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标题:
新人教版五年级音乐下册《影视音乐》教学设计(共4课时)
[打印本页]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5-5-26 16:37
标题:
新人教版五年级音乐下册《影视音乐》教学设计(共4课时)
集体备课教案 《影视音乐》教学设计(第1课时)
山东省潍坊市奎文区先锋小学 张宝月
一、教学内容
1.欣赏《映山红》《让我们荡起双桨》,感受歌曲情绪,体会影视歌曲在影视作品中的作用。
2.有感情地演唱《让我们荡起双桨》,准确演唱二声部。
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同学们,在这一单元里我们将围绕影视音乐进行欣赏和学习,你认为什么是影视音乐?影视音乐都包括什么?
学生:……
老师介绍影视音乐,为影视作品存在的音乐,简单的划分为影视歌曲和影视音乐(器乐)
(二)欣赏《映山红》
1.初听歌曲
问:属于哪类?感受歌曲情绪、速度?
答:影视歌曲,速度稍慢,优美深情。
问:你还听出歌曲有什么特点?
答:有很多装饰音,听上去像山歌。
2.介绍歌曲和电影
老师介绍电影《闪闪的红星》,告诉学生这首歌曲采用了江西民歌的音调,并配合电影中有《映山红》插曲的片段,欣赏讲解之后让学生起来谈一谈歌曲在影片中的作用。
答:百姓盼望红军的到来(教师补充讲解,歌曲突出反映人物的心情……)
3.跟琴唱旋律跟琴唱
目的主要是让学生感受歌曲旋律的优美。
4.复听歌曲并跟唱
(三)学唱《让我们荡起双桨》
1.欣赏电影片段
教师:刚才我们体会了电影插曲在影片中突出人物心情的作用,下面我们再来欣赏一段电影片段,说一说你在这个片段中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播放电影片段
学生:看到一些学生在划船,听到有歌声……
学生:听到歌曲是《让我们荡起双桨》……
教师:这样的画面配上这样的歌声给你什么感觉?
学生:快乐、幸福……
2.介绍电影和歌曲
老师简单介绍影片《祖国的花朵》和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包括作者刘炽,还有歌曲与电影画面相配合,更好地展现情节,突出主题,表现人物情感。
3.跟唱歌曲
跟唱歌曲,找出容易出错的地方,比如弱起节奏。
4.跟琴学唱
(这首歌曲很多学生都熟悉,学唱的时候只需要突出个别易错的地方,比如换气等,演唱中老师要对感情、表情等提出要求。)
第一段老师弹奏主旋律,第二、三段老师弹奏二声部,学生唱第一声部,然后再让学生跟琴学唱二声部,最后进行二声部合唱。
(四)拓展欣赏
根据时间可以在欣赏几首电影插曲,比如刘炽的《我的祖国》。
(本课设计意图:问题导入的方式,让学生直接进入主题,通过两首电影插曲的欣赏,跟唱和视频片段相结合的方式,再加上老师的介绍,让学生更好地体会歌曲在电影中刻画人物心情,突出故事主题的作用,另外让学生在听赏中发现旋律特点,找出易错地方,发挥学生主动性。《让我们荡起双桨》在学生对歌曲熟悉的基础上,要求更富有感情地演唱并进行二声部合唱训练。)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5-5-26 16:38
《影视音乐》教学设计(第2课时)
山东省潍坊市奎文区先锋小学 张宝月
一、教学内容
欣赏《迎春》《纸风车》。
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上节课,我们通过《映山红》《让我们荡起双桨》这两首歌曲,体会了影视歌曲在影片中的作用,这节课我们要通过欣赏学习,聆听乐曲,感受影视作品中另外一种音乐形式──影视器乐作品。下面我们通过一部电视剧里的背景音乐来感受它在剧中的意义。(幻灯片显示《大宅门》海报图片)
老师介绍电视剧《大宅门》的剧情背景,有看过电视的学生,也可让学生来介绍。
(二)乐曲欣赏
1.欣赏《迎春》
教师:音乐带来怎样的感觉?情绪?能否听出主奏乐器?其他特点?
学生:抒情稍慢的,有点悲伤;琵琶;有点像京剧……
(采用京剧曲调的特点,学生未必能听出来,老师根据课堂情况给予提示)
听主题,再次感受音乐夹带的哀愁感。
跟音乐哼唱主题(这里可以让学生自己找出适合音乐的母音,可以是“噜”“啊”或是哼鸣,不作具体限制。)
观看迎春背景音乐的电视剧片段。
2.欣赏《纸风车》
教师:对比《迎春》,音乐有哪些不同?哪些相似?
学生:情绪欢快,速度稍快,也有京剧风格……
老师细致引导学生听辨乐器上的特点:竹笛主奏,用了京剧的打击乐器。
听赏主题,先跟音乐哼唱,再跟音乐视唱主题乐谱。
观看电视剧片段,《纸风车》背景音乐。
3.思考总结
影视音乐在剧中的作用:渲染气氛、深化视觉效果、突出主题等。
(三)介绍作曲家
老师介绍赵季平,拓展欣赏几个由赵季平配乐的影视片段,比如《红高粱》等。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5-5-26 16:38
《影视音乐》教学设计(第3课时)
山东省潍坊市奎文区先锋小学 张宝月
一、教学内容
1.进一步了解影视音乐在影片中的意义,为画面选配合适的音乐。
2.感受《英雄》中的音乐,听辨《风》的片段结构和音色的丰富。
3.了解谭盾及其音乐创作的特色。
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我们通过两节课的学习,已经初步知道了影视音乐在影视作品的作用和意义,影视音乐要和影片的情节相联系,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下面老师这里有一段无声的电影画面,还有三个音乐片段,请你为这段影片选择合适的配乐。
播放《英雄》片段的无声画面和三首音乐。
学生选出正确答案后,老师简介电影《英雄》情节。
(二)乐曲欣赏
1.初听乐曲
教师:情绪?你能听到那些声音?
学生:人声演唱,鼓声、大提琴的声音,给人雄壮,威武的感觉。(老师补充)
2.再听乐曲,为乐曲划分段落
乐曲共分为三个部分。
3.分段欣赏对比
学生对照课本谱例先对比听赏A和B:旋律、节奏等,相同点:都运用人声(男低音)。
欣赏C段演奏乐器是大提琴,低沉浑厚,情绪相比前两段增添了柔情和伤感。
(三)作曲家介绍
幻灯片配合介绍作曲家谭盾和他的音乐创作特点,并另外欣赏两段谭盾的电影配乐或音乐作品。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5-5-26 16:38
《影视音乐》教学设计(第4课时)
山东省潍坊市奎文区先锋小学 张宝月
一、教学内容
1.准确演唱二声部合唱曲目《送别》,要求声音均衡统一。
2.了解主题音乐,感受主题音乐和影视作品的关系。
3.能为场景画面选配合适音乐。
二、教学过程
(一)歌曲直接导入
老师把歌曲音乐播放一遍,问:你听过这首歌吗?知道这首歌曲的名字吗?
(设计意图:《送别》是一首流传相当广泛的歌曲,很多学生以前都听过,不必刻意用繁琐的环节特意导入,音乐一响自然会有一些学生不自觉地就跟唱起来。)
(二)介绍学堂乐歌
教师:《送别》是一首流传广泛的歌曲,在我国近现代音乐史上有很深影响,是由李叔同根据美国民歌的旋律填词而成的一首学堂乐歌。
老师配合幻灯片内容介绍学堂乐歌和李叔同。
(三)欣赏电影片段
教师:很多同学都知道这首歌曲,但是不知道有一部电影曾经采用它作为主题音乐,从而使这首歌曲更加地广为认识,这部电影就是《城南旧事》,哪位同学看过这本书的能为大家介绍一下。
(设计意图:《城南旧事》是课外推荐书目,可以让看过书的学生给大家讲一下,然后老师适当的补充)
播放几个电影中用到《送别》的片段,问:通过刚才几个片段,你认为什么是主题音乐,它在影片中的作用是什么?
(设计意图:先让学生自己总结什么是主题音乐,老师再概括,把主动权让给学生。)
(四)学唱歌曲
1.跟琴演唱主旋律歌谱。
2.跟琴演唱一声部歌词。
3.跟琴唱二声部歌谱,然后唱二声部歌词。
4.歌曲合唱训练,要求学生在准确演唱的基础上声音统一,并把握好歌曲情绪。
(五)音乐活动
老师可采用课本36页的图片也可以自己找一些场景图片或画面,提供一写音乐片段,让学生选配,最后以小组的形式说出答案。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www.lsp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