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 | 环城西路小学 | 教师 | 盛萍 | |
课题 | 捏泥巴 | 章节 | 第九课 | |
学科 | 美术 | 年级 | 三年级 | |
教材分析 | 本课根据美术课程标准要求,运用传统的泥塑造型方法,了解祖国优秀民间艺术文化。欣赏泥塑的艺术特色和审美情趣,同时让学生感受泥材,了解三维空间的塑造方法。教师可以更大限度的发挥创造性,设计出有趣多样的教学活动,从学生的问题和兴趣出发,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活动中掌握探究,合作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形成对身边世界的兴趣,培养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课主要是让学生在以前泥塑基础上,学会用团、搓、压、捏等简单方法进行设计制作。在活动中通过老师引导、启发,学生玩,使其接受式的学习方式转变为自我创造创新形式的学习方式,开发其创造性思维,提高其审美意识。 | |||
学情分析 | 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多为八九岁,自主意识逐渐形成,有很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但动手能力及创造力没有机会发挥。泥塑是中华民族的一种传统雕塑工艺,具有悠久的历史。其活动本身就是一项很好的、既能锻炼其动手能力又能体现其创新创造能力的活动项目。针对学生好奇心强,并有初步的造型能力和接受新生事物较快的特点,开展一个以泥塑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一个认知三维世界的学习和释放空间;帮助学生,通过“玩泥巴”来了解泥土特性,体验自然世界中存在的乐趣。 | |||
教学目标 | 知识与能力 | 使学生通过实践的操作掌握基本的泥塑、泥条盘筑等方法制作陶艺作品。提高学生的形体塑造能力。 | ||
过程与方法 | 通过泥塑创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思维能力、实际操作的动手能力,促进学生兴趣爱好和特长的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艺术素养。 | |||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 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积极参加实践活动在有限的时间内制作出一件自己满意的陶艺作品。体会玩陶的乐趣,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和行为习惯。 | |||
学时 | 一课时 | |||
教学重难点 及措施 | 重点:在活动中让学生放飞其创造欲,提高动手能力和审美意识,让同学们在动手中找到童趣。 难点:学习、运用泥塑、泥条盘筑的方法制作出完美的形象,在完美的基础上体现其设计思想,真正在制作过程中体验创造的快乐。 | |||
教学准备 | 1、教师收集学生泥塑作品。 2、布置学生到附近公共场所观察和了解一些雕塑设计。 3、准备雕塑泥、泥塑工具、垫板,刻画工具等。 | |||
板书设计 | 9、捏泥巴 变形手法:捏、揉、搓、压 造型手法:盘条法、手捏法、泥板法 |
教学反思 | 泥巴是孩子们最熟悉的事物,这种内容的美术课对我们老师来讲应该也是最好上的内容了,因为孩子们对它的喜爱,让我们比较好控制课堂,但怎么样才能激发孩子们的创作热情,让他们能出更多更好的橡皮泥作品呢?在这节课里我开展了尝试。让同学们亲自感受泥巴的质地,亲自总结泥巴的玩法,让学生从玩乐中掌握了制作技法。 对于一个美术教师来说,我的目标是让孩子们喜欢上美术课,进而喜欢美术,当然,最终的目标是让他们喜欢艺术。对此,我觉得这节课让我感受到了孩子们对美术的那份喜爱,而这正是我所追求的。 |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www.lspjy.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