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过程 | ||||
教学环节 | 教师活动 | 预设学生行为 | 设计意图 | |
一.导入。 二 .关注天气变化。 1.阅读。2.讨论。 3.识图与讨论。 4.探究活动。 5.识图与讨论。 三.总结。 四.布置作业。 | 1.引导,进入新课。 2.指导学生阅读课文。 3.提出问题,引发学生讨论。 4.指导学生开展探究活动。5.引导学生总结发现。 | 1.阅读。2.讨论。 3.识图与讨论。 4.探究活动。 5.识图与讨论。 | 1. 让学生在已学知识的基础上,和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了解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2.通过学生的小组探索活动,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 3.通过布置作业,培养学生积极探索自然的科学态度。 | |
板书设计 | ||||
‘天气预报’节目的天气符号 我国冬季和夏季南北气温差别的特点: 我国冬季南北气温差别大,越往北气温越低,冬季时间也越长;我国夏季南北普遍高温。 我国各地降水量有的特征: 我国的降水主要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距海越近,降水越多,距海越远,降水越少。我国大陆东部靠近太平洋,因此,降水量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少。形成了湿润区,半湿润区,半干旱区,干旱区。 | ||||
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设计 | ||||
1.学生自评:学生自评主要是学生对自己的学习策略、努力程度和学习效果等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的评价。学生可以从课堂活动、学习过程、学习态度、学习策略,生活中如何处理同学之间的关系等方面对自己的学习状况进行评价。 2.小组评价:本班级分六小组,合作小组成员之间的评价可以起到相互督促、相互学习的作用,有利于激发学生你追我赶的上进心。 3.教师评价:教师参考学生的自评和小组评价,根据学生平时所参与的课堂活动。学习态度、学习策略以及学习效果等评价学生,教师除给予学生等级评价外,还可以适当加上激励性评语或希望等,鼓励学生奋发向上。 |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www.lspjy.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