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标题:
大班语言活动《词汇教学游戏》的设计与课后反思
[打印本页]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2-3-16 08:32
标题:
大班语言活动《词汇教学游戏》的设计与课后反思
活动目标:
1. 结合具体实例讲解,让幼儿初步感知、理解“渐渐”一词的含义。
2. 通过各种活动,使幼儿在动手、动脑、动嘴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渐渐”一词,并学习运用。
3. 培养幼儿的各种感知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口语表达能力以及发散性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1. 与幼儿数相等数量的气球、橡皮筋。
2. 铃鼓、碰铃、塑料玩具各一,鸡毛一根,木偶一个。
3. 准备幼儿用的画笔、纸张。
4. 反映太阳渐渐升起的图画。
活动过程:
一、通过具体实例吸引幼儿注意,结合讲解,让幼儿初步感知、理解“渐渐”一词的含义。
实例一:请一幼儿敲击铃鼓从室内走到室外,再返回。坐在教室里的幼儿仔细听后,回答听到的声音是怎样变化的,引出“渐渐”一词。教师结合这一实例,借助“越来越”讲解“渐渐”一词。
实例二:教师缓缓吹起塑料玩具,让幼儿认真观察玩具的变化,引导幼儿用“渐渐”一词说明其变化过程。
二、通过各种活动,加深幼儿对“渐渐”一词的理解,并学会运用。
1. 吹气球。让幼儿各自吹起准备好的气球,然后用“渐渐”一词说明气球的变化过程。
2. 拉皮筋。在教师言语的指导下,让幼儿把皮筋渐渐拉长,再渐渐缩合。练习两遍后,
请幼儿用“渐渐”一词讲出皮筋是怎样变化的。
3. 老师把鸡毛从高处抛下,让幼儿用“渐渐”一词说明鸡毛落下的过程。
4. 出示小木偶。师:刚才班里来了一位小客人,他知道小朋友刚学了“渐渐”这个词,
想出几个问题考考大家。
a. 看谁能用“渐渐”一词说句话。
b. 想听小朋友唱一唱歌曲《春天》中的乐句:
P mp mf
3—1∣3—1∣3·4 5 6 ︳5——︳,并说出这一乐句是怎样变化的。
啦啦 啦啦 啦啦啦啦 啦
c. 最后,他还想请小朋友跟着碰铃声响的快慢速度走一走(碰铃的声响可由急而缓或由缓而急地变化),说出走步的快慢是怎样变化的。
(在幼儿回答问题时,要特别注意用词的准确性与语句的完整性;幼儿若不能用“渐渐”一词回答时,教师要耐心地启发诱导)
5 . 结束。
师:小客人要走了,他送给我们一件礼物(反映太阳渐渐升起的图画,共三幅),请小朋友告诉客人礼物上画的是什么?(太阳渐渐升起来了)
活动延伸:
让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画这三幅图(表现太阳渐渐升起的图画),并讲述自己所画的内容,加深对“渐渐”一词的理解。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2-3-16 08:32
活动反思:
新《纲要》中明确指出:“幼儿园应该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方式,寓教为乐,注重活动过程。”由此看来,根据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创设愉悦的学习情景,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寓教于乐,是提高保教质量和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趋势。在大班语言活动中——学习词汇,如果只是直接告诉幼儿这个词汇的意思,幼儿对词汇的含义就不能真正的理解,运用时也只会生搬硬套。
在本次活动中,我运用两个小游戏先吸引幼儿的注意,然后结合这两个具体活动讲解,让幼儿对“渐渐”这个词汇有了初步的感知和理解;在接下来的活动中,我又充分调动幼儿的各种感官(动手、动脑、动嘴),让幼儿在各种游戏活动中,进一步理解“渐渐”一词,并学习运用;最后也是已游戏的口吻总结:小客人要走了,他送给我们的礼物是什么(太阳渐渐升起)?总之,整个活动都是由各个小游戏串起来的,而幼儿就在这种边玩边看边说的愉悦氛围中,充分感知和理解了词汇,不知不觉中学会了运用。
但在其中两个小活动中:让幼儿吹气球和拉皮筋,看出幼儿的动手能力差些,在这个环节耽搁的时间较多。今后要让幼儿多练习玩各种小游戏。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www.lsp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