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标题:
播撒诚信的种子──《去年的树》教学设计
[打印本页]
作者:
与你同行
时间:
2008-9-24 06:57
标题:
播撒诚信的种子──《去年的树》教学设计
深圳市石岩公学 朱 瑛
【教学内容】
四年级上册第11课
【设计理念】
童话以其大胆的想象和真挚的情感为人们所喜爱,尤其是少年儿童。教学童话,既要培养学生童话思维的习惯,又要让其在领悟真情的同时受到启发,种下真善美的种子。
【教学目标】
1.认识1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联系上下文理解新词的意思。
2.理解童话内容,能有感情地朗读对话,培养语感;感受童话的语言美、思想美、意境美。
3.以情激情,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体验真情、诚心,并进行层次性想象的训练。
4.通过多角度的对话,体会童话中所蕴含的“信守诺言、珍惜友情”的人文精神。
【重点难点】
体会童话中所蕴含的“信守诺言、珍惜友情”的人文情怀。
【教学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课前聊天:1.教师自我介绍;2.同学们喜欢童话吗?你都读过哪些童话?你觉得童话都有哪些特点?
一、谈话揭题,了解学情
1.直接揭题:今天,我们一同来学习一篇童话故事──去年的树。
2.了解学情:你们都预习过了吗?课文读了几遍?知道了什么?还想知道什么?
【童话是儿童喜闻乐见的文学形式,不必花过多精力激发兴趣,直接揭题,有利于提高课堂效率。作为开学初就下发了的教材,学生十有八九先翻看过了,了解学生的已知情况,从学生的真实起点开始学习。】
二、再读童话,了解大意
1.打开书再读一读。
要求:(1)读准生字,读通读顺童话;(2)找一找,课文中都有哪些人物?
2.学生放声朗读。
3.教师检查反馈:
(1)课文中出现了哪些人物?主要写了谁?
板书:去年的树鸟
(2)谁能看着板书,用一句话告诉大家这个童话讲了什么事?
板书:去年的树 鸟(今年的鸟寻找去年的树的故事)
(3)质疑:说到这里,你觉得接下去什么问题最值得我们研究?
(4)梳理:鸟儿为什么要寻找去年的树?她找到了吗?……
【中段学生要逐步学会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教师引导学生先拎出童话人物,再抓住人物关系进行概括。这正是以学生为本,降低难度,传授方法。】
作者:
与你同行
时间:
2008-9-24 06:58
标题:
回复:播撒诚信的种子──《去年的树》教学设计
三、品味童话,感悟真情
(一)学习第一部分──临别约定
1.指名读第1──4自然段。
师:我们一个一个问题来研究。鸟儿为什么要寻找树?课文哪几个自然段是写去年的事?(第1──4自然段)
2.交流:
原因一:因为他们是好朋友。
鸟儿站在树枝上,天天给树唱歌。树呢,天天听着鸟儿唱。
导学预设:(1)谈谈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2)指名有感情地朗读;齐读。
原因二:因为他们之间有个约定。
树对鸟儿说:“再见了,小鸟!明年春天请你回来,还唱歌给我听。”
鸟儿说:“好的,我明年春天一定回来,给你唱歌。请等着我吧!”
导学预设:(1)树为什么不挽留小鸟啊?(2)讨论、交流。(3)男女生分角色朗读:
师:树对鸟儿说──
男生接:“再见了,小鸟!明年春天请你回来,还唱歌给我听。”
师:鸟儿说──
女生接:“好的,我明年春天一定回来,给你唱歌。请等着我吧!”
师:看着鸟儿远去的背影,树大声呼喊──
男生接:“明年春天请你回来”。
师:树坚定地应道──
女生接:“我明年春天一定回来!”
师:鸟儿已经看不见了,树依然低声自言自语──
男生接:请你回来。
师:鸟儿也下定决心──
女生接:一定回来!一定回来!
【鸟儿与树深厚的感情,以及他们“去年的约定”是促使鸟儿今年坚持寻找的根本原因。通过男女生的这种反复“唱和”,既深入体会了他们之间的深厚友情,又为下文的学习做了情感铺垫。】
(二)学习第二部分──艰难寻找
师:今年鸟儿回来了吗?(回来了)可是树却不见了,怎么办?(寻找)我们看看她是怎么寻找的?
1.划出鸟儿问树根、大门和女孩的话。
“立在这儿的那棵树,到什么地方去了呀?”鸟儿问树根。
她问大门:“门先生,我的好朋友树在哪儿,您知道吗?”
鸟儿问女孩:“小姑娘,请告诉我,你知道火柴在哪儿吗?”
2.自由读、指名读。
3.你觉得鸟儿的这三次问话神态、动作、心情一样吗?
4.体会鸟儿每次问话的不同神态、动作、心情。
“立在这儿的那棵树,到什么地方去了呀?”鸟儿地问树根。
她地问大门:“门先生,我的好朋友树在哪儿,您知道吗?”
鸟儿地问女孩:“小姑娘,请告诉我,你知道火柴在哪儿吗?”
(1)讨论、交流。(2)指名朗读。
5.教师引读:
师:鸟儿牢记去年的约定,不分昼夜,越过万水千山,终于飞了回来。然而树却不见了,她万分惊讶地问树根──
学生接:“立在这儿的那棵树,到什么地方去了呀?”
师:树根话音刚落,鸟儿便不顾疲倦,直飞工厂。她气喘吁吁地、焦急地问大门──
学生接:“门先生,我的好朋友树在哪儿,您知道吗?”
师:夜幕降临,鸟儿虚脱了,可是去年的约定“一定回来”支撑着她重新振作翅膀。终于,她在村子里找到了一个小女孩,她近乎乞求地问──
学生接:“小姑娘,请告诉我,你知道火柴在哪儿吗?”
师:鸟儿实在是太累了,回过头,我们连起来再帮她问一问──
“立在这儿的那棵树,到什么地方去了呀?”
“门先生,我的好朋友树在哪儿,您知道吗?”
“小姑娘,请告诉我,你知道火柴在哪儿吗?”
6.在一遍一遍地问话当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鸟儿在寻找过程中的三次问话,作者没有写出他们的神态、动作和心情,这恰恰为学生的想象提供了空间。学生通过想象,展开角色体验,走进了鸟儿的内心,感受着鸟儿的执着。】
作者:
与你同行
时间:
2008-9-24 06:58
标题:
回复:播撒诚信的种子──《去年的树》教学设计
(三)学习结尾──履行约定
1.师:皇天不负有心人,鸟儿终于找到树了。齐读最后3个自然段。
2.想象说话:
鸟儿睁大眼睛,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心里想:。
唱完了歌,鸟儿又对着灯火看了一会儿,默默地对灯火说:。
【从上一环节词语的想象到这一环节句子的想象,既是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训练,也是对学生价值观的引导。】
四、拓展延伸
(一)讨论朋友该如何相处。
(二)机动环节:改编童话
师小结过渡:刚才,我们通过朗读体会,认识了一只信守承诺、珍惜友情的鸟儿。我想树也是如此。我们不妨一起创作一篇《去年的鸟》,老师已经写了一些,请同学们帮忙完成。
(前4个自然段不变)
寒冷的冬天说来就来。原野上、森林里都盖上了雪白的被子。只有树光秃秃地立在风雪中,等着鸟儿回来。
可是,树没等到鸟儿,却等来了伐木人。伐木人不容分说,就把树砍倒了。
树躺在地上,对树根说:“”。
话还没完,树就被拉到山谷的工厂里去了。他被切成了细条条儿,做成了火柴。在被运出工厂时,树对大门说:“”。
……
【本文主要表达了鸟儿信守承诺、珍惜友情的品质,但诚信是双方的,引导学生重构童话,将诚信的种子植根与学生心中。】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www.lsp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