个实验数据。虽然他们探究的实验早有定论,但他们乐此不疲地去探究、去发现,真正体验和领悟到的是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和方法,这是以往教学中很难有的。所以学生通过自主探究性的实验,自圆了课本书刊上的缺憾,自悟难辩知识的真谛,自寻摆脱挫折达到成功的蹊径,自谋解决实际问题的良方。更是培养了学生实事求是、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和团结协作的科学作风,从而使学生初步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探究案例:



用蜡烛在空气中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提出问题:在学习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时做了这样一个实验:用红磷在瓶内燃烧,烧杯中的水倒流入瓶中,水的体积约占瓶容积的1/5,由此判定空气中的氧气约占1/5。



为什么非要用红磷而不用其他物质呢?书上说,这是因为红磷在空气中易点燃,而且反应完毕后不会生成气体,以防止占据消耗的氧气体积,使实验失败。那么,可不可以使用其他物质来完成实验呢?



我的设想:学习二氧化碳的性质后,我觉得可以用蜡烛来代替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我设想既然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那么在消除空气中氧气的过程中,就不应该有其他气体生成,而蜡烛在空气中点燃(据:石蜡+氧气二氧化碳+水)有二氧化碳生成,这样我们就考虑将二氧化碳通过一个化学反应,将它消耗除去。根据CO2+Ca(OH)2=CaCO3↓+H2O:,我们就考虑把书中用的水改为石灰水(澄清)[Ca(OH)2 ]。



实验装置:按照以上的设想,我设置实验装置(如右图所示):



我们预计:随着二氧化碳不断与石灰水反应,石灰水会进入广口瓶,并上升到1/5刻度处。



实验步骤:



(1)将装置按计划组装好。



2)将蜡烛点燃,迅速伸进广口瓶中,塞紧橡皮塞。



3)待蜡烛熄灭,广口瓶冷却后,打开铁夹,澄清的石灰水进入广口瓶中,并不时轻轻振荡瓶子(加速其与石灰水的反应速度)。



实验现象:



1)点燃的蜡烛伸入广口瓶中后,一会儿,蜡烛熄灭,瓶壁上有水珠生成,且有少量烟放出。



2)打开铁夹后,澄清石灰水迅速进入广口瓶,一会儿,石灰水稍稍变浑浊约有1/15的体积。



3)导管中有石灰水渐渐上升,慢慢进入广口瓶,将烧杯稍稍上举减小高度差所产生的压强,使石灰水顺利进入广口瓶。再次观察,进入广口瓶的石灰水约占广口瓶略小于1/5的体积。



分析原因:实验并不是很成功,进入瓶中的石灰水没有达到1/5的体积。思考其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种:受时间限制,二氧化碳与澄清石灰水还没有反应完全,并且只是与澄清石灰水接触,反应速度较慢,瓶中多余的二氧化碳还没有消耗完;导管中有空气,与水一同被吸入瓶中,占据了一定体积;装置的气密性不好,有其他气体,进入广口瓶中,相信在不断改进后,用蜡烛在空气中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的实验一定会成功。



总之,探究性学习是一种有效的和可操作性的学习方式,它要求学生在“做化学”(即探究)中学习化学,与传统的“听化学”、“读化学”的方式有着本质的区别。教材不可能用过多的文字讨论什么是科学探究,怎样进行科学探究,只能在各个单元中结合课题内容有计划、有步骤地安排相应的探究活动,让学生在实际的探究活动中充分体验。由于科学探究既作为学习的方式,又作为学习的内容和目标,所以,科学探究必须落实在各个主题的学习之中,不宜孤立地进行探究方法的训练。当然,构建科学探究的学习情景,是开展探究性学习的有力保障。





作者: lspjy    时间: 2008-9-28 08:15
标题: 回复:初中化学获奖论文浏览
初中化学探究式教学之我见  



江西省吉安市吉安四中 范瑞开  



概要:本文主要介绍了探究式教学提出的背景,什么是探究性学习和探究性学习的六个层次,以及如何在化学教学中进行探究式教学。



关键词:科学探究 探究式教学 探究性学习 最近发展区 科学素养  教育教学



一、探究式教学提出的背景



当前,教学研究的重心正从知识传授向能力培养转变,从重视结果向重视过程转变。根据教学实际采用适应差异、注意个性发展的多样化教学形式,以弥补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成为我国今后教学模式改革的重要走向。探究式教学法作为一种新颖的教学方法,有一定的理论依据,是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具有优于一般教学方法的显著特点。



二、科学探究和探究性学习



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对科学探究的定义是:“科学探究指的是科学家们用与研究杂染并基于此种研究获得的证据提出解释的多种不同途径。探究也指学生用以获取知识、领悟科学家的思想观念、领悟科学家研究自然界所用的方法而进行的种种活动。” “探究是多层面的活动,包括观察,提出问题,通过浏览书籍和其它信息资源发现什么是已经知道的结论。制订调查研究计划,根据实验证据对已有的结论作出评价。通过实验或其它方式收集、分析、解释数据,提出解答、解释和预测,并且交流探究成果。探究要求确定假设,进行批判的和逻辑的思考,并且考虑其它可以替代的解释”。



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智力开发研究所的陆王景认为,“探究性学习指的是仿照科学研究的过程来学习科学内容,从而在掌握科学内容的同时体验、理解和应用科学研究方法,掌握科研能力的一种学习方式” 。



三、探究式教学



所谓探究式教学,就是以探究为主的教学。具体说它是指教学过程是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现行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让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解难释疑的尝试活动,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教学形式。



探究式课堂教学特别重视开发学生的智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力图通过自我探究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和掌握科学的方法,为学生今后的终身学习和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教师作为探究式课堂教学的导师,其任务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使他们自己去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做到自己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与此同时,教师还要为学生的学习设置探究的情境,建立探究的氛围,促进探究的开展,把握探究的深度,评价探究的成败。学生作为探究式课堂教学的主人,自然是根据教师提供的条件,明确探究的目标,思考探究的问题,掌握探究的方法,敞开探究的思路,交流探究的内容,总结探究的结果。由此可知,探究式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双方都参与的活动,他们都将以导师和主人的双重身份体现在探究式课堂中。



学生的探究可以分成六个层次:1、教师提问、师生共同分析解决问题;2、教师提问、教师启发、学生分析解决问题;3、学生提问、师生共同分析解决问题; 4、学生提问、教师生共同分析解决问题;5、学生提问、教师启发、学生分析解决问题;6、学生提问、学生分析解决问题。



简而言之,探究式教学就是不直接把知识告诉学生,而是教师与学生共享获到知识的过程。



四、化学教学中实施探究式教学的方法和措施



化学探究性学习课题主要是指对某些涉及化学知识问题的深入探讨,或者从化学角度对某些日常生活和其它学科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要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活动和合作精神。确定研究性学习课题应以所学的化学知识为基础,并且密切结合身边的生产和生活实际。



科学探究作为新课改的突破口,既是学生的学习内容,也是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方式。科学探究目标的实现是基于探究教学的开展。如何在化学教学中进行探究式教学?下面就我参与由市教研室曹发根主任主持的国家级课题《初中化学探究式典型课例实验》的一些经验谈谈我自己的看法。



1、教学应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



在日常的化学教学中,教师应考虑和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要提倡问题解决方法的多样化,尊重并鼓励不同的学生在解决相同问题的过程中采用不同的方式、方法。问题的设计,教学过程的展开,练习的安排等要尽可能地让所有学生都能主动参与,在学习活动中提出各自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引导学生在与他人的交流中选择合适的方法,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表现和内心体验,鼓励学生与其他学生进行比较,从而不断丰富自己的学习经验。



2、努力创设问题情境,以问题为中心创造良好、有效的学习环境



一个好的问题情境,往往能够激发学生强烈的问题意识和探究动机,引发学生积极思考,从而独立地解决问题,发展其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在教学中针对学生已有的经验也就是现有的知识水平,从学生熟悉的现象入手,提出驱动性的、能引发学生认知冲突的问题,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诱发学生的探究动机,从而维持和促进探究活动的展开,达到学生知识的最近发展区。如对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探究教学中,可以提出以下问题:①生活中有哪些现象能说明空气的存在?②空气中含有哪些成分?如何证明这些气体成分的存在?③要除去密闭容器中空气中所含的氧气,可用什么方法?除去时可能会有什么现象发生?④有哪些因素可能对结果的测定有影响?当然,探究教学中仅有教师提出问题是不够的,因为这是较低层次的探究。教师还必须努力创设问题情境,将新知识置于问题情境中,使学生在民主、和谐、开放、灵活的氛围中通过各种途径,如实验、观察、阅读教材、交流讨论等发现和提出问题,使学生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认知,从而达到更高层次的探究能力。



3、明确探究目标,使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层次上得到全面发展



学生探究能力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而每次探究活动的时间有限,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的时候,应该根据学生应达到的探究技能水平(最近发展区),结合化学知识的教学进程和学生的实际(学生知识的现有水平),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培养目标。帮助和指导学生明确每次探究活动的学习目标,使探究教学沿着教学目标的轨道不断向前延伸。如在进行氧气的实验室制法的教学中,学生可以通过查阅资料获取过氧化氢的分解时对催化剂的选择,通过实验比较使用和不使用催化剂对氯酸钾分解的温度、速率的影响,从而培养学生动脑、动手的能力。再如讲解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方案的设计,对实验的装置进行选择,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4、指导学生的探究过程要相对完整



善于发现并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这八个步骤是实验探究教学的一个完整过程,但对于有限的教学时间来说,对于某个特定的教学内容来说,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完成所有的探究环节。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仔细分析某个环节的能力因素和可以培养的目标,取其中一、二个环节来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使某个环节相对完整,让学生经历一个相对完整的探究环节,这样在学生的潜意识里就会把多次不同的探究环节逐渐整合成为一个完整的探究过程意识,自然而然地,学生的探究能力、探究水平就会在一定量的基础上(量变),达到一个质的飞跃(质变)。



5、用科学评价激励学生完成探究过程



探究教学主要是为了使学生在做科学的过程中获得一种体验,进而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如果探究活动多侧面、多形式,探究学习难度大、复杂性强,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就会出现这样那样的失误。此时学生可能因老师不经意的责备而放弃,也可能因老师的刻意性鼓励而不懈努力。因此我们对学生要照顾到学生的个体差异,以鼓励和引导为主,可以采用活动表现性评价、肯定性评价、全面化评价,实事求是、满腔热忱地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激励学生完成探究过程,促进其发展,从而把评价作为促进学生发展的一种手段。



探究式教学已经在我省全面铺开,并且不断深入,相信在所有一线教师的不断探索和总结经验的过程中,一定会取得令人满意的教育教学效果。


作者: lspjy    时间: 2008-9-29 08:36
标题: 回复:初中化学获奖论文浏览
中学化学实施研究性学习的研究与思考



宜都市红花中学 汪万荣



 摘 要:本文着重从狭义的角度来研究当前中学化学开展研究性学习的现状,并对进一步实施研究性学习提出一些思考。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 综合实践 现状 思考



一、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意义



研究性学习,作为综合实践活动的一部分,与传统的学习方式不同,它是以独立或小组合作的组织形式,以学生的自主学习、直接体验和研究探索为基本方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个性养成教育为归宿的活动课程。从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实践看,它具有以下优点:



1、研究性学习实现了知识、能力、态度的三位一体



参加任何一个研究性学习的实践活动,都需要综合各学科的知识,运用和发展多种能力,包括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实验设计能力、合作能力、社会活动能力。在研究性学习的体验中,给学生的情感和态度的影响是深刻而长远的。研究性学习实现了知识、能力、态度的三位一体,极大的体现了素质教育的深刻内涵。



2、研究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研究



“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在实施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只有方法对头,才有可能顺利完成任务。从收集信息到信息收集后的处理和分析,从调查研究到研究报告的撰写,从设计实验到实验实施和实验结果的分析,都离不开科学方法的指导。研究性学习强调的是过程和方法,是学生在自主学习和亲身体验中,逐步掌握学习和研究的方法。



3、研究性学习为学生个性化发展提供了台阶



开展研究性学习,不仅有利于学生独立性、积极性、创造性的形成,而且还能让学生学会互相尊重、互相合作、不怕困难、积极进取、勇于创新,让自己的个性得到充分和全面的发展。



此外,研究性学习缩短了学校和社会之间的距离,帮助学生逐步走进社会,适应社会。



二、目前开展研究性学习的现状



研究性学习作为活动课程的一部分,各地各校开展的情况很不平衡。一些学校的化学研究性学习开展得有声有色,并取得了丰硕成果;一些学校正在探索之中体会研究性学习的喜悦与阵痛;还有一些学校“雷声大,雨点小” ,未见具体行动。究其原因:



1、认识不到位



在现行教育管理体制下,社会评价学校、学校评价教师、教师评价学生,都以学生学习的结果——考试分数作为主要依据。而研究性学习主要关注的是过程和方法。教育内部这种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影响了研究性学习的实施。



2、时间得不到保证



研究性学习从课题的选择,到调查研究、制定方案、实施方案、总结交流,周期较长。而现行的教学内容偏多,教师的工作量和学生的课业负担偏重,实施研究性学习的时间得不到保证。即使实施,往往流于形式,或有始无终。另外,自主学习强调人人参与、学生质疑,适合小教学班,大班教学很难做到,要做到就要延长教学时间,而实际上教学时间远远不足。



3、能力差距大



受教育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制约,学生在以往的学习中,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机会少,以致于学生形成的能力不能适应研究性学习的需要,出现了眼高手低的局面。如近两年化学中考试题中的知识运用、实验设计题,不少学生都不知道如何去分析说明、设计实验;在收集了最新化学科学与社会发展的报道后,不少学生无法进行信息的处理,导致半途而废。



三、对研究性学习的思考



研究性学习,作为新课程计划中的必修内容,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实施它。在实施研究性学习的起步阶段,我们应努力作到:



1、学校重视,完善制度,提高教师素质



探究性学习的开展是一项难度大但极富创意的教育探索活动,学校领导应高度重视。一是在资金、环境、资源等方面为学生提供便利,如增加图书馆、实验室、微机室等的开放时间并完善使用和管理制度;增加实验仪器、设备和必需的活动资金。二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学研究,提高教师素质以解决学生思维创造力的无限性和教师自身辅导的局限性之间的矛盾,同时加强各学科教师的联合辅导,这将有利于学生研究性学习的开展和可持续性发展。三是建立激励机制,鼓励教师积极开展研究性学习,让研究性学习拥有强有力的激励机制作催化剂。



2、教育主管部门关心与扶持  



研究性学习落实的主阵地虽是在学校,但是,学校尤其是农村中学开展研究性学习的科研条件很不成熟,活动空间十分有限,上级评价教师和学校的机制还是以中考为主要杠杆等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学校研究性学习的开展。所以,作为教育主管部门必须深化教育体制改革,为学校开展研究性学习提供必需的师资培训和科研活动资金,调整评价学校的方案,对学校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及时加以排解和指导。



3、全社会的关心和支持



研究性学习要求具备比较充足的教学设备和课外教学资源,也需要全社会的重视和支持。因为研究性学习的内容具有社会性、综合性等特点,研究课题大多是联系生活实际、社会实际,资料的收集、课题的实施也需要社会各阶层的大力支持,如各类公共图书馆、大专院校、科研机构、社区等都应该为学生顺利开展研究性学习给予支持、帮助和指导。



4、注重教学方式的优化与整合



在强调探究式教学的同时,要注意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事实上,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如在学生对某一现象有大量感性经验时,讲述法可能会是一种更恰当的选择。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探究式教学需要花费很多时间,如果所有的内容都用探究的教学方法,不仅教学时间不允许,也不一定符合教育的经济性原则。



在大力推进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的今天,研究性学习必将为我国基础教育的改革和深化素质教育注入新的活力,我们每一位教师应以积极的态度、进取的精神,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为适应教育改革,成为新世纪的合格教师而努力。





作者: lspjy    时间: 2008-9-29 08:36
标题: 回复:初中化学获奖论文浏览
有效的课堂探究活动



福建厦门市大同中学 池金亮



化学课程改革,突出了学生化学素养形成的重要性,并提倡学生通过探究性学习获取知识,并在这个过程中学会科学的方法、技能和科学的思维方式,形成科学观点和科学精神。探究性学习对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新课程理念的引导下,越来越多的教师在教学中尝试设计多种多样的探究活动,开展探究性学习,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那么,一节课是不是有了学生的探究活动,就有良好的教学效果呢?笔者认为,只有有效的探究才能获得有效的教学效果。本文就如何评价探究活动的有效性及如何开展有效的探究活动,谈谈自己的体会。

新课程的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和方法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判断探究活动有效性的最好依据。有效的探究活动必须是以学生为本,能突出地实现三维目标中的一个或多个。

1.有效探究活动以学生为本,能充分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与热情,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如果学生对所设置的活动内容缺乏兴趣或设置的活动内容脱离学生的基本背景,并得不到相应的材料资源的支持,学生就会对探究活动失去热情,活动只停留于表面,缺乏思维的参与,虽然有时活动显得热闹,但学生一阵忙乱后,活动就成过眼云烟,这样的活动就成为一个无效探究活动。因此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是有效探究的核心。

2.有效探究活动至少能实现三维目标中的一个。探究活动的基本模式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确定解决问题的方案──收集资料(实验操作)──分析资料(或实验现象数据)──形成科学结论──交流讨论──提出新的问题。作为课堂探究活动,可以是上述过程的全部,也可以是过程中的一个片段或某一个环节,只要学生能通过探究活动掌握了一定的知识,或学会了某种科学的方法、技能或形成一种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能很好地达到其中一个目的,这样的活动就可以称为一个有效的活动。应改变以通过探究的学生是否取得成果或得出正确的结论作为衡量探究活动有效性的标准的观念。

如何使探究活动有效呢?笔者认为应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1.一个成功的探究问题情境的创设是实现探究有效的关键。探究课题尽量取材于与社会生活实际联系较密切的内容。如:水的净化、废旧电池对水源的污染、钢铁生锈条件、酸雨的形成及危害、应用家庭用品设计制取气体的装置、酸碱对植物色素的影响等。这些内容源于生活,往往是学生感兴趣的,且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会深刻体会到应用知识解决问题所带来的快乐,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热情。探究内容应以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实验能力和思维能力为背景,即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到根据学生现有的条件能否完成这一探究活动,完成这一活动需用多长时间?还需要哪些材料资源的支持?例如,笔者将课题“应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实验探究”分解成几个子课题:

(1)通过实验判断用二氧化锰、氧化铜、硫酸铜、铁粉、___________(自选)等物质做过氧化氢分解反应的催化剂,哪一种效果较好?为什么?

(2)高锰酸钾分解后的残余固体能否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

(3)如何较准确地比较二氧化锰、氧化铜做催化剂时反应速率快慢?

(4)设计实验室或家庭用过氧化氢为原料制取氧气的装置。

(5)______________________(自选探究课题)

学生选择上述某一子课题或自己另选课题展开探究活动;而后进行交流讨论。这样处理的原因是:考虑到学生对催化剂的认识是极其肤浅的,如果让学生去探究二氧化锰在过氧化氢分解反应中的催化原理,则严重脱离学生的知识背景,学生会感到科学深奥、空洞而失去探究的兴趣;另外经过课题的分解,学生在课堂就有较充足的时间对课题进行较深入的探究。实践证实学生能通过以上活动,被催化剂的神奇作用所震撼,并能认识到如何使对比实验更具科学性,知道如何进行定量研究,如何进行制取气体装置的设置,如何进行实验评价等,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各校可建立不同功能、不同阶段以及课内和课外各种形式的探究课题库,供学生和教师选择,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探究情境。

2.明确的探究任务和目标是提高探究有效性的重要措施。在学生接受或自主确立探究课题后,围绕该探究课题进行的方案设计、资料收集、实验操作等,每一环节均要明确其目的是什么?任务何在?如: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九年级)》第一单元课题2中“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中学生通过实验预习及教师的指导,明确活动的目标:学会观察──观察蜡烛燃烧前后物理性质(颜色、状态、气味、硬度、密度、熔点、沸点等),按提示的操作步骤观察燃烧时产生的化学现象,并学会现象的记录分析,完成实验报告的填写。如果没有确定上述目标,放在学生面前的就仅是一根普通的蜡烛,学生感到熟悉而又茫然,不知探究从哪里入手。因此,只有明确的探究目的和任务,探究活动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提高活动的有效性。

3.改变教师的“导演者”角色,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探究活动中,常有教师以“导演者”形式出现,从探究的选题、方案设计、资料调查及实验操作等整个过程,全部设计安排好,学生按照教师编写好的“脚本”,按部就班地进行探究活动,整个过程步骤整齐划一,结论一致;特别是在探究实验中,学生更是在教师的统一号令下进行实验,如:“现在拿起试管,装入XXX药品,用试管夹夹持试管,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然后放下试管……”诸如此类现象在探究课中常有出现,探究课变成实验基本操作训练课,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受到极大的限制。因此,教师应改变这种“导演者”的角色,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唱主角”,使学生逐步学会自主发现问题,确立探究课题,设计探究方案,并按自己的方案进行实验、总结和反思,教师更多的是以参与者和宏观调控者形式出现,参与学生的探究活动,为学生做一些咨询服务,了解学生探究动向,提供一些合理化的建议。

科学探究是课程改革的突破口,如何更好地提高学生探究活动的有效性是课程改革中亟待探索的一个课题。在学生探究心理研究、教师在探究活动中所应具备的思想和素质、探究活动评价方案等各个领域还有待我们进一步的实践和摸索。


作者: lspjy    时间: 2008-9-29 08:37
标题: 回复:初中化学获奖论文浏览
浅谈化学探究性学习活动在二氧化碳教学中的实施应用



湖北省宜昌市第九中学 孙明槐



所谓探究性学习是由学生在学习和社会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选择课题、设计方案,通过自主探究,收集和处理信息,研究和讨论,求得问题解决,从而体验和了解科学探索过程,养成自主探究、创新的意识和习惯,形成和提高创新能力,建构知识积累和丰富直接经验的活动过程。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中的科学探究是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化学知识、认识和解决化学问题的重要实践活动,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也是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的重要内容,对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科学探究既作为学习的方式,又作为学习的内容和目标,它的实现必须让学生亲身经历和体验丰富的探究活动,从而激发化学学习的兴趣,增进对科学的情感,理解科学的本质,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初步形成科学探究的能力。下面以“二氧化碳教学”为例,谈谈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实施探究性学习活动。

一、营造问题情境,激励探究创新

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与进步的永恒主题,它以挖掘人的创新潜能,弘扬人的主体精神,促进人的个性和谐发展为宗旨。研究表明,任何一个有智力的人都有创造力,但并非任何一个有智力的人都能发挥出创造力,也就是说创造力犹如人的智力中的宝藏,需要开采和挖掘。可见学生创造力的发挥,需要教师们在课堂上进行训练和培养,因此开展创新教育,开发人的创造力,培养人的创新精神是中学化学所面临的重要任务。而问题是人们在认识活动中,头脑所产生对事物的疑惑心理,这种心理驱使个体去积极思维、去探究、去解答疑惑。正如古代教育家孔子说:“疑是思之始,学之端”。我国近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题词道:“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所以创设问题情境是探究性学习的第一个环节,是创新的起点,其基本内容是教师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从学生已有知识或生活、生产实际出发,指出与新课有紧密联系的富有趣味性和启发性的现象,引发学生生疑,在他们的意识中,创设探究问题的情境,进而导出本节课的探究问题,“使学生在明确探究方向中激励创新动机。

如案例1: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探究性学习活动中,每个实验桌上给出了注射器、底部有洞的破试管、锥形瓶、平底烧瓶、广口瓶、烧杯、试管、集气瓶、长颈漏斗、U型管、橡皮管、橡皮塞、单孔橡皮塞、带支管的烧瓶、玻璃导管、漏斗、铜丝、水槽、酒精灯、分液漏斗、双孔橡皮塞、铁架台等仪器。王波问:“老师,今天桌上放这么多仪器干什么?”老师说:“问得好,谁能回答王波提出的问题?”同学们想了一会儿,熊亚龙说:“看哪组设计的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多。”老师说:“今天老师要你们以小组为单位,选取上述某些仪器或生活代用品或其它仪器,你们能设计出几组装置来制取二氧化碳?认为最理想的装置是哪组装置?为什么?在选择仪器时应注意哪几方面的问题?哪一组装置与众不同?”此问题情境一出,同学们个个跃跃欲试,大胆思维、讨论比划、尝试,力图设计多组装置,力求自己设计的装置有所创新。正所谓有思则明,明则通,通能应变。同学们根据已有经验和所学知识设计了多组装置,同时知道了破试管还大有用处,并养成废物利用的意识。现实录课堂上讨论探究出的比较有创意的十组方案。(方案(三)~方案(九)收集装置略)



作者: lspjy    时间: 2008-9-29 08:37
标题: 回复: 初中化学获奖论文浏览
二、实验观察对比,学习探究方法
观察对比是探究性学习的基本方法之一,观察法是指研究者用自己的感觉器官和辅助工具,对自然发生条件下的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进行直接的、系统的、有目的、有计划地考察和描述。观察主要靠观察者的视觉、听觉、大脑(思维)和动手记录来完成。世界著名的生物学家达尔文就把他的成功归功于观察能力,他说:“我没有突出的理解能力,也没有过人的机智,只是在觉察那些稍纵即逝的事物,并对此细心观察的能力上,我可能在众人之上。”可见,培养和提高自身的观察能力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十分重要的。提高敏锐洞察力的重要途径之一是在实践训练中形成良好的观察习惯,积累观察的经验,不断总结,逐步提高,这是提高敏锐洞察力的重要途径。比较对比是思维的一种方法,也是进行探究性学习的一种基本方法,没有对比就没有鉴别,也就没有认识。对比是和观察、分析、综合等活动交织在一起的,是一种复杂的智力劳动。对比无论是在科学实验的过程中,还是在理论研究中都是不可缺少的基本方法。马克思恩格斯在《神圣家族》一书中指出。“科学是实验的科学,科学就在于用理性方法去整理感性材料。归纳、分析、比较、观察和实验是理性方法的主要条件。”比较法可以促使人们进行创新和智力活动,在对比中寻找事物的异同。新教材(指人教版化学实验教科书)与旧教材(指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化学教科书》)相比,加大了对实验进行对比的力度,让学生在对比中求同存异。所以化学课堂教学中应注意引导学生学习科学的探究方法,让学生从观察对比中获得正确的结论,发现有价值的观点,进而体验探究的乐趣,感悟知识的真谛。
如案例2: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料时,王小雪问:“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原料应从什么角度考虑?”同学们讨论归纳出: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原料应从反应条件的难易、反应速度的快慢、反应原料是否易得、是否便于收集等因素考虑。之后同学们列举了所知道的能生成二氧化碳的反应,并查阅资料还搜集了一些没有学过的能生成二氧化碳的反应,如:木炭燃烧;碳还原氧化铜;蜡烛燃烧;酒精燃烧;加热分解石灰石;石灰石与稀盐酸;碳酸钠粉末与稀盐酸等。然后在实验室试验这些反应,并对比观察反应条件的难易、反应速度的快慢、是否便于收集等因素,同学们在对比观察中感悟到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理想原料。
再如案例3:在探究二氧化碳与水反应时,师问:“同学们天天喝饮料,你有哪些发现或你有哪些疑问?”闫业问:“我知道在饮料中压入了二氧化碳,为什么一些饮料商标上写碳酸饮料而不写二氧化碳饮料?”姚远说:“我知道是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了碳酸。”夏天说:“一些饮料看起来澄清透明,你怎么知道是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的?”姚远说:“只要在饮料中加入一种能鉴别碳酸的试剂即可证明我的观点。”老师说:“同学们说的都很有道理;请同学们查阅资料设计实验探究,二氧化碳溶于水的过程中,有没有发生化学变化?发生了什么样的反应?”同学们查阅了大量资料,设计了如下探究方案进行对比:(1)在雪碧饮料中加入紫色石蕊;(2)在稀醋酸、稀盐酸、稀硫酸、稀硝酸中分别加入几滴紫色石蕊,由现象说明酸能使紫色石蕊变红;(3)在水中滴加几滴紫色石蕊,由现象说明水不能使紫色石蕊变红;(4)把浸有紫色石蕊的滤纸条晾干后放入装有二氧化碳的干燥集气瓶中,由现象说明二氧化碳本身不能使紫色石蕊变红;(5)在滴有几滴紫色石蕊的水中通入二氧化碳;(6)把第(5)步试管中的液体取一半加热,另一半作对比观察。同学们从观察生活提出疑问,设计方案进行探究,在探究对比中学习了科学的探究方法。
作者: lspjy    时间: 2008-9-29 08:38
标题: 回复:初中化学获奖论文浏览
三、合作交流反思,形成探究能力

探究过程中需要同学们合作、交流、解释和各种协调一致的尝试,这些合作与交流的实践,让学生学会准确地与他人交流,向别人解释自己的想法,倾听另人的想法,善待批评审视自己的观点,获得更正确的认识,学会相互接纳、赞赏、分享、互助等。在探究过程中,同学们不断反思交流,让学生经历挫折与失败、成功与兴奋,这其中的许多感受与体验使他们理解科学的本质。由于经验背景的差异,同学们对问题的理解常常各异,在探究者的共同体中,这种差异本身便构成了一种宝贵的学习资源:同学们在相互合作、反思交流中,明白了对探究问题,别人也可以有其他的不同解释,有利于全心全意摆脱自我中心的思维倾向;各自的想法、思路被明析化、外显化,可以更测对自己的观和思维过程进行审视和监控;同学们相互质疑,其观点的对立及相互指出对方的逻辑矛盾,可以更好地引发同学的认知冲突和自我反思,深化各自的认识;同学之间的交流、争议、意见综合等有助于激起彼此的灵感,促进彼此建构出新的假设和更深层的理解;可以使同学们贡献各自的经验和发挥各自的优势,从而使同学们完成单个探究者难以完成的探究任务。总之,探究性学习活动使同学们相互审视、相互交流、相互反思、相互合作、相互诊断,让同学们在触、感悟中猎取知识,初步形成探究能力。

如案例4:在二氧化碳溶解性实验探究时,给出探究情境:“小亮同学在一个塑料瓶中收集了二氧化碳,再向其中加入水,盖上瓶盖振荡,都猜想他将看到什么现象(容器变瘪)

获得什么结论?在实验中他没有观察到此现象,请猜想一下可能的原因是什么?”。现实录同学们在课堂上讨论交流归纳的六种可能的原因,并对每种猜想进行了再探究,从而获得了正确的认识。六种猜想分别为:(l)塑料瓶材料质地太硬,不易变形;(2)瓶中二氧化碳没有收集满;(3)塑料瓶气密性不太好,漏气;(4)在向瓶中加水时,没有把瓶口用玻璃片盖住一都分或长时间没有盖瓶盖。使大部分二氧化碳扩散到空气中;(5)倒入塑料瓶内的水太少,没有消耗足够的二氧化碳,使瓶内气压减小不够;(6)倒入瓶内的水太多。把绝大部分二氧化碳排到空气中。

四、归纳整理小结,体悟探究成果

学生学习完一个课题或一个单元后,让学生自己小结归纳整理,或者撰写小论文。该过程既是培养和提高同学们再探究的过程,又是一个创新的过程。由于每个课题同学们都有亲身体验,所以同学们觉得有话可说,有话要说,这种在和谐民主氛围中的交流,既让同学们体验、到思索探究的心路历程,又使同学们获取真知用心智得到了锻炼,体验一种探究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同时也体悟到探究的收获和成果。学生在学习化学的感受上,有独特的见解,在知识的总结归纳上,同学们以多种方式对知识进行再探究。如学习二氧化碳后,谢伊颀同学撰写的论文《二氧化碳飘流记》,采用拟人化的手法,将二氧化碳的性质、用途等知识以故事的形式介绍给人们。请看:

二氧化碳漂流记

我出生于空气这个大家庭里,它由我、氧气、氮气等成员组成,由于我密度大,他们把我压在最低层。但我不满足于现状,于是我的分子偷偷逃了出来,向他们的分子中间扩散并与氮气分子、氧气分子等混合在一起。时间长了,我想逃出空气,看看外面的世界,就开始飘流。

刚飘流了几日,我就来到了南极.那儿温度在-78.5℃以下,使我变成固体二氧化碳──干冰。我以为从此我会很难与人们见面。结果人类发现了我,把我带出南极,利用我进行人工降雨,保藏很容易腐败的食品等。人类特别感谢我,我为他们立了功。离开南极温度慢慢上升,我又恢复原样。于是又开始飘流。

一日,我发现了水这个大家庭,我便偷偷溶入水中,并与水结合生成碳酸。由于此过程没有明显现象发生,水这个大家庭成员没有一个发现我,我暗自庆幸着。可是没过几日,他们似乎有所察觉,便到处搜索我,结果一无所获,他们就请来了他们的远亲紫色石蕊来帮忙,紫色石蕊一加入,液体立刻变成红色。碳酸可是深明大义的,说自己不稳定,要把我分解出来,并想把我从水中赶出去。看来,我在水中难以呆下去了,我从水中飘流出来。

孤苦伶仃的我继续飘流,没过几日,我又加入石灰水这个大家庭,结果因为我的加入,使石灰水变得天昏地暗,把他们搅浑浊了。没过多久,我厌倦这浑浊的世界,又开始飘流。

正当我十分孤独时,在高温炉子里认识了碳,很快我们就成为好朋友,我们天天形影不离,亲密无比,时间长了,我与碳一起生成一氧化碳。然而,我们却发现,凡是我俩的产物(一氧化碳)所到的地方,就有人感到头痛,甚至会死亡,原来他们是中了一氧化碳的毒。人们很生气,他们说因为我和碳的杰作(一氧化碳)使他们中毒,于是他们到处捉拿一氧化碳,并想方设法把一氧化碳转变成我(二氧化碳),我也不忍心,又从高温炉中飘流出来。

我也累了,不愿再飘流下去了,空气才是我的家,虽然所处地位很低,含量仅占空气体积的0.03%,但有我的一席之地,于是我又回到空气这个大家庭里。决心为人类作出贡献,哪里着火了,我就赶到现场伸开双臂。像母鸡保护小鸡似的,覆盖在燃烧物表面,发挥我不支持燃烧的本领,使燃烧物因隔绝空气而熄灭。并为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提供原料。我也不记前嫌,当人们需要我制汽水等碳酸饮料时,我又回到水中。当人们建房时,我又与石灰浆中的氢氧化钙结合转变成坚固的碳酸钙。总之,我愿为人类牺牲我自己,奉献我自己。

这样的童话故事、化学小诗还有很多,无法一一列举。

科学探究是新课程内容标准五个—级主题中的一个主题。它包含的要素很多,涉及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收集证据、解释和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等要素。探究活动中根据实际情况要素可多可少,呈现顺序序也不是一成不变,如“进行实验”既可作为收集证据的途径,也是提出问题或假设的一种依据。探究活动的形式可以是实验、讨论、调查等多种形式,在实际教学中,应尽可能创造条件,多开展课堂内的体现学生自主性的探究活动,从而让学生学习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开创意识和创新思维。当然。探究性学习不能孤立于其他教学方式,应与其他教学方式有机结合,相互配合,才能实现课程目标;才能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使学生获得进一步学习和发展所需要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提高未来公民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

作者: lspjy    时间: 2008-9-29 08:38
标题: 回复:初中化学获奖论文浏览
联系生活创设情景实施探究性学习



宜昌市第十五中学 文全新



教育部制订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对课程内容的选择突出了以下几个特点:

(1)重视学生的生活经验对科学过程的感受。不过分强调知识的逻辑顺序,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生活性、实用性,以及初中学生的年龄特点。

(2)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加强探究的力度,精心创设活动与探究的情境,以及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3)内容的选择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和社会实际,反映最新科技成果,并注重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以上三个特点充分表明,实施化学教学,应舍弃传统的化学教学片面强调知识和技能目标,必须把培养学习化学的兴趣,提高科学素养放在首要的位置。因此,努力创设生动活泼的学习情景,提高学习化学的兴趣尤为重要。

一、演示实验,创设学习情景,培养探究能力

学生在最初接触《化学》这门课程时,是一种望而生畏的恐惧心理,如何让学生感受到 《化学》是一门有趣而又与生活实际紧密相联的科学是化学教师上好第一节化学课的关键,因此,在学习课题1时教师可以设计几个趣味实验,如“点不燃的手帕”、“雨落花开绿叶出”、“空中生烟”等奇景,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学习的兴趣和欲望,使他们感受到学习化学的愉悦性。

在学习《水的组成》这一课题时,教师进行了电解水的演示实验,并验证水电解后的生成物是氢气和氧气后,学生深感化学变化的奇特,同时领悟化学变化的实质,而且初步认识由水可以获得氢气这一理想能源,让学生感受到学习化学知识的重要性。还有其他很多演示实验都会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

在学习“燃料的燃烧对环境的影响”这一课题时,组织学生进行三个实验:一是“树叶与酸雨”的反应;工是“镁条或锌粒与酸雨”的反应;三是“大理石与酸雨”的反应。学生通过亲自实验,认识到“酸雨”的危害的严重性,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以及发展新型无污染能源的紧迫性,使他们从小就树立良好的环保意识。同时,学生也有进一步学好化学知识为改善人类生存环境的欲望。

二、设置化学问题,创设学习物景,培养探究能力。

在化学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设计要根据不同的课题内容创设学习情景,“设置化学问题”就是一种方法。例如,在学习“燃料的燃烧对环境的影响”这一课题时,可以设计这样一个化学问题情景:某中学组织自然科学兴趣小组针对我市某热电厂下游几十千米内河水中鱼类几乎绝迹的现象,进行了一次调查,并取得了一些资料。

1.测定热电厂使用的燃料煤含硫量为0.0064%。

2.了解煤燃烧后的气体未经处理即排放到空气中,热电厂地处多雨地区。

3.了解到热电厂发电用水未经冷却直接排入河中。

试分析鱼类几乎绝迹的原因?设置这样一个与学生生活贴近的问题,将学生置身一个实际的情境之中,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并从该问题中,学习到“科学兴趣小组”的科学调查问题的方法,可以说对学生是一种全方位的素质提高。像这个“化学问题”情境的创设是信手拈来,如“为什么在冬天有雾的早晨,一妇骑着摩托车停在一交通路口等绿灯,而她的前面也停有很多汽车,突然,该妇女昏倒了。试分析她昏倒的可能原因?”这种问题的设置会让学生对汽车尾汽的污染加深认识,从而对改变汽车燃料有更新的探究要求。

三、图片、模型和影像资料,展示学习情景,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在“学习化学研究些什么”的知识时,可以展示拉瓦锡的有关实验图片,我国化学室在世界上首次合成了蛋白质的图片等,让学生感受化学家的研究成果;通过观看“南极臭氧空洞”的图片,环保部门对大气检测的资料片,用高能燃料推进火箭的过程,以及机动车辆尾气排放图片、工厂排放废气而产生“浓烟滚滚”的景像等,都会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认识到只有学好化学知识,才能解决生活实际中的问题。

四、通过新闻报道,创设情境,培养探究能力.

新闻报道中经常会涉及到化学方面知识情景,例如,有一报纸报道:我市有一下水道发生了爆炸,所炸之处,下水道盖全部被炸开,并一直炸到一学校的校园内,并炸伤几名小学生及路人。据事后调查,这是一起严重事故:有一名从事灌装液化汽的人将罐内残留物倒入了下水道,后又遇到有人丢烟头掉进了下水道而发生了这起爆炸事故。学生阅读后,深感生活中化学知识无处不有,加深了点燃“一切可燃性气体或粉尘都应验纯”的这一知识点的认识,同时,也对我国很多煤矿发生瓦斯爆炸有一个清晰的了解。在这里,可以进行知识拓展,设计一个“点燃不纯H2”的爆炸实验,让学生对这一问题进行验证获得为什么会“爆炸”的原因,在此基础上,可以让学生分组进行探究活动,探究的内容是“怎样预防矿井的爆炸事故发生?”学生会感受到搞好矿井的安全是多么重要,也使学生对社会对人民增添了一份责任感。

新闻报道中的内容,学生有一种新鲜感,阅读与了解其中内容的欲望比较强,因此,从中选取相关的内容,创新情景,非常方便,而且教学效果好,比如“在学习天然气”这一课题时,我市报道了,“天然气,会给你带来什么?”的内容,其中涉及到天然气的成份,天然气的燃烧产生的污染与煤气燃烧相比,天然气与煤气燃烧热值的大小,最后,引导市民计算了每立米的价格问题,这实际上是创设学生学习“天然气”知识的良好情景,让学生从化学式、化学方程式、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燃料燃烧对环境的影响以及热值与价格等多方面获得了训练,学生学得轻松,而且又让他们感受到实用。像这种例子有很多……

所以说,新闻报道在牌教学测设情景的有宽阔途径。可以达到引人人胜,立竿见影的目的。

五、调查与实践,设置情境,培并探究能力.

在学习“水的净化”这一课题时,联系我们身边的母亲河──长江已受到污染,那我们的自来水厂是如何净化的呢?让学生带着要“探究”清楚这一过程的问题,亲自到自来水厂参观与调查,发现“水的净化”的全部过程,认识到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又如,据报道,我市有位五十多岁的农妇、到自家地窖中拿红薯时,不幸身亡。经分析确认:农妇是因地窖中二氧化碳过多使其缺氧而窒息身亡。读了这篇报道。就可以提问,怎样测定地窖中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呢?可以组织学生分组对地窖的二氧化碳质量分数进行探究。学生准备好实验仪器后,将学生带到附近的一个菜窖进行实验,让学生真实感受莱害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同时,又加深了学生对二氧化碳性质的认识,并且对学生以后在生活中的安全知识又添了重重一笔。

我们还可以通过小故事,科学史实,实物等创设情景,增加学习化学的愉悦性,激发学生的兴趣。

生活中现存的化学情景,是无处不有,扣人心弦,有待于我们去开发,去利用,为使我们的化学教学焕发勃勃生机。

总之,创设学习情景可以增强学习的针对性,有利于发挥情感在教学中的作用,有利于积极开展科学探究活动,对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模式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 lspjy    时间: 2008-10-1 07:42
标题: 回复:初中化学获奖论文浏览
在探究中学习在学习中创新



湖北省宜昌市点军区艾家中小学校 涂启福 刘 军



新课程理念下的活动与探究,是义务教育课程改革中的新事物,是要让学生亲身参与探究活动,学习科学的探究方法,让学生在学习中变“听化学、记化学、练化学”为“看化学、做化学、用化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一定的学习能力。新的课程标准特别强调学生对过程的体验,主张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发现化学规律,在创造和成功中学习化学思想。我们在使用人教社初中《化学》教材“活动与探究”(以下简称新教材)的过程中,积极进行课程改革,努力探索新的教与学的方法,作了一些大胆的尝试。

一、获得亲身参与探索的体验

新教材把关注学生的发展作为核心理念。开辟“活动与探究”栏目,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实验及实验现象的观察、记录和分析等,发现和验证化学原理,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并获得化学知识。学生学会实验并通过实验探究有一个渐进的过程。第一次学习新教材以后,大多数教师认为只要放手让学生去实验,就会有收获,其实不然。笔者通过半年多的实践,其初亦有此做法,结果是学生收获不大。由于学生的基本操作不熟悉,相应的辅助知识不具备,而造成了部分学困生无从下手,这样两极分化的趋势就更加明显,与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相左。

在教师的引导下如何真正地让学生在探究中有收获、有发展,笔者以为首先应体现一个“小”字。探究实验的“小”,体现在规模小,它所需仪器:药品不多,步骤少,原料易购易得。观察的范围小,探究的问题少。此时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观察中积极思考,在细小方面捕捉思维的灵感,让学生着眼于观察的现象,不随意放弃任何细小的细节,对于观察的小细节、小现象要给以鼓励,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实验完毕后,要让学生撰写探究实验报告,并就问题的一个小侧面,一个小现象,发表自己的见解和体会。其次要体现一个“动”字。实验本身是一件动手动脑的活动,学生若不亲自动手,就无法体验失败的痛苦和成功的喜悦。因此在活动中要突出动手,只有“动”,才能观察到生动有趣的化学变化,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的工作作风,通过动手、动脑、动眼,发挥人体潜能,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创造兴趣。对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意义重大。

二、学会分享与合作

合作的意识与能力是现代人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活动与探究”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有利于沟通与合作的良好空间,学生得以在这个过程中发展乐于合作的团队精神,学会交流和分享研究的信息、创意及成果,并在欣赏自己的同时,也学会欣赏别人。

在实验第二阶段笔者在教学中体现一个“放”字,尝试将“官僚作风”引入实验探究,效果较好。过去人们要到政府机关办事,空手而去往往会被官僚戏弄一番。他们运用“踢皮球,推排球,抛绣球”的方式把你弄得精疲力竭,到最后还办不成事,弄得人好不滋牙,憎恶之极。笔者亦做恶之。笔者在课改实验中,偶然将“玩球”的官僚作风嫁接于化学探究式教学,发现很有用,从理论和实践上都站得住脚。在教学中应用“踢皮球,推排球和抛绣球”,有益于引导学生进行交流、合作、分享成果,同时有利于创造一个学生人人参与、民主,并相互尊重的学习氛围和愉悦的心理空间。这样老师在上课时既“偷了懒”,又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做到了双赢。

下面以《实验室用双氧水制取氧气》为例介绍“玩球”的妙用。在学完氧气的性质之后,我就将这个皮球“踢”了出去,即“在实验室里如何用双氧水制取氧气,并检验氧气的性质呢”?这个问题下来之后,学生一下子无法回答,求助方式有三种,即学生相到讨论;查阅有关资料包括教材、上网;直接问老师,怎么做。这第三种方式老师要把握好,不要随便张口,可以玩一玩“推排球”的游戏。绝大部分学生是通过看书知道可以用双氧水制取氧气,并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依据是找到了,实际操作能行吗?此时将学生带入实验室亲自探究体验一下,在操作过程中发现没有一个小组能将木条点燃,实验全部失败。这是什么原因呢?大部分学生渐渐失去了信心,此时老师可将“绣球”抛出,指出实验失败的原因,是因为双氧水制氧气,水蒸气的含量大,如能将该气体冷却或干燥即可检验氧气的性质。此时学生又来了兴趣,他们设计出了各种干燥或冷却的装置,圆满完成了这个实验。在整个探究的过程中,老师始终是一个组织者,参与者,在关键时刻抛出了“绣球”,解决了学生难以回答的问题,使学生真正体验了学习成功的乐趣,体验了探究活动的失败与成功。而教师此次活动中也真正得到了解放,学生也学到了许多新的知识,比如上网查找双氧水的分解率与生成水蒸气的关系等知识,课本和原有知识是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的。

因此,运用“踢皮球,推排球,抛绣球”,的教学理念于探究式教学中,能够比较好地体现新教材的新的教学理念,即以人为本,让学生带着问题独立、主动、合作、体验地去学习,并以独特的方式解决问题,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探究能力。



作者: lspjy    时间: 2008-10-1 07:42
标题: 回复:初中化学获奖论文浏览
三、重视评价与交流

评价是与教学过程同等重要的过程,是一种持续的过程。评价被用来辅助教学,它是教与学的一个主要的,本质的,综合的组成部分,贯穿于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评价的基本目的是为了教育并促进学生的表现。评价学生不仅仅是用考试这种单一的模式。学生的考试分数只是他们学习成绩的某一方面的指标,不能代表一切。为此,我们努力尝试着将过去的总结性评价朝着发展性评价转变。并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做了一些有益的工作。

(1)学生的自我评价

评价应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建构个体的发展。评价要关注个体的处境和需要重和体现个体的差异,激发个体的主体精神,促使最大可能地实现其自身价值。让学生学会正确地评价自我,可以培养他们的学习需要,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通过交流来表现自我,是学生评价的一种很好的形式 学生在学习和探究活动中有切身体验,感受很深,需要通过一定的途径和适当的方式释放他们的情怀。教师要给予他们机会。

期中考试后,我们要求每一个学生都写一篇期中小结,谈谈自己对学习化学的感受,也就是对自己在化学学习中的表现做一个自我评价。从作业反馈的情况来看,绝大多数同学表现出对化学的喜爱,肯定自己在学习过程中付出的努力,还能客观地指出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不良习惯.并下决心改正。通过小结,让学生全面正确地认识了自己,对自己有鞭策和激励作用。

(2)小组评价

学生到校学习,生活在集体之中,每个人都有集体荣誉感。对于自己在班级中的表现比较在意。所以小组评价有着不可小看的作用。

在以上这些交流活动中,同学们在班集体中充分展示自己的能力和才华,使他们获得一个表演的舞台,满足他们的表现欲,有益于激发他们科学幻想的灵感,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

(3)教师评价

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不断进步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对学生的现在和将来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力,正确的评价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对学习有促进作用。对学生适当表扬的效果优于批评,所以教师要注意平时对学生要尽量给予表扬而不是批评。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引导学生全面认识自我,积极接纳自我,努力改善自我。

总之,学习是一个长期而艰苦的劳动过程,科学探究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初三的学生初次接触化学,养成良好的习惯是学习中的首要任务。我们不仅要教给他们知识,更要教会他们亲自动手,亲自经历,独立思考,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不断探究。要教会他们善于与人交流,取长补短,不怕失败,坚信成功。教师在引导学生科学探究获得学习方法的过程中,自己也会不断进步,教师角色的变化不但解放了传统的教学,在参与过程中亦不断获得快乐,对学生的变化会不断获得成功感。因此在引导学生探究之前对学生讲的始终只有一句话,那就是:“你探究,我快乐!”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www.lsp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