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过程 | ||||||||||||
教学环节 | 教师活动 | 预设学生行为 | 设计意图 | |||||||||
一、趣味引入 | 游戏:出示油漆桶一个、啤酒一瓶、粉笔5支;镊子、一字螺丝刀、开瓶器。 请三位同学上来配合老师做实验:1.用工具把油漆桶撬开,然后在里面倒一杯水; 2.用工具打开啤酒瓶,倒一杯啤酒; 3.用工具用夹5支粉笔到一个空杯子里。 比一比,哪个同学完成地快,请其他同学为他们加油 | 学生永远是好动的,学生看到做实验,而且可以参与进去,学习兴趣高涨,不由自主的为完成快的同学鼓掌。 | 通过实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初步接触观察三种杠杆工具。 | |||||||||
二、杠杆类工具的比较 | 1.刚才三位同学的表演非常精彩,首先让我们思考一下,他们使用的工具合适吗?(合适) 2.思考一下,他们所使用的三种工具哪种是省力的?哪种是费力的?或者不省力也不费力的?(请几位同学进行判断,并说说理由) 3.判断他们是否是省力工具最好的方法是什么?(找出三个点,然后进行比较) 4.请同学们在老师为你们准备的图片上画出每件工具的三个点。 5.然后在小组内讨论一下这些工具是否省力?为什么 ? 6.在全班内进行交流反馈;并对学生的画图进行展示交流。(重点分析镊子和开瓶器的三点位置的变化。开瓶器支点在前端,阻力点在中间;镊子支点在末端,用力点在中间) 7.小结:怎么样的工具是省力的?怎么样的工具是费力的?(请同学找出其中规律) | 学生通过刚刚的实验,已经不由自主地激起了学习的兴趣,他们会不由自主地思考试验用的三种工具,经过教师的引导,他们会联系到上节课学到的知识。然后判断出所用的工具是那种杠杆工具。 | 认识到杠杆是否省力是由它的三个点的位置决定的。并能够运用这个规律给杠杆类工具分类。 | |||||||||
三、给各种杠杆类工具分类 | 1.请同学们在书本P8页的10种工具上画一画,找出每样工具的三个点。然后判断一下它是省力的还是费力的或不省力也不费力。 2.学生各自作图、填表。 3.汇报交流(请学生到展台下进行展示交流) 4.思考:我们都知道杠杆能省力,能帮助我们抬起自己无法徒手搬动的东西;但是为什么刚才我们看到的这些工具他们有的是费力的呢?为什么这样设计呢? | 学生急于运用所学知识,在这一阶段,他们能认真思考,快速作答,然后到展台下进行展示交流。 | 体会到不同种类的杠杆有不同的用途,在不同的条件下需要使用不同的杠杆。 | |||||||||
四、小杆秤的研究 | 1.俗话说:“称砣虽小,能压千斤”,今天老师就带了一把杆秤来,请大家来说一说,为什么杆秤的称砣这么小,却可以“压住”这么重的重物。(请学生从杠杆的三点之间的关系说一说) 2.今天老师就带大家来做一杆小杆秤。小杆秤制作过程指导。(祥见教参P17~18) 3.指导学生用逐个放砝码的方法在杆上画出50克、100克、150克、200克……的刻度。(在称盘内放一个50克砝码,然后使杆秤平衡,在杆上刻下刻度,放2个……) 4.玩一玩自己制作的杆秤。(称一称自己的铅笔盒、书本等物体的重量) | 能够亲手运用所学知识来制作生活工具,学生会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并且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也会对表现出对哦知识的渴求。 | 学生通过亲历的探究,讨论交流、实践运用、走进生活,学生最大限度的发挥主观能动性,经历科学的探究过程,获取相对较多的科学知识和科学学习方法以及严谨的科学态度。 | |||||||||
板书设计 | ||||||||||||
第三课 杠杆类工具的研究 杠杆可以分为省力杠杆、费力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的杠杆。 2、怎么样的工具是省力的?怎么样的工具是费力的?
3、不同种类的杠杆有不同的用途,在不同的条件下需要使用不同的杠杆。 |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www.lspjy.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