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环节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导入新课 | (1)清朝前后有12任皇帝,你知道哪几任? (2)猜一猜:他是谁? 1.他在位时,平定准噶尔部叛乱 2.他在位时编制《四库全书》 3.他六次下江南,是南巡次数最多的皇帝。 4.大英帝国派马戛尔尼使团来华为他祝83岁大寿 | 生:皇太极、康熙、雍正、乾隆、光绪…… 生:乾隆 | 激发起学生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同时为新课教学作好铺垫。 |
活动一: 盛世辉煌 | 人们对乾隆在位时期的社会时期形容为“鲜花着锦,烈火烹油”的乾隆盛世。 根据课本资料和课外收集的资料思考活动任务一: (1)乾隆时期盛世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2)比较乾隆时期与汉、唐、宋、明等盛世之际的人口、疆域、经济发展等情况,并比较总结出结论。 小结:法国启蒙学者伏尔泰称赞中国是“举世最优美、最古老、最 广大、人口最多而治理最好的国家”。 | 学生完成活动任务一: 1.根据课文四则资料的表述和本单元之前学过的内容,回顾、概括乾隆盛世的表现。 2.根据课外收集的资料,比较分析总结乾隆盛世的地位。 | 论从史出,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本环节重点就是让学生从具体的史料分析、比较分析归纳和总结历史结论“乾隆盛世”的表现和其地位。 通过本活动,展示学生课外预习和收集的成果。 |
活动二: 盛世危机 | 呈现活动任务二:引导学生思考并完成: 结合书本27页资料1—资料4,乾隆时期,出现了哪些危机?这些危机中,你认为最为严重的是哪种?说明你的理由。 | 学生完成活动任务二: 根据书本提供的史料和学过的知识回顾、归纳、概括乾隆时期社会发展存在的问题:人口增长过快、官僚腐败、文化专制、工业化水平停止不前等等。 | 通过本活动,主要引导学生学会通过史料分析社会问题。 |
活动三: 中英碰撞 | 呈现活动任务三:引导学生思考并完成: 1792年9月,马戛尔尼带领使团来华,1794年9月,返回英国。 剧目《乾隆觐见英国使团》 第一幕:乾隆的断然拒绝 思考:你如何看待乾隆对英国要求的拒绝? 第二幕:乾隆对礼物的思考 思考: 英国使团所带的礼物有何用意?乾隆观看军舰模型后的反应说明了什么? 第三幕:看中英差异与评价 (1)列表比较中英在文化习俗和发展程度上有何不同? (2)马戛尔尼认为“清朝帝国只是一艘破烂不堪的头等战舰”。请利用史实评析这一观点。 | 学生完成活动任务单三: 学生根据书本提供的史料和课外的学习,小组表演、分析中国闭关锁国的原因。 比较中英两国在同一时期的差异,从多方面探寻中国在世界近代化大潮下逐步落伍的原因。 | 通过本活动,主要引导学生用比较法,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认识社会现象。 |
感悟历史 | 同学们,经过本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或你认为一个国家的发展应该怎样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 (1)请你列出中国在近代化中落伍的不同原因。 (2)课外阅读《停滞的帝国》和《乾隆英使觐见记》两书 | 学生回答。 学生课后完成这两个活动。 | 通过本环节,让学生自己谈收获,了解教学重点、难点的达成度。 通过本活动,一是起到巩固复习的作用;二是指导论从史出,增加课外阅读。拓宽视野。 |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www.lspjy.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