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过程 | ||||
教学环节 | 教师活动 | 预设学生行为 | 设计意图 | |
一、复习引入 | 1、找最小公倍数 (1)请同学们说说求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和步骤。 (2)求12和18的最小公倍数。 2、同分母、同分子分数大小的比较。 3、引入新课 (1)让学生观察教材上的图片,教学楼占校园面积的,操场占校园面积的,试着比较操场和教学楼谁占的面积大? (2)引导学生观察和,并提问:它们是同分母的分数还是同分子的分数? | 学生根据找最小公倍数的方法,集体回答,并说出主要步骤。 学生运用找最小公倍数的方法,得出12和18的最小公倍数。 学生回答:同分母的分数相比较,分子大的分数大;同分子的分数相比较,分母大的分数反而小。 发现并回答:既不是同分母也不是同分子的分数。 | 复习找最小公倍数的知识,为后面的“通分”做铺垫 复习对分数比较已有的认识,方便引入不同形式的分数该如何比较 引导学生发现既不同分母也不同分子的分数,思考该如何进行比较这种分数的大小。 | |
二、学习新课 | (3)教师总结:有些分数它们既不同分母也不同分子,我们要依据什么来比较它们的大小呢?学习了这节课的内容我们就能够轻松解决这个问题。(板书给出课题——分数的大小。) 1、学生自主探究 同学们用两分钟时间,通过折纸、画图、想象、语言表达等方法,来验证自己的判断是否正确。(学生讨论、探究,教师巡视指导。) 2、小组交流,全班反馈。 让学生在小组中进行交流,说一说自己的思考过程,然后教师再组织,进行全班反馈。 3、归纳、总结。 (1)引导提问:什么样的分数容易比较大小?应该选用哪一种方法?分母、分子的变化要根据什么? | 学生开始讨论、折纸或画图验证自己的想法。 学生根据不同的想法,总结出不同的比较方法: (1)画图比较; (2)折纸比较; (3)先化成分母相同的分数,再进行比较; (4)先化成分子相同的分数,再进行比较。 学生讨论并回答:同分母的分数容易比较;可以化成分母相同再比较;分数的大小要保持不变。 | 引出课题,开始新课。 有效发挥学生的思考能力,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积极为学生创设主动学习的机会,使学生乐于、善于自主学习。 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便于引入通分,并让学生明白通分的要点(分数的大小不变、分母相同)。 | |
三、课堂活动 四、练习巩固,加深理解 五、回顾总结,学习评价 | (2)通分的概念:把分母不相同的分数化成和原来分数相等、并且分母相同的分数,这个过程叫作通分。 1、将5/6和8/9通分,并与同学交流自己的做法。 2、我们运用了多种分数大小的比较方法,当遇到不同的情形时,该怎么样进行比较?谁能完整地说出来?(引导总结,针对学生的回答给予肯定) 布置学生完成课本P54页的“练一练”1、2、3题。 回顾一下,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你有什么想法或体会? | 1、用6和9的公倍数54作分母,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把分数化成45/54和48/54再进行比较; 2、用6和9的最小公倍数18作分母,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把分数化成15/18和16/18再进行比较。 总结:两个分数比较大小,同分母分数比较大小,看分子,分子大的分数大;同分子分数比较大小,看分母,分母小的分数大;异分母分数通分后按分母相同的分数或分子相同的分数的比较方法进行比较。 运用所学知识,完成练习。 学生回顾所学知识,并评价自己的学习。 | 引导学生探索交流通分的方法,根据数字特点灵活运用,同时比较两种方法,让学生知道,通分一般以最小公倍数作分母。 通过做练习巩固,加深对通分的理解,并能灵活运用通分来比较分数的大小。 能使学生很好的去记忆和巩固所学习的新知识。 | |
板书设计 | ||||
分数的大小 1/4=9/36,2/9 =8/36, 1/4=2/8, 9/36 > 8/36, 2/8 > 2/9, 所以1/4 > 2/9。 所以1/4 > 2/9。 通分的含义:把分母不相同的分数化成和原来分数相等、并且分母相同的分数,这个过程叫作通分。比较分数大小的方法: 1、分母相同的几个分数,分子大的分数较大。 2、分子相同的几个分数,分母小的分数较大。 3、分母和分子都不相同的分数,先通分,化成分母相同的分数,再比较大小。 |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www.lspjy.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