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标题:
二年级语文《清澈的湖水》公开课教案观摩课教学设计集
[打印本页]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2-7-7 13:21
标题:
二年级语文《清澈的湖水》公开课教案观摩课教学设计集
优质课 《清澈的湖水》 教案
教材分析:
《清澈的湖水》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上册第七组中的一篇课文。本组教材围绕“环保”这一专题,选材新颖别致,贴近儿童生活。课文中的主人翁小洁宁可长时间地把面包纸攥在手里,也不愿弄脏那“清澈的湖水”,从点滴小事中反射出了小洁美好的心灵。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感受风景的优美和小洁心灵的美好。
3、有保护环境卫生的意识和自我控制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受风景的优美和小洁心灵的美好,使环保意识植根于学生的心灵。
2、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略)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谁来说说小洁坐在游船上都欣赏到了哪些美景?
2、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27课《清澈的湖水》学生齐读课题。
二、品读感受风景美:
1、课文哪些句子写出了湖水的清澈呢?请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自由的读一读课文,读完后在有关句子下边作上记号。
(1)学生带问题自由读课文。
(2)班内交流品读感悟。
“湖水像一面镜子,映出了蓝天、白云、还有变幻的山峦。她觉得自己像在天上飞,又像在水里游。”
指名读-----想像画面-----配乐欣赏画面------同桌试背------指名背诵------想背的一起背
“哟,清澈的湖水里有许多小鱼在游,一条银白色的小鱼跃出水面又在浪花中消失,好像在给游人表演呢!”
指名读------生生评价-----教师范读------自由练背------男、女生比赛背
2、看大屏幕,展开想像观察山石像什么?出示句子“看,那边的山石像一只正要跳起的青蛙,这边的山石像一只展翅欲飞的雄鹰,半山腰的石兔、石龟好像正在赛跑呢。”
教师领读――学生配上动作练读――齐读――交流诵记的好办法――指名背诵――师生同背――练习用“像”仿说句子。
三、自主阅读体会小洁心灵美
1、用自已喜欢的方式读3、4、5自然段,看看小洁吃完面包后是怎么做的?
2、班内交流,体会小洁为什么要这样做。
“她吃完面包,刚想把面包纸丢进水里,却被湖里美丽的景象吸引住了。”
“小洁紧紧攥着面包纸,生怕它掉进湖里。
“小洁不满地看了他一眼,又用企盼的目光望着湖水。
“船靠岸了,……”
四、拓展、升华
1面对如画的美景,文中两个小伙伴一个紧攥面包纸一个乱扔香蕉皮,学到这里你想对他们说点儿什么?
2总结
板书设计:
27 清澈的湖水
湖水清 山石趣 小鱼乐
落石出 自觉爱护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2-7-7 13:22
27.清澈的湖水
教学目标:
1.理解“攥着”、“企盼”等词语的意思。
2.品读重点词语和句子,感受风景的优美和小洁行为的变化,体会自然美和
行为美德和谐统一。
教学过程:
一、概括引入(教师引读)
第一节语文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的第1、2两个自然段,看到了美丽的景色。
1.出示图,教师引读第一自然段:“一只游船在湖面上行驶,船头两侧卷起白
色的浪花,船尾拖着一条长长的波纹。小姐穿着红色上衣坐在船头。他一边吃面包,一边欣赏两岸的风景。看——”
2.学生接着读第二自然段。
二、初读3-5段,拎主线
1.教师接着读“小姐看得入了神。他吃完面包,这面包纸会怎么办呢?请自由的读读课文3-5自然段,找找有关的句子。指名读句子。
“他吃完面包,刚想把面包纸丢进水里,却被水里美丽的景象吸引住了。”
“小洁紧紧攥着面包纸,生怕它掉进湖水里。”
字音:攥,
是什么意思?拿。跟那有什么不同?攥,就是紧紧的拿着。
“船靠岸了,小洁手里还是紧紧地攥着面包纸。”
2.读读这三句话,发现小洁的行为有什么变化?
刚想丢——紧紧攥
三、品读3-5自然段。
1.小洁前后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变化呢?我们仔细的来读读3-5自然段。
“他吃完面包,刚想把面包纸丢进水里,却被水里美丽的景象吸引住了。”
2.小洁被哪些美丽的景象吸引住了?好好读读课文?把文中你认为美的句子用波浪线划下来,再好好多读几遍。指名说。
“湖水像一面镜子,映出了蓝天、白云,还有变幻的山峦。”
细细的读读这句话,你感受到湖水怎样——静:像一面镜子,清:映出了
教师范读,谁能读出湖水的清和静?指名3人读,齐读。
教师接着读“此时的小洁觉得自己想在天上飞,又像在水里游。”
“怪不得,小洁要紧紧攥着面包纸,生怕它掉进湖里。”
练习:湖水像一面镜子,映出了蓝天、白云,还有变幻的山峦。
小洁紧紧攥着面包纸,生怕面包纸掉进湖里, 。
3.还有哪里你也觉得很美?
“哟,清澈的湖水里有许多小鱼在游。一条银白色的小鱼跃出水面,又在浪花中消失好像在给游人表演呢!”
好好读这两句话,读着读着,你的心情会怎样?轻松愉悦。
为什么会轻松愉悦呢?看到可爱的小鱼。怎么可爱?跃,消失,表演
多可爱的小鱼呀?你能读出来吗?
指名2人读——女生读
4.湖水这样的清澈,景色是这样的美丽,小鱼是这样的可爱,这一切是这样的美丽。小洁紧紧攥着面包纸,生怕它掉进湖里。攥住了面包纸,也就攥住着美丽的一切。
齐读:小洁紧紧攥着面包纸,生怕它掉进湖里。
5.突然,一个小孩把香蕉皮扔向小鱼。板书:扔
出示句子,齐读:“小鱼吓跑了,湖水变得满是皱纹,美丽的景象不见了。”
练习说话:
小鱼吓跑了,一边跑一边说:“ 。”
湖水皱起眉头,说:“ 。”
6. 出示句子:小洁回过头不满地看了他一眼,又用企盼的目光望着湖水。
读读句子,你能读懂“企盼“的意思吗?——盼望着,等待着
小洁用企盼的目光望着湖水。她在企盼着什么?
企盼湖水快点恢复平静,静得像面镜子。
企盼小鱼再回来。
7.小姐企盼着美丽的景象再回来。
所以,出示句子,齐读:“船靠岸了,小洁手里还是紧紧地攥着面包纸。”
她跨步上岸,四处张望,好像在寻找什么。忽然,她眼睛一亮,飞快的地向前跑去。
她找到什么了?她向前跑去,会 。
三、作业
完成填空。
要是我们都能像小洁这样,那么我们的周围一定会更美丽。让我们一起来
行动吧!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2-7-7 13:22
《清澈的湖水》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感知美。
在美妙的音乐中,师激情导入:这是一湾清澈的湖水,湖面水平如镜,倒映着蓝天白云、青山绿树,一切美不胜收,让人仿佛走进画卷之中。孩子们,这一湾清澈的湖水你喜欢吗?今天,我们就一同来学习27课,《清澈的湖水》,带着你的喜爱之情,让我们齐读课题吧!
请跟老师一起写课题。
二、初读课文,感受美。
1、风景美,文字更美,小朋友,想读一读课文吗?这篇课文在129页,打开课文请大家放声读一读!哪个生字难读的打上记号多读几遍。
2、大家都读得很认真。在学习中,你发现哪个字比较难读呢?(学生汇报,师出示卡片)看来大家都善于发现问题,总结方法。下面,就把你认为难读的字在小组里合作着学习,大家共同解决困难。
3、检查学习情况。大家都在积极学习,下面老师来看看,哪个小组能把生字读正确。(出示字卡,开火车检查。)读得可真棒!
4、这天,小洁和爸爸妈妈一块划着游船去欣赏湖光山色。看,游船已停着岸边了,大家如果能读准去掉拼音帽子的生字娃娃,让它们都跳到船上,我们就可以随着小洁去游览一番了。
5、看,生字娃娃都跳到船上去了,让我们随着小洁一起,划舟湖上,去欣赏如诗如画的美景吧!(音乐响起,船向前,师配乐朗读课文1-4段)
6、(出示课文插图)你看到了什么景物?(板:山石、湖水、小鱼)这么美的景物,书上是怎样写的呢?请找出文中描写景物优美的句子认真读一读。
三、品读句段,欣赏美。
过渡:谁来给大家读一读你找到的句子。
1、山石奇特
1)指名读句子。你喜欢的是这句。(课件出示)还有谁也喜欢。
2)能说说原因吗?(山石很有趣)
3)这个句子中有一个词用得特别好,你认为是哪个呢?(展翅欲飞)谁能做做这个动作?
4)山石像展翅欲飞的雄鹰,像正要跳起的青蛙,像正在赛跑的石龟石兔,多有趣呀!谁再读,让大家从你的朗读中感受山石的有趣、奇特。读得好,有谁读得比他更好的?谁喜欢读,站起来读读。
5)大家都读得很好,那你会背吗?老师想试着背,好吗?我背不出来你可以给我提个醒吗?谢谢同学们的帮助。跟你旁边的同学互相帮助,把这段话背下来。
6)谁会背?
7)老师跟大家一起合作着背诵,老师读前半部分,你们根据课文内容接后半部分行吗?
8)不要提醒,能行吗?
5)这些句子使我们感受到山石的奇特。谁再你找到的好句子与大家一起分享。
2、湖水平静
1)大家把这句读一读,看有什么感觉,湖水给你什么印象?(板:平静)
2)湖水清澈、平静、明亮。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听着音乐,让我们一同感受这美丽的湖水。
师配乐旁白(学生闭上眼睛想象):湖水像一面镜子,映出了蓝天、白云,还有变幻的山峦。这时,你荡舟湖上,与湖水贴得那么近,湖水是那么的清,清得你可以看到湖底的沙石。而天上的蓝天、白云、山峦又如此的清晰。)
3)你感受到什么了?谁来美美地读一读。
4)此情此景小洁的感觉是怎样的?谁来读?
5)你怎么理解这句话?
6)山石是奇特的美,湖水是平静的美,大家可以继续汇报美的句子。
3、小鱼活泼
1)汇报。还有谁也喜欢。你为什么喜欢呀?
2)大家到感受到了小鱼多有趣呀!你想对小鱼说些什么呢?看来,大家都很喜欢这可爱的小鱼。读读这句话,看谁最喜欢小鱼。
3)老师也特别喜欢这个句子,我也来读读,行吗?谁来评?
4)读书的方法很多,像想象读、表演读……这句话怎么读才能读好呢?请大家分小组选择你们喜欢的方式,练习朗读。
5)你们也来试试。
6)看谁能把小鱼的可爱读出来。
4、读1——4自然段
小船在微波中轻轻荡漾,微风拂面而来,蓝天白云、两岸山石奇特,小鱼在欢快游玩,这样的画面能不叫人陶醉吗?让我们随着音乐美美地读读课文一同去欣赏美的风景、感受美的语言。
5、风景是美的,在同学们动情的朗读中,老师觉得是一种美的享受。
四、积累运用,创造美。
过渡:下面,我们来展示这堂课你的收获跟发现。看这两个句子:
读读说说
1、出示句子。
湖水像一面镜子。
山石像一只正要起跳的青蛙。
读句子,你有什么发现?(都有“像”字)
2、逐一出示图,你能根据这幅图也用上“像”说一句话吗?
3、想想,那些句子还可以用上“像”
4、看回课文的插图,你能说出多少个带“像”的句子?
5、奇特山石,清澈的湖水,可爱的小鱼,面对这美丽的风景,你想说些什么呢?是呀!这么美的风景,谁不喜欢呢?让我们再一次动情地读课题吧!
6、(美景不见了)美丽的景象不见了,发生了什么事呢?我们把这个问号带到下一节课再进行探讨。
五、课外延伸,积累美。
1、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把自己喜欢的词语抄下来。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认读生字,词语以及景色优美的句子。
二.、体会小洁行为的美
1、小洁被这美丽的景色深深地吸引住了。你瞧,出示句子:(1)她想把面包纸丢进湖里,可是却被湖里美丽的景象吸引住了。
(2)湖水像一面镜子,映出了蓝天、白云、还有变幻的山峦,景色特别美。小洁被这迷人的景色吸引住了,觉得自己像在天上飞,又像在水里游。
2、小洁的行为是比较文明的,可是有一个人的举动却很不文明。他就是(出示:一个小孩把香蕉皮扔向小鱼。)
3、这个小孩的做法对吗?为什么?你会不会这样做?(不对,我不会这样做,乱扔垃圾是不对的)
4、湖面原来是什么样?可是现在呢?(清澈的湖水里游许多小鱼在游。一条银白色的小鱼跃出水面,又在浪花中消失,好像在给友人表演呢!可后来,小鱼被吓跑了,湖水变得满是皱纹,美丽的景象不在了。)
区别“皱纹”和“波纹”
板书画波浪,再往里面扔东西,打破平静。
5、面对美丽景色的消失,小洁满意吗?(不满意)从哪看出的?(小洁回过头不满地看了他一眼,又用企盼的目光望着湖水。)
(1)出示:小鱼不满地说:___________。
湖水不满地说:___________。
小洁不满地说:___________。
其他人不满地说:___________。
(2)给“期盼”换词语
(3)小洁还在企盼什么呢?(小洁在企盼着湖水变回原来的美景。)
(4)创设情境反复朗读这句话。
师生合作读这一段
6、小洁的行为的美还表现在哪里?
出示最后一段:同桌讨论:小洁在寻找什么?(寻找果皮箱,她要把垃圾扔果皮箱。或是寻找小男孩,那她会对小男孩说什么呢?)
7、你想对小洁说什么?对小孩说什么?对自己说什么?(我想对小洁说你真是一个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好孩子。我想对小孩说:你这样做是不对的,会破坏美丽的景色,以后千万不要这样做。我想对自己说:我应该向小洁学习,也做一个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好孩子。)
三、延伸
风景优美的地方每个人都想去,可是保持干净离不开每一个人的努力,希望每位同学热爱大自然,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大自然。
1、环保行动进行中(出示几个环保的事例,问学生应该怎么做。
2、写环保的标语
四、作业设计:
完成课后题以及课堂作业本余下的内容。
五、课后作业:做一件环保的事,并记录下来。
板书设计: 27.清澈的湖水
美丽的景色 奇妙的比喻句
﹏﹏﹏﹏﹏﹏﹏(香蕉皮) ﹏﹏﹏
保护环境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2-7-7 13:23
清澈的湖水
一、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12个生字新词。
2、能抓住课文重点字句,展开想象,感受风景的优美和小洁心灵的美好。体会自然美与行为美的和谐,促进学生阅读能力和想象能力的发展。
3、有感情朗读课文,懂得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
二、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抓住重点字、句,理解课文。
体会自然美与行为美的和谐,促进学生阅读能力和想象能力的发展。
四、教学准备
课件
五、教学过程 师
一、师生互动,创设情境
1、导入:小朋友们想去郊游吗?那么今天就让我们乘着游船,跟着老师去欣赏这样的美景吧!——配乐——你看到这是一湾( )的湖水。(板书:清澈的湖水)这湖水可真清澈,难怪我们都能在湖面上看见_________,透过湖面能看见——.多美的景色啊,请你来美美地读读课题吧,你想提醒同学们注意什么?——我们一起来读读课吧!
2、梳理课文内容:书中的美景岂止只有这一湾湖水啊,让我们乘船出发去跟着看看吧!我们的船,船头卷起白色的浪花,船尾拖着长长的波纹,船上的小姐姐就是我们的导游,她叫小洁,此时的小洁正_______,你真会说话,你不说看风景,而说是欣赏风景,可见今天我们要见到的风景一定非常美,请你也来欣赏吧,你看到了什么?——
3、沿路风景可真美,怪不得小洁都看地入了神呢。看着看着,面包吃完了,可是“小洁紧紧地攥着面包,生怕它掉进湖里”,———攥,正音。小洁你为什么要紧紧攥着面包纸啊————那景色真值得人这么做吗,请你也来欣赏……
二、初读感知,认识字词。
1、检查生字、新词。(自由读、指名读、开火车赛读。)
生字归类(“扔”字书写)
词语认读
三、研读入理
1、湖里的景色到底有多美?请小朋友们快速地把课文中描写湖里景色美的句子找出来。谁找到了。
2、学生汇报。
A.生:看,那边的山石像一只正要跳起的青蛙,这边的山石像一只展翅欲飞的雄鹰,半山腰的石兔、石龟,好像正在赛跑呢。
师:请你看着书本,老师来读一读——————
你感受到什么?————“正要”要跳却还没有跳起——太神奇了!————请你做展翅欲飞的动作,原来“展翅欲飞”是正要起飞
看到这么美的山,你有什么样的感受?你感受到了惊奇,为什么?(看),那你用惊奇的语气来读一读好吗?你有什么样的感受?你从哪里感受到了有趣,
你能把他读活吗?
听了你的朗读,我的眼前仿佛有一只雄鹰张开翅膀,正要飞翔呢!老师看到了半山腰正在进行一场激烈的比赛呢!这么多形状你可以用什么词语来形容?
原来要把山石写活也这么容易,只要加上( )的( ),那么你还看到了哪些有趣美丽的山石,请你也把他们写活吧?!
出示:
看,那边的山石像——————的老爷爷。
看!这里的山石真美啊,远处的像 ―――――――,近处的像 ――――――――。
看!这里的山石真美啊,左边的像 ―――――――,右边的像 ――――――――。
师:同学们的想象力真丰富!
板书:山石——奇形怪状
B. 看着看着,小洁又看到怎样的美景呢?
出示句子:湖水像一面镜子,映出了蓝天、白云、还有变幻的山峦。
1、师:你的朗读让我看到了一面镜子,镜子里有什么,老师还没有看清楚,谁再来读一读?
师:老师从镜子里看到了蓝天、白云、变幻的山峦,为什么能从这面镜子里看到这些美景呢?)原来湖水清得像一面镜子,那怪不得了。_板书:湖水————清澈(怪不得湖水像一面镜子呢!)那谁能把湖水的清读出来?(好清的水啊!看来我们都不用买镜子了。)我们一起来。
师:读得真不错,仿佛这面镜子就在我眼前。同学们知道怎样的上是山峦吗?(连绵起伏,高高低低,形状各异)像这样的山就可以叫山峦,(师板画)能给变幻找一个近异词吗?
2、为什么会是变幻的山峦呢?变幻的山峦是怎样的?(船在行驶)(提示:想一想小洁现在在哪里干什么?(湖面上乘船欣赏风景)船在行驶,我们就会看到不一样的山峦。所以说这是变幻的山峦。来让我们一起再来读读这个句子。
(或者有学生会说出船在行驶。)(真是一个会读书、会动脑的孩子,说得多好啊!船在行驶,我们就会看到不一样的山峦。所以说这是变幻的山峦。还有原因吗?其实书上就有答案。)
3、师:船在这变幻的山峦里行驶,此时你就是坐在船上的小洁,你会有怎么样的感受?哇,那简直是入神了,我像在梦境中,你呢?――多美妙的感觉啊,让我们也来美美地感受一下。
出示:小洁感觉自己像在天上飞,又像在水里游。
“觉”书写指导,生描红、书写
C、师:这清澈的湖水真是一面神奇、美丽的镜子呀!在这面镜子中我们还能看到什么?这么多美丽的景色,可有一样是绝对不能少的,那就是――银白色的小鱼。
出示:哟,清澈的湖水里有许多小鱼在游。一条银白色的小鱼跃出水面,又在浪花中消失,好像在给游人表演呢!
课文中是怎样描写的,来读读这一句话,你有什么样的感受?什么地方让你感到意外?能把意外的语气读出来吗?(老师从你的朗读中不仅感受到了意外,还有惊喜呢?)你感受到了什么?从哪里感受的?来读一读。
为什么?(看到小鱼高兴地跳)你好厉害,不仅读懂这个跃字,还看到了跃字后面的画面。一条小鱼正高兴地跳出水面。一个跃字把小鱼高兴的心情写出来了。我相信你读起来一定很棒,试一下。我们一起来。
板书:小鱼——快乐
引读:湖水里好热闹啊,这真是一湾清澈的湖水――读
游船行驶在绵延起伏的群山中,一幅幅画面令人目不暇接.小洁为什么能看到这么美丽的景色?(湖水的清澈)所以她紧紧地攥着这张面包纸。你认为她真的想攥着这张面包纸?——在句中找找依据。
四、任务布置
小洁攥住了面包纸还攥住了什么?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2-7-7 13:23
27 清澈的湖水
一、学习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二个字(扔、掉)。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自己喜欢的部分。
3、引导学生积累描写景色的词语。
4、初步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社会公德。
二、教学重点:通过朗读欣赏文中的景美。
三、教学难点:在欣赏景美的基础上,体会人美。
四、教学过程
一、师生共唱 导入新课
1、(播放歌曲《郊游》)让我们跟随欢快的音乐一起去郊游,好吗?
多媒体出示一组图片:我们沿着弯弯的小路,走过青青的草地,跨过小小的独木桥,来到一个美丽的湖边,小朋友,你看到了怎样的湖水?
2、随机揭题:这节课我们一同来学习27课《清澈的湖水》(板书课题),伸出你们的小手和老师一起写课题。
3、请一生读课题,指导“澈”的读音。(个别学生“澈”的字音读不准,注意翘舌音)
齐读课题
二、整体感知 自主识字
1、湖水美、文字更美,请大家把书翻到129页,放声读一读课文!哪个生字宝宝难读的打上记号多读几遍,老师相信你们一定能把课文读通顺的。
2、检查自读情况
(1)、(课件出示生字)看到小朋友读得这么认真,老师真高兴!生字宝宝也很开心!快跟它们打打招呼吧!大家自由拼拼读读。
请小老师领读。
(2)、(课件出示生字)去掉拼音。
开火车读。
(3)、青蛙跳伞:真厉害!老师奖励你们一个小游戏:青蛙跳伞。(卷 扔 跨 欣赏)
三、探究文本 感悟美景
1、现在让我们划着船,去欣赏这一湾清澈的湖水。请小朋友赶紧读读课文,比比谁最先把描写湖水清澈的句子找出来,用波浪线划出来。
2、生读文找句子。
3、课件出示句1:湖水像一面镜子,映出了蓝天、白云,还有变幻的山峦。
(1)、生读句子教师随即点评。
(2)、请生当小导游,小游客们向小导游提问。
预设1:什么是山峦?
2:为什么说湖水像镜子?
3、什么是变幻的山峦?
(3)、随机指导朗读
(4)、我们坐着游船在这像镜子一样的湖面上划行,朵朵白云乘着风从你身边飘过。小朋友,此时你的感受怎样?
(5)、多么美妙的感受啊!小洁和我们的感受相同,她也觉得自己——(引读)像在天上飞,又像在水中游。
(6)、齐读这两句话。
4、还有哪句话也在写湖水清澈。
课件出示句2:呦,清澈的湖水里有许多小鱼在游。一条银白色的小鱼跃出水面,又在浪花中消失,好像在给游人表演呢!
(1)、你们瞧,小鱼们多快乐呀!同桌表演读,一人做动作,一人读。(理解“跃”的意思。)
(2)、做快乐的小鱼,齐读这句话。
5、多么迷人的风景啊!让我们在音乐声中再一起来读读这两句话,表达我们对这美景的无限喜爱。
6、风景是美的,在同学们动情的朗读中老师更觉得是一种美的享受 。我们的船划呀划,放眼望去,你看到了什么?
7、课文中是怎么描写这些山峦的呢?这些句子藏在课文的第二自然段中,请小朋友拿出笔把他们划出来好吗?
8、课件出示:看,那边的山石像一只正要跳起的青蛙,这边的山石像一只展翅欲飞的雄鹰,半山腰的石兔、石龟,好象正在赛跑呢。
(1)、你喜欢这些山石吗?为什么?
(2)、请生通过朗读来表达自己的喜爱之情。
(3)、理解“展翅欲飞”。请生表演:“展翅欲飞”的动作。
(4)、这里有句话小朋友读读,你觉得课文中写的好还是这里写的好,为什么?
出示:看,那边的山石像青蛙,这边的山石像雄鹰,半山腰的山石像石兔、石龟。
(5)、是啊!课文中的作者写得更生动,更具体,把一块块山石写活了。像这样的句子你会写吗?
课件出示:湖水像一面镜子。
山石像一只正要跳起的青蛙。
白云像 。
像 。
(6)、是呀,这形状各异的山石让我们百看不厌,让我们连着美美地读读这段话吧。
四、指导书写
1、这节课,我们用明亮的大眼睛欣赏了美丽的湖光山色。有两个字宝宝迫不及待地想和大家见面了,它们就是“眼睛”(课件出示:眼睛)。请你们用美丽的大眼睛仔细观察这两个字怎么写,呆会儿请你们当小老师教老师写,能行吗?(引导学生仔细观察)
2、你觉得哪儿要提醒吴老师的?
3、师范写。
4、生书写。
五、课堂小结 留下悬念
师:这节课,我们带着明亮的大眼睛欣赏了湖水的美丽,山石的奇趣,(随机板书:水 美 山 奇),它们让我们深深的陶醉,课文还介绍了更美好的东西(板书:``````),下节课我们将继续欣赏这一湾清澈的湖水。
板书设计: 27 清澈的湖水
山 美
石 奇
鱼 乐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2-7-7 13:23
【教学片段】
师:湖里面的景色到底有多美,令小洁紧紧地攥着面包纸不丢呢?同学们,谁来读读你画出来的句子?
学生交流句子,指导朗读。
(勾画出写湖里面景色的句子,阅读还在文本的表层。因此此时并不做过多的指导,意在让学生有一个比较自由、宽泛的阅读空间。)
师:(课件出示这个句子)湖水像一面神奇的大镜子,多美呀!自己读一读这个句子,看看你能从这个大镜子里面看到什么。
生:我看到了湖水里有蓝天、白云、变幻的山峦。
师:你能抓住这个句子的意思来体会,好!除了这些,你们还能看到什么?联系前后课文、插图,展开想象的小翅膀,想一想。
指导学生一边想象着这些变幻的山石,一边朗读文中句子。
(抓住学生回答中的言语形式进行生成性训练,把学生不自觉的言语表达行为变成自觉的行为,在情感熏陶和言语训练中找到一个很好的平衡点。)
师播放“湖光山色,游鱼嬉戏”的录像,并伴着优美的音乐,教师动情地解说:这清澈的湖水真是一面神奇、美丽的镜子呀!蓝天、白云、变幻的山峦、山石、树木、花草、以及游人都倒映在清澈的湖水里,还有那活泼可爱的小鱼,构成了一幅多么优美的事物,美美地把这两段话读一读。
学生朗读。
师:清澈的湖水这么美!难怪小洁被吸引住了,要把面包纸紧紧地攥在手里。她攥住了什么呀?
生:面包纸。
师:是的,她攥住了面包纸。但,仅仅是面包纸吗?
生:小洁攥住了清澈的湖水。
生:小洁攥住了美丽的风景。
生:小洁攥住了小鱼的快乐。
生:小洁攥住了一份好心情。
师:可是,另一个动作——“扔”,却让这美好的一切发生了变化。请读读课文的第四自然段,看看那个小孩扔走了什么。
学生自由读课文第4自然段。
生:那个小孩扔走了小鱼。
生:那个小孩扔走了美丽的景色。
生:那个小孩扔走了湖水的清澈。
生:那个小孩扔走了美好的品质。
生:那个小孩扔走了快乐。
(在本环节教学中,这个“攥”和“扔”不仅仅是一个具体的动作,而成了诗一样的字眼。学生的理解超出了一般文本阅读的层次,充满了智慧的火花和诗一样的意趣。他们的心灵得到了滋润,得到了哺育。)
师:是呀,那个小孩仍走了多么美好的东西。同样师两个简单的动作,一个“攥”一个“扔”,却带来不同的结果。船靠岸了,小洁手里还是紧紧地攥着面包纸。她——
生:(读)跨步上岸,四处张望,好像在寻找什么。忽然,她眼睛一亮,飞快地向前跑去。
师:故事读到这儿,课文似乎没有讲完,你能接着往下讲吗?
生:小洁看到一个果皮箱,走过去,把面包纸扔进了果皮箱。
师:多懂事的孩子呀!
生:小洁去找那个扔香蕉皮的孩子,教育他,要爱护环境。
师:不但自己爱护环境,还教育别人爱护环境,好!
生:小洁找了一个竹竿把香蕉皮捞了起来,扔进果皮箱。
师:为了让湖水更清澈,这种做法真了不起!我相信,只要我们每一个人都像你们说想象的那样,在我们的生活里就有——
生:(读课题)清澈的湖水!
【教学反思】
本节课教学处处注意启迪学生的智慧,通过对峙来震撼学生心灵、启发学生思考是本课的一个亮点。通过“攥”与“扔”的对峙,让学生去比较,去发现,学生的思维如泉涌,发表了十分精彩的看法。通过“扔”前后湖水景色的强烈对比,形成理解的张力,震撼着学生的心灵,达到了学生心灵与文本和谐共振的境界。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www.lsp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