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过程 | ||||
教学环节 | 教师活动 | 预设学生行为 | 设计意图 | |
1、情境中探索算理,发现方法 2、讨论中理解算理概括方法(正确书写商的位置) 3、挑战中升华算理,掌握方法(有余数的除法) 4、回顾中升华(知识的,情感的) | 由生活中的为希望小学买文具这一情景引出除法竖式 (1)教学例1时,首先引导学生从试商上考虑:20*4=80他的商是40所以错了。再从算理上去考虑:商4为什么一定要写在个位?再从计算过程考虑第二步算什么?所以他写8对吗?得出正确的算式以后引导学生对这个算式进行整体的认识。和前面口算的方法比较找到联系,理解学习竖式的必要性。 (2)教学例2 时,和例1进行比较,教师制造认知冲突:除数都是20 ,被除数一个是两位数,一个是三位数商怎么都是一位数?它应该是两位数才对啊? 巩固内化。安排了两个层次练习;一个是基础练习,一个是有余数的除法练习,最后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机动)。 同学们不但学会了数学知识,而且会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真了不起!能说说你的收获吗? 看到他们捐资助学的行动,你想说些什么吗? 老师相信你们一定能做到的! | 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交流汇报自己的想法 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竖式的书写,尝试探究。 在试算中学生有可能会出现几种情况,组织学生交流讨论 在理解算理上如有困难,让学生通过摆人民币进行充分的感知。(因为是重点理解算理的地方,同时也是学生由具体到抽象的一种思维训练。所以在这个地方要舍得花时间) 放手让学生独立做,说说你是怎么算的。学生交流。 学生独立练习,交流结果。 学生各抒己见。 | 这一环节是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在交流中概括计算方法,从而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练习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为了让不同层次学生学有所得,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使学生分享关爱他人的快乐! | |
板书设计 | ||||
买文具 80÷20 = 4(个) (学生列的正确的竖式) | ||||
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设计 | ||||
在《买文具》一节教学设计中,对学生的评价方式有:自评、互评、教师评价等。通过多样化的评价方式,激励、促进学生积极参与自主学习、挑战探究、讨论交流中,并学会和同伴合作的良好学习习惯。 |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www.lspjy.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