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过程 | ||||
教学环节 | 教师活动 | 预设学生行为 | 设计意图 | |
一、谈话导入,引入课题 出示二零零五年春节晚会的节目《千手观音》的影视资料引出课题,带学生走进残疾人的生活。 三、 二.认识残疾人,了解残疾人.结合教材了解残疾人的生活。 三.体验残疾人生活,理解残疾人。 四.学习残疾人典型事迹,敬佩残疾人。播放视频短片,黄阳光的故事及北京残奥会的精彩视频。 五.关注残疾人,关爱残疾人。 了解社会上其它需要帮助的人. 六.拓展延伸,让爱满人间。齐唱手语歌曲:《让世界充满爱》 | 1.课前给学生拍摄“盲人体验”的录像。 2.课前制作《牵手观音》、《黄阳光》、《残奥运动员》视频. 3.学生体验盲人活动,师扮演记者现场采访学生体验盲人的感受. | 学生体验盲人生活应该是很感兴趣的,这样的课堂活动一般都深受学生喜欢,只怕学生课堂上只是好玩,不能真正的去体会盲人的生活。 1、试用一只手收拾自己的书包。 2、用布蒙上自己的眼睛,听老师口令:把作业交给学习委 员。 3、扮演聋哑人问路:你想问我到第二医院怎么走。 4、说一说自己表演时的感受? 5、在你生活的社区里有哪些残疾人?他们是怎样生活的? 6、如果你是这个人,你的心情是怎样的?如果你是他们的家人,心情又会是怎样的?(伤心、失望、痛苦) | 本课将目标锁定在“了解残疾人、理解残疾人、关爱残疾人”这三个环节上。 通过引导学生角色体验,亲历残疾人,让学生首先了解残疾人,进而去理解残疾人在生活中的诸多不方便,能从他们身上学到身残志坚的品质和精神力量。 从初步了解,进一步了解,再到新的了解后拓展生成新的主题. 除此之外,谈谈自己熟悉的残疾人或所遇到的残疾人或自己曾经因受伤而临时致残的真实经历。 感受到现实生活中需要我们帮助的弱势群体还有很多,由此引发学生关爱社会、关爱弱势群体的情感,而后为这种关爱要怎样做出行动。 整节课教学,目的是让学生回归到生活中感受,理解同情,帮助、尊重、和关爱残疾人。 | |
板书设计 | ||||
伸出的双手捧着一颗红色的心,心的中间写着“残疾人",周围写的是”同情、帮助、尊重“。板书概括本课的主要内容,更重要的是它告诉学生:不仅我们要关爱残疾人,全社会的人都要伸出爱的手真诚地去同情、帮助、尊重、关爱残疾人。 | ||||
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设计 | ||||
活动很顺利,学生参与的热情很高,而且他们都很认真,深深地体会到了盲人生活的不易。从而更加理解、尊重残疾人。 |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www.lspjy.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