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过程 | ||||
教学环节 | 教师活动 | 预设学生行为 | 设计意图 | |
一、 复习准备 1、口算下面各题,看看得数有什么特点。 ×= ×= ×= ×= 二、 探究新知 1、 连接复习准备题,“乘积都是1”的共同特点,引出: 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2、 因为×=1,所以和互为倒数,也可以说是的倒数,或者说是的倒数。 3、“倒数”的两个条件: 4、讨论:如何求一个数的倒数? 学习例2:写出、的倒数。 5、练习 求下列各数的倒数 8 1 0 6、 延伸:是不是除了0以外任何数都有倒数呢? 三、 巩固加深 判断题: 1、求的倒数: = () 2、任何假分数的倒数都是真分数。 ( ) 3、的倒数是 。 () 4、的倒数是。 () 5、得数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 ) 6、任何真分数的倒数都是假分数。 ( ) 聪明题: 先说出每组数的倒数,再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1) (2) (3) (4)3 9 15 | 引导学生进入复习准备 引导学生初步小结规律 引导学生观察乘积是1的两个数的特点:分子和分母调换位置。 引导学生理解“互为”。 引导学生讨论“倒数”的两个条件。 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说明:倒数是对两个数来说的,它们是相互依存的,必须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倒数,不能孤立地说某一个数是倒数。这个数可以是小数,分数和整数。 教学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时要引导学生观察:互为倒数的两个数的分子、分母是互相调换位置的。 教师巡视。 引导学生得出: 1的倒数是1,0没有倒数。 求一个数(0除外)的倒数,只要把这个数的分子、分母调换位置。 引导学生逐题攻破。 看还有时间的话课上引导学生思考并完成,如果时间不够作为思考题布置学生课后独立完成。 | 通过计算初步感知乘积是1的两个数的特征 尝试用语言表述倒数的意义 语言表述互为倒数的两个数的特征 理解“互为” ①两个数。②这两个数的乘积是1。 让学生自己创作几组倒数,用倒数的意义来检验所举的例子对不对。 观察:互为倒数的两个数的分子、分母是互相调换位置的。 学生试写 学生独立做题,并小组讨论,争取的出规律。 逐题完成,并说出每题对与错的理由。 先找出各组数的倒数,通过观察思考得出求真分数、假分数、整数等各类数的倒数的方法。 | 让学生在简单的计算中初步感知规律,自然而然迁移入新知的学习 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本节课的重难点环节,有必要让学生身体体会。 让学生充分讨论得出倒数的概念,加深对概念的理解与巩固。 通过观察培养学生探索发现的习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检验学生是否理解倒数的意义。 凸现本节课重难点知识,力图让学生知识点过关。 再一次强调倒数的意义,在新知识的易错易混点加强训练。 知识的提升,让学习基础不同的学生都得到不同的发展。 | |
板书设计 | ||||
倒数的认识 例1: ×=1 ×=1 ×=1 ×=1 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例2:分数 分子、分母交换位置 的倒数是 整数6= 分子、分母交换位置 6的倒数是 1的倒数是1 0没有倒数 | ||||
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设计 | ||||
本节课评价主要以师生评价与生生互评的方式开展,评价学生在本节课中知识的掌握情况、灵活应用情况、学习习惯、学习情绪、师生交流情况等。 |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www.lspjy.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