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标题:
北师大版《跳水》公开课教案3篇
[打印本页]
作者:
admin
时间:
2010-3-30 19:31
标题:
北师大版《跳水》公开课教案3篇
《跳水》公开课教案1
目的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学习船长情急中果断处置理问题的思维方法。
2、学习注意事物之间联系的方法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3、学习本科生字、新词,联系用“模仿”、“风平浪静”造句。
4、感情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抓住船上人与猴子的联系,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体会返航是“风平浪静”预估似的发生、发胀和结果的关系。
教具学具 自制幻灯片鹏博士教育软件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复习导入新课:
1、从《蛇与庄稼》这一刻,你知道了那些联系?学习课文懂得了什么道理?
2、今天俺们来学习《跳水》一课,看这一课主要写了什么和什么之间的联系?
二、检查预习:
1、检查生字读音微机出示生字——开火车读
2、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3、提问:跳水这篇课文的作者是谁?主要写了谁与谁之间的联系?
出示《资料》局部,了解作者
三、再度课文,了解大意,理清层次
1、出示幻灯片自学提纲
①故事发生的原因是什么?结果怎样?
②课文有机个自然段?每段写的是谁与谁之间的联系?
③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分段
2、同学按要求预习
3、讨论以上问题
四、细读课文,抓住联系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1、指导读第一段
找出写故事起因的句子
理解词语:取乐 显然 因而 放肆
(“显然”写出了猴子放肆的原因,“因而”写出了人们拿猴子取乐的原因)。
2、指导学习-3自然段
①默读考虑:小朋友为什么要去追猴子?从那些词语看出小朋友的自尊心受到了伤害?
②讨论回答
3、讲读第4自然段
自由读课文考虑:从那些地方可以看出小朋友遇到危险?
微机出示插图:指导看图看最高的横木与甲板的距离、横木的宽度,理解小朋友的危险境地—难以转身
甲板上的水手怎样?
4、讲读5-6自然段
指名读课文
讨论考虑题:船长看到危险情况是怎么做的?
大家为什么觉得40秒太长了?
五、总结全文
六、作业:
1、朗读课文弄清各段之间的联系
2、誊写生字
第二课时
一、朗读全文
1、按学习小组朗读
2、总结提问:
①课文主要写谁与谁之间的联系?这些联系是怎样发展起来的?
②小朋友遇险是由那些原因形成的?
③小朋友得救是由于哪几方面的原因?
④这一天“风平浪静”预估似的发生发展有什么关系?
⑤读了这篇课文逆向到了什么?
二、联系用“模仿”“风平浪静”造句
1、找出稳重的句子读一读
2、指名口头造句并订正
3、同学书面造句
三、作业
1、誊写生词
2、预习《威尼斯的小艇》
板书设计:
6 跳水
逗 拿 命令
水手------→猴子------→小朋友←------船长
←------ ←------ ←------
放肆 追 救 ↖ 跳水
水手
教学札记:
本文所列人物众多,关系也比较复杂,应引导同学理解各人物之间的关系,并知道高潮的出现是由于众多关系综合影响的结果,并非单是猴子与小朋友之间的关系。
作者:
admin
时间:
2010-3-30 19:31
《跳水》公开课教案2
教学要求
1.教育同学学习船长遇事冷静镇静、机智果断的好品质。
2.能给课文分段,写出段落大意,说出课文的中心思想。
3.通过词、句、段理解课文主要内容,掌握中心思想。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注意哪些事物之间有联系、是怎样联系起来的,学习科学的思想方法。
4.学会本课生字、新词,会用“模仿”、“显然”造句。
5.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通过词、句、段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掌握中心思想。
2.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注意哪些事物之间有联系,是怎样联系起来的,学习科学的思想方法。
教学难点 引导同学弄清事物之间有联系,是怎样联系起来的。
教学时间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教师板书课题:跳水
1.看到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
2.那么课文描写的是什么呢?
这篇课文的作者是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他给俺们讲了一个十分惊险的故事,你一定会被紧张的情节所吸引,并且从中得到启迪。
二、教师范读课文
考虑:课文描写了一件什么事?
(课文记叙了发生在轮船上的故事,由于猴子的挑逗,小朋友追猴子,猴子把小朋友引到了桅杆顶端,小朋友陷入困境。船长在危急时刻,冷静、冷静,命令小朋友跳入水中,小朋友得救。)
三、自读课文,自同学字、生词
1.读课文,同学字。
2.利用字典理解局部词语。
注意区分:“气急了”、“气极了”。
四、检查自学效果
1.读生词:
一艘 放肆 胳膊 海鸥 瞄准
风平浪静 摇摇晃晃
2.提出容易写错的字:
艘
3.说说难理解的词语:
放肆:言行轻率、任意、毫无顾忌。
五、再读课文
1.想想事情发生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这件事情是怎样引起的?
2.根据问题给课文分段:课文讲了谁跳水?他为什么跳水、跳水的结果怎样?
同学可把课文分成三段:
第一段(1、2自然段)由于水手们拿猴子取乐,这只猴子放肆起来,它摘走了小朋友的帽子、很快地爬上了桅杆。
第二段(3、4自然段)由于猴子的挑逗,小朋友追猴子,小朋友被引到桅杆顶端,陷入绝境。
第三段(5、6自然段)在万分危急的关头,船长冷静镇静,果断地命令小朋友跳入水中,小朋友得救。
3.质疑:让同学提出不懂的问题。
六、作业
1.誊写生字、生词。
2.练习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通读全文
复习课文分段情况和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要求带着问题学习课文。)
二、学习课文第一段
1.同学默读课文。
考虑:①这段写了什么内容?
②从哪些地方看出猴子非常放肆?
指导同学理解“放肆”,猴子为什么会放肆起来?
(因为猴子知道大家拿它取乐,它做鬼脸,模仿人的样子。猴子摘下小朋友的帽子、又撕又咬。)
2.读句子。
水手们又大笑起来,只有那个小朋友哭笑不得,眼巴巴地望着猴子……(“哭笑不得”什么意思?小朋友为什么哭笑不得?)
(猴子弄得小朋友没有方法,由于猴子摘下小朋友的帽子,水手们的哄笑,使小朋友受到了羞辱,但又拿猴子没方法,只能哭笑不得。)
3.指导朗读。
注意认真体会描写小朋友和猴子神态、动作的词语。
练习读→指导读→指名读→同桌对读
4.概括段意。
三、学习第二段
默读考虑:
1.小朋友为什么会走到桅杆顶端的横木上去?(指导同学按顺序学习课文,抓住重点句、关键词语谈自身的理解,可联系上文。)
同学在自学的基础上进行讨论,再汇报,注意引导同学按顺序说话。
2.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小朋友的处境十分危险?指导同学理解以下两个句子。
读句子。
小朋友只要一失足、直摔到甲板上就没命了。即使他走到横木头上拿到了帽子、也难以回转身来。(小朋友会不会失足?为什么他拿到帽子也难以回转身来?)
(小朋友有可能会失足,他就会跌到甲板上,摔得粉碎。退一步讲,即使不失足,也难以回转身来,桅杆太高、太险。)
3.当时甲板上的人有什么表示?
(从侧面烘托出事态的严重。)
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体会当时事态的严重。
第三课时
一、学习课文第三段
1.默读课文,“正在这时候”指什么时候?这句话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这时是千钧一发的紧急关头,这句话是个过渡句,上文讲小朋友处境险恶,下文讲船长出来果断处置。)
2.船长为什么要用枪瞄准小朋友,命令他跳水?结果怎样?
(这时,要救小朋友,唯一的方法就是跳水了,退了不行,摔下来必定粉身碎骨。船长担心小朋友不当机立断,所以一再提到“开枪”。)
3.这段和课文题目有什么关系?作者要赞扬什么?
(末尾回应课题,“跳水”是事情发展的结局。课文以解决问题的方法——跳水做题目,这既与故事情节的发展紧密相关、又突出了船优点事的果断。
4.指导朗读、概括段意。
二、再读课文
课文中的水手、猴子、小朋友、帽子是怎样联系在一起的?
课文中的水手、猴子、小朋友都是由于“取乐”而联系在一起的。水手拿猴子取乐、猴子拿小朋友取乐,故事围绕着帽子展开。小朋友丢开桅杆,放开绳子,走到桅杆上最高的横木,致使船长寿令跳水。
三、指导造句
四、练习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说明:这个板书设计采用图解形式、比较形象直观,力求将出事地点、人物、方位、路线标出,使同学一目了然。特别是走上横木的危险,和跳水脱险,表示得比较具体、对同学理解课文有所协助。
作者:
admin
时间:
2010-3-30 19:32
《跳水》公开课教案3
一、情景导入
同学们,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小朋友为了取回被夺走的帽子,爬上了船的桅杆的顶端,正面临着生命的危险。这是怎么回事呢?结果会怎样呢?今天,俺们就一块来学习这个故事———《跳水》
二、交流预习,以学定教
1、课前同学们已经读了这个故事,谁能说一说这个故事发生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故事是怎样引起的?
2、在读这个故事的时候,你遇到了哪些不明白的问题或者想进一步理解的地方?﹙梳理问题,以学定教。视同学问题的多少决定是否需要小组交流。﹚
三、自主学习,读书感悟
1、刚才,同学们已经说了故事是由于水手拿猴子取乐引起的,课文的第几自然段交代了故事的起因?
2、那事情发生的经过怎样?下面请同学继续读课文二三四自然段,边读边找出你印象最深的地方,多读几遍,试一试从这些句子你体会到了什么?什么原因促使小朋友不顾生命危险爬到了桅杆的顶端?此时处境怎样?你是从什么地方体会到的?试一试,能把你的体会读出来吗?
3、假如当时你就站在甲板上,看到这样危险的情景,你会怎样做呢?面对这样危险的情景,那船长----小朋友的父亲是怎样做得呢?自读课文的最后两个自然段,看一看船长是怎样做得?刚才同学们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船长为什么用枪逼着小朋友跳入水中?请同学们再把这几个自然段读一读,想一想:船长当时会怎样想?把自身想到的先在小组内交流,然后全班交流。﹙提示:你可以这样说:船长当时会这样想或船长还可能这样想…﹚
4、感情朗读:这是一位机智、勇敢、果断的船长。你能把自身的体会读出来吗?
5、说到这里,老师不由得想起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那是一个秋天,一家三口去爬山游玩,坐索道时,绳索突然断了。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家长同时想到要救自身的小朋友。在绳索快要落地的一瞬间,发生了什么事?家长双双用手把小朋友举了起来,小朋友幸存活了下来,而她的家长却永远离开了她。
6、小结:
同学们,听了这个故事,你们内心一定受到很大的震撼吧!当小朋友在最危险的时候,家长都会想方设法救他们,能够使本无希望的事情发生转机,出现奇迹。
四、全文回顾,加深认识请同学们再来读一读全文,想一想,《跳水》这个故事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地方是什么?
五、总结拓展
同学们,小朋友得救了。那小朋友被救上来以后,船长、水手、小朋友都会说些什么呢?大家可以想一想,说一说,也可以分小组演一演。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www.lsp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