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过程 | ||||
教学 环节 | 教师活动 | 预设学生行为 | 设计意图 | |
一、激趣导入 | 1. 同学们,每个人每天都会说很多话,有谁统计过自己一天讲了多少句话?然而话不在多,而在于精,有一个诗人要说的这句话说出就是“祸”,能点着火,它缄默了五千年。这个诗人是谁?这究竟又是怎样的一句话呢?(板书课题,读课题) 2. 读一读学习链接,简单介绍作者闻一多。(再由学生补充说出自己搜集到的资料,师作简单补充) | 学生在问题的吸引下有了主动参与学习的想法,想要在课文中寻找答案。 学生读学习链接并整理交流搜集到的资料。 | 第一个问题是从这句话的不同寻常之处导入新课,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帮助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产和生浓厚的阅读和学习兴趣。第二、三个问题的设计是为了引出下一环节的学习。 让学生了解作者和历史背景,以便对全诗有更好的理解。 | |
二、朗读感悟,学习生字词 | 1.自由读课文,读通读顺,看谁读得认真、投入。 认读生字。 2. 指名朗读课文。检查学生练读情况。 3.找出不理解的词语或句子。 4. 交流学习理解词语“缄默、霹雳、铁树开花”的意思。 | 学生练习读课文。 学生朗读课文。 学生能通过阅读课文找出不理解的词语或句子。 学生联系上下文,利用工具书理解个别难懂词语的意思。 | 让学生有充裕的时间充分练读。熟悉文本。 检查学生自学,了解学生对课文的熟悉情况,以便更好地进行教学。 不动笔墨不读书,让学生找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 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 考查学生独立阅读及理解词语的能力。 | |
三、品读感悟 | (一)学习第一小节 熟读第一小节思考后: 1. 说说:诗中讲到的“一句话”是什么话? 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习重点语句,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 齐读: 别看五千年没有说破, 你猜得透火山的缄默? | 学生画出句子“咱们的中国。”并读一读。 学生读中体会。 小组合作学习交流讨论。 | 抓住诗歌的主线感悟诗歌内容。 学生在朗读中既获得了自己独特的情感体验,又学习了一定的朗读技巧,把握了诗人的情感脉动, 为下一环节的顺利实施做好了准备。 | |
齐读: 说不定是突然着了魔,晴天里一个霹雳,爆一声:“咱们的中国!” 指名读,读出激昂的语气。 “说出就是祸”? 为什么说这句话“能点得着火”? (小组合作探究) 指名汇报。 学生自由练读。 师:“不要发抖,伸舌头顿脚”是什么意思? 学生讨论。 师简介时代背景——1925年闻一多留美回国,看到的是封建军阀统治下的黑暗现实和民不聊生的景象。 分男女读诗。 | 带着火山爆发、晴天霹雳的声势读第一节。 学生明白作者的写作意图后更充分读诗。 读句子。 | 让学生有多种形式的读,在读中理解,在读中品悟,在读中升华。 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在合作学习中 寻找答案,共同进步。 简介时代背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 在读中体会 | ||
3. 学习课文第二小节。交流: 这一小节诗人想告诉我们什么? 4. 同桌有感情地互读课文。 5. “不要发抖,伸舌头,顿脚”是什么意思? 6、分小组读第二节诗。 7、全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 学生以各种方式多次读诗。 学生尽情朗读。 | 读中感悟 | ||
四、 诗歌延伸 | 师配乐诵读闻一多诗《祈祷》。 | 让学生在听读中感悟闻一多先生的诗的美。 | 拓展阅读丰富学生的知识面,提升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 |
五、朗读全诗 | 诗人闻一多那深沉的爱国激情在我们心中燃烧,让我们把这份激情化作学习的力量,共同建设——“咱们的中国!” 展示读《一句话》。 | 学生感情朗读诗歌 | 读中升华情感,让学生产生浓浓的爱国情。 | |
六、作业 | 1、背诵《一句话》这首诗。 2、课外搜集选读闻一多的诗。 | 学生可选做第2题作业。 | 体现层次教学理念,分层布置作业,落实知识目标,发展学生兴趣,提高学生能力。 | |
板书设计 | ||||
说出就是 祸 20* 一句话 “咱们的中国!” 爱国 (闻一多) 能点得着 火 |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www.lspjy.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