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 | 课 题 | 课时 | 授课时间 | ||||||
一 | 4、我的长生果 | 1课时 | |||||||
导学内容 | 4、我的长生果 | ||||||||
导学目标 | 1.认识12个生字。 2.激情参与,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悟出的道理。 3.全力以赴,学习一些读书和习作的方法。 | ||||||||
导学重点 | 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体会“长生果”的寓意。 | ||||||||
导学难点 | 学习作者的读书和写作的方法 | ||||||||
导学流程 | |||||||||
导学 环节 | 一、回顾导入,揭示课题 同学们,第一单元我们学习的主题是“我爱读书”,在前几篇课文中,我们一直在和书进行着有趣地对话。今天,我们还要再学习一篇关于读书的文章,看看它又告诉了我们什么。 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师问:你有什么问题? 二、组内合作,整体感知 1.同桌互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相互评价。 2、交流重点字词,派代表给全班同学提醒。 3.根据自读提示中的问题和方法,再读课文,把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勾出来多读几遍,在旁边写上批注的感受。 4.小组交流检查读书情况。 三、细读课文,深入理解 1.指名小组汇报,作者写了少年时代读书和写作的哪几件事?从中悟出了什么道理? 看香烟人小画片;看连环画;看文艺书籍;看中外名著; 重点回忆了两次作文的构思与写作的经历。 作者悟出的道理:作文,首先构思要别出心裁,落笔也要有点与众不同的“鲜味”才好。作文,要写真情实感;作文练习,开始离不开借鉴和模仿,但是真正打动人心的东西,应该是自己呕心沥血的创造。 2.仔细阅读作者例举的两篇作文,你是怎样理解作者从中所悟出的道理?在你自己的写作中有过类似的体会吗? 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读书写作体验来理解,谈自己的感受,更重要的是学习并运用作者的写作方法和读书方法──博览群书,入情入境,作读书笔记,会借鉴运用等。 四、精读课文,体会情感 1.通过刚才的交流,大家理解了为什么把书比作“长生果”了吗? 生讨论交流,指名汇报。 师小结:将书喻为长生果,可见作者对书的钟爱。 2.文中真实地回顾了作者少年时代与书的故事,使作者酷爱读书的情景再现在我们眼前。 读读课文,你是从哪里感受到作者对书的喜爱之情的? 生读文后,交流交流据自己感受。 3.通读全文,体会读书的乐趣。 五、品读语言,学习作者在运用语言上的特点 1.生动的比喻。让生有感情地朗读背诵。 2.恰当的词语,积累本课优秀词语。 六、联系实际,交流体会 说一说你读书中的故事,你在书中的收获。 | 品德与习惯 | 个性呈现 | ||||||
培养学生围绕课文内容质疑的能力,训练思维的深刻性,及抓重点的意识, 刻意训练批注的习惯,同时指导批注时的内容与方法。 通过重点段落和句子的分析,明白作者酷爱读书这种情感贯穿始终,在回首少年时光时才感到那样的愉悦。 | 生质疑,如:课文中我的“长生果”是指什么?为什么要把书比喻为我的“长生果”? | ||||||||
板书设计 | 读书 4、我的长生果 写作 | 导 学 反 思 |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www.lspjy.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