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标题:
对作文教学中几个案例的思考
[打印本页]
作者:
百花齐放
时间:
2008-11-23 13:22
标题:
对作文教学中几个案例的思考
对作文教学中几个案例的思考2007年11月4日 来源:网友供稿 作者:未知 字体:[
大
中
小
]
一、
作文
教学的几个案例:
案例一:在余杭宝塔山上,看到一队学生个个拿着照相机,围着安乐塔一边叽叽噪喳喳议论,一边忙着拍照。细问之下,原来是写《一次游览
活动
》的
作文
,老师请他们把游览过程中按顺序把觉得最美的地方拍下来,然后再带到课堂上进行写作。
案例二:一堂《一项
体育
活动
或游戏》的
作文
教学公开课,陆老师设计了一个“比巧力”的小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习作,学生参与兴致高,习作效果也很好。很多学生都觉得感觉不到是在上
作文
课,非常快乐。
案例三:李老师在教学应用文留言条时,先让学生表演:
教师
节几位学生去看老师,可老师不在,怎么办?让大家帮他们想办法。接着大家帮他们写了留言条。最后,老师因为看到了留言条,她们第二次去终于看到了老师。
二、由此引出的对传统
作文
教学的
反思
:
传统的
作文
教学造就了许多大文豪、大作家,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其存在的弊端也日益显现:(1)把学生的实践
活动
放在
作文
教学之外,认为学生的实践
活动
不是
作文
教学的任务,缺乏指导。因此,学生在实践
活动
中参与无意识,对事物的认识缺乏方法,认识片面、浅肤。(2)由于实践与写作的时间间隔长,容易遗忘。(3)教学过于死板,难以激活学生的生活记忆。(4)从立意到选材等框框太多,使学生不能自由表达自己的想法。这样,使“实践――认识――表达”的通路受阻,结果是
作文
与生活脱节,缺乏真情实感,陈式化。学生对习作的态度扭曲,表现为厌恶,甚至恐惧。
玩是孩子的天性。把当前
活动
课程的教学理念全面引入到
作文
教学中,提出
活动
化
作文
教学的思想,正是顺应了小学生这个年龄段的天性。像前面案例所举,实践证明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
三、提高学生写作兴趣和水平的对策
要提高学生写作兴趣和写作水平,采用
活动
化
作文
教学法是一条很好的途径。
活动
化
作文
教学是一种新型的
作文
教学思想,主要通过
活动
化教学,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为学生营造一个民主和谐的、自由表达的宽松环境,从而使学生有话可写,有话想写,逐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在实践中应努力体现以下特征:
1.自主性。习作是学生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用自己的耳朵聆听,用自己的大脑思考,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的动态过程。这个过程任何人都不能代替,具有自主性。在教学
活动
中,学生才是真正的主角,他们自主地参与,充分地体验,自由地表达。并在教学
活动
中自悟——领悟生活的真谛和写作的规律。
2.开放性。开放,才能激活学生的思维;开放,才能体现自主。开放式教学是素质教育的召唤。
活动
化
作文
教学的开放性包括:教学渠道的开放,除课堂教学外,学生的课外
阅读
、兴趣
活动
和家庭社会
活动
都可以为写好
作文
服务;写作方式的开放,除个人
作文
外,还可以采用合作
作文
等方式;
作文
评价
的开放,除
教师
评价
外,还可以让同学、家长
评价
,甚至让习作走出校园,让社会来
评价
。此外还有题材的开放,体裁的开放,教学方法的开放等。
本文章共
2
页,当前在第
1
页 1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www.lsp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