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标题: 怎样才能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打印本页]

作者: admin    时间: 2012-5-15 10:37
标题: 怎样才能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怎样才能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长期以来数学就是一门单调、枯燥、乏味的学科,课堂上既没有语文课中优美的句子,也没有音乐课中和谐的旋律,更没有美术课中勾画出的五彩斑斓的世界。
        我认为,数学学习是“学生以一种积极的心态,调动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尝试解决新问题,并积极建构他们自己的意义”的过程;学生是知识建构的主体,教师要根据学生的需要来组织、引导他们的思维,成为学生探索过程中的合作者,给予真正的帮助。因此我以《含有两级运算的两步计算式题》一课为例,有了如下的思考:
        1、计算教学要创设生活情境,计算要有生命意义;
        2、走近学生,了解他们的内心,尊重他们的思维形式,要给学生提供更多的交流机会;
        3、帮助学生积累生活经验,关注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
        多媒体演示:商店里的食品和价钱。
        师:现在如果你到了一家超市,要买你自己最喜欢吃的食品,要花多少钱?
        生1:我想买3袋饼干,1袋3元,共花9元。
        生2:我想买1瓶饮料和1个汉堡包,共花8元。
        生3:我想买4包花生和1袋糖果。
        师:他买的东西挺多的,同学们先猜猜他用了多少钱?
        生:我估计用了30元左右。
        二、探讨算法
        1.师生共同探讨计算食品的总价。
        师:那他到底用了多少钱?你会解决这个问题吗?请同学们先自己做做,再在小组内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让学生在小组内说出想法后汇报计算过程和想法,其他同学进行补充。
        生1:我觉得应该先算出4包花生用了多少钱,所以我要先列出算式7×4=28(元),再和1袋糖果的钱合起来,列出算式5+28=33(元)。
        生2:我是这样想的:前面我学过有加有减的运算,它可以很方便地把两个算式合在一起,然后再一步一步计算。那现在也可以把刚刚那两个算式合在一起,变成5+7×4,这样计算起来会方便一些。
        师:你的想法很棒,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共同学习的混合运算。现在请同学们想一想,(指综合算式)在这个算式里,有乘法有加法,你要先算什么?
        生1:我要先算乘法,因为我要先知道4包花生用了多少钱,才能求出最后的价钱。
        生2:是呀!如果先算加法5+7,就不知道算出来的数是什么意思。
        2.探讨如何计算20-4×3。
        (1)刚才你们学会了计算食品的总价,那现在如果你有20元,买4包饼干应找回多少钱呢?你会解决这个问题吗?请同学们自己先想一想,再在小组内说说你的想法。
        (2)让学生在小组内说出想法后汇报计算过程和想法,其他同学进行补充。
        (3)汇报算式20-4×3的计算过程和想法。
        3.自学书本例3和例4。
        4.质疑问难。
        5.小结算法。
        三、巩固练习
        课后反思:
        现在的数学计算,不再是单纯的数与数之间的运算,而是为了每一步计算都有其具体的生活情境,每一个数字甚至每一个运算符号都有其独特的生命意义。如在学习计算应找回多少钱的过程中,学生意识到必须先算出食品的价钱,才能进一步算出找回的钱数。就在这种熟悉的生活情境下,学生慢慢地体会到了“先乘除,后加减”运算顺序的合理性,这些算式也变得有了生命的价值;数学和自己的生活密切联系,体会到数学的价值,感觉到数学充满了趣味。当问题自己提、规律自己发现、结论自己总结时,学生的思维就会得到充分的发展。
        综上所述,我们的教师应该扮演好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合理角色,在课堂的大舞台上教师和学生共同学习,各自有所成长,那么我们的教育事业这艘大船才会扬帆远航!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www.lsp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