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标题:
广东省东莞六年级语文毕业检测题
[打印本页]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4-7-6 16:11
标题:
广东省东莞六年级语文毕业检测题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一、看拼音写词语,请注意书写规范、美观
biān pào chū xún zhǎn lǎn kǒng bù guàng jiē
( ) ( ) ( ) ( ) ( )
二、给句子中的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_____”
1.星期六早晨,妹妹换上了新夹(jiā jiá)衣,母亲带她到儿童娱乐场去散(sàn sǎn)步了。
2.他那披散(sàn sǎn)的长头发中间露(lù lòu)出一张苍白的脸,显然是受过苦刑了。
三、下列有错误的一组是( )
A.专心志致 勃勃生机 座无虚席 精兵简政
B.万象更新 肃然起敬 别无所求 惊心动魄
C.意想不到 养尊处优 语重心长 零七八碎
D.蜂拥而至 张灯结彩 哄堂大笑 铺天盖地
四、下列句子中,朗读停顿最恰当的是( )
A.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B.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C.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D.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五、请用“然”字组词,分别填入下列句中的括号里
A.客家民居和傣家民居各有特点,建筑风格( )不同。
B.两三百人聚居一楼,秩序( ),毫不混乱。
C.客家土楼虽经几百年的风雨侵蚀,但是( )非常牢固。
D.他( )失败了很多次,但是并没有灰心。
六、判断下列句子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为人民服务》的作者是张思德。 ( )
(2)“元宵、端午、中秋、除夕”是按时间顺序排列的。 ( )
(3)“邯郸学步”这个成语用来比喻一味模仿别人,学了很多的本事。 ( )
(4)“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此句是毛泽东讲的。 ( )
七、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今天依然屹立的金字塔是奴隶们的劳动和智慧的结晶。(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老师对我说:“陈强的作文得奖了,你去把他叫过来。”(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维吾尔姑娘很漂亮。(写一个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请将左右两边相对应的内容用线连起来,并完成练习
甘瓜苦蒂,天下物无全美。 《文心雕龙》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传习录》
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 《墨子》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师说》
决定做的事情不要拖拉,正如《左传》里写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部分:阅读积累与运用
一、阅读短文,按要求填空
陶行知的两只口袋
1938年秋天,陶行知先生在重庆凤凰山古圣寺创办了一所育才学校,收容抗战fēng huǒ中的难童。为了不受国民党的控制,陶行知不要政府的经费,组织全校师生四处募捐。他宣布一条纪律,募捐所得涓滴归公,任何人都不得借故暂借或挪用。一言既出,躬行不逮。他的上衣缝有两只大口袋,一只装公款,一只装私款。一次,他到很远的地方去募捐,收获颇丰。等到天色已暮,要购买车票回校时,一摸私款口袋,却已囊空如洗。此时他早已饥肠辘辘,体力不支,而车站离古圣寺尚有十几里之遥。虽然他上衣那只装着公款的口袋鼓鼓囊囊,但他一分也不肯动用,硬是拖着pí fá的身体,走着崎岖的山路,一直到皓月中天之时才回到古诗。守门的老和尚在yī xī的月光中看到先生归来,立即双手合十,低眉顺目,连声呼唤:“阿弥陀佛!善哉善哉!菩萨保佑,正人君子。”
诚信精神,是人们本应具有的精神。讲诚信,是人生道路的基石。
教育家陶行知募捐办学,上衣的两只口袋公私分明。公袋鼓鼓囊囊,私袋囊中羞涩,一直传为美谈。陶行知人格品行正如其名:言行一致,行知合一;一诺千金,诚信笃行。这正是人们学习的榜样。
1.根据拼音写词语
fēng huǒ( ) pí fá( ) yī xī( )
2.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囊空如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饥肠辘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陶行知为什么要在衣服上缝两只大口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文中找出描写老和尚神态动作的句子,用横线画出来,再写一写,当时他心里在想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陶行知原名陶文俊,后来他自己改名为陶行知,读了短文,你能说说他名字的内涵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分享生命
有个登山者, 在山中遇到暴风雪,因而迷了路,这场暴风雪是他始料未及的,他的御寒装备不足,他明白( )不尽快找到避寒处,( )非被冻死不可。
他说啊走啊,不敢停歇下来,但( )如此,他的四肢( )被冻得麻木了。他抬着越来越沉重的双腿,非常绝望。就在这个时候,他的脚踢到一种硬邦邦的东西,低头仔细看看,居然是一个人。原来这不幸的人已经快冻僵了,倒在地上,不能动弹。登山者停了下来,发现自己正面临着一个困难的选择:( )继续赶路拯救自己,( )留下来设法拯救这个生命垂危的陌路人?短短一瞬间,他就下定了决心:只见他毅然地在那个垂危者身边跪下,甩掉手套,开始按摩他的双手双腿。没过多久,那人的血脉就流通了,而登山者在助人的过程中也不期然地暖透了自己的双手乃至身心。最后,这两个人互相搀扶着,终于走出了风雪肆虐的大山……
1.阅读短文,选择合适的关联词语填在括号里
如果……就…… 即便……还是…… 是……还是……
2.边读边画:登山者有哪两种不同的选择?用“ ”画出有关的语句。边画边想:为什么说这是“一个困难的选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短文按 的顺序写了 的事。
4.短文的题目为什么取为“分享生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短文,我不禁想起了一句关于分享或互助合作的名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部分:习作
“一个微笑,花费很少,价值却很高。”成长路上,有令你难忘的微笑吗?那个笑中包含了什么力量?请你以“微笑”为话题写一篇习作。要求:题目自拟,写清楚这个微笑带给了你什么,450字以上。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4-7-6 16:11
广东省东莞松山湖实验小学 张新元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4-7-6 16:11
六年级毕业检测题(二)
广东省东莞松山湖实验小学 张新元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一、读拼音,写汉字
dōu jùn xiè guǒ ké sòu
衣( ) 严( ) 机( ) 包( ) ( )
二、用“____”画出下面句子中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1.你怎么就这样糊里糊(hú hù)涂地被他糊(hú hù)弄了呢?
2.军训结束了,同学们走出宿舍(shě shè),依依不舍(shě shè)地告别。
三、把下面成语补充完整,并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
雕( )画栋 饱经风( ) ( )扬顿挫 曲高和( )
( )高望重 心潮( )涌 革故( )新 群( )群力
1.同学们( ),终于制定了一个理想的活动方案。
2.这位老教授( ),深受学生爱戴。
四、下面句子朗读停顿正确的一句是( )
A.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呼? B.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呼?
C.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呼? D.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呼?
五、下列一组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弟弟七嘴八舌地乱嚷起来。
B.参加这次会议的有工人、农民和青年同志。
C.我们常常在课后花好几个小时甚至几天的时间去思考和论证。
六、和其他两个句子所使用的表达方法不同的一项是( )
A.和这样的事情相仿佛的故事,世上难道出现得少吗?
B.那一摞碗却仿佛故意捣蛋,突然跳起来摇摆舞来。
C.春天就像活泼的儿童,憧憬渴望。
七、判断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见微知著”这个词语中带点字的意思分别是:细小和明显。( )
2.江姐、小兵张嘎都是革命小说《红岩》中的人物。( )
3.写建议书一般先写存在的问题,再写产生问题的原因,最后写建议。( )
4.“舍本逐末”比喻做事不抓住主要问题。它的近义词是“本末倒置”。( )
八、填空
1.守信是一项财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百年孤独》
2.横眉冷对千夫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落红不是无情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芳由于待人不真诚,所以在班上人际关系不是很好,如果你想帮助她,你会对她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芙蓉楼送辛渐》中,最能体现出作者清廉正直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请你也当小诗人,把这诗接下去
爱心是沙漠上的一泓清泉,使心灵枯萎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
爱心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爱心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语文实践
毕业前夕,有位同学给老师送上了自制的贺卡,并写下了热情洋溢的贺词,以表达自己对老师的赞美和敬意。如他写给音乐老师:你美妙的歌声,动人的舞姿,给我们以美的熏陶。
请你仿照上面的句子,写一句话,送给某门学科的老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部分:积累与阅读
一、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____________
在日本,一位父亲带着6岁的儿子郊游,父亲钓鱼,儿子在一旁玩耍。
在离湖边不远处,有一个很深的大坑。孩子好奇,自己偷偷(摸索 探索)着下到坑里。玩了一阵子后他发现,大坑离地面很高,下来容易上去难。
于是他不得不(求助 乞求)正在钓鱼的父亲:“爸爸,爸爸,帮帮我,我上不去了!”但他没有得到回应。其实,此时此刻他知道他的父亲正在距离他不远的地方钓鱼,他没有想到,父亲会对其求助置之不理。于是,他的第一个反应就是愤怒、。他开始直呼父亲大人的名字并言辞不敬。他的父亲还是置之不理。
这时,天渐渐地黑下来,出于恐惧和无助,他的第二个反应是哭泣,又哭又喊,足以令做父亲的(揪心 烦心)。结果得到的反应还是沉默。之后,他不得不自己想办法了。他在坑里转来转去,寻找可以上去的地方,终于,他发现在坑的另一面,有几棵可以用于攀缘的小树。他(艰难 艰苦)地爬上来。
此时此刻,他发现父亲还在那里叼着烟斗,悠闲地、一动不动地钓着他的鱼。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个顽童,没有抱怨,更没有愤怒,而是径直走到父亲身边,自豪地对父亲说:“老爸,是我自己上来的!”
1.给文章拟个合适的题目,填在文前的横线上
2.用“/”划去括号中不正确的词语
3.本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儿子在坑里,发现自己危险后,他的第一个反应是_________________,第二个反应
是_________________,而得到父亲的回应是_________________,儿子最后的办法是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的这位父亲为什么对儿子的求助置之不理呢?你觉得他是一位怎样的父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
马和马驹
有一匹可敬的老马,他失去了老伴,身边只有唯一的儿子和他一起生活。老马十分疼爱他,把他带到一片草地上抚养,那里有流水,有花卉,还有诱人的绿荫。总之,那里具有幸福生活所需的一切。
小马驹根本不把这种幸福生活放在眼里,每天滥啃三叶草,在鲜花遍地的原野上浪费时光,毫无目的地东奔西跑,没有必要地沐浴洗澡,没感到疲劳就睡大觉。
这匹又懒又胖的小马驹对这样的生活逐渐厌烦了,对这片美丽的草地也产生了反感。他找到父亲说:“近来我的身体不舒服。这片草地不卫生,伤害了我;这些三叶草没有香味;这里的水中带泥沙;我们在这里呼吸的空气刺激我的肺。一句话,除非我们离开这儿,不然,我就要死了。”
______我亲爱的儿子(既 即)然有关你的生命______他的父亲答道______我们马上离开这儿______父子俩立刻出发去寻找一个新家______
马驹听说去旅行,高兴得嘶叫起来,而老马却不怎么快乐,安(祥 详)地走着,在前面领路。他让他的孩子爬上陡峭而荒芜的高山,那山上没有牧草,就连可以充饥的东西也没有。
天快黑了,仍然没有牧草,父子俩只好空着肚子躺下来睡觉。第二天,他们几乎饿得筋疲力尽了,吃到了一些长不高的灌木丛,心里十分满意。现在小马驹不再奔跑了。又过了两天,他几乎迈了前腿就拖不动后腿了。
老马心想,现在给他的教训已经足够了,就把儿子领上了一条不认识的路,走到半夜,又把他带回原来的草地。马驹一发现嫩草,就急忙去吃。
“啊!多么美味啊!多么好的绿草呀!”他喊起来,“哪儿来这么甜这么嫩的东西?父亲,我们就在这里安家吧,哪个地方能跟这里相比呀!”
他这样说着说着,天亮了。马驹认出这个地方,原来这就是几天前他离开的那片草地。他垂下了头,非常羞愧。
老马(柔和 温和)地对他说:“我亲爱的孩子,要记住这句格言:享受太多,就会厌烦快乐;如果要得到幸福,就必须适度(节制 节约)。”
1.给第四自然段的“______”上加恰当的标点
2.划去括号中不恰当的字或词语
3.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荒凉──( ) 有气无力──( )
4.请写出这篇短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小马驹为什么要离开那片美丽的草地?请用“______”在文中划出有关句子
6.“小马驹根本不把这种幸福生活放在眼里”,“这种幸福生活”在文中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老马心想,现在给他的教训已经足够了”,这“教训”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联系实际谈谈你如何理解“享受太多,就会厌烦快乐;如果要得到幸福,就必须适度节制”这句格言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部分:习作
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400字的短文
说起我们的班集体,你一定有许多话想说。是啊,同学们每天一起学习,共同生活,其间一定有不少的喜怒哀乐,其实这才是五彩缤纷的生活。请你写一写你的班集体。要有具体事例,注意选材要真实,感情要真挚。题目自拟。
作者:
000嗷嗷嗷
时间:
2017-5-5 20:35
AAASSSSSSSSSSSSSSSSSS
作者:
000嗷嗷嗷
时间:
2017-5-5 20:35
DAANNE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www.lsp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