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标题:
幼儿律动游戏《锯木头游戏》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
[打印本页]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2-7-28 14:02
标题:
幼儿律动游戏《锯木头游戏》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
一. 活动目标
1. 通过肢体动作、道具表演等感应曲式,并配合音乐做锯、钉、转的律动游戏。
2. 体验与同伴合作游戏的乐趣。
二. 活动准备
1. 材料准备:大挂图一张、软垫若干、音乐CD
2. 经验准备:已有和同伴合作游戏的经验,认识锯子、钉子、螺丝等工具。
三. 活动过程
1. 暖身活动
(1) 播放《小蚂蚁》,幼儿做双人律动。
(2) 出示挂图,看图导入。
提问:小蚂蚁搬来许多木材,木材要经过怎样的加工才能建成一个美丽的舞台?用什么样的工具?
2. 肢体律动锯、钉、转的感应曲式。
(1) 配合音乐,幼儿跟着老师双手做锯木头的肢体律动。
(2) 肢体探索各种钉子钉木头、螺丝钻木头的肢体律动。
3. 单人音乐律动,按节拍做动作。
第一段锯子锯木头:手做锯木头的动作
第二段钉子钉木头:双手握拳互钉
第三段螺丝钻木头:一左手手指插入右手拳头学螺丝转一转。
4. 双人音乐律动。
5. 道具表演感应曲式。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2-7-28 14:02
教学反思:
音乐游戏是属于音乐活动的一种,它是将音乐与游戏结合,通过一定的规则来完成的。中班的幼儿,他们爱说爱玩,头脑中已经积累了常用物体的表象。他们的有意行为开始发展,愿意和小朋友一起游戏,有着简单的角色分配,也可以发展游戏的情节。因此根据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我在活动的开始引出挂图并提出问题:小蚂蚁搬来许多木材,木材要经过怎样的加工才能建成一个美丽的舞台?用什么样的工具?让孩子去回忆发现所需要的工具,这些工具怎么使用,请幼儿尝试用肢体表现,为幼儿提供宽松、和谐的氛围,促进幼儿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并掌握单人音乐律动,为双人律动做好铺垫。在双人音乐律动环节,为了解决活动的难点(锯子、钉子、螺丝和小树、锤子两个角色的合作游戏),我请幼儿互相找好朋友,商量好谁变锯子(钉子、螺丝),谁变小树(锤子),接着根据节奏进行练习,然后再交换。随后跟着音乐再次练习,因交换的地方音乐很快,幼儿变换角色不能及时到位。这时,如果能多加练习两次,幼儿对音乐的把握会更加理想。在表演的时候,我还要求幼儿调整自己的行进的方式和动作的幅度,避免和其他幼儿相撞。整个活动中每个幼儿在游戏的氛围中用心,用脑,用眼,用身体,用嘴巴,用手,用脚,内化着自己的理解,他们在匹配的音乐刺激下产生表现的激情,此时他们真正和音乐一起游戏,一起笑,一起玩,体验到了活动的乐趣!通过这次活动我明白,教师在进行每一个教学活动前应充分地读懂教材,就是吃透教材,应对教学活动作出合理的安排,掌握好重难点,让每一个活动都科学合理地进行。
作者:
lnn
时间:
2012-10-21 09:23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www.lsp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