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环节 | 教师活动 | 预设学生行为 | 设计意图 | |
一、复习导入 | 昨天我们一起读了杨红缨笔下吴缅同学写的读书笔记《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谁来说说,这是怎样的一本书? | 1.这是一本爷爷赠给爸爸,爸爸又赠给“我”的一本三代相传的书。 2.这是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一本让人学会生存的书。 3.这是一本历险小说。 4.这是一本让吴缅爱不释手的书。 | 通过互动,能回忆之前所学知识,并引出下面对课文的解读 。 | |
二、把握小说的主要内容 | 1.自由读课文,想一想,《鲁滨逊漂流记》这部历险小说究竟写的是什么内容,让“我”爱不释手了呢? 2.要能在一座孤岛上生活28年需要什么?这些东西都是现成的吗?鲁滨逊是怎样获得生活的必需品的呢? 3.汇报交流,理解鲁滨逊的聪明机智与坚强毅力 (1).一开始鲁滨逊以什么为生,他做了些什么? (2).这些食物非常有限,为了维持生活鲁滨逊又做了些什么? 4.读到这里,你觉得这部小说的内容有吸引力吗?你还想了解些什么? | 1.学生读课文思考。交流。 2.学生仔细阅读课文的第八至十二自然段,画出能够体现鲁滨逊聪明机智而又具有坚强毅力的词句,多读几遍。 3.讨论,合作解决问题。 4. (1).鲁滨逊在岛上的生活怎样? (2).他的生活幸福吗? | 总结鲁滨逊形象的特征,明确鲁滨逊为什么值得男孩学习,分析课文题目之所以成立的原因。 | |
三、体会“我”的感受 | 1.读书要读出自己的感受,课文中吴缅读了这本书后有什么感受呢? 2.理解“名言” (1).吴缅喜欢上了书中的一句名言,这句名言的内容是什么?“我”是怎样理解的呢? (2).我们的大家是怎样理解这句名言的呢?能不能结合自己的经历或者读过的书来说说自己的理解。 3.除了理解一些名言的意思外,吴缅在读书过程中就慢慢在心目中勾画出鲁滨逊的样子,让我们来读一读课文的十四节。 | 学生思考,回答。 1.感受。 (1).很喜欢迪福在书中的名言。 (2).非常喜欢鲁滨逊这个人物。 2.一个具有大无畏冒险进取精神的人,即使在恶劣的环境中,也终将成为一个成功者,一个英雄。 学生自由交流。 3.读一读课文的十四节。描述鲁滨逊的样子。 | 能谈谈自己的收获。理解“害怕危险的心理比危险本身还要可怕一万倍”的含义。 | |
四、理解课题,深化感悟 | 1.吴缅为什么要把这本书珍藏起来,传给儿子呢? 2.吴缅的爷爷为什么要把书传给他的爸爸,他爸爸为什么又要把书传给吴缅呢? 3.课文为什么要以“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为题目?这本书女孩子不能读吗? | 学生思考,交流。表述自己的看法。 | 明确鲁滨逊为什么值得男孩学习。 | |
五、读写结合,促进发展 | 1.这篇课文不仅是一篇日记,而且是一篇非常优秀的读书笔记,学习了课文我们能不能说说这篇读书笔记主要是围绕哪些方面来展开的? 2.我们也选择一本书,认真阅读,围绕这三个方面尝试写一篇读书笔记,准备开一个读书报告会。 | 1.书的来历。 2.主要内容。 3.读后感受。 | 能明确写作特色,学会写读书笔记。 | |
板书设计 | ||||
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 《鲁滨逊漂流记》 爷爷→爸爸→我→……世代相传 害怕危险的心理比危险本身还要可怕一万倍 坚强的人生 |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www.lspjy.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