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环节 | 教师活动 | 预设学生行为 | 设计意图 | |||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二、探究新知 三、联系生活实际应用 四、课堂小结 |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小动物吗?喜欢什么小动物?为什么?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几个小动物,大家看看是谁?(教师出示动物粘贴:小狗,小猫,小猴子,小鸭子)。 师:在这四个小动物里面你最喜欢谁?(找三个同学说说)那么老师想知道咱们班喜欢哪种动物的人数最多,咱们一起做一下统计好吗? 1、收集数据的过程。 师:我们首先要知道的就是喜欢每种动物的人数,所以我们第一步就需要我们收集数据。 板书:“收集数据” 师:小组讨论收集数据的方法。(教师行间巡视,对方法收集好的小组和合作愉快的小组进行表扬) 师:你最喜欢哪种动物就按“正”字的书写顺序在那种特长表演下画一笔画。(学生按顺序上台投票) 2、整理数据的过程 师:整理喜欢每种动物的人数,再填入统计表中,你们数“正”字笔画的过程,就是我们整理数据的过程。 师:为了能够使喜欢每种动物的人数更直观的表示出来,让我们来共同制作统计图。 师:小组讨论汇报交流,老师根据学生的汇报在条形统计图下粘上动物图标。 师:强调0是起点,如果1格表示1人,则数轴上依次应标的数字是1、2、3……糟了,格子不够涂该怎么办呢? 小结:一个格子表示几个人要根据统计表中数量最多的项目和每竖行总共的格子数来确定。用一个格子表示2个人的方法,请各大组代表分别在条形统计图上表示出擅长每种特长的人数。 3、与学生共同绘制统计图。 4、描述、分析的过程 师:从黑板上的统计表和统计图中你看出了些什么?知道了什么,明白了什么? 师:你能提出相关的数学问题吗? 5、课堂小结 师:生活中那些地方要用到统计知识?我们统计的过程就是一个什么的过程? 让学生自由完成课后的习题(同学们最喜欢的体育活动)教师适当指导,最后进行汇报。 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那些收获?学会了什么?知道了什么? | 生:小组汇报交流各种方法,并说说本小组认为最简单的记录方法,谈谈为什么?(在小组合作交流中说出“正”字记录的简便之处) 生:小组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 生:汇报交流结果(一个格子把它表示成两个人……) 生:提出相关的数学问题并课堂上解答。 | 出示动物卡片可以调动学生的学兴趣。 引导学生参与收集、整理数据的全过程,提醒学生回忆过去收集数据的方法。 让学生做到知识来源于实际又运用于实际,从中体验数学的价值,从而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 |||
板书设计 | ||||||
“统计” “收集数据” | ||||||
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设计 | ||||||
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与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为了更好地让学生经历统计的过程,感受统计的作用。本节课中,我设计了三组活动,让学生在“摆一摆”、“涂一涂”、“说一说”中去体会分类思想在统计中的作用,去体验“一一对应”思想在统计中的应用,去感受统计在生活中的意义。 |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www.lspjy.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