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过程 | |||
教学环节 | 教师活动 | 预设学生行为 | 设计意图 |
组织教学: 发声练习: 复习歌曲 | 一、师生问好。 二、发声练习: 1、跳音练习; 2、连音练习; 3、有感情的演唱《送别》。 三、复习歌曲《银杯》: 四、新课教学《筷子舞》: 1、导入新课:由蒙古族民歌《银杯》浓郁的地方音调特点,引入蒙古族舞蹈特点。 2、教师介绍:筷子舞的特点。 3、播放《筷子舞》视频。 5、教师介绍《筷子舞》: 6、出示节奏。 7、教师范读两遍,指出难点,提示学生读法。 8、重点练习第二乐句。 空拍:两手分开;八分音符:敲击筷子。 9、教师演奏旋律。 10、教师慢速弹奏旋律。 11、熟悉后,用稍快的速度演奏。 教师说明:速度变化和音乐情绪的关系。 五、拓展: 1、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复习蒙古族舞蹈基本动作。 2、教师弹奏旋律。 六、小结本课,下课。 | 按要求发声练习。 有感情的歌唱。 要求: (1)观察蒙古族舞蹈中肩、臂和手腕的动作特点。 (2)筷子的敲击方法。 学生举手回答。 师生一起划拍读节奏。 学生说一说筷子的演奏方法。 学生试敲击筷子。 学生默读节奏,熟悉旋律。 学生齐读节奏。 要求:整齐、干净。 跟琴慢速敲击筷子。 加入铃鼓和堂鼓的演奏,说明演奏方法。 学生说一说蒙古族舞蹈的基本动作。 学生表演。 一部分学生敲击筷子,一部分学生表演。 | 课堂常规要求。 用学生熟悉的课外歌曲当作课前音乐,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快乐、轻松,同时把蒙古氛围也带进来了。 拓展音乐视野。 师生互动。 培养学生的节奏感。 多层次练习。 丰富音乐视野。 |
筷子舞 难点节奏————————————————————— |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www.lspjy.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