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标题: 科学教学案例混合身边的物质及分析 [打印本页]

作者: ljalang    时间: 2015-10-17 09:54
标题: 科学教学案例混合身边的物质及分析
科学教学案例混合身边的物质及分析
1、水和油混合是否会发生变化:
(1)学生猜;
(2)教师演示混合;
(3)观察混合后的现象,得出没有发生变化。
2、沙和豆混合是否发生变化:
(1)学生猜;
(2)教师出示问题:怎样判断混合后是否发生了变化?
(3)学生讨论如何研究是否发生了变化;
(4)交流、归纳,得出必须要对比研究沙和豆子在混合前、混合中、分离后三个时间有无发生变化,才能确定混合后有没有发生变化;
(5)学生进行小组研究;
(6)课堂交流有没有发生变化。
……
分析
本案例伊始,教师同样安排了相关实验作为引路石进行铺垫,之后教师将重心放在了引导学生讨论如何才能判定混合后的沙和豆是否发生了变化的标准上,帮助学生建立了应从混合前、混合时、分离后三个时段进行对比判断的标准。在探究过程中,教师并没有在操作步骤上进行多少指导性教学,由学生带着三个标准去实验,去观察,去总结。
在这一探究式学习过程中,学生具有了自主建构探究活动的机会,探究步骤的安排、探究活动的开展、探究结论的得出是学生自主完成的。在整个探究过程中,教师所做的是帮助学生为探究任务确定了判断的标准,然后放手让学生进行探究行为的自我建构,在任务和标准明确的情况下,学生探究效果是可以肯定的。
不可视而不见的是,这种建构导致在学生探究操作行为上缺少可观性,学生的小组探究活动的可控性、计划性较弱,部分小组的操作有一些盲目。同时,我们也可以清楚地认识到,教师为了教学任务的完成,追求一种整齐划一的判断标准,这也就导致在本探究任务中思维的原创性、独创性和多源性的丧失。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www.lsp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