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环节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
导入新课 (5分钟) | 展示图片:一个人正在用一个巨大的杠杆撬动地球。提问:这幅图的内容是什么?能联想到什么? ![]() 图1 阿基米德的名言:“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撬起地球”。显示了科学家基于科学理论的宏大气魄,也使我们接触到杠杆这个词。 | 观察,交流感想,并踊跃回答,说出自己的看法。 会心地接受,体会到“一人之力可以撬动地球,使用杠杆似乎是可以省力的”,急于了解有关杠杆的科学理论。 | 创设情景活跃课堂气氛,引入课题。 | ||||||||||||||||||||||||||||||||||
新课教学 (30分钟) | 一、杠杆 生活中有很多帮助人们工作的工具,实质上都是杠杆。 同学们能举出自己所知道的有关杠杆的实例吗? 出示钉有钉子的木板、未启封的饮料、羊角锤、起子等器材,让学生选择工具起出钉子、打开饮料。 同学们课前也准备了不少相关的工具,请拿出来操作一下,互相讨论一下你的感受,说一说我们在使用这些工具时,有什么共同特点? 这些工具在工作过程中,都像杠杆在撬动重石一样(投影片),可以绕一个固定点转动,本身没有变形。 阿基米德要的那个支点,是指图1中的哪个点?为什么这个点如此重要? 杠杆:能绕固定点转动的硬棒。 画出用杠杆撬动重物的示意图。 ![]() ![]() 杠杆五要素: 1.支点O: 2.动力F1: 3.阻力F2: 4.动力臂L1: 5.阻力臂L2: 点拨:力臂可简称为“点线距”。 | 举出实例或拿出自己事先准备的实物,踊跃地上讲台操作,其余学生进行观察并讨论。 观察与思考后回答:工具在转动,可以省力,有一个固定点,工具没有变形。 观察投影片,对照自己使用工具的情形,确认这些特点的存在。 明白“支点”对构成杠杆的重要性。 观察黑板上教师的板示,在笔记本上画图,标出杠杆的五要素。 着重从数学角度确定力臂的定义,回答:“点”“线”“距”的含。 观察、思考后举手回答。 | 联系实际生活中的实例进行学习,再现生活情景,激发学习兴趣。 锻炼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 ||||||||||||||||||||||||||||||||||
二、杠杆的平衡条件 请同学们利用手边的直尺、铅笔、橡皮等文具,做一个杠杆水平平衡实验。 ![]() 图3 我们可以用大物体平衡小物体,那么,在杠杆平衡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系? 将学生猜想写在黑板上,并鼓励有创意和科学思维的猜想。 发放学生分组实验器材。 请同学们利用老师刚才所发的实验器材,设计一个实验,对杠杆的平衡条件进行探究。 在学生进行初步设计后,组织交流设计思想,通过交流讨论,使学生明白: (1)实验中动力和阻力是人为规定的; (2)“怎样确定力臂”是这个实验的难点,可以在实验中使杠杆水平平衡,直接数出杆上的格子数就是力臂的大小; (3)设计一个好的表格对探究活动是否能成功很重要。 请同学们针对所要测量的内容,参照教材P77所示“实验探究”,设计好实验步骤和记录表格,然后动手进行实验。
让完成情况较好的实验组报告实验结论,组织学生对上报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综合学生的讨论结果,对板书中学生的猜想进行评价,得出正确结论。 杠杆平衡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或 F1L1=F2L2 | 学生猜想: (1)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2)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3)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熟悉并清点器材,学生设计实验,确定需测量的物理量、测量工具和测量方法;通过交流回答: (1)动力和阻力的大小可以用钩码的重力和个数确定,或者用弹簧测力计测出。 (2)力臂大小可以通过数格子数确定。 (3)使杠杆水平静止是平衡,但在其他位置处于静止状态也是平衡。 分析数据,学生代表汇报实验结果。 对实验结论进行确认。 | 创设情景,学生参与游戏活跃课堂气氛,通过亲自体验,可以加深记忆,在激起兴趣的同时还可以降低后面设计实验的难度。 | |||||||||||||||||||||||||||||||||||
三、生活中的杠杆 (1)探究活动: 准备好一个书包、一根1.5米长的杆, 请一位同学体验撬书包的方式和感觉。 (2)将杠杆按其动力臂与阻力臂的相对长度分类,并对不同类型的杠杆的特点及功能做一总结。
| 体验撬书包的感觉:书包离肩很近,感觉轻松;书包离肩很远,感到吃力。发现杠杆在不同的情况下既可以省力,还可以费力。 理解杠杆分类原理,结合实际记忆不同杠杆的特点及应用。 | 切身体验,加深影响,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到物理是有用的。 分类总结,便于记忆。 | |||||||||||||||||||||||||||||||||||
课堂小结 (5分钟) | 我们这节课学习了什么? 要点:杠杆的概念;杠杆的五要素;杠杆的平衡条件;杠杆的分类。 难点:杠杆五要素的确定;画力臂。 | 学生可以个别回答,或相互交流,在交流的基础上进行学习小结。 | 促进知识的巩固掌握。提升学生的交流表达能力。 |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www.lspjy.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