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标题: 语言文字知识与小学语文教学 [打印本页]

作者: jyw    时间: 2009-1-24 08:44
标题: 语言文字知识与小学语文教学

古诗的分类







小学语文课本中有“古诗两首”或“古诗三首”这类课文。“古诗”是个含义非常广泛的词语。广义的“古诗”,泛指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所有诗歌作品。小学语文课本中的古诗绝大部分是律诗和绝句,但古诗不等于律诗、绝句。通常所说的“古诗”,包括“古体诗”和“近体诗”两大类。古体诗是唐代人对唐代以前诗歌的称说,包括汉魏六朝各种形式的诗歌,如汉魏乐府、南北朝民歌、六朝文人诗、杂体诗。古体诗的共同特点是每首句数不限,字数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杂言多种,不讲究平仄对仗。唐朝以后的人仿照古诗的形式所写的诗歌也叫古体诗,一般称为“古风”。近体诗是同古体诗相对的诗歌体裁,是唐代出现的格律诗,分为律诗和绝句。近体诗中的律诗格律严格,篇有定句(每首八句),句有定字(五字或七字),字有定声(平仄相对),联有定对(中间两联对仗)。



小学语文课本中的古诗,绝大部分是近体诗,即律诗和绝句,也有少量的古体诗,例如《鹅》,是古代童谣,属于古体诗的杂体诗一类。




作者: jyw    时间: 2009-1-24 08:44
下面的古诗分类表可供参考。


  古诗类别
         包括的诗歌种类
  古体诗








汉魏乐府

南北朝民歌

六朝文人诗

杂体诗
古风(唐朝以后的人仿照古诗所写的诗歌)
  近体诗








律诗
五方律诗
七言律诗
排律(每首十句以上)
绝句
五言绝句
七言绝句

作者: jyw    时间: 2009-1-24 08:45
律诗和绝句的区别



聂在富



唐代出现的格律诗,分为律诗和绝句。律诗格律严格,篇有定句(每首八句),句有定字(五字或七字),字有定声(平仄相对),联有定对(中间两联对仗)。



绝句同律诗的区别,最明显的是句数不同,绝句每首四句,通常有五言、七言两种,简称五绝、七绝。绝句的平仄对仗没有律诗那么严格。唐朝以前的绝句叫做古绝句,押韵平仄对仗都较自由;唐朝以后的绝句称为近体绝句,大部分也不讲究对仗,称作散体,如贺知章的《回乡偶书》:“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有的绝句像律诗的一半,格律同于律诗的前四句、后四句或中间四句。同于律诗前四句的,后两句对仗,如孟浩然的《宿建德江》:“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同于律诗后四句的,前两句对仗,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同于律诗中间四句的,前后两句都对仗,如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作者: jyw    时间: 2009-1-24 08:45

出塞·入塞·塞上曲·塞下曲



聂在富



古诗篇名有“出塞”“入塞”“塞上曲”“塞下曲”等,这些名称有什么区别呢?



出塞、入塞、塞上曲、塞下曲中的“塞”指边界的险要之处,在古诗中专指古代中国北方边境地区。《出塞》本来是汉代武帝时的音乐家李延年根据西域音乐创作的乐曲,后来诗人按照《出塞》的曲调创作的歌词也叫“出塞”。到了唐代,“出塞”发展成为一种专写边塞生活的诗歌体裁。



出塞、入塞、塞上曲、塞下曲是属于同类型的诗歌,因诗题不同而在内容上略有差别。出塞主要表现将士从内地出征到边塞去的内容,入塞主要表现将士从边塞返回家乡的内容,塞上曲和塞下曲主要表现将士边塞生活的内容。


作者: jyw    时间: 2009-1-24 08:45
古诗的行数与句数



聂在富



有的教师问:小学语文课本中的古诗大部分是四行,一般说是四句。第一行和第三行后面是逗号,也算一句吗?



小学语文课本中的古诗,大部分是近体诗(格律诗)的绝句,也有少量的律诗或古体诗(乐府古题、古风等)。在有关格律诗的论述或赏析著作中谈到绝句,都说每首四句;谈到律诗,都说每首八句,这是没有疑义的。可是,一首绝句都是用两个句号,一首律诗都是用四个句号,为什么不用四个或八个句号呢?既然用了两个或四个句号,又为什么不说是两句或四句呢?



古诗(特别是格律诗)的共同特点是形式整齐、音韵和谐。一般用两个句子构成一个意义单位,在格律诗中叫做一联。一联的上句叫做出句,下句叫对句。律诗的中间两联还要求对仗,绝句和古体诗不要求对仗,但是上句和下句在意思上要紧密相关,或并列,或承接,或因果,读起来一气贯通。古代诗文本来都是没有标点符号的,现在的逗号、句号都是今人加上的。为了体现出古诗的上述特点,今人在为古诗加标点符号时就在上句后面加逗号,在下句后面加句号。假如上下句后面都加句号,读起来就要作较大的停顿,那样就破坏了贯通的语气,割裂了紧密相连的内容,或者延缓了节奏,表现不出古诗的和谐韵律。



逗号虽然不是句子的语法标志,可是它通常用来表示复句中分句之间的停顿。格律诗中一联的出句与对句、其他古诗中的上句与下句,大体相当于现代汉语复句中的两个分句,又比复句的

作者: jyw    时间: 2009-1-24 08:45
“鹳鹊”还是“鹳雀”



聂在富



唐代诗人王之涣的五言绝句《登鹳雀楼》,原来的课本是《登鹳鹊楼》,为什么要把“鹊”改为“雀”呢?



王之涣的五言绝句《登鹳雀楼》,唐诗选本有的写成《登鹳雀楼》,也有的写成《登鹳鹊楼》(如《唐诗三百首》),所以过去的课本曾以《登鹳鹊楼》为题。但在史书中只有“鹳雀楼”,而无“鹳鹊楼”的名称。如宋代沈括《梦溪笔谈》记载:“河中府(即今山西永济县)鹳雀楼三层,前瞻中条,下瞰大河。”《辞源》中也只有“鹳雀”和“鹳雀楼”的词条。现在多数有影响的唐诗选本,如《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唐诗一百首》(上海古籍出版社)等都是以《登鹳雀楼》为题,所以新编的义务教育教材把《登鹳鹊楼》改成了《登鹳雀楼》。



“鹊”,专指喜鹊;而“雀”,既指麻雀,又泛指小鸟。“鹳雀”,按《辞源》的解释是小型水鸟,由此也可以看出,写成“鹳雀”更合理些。


作者: jyw    时间: 2009-1-24 08:46

“两个黄鹂”和“两只黄鹂”



聂在富



有的教师问:杜甫《绝句》有“两个黄鹂”,为什么不用“两只”?



作量词用的“只”,简化前写作“隻”,在古代汉语中主要有以下三种用法,而用作量词的情况就比较少见。



一是作形容词,意思是“单一的”,专指“鸟一只”。《说文解字》对“隻”的解释是:“隻,鸟一枚也。”也表示“孤单”的意思,如:“两世一身,形单影只。”(韩愈《祭十二郎文》)



二是作名词,表示单数时间,如“肃宗而下只日临朝咸,双日不坐。”(《宋史·张洎传》)



三是作动词,意思是“变为单一”,如,“如被翰林鸟,双栖一朝只。”(潘岳《悼亡》)



杜甫《绝句》中用“个”不用“只”,大概一是因为古代很少用“只”(隻)表示事物的量,二是因为“个”是仄声,与下句平声的“行”相对,比较协调。



作者: jyw    时间: 2009-1-24 08:46

“乡音无改鬓毛衰”的“衰”怎么读



聂在富



贺知章的诗《回乡偶书》中 “乡音无改鬓毛衰”的“衰”,有人主张读shuāi,也有人主张读cuī,说这样读才押韵。到底应当怎么读?



“乡音无改鬓毛衰”的“衰”应当读shuāi,理由如下:



一、“衰”读cuī的音,在古代汉语中,一是表示用粗麻布制成的毛边丧服,二是表示由大到小依照一定的标准递减,如衰序(按一定比数递减的次序)。在现代汉语中“衰”读cuī的音要写作“缞”,只表示“丧服”的意思。这样的意思当然与“鬓毛衰”的意思不相吻合。



二、“衰”读shuāi,基本意思是衰老、衰落、衰残、衰败等,人老时鬓发疏落变白,也是一种衰残的现象,古代称作“衰白”,疏落变白的鬓发古诗文中称作“衰鬓”,如,“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陆游《剑南诗稿》)



三、在现代汉语中,“衰”与“回”“来”不押韵,但在上古音韵中,“回”“衰”“来”属于同一个韵部(微部)。



作者: jyw    时间: 2009-1-24 08:46
“知有儿童挑促织”中的“挑”的词义和声调



聂在富



“知有儿童挑促织”中的“挑”是什么意思?应当读第一声(阴平),还是读第三声(上声)?



“知有儿童挑促织”中的“挑”是挖取的意思,应该读上声。捉促织要在夜晚,提着灯在草丛墙角处搜寻。促织在洞里或砖缝、石头缝里时,就要用草棒之类挑出来。南宋词人张镃在《满庭芳·促织儿》写道:“儿时曾记得,呼灯灌穴,敛步随音。任满身花影,独自追寻。”生动描写了儿童夜晚捕捉促织的情景。



教材说“捉促织”,是说的全句的大意,不是单独对“挑”字的解释。


作者: jyw    时间: 2009-1-24 08:46
“更著风和雨”中的“著”的读音



聂在富



此句出自陆游《卜算子·咏梅》,这里的“著”读zhuó,它是“着”的本字。意思是“附着”“附加”。在这里是“又加上”的意思。梅花在黄昏时分已经够寂寞孤独了,偏偏在这时候又刮起风,下起雨(加上了风和雨)。“更著”表现了梅花的艰难处境。


作者: jyw    时间: 2009-1-24 08:46

“白日依山尽”解



聂在富



“白日依山尽”(《登鹳雀楼》)中的“白日依山尽”,有的说是指西沉的落日,有的说是指当空的太阳。到底应当怎样理解呢?



《登鹳雀楼》诗为众人所熟知,凭着读后的第一印象,就在脑海中构想出一幅长河落日的壮丽图画,对于第一句,一般都认为是写落日的。但是也有一些人认为“白日”不是指落日,“依山尽”也不是指太阳落山,理由是:“落日”是红色的,不能称作“白日”;“依山尽”之山指中条山,在鹳雀楼之东南,太阳不会向东南方向落下。课堂上曾发生过这样的事情:一个学生举手发问:“老师,太阳落山时,都是红红的,这首诗为什么写‘白日’依山尽呀?应该是‘红日’依山尽呀?”老师张口结舌,不知所措,瞪圆了眼睛对着学生吼道:“捣什么乱?王之涣不如你,怎么没见你的诗歌选入课本呀!”



看来要正确理解“白日依山尽” 的意思,必须弄清“白日”和“依山尽”之“山”的含义。



“白日”就是太阳,早晨的朝阳、正午的骄阳、傍晚的夕阳,都是“白日”。 这首诗中的“白日”就是指“落日”,“白日依山尽”就是太阳快要落山了。在古代诗词中把将要落山的太阳称作“白日”者,在王之涣前后都大有人在,如:



①白日沦西阿,素月出东岭。(陶渊明《杂诗》,意思是:太阳从西山落下去,月亮从东岭升起来。)



②漠漠轻阴晚自开,青天白日映楼台。(韩愈《同水部张员外籍曲江春游寄白二十二舍人》,意思是:薄薄的阴云在傍晚时分消失了,蔚蓝的天空和明亮的太阳映照着楼台。)



在这两首诗中,明确指出时间是“晚”、是“沦西阿”之时,因此诗中“白日”系指“落日”是有依据的。



把“白日”解释为“当空的太阳”的人,没法解释当空的太阳怎么会“依山尽”,于是只好含混其词,说“前瞻中条,只见太阳好像依傍着落下,极言山势之高大”,还有的说“山区的太阳落山早,落山时,阳光还较强烈,所以太阳是白的”。这些解释太牵强。



有人也认为“白日”应当解作落日,但认为“依山尽”之“山”是中条山,解释起来也遇到了矛盾:西边的落日怎么能依傍着东边的中条山落下去呢?看来,弄清“山”之所指是更为关键的问题。



有注释者把“依山尽”之山解作中条山,根据是宋代人沈括《梦溪笔谈》中的一段话:“河中府鹳雀楼三层,前瞻中条,下瞰大河,唐人留诗者甚多。”其次还根据鹳雀楼之西为渭河平原,认为不可能有山。其实,以上两点都不足以成为“依山尽”之山是中条山的根据。鹳雀楼东南方向确有中条山,但相距并不近,西面地处黄土高原与秦岭之间,不远处有华山,因此不能断定西面无山。虽然不能断定“依山尽”之山是确指鹳雀楼西面某山,但可以认为是远处某座不知名的山岭或山峰。也可以认为“依山尽”就是太阳向西落下去的的意思,诗人不一定看到某山,正如“黄河入海流”是向东流去并没有看到大海一样。平日常说“太阳落山”“日落西山”并不一定看到山,更不一定确指某山。因此,没有理由肯定“依山尽”之山是中条山。“白日依山尽”的意思就是太阳西沉,就要落山了。


作者: jyw    时间: 2009-1-24 08:47
“欲穷千里目”释疑



聂在富



对“欲穷千里目”(《登鹳雀楼》)一句,许多参考书的解释不一致,而且词语解释和全句的翻译对不上号。



正确理解和翻译这个诗句,既要准确解释“穷”“目”和“千里目”的含义,又要弄清楚这个诗句的语序特点。“穷”在古代汉语中经常用作动词,表示“穷尽”的意思,如“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龚自珍《病梅馆记》)“复前行,欲穷其林。”(陶渊明《桃花源记》)在“欲穷千里目”这个诗句中,“穷”就是一个动词,词义是“穷尽”,它带的宾语是被“千里”间隔开的“目”。“穷目”在古代汉语中是一个常用语,意思是“尽目力所及以远望也”,如:“极眺入云表,穷目尽帝州”(鲍照《代阳春登荆山行》),“穷目极望,不见所识”(苏轼《报李陵书》)。



关于“目”字,过去有的参考书解释为“看”,有的解释为“眼睛”,这两种解释都不适合。“目”字在古汉语中可以活用,作“看”讲,但这样活用要带上宾语,如“范增数目项王”(《史记·鸿门宴》)。这里的“目”没有带宾语,不是“看”的意思,也不能解释为“眼睛”,正确的解释是“目力”,“穷目”就是“穷尽目力(看)”。在古代汉语中与“穷目”相近的词语还有“极目”,如“极目远望”,“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毛泽东《水调歌头·游泳》)。



古诗的句子受到节拍、平仄和字数等影响,往往要对正常语序作些调整,或省略某些成分,采用变式句或省略句的形式。“欲穷千里目”按正常语序并补充出省略的成分就是“欲穷目(于)千里(之遥)”。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要想凭借目力之所及,看尽千里之远的景物”或“要想凭借眼力,看尽很远很远的景物”。



作者: jyw    时间: 2009-1-24 08:47

“万里船”解



聂在富



对杜甫《绝句》中“门泊东吴万里船”一句,各种教学参考资料的解释很不一致。到底应当怎样理解呢?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是一个很工整的对仗句。出句“西岭千秋雪”和对句“东吴万里船”都是名词性的偏正结构。“西岭千秋雪”就是西岭的千年积雪,“东吴万里船”就是(来自)东吴的万里航船。



另外,“万里船”还同“万里桥”有关。“万里桥”原名“长星桥”,系战国时李冰所造“七星桥”之一、诸葛亮为出使东吴的费祎送行时,曾说:“万里之行始于此。”遂改名“万里桥”。清代人吴景旭说:“门泊东吴万里船,此桥正为吴人设。”意思是“万里桥”是专为吴人航行西蜀而设置的码头。既然桥是万里桥,那么在这里停泊的船也就叫做万里船。“万里船”就是万里航行的船,或航行万里的船。


作者: jyw    时间: 2009-1-24 08:47

“天色晚”还是“秋色晚”



聂在富



杜牧《山行》中“停车坐爱枫林晚”的“晚”,有的认为是“天色晚”,有的认为是“秋色晚”。应当怎样理解呢?



《山行》描写晚秋景色,点明时令的词语是“寒山”和“霜叶”,不是“枫林晚”的“晚”字。



“晚”的本义是“日暮之时”,可以单独表示“傍晚”的意思,不能单独表示“晚秋”的意思。很明显,“枫林晚”的“晚”字就是“天色晚”的意思。



有人说,《山行》运用了对比手法──晚秋与早春对比,只有把“枫林晚”的“晚”字解作“晚秋”,才能构成对比。诗中确有对比,是“霜叶”和“二月花”对比,但不能离开表达对比的诗句硬把“枫林晚”拉过来同“二月花”去对比。



有人说:“枫林晚”既然是“傍晚”,何以还要“远上”?这是没有正确理解“远上”造成的误解。这里的“远上”并非诗人要攀登而上,而是表示“石径”的走向,是从山下曲曲折折延伸到山上的意思。



还有人说:“枫林晚”既然是“傍晚”,何以还有“白云”?这也是一种误解,诗人并不是傍晚才来山中漫游,而是到傍晚还不愿离去。况且,“白云生处”是指山顶高处,不一定当时存在着白云。



“枫林晚”,晚霞映照着霜叶,正是这艳丽的景色使诗人流连忘返,停车观赏。


作者: jyw    时间: 2009-1-24 08:47
“杨花”与“柳絮”



聂在富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韩愈《晚春》)其中“杨花”为什么解作“柳絮”?



在古代诗词中,“杨花”都是指柳絮,无一例外。形成这一语言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两点。



其一,古代“杨”与“柳”可以统称。杨树与柳树同属杨柳科树木,《说文解字》对“杨”的解释是:“杨,蒲柳也。”对“柳”的解释是:“柳,小杨也。”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也说:“杨枝硬而扬起,故谓之杨;柳枝弱而垂流,故谓之柳。盖一类二种也。”由此可知,古代“杨”与“柳”通名,即“柳”可以称作“杨”,如“家家泉水,户户垂杨”。但在古代诗词中只有以“杨”称代“柳”的情况,没有以“柳”称代杨树者。“杨柳”都单指柳树,并不是杨树和柳树;“杨花”都专指柳絮。



其二,柳树是古代诗词的重要题材,而杨树则极少见于诗词。柳树常植于河边路旁或庭院中装点风景,以其婆娑的姿态、翠绿的颜色、柔软的枝条和早春萌发的特征深得文人喜爱,成为诗词特别是春景诗词常见的题材。在一些颇具影响的诗篇里很早就以“杨柳”指称柳树,以“杨花”指称柳絮。如,“昔我往矣,杨柳依依。”(《诗经·采薇》)“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新年鸟声千种啭,二月杨花满路飞。”(庾信《春赋》)“杨花落尽子规,闻到龙标过五溪。”(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后来的诗人也都这样沿用,于是在古代诗词中形成了以“杨柳”指称杨树、以“杨花”指称柳絮的固定说法。


作者: jyw    时间: 2009-1-24 08:48
“燕山”和“燕然山”



聂在富



《马》诗中“燕山月似钩”中的“燕山”,有的参考书说是指现在河北省北部的燕山,有的说是指蒙古人民共和国境内的杭爱山(又名燕然山)。到底哪种说法正确呢?



应当是指现在河北省北部的燕山。作为山的名字,“燕山”在我国古代以至现代都只有一个。蒙古人民共和国境内的杭爱山,我国古代称为燕然山,不称燕山,在唐诗宋词中说到杭爱山时都称作“燕然”,如“萧关逢侯骑,都护在燕然”(王维《使至塞上》);“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范仲淹《渔家傲》)。



燕山地处古代幽州,也是边关要塞。据史书记载,燕山一带自汉末魏初,一直为外族所占,因其地处偏远、征戍不绝,所以常常把它当作边塞的代称。作者李贺所处的贞元、元和之际,正是唐代藩镇作乱最为猖獗的时期,而幽州燕山一带又是藩镇肆虐最久、为祸最烈的地方。



认为燕山指燕然山,主要是因为对这首诗的一、二两句“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理解不全面,认为幽州没有“大漠”。其实,这两句只是描写边塞地区的冷峻和肃杀景象,“大漠”和“燕山”都是边塞的代称,并不是实指。



作者: jyw    时间: 2009-1-24 08:48

王安石是“还乡”还是“还京”



聂在富



王安石《泊船瓜洲》诗中“明月何时照我还”的“还”字,该怎样解释?



对于“还”这个词,有人解释为“还京”,说是“表现了诗人罢相还乡时,盼望早日重返京都的心情”。这种解释显然不合理。诗人久别故土,尚在回乡途中,还没有到达家门就想何时重返京都,这种感情与情理不合,同诗人当时的思想感情也不一致。



还有人解释说“表现了诗人回家途中,已近金陵时急于回到家中的心情”。这种解释有两个错误。其一,与历史事实不符。这首诗所写不是“回家途中”,而是“回京途中”。根据史料记载,王安石曾因变法遭到保守党的攻击,于熙宁七年(公元1074年)被罢相,熙宁八年夏历二月被宋神宗重新起用,奉诏还京。回京途中行至瓜洲时,回首故地,留恋江南春色,希望早日归来。“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正是表现了这样的心境。其二,与情理不合。如果真的是在回家途中,既然离家已经很近久不应当有“何时照我还”的感慨,何况“春风又绿江南岸”给人以“何年何月”之感,不是急于在几天之内回到家园的语气。


作者: jyw    时间: 2009-1-24 08:48

怎样理解“钟山只隔数重山”



聂在富



有的教师问:王安石《泊船瓜洲》诗中“钟山只隔数重山”一句,有人解释为“京口和钟山只有数重山相隔”,另有人则解释为“瓜洲和钟山只有数重山相隔”。我们在教学中到底依从哪种解释好呢?



王安石于熙宁八年春天第二次拜相,奉神宗之诏,赴京上任。诗中“钟山”代指诗人家乡江宁(今南京市),因为江宁地处钟山(今南京紫金山)。首句“京口瓜洲一水间”叙写从京口北渡抵达了瓜洲,次句“钟山只隔数重山”,抒发了诗人在瓜洲的船上回望家乡钟山而无限依恋和惆怅的心情──这里离家乡虽然隔了数重山,但毕竟不算很远,在以后的日子里就要步步远离家乡到京城去了,什么时候才能再看到故乡的山河呢?由此可以看出,“钟山只隔数重山”说的是从瓜洲到钟山只隔着几层山,而不是说从京口到钟山。



正确理解这个诗句,还需要注意以下两个事实:



其一,诗题是“泊船瓜洲”,点明了诗人说话的立足点是瓜洲。



其二,瓜洲同钟山(江宁,今南京)虽然一在江北,一在江南,但并不是隔江相对,按地理位置看,钟山在瓜洲的西南方向,相距约百里,其间为宁镇丘陵,有宁镇山脉等山岭,所以说“数重山”。


作者: jyw    时间: 2009-1-24 08:48

“一日还”的“还”字



聂在富



第七册《古诗两首·早发白帝城》有“千里江陵一日还”的诗句。对于“还”字,有的解释为“回到”,诗人是从白帝城出发的,到达江陵怎么能说是“回到”呢?有的解释为“到达”,“还”字有“到达”的意思吗?



“还”字的本义是“返回”“回到”或“回去”的意思。《说文解字》对《还》字的解释是:“还,复也。”古文中有“鸟倦飞而知还”(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予羁縻不得还”(文天祥《指南录后序》)等句子。这首诗说的是从白帝城到江陵,并没有“来回”的意思,为什么要说“还”呢?这与诗的写作背景有关。唐肃宗乾元二年(公元759年),诗人在流放途中得到赦免,返回时写下了这首诗。安史之乱爆发后,永王李璘以抗敌为名在江陵起兵,诗人李白不明事实真相,在浔阳(今九江市)应邀参加了李璘的幕府。李璘失败后,李白获罪遭流放。流放从浔阳出发,溯江而上,离家日远,最终要到荒凉的夜郎(今贵州省桐梓县一带)。当时李白的妻子在豫章郡(今江西省南昌市),诗人在流放途中,天天盼望早日归来,在《赠别郑判官》一诗中说:“我愁远谪夜郎去,何日金鸡放赦回。”遇赦后顺江而下,原路返回,向自己家的方向奔去,所以说“还”。著名学者吴小如先生说:“还,归来也。江陵本非李白的故乡。而‘还’字却亲切得俨如回乡一样。一个‘还’字,暗处传神,值得细细玩味。”(见《唐诗鉴赏辞典》)。



“还”字本身虽然不能直接解释为“到达”,但是,“回到”某地,也就是到达了某地的意思。况且,在这首诗中,作者并没有交代“去而复还”的背景,因此,在讲清“还”字的本义和诗人遇赦而归背景的情况下,把“还”字讲成“到达”也是合理的。全句既可以译为:“一天的时间就回到了相距千里的江陵”,也可以译为:“一天的时间就到达了相距千里的江陵” 。



作者: jyw    时间: 2009-1-24 08:49
“烧不尽”和“吹又生”



聂在富



有的教师问:第三册古诗《草》中有“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诗句。教学参考书解释说:野火只能烧掉草的茎和叶,草根埋在泥土里是烧不掉的。意思是说春草是草根发出来的,这样说对吗?“烧不尽”的是否也包括草的种子?“吹又生”的是草根的芽还是草种子的芽?



参考书的解释不够全面。“草”之所指,范围非常广泛,《现代汉语词典》对“草”的解释是:“高等植物中栽培植物以外的草本植物的统称”。草本植物有多年生的,也有一年生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如芦苇、白茅、荻草、萱草等,它们在春天萌发再生,有的是靠根状茎,有的是靠宿根。根状茎也是埋在泥土里的。一年生草本植物靠种子繁殖,草的种子能够借助风力四处传播。



“烧不尽”的不仅是草的宿根,也包括随风传播的种子,还有埋在泥土里的根状茎。“吹又生”的既有宿根的芽,也有种子的芽和根状茎的芽。



作者: jyw    时间: 2009-1-24 08:49
《示儿》中的“元”和“原”



聂在富



《示儿》中“死去元知万事空”为什么不用“原”而用“元”?



“元”字的本义是“人头”。《左传》中有“狄人归其元”的句子,意思是:狄人把他的头颅送了回来。后来由“头”的意思引申出“第一”“原来”“本来”等意义。“原”字的本义是“水源”,后来引申出“开始”“本原”“原来”“本来”等意义。



“元”和“原”,虽然本义不同,但产生了共同的引申义──“原来”“本来”,《辞源》说:“元,犹原也。”因此,“元”和“原”,在“原来”这个意义上古今都有相互通用的情况,在现代汉语中,“原煤”“原配”,也写作“元煤”“元配”。



《示儿》中“死去元知万事空”,按意思说也可以写作“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是,诗文用字应力避重复,该诗第三句“王师北定中原日”中另有一个“原”字,所以第一句用了“元”字。



作者: jyw    时间: 2009-1-24 08:49

“九州”与“中国”



聂在富



“九州”为什么能代指“中国”?



陆游的诗《示儿》中有“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的诗句。课本对“九州”的注解说“古代把中国分为九州,所以常用九州代指中国”。有些同学问:为什么“九州”能代指中国呢?“九州”具体说是哪九个州呢?



上古时代,我国华夏族建国于黄河中下游地区,以为自己居住的地方居于天下之正中,是中原地区,就把国家的名字叫做“中国”,而把它周围的地方称为“四方”。古人以“九”代指多数。据史书记载,大禹治水的时候将“中国”划分为“九州”,以表示中原地区的辽阔。司马迁在《史记》里说“中国名曰赤县神州,赤县神州内自有九州,禹之序九州是也。”后来人们就用“九州”代指中国。清代诗人龚自珍《己亥杂诗》“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民歌“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等也是用“九州”代指中国。



“九州”是中国古代中原地区九个行政区域的名称。“九州”的名称,说法不大一样,一般都采取《尚书·禹贡篇》的说法,认为“九州”是指:冀州、豫州、雍州、扬州、兖州、徐州、梁州、青州、荆州。


作者: jyw    时间: 2009-1-24 08:49

无·毋·勿



聂在富



有的教师问:陆游《示儿》诗中“家祭无忘告乃翁”句,教学参考书说“无”和“勿”相同,这样解释对吗?



此说欠妥。“家祭无忘告乃翁”中的“无”字是“不要”的意思。在古代汉语中,“无”“毋”“勿”都可以作否定副词,表示“不要”的意思。在表达这一意思时,“无”和“毋”在意义、读音上完全相同,可以通用。因此,“家祭无忘告乃翁”的“无”字可以换成“毋”。“勿”和“毋”虽然基本意义相同,但有两点区别:一是声调不同,“毋”是阳平,“勿”是去声,二是否定语气有轻重不同,“毋”表示“不要”,带有劝勉意味,口气缓和,如“毋庸讳言”“宁缺毋滥”;“勿”表示“不要”,带有强制意味,口气强硬,如“请勿喧哗”“勿谓言之不预”。如果“家祭”句中的“无”换成“勿”,就使诗句中四个去声字(祭、勿、忘、告)连在了一起,读起来很不和谐,语气也不够得体。所以,诗句“家祭无忘告乃翁”中的“无”字只能与“毋”字相通,不同于“勿”。



作者: jyw    时间: 2009-1-24 08:49

古代“邺”城在今何处



聂在富



《西门豹》一课中有“魏王派西门豹去管理漳河边上的邺”的句子。有的词典注明“邺,古地名,在今河南安阳北”;还有的词典说的是在今河北省临漳县西”。为什么有两种不同的解释?“邺”到底在现在的什么地方?



据《辞源》注释,“邺”是古代城邑,春秋时齐桓公始建邺城,战国时期是魏国的国都,汉代设县。故城在今河北省临漳县西。《现代汉语词典》的注释是“邺,古地名,在今河南安阳北”。另据《辞海》注释,“邺”有北、南二城,北城系曹操在旧城基础上增建,在今河北省临漳县西;南城建于东魏初年,在今河南安阳境内。



河北省临漳县和河南安阳市地处河北、河南两省交界处,古代南、北邺城都在临漳和安阳两地之间,所以,两种说法各有所据。但是,西门豹是战国时代人,他被委派去管理的邺城,应当是今河北省临漳县西的邺城,即现在所说的北城,因为当时还没有地处今河南安阳境内的南城。所以,在《西门豹》这一课的教学中,应当按《辞源》或《新华字典》的注释解释邺城,即“故城在今河北省临漳县西”。


作者: jyw    时间: 2009-1-24 08:50

“曰”后面是否一定用引号



聂在富



有的教师问:《学弈》最后一句“曰:非然也。”“曰”既然是“说”的意思,为什么后面没有引号?



这里“曰”字后面的话不是直接引用,不应该加引号。



“曰”不仅有“说”的意思,还表示“为(wéi)”“是”“叫做”的意思,如,“一曰水,二曰火”,“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有时没有实在意义,只用在句首作发语词。



“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是自问自答,问和答都是作者自己的话。这里的“曰”没有实在意义,即使不译出来,也不影响对原文的理解。如果要把“曰:非然也”译出来,可以译作“我说不是这样”、“我看不是这样”或“我认为不是这样”。这里的“曰”可以看作是表示委婉口气的插入语。


作者: jyw    时间: 2009-1-24 08:50

关于“三、百、千”



聂在富



“三、百、千”是三本蒙学教材的合称,下面按成书前后分别简单介绍一下。



《千字文》成书最早,是南朝梁代武帝大同年间(公元535~543)周兴嗣所作。据说,当时武帝为了让他的几个儿子临摹王羲之的字,命令大臣殷铁石从王羲之的字帖中拓出了1000个不重复的字。武帝觉得这些字太零碎散乱,于是就召见他的文学侍从周兴嗣,对他说:“卿有才思,为我韵之。”周兴嗣一夜缀成,鬓发全白。



《千字文》每句四字,两句一联,双句押韵,上下对仗。例如: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



日月盈昃,辰宿列张。



寒来暑往,秋收冬藏。



闰余成岁,律吕调阳。



《百家姓》相传为宋代初年成书,作者不详。全书收录300个姓氏,四字一句 ,两句一韵,如:“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冯陈褚卫,蒋沈韩杨。”



《三字经》是南宋人王应麟所作,后经历代增补。这本识字课本内容十分广泛,“天人性命,地理山水,历代帝王,诸子百家,缕析详明,了如指掌。”人称“袖里通鉴纲目”“小纲鉴”。通篇以三字韵语写成,如: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组成了一套集中识字的“三、百、千”教材,一直沿用到清代末年兴办学堂之前,历时一千四百多年。



与“三百千”并行通用的还有一类杂字课本,内容切近生活实际,注重日常应用,能满足中下层社会人家子弟记账写信的需要。例如《山东庄农杂字》,开头是:



人生天地间,庄农最为先。



要记日用账,先把杂字观。



开冻先出粪,治下镢和锨。



扁担槐木解,牛筐草绳栓。


作者: jyw    时间: 2009-1-24 08:50
是“烁石流金”还是“铄石流金”



聂在富



问:有一个成语叫“烁石流金”,但是我在《新华字典》和《现代汉语词典》中查到的都是“铄石流金”。请问到底是“铄”还是“烁”?



答:这个问题比较复杂,我们还是先来看看各种辞书的解释──



《说文》:“铄,销金也。从金,乐声。”



《汉语大字典》:“铄”有六个义项,第一个是“销熔,熔化。”第六个是“同烁。灼烁,光彩貌。”“烁”有三个义项,第一个是“灼烁,光彩貌。”第三是“同铄,销熔。”



根据以上资料,可以得出如下结论:“铄”的主要词义是“销熔,熔化”,而“烁”的主要词义是“灼烁,光彩貌。”



《辞源》:“铄”的第一个义项是“熔销。”字头下有“铄石流金”词条,语出西汉《淮南子》:“大热铄石流金,火弗为益其烈。”“烁”的第一个义项是“热。”字头下没有“烁石流金”词条。



“流”字字头下有“流金铄石”,也没有“流金烁石”。“流金铄石”语出楚辞宋玉《招魂》:“十日代出,流金铄石些。”



上海辞书出版社《中国成语大辞典》:有“流金铄石”词条,也没有单独的“流金烁石”和“烁石流金”词条,只在“流金铄石”的解释中提到了“烁石流金”,说“烁石流金”语出《水浒全传》第二十七回:“正是六月前后,炎炎火日当天,烁石流金之际,只得赶早凉而行。”



新版《现代汉语词典》:在“铄”字和“流”字字头下既有“铄石流金”,也有“流金铄石”,但两个字头下都没有“烁石流金”,也没有“流金烁石”。在“烁”字字头下只说词义是“光亮的样子”,没有说同“铄”。



根据以上资料,可以得出结论:



A.在先秦典籍中只有“流金铄石”和“铄石流金”,没有“流金烁石”和“烁石流金”。



B.从《现代汉语词典》的注释看,在现代汉语中,“铄”和“烁”在词义上已经有了比较明确的分工,“烁”只表示“光亮的样子”,不再表示“熔化”的意思,因此也就不宜再用“流金烁石”和“烁石流金”。


作者: jyw    时间: 2009-1-24 08:50

“留恋忘返”·“流连忘返”·“留连忘返”



聂在富



问:学生作文中有的用“留恋忘返”有的用“流连忘返”,还有的用“留连忘返”。请问,“留恋”和“流连”“留连”有什么区别?



答:“留恋”和“流连”在词义上有某些相同之处,都有“难舍难离”的意思,但在词义和用法上都有明显的区别。“留恋”的词义是“不忍舍弃或离开”,是一个常用的双音词,词义的应用范围比较广泛,可以表示对人、对事、对物的依依不舍的情感,如“留恋亲人”“留恋学校生活”“留恋故土”;“流连”虽然也有“不忍离开”的意思,但经常要组成成语“流连忘返”才能在句子中使用,而且词义的应用范围比较狭窄,一般只表示陶醉于山水名胜乐而忘返,如朱自清《燕知草序》:“加上绵延起伏的群山,错落隐现的胜迹,足够教你流连忘返。”



“流连”一词以及“流连忘返”的成语都源于《孟子·梁惠王章句下》,原句是:“从流下而忘反,谓之流;从流上而忘反,谓之连。”意思是:从上游向下游游玩,乐而忘归叫做“流”;从下游向上游游玩,乐而忘归叫做“连”。“流连”和“留连”本来是一组异形词,词义相同。《第一批异形词整理表》规定:废除“留连”,保留“流连”。所以,只能用“流连忘返”,而不能再用“留连忘返”。


作者: jyw    时间: 2009-1-24 08:51

“肥胖”与“心宽体胖”



聂在富



问:“肥胖”的“胖”与“心宽体胖”的“胖”字形一样,意思也一样,为什么前者读pàng后者就得读pán?



答:“肥胖”的“胖”和“心宽体胖”的“胖”字形一样,但意义不一样:“肥胖”的“胖”是脂肪多的意思,而“心宽体胖”的“胖”是“安泰舒适”的意思。



作者: jyw    时间: 2009-1-24 08:51

“稀少”和“稀有”



聂在富



问:人教版新课标实验教材二年级上册《活化石》一课中有句话:“中华鲟已成为稀有鱼种了。”有的学生说“稀有”就是“稀少”的意思,我不知道说得对不对。请问:“稀有”和“稀少”有什么区别?



答:“稀有”和“稀少”是一组同义词,都有“不多”的意思,它们的区别主要有以下三点:



①词义重点不同:“稀少”侧重于表示事物出现得少,并不一定是这类事物存在得少,如,“街上行人很稀少”;“稀有”侧重于表示“很少有”“罕见”,即这类事物存在不多,如“熊猫是世界上的稀有动物”。



②语体色彩不同:“稀少”具有中性色彩,用得比较普遍;“稀有”具有书面语、科学术语色彩,常用来表示生物学、地质学、物理学等术语,如“稀有动物”“稀有植物”“稀有原子”“稀有元素”。



③用法不同:“稀少”经常充当谓语,如,“半山以上松柏参天,人烟稀少,十分幽静”;“稀有”经常充当科学术语的定语,如,“铂金是一种稀有金属。”



以上所说的只是大致区别,不是绝对的。比如说,“稀少”不仅可以表示“事物出现得少”,也可以表示“很少有”,如“自然界铂金的储量比黄金稀少”;“稀少”不仅可以充当谓语,也可以充当定语,如“稀少的行人在匆忙赶路”。


作者: jyw    时间: 2009-1-24 08:51

“旋转”的“转”读第几声



聂在富



问:“旋转”的“转”为什么要读第三声而不读第四声?



答:“转”(zhuǎn)表示事物改变位置或方向,基本意义是“改变”“改换”“运动”,“转变”“转脸”“转学”“转移”等词语中的“转”就是这样的意义。



“转”(zhuǎn)的前面加上修饰成分构成双音词“×转”,可以表示各种不同方式的位置变换或运动,如,“翻转”意思是“上下或内外位置交换”,“翻”表示“上下或内外”;“掉转”意思是“改变成相反的方向运动”,“掉”表示“改变成相反的方向”;“逆转”意思是“向相反方向转变”,“逆”表示“向相反方向”。



同样,“旋转”意思是“绕着一个轴或中心作圆周运动”,“旋”表示“绕着一个轴或中心”。所以“旋转”的“转”读zhuǎn。“旋转”两个语素之间不是并列关系,不能解释成“又旋又转”;两个语素之间是修饰和被修饰关系,意思是“旋绕式的运转”。


作者: jyw    时间: 2009-1-24 08:51

“播种”(bōzhòng)和“播种”(bōzhǒng)



聂在富



问:《落花生》中有这样一句话:“我们姐弟几个都很高兴,买种,翻地,播种,浇水,没过几个月,居然收获了。”这里的“播种”究竟应该读作bōzhòng还是bōzhǒng?



答:这个句子中“播种”的“种”应该读作bōzhǒng(上声)。“播种”读作bōzhòng,是“种植”的意思;“播种”读作bōzhǒng(上声),是“播下种子”的意思。这句中的“买种,翻地,播种,浇水”都是动宾式的结构,也说明这里的“播种”是“播下种子”的意思,应该读作bōzhǒng(上声)。


作者: jyw    时间: 2009-1-24 08:52

“蒸汽”与“蒸气”



聂在富



问:“蒸汽”与“蒸气”有什么不同?“水蒸气”能写成“水蒸汽”吗?



答:“蒸汽”不同于“蒸气”。“水蒸气”不能写成“水蒸汽”。



“蒸气”是泛指液体或固体(如水、碘、汞、苯)因蒸发、沸腾或升华而变成的气体。使用时前面要加上与之相关的事物,如水蒸气、苯蒸气、汞蒸气、碘蒸气。



“蒸汽”是特指,水加热到沸点所变成的水汽,气态的水。“蒸汽”特指水的蒸气,义同“水蒸气”,所以不能写成“水蒸汽”。“蒸汽”运用比较自由,它既可以作为语素同别的语素结合成词,如“蒸汽机”“蒸汽机车”,也可以单独成词,如蒸汽洗车。



作者: jyw    时间: 2009-1-24 08:52

“欢度”还是“欢渡”



聂在富



问:学生在作文中用了“欢渡春节”的词语,教师把“欢渡”改成了“欢度”,学生却说某某机关大门上写的就是“欢渡春节”。这里到底该用“欢渡”还是“欢度”?



答:“度”的本义是用手测量物体的长度,后来引申出“一步步过完一段时间”“度过一段时光”的意思,常用词语有“度日”“度假”“安度晚年”等。“渡”的本义是横过江河。“过渡”本指坐船过河,后来用来比喻从一个阶段到另一个阶段的跨越,如“过渡时期”,常用词语有“渡口”“渡船”“引渡”等。



由上述分析可知:“欢度春节”是表示高高兴兴度过这段美好的时光,应当是“欢度春节”,不应当写成“欢渡春节”。


作者: jyw    时间: 2009-1-24 08:52

处暑的“处”的声调



聂在富



问:处暑的“处”读上声还是去声?



答:“处”作为动词,都读上声;作为名词,都读去声。“处暑”之“处”有“停止”或“隐退”的意思,明代《月令七十二集解》对“处暑”的解释说:“七月中,处,止也,暑气至此而止矣。”由此可见“处暑”之“处”是动词,应读上声。



处暑的“处”含有终止的意思,处暑表明暑天将近结束。处暑在立秋后15日,阳历8月23日或24日。这时酷暑已过,气温逐渐下降。《辞海》在“处暑”词条中引用古书对“处暑”的解释说:“言渎暑将退伏而潜处也。”意思是酷暑将过而渐渐消退。读去声的“处”字都不具有上述意义。



我国幅员辽阔,江南一带有相当多的年份,处暑之后仍炎热不减,所以江南有“大暑小暑不是暑,立秋处暑正当暑”的说法。


作者: jyw    时间: 2009-1-24 08:52

关于寻找同义词



聂在富



问:怎样引导学生寻找同义词?



答:为某个词寻找同义词是丰富学生语汇、增加词语积累、体会汉语构词规律的有效手段。因此,不仅要让学生找出同义词,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掌握寻找的规律和方法。



如,为“崩溃”寻找同义词,可以引导学生想一想和“崩溃”有相同语素的词。先顺序想,可以找出下面这些同义词──崩坏、崩裂、崩陷、崩坠、崩摧、崩决、崩毁、崩坍、崩塌、崩落;再逆序想,可以找出下面这些同义词──溃决、溃散、溃裂、溃败、溃灭。



还可以让学生查查词典,看看对“崩溃”的解释,解释的词语往往就是它的同义词。如“崩溃”的解释是“倒塌”“垮台”“破坏”“瓦解”“解体”“毁灭”,这些都是“崩溃”的同义词。



想一想,看哪些词语和某个词有相同的语素;查查词典,看看对某个词解释的词语是什么,这是为某个词寻找同义词常用的方法。



作者: jyw    时间: 2009-1-24 08:53
“带”与“戴”怎样区别



聂在富



问:《少年闰土》用“项带银圈”描写闰土的外貌,这里为什么用“带”而不用“戴”?



答:“项带银圈”用“带”而不用“戴”,是古今汉语语汇书面形式的不同决定的。在古代汉语书面语语汇里,作为动词的“戴”和“带”,其词义和用法都有明显的不同。“戴”的主要意义是“加在头上或用头顶着”,如“乘轩戴冕”“披星戴月”;“带”的主要意义是“佩带,佩挂”,如“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史记·项羽本纪》),“带”表示的动作具有装饰的意味或某种特殊的含义。“项带银圈”的“带”义同“佩带”,闰土的父亲给儿子套上一个银项圈,不是为了实用,而是为了祈求神明保佑儿子长命百岁,带有装饰意味和特殊的含义,所以用“带”。



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以“五四”新文化运动为划分的界限。课文《少年闰土》节选自鲁迅小说《故乡》,写作于新文化运动时期的1921年,虽然用的是当时大力倡导的白话文,但当时正值古今汉语交替时期,鲁迅写作所用语汇,有些还保留着古代汉语语汇书面形式的痕迹,与现代汉语语汇的书面形式不完全相同。



《故乡》写作距今已有80多年的时间,在这漫长的时间里,“戴”“带”同其他许多词语一样,都发生了词义变迁。“带”的词义有所转移,在现代汉语里主要表示“随身拿着、携带”的意思,如“带行李”“带干粮”,而用“带”表示装饰意味的佩带的情况却很少见了;“戴”的词义有所扩大,在原来“加在头上或用头顶着”词义的基础上,又派生出“把东西放在头、面、颈、胸、臂等处”的意思,如戴花、戴眼镜、戴戒指、戴红领巾,所以,在现代汉语里,表示装饰的意思多用“戴”字。


作者: jyw    时间: 2009-1-24 08:53
“滥竽充数”的“滥”什么意思



聂在富



问:“滥竽充数”的“滥”字,有的解释为“与真实不符”,有的解释为“又多又乱”,还有的解释为“没有限制”。究竟怎样解释才算正确?



答:“滥”的本义是“洪水泛滥”。洪水泛滥则失去控制,从而引申出“没有节制”之义;没有节制则容易导致真假混杂,从而又引申出“浮泛不实”“蒙混冒充”之义。“滥竽充数”中的“滥”字就是蒙混冒充的意思。



“竽”是古代的一种乐器,“滥竽”就是冒充会吹竽。整个成语的意思是:冒充会吹竽的乐师,混在乐队里凑数。


作者: jyw    时间: 2009-1-24 08:53

“情不自禁”的“禁”的读音



聂在富



问:有的教学参考书对“情不自禁”的“禁”的注音是jìn(去声,四声),有的则注jīn(阴平,一声),这是为什么,怎样读才对?



答:“禁”是一个多义多音字,既读jìn(去声),又读jīn(阴平)。“情不自禁”这个成语里的“禁”字到底读去声还是阴平,各种词典的注音历来不尽相同,就是同一部词典,旧版新版也不一样,这是课本和教学参考书、教案出现不同注音的客观原因。



“情不自禁”的“禁”应当读jīn(阴平)。根据如下:



①经查阅《辞源》《辞海》《汉语大字典》《汉语大词典》《现代汉语词典》等十余部辞书,读四声的“禁”(jìn)字,有以下义项:



a.禁止;b.禁令;c.法律不准的事;d.监禁;e.禁忌;f.皇帝居住的地方。



“情不自禁”,各部词典的解释都是“抑制不住(控制不住)自己激动的感情”。这里的“禁”,意思是“抑制”或“控制”,读去声的“禁”(jìn)字没有这样的义项。



读阴平的“禁”(jīn)字,一般词典都有两个义项:a.禁受;b.忍住。“忍住”的意思与“情不自禁”的“禁”的意义相合。



②“情不自禁”的“禁”,历来存在异读,但是以读阴平为主。



在查阅的十部辞书中,无“情不自禁”词条者两部,设了词条但没注明声调者一部,设了词条,注明“禁”读去声者有三部──旧版《现代汉语词典》(1973年版)《汉语大词典》《中华成语大辞典》(吉林文史出版社);注明“禁”读阴平者有四部──新版《现代汉语词典》(1996年版)《中国成语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新编小学生字典》《现代汉语新词典》(广西人民出版社)。



③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旧版《现代汉语词典》对“情不自禁”的“禁”的注音是jìn,1996年版的《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重新审定后即作了订正,改成了jīn。《现代汉语词典》是社会公认的规范词典,仅此一项就足以说明“情不自禁”的“禁”应该读阴平jīn。



读阴平的“禁”(jīn)的词语还有:禁得起,禁不住,禁受,弱不禁风等。


作者: jyw    时间: 2009-1-24 08:53

“不可计数”的“数”怎么读



聂在富



问:对《鸟的天堂》一文中“不可计数”的“数”,有的认为应该读shǔ(三声),有的则认为应该读shù(四声)。请问怎样读才对?



答:“数”既读shǔ(上声,三声),又读shù(去声,四声)。读shǔ是“查点(数目)”“查查有多少”的意思;读shù是“数目”的意思。



《鸟的天堂》一文中的句子是:“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榕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不可计数”中的“数”字应当读shǔ,是动词,意思是“查点”。类似的词语还有“不可胜数”“数不胜数”等。大榕树的特点是枝繁叶茂、盘根错节,枝干的数目难以查点得清楚。“不可计数”的意思就是没有办法计算,没有办法查点清楚,按口语的说法就是“数不过来”,所以应当读shǔ。再看原句:“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如果把“不可计数”的“数”读作shù,意思就是“没有办法计算数目”,全句就成了“枝干的数目没有办法计算数目”,当然不像句话。



“不可计数”不同于“不计其数”。“不计其数”的意思是“无法计算它的数目”,“数”是名词“数目”,应当读shù。


作者: jyw    时间: 2009-1-24 08:54

“作”和“做”



聂在富



问:“作”和“做”在使用上常常发生混淆,请问:怎样辨别它们的不同用法?



答:“作”和“做”都有“从事某项活动”或“制作”的意义,用法上存在着部分通用的情况,“叫做”“当做”“做主”也写作“叫作”“当作”“作主”。但是,这两个字还是存在着明显的差别,主要有以下四点:



①“作”和“做”的基本含义以及语体色彩不同:“作”的基本含义是“兴起”“起来”,如振作、风雨大作;“做”的基本含义是“制造”,如做衣服、做桌子。“作”带有书面语色彩,如“作画”,“做”带有口语色彩,如“做活儿”。



②“作”和“做”同属动词,但在表示“进行某项活动”或“完成某项工作”的意义时,所带宾语的词性不同:“作”常带动词性宾语,如“作了周密安排”“作报告”“作斗争”;“做”常带名词性宾语,如“做活儿”“做工”“做好事”“做手脚”。



③“作”和“做”在表示“制成”的意义时所带宾语有“精神”与“物质”的不同:“作”带的宾语常为精神产品,如“作文”“作画”;“做”带的宾语常为物质产品,如“做标本”“做家具”。



④表示“充当”的意思,大多数词语用“做”,如“做母亲的”“做个好学生”“做媒”,只有“作为一名人民教师……”这类说法用“作”。



“作”和“做”经常分辨不清的只有几个词,如“做主”“做人”“做伴”“大做文章”“叫做”“当做”“做贼心虚”。这些词语一般用“做”,也可用“作”。在明确上述四点区别的基础上应当做到“作”与“做”的分用。


作者: jyw    时间: 2009-1-24 08:54

童话中的称代──她,它,他



聂在富



问:同样是童话故事,可是使用的人称代词各不相同,如,《小猴子下山》用“它”,《小壁虎借尾巴》和《骄傲的孔雀》用“他”,《燕子飞回来了》用“她”。这是为什么?



答:上面提到的几篇童话故事虽然都用了拟人手法,但拟人化的程度和动物人格化的程度并不相同,作品对人格化了的动物的感情也不相同,还有动物自身性别上的差别。这些因素决定了对人格化的动物称代时使用不同的人称代词。



《小猴子下山》所写的是猴子固有的生活习性,故事比较简单,只有记叙,没有对话,记叙的多是猴子可能做出的动作,也就是说,小猴子人格化的程度不强,而且故事对小猴子有批评的意思,所以人称代词用了“它”。



《小壁虎借尾巴》是一篇文艺性很强的童话故事,小壁虎被赋予了人的思想感情和动作语言。这是一篇科学童话,意在说明科学道理,并不在于表现小壁虎的可爱,而且小壁虎的形象也并不可爱,所以人称代词用了“他”。



《燕子飞回来了》也是用文艺手法写出的童话故事,小燕子是益鸟,样子又小巧可爱,所以人称代词用了“她”。



《骄傲的孔雀》中的孔雀很美丽,但是,能够展开“五彩洒金的大扇子”般的尾巴的是雄性孔雀,而且故事对孔雀并不包含赞美的意思,所以人称代词用了“他”。


作者: jyw    时间: 2009-1-24 08:54

课文《伏尔加纤夫》中的“着”字



聂在富



问:课文《伏尔加纤夫》中用了22个“着”字,怎样正确理解这些“着”字的读音和意义?



答:课文中的22个“着”字,可以分为如下四类:



第一类最多,也是“着”字最常见的用法,就是表示动态的助词,共有19个,如“迈着”“踏着”“载着”“望着”,表示这个意义的“着”读轻声zhe;



第二类是语气词,表示程度深的语气,只有一个,即“着哩”(“路还长着哩”);



第三类是作为一个语素,附着在某些动词后面,共同构成介词,也只有一个,即“沿着”的“着”(“沿着河岸一步一步向前走”)。表示以上两个意义的“着”也读轻声zhe;



第四类是实词性的语素,只有一个,即“穿着”的“着”(“一群穿着破烂的纤夫……”)。表示这个意义的“着”要重读,读作zhuó,它的语素意义是“穿(‘穿衣’的穿)”“接触”,构成的词语有“穿着”“衣着”“着装”“着陆”等。



课文中还有“穿着红衣的少年”“穿着官家发给他的皮靴”的说法,似乎跟“穿着破烂的纤夫”的说法相同,教学中要弄清两种说法的区别:“穿着破烂的纤夫”中的“穿着”是名词,“着”是实词性语素,读zhuó,“穿着”和形容词“破烂”构成主谓关系,意思是“衣着很破烂”,“穿着破烂”这个主谓短语做“纤夫”的定语,可以作这样的问答:纤夫的穿着(衣着)怎么样?纤夫的穿着(衣着)很破烂。后面两个说法里的“穿着”的“着”都是表示动态的虚词,要读轻声。



有的人认为,“破烂”在这里是名词,要按儿化读作pòlànr,做“穿着”的宾语。“破烂儿”是个口语词,读作“一群穿着(zhe)破烂儿的纤夫”,在语体色彩上很不协调。


作者: jyw    时间: 2009-1-24 08:54

课文《穷人》中的问号、叹号和省略号



聂在富



问:《穷人》这篇课文的第九、第十一两个自然段中用了6个问号、4个叹号和7个省略号。这样运用标点符号同内容表达有什么关系?



答:《穷人》这篇课文的第九、第十一两个自然段中这样频繁地运用问号、叹号和省略号,同表达文章的思想内容有密切的关系。这一部分课文描写的是桑娜忧伤、自责而又坚定的矛盾心情。她没有跟丈夫商量就把西蒙的两个孩子抱回了家,为此思绪纷乱,疑虑重重,但她对自己的行为并无反悔之意,为了救人之难,她甘愿承担一切后果。在这一部分课文中,问号、叹号和省略号的多次连用都是为表达这一复杂矛盾心情服务的。



问号的运用──表现桑娜的疑虑重重:桑娜有5个孩子,过着“勉强填饱肚子”的生活,现在又把西蒙的两个孤儿抱回家,自己的行为,似乎连她自己也不理解,对丈夫回来会怎么做,更是感到惶惑。一连串的问号正是为了体现她内心的重重疑虑。



省略号的运用──表示桑娜的话意犹未尽,内心充满矛盾:这两个自然段中的引文都是桑娜的内心自白。引文中的很多省略号表示她想了很多,除了字面上已经说出的以外,还有很多想说而没有说出、难以说出的话。桑娜的话不全说出来,还可以启发读者去想象。



叹号的运用──表示桑娜种种强烈感情:桑娜虽然担心丈夫回来责怪她,但又急切盼望他早点回来。“还没来!”“没有人!”表现了她的盼望和风雨夜惊恐失望的强烈感情;“他会揍我的!”“揍我一顿更好!”表达了她义无反顾的强烈感情。



作者: jyw    时间: 2009-1-24 08:54
感叹句和反问句



聂在富



问:“我们的生活不是在不断地起变化吗!”这个句子是感叹句还是反问句?



答:反问句是用疑问的形式表达肯定的意思的句子,明知故问、发问而不要求回答,它的典型格式是“不是……吗”。上述句子明显具有反问句的特征,是反问句。读者之所以产生疑问,是因为句末用了叹号(!),实际是在问:“反问句句末能用叹号吗?”回答是:有的能用,有的不能用。那些表达意思十分肯定、语气非常强烈的反问句,句末可以用叹号。如,“我哪里比得上他呀!”意思是:我当然比不上他,差远了。上述句子就属于这种情况,表达的是十分肯定的意思:我们的生活确实是在不断地起变化。所以句末用了叹号。如果表达的意思虽然比较肯定,却还有疑问之处,这样的反问句句末就不能用叹号,只能用问号,如,“难道你还不了解我吗?”



作者: jyw    时间: 2009-1-24 08:55
缩句实例分析



聂在富



问:在练习和考试中还有缩句的题目,对于一个句子如何缩,缩到什么程度,老师们的看法往往有很大的分歧。请问:缩句到底要注意些什么?



答:下面通过对几个缩句实例的分析来解答这个问题。



第一组:缩句不能改变原句的主语



原句:广场上千万盏灯静静地照耀着天安门广场周围的宏伟建筑。



缩句A:灯照耀着建筑。



B:广场上千万盏灯照耀着宏伟建筑。



C:广场上灯照耀着建筑。



分析:缩句最重要的是不能改变原句的意思,特别是不能改变原句陈述的对象,即主语。另外,还要让压缩后的句子基本上像句话,不能缩得过分简略。



原句说的是“广场上”怎么样,而不是“灯”怎么样,A句改变了主语,当然也就改变了原句的意思;C句基本正确,但缩得过分简略;B句是正确的。



如果原句是“广场上的千万盏灯”如何如何,“广场上”后面加了一个“的”字,情况就不一样了,主语肯定是“灯”了。



第二组:缩句不能改变原句的谓语



原句:夏天,老人们都爱到河边的树阴下钓鱼。



缩句A:老人们钓鱼。



B:夏天,老人们爱钓鱼。



C:夏天,老人们爱到树阴下钓鱼。



分析:缩句既不能改变原句的主语,也不能改变陈述主语的谓语,缩句只能压缩掉次要成分,如果是属于主要成分的词语,也不能压缩掉。



原句是说“老人们”爱好干什么,“爱好钓鱼”不等于“钓鱼”,A句把谓语“爱”改成了“钓鱼”,明显改变了句子的原意;这个句子是说老人们爱好什么,并不是说他们干什么。B句把“到树阴下”误认为“钓鱼”的状语压缩掉了,其实“爱到树阴下钓鱼”表示两个连续的动作,都不能压缩掉。C句是正确的。



第三组:缩句不能改变原句的结构



原句:灰黑色的鸬鹚整齐地站在船舷上,像列队的士兵在等待命令。



缩句A:鸬鹚站在船舷上,在等待命令。



B:鸬鹚站在船舷上。



C:鸬鹚站在船舷上,像士兵。



分析:缩句不能改变原句的结构,如果原句是复句,压缩后应当还是复句。



原句是一个复句,前面的分句说鸬鹚站立的动作,后面的分句说它像什么。A句前半部分正确,后半部分把后面分句的主要动词“像”压缩掉了,把“等待命令”的主体“士兵”换成了鸬鹚,不符合原句意思;B句把原句砍掉了一半,当然更不行;C句没有把后面分句的意思表达完整,“等待命令”不能压缩掉。



正确的缩句应当是:鸬鹚站在船舷上,像士兵等待命令。



第四组:缩句不能把表示处所的词语改为表示事物的名词



原句:三棵大海棠树上开满了红红的花。



缩句A:海棠树上开满了花。



B:海棠树开花。



C:海棠树开满了花。



分析:句子陈述的对象(主语),有的是人或事物,有的是某个处所,有时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所指却不一样,如“学校”和“学校里”。缩句时不能因为意思差不多就把表示处所的词语改为表示事物的。有一些补语和动词结合得很紧密,特别是那些短小的、甚至只有一个字的补语,缩句时不宜缩掉。



原句主语的中心词是“海棠树上”,而不是“海棠树”;谓语动词“开”后面有一个简短的补语“满”。A句合乎这类句子缩句的要求;B句改换了主语,缩去了简短补语,压缩后的句子意思很不确定,表达不出“海棠树上开满了花”的意思;C句改换了主语。



第五组:缩句不应当缩掉必要的简短补语



原句:岸边的柳树上挂满了亮晶晶的冰条儿。



缩句A:柳树上挂满了冰条儿。



B:柳树挂满了冰条儿。



C:柳树上挂冰条儿。



D:柳树挂冰条儿。



E:树挂冰条。



分析:这组句子同第四组相仿,简评如下:



A句,正确;B句,改换了主语;C句,缩去了不应当缩掉的简短补语“满”;D句,改换了主语,缩去了简短补语,缩后句子意思很不确定;E句,过分简略,既不像句子,也不像短语。



第六组:缩句时要保留必要的否定词



原句:生活在海洋中的鲸不是鱼类。



缩句A:鲸是鱼类。



B:鲸不是鱼类。



分析:原句是否定句,缩句时要保留否定词。如果把否定词压缩掉,句子的意思就变了。A句不妥,B句正确。



作者: jyw    时间: 2009-1-24 08:55

《桂林山水》中两处标点符号的用法



聂在富



问:在《桂林山水》一文中有两处标点符号运用不一样:



①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



②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为什么句号一个在引号里,一个在引号外?



答:句末点号用在引号里边还是用在外边,关键是看引用的部分是作为独立的句子还是句子的组成部分来使用的。如果是作为句子,句末点号就要用在引号里边;如果是作为句子的组成部分,句末点号就要用在引号外边。从形式上看,引号前面有冒号提示下文,一般来说引文就是独立的句子。例如,爱迪生说:“天才,就是百分之二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八的汗水。”



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引号前面有冒号表示提示下文,引一个独立的句子来使用,所以句号用在引号里边。这样使用引语,冒号后面要有停顿。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引用部分和前面的“真是”合在一起构成省略句,不是独立的句子,所以句号用在引号外边。“真是”和引语之间没有停顿。前面那句话,如果改为“今天我才真正明白了为什么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那么“桂林山水甲天下”就成了句子的一个成分,句号就要用在引号的外边了。



作者: jyw    时间: 2009-1-24 08:55
感叹句与“啊”



聂在富



问:“你一向是个刚强的孩子啊。”(《再见了,亲人》)这句话句末为什么不用叹号?



答:这个问题实际是在问:句子末尾用了语气词“啊”,是否都是感叹句?简要的回答是:感叹句末尾经常用语气词“啊”,但是,句末用了“啊”的句子不一定是感叹句。



语气词“啊”,应用范围很广泛,既可以用来表示感叹语气,也可以用来表示陈述、疑问、祈使语气。如:“这样做不好啊(哇)”(陈述语气);“请坐啊(呀)”(祈使语气);“你去不去啊(呀)”(疑问语气)。



“你一向是个刚强的孩子啊。”这是个肯定语气较重的陈述句。在课文中,这句话的意思是肯定“小金花”的坚强,从而劝说她应当擦干眼泪唱一曲《捣米谣》。这句话的重点不在于突出赞美的强烈感情。尽管肯定的语气较重,但仍然是在说明事实而不是抒发强烈感情,是陈述句而不是感叹句,所以句末不用叹号。


作者: jyw    时间: 2009-1-24 08:56

用“的”和用“地”



聂在富



问:“瀑流经过时作急剧的撞击”这句话中的“撞击”是动词,为什么前面用“的”而不“地”?



答:“撞击”在一般情况下是动词,在句子中作谓语,可以带宾语;但它在这个句子中不作谓语,而是充当“作”的宾语。动词作了宾语就取得一些名词的性质,不再表示动作行为,而是用来表示某种事情或事物。“撞击”作了宾语,取得了名词的性质,它前面的修饰成分“急剧”就不再是状语,而是定语,定语的后面当然要用“的”。这种句子是常见的,再举一例:



他们讨论各种政治事件和科学问题……有时还进行激烈的争论。(伟大的友谊)


作者: jyw    时间: 2009-1-24 08:56
用引号和不用引号



聂在富



问:“啄木鸟舌头又细又长,尖端生着不少‘钩子’。”这句话中的“钩子”这个词加了引号,下面又说“伸出带钩子的舌头”,“钩子”没有加引号。同样一个词为什么一个加引号,一个不加?



答:《标点符号用法》规定,引号除了用来表示直接引用的话以外,还可以用来标明具有特定含义的词语。上面句子中的“钩子”,不是一般的铁钩、木钩,而是生在啄木鸟舌头上的类似钩状的东西,为了说得通俗形象,把它叫做“钩子”,是具有特定含义的词语,所以加了引号。下面再出现“钩子”这个词语时,读者已经了解了它的特定含义,不致感到费解,有了前面的语言环境就可以把它当作一般词语使用了,所以不必再加引号。


作者: jyw    时间: 2009-1-24 08:56
破折号的双用



聂在富



问:《少年闰土》中有句话:“我那时并不知道这所谓猹的是怎么一件东西──便是现在也没有知道──只是无端地觉得状如小狗而很凶猛。”这里为什么要用两个破折号?



答:运用破折号,表明它的后面有解释说明的语句,通常用一个破折号引出。如果引出解释说明部分之后,这句话还要紧承前面的话头继续说下去,那么,解释说明部分就成了插在中间的“夹注”,它的后面还要再用一个破折号,这叫做破折号的双用。《少年闰土》中的这句话就是这种情况。另如,“蝉的幼虫初次出现于地面,需要寻求适当的地点──矮树、篱笆、野草、灌木枝等──脱掉身上的皮。”



双用的破折号,其作用相当于括号,不同之处是,双用破折号中间的解释说明是正文的一部分,要读出来;括号里的解释说明不是正文,不能读出来。



作者: jyw    时间: 2009-1-24 08:56

引文前为什么不用冒号



聂在富



问:《凡卡》中有这样一句话:“爷爷不由得叫起来,‘逮住它,逮住它,逮住它!嘿,短尾巴鬼!’”“叫起来”后面为什么不用冒号?



答:冒号表示提示性话语之后的停顿,用来提示下文。它既表示提示,又表示停顿,而且是较大的停顿。文章中引用别人的话,为了让读者注意下面的话是引用的,并且要在引用的话之前作较大的停顿,这样就要用冒号。如果不强调提示作用,又不作较大停顿,引文前就不用加冒号,而用逗号。



问题中提到的《凡卡》中的那句话,是凡卡回忆往事一部分。凡卡是带着浓厚的兴趣、满怀幸福的感觉回忆往事的,他的思绪是快节奏的,只有读得较快才能传达出这种情感的节奏。所以“叫起来”同爷爷的话之间不能作较大的停顿,而且“爷爷不由得叫起来”是紧接前面的事件来叙述的,提示作用显得不重要。这里既不能作较大停顿,又不必强调提示,所以不用冒号而用逗号。



再如:



“我会替你搓烟叶,”他继续写道,“我会为你祷告上帝……”



“快来吧,亲爱的爷爷,”凡卡接着写道,“我求你看在基督的面上带我离开这儿。”



这两句话中引用的话前面也没有用冒号,也是因为停顿较小,又不强调提示的作用。


作者: jyw    时间: 2009-1-24 08:56
这里为什么不用问号



聂在富



问:“连长握着我的手连声问:‘怎么样,怎么样?’”(《第一次跳伞》)第一个“怎么样”后为什么不用问号?



答:问号不仅表示疑问语气,还表示较大的停顿,它又是句子(疑问句)的标志。也就是说,用了问号即表明它的前面是一个疑问句。问题中所说的句子是“连声问”的形式,两个“怎么样”之间没有很大的停顿,疑问语气是在第二个“怎么样”后面表现出来的,所以第一个“怎么样”后面不能用问号。如果第一个“怎么样”后面用了问号,就成了两个独立的疑问句,两句之间就要作较大的停顿,这样就不能表达出班长“连声问”的急切心情了。



作者: jyw    时间: 2009-1-24 08:57
汉语词的兼类现象







问:测试题目中有下面这样一道题:



发明



瓦特发明了蒸气机。



这两项发明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大方便。



题目的要求是:让学生说明这一组句子中的两个“发明”是否相同。我认为它们的意思是不同的,但是其他老师都认为意思相同。请问:应当怎样分析?



答: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都有词兼类的现象,即:有一些词兼属两类以上的词类,这样的词叫做兼类词。如:



兼属动词和名词:建议代表领导通知总结



兼属名词和形容词:精神困难道德麻烦科学



兼属动词和形容词:端正丰富深入明确讲究



问题中所说的“发明”是兼类词。



“发明”:兼属动词和名词。从以上例句可以看出:动词“发明”能带宾语,可带“了”“过”等时态助词,如“发明了蒸气机”;名词“发明”可作主语(也可以作宾语),可以受数量词修饰,如“这两项发明”。



这道测试题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汉语词的兼类现象,要看到两个“发明”的不同点,它们在句子中充当不同的句子成分,属于不同的词类。说两组句子中的两个“发明”“意思不同”或“意思相同”,都有正确的一面,但都不全面。兼类词属于两类以上的词类,词类不同,造句功能不同,但不能说“意思不同”;兼类的词音同形同,词义也密切相关,但不能说“意思相同”。正确的说法应当是:词类不同,词义上有密切的联系。



现有词典,如《现代汉语词典》《辞海》对词的注释,都是只注词义,不注词性,新近出版的《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开始注明词性了


作者: jyw    时间: 2009-1-24 08:57
怎样让学生学会运用“的、地、得”



聂在富



问:小学语文教学不主张讲语法知识,那么怎么让学生学会运用“的、地、得”呢?



答:在这方面许多老师创造出了行之有效的方法。他们不讲名词、动词、形容词的概念,而是具体地告诉学生,表示动作的词语,比如“说”“跑”,前面用“地”;表示一件东西或者人的词语,比如“书包”“小明”,前面用“的”;表示一个动作、一种状态进行的程度,比如“高兴”,高兴成什么样呢?高兴得跳起来;“笑”,笑成什么样呢?笑得直不起腰来。那么,在这个表示动作或状态的词语后面就用“得”。这样,在遇到不知道该用“的、地、得”哪个词的时候,就想一想,这个字的前后各是什么。还有的老师让学生记住:(什么)的(东西),(怎么)地(做什么),(做)得(怎么样),这些做法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作者: jyw    时间: 2009-1-24 08:58
说明文的说明方法



聂在富



问:在单元测试卷上有一道题,对于说明方法,老师们意见不一致,请予指导:



认真阅读短文第二自然段,说一说作者在介绍旅行鸽数量繁多的特点时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旅行鸽不仅好看,而且数量繁多,曾经是地球上数量最多的鸟类之一、当它们组成庞大的队伍,唱着高昂嘹亮的歌儿,飞过北美洲上空时,鸽群遮住了阳光,地面上一片昏暗。有的旅行鸽的队伍长达十五公里,宽两公里,数量足有两亿只。



答:说明文的说明方法,常用的有:分类别,下定义,作解释,举例子,打比方、列数字、描摹、比较等。



“旅行鸽不仅好看”这个自然段运用的说明方法主要表现在第二、第三两句,两句运用的说明方法主要是举例,举例中有描摹和列举数字。

作者: jyw    时间: 2009-1-24 08:58
《林海》中一个句子的修辞方法



聂在富



问:集体备课时,六年级教师对《林海》中下面句子的修辞方法产生了争论:



在阳光下,大片青松的边沿闪动着白桦的银裙,不是像海边的浪花吗?



有的认为这个句子使用了拟人、反问、比喻三种修辞手法,有的认为只用了比喻和反问。请问:正确答案是什么?



答:分析句子运用的修辞方法要同分析句子的语法结构结合考虑。这个句子的主语是由主谓短语“大片青松的边沿闪动着白桦的银裙”构成的,描绘了一种情景;谓语“不是像海边的浪花吗”对这种情景加以陈述。从总体上看,整个句子是一个“什么不是像什么吗”的结构。这个句子运用了多种修辞方法,但这些修辞方法表现在句子成分的各个层次上,不是并列的。



句子的主语部分“大片青松的边沿闪动着白桦的银裙”,这个主谓短语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说青松的边沿好像穿着闪光的银色的裙子,而“银裙”又是借喻,前面提到“那些俏丽的白桦,树干是银白色的”为运用借喻提供了条件。谓语“不是像海边的浪花吗”,形式是反问,内容是比喻。



结论:整个句子的修辞方法是主语部分的拟人和谓语部分的反问的连用。主语部分拟人中套用了借喻,谓语部分是反问与比喻两种修辞格的兼用。



请注意:我们这里是在教师之间讨论问题,对学生当然不能这样分析。对学生,他们只要能体会到这句话的表达效果就可以了。



作者: jyw    时间: 2009-1-24 08:58

“太阳是个大火球”是不是比喻句



聂在富



问:“太阳会发光,会发热,是个大火球。”这句话是不是比喻句?



答:有的说“太阳是个大火球”不是比喻句,理由是“这是个科学知识方面的阐释”“太阳本来就是一个火球”。



上述理由如果能成立,这句话当然不能算是比喻句。但是,“太阳是个大火球”不能算是对太阳的科学阐释。太阳是由炽热的气体组成的、自身能发光发热的近似球形的天体,并不是燃烧的火球,说它是大火球只是为了通俗易懂。



“太阳是个大火球”,是比喻句,是比喻中的暗喻。


作者: jyw    时间: 2009-1-24 08:58

“夔门像刀砍剑劈,笔直陡峭”是比喻吗



聂在富



问:“夔门像刀砍剑劈,笔直陡峭”是不是比喻句?



答:这个句子是比喻句。本体是“(夔门的)笔直陡峭”,喻体是“刀砍剑劈(的样子)”。看一个句子是不是比喻,主要是看表达作用。比喻的形式多种多样,最典型、最容易识别的当然是“共产党像太阳”这样的形式,主语是本体,谓语是喻体。但比喻的本体不一定在主语部分,喻体也不一定在谓语部分。


作者: jyw    时间: 2009-1-24 08:59

“雪白的雪花”这种说法对吗



聂在富



问:对于“雪白的雪花”这种说法是否正确,有人认为是“重复”,不正确;也有人认为, “雪白的雪花”像“浑黄的黄河水”的说法一样,没有错。请问应当怎样理解?



答:“雪白的雪花”这种说法等于说“像雪花那样白的雪花”,显然是不对的。它相当于说“像黄河水那样黄的黄河水”,而不同于“浑黄的黄河水”。“雪白的雪花”这种说法的语病,不是重复,而是用上了一个多余的修饰成分,可以叫做“赘余”。



“雪白”,本来意思就是“像雪花那样白”,用它来形容雪花的“白”,当然毫无意义。形容雪花的白,可以用“洁白”“白皑皑”等词语。



现代汉语中有一些由一个名词性语素和一个形容词性语素构成的偏正式合成词,如:橘红、火红、粉红、枣红,墨绿、翠绿、碧绿、草绿、葱绿、豆绿,金黄、杏黄、蜡黄、鹅黄、米黄、土黄,天蓝、瓦蓝、海蓝,漆黑、墨黑、乌黑。



这类词语,都不能用来修饰与前面的名词性语素相同的事物,如不能说“橘红的橘子”“草绿的小草”“米黄的小米”“海蓝的海水”“墨黑的墨汁”等等,如同不能说“雪白的雪花”一样。


作者: jyw    时间: 2009-1-24 08:59
“皮毛是擦了油一般的滑”的本体和喻体



聂在富



问:《少年闰土》中有这样一个句子:“它的皮毛是擦了油一般的滑……”是个比喻句吗?本体是“皮毛”,喻体是“油”,对吗?



答:这是一个比喻句。全句的基本意思是“它的皮毛很滑”,主语是“皮毛”,谓语是“滑”。怎么个“滑”法?“滑”到什么程度呢?为了形容得更清楚、更具体,就拿“擦了油”来打比方。由此可见,“滑”是比喻的本体,“擦了油一般”是喻体,比喻体现在句子的状语部分。



整个句子是说“皮毛”怎么样,当然比喻也与“皮毛”有关,但“皮毛”不是比喻的本体,因为“擦了油一般”并不直接形容皮毛,而是形容皮毛之“滑”。



作者: jyw    时间: 2009-1-24 08:59

比喻和通感



聂在富



问:“人们在老榕树下嬉戏玩耍,就像儿孙们在爷爷身旁撒娇。”对这句话,我们这里的老师看法很不一致:有的说是比喻,有的说是拟人,有的说既是比喻又是拟人,还有一位老师说是“通感”。请问:这个句子所用的修辞方法究竟是什么?“通感”我们还是第一次听说,什么是“通感”?



答:这是一个比喻句。主体是“人们在老榕树下嬉戏玩耍”,喻体是“儿孙们在爷爷身旁撒娇”。这是用一种情景比喻另一种情景的比喻句。



比喻句的本体和喻体不一定是一个词,也可以是一个短语或句子。这个比喻句的本体和喻体都是主谓短语。



这个句子不是拟人句,因为这是两种情景的比喻,本体中的“老榕树”同喻体中的“爷爷”不存在对应关系,“老榕树”没有被赋予人的情感和动作。



“通感”作为一种文学描写手法是钱钟书先生首先提出来的,(见《文学评论》1962年第11期),以后被一些修辞学家定为一种辞格,也有人把它称之为“移觉”。通感是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感觉互为转移、把一种感官的感觉移到另一感官上的表现手法。典型的例子是《荷塘月色》中的两个句子: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当前修辞学家对通感和比喻还没有统一的的认识,有的说通感是一种特殊的比喻;有的说通感不是比喻;还有的说,通感有的是比喻,有的不是比喻。我认为:比喻和通感有共同之处,都是把甲事物比作乙事物,都常常用“仿佛”“如”把两种事物联系在一起,形式上很相象,但比喻和通感不是同一种修辞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点区别:



①目的作用不同:比喻是为了把抽象的说得具体,把生疏的说得熟悉,把深奥的说得通俗。通感不具备这个特点,例如把“塘中的月色”比喻成“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并没有比原来更具体、更熟悉、更通俗。



②感受的侧重点不同:比喻着重从读者的角度考虑,运用比喻是为了唤起大家共同的感受;通感着重从个人角度考虑,运用通感是为了表达作家在特定条件下个人的特殊感受。



③文体色彩不同:比喻适合于一般文体,通感具有较浓的文学色彩。



用以上三点来衡量,我觉得“人们在老榕树下嬉戏玩耍就像儿孙们在爷爷身旁撒娇”这个句子,是比喻而不是通感。



作者: jyw    时间: 2009-1-24 08:59

比喻与双关



聂在富



问:《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有几句话用“碰壁”这个词,如,“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这些句子所用的修辞方法是比喻还是双关?



答:上面所说的这个句子不是比喻句,可以认为用了双关这一修辞方法。



“碰壁”是一个具有比喻义的词,在句子中使用具有比喻义的词,在修辞上属于语汇修辞,也叫词语的选择,它不同于运用比喻修辞格。比喻义是词义的一种,是某个词通过打比方的用法逐渐派生出来的新义,这种词义已成为该词的固定义项,如“包袱”具有“思想负担”的固定义项,另如“担子”“钉子”都是这样的词。说“你要放下思想包袱”“你身上的担子不轻啊”,都不是运用比喻修辞格。



双关是利用汉语词语的多音、多义性,使语句具有双重意义的修辞方法,其特点是言在此而意在彼。双关一般分为谐音双关和语义双关,前者如“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扬直上重霄九”,“杨柳”表面上似指柳树,实指杨开慧和柳直荀两位烈士;后者如“夜正长,路也正长”,“夜”和“路” 表面上似指黑夜和道路,实指指黑暗统治和革命的历程。问题中所说的句子是鲁迅对小孩子说的,表面上好像是说四周黑暗,鼻子碰到了墙壁上,实际上是说在黑暗统治下屡遭挫折,有双重意义,所以是双关。但课文中小孩子问话中的“碰壁”不具有双关义,这一点请注意。



作者: jyw    时间: 2009-1-24 09:00
这些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聂在富



问:《老牛》这篇课文中有这样一些句子:①“它的目光是那样沉静,那样温和,好像有许多话要告诉我们似的。”②“一天,老牛好像比往常精神些,快活些。”③“老牛站在麦田边,静静地望着,像看着熟人似的。”



这些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是什么?是不是比喻或拟人?



答:《老牛》一课中的这些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不是比喻。虽然每句中都有“好像”“像”这样的词语,但前后两部分动作的发出者都是老牛,没有本体喻体之分,不具备比喻的基本条件。另外,从句子的表达意图看,说“好像……”只是为了进一步表达出自己的感受,并没有为了表达得更具体、更形象、更为人熟知而把老牛比成不同类的事物。这些句子用“好像”“像”是为了表示比较、推测,不是把老牛比成别的什么,所以,所用的修辞手法不是比喻。



这些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也不是拟人。虽然作者用了一些写人的词语,如“沉静”“温和”“精神”“快活”“静静地望着”,但这些神情、动作都是老牛所固有的特点。作者始终把老牛当作牛来描写,用以上写人的词语来描写老牛,是作者视老牛为亲人而对它的神情动作产生的特殊感受,并没有让老牛像人一样地思考什么,说什么话,所以修辞手法也不是拟人。



以上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在修辞学上叫做“摹状”。摹状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所要描述的事物的状态、情貌、颜色及声音摹拟出来的修辞手法,包括摹形、摹色、摹声等。如,“嗬!好大的雪啊!山川、河流、树木、房屋,全都罩上了一层厚厚的雪,万里江山,变成了粉妆玉砌的世界。落光了叶子的柳树上挂满了毛茸茸亮晶晶的银条儿;而那些冬夏常青的松树和柏树上,则挂满了蓬松松沉甸甸的雪球儿。”(《第一场雪》)问题中所说的句子一方面用饱含情感的词语直接描写老牛的神情、动作,另一方面又同人的神情、动作相比较,这样,老牛的形象和作者的感情都得到了充分的表达,达到了生动、形象、真实感人的目的,所以说这些句子是运用了“摹状”的修辞手法。


作者: jyw    时间: 2009-1-24 09:00

“真像活的一样”是不是比喻



聂在富



问:《赵州桥》中有句话:“所有的龙似乎都在游动,真像活的一样。”这句话是不是比喻句?



答:这句话用了“似乎……”“好像……”,但不是比喻句。因为这句话并没有把桥栏上雕刻的龙比成别的什么东西,而只是说它的神态让人感觉像活的龙。比喻的作用是把一个事物描绘得更形象、更生动、更为人们所熟知,把一个道理表述得更浅显、更具体、更通俗易懂,这个句子也没有这个作用。因此,尽管这个句子用了“似乎……”“好像……”的句式,但并不是比喻句,而只是用这种句式表达作者的感受。


作者: jyw    时间: 2009-1-24 09:00
联想· 想象· 比喻



聂在富



问:课文《月光曲》中有这样一句话:“月光照进窗子来,茅屋里的一切像披上了银纱,显得格外清幽。”我们这里的老师对于这句话所用的修辞方法有不同的理解,有的认为是想象,有的认为是联想,还有的认为是比喻。请问:联想、想象和比喻有什么区别?



答:联想、想象同比喻不是同一类概念。联想和想象是心理现象,是形象思维的形式,都不是修辞方法;而比喻是修辞学术语,是一种修辞的方法。



前面问题中的句子是把月光照亮屋内器具的景象比成屋里的器具披上了银纱,这显然是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作者是借助想象联想而构想出“披上了银纱”这一景象,从而选定这样一个生动的比喻句子的。联想和想象不是修辞手法,但它对选择修辞手法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作者: jyw    时间: 2009-1-24 09:00

这句话是否前后矛盾







问:“我望望爸爸的鼻子,又望望伯父的鼻子,对他说:‘大伯,您跟爸爸哪儿都像,就是有一点不像。’”(《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这句话既然说“哪儿都像”,就包括了全身,怎么又说“就是有一点不像”?是否前后矛盾?



答:这句话不存在前后矛盾的问题。前面说“哪儿都像”,后面又说“就是有一点不像”,从形式上看,似乎是矛盾的,但从句意上看,这种说法是为了突出强调其差异──不像。说大伯“跟爸爸哪儿都像”,只是强调相似的程度很深,带有夸张的意味,并不是说完全相同。同类的句子还有“表兄弟表姐妹都笑起来,只有列宁没有笑”(《诚实的孩子》)等。



类似的说法在现实生活中比较常见,如,“这个人哪儿都好,就是脾气犟。”这类句子的共同之处就是,在大部分肯定的前提下否定小部分的差异,以衬托和强调这小部分的特点。有的修辞学著作把这类句子的说法看作一种修辞格,叫做“舛互”(“舛”读chuǎn,意思是“违背”)。


作者: jyw    时间: 2009-1-24 09:01

关于“本体和喻体应该是两类事物”



聂在富



问:对于“老师像辛勤的园丁”“我们的老师对我们像妈妈一样”这样的句子,很多老师认为不是比喻句,理由是:比喻句的本体和喻体应该是两类事物,而老师和园丁、母亲都是人,是同一类事物,所以不是比喻。请问:这种说法是否正确。



答:比喻是用具体事物来表达抽象感觉的修辞方法。判断是不是比喻修辞方法主要看修辞的作用:抽象的是否让人感到具体了,生疏的是否让人感到熟悉了,深奥的是否让人感到浅显了,平淡的是否让人感到生动了。其次还要看是否具有本体和喻体以及“像”“犹如”等比喻词。



“老师像辛勤的园丁”、“我们的老师对我们像妈妈一样”,从作用上看,具有说得更熟悉、更生动的作用;从形式上看,本体、喻体、比喻词都具备,当然是比喻句。



至于说老师和园丁、母亲都是人,是同一类事物,同类事物不能构成比喻,要具体分析。同类不同类是相对而言,不是绝对的,从大处看是同类,从小处看就不是同类了。人们常把英雄人物比作雄鹰,把埋头苦干的人比作老黄牛,把才能出众的人比作骏马,如,“他像一只草原上的雄鹰”,“我们的老主任是一头不计个人得失的老黄牛”,“我们像草原的骏马”。谁也没有怀疑过这类句子是比喻句。从小处看,雄鹰、黄牛、骏马与人的确不是同类,但是从大处看不也同属动物界吗?老师、园丁、母亲虽然都是人,但属于不同的人群,而且人们对园丁和母亲,比起老师来说,更感到亲切。这是可以用园丁和母亲来比喻教师的条件。


作者: jyw    时间: 2009-1-24 09:01
肯定句改为被动句



聂在富



问:有这样一个练习题,要求把“海水倒灌上陆地,淹没了田地和庄稼”这个主动句改为被动句。学生有下面两种改法:



海水倒灌上陆地,田地和庄稼被淹没了。



田地和庄稼被倒灌上陆地的海水淹没了。



我们这里的老师认为两种改法都行,请谈谈您的看法。



答:判断哪种改法正确,要明确以下几点:



①原句是一个承接式的复句,两个分句都是陈述“海水”,后面的分句承前省略了主语。



②练习的要求是“改成被动句”,但没有指出改哪一个分句。第一个分句没有宾语,无所谓主动被动,没法改。这个复句,句意的重点在第二个分句,要求改的应当是第二个分句。



③这个练习,属于修辞──句式选择,只要求把主动改为被动,没有别的要求。因此,只把“淹没了田地和庄稼”,改为“田地和庄稼被淹没了”就可以,不必改别的。



④从语法的角度看,第二种改法把原来的复句改成了单句,把分句“海水倒灌上陆地”降为句子成分──定语,不符合练习的要求;从修辞角度看,修改后“海水倒灌上陆地”的意思削弱了,原句是两个短的分句,读起来,语气舒缓,改后变成了一个较长的单句,读起来,语气紧张。按照第二种改法,虽然句子还是通顺的句子,但是,无论从练习要求还是从表达效果看,这样改都不妥当,还是第一种改法好。


作者: jyw    时间: 2009-1-24 09:01

修辞格的兼用



聂在富



问:什么是修辞格的兼用?请举例说明。



答:修辞格兼用是修辞格综合运用的形式之一、同一个语言片段如果同时使用两个以上的辞格,几种辞格就会形成交叉关系,表达效果也会彼此融合。老舍先生的《骆驼祥子》中有这样一句话:“天气热得发了狂。”夸张和拟人兼用。这句话用“热得发了狂”形容天气热,用了夸张的手法;说天气“发了狂”又把天气当作人来写,是拟人。这个句子是修辞格的兼用的典型例子。下面这些句子也都运用了修辞格兼用的方法:



①哗哗哗,浪花跑去又跑来,像一群淘气的娃娃。(《浪花》)



②背上的枪和子弹,就像一座山似的,压得喘不过气来。(《草地夜行》)



③桂林的山真奇啊,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桂林山水》)



例句①把浪花当作人来写,是拟人;浪花“跑去又跑来”与娃娃的“淘气”相似,通过“像”构成明喻,是拟人与比喻的兼用。例句②把战士背上的“枪和子弹”比作“山”,这既是形象的比喻,也是战士负重感觉上的夸张,是比喻与夸张的兼用。例句③把桂林的山比作老人、巨象、骆驼,是比喻,一连串的比喻又构成排比,是比喻与排比的兼用。



作者: jyw    时间: 2009-1-24 09:01
是拟人还是比喻(二)



聂在富



问:“太阳像负着什么重担似的,慢慢儿,一纵一纵地,使劲儿向上升。”(《海上日出》)这一句是比喻句还是拟人句?



答:这个句子是描写太阳上升的情景。太阳怎样上升呢?“像负着什么重担似的”。这是比喻的写法,在比喻成分内部有写人的动作“负着重担似的”,这又是拟人的写法。但是,拟人的写法被包含在比喻的内部,两种修辞手法套叠在一起。这种情况同上面《燕子》中的句子的修辞手法一样,属于修辞格综合运用中的辞格套用。不同的是《燕子》中的句子是以拟人为主,拟人中包含着比喻;《海上日出》中的句子是以比喻为主,比喻中包含着拟人。下面的句子也都运用了修辞格套用的方法:



①对面的八九座山峰,像一个个虎背熊腰的威武将军,在等待着出征的号令。(《迷人的张家界》)



②古井像一位温情的母亲,用她甜美的乳汁哺育着她的儿女。(《古井》)



③我买了好多新鲜的荔枝,皮薄核小,鲜红的皮一剥掉,白中泛青的肉蒙着一层细细的水珠,仿佛跑了多远的路,累得张着一张张汗津津的小脸。(《荔枝》)



④小姑娘的天真的心灵,不正像一个含苞待放的花蕾吗?(《心愿》)



作者: jyw    时间: 2009-1-24 09:01

是拟人还是比喻(一)



聂在富



问:《燕子》中有这样一句话:“青的草,绿的叶,各色鲜艳的花,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形成了光彩夺目的春天。”有的老师认为是拟人句,有的认为是比喻句。究竟哪种认识正确?



答:在这个句子中,“青的草,绿的叶,各色鲜艳的花”被赋予了人的动作──“聚拢来”,这是拟人的修辞方法;怎么“聚拢来”呢?用“像赶集似的”来打比方,在拟人中又有了比喻的成分。所以说,这个句子的修辞方法是拟人与比喻的综合运用,以拟人为主,拟人中包含着比喻,属于修辞手法的套用。


作者: jyw    时间: 2009-1-24 09:02

是夸张还是比喻(二)



聂在富



问:“人群中顿时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运用的修辞方法是比喻还是夸张?



答:这个句子主要形容掌声热烈。掌声再大也大不过雷声,说是“雷鸣般”显然是夸张。说掌声大,大到什么程度不好说,于是就比成人们熟悉的雷声,这显然又是比喻。由此看来,这个句子既运用了夸张手法又运用了比喻的手法。不过,夸张是主要的,是运用修辞手法的目的,比喻是次要的,是达到修辞目的的手段。这种兼有两种修辞手法的修辞方法叫做修辞格的兼用。



作者: jyw    时间: 2009-1-24 09:02
是夸张还是比喻(一)



聂在富



问:李白的《赠汪伦》一诗中,有“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的诗句。对于这两个诗句运用的修辞方法,有的老师说是比喻,有的说是夸张,还有的说是夸张兼比喻或比喻兼夸张。到底哪种说法是对的?



答:对于这两个诗句所运用的修辞方法,许多教师存有不同看法,分歧点集中表现在是比喻还是夸张。夸张和比喻这两种修辞方法,有时确实存在着一些难分难解的瓜葛:有些比喻有夸张的色彩,有些夸张借助比喻的方法。但是从语句的形式、内容和表达的主要目的上看,比喻和夸张还是能够区别开来的。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这两个诗句所运用的修辞方法是比喻。比喻的本体是“汪伦送我情”,喻体是“深千尺”的“桃花潭水”。本体和喻体有共同的特征──深。为了突出本体的“深”的特征,特别强调喻体的程度“不及”本体。这种比喻一般称之为“程度不等的比喻”,它的特点是常用“不及”“不如”“比……还……”等作喻词,往往借突出喻体的特征使本体得到有力的强调。



这两个诗句带有一些夸张的色彩,但所用的修辞方法却不是夸张。运用夸张和运用比喻有不同的目的和修辞效果。运用夸张是为了突出事物的特征、加深读者的印象;而运用比喻是为了使读者更形象、更真切地感受被比喻的事物。诗句中汪伦为李白送行之情是个抽象概念,千尺深的桃花潭水是个具体事物,用后者比前者可以使语言生动形象,使读者受到更深的感染,完全符合比喻的特点,所以说这两个诗句运用的修辞方法是比喻。诗句虽然有夸张的色彩,但是把汪伦为李白送行之情比作千尺深的桃花潭水,并没有故意扩大或缩小事实,所以不能算是夸张。



也许有人会说:桃花潭水不会有一千尺深,说它“深千尺”不就是夸张吗?这是夸张,但夸张的是“桃花潭水”而不是“李白送我情”。也就是说,夸张的成分只存在于喻体部分内,被比喻包含着。不能把局部当作整体,不能说这两个诗句用的是夸张手法。



能不能说是“夸张兼比喻”或“比喻兼夸张”呢?也不能。当夸张借助比喻来表达时,在一句话或几句话中这两种修辞手法兼而有之,这种情况属于夸张兼比喻的修辞方法。运用这种方法,夸张是目的,比喻是手段。例如:为了突出旧社会北京城“无风三尺土,雨天一街泥”的特点,老舍写道:“北京,刮风是香炉子,下雨是墨盒子。”(老舍:《我爱新北京》)这是一个夸张兼比喻的典型例句。前面那两个诗句虽然有夸张的成分,但不是借助比喻达到夸张的目的,而且夸张的成分也不能同比喻并列,所以,既不是“夸张兼比喻”也不是“比喻兼夸张”。


作者: jyw    时间: 2009-1-24 09:02
比喻句中的本体和喻体



聂在富



问:下面的句子,最后一句是比喻句,但对于构成这个比喻的本体和喻体,我们这里的老师争论不休。请问应当怎样分析。



环形礁外面,就是浩瀚无涯的大海了。一排巨浪奔腾而来,撞在珊瑚礁上,溅起细雨般的浪花。整个珊瑚岛,就像嵌在一条雪白的、由碎浪组成的带子当中。



答:对这个比喻句的本体和喻体认识上的分歧,主要是对什么是本体、什么是喻体在认识上存在着差异造成的。有人认为本体、喻体这两个概念,只能用词来体现。其实不然,本体、喻体不一定以词的形式出现,也可以是一个短语或句子。确定比喻句的本体和喻体的根据是看句子的表达意图。例如:



那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观潮》)



有人说这个句子是用“白色战马”来比喻钱塘潮的,也就是说,本体是“钱塘潮”,喻体是“白色战马”。这样分析不符合句子的原意。从这个句子所处的上下文来看,整个自然段是从形状、颜色、气势、声响四个方面来描写钱塘潮的,这一句描写的是钱塘潮向人们涌过来的气势,比喻的本体是“那浪潮越来越近”的气势,比喻的喻体应是“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只用“白色战马”是表现不出钱塘潮的气势的。



从上例也可以看出,比喻的本体和喻体也不一定是一种静止的事物,也可以是一种运动着的情景;不一定是在一个单句中,也可以是在一个复句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中,或在一个句群的几个句子中。问题所举的例句(句群),比喻存在于第一和第二两个句子中,并不是只存在于最后一句。作者运用比喻所要表现的并不是“珊瑚岛”像什么,而是珊瑚岛被奔腾而来的巨浪撞击着的情景像什么,所以,第二句是比喻的本体──珊瑚岛被奔腾而来的巨浪撞击着,溅起细雨般的浪花;第三句是比喻的喻体──(像)珊瑚岛被嵌在一条雪白的、由碎浪组成的带子当中。


作者: jyw    时间: 2009-1-24 09:02

运用修辞格知识引导学生学习运用修辞技巧



聂在富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简洁生动、富有表现力的段落和语句。教师应当运用句子修辞和修辞格知识,引导学生结合具体语境认识某些重点段落、重点句子的修辞手法。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对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进行观察和分析。例如:



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两丈多高的白色城墙。那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千万辆坦克同时开动,发出山崩地裂的响声,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观潮》)



这段课文描写了钱塘潮向人们涌过来的情景。在教学中,有的教师进行了如下提问──



①作者描写钱塘潮主要运用了什么方法?(学生:主要运用了比喻的方法。)



②用什么比什么?(学生:用“白色城墙”比钱塘潮的形状,用“千万辆坦克同时开动”比声音,用“白色战马”来比钱塘潮。)



③有的学生说作者是用“白色战马”来比钱塘潮,这样说对不对?(学生:不对。作者是用“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比喻钱塘潮的。)



教师连续提出3个问题引导学生讨论比喻的运用,在领会课文内容的过程中学习了修辞知识,体现了修辞知识在教学中的指导作用。问题1引导学生找出比喻句,注意比喻修辞手法的运用;问题2深入一步,引导学生分析比喻句的本体和喻体;问题3继续深入,纠正学生认识上的错误;加深对比喻句的本体和喻体的理解。



为了让学生领会句子的表达效果,教师往往采用删除修饰成分与原句比较的方法。李吉林老师在《海底世界》的教学中把一段课文的原文和经过删节的文字进行了比较:



\[原文\]:海底的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你用水中听音器一听,就能听到各种声音:有的像蜜蜂一样嗡嗡,有的像小鸟一样啾啾,有的像小狗一样汪汪,有的还好像在打鼾……



\[改文\]:海底的动物常常会发出各种声音,你用水中听音器一听,就能听到各种声音:嗡嗡、啾啾、汪汪、呼噜……



通过比较,学生认识到,课文把海底的动物看作人,它们也有许多许多悄悄话要说,这样写很传神。课文用“像……一样”和“好像……”仿佛使我们真的听到了一样,更觉得海底世界奇妙无比。



再如课文《燕子》生动描写了初春的景象:“阳春三月,下过几阵蒙蒙细雨,微风吹拂着千万条才展开带黄色的嫩叶的柳丝。”为了让学生体会描写手法的巧妙,教师首先把原句压缩为“三月,下过雨,风吹拂着柳丝”,让学生对比其优劣,然后让学生说说对“阳春三月”“蒙蒙的细雨”“才展开带黄色的嫩叶的柳丝”的感受。学生说:读着原句让人感到春天的温暖,好像看到了像牛毛、像花针的春雨,柔软的柳枝生出毛茸茸的黄绿色嫩芽,就像刚刚从睡梦中醒来,睁开了眼睛。最后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个句子,学生都能恰当地运用朗读的技巧进行表达──阳春∣三月,下过几阵∣蒙蒙细雨,微风∣吹拂着∣千万条∣才展开带黄色的嫩叶∣的柳丝。



利用课文中不同的描写方法进行比较,也是一种很好的方法。例如:



“雾来时,风起浪涌;雾去时,飘飘悠悠。雾浓时,像帷幕遮住了万般秀色;雾稀时,像轻纱给山川披上了一层飘逸的外衣。”(《庐山云雾》)



这两句话,用不同的方法描写庐山云雾“瞬息万变,趣味无穷”特点,第一句,直接描述;第二句运用比喻。为了加深学生对描写手法的理解,教师采取了“比较”的教学方法。首先让学生自读课文,找出描写庐山云雾“瞬息万变,趣味无穷”的语句,接着让学生比较课文描写“雾来时”“雾去时”与“雾浓时”“雾稀时”不同的描述方式,最后让学生仿照文的写法,进行描述训练:雾来时,();雾去时,()。雾浓时,像();雾稀时,像()。在括号里填上自己的话。



通过上述教学活动,学生既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学到了不同的描写方法。



引导学生把理解和运用修辞的方法结合起来,则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精神,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请看下面的教学片段。



教师:“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到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大花。”老舍先生用巧妙的比喻为我们描绘出一幅色彩鲜明的风景画。请你展开想象,也来个巧妙的比喻,赞美一下小丘。我相信同学们会想出很好的比喻。



学生: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像在无边的绿毯上撒上了一把把白色的珍珠。



学生: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像在蔚蓝的大海上扬起了点点白帆。



学生: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像在蔚蓝的天空上飘着几朵盛开的白莲花。


作者: jyw    时间: 2009-1-24 09:03
运用篇章修辞知识理解文章表达顺序和表达方法



聂在富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要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阅读能力的核心是理解能力,了解文章的结构层次,领会作者的思路是理解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著名特级教师李吉林在《海底世界》的教学中,结合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领会了抓住课文的开头、结尾理清文章脉络的阅读方法,教给了学生阅读这类文章的规律性知识。



首先,引导学生了解课文的大意,初步理清课文的层次。她在范读课文后问道:“课文一开始就提出了一个问题:‘你可知道,大海深处是怎样的吗?’这个问题课文用几个自然段来回答?大家扫读课文。”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总结,指出第一自然段提出了问题,下面的六个自然段回答了问题,其中最后一个自然段概括了全文,说明海底世界“景色奇异,物产丰富”。



接着,教师引导学生利用旧知识领会新知识。她让学生回忆已经学过的课文《富饶的西沙群岛》,想想它是怎样开头的。这篇课文第一自然段说“西沙群岛风景优美,物产丰富”,下文就具体描写西沙群岛风景怎么优美,物产怎么丰富。



最后,教师总结:“这类知识性的文章,通常在开头或者结尾,概括地说出事物的主要特点。那么阅读《海底世界》,看到文章这样的结尾,阅读时就要怎么想?(学生:“上文就要先写景色怎么奇异,后写物产怎么丰富。”)对!这样去读,就能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了。”



文章中一个好的自然段,往往可以体现出多种修辞方法。引导学生剖析一个典型的自然段,可以使他们从中领悟到多种基本的表达方法以及修辞手段。



课文《鲸》的第一个自然段就是一个很典型的说明事物的自然段:



不少人看过象,都说象是很大的动物。其实还有比象大得多的动物,那就是鲸。最大的鲸有16万公斤重,最小的也有2000公斤。我国捕获过一头4万公斤重的鲸,有17米长,一条舌头就有十几头大肥猪那么重。它要是张开嘴,人站在它的嘴里,举起手来还摸不到它的上腭;四个人围着桌子坐在它的嘴里看书,还显得很宽敞。



整个自然段说明鲸“大”的特点,运用了多种说明的方法,而这些方法在说明事物时都是常用的,这些写法也都是学生很容易理解和仿效的。有的教师在教学这篇课文时,让学生看课文第一自然段,看看说明鲸的“大”用了哪些方法,将它画下来,并和同学进行讨论交流,然后让学生谈谈这种写法的好处。



这个自然段说明鲸的巨大,首先运用比较的方法,用大象和鲸比较,说“其实还有比象大得多的动物,那就是鲸。”其次运用数字说明的方法,说“最大的鲸有16万公斤重,最小的也有2000公斤。”第三,运用列举实例的方法,说“我国捕获过一头4万公斤重的鲸,有17米长,一条舌头就有十几头大肥猪那么重。”第四,进行局部特写,对我国捕获的那头鲸的口腔进行了细致而形象的描写:“它要是张开嘴,人站在它的嘴里,举起手来还摸不到它的上颚,四个人围着桌子坐在它的嘴里看书,还显得很宽敞。”



通过《鲸》第一自然段的教学,学生懂得了:说明一个事物,要从几个方面入手,可以说明其形状、重量、长度。要运用多种说明方法,可以同熟悉的事物比较,也可以列举实例;既可以对事物的整体进行描绘,也可以对它的某个局部进行特写。课后让学生运用比较、列数字、举例等方法介绍自己喜欢的一种动物。


作者: jyw    时间: 2009-1-24 09:03
运用句子修辞知识引导学生理解句式特点



聂在富



从句子修辞的角度看,句子有各种组织方式和各种不同的句式。从组织方式看,有长句和短句、整句和散句、常式句与变式句;从句式来看,有肯定句和否定句、主动句和被动句以及陈述和疑问等句式。采取句子变换比较的方法,可以使学生了解不同句子形式的表达作用。例如:



①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怎么会忘记?(课文原句,变式、反问句)



②这情谊比山还高比海还深,我们不会忘记。(变式、陈述句)



③我们怎么会忘记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常式、反问句)



④我们不会忘记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常式、陈述句)



例句①是课文原句(《再见了,亲人》),从语序看,是宾语前置的变式句,从语气看是反问句。采用宾语前置的句式是为了突出“情谊”,采用反问句的句式是为了把感情表达得更加强烈。例句②和③分别改变了反问和宾语前置的句式,例句④把两种句式都改变了,表达效果都不如例句①。通过比较辨析,学生可以认识到:选择什么样的句子形式,是由内容表达的需要决定的;在一定的条件下,运用变式句、反问句可以使语言更加生动有力。



在句子教学中运用修辞知识,经常把分析、比较、讲解以及朗读指导结合在一起综合运用,朗读指导尤其重要。指导学生在朗读中恰当地运用重音、停顿等技巧,可以体现出各种句式和各种修辞格的特点,长句的贯通、短句的明快、反问句的强烈语气、排比句的酣畅气势,都可以通过朗读中停顿、重音、语速、语调等表达出来。


作者: jyw    时间: 2009-1-24 09:03
运用语汇修辞知识引导学生领会文章用词精当



聂在富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用词确切的语言范例,教师应当运用语汇修辞的知识,引导学生结合具体语境深入体会课文用词的贴切和精当,领悟用词需要精心选择、反复锤炼的道理。这类训练常用以下方法:



①词语添减法:如,“列宁自言自语地说:‘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不会飞回来了。’”(《灰雀》)“自言自语”,表现了列宁说话时的情态和复杂的内心活动:他可能知道灰雀的去处,又不想挑明而使孩子难堪,虽然是自己对自己说,却又想让男孩听到;“可惜”表达出列宁的惋惜之情。如果去掉这两个词,表达的效果就差了。



②词法替换法:如,课文《美丽的小兴安岭》中“树木抽出新的枝条”一句,“抽出”可否换成“长出”“生出”?对比一下就可明白“抽出”用得贴切,既写出枝条长得快,又能使人产生直观形象的感觉。



③词法互换法:课文《手术台就是阵地》中有“陆续”“继续”“连续”三个词,调换一下位置就能看出,虽然三个词词义相近,但适用的语境还是有差异,不能调换。



通过词语替换,可以分辨出用词的异同,从而鉴别其优劣。如以下课例:《火烧云》一课中有这样一句话:“天空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红通通的,好像是天空着了火。”教学中教师问学生为什么不用“红”字而用“烧”字。学生对这个问题很感兴趣,在教师的启发下,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越说兴致越高。最后教师归纳学生的发言,总结出四项答案:1.原句中已经有“红通通”一词,再用“红”就重复了;2.课题是《火烧云》,用“烧”字可以起到点题的作用;3.用了“烧”字能跟后面的“着了火”相照应;4.“红”表示色彩,是静态的,而“烧”表示动作,能给我们一种动感。



采用词语替换的方法体会用词的精当,即使在低年级也能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在《小蝌蚪找妈妈》一课中有这样一句话:“他们游到荷花旁边,看见荷叶上蹲着一只大青蛙,披着碧绿的衣裳,露着雪白的肚皮,鼓着一对大眼睛。”有位教师是这样进行教学的:



教师:这里的“披着”换成“穿着”好不好?为什么?



学生:把“披着”换成“穿着”不好,因为青蛙雪白的肚皮是露在外面的,如果说“穿着”,雪白的肚皮就露不出来了。



教师:这位同学说得很好。同学们再看,我们把“鼓着”改成“长着”“瞪着”好不好?



学生甲:把“鼓着”改成“长着”“瞪着”也不好,因为青蛙的眼睛是凸出来的,改成“长着”就看不出来了。



学生乙:要是改成“瞪着”,就把青蛙写得太可怕了。



有的文章,作者用词造句匠心独运,即使是看似普通的词语用在具体有语境中都有很强的表现力。通过比较分析学生可以领会其中的奥妙。如,课文《燕子》文中有这样的句子:“蓝蓝的天空,电杆之间连着几痕细线,多么像五线谱啊”。句中为什么用“几痕”,而不用“几根”,只有通过比较分析,才能品味出来。



再如课文《鸬鹚》,对渔人赶鸬鹚捕鱼的情景,描写十分传神:



渔人只要站起来,拿竹篙向船舷上一抹,鸬鹚就都扑着翅膀钻进水里去了。



渔人一把抓住它的脖子,把吞进喉囊的鱼挤了出来,又把它甩进水里。



一个“抹”字,把渔人娴熟的动作刻画得十分形象,而一个“钻”字则把鸬鹚的乖巧表现得淋漓尽致。用“抓、挤、甩”三个动词描写渔人利用鸬鹚捕鱼的动作,特色非常鲜明。教师要求学生在阅读上述课文时,从中找出用得好的动词,学生找出了“抹”、“钻”、“吞”、“挤”、“甩”等,然后教师引导学生比较分析,使学生体会到这些动词运用得准确精当,例如,“抹”与“划”相比,“抹”字更能表现渔人动作的轻盈和娴熟;“钻”与“跳” 相比,“钻”字更能表现鸬鹚捕鱼时头先入水悄然无声的特点。



深入钻研教材,可以发现训练的有效素材。《她是我的朋友》一课,在描写阮恒为小伙伴输血时用了“啜泣”“呜咽”“哭泣”“抽泣”四个意义相近的词语。如果教师备课时能体会到课文作者的匠心所在,就能抓住这个训练点,不然就会失掉一个很好的训练素材。



在教学中,学生发言往往会表现出词语选用上的困难,一时间不知道用哪个词语好,或出现明显的语言缺陷。这是正常现象,而且可能是好事,教师要因势利导,使之化解为随机训练的有利因素。据此开展的教学活动更能符合学生的实际,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可以成为发展学生语言的良好时机。如果处理得当,会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可是,也有教师总希望学生发言一说就准,准确无误,如果出现语言缺陷,要么听而不闻,要么担心影响自己的教学预设,表现得很不耐烦。这样就可能失掉教学良机,甚至伤害学生的自尊。



有这样一位教师,执教《军神》时,提问学生:“了解了刘伯承将军的事迹后,你想对他说什么?”



学生:“刘伯承将军,你真……坚……坚……”教师不等学生说完,便不耐烦地插话:“你‘坚’什么‘坚’?” 学生只好仓促结束:“……坚固。”



其实,这个学生的话已经到了嘴边,如果教师懂得尊重学生、耐心等待,他完全可以说出“刘伯承将军,你真坚强”这样的话。即使真的说不出,教师也可以启发其他学生来订正。如,“你知道这个同学想说什么吗?”“他为什么一时说不上来?对!他在选择用词呢。”“好!我们大家来替他找一找吧。”学生肯定会找出“坚强”“顽强”“刚强”等词语。



教师还可以因势利导来扩展学生的思路、丰富学生的语言:“刚才,这位同学是用‘你真怎么样’来表达他对刘伯承将军的敬意,谁能换个说法?”



学生会说:“刘伯承将军,你有钢铁般的意志……”“刘伯承将军,你是一个铁打的硬汉子……”“刘伯承将军,你忍受了常人难以想象的痛苦……”



这时教师可以小结:同样的意思可以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


作者: jyw    时间: 2009-1-24 09:03
运用语音修辞知识引导学生领会文章的音韵美



聂在富



现代汉语语音具有许多鲜明的特点,有阴、阳、上、去四个声调,音节结构以元音为核心,噪音少乐音多。汉语是富于音乐性的语言。许多优美的散文和诗歌,巧妙运用语音修辞手段,体现了汉语的音乐美。好的作品,从声音上说,总是念着上口,听着悦耳,给人以美的享受。例如,“随着山势,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溪声也时时变换调子。”(叶圣陶《记金华的两个岩洞》)这段话,作者恰当地运用了短促的句式和“宽、窄、缓、急”四个单音节词,使音节匀称整齐,读着这样富于节奏的句子,似乎可以感受到小溪哗哗流淌,一路欢歌。再如“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绵软软的。”(朱自清《春》)这段话,作者利用声调的平仄变化,使语言抑扬顿挫,悦耳动听。音韵美同押韵有密切的关系。有些散文是用诗的语言来写的,如《十里长街送总理》:“长夜无言,天地同悲。只见灵车去,不见总理归。”这两个句子,韵随意转,声音回环,表达了万众哀思的心声。对于运用了语音修辞手法的课文,教师应当指导学生反复诵读,精心品味其音韵美。



优秀的作家写作,不仅讲究用词的准确、语句的通顺,也很注意音韵的悦耳动听。老舍先生写作时总是边写边小声读,口中念念有词,念给自己听,凡是耳朵通不过的,就马上修改。有一次,日本有家出版社要把他的文章《宝船》收入日本的课本。文中有个句子──“开船喽!”这家出版社的人问老舍先生,为什么不用“啦”,而要用“喽”。老舍先生说:“‘喽’字是对大伙儿说的,喊‘开船喽!’是表示招呼大家;如果说‘开船啦!’便只是对一个人说的,是没有许多人在场的语气。”老舍先生在写“开船喽!”这句话时是读出声来体会过的,他的回答令人信服。还有一次,老舍先生在一个曲艺段子里写了两个句子:“二嫂正在炒豆腐,厨房里面喷喷香。”读出声来觉得“喷喷香”不好听,后来改成了“香喷喷的豆腐锅里炒,笑眯眯的二嫂在厨房。”听起来悦耳多了。



作家写文章讲究语音美,教师教文章也要引导学生感悟文章的语音美


作者: jyw    时间: 2009-1-24 09:04

小学语文教学中修辞知识运用概述



聂在富



修辞是语言运用的艺术。人们进行口语交际、写作时,都希望把话说得漂亮一些,表达效果好一些;即使阅读和听话,也希望能鉴赏别人话语或文章的表达技巧和艺术性。可见,人人需要修辞知识,人人需要具备一定的修辞技巧,学生的语文素养也必然包含着修辞知识和修辞技巧的成分。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自觉运用修辞知识指导教学,有利于学生深入感悟和欣赏教材,从中领悟修辞知识、学习表达的技巧。



修辞手段十分丰富。教师运用修辞知识引导学生欣赏课文,实际上是一种审美教育,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爱美情操,而且对于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要在阅读中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其表达效果,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领悟基本的表达方法;学会初步鉴赏文学作品,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在习作教学中,要让学生学习精要有用的写作知识,学习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课程标准的这些要求都包含着修辞教育的内容,在附录中列出修辞知识要点,更是直接提出了修辞教育的任务。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修辞知识,总体上来说就是要以修辞知识为指导设计教学程序,引导学生深入领会课文的语言艺术,提高学生的语言修养,其主要内容是:运用语音修辞知识引导学生领会课文音韵的和谐优美;运用语汇修辞知识引导学生领会课文用词的贴切精当;运用句子修辞知识引导学生理解不同句式的特点和表达效果;运用篇章修辞知识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和基本的表达方法;运用修辞格知识引导学生理解和运用课文的各种修辞技巧。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修辞知识指导教学,要求教师具有运用语言文字知识指导训练的意识,注意从教材中提取能够启发学生领会修辞技巧的实例。


作者: jyw    时间: 2009-1-24 09:04
运用语文知识指导教学有利于体现语文教育的特点



聂在富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还应考虑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学生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 汉语、汉字较之其他语言文字有许多自身鲜明的特点,如汉字的表意性,汉语语音的优美、语汇的丰富、语法的简明以及修辞手段的多样等等。根据汉语及汉字的特点确定教学策略是把握语文教育特点、体现语文课程理念的重要条件。但是,不少教师不能运用语言知识正确理解教材体现的汉语、汉字的特点,不善于运用语言知识设计教学环节,而且经常对一些语言现象感到困惑,如,某字属于什么造字方法、什么结构,某句属于什么修辞方法,某段落内部存在什么逻辑关系。还有一些教师说“汉字真是太怪、太麻烦了”,甚至质问:“累”字为什么一定要有三个读音?“肥胖”的“胖”与“心宽体胖”的“胖”字形一样,意思也一样,为什么一定要有pàng和pán两种读法?这些说法都表现了对汉语基本常识的缺乏。因此,对于如何在教学中运用语言文字知识,需要结合教学内容做些研究,如,拼音教学如何运用语音知识,识字教学如何运用汉字知识,阅读写作教学中如何运用语法、修辞、逻辑知识等问题需要做出解答。


作者: jyw    时间: 2009-1-24 09:04

运用语文知识是形成教学闪光点的重要条件



聂在富



优秀的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常常会展现出一个个精彩的场面,这些精彩的场面习惯上被称为教学闪光点。这些教学闪光点的形成有一共同特征,那就是自觉地运用语言文字知识指导教学实践。



李吉林在《桂林山水》的教学中运用语文知识指导教学的做法受到广泛赞誉。她从“山水”这个词扩展开去,从一个词到许多同类的词;再由词组成短语、成语;再把短语组成句子,并把陈述句改为感叹句,形成了完整的训练过程,展示了语言训练和人文教育的紧密联系,充分开掘和利用了语文知识中所蕴含的语文教学资源。现将课堂实录择取片段如下:



教师:这时你们只想到桂林的山水吗?我们的祖国很大,像桂林这样的山水各地都有。我们看到桂林山水就会想到祖国的山山水水。“山水”这个词的意思还能用什么词来说?



学生:山河。



学生:河山。



学生:江山。



教师:这些词可以和哪些词搭配起来表示祖国山河的美丽?



学生:山河秀丽。



学生:大好河山。



学生:江山多娇,锦绣河山。



教师:谁能从中选一个词组,说一句话表示祖国山河的美丽?



学生:祖国的山河很壮美。



教师:改成感叹句会吗?



学生:祖国的山河多么壮丽呀!(李吉林《小学语文情境教学》,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年,145页。)



很明显,这个教学片段是在语汇知识和语法知识的指导下设计出来的。学生通过这个训练可以领悟到许多语言知识,诸如相近的意思可以用不同的词语来表达,词可以组成短语,短语组成句子,句子可以有多种形式。这样的训练,实现了语言学习与情感熏陶的完美结合。



于永正老师在语文教学中处处体现着语文课程的特点。他让学生回答问题,一是为了检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二是为了训练语言,因此他不满足于回答得内容正确、语句通顺,还要求简洁、精练。请看他执教《新型玻璃》的一个片段:



教师:这篇课文向我们介绍了几种新型玻璃?是哪几种?



学生:一共写了五种新型玻璃。第一种是“夹丝网防盗玻璃”,第二种是“夹丝玻璃”,第三种是“变色玻璃”,第四种是“吸热玻璃”,第五种是“吃音玻璃”。



教师:说得多清楚,多有条理!不过,能说得再简洁一些吗?请你考虑一下。(该生面有难色,欲坐下)



教师:请你沉着冷静地想一想,我看你有这个能力。



学生:(思考了一会儿)本课介绍了五种新型玻璃,它们分别是“夹丝网防盗玻璃”“夹丝玻璃”“变色玻璃”“吸热玻璃”“吃音玻璃”。



教师:(竖起大拇指)说得妙,妙就妙在“分别是”三个字上。有了它,下面只说名称就行了。你真了不起啊!如果刚才你坐下了,不就失去了一次展示自己的机会吗?



  于老师以其敏锐的语感、娴熟的训练技巧、在有关用词选句知识的指导下,使说话训练落到了实处。这个教学过程,既训练了表达能力,又培养了良好的心理素质。

作者: jyw    时间: 2009-1-24 09:04
语文能力训练离不开语文知识的指导







叶圣陶先生说:“学生须能读书,须能作文,故特设语文课以训练之。(《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下)》,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717 页。)” 语文课需要进行语言文字训练,而真正意义上的语言文字训练离不开语言文字知识的指导。



1997年语文教学大讨论之前,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着“内容分析多,语言训练少”的倾向,为克服烦琐的内容分析的弊端,小语界提出了加强语言文字训练的主张。当时,著名特级教师李吉林总结自己的教学经验,提出“以训练替代分析”,强调训练要致力于语文教学的“教育”和“发展”的目标。加强语言文字训练的主张对改进小学语文教学发挥了很好的作用。但是,有些教师由于受某些教学理念的影响和自身能力的局限,把训练理解为单纯的抄抄写写、题海战术以及死记硬背。这些错误的做法无助于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而且严重败坏了“训练”的名声。



2001年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很少使用了“训练”这个词,与原来的语文教学大纲几十处提到“训练”形成鲜明对照。语文课程标准虽然极少提到“训练”,却处处体现着训练的要求。感悟、积累、运用都是训练的过程,具体地说,识字与写字要求中的“认识”“掌握”“学会”,阅读要求中的“朗读”“诵读”,口语交际和习作要求中的“复述”“表达”等,哪一项能离得开训练?可是,有些人把语文教学的失误统统归咎于训练,发表许多贬低训练、反对训练的言论。于是,“训练”更加声名狼藉,似乎成了语文教学的禁区,许多教师不敢再提语言文字训练。



正确理解“训练”和“语文训练”的含义至关重要。“训练”包括“训”和“练”两个方面,是师生互动的过程。“训”,是教师的训导、辅导和启发诱导;“练”,是学生的反复操作,就语文来说,就是听说读写的语言实践。语文训练是学生在教师训导的基础上经过反复的语言实践、把所学的东西变成自己的东西的过程。叶圣陶先生说:“所谓训练,当然不只是教学生拿起书来读,提起笔来写,就算了事。第一,必须讲求方法。怎样阅读才可以明白通晓,摄其精英,怎样写作才可以清楚畅达,表其情意,都得让学生们心知其故。第二,必须使种种方法成为学生终身以之的习惯。因为阅读与写作都是习惯方面的事情,仅仅心知其故,而习惯没有养成,还是不济事的(《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上)》,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57页。)。”叶圣陶先生的话说得多么好,无论培养阅读能力还是写作能力,都应当让学生“心知其故”,也就是说读写训练必须伴随着语言文字知识的训导。



张志公先生1994年在吕叔湘语文教育思想座谈会上指出:“真见语文功底的是语言文字训练。”语文能力训练离不开语文知识的指导。在语言文字训练过程中,教师的训导和辅导,表面上看是凭借教师生动精练的语言,但基础还是深厚扎实的专业知识功底。例如,教师要抓住教材的某个重点章节完成某项训练,就必须运用语汇学、语法学、修辞学、文章学等知识深入理解文章的内容和形式。



作者: jyw    时间: 2009-1-24 09:05
知识是能力的基础。学生语文能力的形成离不开语言文字知识的指导,教师理解教材、处理教材、设计教学活动,也都需要在语言文字知识的指导下进行,教学过程应当处处渗透语言文字知识。这里所说的语言文字知识,主要包括汉字、语音、语汇、语法和修辞知识,也包括形式逻辑、文章学和文学知识。语文教师不仅要具有扎实的语言文字知识功底,还要有将知识运用于教学的意识和能力。香港大学田小琳教授在《论中文教师的素质标准》一文中说:“现代汉语知识是基本知识,教师掌握好并运用于教学,学生的语文基本功就好,反之,将严重影响学生基本功的形成。”


有的教师认为,实施新课程后,小学语文教学不需要语言文字知识,只要把精力用在教学观念的转变和教学方法的研究上就行了,甚至有人说“不会语文也能教语文”;似乎语文课谁都能教。他们的根据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称“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上述看法是对语文课程标准的误解。课程标准是在强调语文课程的实践性、在同语文实践比较的情况下提出“不宜刻意追求”的,原文是:“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很明显,这段话的意思是不要把学习语言文字知识摆在不适当的位置,而应当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逐渐掌握运用语言文字的规律。“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不等于不学语言文字知识,更不等于说语文教师也可以不掌握语言文字知识。



语文课程标准不但没有说不要语言文字知识,而且可以说相当重视语言文字知识。“三个维度”的课程目标中第一个就是“知识和能力”,这里的“知识”,当然是语言文字知识。语文课程标准的一个重要理念是重视语感培养和语言积累。语感,是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觉能力,是知识与能力、智力的综合体现,运用语言文字知识指导教学有利于学生语感的形成;语言积累,不论是语言材料、语言范例还是语言知识的积累,都与语言文字知识有密切的联系,运用语言文字知识指导教学有利于学生语言的积累。



在语文教材里,语言文字知识要素十分丰富:精当的用词、丰富的句式、贴切的比喻、富于节奏的排比、充满音韵美的对仗、还有生动的描写、严密的说理、巧妙的结构……教学中应该引导学生理解这些语言形式,吸收消化,练习运用,逐步提高理解和表达能力。要达到这样的要求,教师必须具有扎实的语言文字知识,并且具有运用这些知识指导教学的意识和能力。这样,教材里的语文因素才可能被发现,被重视,被派上用场。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语言文字知识指导教学实践,并非对学生直接讲述知识要点,而是自觉地运用语言文字知识理解和处理教材、设计教学活动,在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的各项学习活动中融入语言文字知识。要求教师能看到文本教材中的语文因素,从中精选出最具价值的部分,通过精心设计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练习运用,借助语文知识培养语文能力。叶圣陶先生说,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语法、修辞法、作文法、思想方法都不作孤立的教学”,“要从实际的听、说、阅读之中多多提出实例,让学生自己去发现种种的法则。”《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201.202页。运用语言文字知识指导训练,要注意抓住那些足以启发学生发现语言规律的实例,凭借这些实例开展扎扎实实的语言训练,引导学生在领悟语言规律的基础上形成语言能力。语文教师教的是语文,应当有很强的语文意识,不论在文本中,还是在练习项目以及学生的发言和书面作业中,语文教师的眼里都应当处处看到“语文”。



语言规则,尽管不一定时时能意识到,却时时制约着每个人的言语实践。学生通过以往的生活和学习活动,头脑中积淀着丰富的语言知识和语言经验,不自觉地指导着他的语言实践。教师运用语言知识引导学生理解、赏析教材中的语言现象,可以调动学生的语言知识和语言经验的积累,使之参与新的学习活动,正如崔峦先生所说,“教师要善于指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去同化和顺应新知识,从而建构新知识”。



我在参与小学语文教学研究的过程中了解到,有不少教师学了语言文字知识不会用来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有的学了语言文字知识却派不上用场,好像语文教学用不着语言文字知识。他们缺乏语文意识,看不到教材中的语文因素,因而失掉许多训练的良好素材和有利时机。同时我也注意到,有些优秀的教师独具慧眼,善于从文本中发现语文知识的要素,抓住典型的语言材料,引导学生思考、比较、辨析,以领悟语言材料蕴涵的规律性知识,并联系生活实际和学生已有知识练习运用,把规律性知识转化为操作性知识和实践能力。这些教师由于恰当运用语言知识而使教学活动卓有成效。



我深感小学语文教师必须扎扎实实掌握语言文字知识,树立起在教学中灵活运用的意识,并能运用语言文字知识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1989年,我在全国中等师范学校语文教学大纲修订研讨会上提出建议:为了帮助小学教师在教学中灵活运用语言文字知识,在中师“现代汉语知识” 新教材中增设“运用”内容。这一建议得到与会专家的一致赞同,正式写进了新的中师语文教学大纲。自1993年开始,新版中师《现代汉语知识》教材,增设了“××知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这一内容,在语音、汉字、语汇、语法、修辞、逻辑六章中各设一节,教材的六节内容都由我编写。教材编写组顾问张志公先生对这一做法给予高度评价。第一轮教材出齐后,在海南召开的教材研讨会上,来自全国教学第一线的教师对这部分教材给予了充分肯定,认为它很实际,很有用,为语言知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提供了具体生动的实例,体现了教材的师范专业特色。本书主体部分采用了上述六节教材的主要内容,并进行了较大的修订和补充。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www.lsp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