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环节 | 教师活动 | 预设学生行为 | 设计意图 | |
一、激趣导入,引入新课 | 1、出示两支一模一样的笔,但所标示的价格不一样。 2、为什么同一样东西,但价格不一样呢? | 学生回答,教师补充 |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
二、了解价格的秘密,体会购物的乐趣 | 1、组织学生观察课本第39、41页的图画。 2、请学生出示课前收集有关商品价格变化的资料。 3、小组讨论交流:看看谁收集的资料最全面。 4、小小辩论会:辩证“便宜没好货,好货不便宜”和“价廉物美,便宜也有好货”两个观点。 5、小结:价格是变化的,如果你了解了其中的秘密,就能买到比较实惠的商品,体会到购物的乐趣。 | 1、学生观察图画,交流看法。 2、小组互相交流。 3、每个小组选出代表,并出示收集最全面的调查资料,全班互评。 4、正反两方各选出三名代表进行辩论。 5、谈谈各自的收获。 | 1、通过教材展示、课件展示,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及亲身经历,了解价格变化的奥秘。 2、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学会为家庭节省开支。 | |
三、掌握购物的技巧,做个聪明的消费者 | 1、说说你的购物经验。 2、出示一些商品的标签和包装袋(合格产品与“三无”产品)从商标上你能看出什么? 3、谈谈平时有没有购买“三无产品”并讨论买了“三无产品”后该怎么办? 4、学生阅读课本中的“小资料”。 | 1、小组讨论交流。 2、交流从商标中的发现。 3、小组交流讨论,说说“三无产品”的危害。 4、学生阅读课本第44页“小资料”。 | 1、懂得买东西的注意事项。 2、认识了“三无”产品的危害性。 3、教育学生不买“三无”食品。 4、引导学生学会保护自己的消费权益,做一个聪明的消费者。 | |
四、课堂小结 | 师:购物有学问,学会选择,学会比较,买自己需要的,你就是聪明的消费者。 | 学生说说学了本课的体会。 | 使学生懂得购物的学问,做一个聪明的消费者。 | |
五、布置作业 | 巧花两元钱,从自己的零花钱中拿出两元钱,买自己最需要的东西,并把理由告诉大家。 | 使学生懂和合理消费 | ||
板书设计(需要一直留在黑板上主板书) | ||||
购物有学问 价格变化的原因 买东西要看什么 1、时间 1、多角度考虑 2、地点 2、如何识别“三无”产品 3、数量 做个聪明的消费者 | ||||
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设计 | ||||
在教学过程中我学生互评、教师评价、鼓励评价,更多的让学生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进行学习,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www.lspjy.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