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标题:
《火烧云》第一课时教学案例与反思
[打印本页]
作者:
吴玲
时间:
2008-9-27 10:04
标题:
《火烧云》第一课时教学案例与反思
《火烧云》第一课时教学案例与反思
走近火烧云:
师:请同学们伸出手,跟老师一起写字。火,着了火的火;烧,燃烧的烧;云,云彩的云。(师边写边说)齐读课题:火烧云。
师:谁来连起来说。
生:像着了火似的燃烧着的云彩。
师:请再读课题,读出像着了火似的、燃烧的感觉。(生读课题,读出自己的感受)
师:(出示教学挂图)这就是像着了火似的燃烧着的火烧云。
师:这美丽而千变万化的火烧云,作家萧红会用怎样的语言描绘?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火烧云》
二、走进火烧云
师声情并茂地范读课文,读完课文学生齐声鼓掌。
师:(问一学生)有什么感受?
生:我感觉课文写得很美,我很想像老师那样读课文。
师:那就拿起你的书,大声朗读课文吧。要把生字读准确、把句子读通顺,读出自己的感受。(学生自由、大声朗读课文)
师:同学们读得很认真,很响亮。下面老师来检查你们自学生字词的情况。
(1)出示生字卡,学生认读生字。
(2)出示词语:喂猪、笑盈盈、跪着、凶猛、蹲着、镇静、揉
揉眼睛。学生读词,指导学生读出“笑盈盈、凶猛、镇静”的词感;做跪、蹲、揉的动作。
(3)指导书写:盈、跪、蹲、揉、喂。
师:下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进一步了解课文内容,读完之后,我们要进行一个抢答活动,看谁答得多,答得好。(学生默读课文,神情专注)
师:抢答活动现在开始,选择题:(1)《火烧云》是写( )的文章?a.人,b.事,c.景。
生:是c,写景的文章。
师:(2)《火烧云》描绘的是什么情况下的云?a.悠悠白云,b.艳丽朝云,c.如火夕云。
生:是c,如火夕云。
师:答得好!下面是问答题:“火烧云”中的“烧”字用得好不好?文中哪一句点明看到的云叫火烧云?用横线画下来。(生浏览课文,画句子)
生:火烧云中的“烧”字用得好。因为……(生说不出来)
师:课文哪一句点明看到云是火烧云呢?请你把句子读出来。
生:天上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红彤彤的,好像是天空着了火。(朗读一般)
师:谁想再读这句话?(一生读,比较有感情)
师:谁还想读?
生:天上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红彤彤的,好像是天空着了火。(有感情,强调“烧、红、着了火”)
师:请你说说,你为什么把“烧”字读得那么好?
生:火烧起来是很红、很艳、很亮的,天上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说明火烧云很大片很多;红彤彤的,可以看出火烧云很红很美;作者还运用比喻好像是天空着了火,让我感到火烧云很红、很艳、很美。
生:我觉得火烧云中的“烧”用得好,因为我从这个“烧”字感受到了火烧云的红彤彤和艳丽。
师:是呀,那就让火烧云烧得更红、更艳吧!
学生齐读:天上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红彤彤的,好像是天空着了火
师:下面是一道简答题:请快速从课文中找出两个句子来告诉大家,火烧云是怎么来?怎么去?
生:晚饭过后,火烧云上来了。
生:一会儿工夫,火烧云下去了。
师:晚饭过后——
生:火烧云上来了。
师:一会儿工夫——
生:火烧云下去了。
师:作者这样开头和结尾,叫首尾相互照应,我们在习作的时候也可以学习这种首尾相呼应的方法。
师:最后一道是填空题:读了《火烧云》这一课你想对火烧云说什么?请你填一填:火烧云你的 和 最美。
生:火烧云你的颜色和形状最美!
三、美读火烧云
师:火烧云的颜色和形状变化多端、异常美丽,同学们,放开你的声音去朗读,用你的慧眼去寻找、去发现火烧云的美丽吧。(学生放声朗读,寻找美丽)
师:把你感受到的美丽跟你的同学讲一讲。(学生小组合作,畅谈美丽)
师:火烧云的美无处不在,把你感受到的美跟大家说一说。
生:我感觉到写火烧云颜色的这一段特别美。
师:请你读一读,读出它的美。(生读段)
师:你觉得她读得美吗?
生:挺美的。她把颜色的词“红彤彤、金灿灿”都读得很好,她
读“还有些说也说不出来、见也没见过的颜色”这句时,我感到好像真的还有很多很多颜色。
生:我觉得她读得是挺好的,如果她能把第一句话中的“极多”
读得再重一些,再强调一下那就更好了。
师:为什么?
生:因为“极多”表示火烧云变化非常多,不仅仅是书上写得这些颜色,它还有许许多多的颜色,我从“极多”这个词中感受到火烧云的颜色多得不得了。
师:你很会读书,能够从一个普通的词“极多”中读出火烧云的颜色多得不得了,多到及至。真能干!把你的感受带进去读一读。(生读)
师:你从他的朗读中还感受到什么?
生:我还感受到火烧云的变化很快。你看书上用了四个“一会儿”,这么多“一会儿”说明变化快嘛,如果他把“一会儿”读得再快些,舌头再卷些,就更好了。
师:那你来示范一下好吗?(生读,读好儿化音)
师:你们想读吗?想读的同学请站起来读。(学生起立,放声朗读)
师:听了同学们的朗读,老师好像看到了天边的火烧云颜色的绚
丽多彩、变化莫测,你看,红彤彤、金灿灿、半紫半黄、半灰半百合色、葡萄灰、梨黄、茄子紫,请你展开想象,天空中还有哪些颜色?
生:红艳艳、黄澄澄、紫薇薇……
生:桃红、菊黄、玫瑰红、苹果绿……
生:半红半紫、半粉半红、半紫半咖啡色……
师:同学们所说的颜色,让我们仿佛置身于色彩斑斓的美丽世界里。现在让我们再读读这一段,去享受火烧云带给我们的美丽吧!(学生齐读第三自然段)……
教学反思:
1、导课开讲具有形象性。
上课伊始,老师在板书课题时,用简练的语言展开了一幅“像着了火一样燃烧着的云霞”的画面,再通过出示图画,让学生欣赏火烧云的美丽景象,在学生的惊叹中引导:这么美丽而千变万化的火烧云,作家萧红会用怎样的语言描绘?让我们走进课文火烧云。这样,既形象地创设了情境,又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
2、问题抢答具有实效性。
在学生默读之后,设计四种类型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抢答,能激起学生的热情,使学生乐于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避免了枯燥和乏味。问题的设计并不是随意性的,而是紧跟教学进程,符合学生的认知规
律的,能扎实学生的基础,提高阅读能力。如,“烧”字用得好不好?文中哪一句点明看到的云叫火烧云?这个问题就需要通过“反复朗读——品评理解——读中感悟”的思路来指导学生读、议、评、悟来感悟“烧”字的准确和形象。问题的设计,既有效地检查了学生自己读书的情况,为后续的学习作了很好的铺垫。
3、朗读指导具有适当性。
整堂课上,书声琅琅。以读贯穿全课,语言的感知、理解、积累十分充分。读的引导得当:你觉得她读得美吗?(我觉得她读得是挺好的,如果她能把第一句话中的“极多”读得再重一些,再强调一下那就更好了。)为什么?(因为“极多”表示火烧云变化非常多,不仅仅是书上写得这些颜色,它还有许许多多的颜色,我从“极多”这个词中感受到火烧云的颜色多得不得了。)把你的感受带进去读一读。(生入情入境读)你从他的朗读中还感受到什么?(我还感受到火烧云的变化很快。你看书上用了四个“一会儿”,这么多“一会儿”说明变化快嘛,如果他把“一会儿”读得再快些,舌头再卷些,就更好了。)那你来示范一下好吗?(生读,读好儿化音)你们想读吗?想读的同学请站起来读。这样,读与评的处理得当,总是向着更好的目标发展,一遍比一遍读得好,读得美。避免了吹毛求疵或互相揭短,避免了老师抽象的朗读技巧的说教。读的时机得当、目标明确,做到
了通过读语文学习的知识能力、过程方法、情感态度有机结合。读,让火烧云燃烧得更美丽。
作者:
咫尺天涯
时间:
2008-9-27 21:24
标题:
回复:《火烧云》第一课时教学案例与反思
反思的条理很清楚,不过应发到下个版块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www.lsp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