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标题: 语文s版五年级《海豚救人》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 [打印本页]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2-10-1 11:26
标题: 语文s版五年级《海豚救人》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课文是一篇说明文。文章先以海豚救人的三个实例讲述了海豚被人们称为海上救生员,然后介绍了人们经过对海豚的研究,解开了“海豚救人”之谜——“海豚救人的美德,来源于海豚对其子女的‘照料天性’”。全文共分两部分。 第一部分(第1—4自然段)写海豚被人们称为见义勇为的海上救生员。动物是人类的朋友,大都因为很多动物出于各自的生活习性或某种本能,客观上给人类带来益处。而海豚能“见义勇为”当海上救生员,“见义勇为”是指见到合乎正义的事就勇敢地去做。这种只有有思想的人类才有的行为,为什么出现在海豚身上呢?读到这里谁都会产生一个疑问。第二部分(第5—8自然段)写人们经过研究,解开了海豚救人之谜。
学情分析
我所教学的村小,是间比较偏远的完小。班级人数二十多人,生活在海边,对海洋生物有所认识,但海豚也没能真正见过。有些同学认识海豚,也是从电视上间接认识的,也能有所了解。
五年级的学生,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略读课文可在老师的指导下,放手让学生自读感悟,然后在小组或班上交流。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注意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体会句子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背诵自己喜欢的语句。
 认知目标:指导学生学会本课“豚、韩、鲨、狰、狞、雌”6个会认字。理解“海豚”等词语。
   情感目标: 引导学生默读课文。使学生知道海豚怎样救人和为什么能救人,初步了解课文的表达方式。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了解人们为什么称海豚是海上救生员和海豚救人的原因。
  【教学难点】
   了解课文是怎样一步步解开海豚救人之谜的。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2-10-1 11:26
本帖最后由 网站工作室 于 2012-10-1 11:27 编辑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一、激趣引入,揭示主题
二、初读课文,感知文意
三、再读课文,尝试研读
四、激发情感,升华认识
五、总结、扩展。





一、1、师讲述海豚。  2、播放海豚表演的录像。3、师板题,生书空题目。齐读题目。
二、归疑并导入初读课文。
指导交流读书的收获。

三、1、小结引入深究部分,鼓励用不同的学习方法。2、教师巡视,了解学法,并作指导和点拨。  3、归纳学法,互相启智。师梳理具有代表性的学法组织交流。

四、1、师述:你们又想对海豚说些什么呢?同桌之间说一说吧!请若干学生畅所欲言。

五、1、你还知道海豚的哪些知识?介绍给同学听。
2、学习本文后,你有什么想法?

一、1、观看海豚表演视频
2、学生质疑:您有什么问题?

二、生自由读课文,交流信息
学生交流从课文中了解到的零星内容

三、学生分组学习,商议学习方法,并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分工合作。 表演讲故事。读一读、画一画、想一想、说一说。列表方法。





四、
1、同桌交流。
2、个别学生发言。


五、1、学生展示搜集的资料:故事、习性、种类。
2、学生自由交流。






激发学生探索的兴趣。


体现质疑到解疑的过程


读书不但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

注重学法指导。

















板书设计(需要一直留在黑板上主板书)

24* 海豚救人
照料天性     救人行为
爱护动物

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设计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2-10-1 11:26
教学反思
   该节课很有创意,对教材把握透彻、挖掘深入、处理新颖,针对学生基础和学生发展性目标,设计各种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有条理地将旧知识综合进行运用。 教学环节设计合理,有层次、结构合理,过渡自然。充分体现了新课改理念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www.lsp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