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过程 | ||||
教学环节 | 教师活动 | 预设学生行为 | 设计意图 | |
情境导入 | 1、大家听过乌鸦喝水的故事吗?乌鸦用什么办法喝到瓶子里的水呢? 2、大家觉得乌鸦怎么样? 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我们就可以解释乌鸦聪明在哪了。 板书课题 | 叙说乌鸦喝水的故事 | 通过“乌鸦喝水”的故事,学生不仅能体会到乌鸦的聪明,而且初步体验到石子占有一定的空间。 | |
探究新知 | 1、教学例6 (1)出示两个完全一样的杯子,左杯盛满水,右杯放入一个柿子,将左杯中的水倒入右杯。(倒水前让学生预测结果) 问:为什么会剩下一些水,这个柿子所占的空间与剩下的水所占的空间有什么关系吗? | 预测结果:右杯还剩下一些水。 柿子占去了一部分空间。 它与剩下的水所占有的空间大小相等。 | 使学生体会到物体是占有空间的。 | |
(2)出示两种大小不同的水果(柿子、小沙梨),装入两杯中,倒满水。 问:那个杯子里的水多?如何验证。 | 猜想:装有柿子的杯水少,装有小沙梨的杯水多。 验证:把杯中的水果取出。 | 使学生体会物体到占据的空间有大小 | ||
(3)出示书本P19页最下面的插图:问:这3个水果,哪一个占的空间最大?把它们放在同样大小的杯中,再倒满水,哪个杯子里水占的空间大? | 观察,比较,得出结论。 | 使学生体会到物体大的占据空间大,物体小的占据空间小。 | ||
(4)揭示体积的意义 | 根据体积的意义,举例比比两个物体体积的大小 | 感觉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体积的意义 | ||
2、教学例7 (1)出示P20页的插图。 问:你能看出哪个盒子里的书的体积大一些?(告诉学生什么是容器) (2)揭示容积的意义。 问:这两个盒子,哪个盒子的容积大,为什么? | 观察、比较后,判断左边盒子里的书的体积大一些。 能装书的体积大,盒子的容积就大。 | 使学生体会到容积的大小是通过所容纳物体的体积显示出来。 | ||
3、教学“试一试” 出示两个大小不同的玻璃杯,问:你能想办法比一比谁的容积大吗? | 说出比较方法,再动手操作进行验证。 | 体会玻璃杯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就是玻璃杯的容积,知道容积的大小是可以比较的。 | ||
巩固练习 | 练一练第1、2题 练习五第1、2、4题 | 根据题意,作出判断,并说明原因。 | 通过练习,加深学生对体积与容积意义的理解,并能正确运用这一概念,去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 |
全课总结 |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能说说乌鸦运用了什么知识喝到了水? 2、你还有些什么收获? | 发表自己的意见,说出收获的知识。 | 让学生体会生活中蕴含着的数学知识,并对所学知识进行梳理、总结。 | |
板书设计 | ||||
体积与容积的意义 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 容器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叫做这个容器的容积。 装满的情况下 |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www.lspjy.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