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教学过程 | ||||||||
教学过程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及资源准备 | |||||
一.复习引入 | 1.复习三角形的分类。三角形按角的不同可分哪几类? 2.设疑,请同学们画一个两个角都是直角的三角形,能做到吗? 3.大家想不想知道这是为什么?板书:三角形的内角和 | 1.回答问题 2. 动手画,发现画不出来。 3.积极进入新课学习。 | 复习旧知 设置悬念 引入新课 | |||||
二.探究三角形 的内角和。 | (一) 释题:大家有谁知道三角形内角?内角和有是什么? (二) 探究特殊三角形的内角和。 1. 出示课件。(直角三角板)请学生拿出与课件相同的三角板,并同桌互相指一指各个角的度数,算算它们的和是多少? 2. 课件演示:(等腰直角三角板)它的内角和是多少度? 3. 从两个三角形内角和的计算中,你发现了什么? (三) 探究一般三角形的内角和 1. 猜一猜其他三角形的内角和。 2. 操作.验证一般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度. (1) 小组合作探究。 所有的三角形的内角和究竟是不是180度,你能用什么办法来验证呢? (2) 你从中得出什么结论? (四) 继续探究 1. 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除次方法,还有其他方法吗? 2. 用拼凑的方法来验证你手中的三角形,得出的结论如何? 3. 教师板书: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 | 学生操作,演示汇报结果。 拿出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测量,它们的内角和各是多少度? | 引导学生从字面上理解内角和的含义。 给学生留有充分的自主探索的空间,鼓励学生以独立探索,合作交流的方式进行数 学学习。 猜想—计算—验证---得出结论,让学生体会知识形成的过程。 | |||||
4. 教师演示用折叠的方法求三角形内角和。 5. 思考:在一个三角形中能有两个直角或钝角吗? | 诱导启发, 拓展学生思维 | |||||||
三.学习效果 检测 | 1. 计算下面未知角的度数。 2. 在三角形中一个锐角是50度,另一个锐角是70度,第三个角是多少度? 3. 在一个直角三角形中,有一个锐角是30度,另一个角是多少度? / | 认真完成习题。 | 通过针对性的练习巩固所学的知识。 | |||||
四.全课总结 |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是通过什么方法获取的? | |||||||
五、教学评价设计 | ||||||||
在本节课教学时,特别要注意两点:一.要让学生理解“内角和”的含义;二.要使所得结论具有普遍性,要分别对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进行操作实验。 | ||||||||
六、教学反思 | ||||||||
教学中引导学生在独立思考,不能解决的问题进行动手操作,合作探究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及时对学情进行分析,做出准确判断,帮助引导学生解决学习中得困难。但在教学中量角有时产生误差,造成三角形的内角和稍有偏差。下次教学是应先复习一下量角,效果会更好。 | ||||||||
|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www.lspjy.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