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标题: 九年级物理《现代顺风耳──电话》教学反思 [打印本页]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5-7-15 20:48
标题: 九年级物理《现代顺风耳──电话》教学反思
教后记 通过对人类传递信息发展过程的了解,使学生认识到信息传递的重要性。电话的出现使人类传递信息步入了电的时代,电话是借用于电流把信息传到远方的,电话是由话筒和听筒组成的,听筒的工作原理在上一章已经详细介绍过,话筒是把变化的声音转化为变化的电流,听筒是把变化的电流转化成变化的声音。对于话筒和听筒的工作原理,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或实物模型来认识。话筒利用声音使膜片振动,膜片压缩炭粒,炭粒的电阻发生改变,把变化的声音转化为变化的电流。听筒中主要元件是电磁铁,带有声音信息的电流经过电磁铁,就会产生强弱变化的磁场,对铁质膜片的吸引力也会改变,使膜片振动发声。通过设计多部电话两两间通话的连接线对比,发现,多部电话间的连接借助于电话交换机进行自动连接,可以使电话机间连接线的数量大大减少。通过实验,利用灯的亮暗组合来传递信息,认识模拟通信和数字通信的区别,以及数字通信的优点等。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5-7-15 20:48
《现代顺风耳——电话》的教学反思
新课程的理念要求“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为了适应新的教学思想,这学期我们实施了教学案一体化的改革试验。
根据新课标从物理走向生活,从生活走向物理的理念。我设计了这一课的导学案。在导学案中我设计了三个教学目标,分别是1.了解电话是怎样把信息传递到远方的。2、了解电话交换机的用处。3、了解模拟通信和数字通信的区别。由于这节课是第十章的开篇,是无线电常识的基础。也是前电学知识的具体应用和学生的认知、学生的生活紧密相连所以学生表现积极。课前的学案学生做的很好,同学之间也做了探讨和交流。
在上课时基本是学生在带动课堂的节奏,老师的主导作用主要是表现为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通过练习题让学生说出电话的具体工作过程,这样学生对知识的了解加深。例如不能简单地说:话筒是把声音变成变化的电流,听筒是把变化的电流转化为声音,而是进一步追问话筒是怎样把声音变成变化的电流的。听筒是怎样把变化的电流转化为声音的。这部分细节学生是通过自学很难掌握的,这就需要老师的点拨——话筒通过炭精粒电阻的变化来改变电流的,同时利用电阻器与之比较,把听筒和扬声器进行比较,学生就易于理解和掌握了。
如果说这节课有什么成功的地方,我认为第一教学目标设计合理,第二,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真正成了课堂的主人。第三、课堂的节奏是由学生来控制的。
当然这节课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课堂学生的展示较少,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是需要提高的。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www.lsp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