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过程 | ||||||
教学环节 | 教师活动 | 预设学生行为 | 设计意图 | |||
一、导入: 二、新授: 1、活动一:数一数熊猫有几个? 2、活动二:数一数圆片有几个? 3、活动三:数一数有多少个方格? 4、活动四:练一练。 三、小结。 四、布置作业。 | 一、 师:同学们,我们班的课桌从前往后数一数,一共有几排?每一排有几个座位?再从左往右数一数,课桌有几列?每一列有几个座位?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要结合“数数”的活动,来学习新的数学知识。 二、1、活动一:数一数熊猫有几个? (1)课件出示熊猫情境图)引导学生观察(教材第2页)第一个情境图。 师:这些熊猫跟我们教室里的课桌一样,排列得非常整齐有序。这些熊猫摆成了几排?几列?想知道一共有多少个熊猫,你有什么好办法? (2)请小组派代表汇报,全班交流。 2、活动二:数一数圆片有几个? (PPT课件出示圆片图)应用从“活动一”学到的方法数一数:圆片有多少个?并在草稿本上列出相对应的加法算式。 3、活动三:数一数有多少个方格? 1.(PPT课件出示方格图)引导学生弄清题意(教材第3页第3题),要求学生独立完成。 2.集体交流反馈:说说你是怎样数的?怎样列式?(板书) 3.师:认真观察我们列出的这些算式,你发现了什么?(每个算式的加数都是相同的。) 4、活动四:练一练。 (PPT课件出示两个练习题) 三、小结。 1.根据教室里座位排列(6排8列),在本子上列出计算全班人数的加法算式。 2.学生交流这堂课的体会和收获。 | 1、 学生自由地数一数,指名两位学生分别说一说,体会什么是“排”,什么是“列”。 2.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组织他们进行小组交流。 3、学生独立观察,同桌互相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数的,怎样列出算式。再请学生认真地看一看,书上两个小朋友是怎么数的,比较一下两种不同的数法所对应的算式有什么区别。 4、学生弄清题意独立完成。集体交流反馈:说说你是怎样数的?怎样列式?学生观察算式的特点。 | 1、利用学生的座位这一生活资源,让孩子通过数一数体会列和排的区别,为后面的新课学习做好铺垫。 2、利用幻灯片向学生展示一幅生动的熊猫情境图。生动的情景画面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通过小组合作学生,培养了学生合作意识及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从辩论中学会表达自己的观点,学互接纳、争辩、互助,学会评价自己和别人的看法,激活思维,培养了语言表达能力 3、利用幻灯片向学生展示圆片情境图,清晰的画面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4、利用多媒体课件扩大课堂容量,增加教学密度,同时,精美、逼真的图片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 |||
板书设计 | ||||||
数一数
6+6+6+6=24(个) 4+4+4+4+4+4 =24(个) (每排6个) (每列4个 |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www.lspjy.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