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标题:
2010年学前班社会课教案
[打印本页]
作者:
wangluo
时间:
2010-2-18 10:23
标题:
2010年学前班社会课教案
第一周
课题:我叫解放军
目的
了解雷锋叔叔的主要事迹,知道向雷锋叔叔学习乐于助人的优秀品质,激发幼儿尊敬、热爱雷锋叔叔的情感。
准备
1、请幼儿收集、了解雷锋叔叔的故事。
2、老师教唱歌曲《学习雷锋》。
3、纸制小红花若干。
过程
1、老师带领幼儿演唱歌曲《学习雷锋》。
2、分组谈话,让幼儿互相讲述自己收集和了解的关于雷锋叔叔的故事。
3指导幼儿翻开社会课本第一页,给幼儿讲述雷锋叔叔的故事。
4、集体讨论:
(1)雷锋叔叔是什么人?
(2)为什么我们要学习雷锋叔叔?
(3)我们班上有像雷锋叔叔一样做好事的孩子吗?
5、选出班上乐于助人的“小雷锋”并给他们戴上小红花,鼓励大家继续努力向雷锋叔叔学习,主动帮助他人、关心他人,为集体做好事。
-------------------------------
课题:妈妈节日快乐
目的
1、知道3月8日是国际妇女节,是妈妈、阿姨、奶奶们的节日。
2、了解妈妈工作的繁忙与辛苦,激发尊重妈妈、关心妈妈的情感
准备
1、请幼儿了解自己妈妈的工作情况
2、《社会》第2页,彩笔
3、制作卡片的纸若干,剪刀
过程
分组谈话:我的妈妈工作忙。让幼儿互相讲述自己妈妈的工作或劳动情况,了解和体会妈妈们辛勤的工作。
1、老师小结幼儿的谈话,并向幼儿简要介绍“三八”国际妇女节的来历和含义,让幼儿知道“三八节”是所有妇女—妈妈、阿姨和奶奶们的节日
2、指导幼儿看《社会》第2页,请幼儿选出给妈妈过节的办法,并用笔做上记号
3、集体讨论:
(1)还有哪些给妈妈过节的办法?
(2)还有哪些人也过妇女节?
5、指导幼儿给妈妈制作一张卡片,并学说一句祝贺节日的话,如“妈妈节日快乐”、“妈妈祝你健康”等等,让幼儿回家后送给妈妈。
作者:
wangluo
时间:
2010-2-18 10:23
第二周
课题:我和小树一起长
目的
1、了解保护树木的粗浅知识,知道3月12日是植树节。
2、增加爱护树木、保护环境的意识与情感,树立初步的环保观念。
准备
1、硬纸板,彩笔,塑料绳各若干。
2、社会课本、
过程
1、集体谈话:植树造林。
什么时候适宜植树?
(1)为什么要植树?
1、老师向幼儿介绍我国将每年的3月12日定为植树节,是为了提倡和鼓励人们多种树,并保护树木,绿化环境,。
2、指导幼儿看书本第3页,请幼儿说说自己想为小树做什么事?小树又会给自己带来什么?
3、集体讨论:怎样保护树木?
4、指导幼儿用纸板制作一个树牌。
5、带领幼儿把树牌挂在学校的树上,让小树和自己一起成长
------------------------
课题:我们去春游
目的
1、了解集体外出活动的基本要求,懂得要遵守集体活动的规则。
2、加深对春季的感受与认知,激发对自然的热爱之情。
准备
《社会》第4页,彩笔
过程
1、老师告诉幼儿,班上在几天后将要组织春游活动,请幼儿自己商量:到哪里春游?
2、老师集中幼儿的意见,确定春游的具体时间和地点
3、分组谈话:
(1)春游需要准备什么?(如干粮、茶水、草纸,比备的药品创可贴、碘酒等,采集标本用的小瓶、小口袋、绳子等,还可以准备一些好玩的游戏。)
(2)春游时需要注意什么?(不独自离开集体,互相帮助,不乱丢果皮,爱护花草树木)
4、指导幼儿看《社会》第4页,请幼儿判断画面中小朋友行为的好处,并用笔做上不同的标记
5、老师小结,提出对春游活动的要求:(1)每个人都应该参加班上的春游活动,在春游当天要准时到校集合
(2)在春游时紧跟集体,注意安全,同伴之间要团结友爱,互相帮助,注意爱护环境
(3)每人采集1~2种动植物的标本(以树叶、昆虫为主)
(4)注意观察春天的景色和农民们春耕劳动的情景
6、老师在春游活动实施前再次重申对春游活动的各项要求
作者:
wangluo
时间:
2010-2-18 10:23
第二周
课题:我和小树一起长
目的
1、了解保护树木的粗浅知识,知道3月12日是植树节。
2、增加爱护树木、保护环境的意识与情感,树立初步的环保观念。
准备
1、硬纸板,彩笔,塑料绳各若干。
2、社会课本、
过程
1、集体谈话:植树造林。
什么时候适宜植树?
(1)为什么要植树?
1、老师向幼儿介绍我国将每年的3月12日定为植树节,是为了提倡和鼓励人们多种树,并保护树木,绿化环境,。
2、指导幼儿看书本第3页,请幼儿说说自己想为小树做什么事?小树又会给自己带来什么?
3、集体讨论:怎样保护树木?
4、指导幼儿用纸板制作一个树牌。
5、带领幼儿把树牌挂在学校的树上,让小树和自己一起成长
------------------------
课题:我们去春游
目的
1、了解集体外出活动的基本要求,懂得要遵守集体活动的规则。
2、加深对春季的感受与认知,激发对自然的热爱之情。
准备
《社会》第4页,彩笔
过程
1、老师告诉幼儿,班上在几天后将要组织春游活动,请幼儿自己商量:到哪里春游?
2、老师集中幼儿的意见,确定春游的具体时间和地点
3、分组谈话:
(1)春游需要准备什么?(如干粮、茶水、草纸,比备的药品创可贴、碘酒等,采集标本用的小瓶、小口袋、绳子等,还可以准备一些好玩的游戏。)
(2)春游时需要注意什么?(不独自离开集体,互相帮助,不乱丢果皮,爱护花草树木)
4、指导幼儿看《社会》第4页,请幼儿判断画面中小朋友行为的好处,并用笔做上不同的标记
5、老师小结,提出对春游活动的要求:(1)每个人都应该参加班上的春游活动,在春游当天要准时到校集合
(2)在春游时紧跟集体,注意安全,同伴之间要团结友爱,互相帮助,注意爱护环境
(3)每人采集1~2种动植物的标本(以树叶、昆虫为主)
(4)注意观察春天的景色和农民们春耕劳动的情景
6、老师在春游活动实施前再次重申对春游活动的各项要求
作者:
wangluo
时间:
2010-2-18 10:23
第三周
课题:我们的五官真用
目的
1、了解耳朵和鼻子的功用,掌握其保护方法
2、能够主动运用五官感受身边的事物,懂得要保护好五官
准备
1、多种可供五官感知的物品,如分别装有醋、番茄酱、辣椒酱、糖、盐、胡椒的一次性杯子,花露水、分别装有沙、豆子、硬币、石头等物的易拉罐等
2、《社会》第5~6页,铅笔或彩笔
过程
1、嗅觉游戏:谁的鼻子灵?幼儿闭上眼睛,老师将花露水藏在空中,让幼儿说说空气中有什么气味,自己是怎么知道的
2、小实验:屏气实验,请幼儿捏紧鼻子,闭紧嘴巴,体会不能呼吸的感觉,然后让幼儿说一说人用什么来呼吸的?
3、分组谈话:
(1)鼻子有什么功用?(能够闻各气味,能够呼吸)
(2)应该怎么保护鼻子?(不挖鼻子,不把异物放在鼻孔中,在灰沙大的地方要戴口罩或捂口鼻,避免撞伤鼻子,注意预防感冒等)
4、游戏:谁的耳朵灵?老师逐个摇晃易拉罐,让幼儿听声音,猜猜里面装的是什么,并撕开封口记性验证
5、集体谈话:
(1)你怎么知道易拉罐里装的是什么?(引导幼儿说出耳朵应该能够听出声音)
(2)应该怎样保护耳朵?(不挖耳朵;不把异物放入耳中;不让耳朵进水,万一进了水可用单脚侧身跳的方法使水流出;看电视时音量要适中;噪音大时捂住耳朵;耳朵不适要及时找医生;姘识讲话轻声等)
6、游戏:点鼻子
(1)请幼儿将食指轻放在自己的鼻子上,根据老师的口令迅速指出对应的五官上,如老师说眼睛,幼儿要用最快的速度将食指放在眼睛上
(2)老师说口令时尽量快,这样可以增加游戏的趣味性
7、老师出示醋、番茄酱、辣椒酱、糖、盐、胡椒等物品,请幼儿分辨,并说出自己是怎么辨别出来的
8、集体谈话:
(1)如果我们缺少了五官中的任何一个(如没有鼻子、眼睛或耳朵等),会怎么样?
(2)怎样保护我们的五官?(如不能长时间看电视,看书时要保持端正的姿势;不挖鼻孔;周围噪音太大时要捂住耳朵,不对着他人的耳朵叫;坚持漱口刷牙,不吃不干净的东西;不将异物塞入鼻孔、耳朵或嘴巴等)
9、指导幼儿完成《社会》第5~6页的练习。
作者:
wangluo
时间:
2010-2-18 10:24
第四周
课题:我的营养食谱
目的:
1、知道自己喜欢吃的食物,了解简单的饮食营养知识
2、懂得不干净的食物不能吃,不偏食和挑食,愿意尝试多种健康食品
准备
1、幼儿每人一张白纸,透明胶
2、《社会》第7页,铅笔和彩笔
过程
1、请幼儿在白纸上画出一种自己最喜欢吃的食物
2、告诉幼儿食物可以分成四大类:蔬菜水果类、五谷类、肉蛋鱼类、奶类。让幼儿说说自己喜欢吃的食物属于哪一类,并按照四大类食物将幼儿画的食物贴到黑板上
3、老师和幼儿一起统计每一类的食物有几种,哪一类的食物最多
4、分组谈话:
(1)你还喜欢吃哪些食物?它们分别属于哪一类?
(2)有哪些食物要少吃?哪些食物不能吃?
5、老师小结幼儿的谈话,强调四大类食物有不同的营养,所以都要吃,不要偏食和挑食;油炸食品,羊肉串、零食、饮料等食物没有多少营养,要少吃,掉在地上的食物,没有洗过的瓜果、小摊上的食物和过了期的食物不卫生,不能吃。
6、指导幼儿按照《社会》第7页上的表格制定一个简单的营养食谱
------------------------
课题:快乐餐桌
目的
知道进餐的基本要求,并能够努力遵守,逐步养成良好的进餐习惯
准备
1、请几名幼儿排练情景表演
2、《社会》第8~9页,铅笔和彩笔
过程
1、请幼儿观看情景表演:两个小朋友玲玲和小强正在吃饭,玲玲很安静地端着碗慢慢的吃,细嚼慢咽;小强则一边看书一边吃饭,还不时把不吃的菜扔在地上,饭还没吃完,有人叫他去玩,小强放下碗筷就跑出去了
2、集体谈话:
(1)玲玲和小强哪个吃饭的习惯好,为什么?
(2)吃饭时还有哪些习惯不好?
(3)你吃饭的时候有没有不好的习惯?
3、指导幼儿阅读《社会》第8~9页,判断画面中的小朋友进餐的习惯好不好,并给习惯好的小朋友画朵红花。
作者:
wangluo
时间:
2010-2-18 10:24
第六周
课题:生病了怎么办
目的
1、知道生病了要去看医生,不怕打针吃药,要注意休息。
2、进一步了解有关的预防病的知识。
准备
铅笔或彩笔每人一只
过程
1、分组谈话:你生过什么病?
2、你知道生病了该怎么办吗?
3、教师小结幼儿的谈话。
4、集体讨论
5、指导阅读课本,请幼儿帮助豆豆选出生病时正确的做法,并用笔在画面上大勾。
6、教师和幼儿一起做游戏:医生和病人
幼儿自由结伴,两人一组,轮流扮演“医生”和“病人”。“病人”要认真向“医生”讲述自己的生病的表现,“医生”要告诉“病人”他生的是什么病,需要怎么治疗。
------------------
课题:成长树
目的
1、感知自己的成长变化,知道自己长大了,许多事情应该自己做。
2、愿意主动为大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准备
1、请幼儿收集自己小时侯的照片、小衣服、小鞋子、奶瓶等,请爸爸、妈妈给幼儿讲讲自己小时侯的事。
2、铅笔或彩笔每个幼儿一只。
过程
1、分组活动:
2、请每组推选一个代表,向全班幼儿讲一讲自己的成长变化。
3、集体讨论:
(1)和小时侯比,你有哪些进步?会做哪些事情?
(2)你愿意为集体、为大家做哪些事情?
4、教师小结:长大了,自己的事情应该自己做,并要主动为大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5、指导幼儿完成课本的练习。
(1)请幼儿观察树叶的小画面,想想自己有没有做过?
(2)请幼儿在空白的树叶上画出其他会做的事。
作者:
wangluo
时间:
2010-2-18 10:24
第七周
课题:各种各样的表情
目的
1、初步了解人的表情的多样性和多变性。知道不同的表情表示人的不同心情。
2、感受自己心情的变化,回用适当的表情来表达自己的心情。
准备
1、每人一面小镜子
2、铅笔或彩笔
过程
1、分组活动:各种各样的表情。
2、指导幼儿看课本上的各种各样的表情,引导幼儿进行讨论:
(1)你有过这些表情吗?
(2)这些表情分别表示什么心情?
(3)你还知道哪些其他的表情?
3、请每个幼儿选择一个自己最喜欢的表情,画在课本第19页上,并说一说为什么喜欢这个表情。
4、游戏:表情变变变。
-----------------------
课题:我最喜欢的表情
一、目的
1、初步了解人的表情的多样性和多变性。知道不同的表情表示人的不同心情。
2、感受自己心情的变化,会用适当的表情来表达自己的心情。
一、准备
1、每人准备一面小镜子。
2、彩笔或铅笔每人一支。
三、过程
1、分组活动:每人表演各种各样的表情。
2、指导幼儿看社会书第18页上的各种表情脸谱。
3、请幼儿选择一个自己最喜欢的表情,画在社会书的第19页上,并说一说为什么自己喜欢这个表情。
4、游戏:变脸。
作者:
wangluo
时间:
2010-2-18 10:24
第八周
课题:和快乐做朋友
目的
1、知道生气的时候不随便乱发脾气,学习处理情绪的方法。
2、初步懂得哪些情绪有益于健康,逐步养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准备
《社会》第20---21页。铅笔或彩笔。
过程
1、分组谈话:我的快乐。
让幼儿相互说出自己觉得快乐的事情。
2、指导幼儿看课本第20页,请幼儿判断画面中的小朋友是快乐的吗?并用笔做上标记。
3、请幼儿听故事:〈〈不高兴的时候〉〉
4、集体讨论:
(1)如果你是他们,你会怎么办?
(2)你有过不高兴的时候吗?你是怎么做的?
(3)怎样保持快乐的心情?
5、教师小结幼儿的讨论
6、指导幼儿看课本第21页,请幼儿选出好的宣泄情绪的方法,并用笔做上记号。
-------------------------
课题:给你一封信
目的
1、感知古代与现代传递信息方法的不同,了解信的传递过程。
2、体会送信的辛苦,培养对邮局工作人员的热爱之情。
准备
1、一封以:“春姑娘”的口吻,写给学前班的孩子的
2、联系好参观地点,确定好参观路线。
过程
1、出示好准备好的信,阅读信的内容,引起幼儿学习的兴趣。
2、体问引起幼儿思考:信是怎么传递给我们的?
3、组织幼儿参观邮局,观察邮局工作人员劳动的情景,感知劳动的快乐与辛苦。
(1)观察邮局里的人们,了解邮局的作用。
(2)观察邮局里的人们的劳动,了解信件发送、分件、传递的过程。
4、讨论:邮递员叔叔、阿姨的工作,为我们带来哪些方便?如果没有邮递员,人们可以传递信件吗?如何传递信件。
5、知道幼儿翻开社会课本第22---23页,了解一封信的传递过程,进一步体验邮递员的工作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
6、启发幼儿制作一封“画信”,学做小小邮递员,将制作的“画信”送给收信人。
作者:
wangluo
时间:
2010-2-18 10:24
第九周
课题:在商店
目的
了解售货员工作的地方,认识售货员劳动的特点,培养尊重售货员的情感与态度。
准备
1、熟悉《熊猫售货员》的故事
2、在家要家长带着参观供销社、百货商店、超市等有售货员员工工作的地方。
3、要求幼儿自备1---2远钱。
过程
1、讲述《熊猫售货员》的故事,引导幼儿了解售货员工作的特点。
2、参观学校的小卖部,进一步感知售货员工作的特点。
3、结合社会课本第24---25页,进一步提议售货员工作的特点,激发对售货员尊重的情感。
4、组织幼儿玩商店的游戏。请幼儿用绘画的方式设计吃各种商品,标上价钱、生产日期等,分类陈列,自制钱币,半夜角色,进行游戏。
作者:
wangluo
时间:
2010-2-18 10:24
第十周
课题:叔叔、阿姨,谢谢您
目的
1、了解生活中的劳动者,感知他们的劳动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2、培养尊敬劳动者,爱惜劳动成果的情感。
准备
1、活动前要求幼儿访问父母,了解父母的工作情况。
2、熟悉“五一”劳动节的由来。
过程
1、出示父母的照片,介绍父母的工作情况,启发幼儿关注父母的工作。
(1)教师简要介绍自己的父母或家人的工作情况。
(2)启发幼儿说说自己的父母是怎样工作的。
2、结合社会课本第26----27页,知道幼儿阅读并思考:
(1)画面上的叔叔、阿姨,他们在干什么?
(2)叔叔、阿姨的工作,给我们带来了哪些方便?
(3)你还知道哪些劳动者?
3、组织幼儿讨论:如果没有叔叔、阿姨的劳动,我们的生活会是怎样的?
4、介绍“五一”劳动节。
5、启发幼儿围绕“如何为叔叔、阿姨、爸爸、妈妈祝贺节日”谈谈自己的想法。
6、组织幼儿组成不同的活动小组,进行游戏。
作者:
wangluo
时间:
2010-2-18 10:25
十一周
课题:生活中的劳动
目的
1、进一步感知劳动与人们的关系,培养劳动的兴趣。
2、逐步形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乐意为大家做事的习惯。
准备
1、熟悉《千人糕》的故事。
2、一块可供幼儿品尝的小糕点。
3、做标识的卡纸板一大块。
过程
1、讲述并品尝《千人糕》,启发幼儿感知劳动的价值。
2、指导幼儿阅读社会课本第28----29页,启发幼儿理解: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劳动。
3、组织幼儿以组为单位,参与“整理书包”、“擦桌椅”、“给花儿浇水”等方面的活动,体验劳动的愉快,欣赏劳动的成果。
4、启发幼儿为自己制作“爱劳动的孩子”标识卡,请幼儿在上面画上自己的自画像,鼓励自己参加劳动的行为。
-----------------
课题:端午节
目的
1、了解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知道端午节是中国人的传统节日。
2、感受与他人分享、合作的快乐,体验节日的愉快。
准备
1、请幼儿在家吃粽子,观察其特点(有条件的幼儿可以带粽子到)。学校)
2、教师熟悉端午节的习俗和相关的儿歌。
过程
1、要幼儿说说在家吃的粽子是什么样的的。
2、介绍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了解端午节的由来。
3、教师请带粽子的幼儿相互品尝粽子,观察各种粽子所采用的原料,说说粽子的味道、颜色和形状。
4、启发幼儿说说以前端午节的经历。
(1)以前端午节吃了什么?玩了些什么?
(2)以前过端午节,常和谁一起过?
(3)喜欢过端午节吗?为什么?
5、结合社会课本第30-----31页,帮助幼儿进一步了解端午节的习俗。
6、与幼儿一起朗诵有关端午节的儿歌,体会节日的愉快。
7、组织幼儿分成小组,剪五彩纸条,布置教室。
作者:
wangluo
时间:
2010-2-18 10:25
第十二周
课题:四大发明
目的
了解中国古代的几大发明,感知中国人的聪明才智,激发做中国人的自豪感。
准备
磁铁、铁针、透明容器各一个。
过程
1、提问引起幼儿思考,导入活动。
2、利用磁铁、铁针、透明容器做指南针的实验,启发幼儿关注中国古代的发明。
3、结合社会课本32----33页,讲述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的故事,激发幼儿做中国人的自豪感。
4、组织幼儿玩“印拓”的游戏,感受发明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变化。
5、启发幼儿学做小小发明家,说说自己想要发明的东西。
作者:
wangluo
时间:
2010-2-18 10:25
第十三周
课题:香港澳门
目的
知道香港和澳门是中国的领土,在被帝国主义占领了一百年之后,又回到祖国,激发幼儿爱国的情感。
准备
1、中国地图一张。
2、香港和澳门的图片若干。
3、学唱《七子之歌》的歌曲。
过程
1、出示香港和澳门行政区旗,激发幼儿了解香港和澳门的兴趣。
2、请幼儿在地图上找到香港和澳门,说说香港和澳门在地图上像什么?
3、结合社会课本第34----35页,向幼儿介绍香港和澳门。
4、学唱歌曲《七子之歌》。
5、让幼儿在地图上找到香港和澳门。
6、组织幼儿利用社会课,画出香港和澳门。
作者:
wangluo
时间:
2010-2-18 10:25
第十四周
课题:各族人民是一家
目的
了解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感知藏族、唯吾尔族、朝鲜族、蒙古族与汉族服饰、生活习惯等方面的不同,激发幼儿各族人民是一家的情感。
准备
汉族对襟或斜对襟上衣、长裤一套。
过程
1、出示服装,引起幼儿对民族问题的关注,激发学习的兴趣。
2、简单介绍汉族,介绍汉族的服饰和生活习惯。
3、指导幼儿翻开阅读社会书第36-------37页,感知藏族、唯吾尔族、朝鲜族、蒙古族与汉族服饰、生活习惯等方面的不同。
提问:
(1)画面上有什么?
(2)你知道这些民族吗?
(3)你知道他们是哪个国家的人吗?
4、教师小结。
5、启发幼儿说说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的不同。讲讲自己见过的少数民族的人的生活的习惯。
6、组织幼儿以小组为单位,学一学藏族唯吾尔族、朝鲜族、蒙古族与汉族典型的舞蹈动作,激发幼儿热爱少数民族的情感。
-----------------
课题:文明的孩子
目的
了解生活中基本的文明行为,感知文明行为与生活的关系,体验做文明人的愉快。
准备
教师熟悉故事《评理》。
过程
1、教师讲述故事《评理》,引起幼儿对文明行为的注意。
提问:(1)李华与王明的矛盾是怎样产生的?
、(2)他们想找老师评理,看到了什么?
(1)矛盾是怎样解决的?
2、组织讨论:生活中还有那些不文明的行为?为什么说这样的行为是不文明的?
3、开展“夸夸我自己”的活动。请幼儿说说自己的文明行为,夸夸自己。
4、结合社会课本第38----39页,请幼儿玩玩游戏,下下棋,说说怎样做才是文明的孩子。
作者:
wangluo
时间:
2010-2-18 10:25
第十五周
课题:说话算数
目的
1、体验诚实守信的乐趣。
2、培养从小说话算数,不失约、守信用的品质。
准备
教师熟悉《长鼻子匹诺曹》的故事。
过程
1、讲述《长鼻子匹诺曹》的故事。引导幼儿体验诚实守信。
提问:(1)匹诺曹是谁?他最大的愿望是什么?
(2)爸爸是怎么说的?匹诺曹做到了吗?
(3)匹诺曹的鼻子为什么会变长?
(4)最后他变成人了吗?
(5)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2、请幼儿摸摸自己的鼻子,说说自己诚实守信的故事。
3、启发幼儿阅读社会第40----41页,说说谁是说话的孩子。、4、组织幼儿以组为单位,说说自己的事情和要求,要认真去做。
5、启发幼儿给自己画朵红花,体验做诚实孩子的快乐。
6小结:说话算数就是答应别人的事情和要求,要认真去做。
作者:
wangluo
时间:
2010-2-18 10:25
十六周
课题:我来帮助你
目的:
1、感知他人的困难,知道有许多人需要帮助。
2、培养幼儿的同情心和爱心,愿意帮助他人。
准备:
录音机、音乐磁带。
过程
1、启发幼儿说说自己的五官的作用,感知自己的感知能力。
2、体验眼睛看不见、耳朵听不到时的不便。
3、讨论:如果我们的五官出了问题,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不方便。
4、启发幼儿思考:生活中有些人与我们不一样,如:失明、聋哑、、、、、、,他们有许多困难,我们该怎样帮助他们?
5、组织讨论:还有哪些人需要帮助?为什么?
6、结合社会课本第42页,启发幼儿说说:小名是怎样帮助别人的?你能这样做吗?
7、制作“爱心栏”。
作者:
wangluo
时间:
2010-2-18 10:26
第十七周
课题:“六一”国际儿童节
目的
1、感受“六一”儿童节的快乐气氛,体会过节的愉快。
2、知道六月一日是全世界儿童的节日。
准备
1、教师和幼儿共同布置环境,美化教室,准备文艺节目。
2、节日前,要求家长带孩子上街游玩,感受“六一”儿童节的快乐气氛。
过程
1、引导幼儿讨论:我们自己和我们周围的环境在“六一”节期间有什么变化?启发幼儿感受节日的气氛。
2、教师介绍“六一”儿童节的由来。
3、结合社会课本第43页,启发幼儿说说全世界的小朋友是怎样过“六一”儿童节的,你想怎么过?
4、组织班内文艺节目表演,帮助幼儿进一步体会节日的快乐和喜悦。
5、“六一”活动后,启发幼儿画一张“快乐的儿童节”的主题画。
作者:
wangluo
时间:
2010-2-18 10:26
第十八周
课题:我做小学生
目的
进一步了解小学的学习与生活情况,做好入学前的心理准备。
准备
1、与小学的一个班联系,请一部分小学生到学前班来做客。
2、请每个幼儿准备一件自己制作的手工品。
3、彩笔或铅笔。
过程
1、请幼儿欢迎哥哥、姐姐来班上做客。
2、少先队队员向幼儿介绍小学学习与生活的片段与自己的感受。
3、请幼儿讲述自己听了、看了哥哥、姐姐们的介绍的感受。
4、分组活动:和哥哥姐姐在一起,让幼儿和小学生自由交流,也可以互相交换自己制作的手工品。
5、指导幼儿看社会书第46页,请幼儿想想自己如果是小学生能不能做到画面上的这些事情,如果能就将花瓣涂商红色,表示自己能够得到这朵红花。
作者:
wangluo
时间:
2010-2-18 10:26
第十九周
课题:小书包(儿歌)
目的
1、会朗儿歌,激发对做小学生的向往之情。
2、能用确切的语言表达自己对学前班的感激之情。
准备
书包一个,文具一套。
过程
1、唱歌或猜谜语,引出内容。
2、教师将书包背在肩上,一边表演一边朗诵诗歌《小书包》。
3、讨论:诗歌里说了什么?
4、翻开语言课本第46页,运用多种方法教幼儿朗诵儿歌,引导幼儿体会儿歌抒发的情感。
5、幼儿个别、小组或集体朗诵儿歌。
6、谈话:
(1)请几名幼儿背书包,并说说背书包的感觉。
(2)鼓励幼儿认真学本领,做个好学生。
(3)你们就要上小学了,在你将要离开学前班的时候,你想跟学前班的老师和好伙伴说些什么呢?
作者:
admin
时间:
2010-4-19 12:12
阅读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www.lsp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