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重点难点 | |||
1、引导学生分析等量关系; | |||
教学过程 | |||
教学环节 | 教师活动 | 预设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一、复习导入。 1、出示练习题。 2、导入新课 二、新授课 1、教学例1.变换已知条件和问题。要求学生用算术方法和列方程来解答两积之和的应用题。 2、教学例2. ⑴师把例1.改编成例2 ⑵要求学生独立分析题意,列方程解答。 | 1、出示小黑板练习题。 妈妈买了2千克苹果和3千克梨,已知梨每千克2.8元,苹果每千克2.4元,妈妈一共要付多少钱? 2、出示变换了条件和问题的应用题。 例1.妈妈买了2千克苹果和3千克梨,共付了13.2元钱。已知梨每千克2.8元,苹果每千克多少钱? 3、让学生思考:这道题与练习题有什么异同? 4、指名学生说出思考过程,并解答。 5、师引导、小结并板书。 6、让学生思考:怎样用算术方法解答呢? 7、小组讨论:用算术方法解答与列方程解答解题思路与方法有什么不同?哪一种解题方法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8、出示例2.妈妈买了苹果和梨各2千克,共付了10.4元,已知梨每千克2.8元,苹果每千克多少元? 9、要求学生独立解答,小组探讨、交流。 10、指名学生汇报,师小结板书。 11、思考、讨论:你能用第二种解法解这道题吗? 12、师点拨、启发:因为买苹果和梨的数量相等,如果先算出两种水果的单价总和,再计算总钱数,可以怎样解答? 13、指名学生汇报,师小结并板书。 14、让学生比较两种解法有什么联系? ⑴2x+2.8×2=10.4 ⑵(2.8+x)×2=10.4 15、让学生利用乘法分配律解方程(2.8+x)×2=10.4 | 1、学生独立审题,理解题意。 2、独立列式计算。 3、小组内交流如何分析数量关系。 4、学生在班级汇报、交流。 5、学生审题。 6、独立思考、分析找出等量关系。 7、根据等量关系列方程、解方程。 8、小组讨论、交流。 9、学生在全班汇报。 10、运用算术方法解答。 11、比较用算术方法解答与列方程解答在解题思路与方法上有什么不同?哪一种解法你更容易接受? 12、学生审题,思考解题思路。 11、依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12、学生在课本上写出解答过程。 | 1、引导学生明确等量关系,为后面学习新课用列方程解答应用题做好铺垫。 2、使学生容易看出前后两题的数量关系没有变,只是已知条件和未知数交换了位置,有利于学生依据原有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3、让学生通过比较,体会列方程解答与用算术方法解答思路与方法不同,用列方程解答更容易理解和接受。在解题实践中初步领悟用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优越性。 4、使学生认识到一题多解,经历解法多样化的过程,培养学生灵活选择解法及举一反三的能力。 |
教学环节 | 教师活动 | 预设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⑶ 小组讨论、交流,指名学生汇报。 ⑷师引导、点拨,板书并讲解。 三、巩固练习。 四、课堂小结。 五、布置作业 | 16、出示练习。 商店里运来5筐苹果和8筐梨,梨比苹果重50千克,每筐苹果重30千克,每筐梨重多少千克? 17、让学生独立分析题意,列方程解答。 18、指名学生板演。 19、全班讲评,师辅导。 20、指名学生交流本节课的收获。 21、师简要小结。 22、师布置作业:课本第71页练习十三第1、2、3题。 | 13、分析、寻找新的等量关系,列方程解答,小组思考、讨论、汇报。 14、学生尝试解方程(2.8+x)×2=10.4 15、小组探讨、交流。 16、在全班汇报交流、大家评议。 17、思考、讨论两个方程之间有什么联系? 18、方程(2.8+x)×2=10.4还可以怎样解? 19利用乘法分配律解此方程。 20、学生独立分析题意,找出等量关系,列方程解答。 21、小组内交流、讨论。 22、运用第二种解法解答。 23、想一想,学习了本节课后,你有哪些新发现和收获? 24、小组交流、讨论,并在班上汇报 | 5、学会解(2.8+x)×2=10.4这样的稍复杂方程。 6、通过让学生观察、比较,理解、分析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体会乘法分配律在解方程中的应用。 7、理解和巩固列方程解答应用题的步骤和方法,利用迁移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
板书设计(需要一直留在黑板上主板书) | |||
1、数量关系一:苹果的总价+梨的总价=总钱数 2、数量关系二:两种水果的单价总和×2=总钱数 3、解:设苹果每千克x元。 (2.8+x)×2=10.4 看作一个整体(2.8+x)×2÷2=10.4÷2 2.8﹢x=5.2 2.8﹢x-2.8=5.2-2.8 x=2.4 4、比较、分析有什么联系? ⑴2.8×2+2x=10.4 ⑵(2.8+x)×2=10.4 5.方程(2.8+x)×2=10.4还可以怎么解? |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www.lspjy.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