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标题: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 例谈:课前预习、小组合作对高效课堂的作用 [打印本页]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3-3-14 10:32
标题: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 例谈:课前预习、小组合作对高效课堂的作用
资料   内容摘要:
      通过课前预习,小组合作等方式,使每一位教师充分利用课堂40分钟,让班里每一位学生最大限度的达到预期效果,完成教学目标,真正起到高效课堂的作用。

  关键词:
     课前预习、小组合作、高效课堂。

何为“高效课堂”我思考后有一个通俗的解释,就是让班里每一位学生最大限度的达到预期效果,完成教学目标。这里每一位教师都知道,要求每一堂课每一位学生最高限度达到预期效果是很难做到的,班里好的学生不用老师讲,他们自己就可以理解,中等学生通过他们自己,老师讲解也可以达到目标,但对于差生,自学他们没有自觉性,老师配合学生讲解时,他们又认为好像和他们无关,心思根本就不在课堂上,这样就对高效课堂的完成有一定困难,我通过尝试采取一些办法,也起到一定效果,下面我来谈谈我具体实施的办法。
  
一、课前预习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

课前预习,尤其是对数学课前预习,很多学生认为数学课不需要预习,我也在班里进行几种情况调查。
(1)调查全班29人,每天能自主预习(也就是老师没有布置预习任务时)的学生只有5人,和学生平时交流中了解学生很难做到自己预习。
        (2)做过家庭问卷调查,大部分晚上要求预习语文和英语,对数学预习不做要求。
   (3)布置预习任务但不做任何要求和达到什么目标,第二天上课提问,大部分学生会说预习了,但大部分学生对新课的内容不是很了解,说明学生只是为了完全老师布置的预习任务,而对达到什么目标不够重视,也就是真正看懂了会什么内容有什么疑问并不在乎。  
(4)让学生带着任务回家预习如: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28页,长方体和正方体实物像冰箱、一些盒子等来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点、面、棱等情况并完成书上第28页表格。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3-3-14 10:32
1)长方体有(       )个面。
4)长方体有(        )条棱。
2)每个面是什么形状的?
5)哪些棱长长度相等?
3)哪些面是完全相同的?
6)长方体有(    )个顶点。
(7)大家还有什么发现?
第二天上课老师让学生汇报了解情况,学生积极性非常高,大家一起总结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课堂效果非常好。从这一点说明我们的学生不重视数学预习或不知道怎样预习,这就需要我们的老师正确引导,给学生适当的布置预习任务,能起到一定效果,对高效课堂起到良好的作用。
二,小组合作,加强学生的参与意识
这是一堂四年级植树问题的课,这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发现植树的棵树和间隔数之间的关系,难点是根据发现植树的棵树和间隔数之间的关系,并用发现的规律解决实际问题。首先让6人一小组,并选出这一组的组长,要好,中,差的学生搭配分组,然后在教师的带领下一起引导探究,发现规律,例,在一条长20米的小路一边均匀地植树,每隔5米栽一棵,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
利用画图的方式小组总结出:两端都栽:棵树=间隔数+1。一端栽 :棵树=间隔数  
两端都不载栽: 棵树=间隔数—1这样的结论。
下面我出示了两道题运用刚才的结论解决实际问题。
115路公共汽车行驶路线全长约15千米,相邻两站的距离约1千米,一共有几个站?
2、两栋教学楼相距60米,在两楼的小路两旁种树,相邻两颗树之间的距离是3米。一共要种几棵树?
这两道题出示以后,我给每个小组安排任务,要求小组合作完成,并且让这一个小组中平时最不爱发言的学生来汇报,那一组汇报的完整、正确这一个小组成员每人获一枚章,在小组讨论的整个过程中,每一位成员都认真解题,并且一遍一遍地给有困难的学生讲解大约十分钟左右,每个小组都来汇报,第一题因为是算几个车站属于植树问题中的两端栽,因此是间隔数+116个车站。第二题两栋楼中间植树属于植树问题中的两边不载,因此是间隔数等于棵树。但由于两边路旁还要乘以2就是需要种40棵树。
  每个小组上来汇报的学生都能非常流利的回答问题,当时的情景让我非常难忘,每一位学生汇报完,下面的学生都报以热烈的掌声,汇报的学生满脸的兴奋和自信,你知道前面我要求是平时最不爱发言的学生,换一种说法就是最差的,要知道在平时有两个是一叫三不知或从来在课堂上不回答老师的问题的学生,都能在这一节课中流利地汇报小组讨论的结果,连我都不敢想象,因为当时还有很多老师听课,我只想试一试能不能调动每一位学生,提高课堂效率,没有想到效果非常好。过后我又找了这些学生谈心,问平时老师问你们问题,你们不是不会就是不吭气,今天为什么表现这么好,他们回答说:“平时自己回答问题,不会就算了,可是这是小组,我代表的是我们组,如果回答不上来,我们组就不能得章,同学们多失望呀!所以我要努力。”
  从这节课也说明了一些问题,不是这些差生就学不会,而是没有把他们调动起来,如果每节课我都用不同的形式或方法调动每一位学生,让他们积极参与到学习中,这样才能真正体现高效课堂的真谛。

作者: tcs1    时间: 2015-3-22 08:48

作者: chenyanyan    时间: 2015-4-8 14:18

作者: baichiyige    时间: 2015-4-20 18:50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www.lsp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