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设计意图
四、教法、学法的具体体现:
1.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四年级的学生,通过一年的英语学习,已经掌握了一些常用的句式,积累了一定的英语词汇。新课程理念倡导学生体验和参与,那么,教师可适当的放手去挖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解决学习困难,让学生自己通过看书、听音的过程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划出不会不懂的词,然后汇报给同学们,这样通过相应的课前预习或者是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必定会有其他的学生能够解决这个问题,诚然学生有解释不全面或者不准确的情况发生,老师只要做相应的点播便可使学生的最初的学习困难迎刃而解了。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应该更多的想到学生可能出现的困难,更多的看到学生的发展挖掘学生之中的能动因素,让学生自主的学习,在学生中通过相应的交流,解决学习困难。真正的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2.足够的语音输入,明确听、读的要求,循序渐进
英语课堂上,跟录音听读是必不可少的一个语音输入的过程,那么,听、跟读的量和度的掌握就在于教师的合理控制和把握。本套教材的顾问鲁子问老师曾经这样说过:“对于一个新的语言材料,让学生能够接受和掌握至少需要5遍的过程。”虽然在课堂上的时间有限任何一位老师不能拿出这样多的时间让学生听5遍,但是至少要有3遍的时间。那么,教师应该对这三遍的听、读过程给出明确。递进的要求,让学生的每一遍听或者读的过程都能听有所获,读有所得。
第一遍要求学生听,尽量理解课文的意思,注意课文中的难读懂得句子。及时解决困难。第二遍要求学生听、跟读,找出课文中的主要句子,理解意思。
第三遍,是先针对课文提出了一些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听、和跟读。通过总结学生的回答,实际上是给出了课文事态发展的主线,呈现了课文的主旨句子,学生通过这些句子,基本可以理解课文要义。
3、提问为线,教给学生科学的阅读方法
在第三遍听读之前教师提出了这样的几个问题What is Daming going to do? Is he going to run every day?让学生带着如上问题通过听读在课文中找到相应的答案。不仅是教给学生听读的方法,更重要目的是潜移默化的让学生理解找主旨句子这样一个重要的阅读技巧。学生一旦掌握了这个技巧,背诵、复述、甚至是仿写的困难便解决了。
4、用多样的评价作为激励,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小学英语教学评价的主要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在进行课堂评价时要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体现尊重与爱护,关注个体的处境与需要。通过课堂评价,让学生了解自己课堂学习的状态,体验进步与成功,从而产生进步的动力。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和课堂活动进行的过程中,都应及时、自然、适当的考虑到评价的效应。一句简单的激励性评价good, nice ,excellent ,一句具有交际性和亲和力的描述性评价,You are smarter than me . / What a good boy !等等。一次带有荣誉激励性的小组加分等多样的评价给学生,不仅增强了学生的学习自信心,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更起到了活跃课堂气氛,融洽师生合作的良好效应。
5、小组合作学习形式,关注学生的学习体验,加大练习密度。
本课我两次运用小组合作的活动形式,这样缩小了群体活动范围,在复习、热身阶段和巩固表达阶段我都设计了这样的活动形式,缩小了活动范围,增强了学习热情,培养了学生的竞争意识。
以上我这一课的一些粗浅的尚不成熟的想法和设计。诚然在实际的教学进程中必定存在着些许遗憾和不足,望各位领导、专家、同行给予中肯的意见和建议。以取长补短,进一步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