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标题: 新浙美版一年级美术上册教案及教学反思16、民间面塑 [打印本页]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6-1-2 18:59
标题: 新浙美版一年级美术上册教案及教学反思16、民间面塑
教学目的:初步了解面塑艺术,感受我国民间丰富多彩的面塑艺术的特点。  
教学重点:了解面塑艺术,掌握面塑制作的基本方法,并试着塑造一个自己喜欢的形象。  
教学难点:揉、捏、剪、挑、压、粘、贴等不同技法的实际应用。  
课前准备:橡皮泥、牙签等  
教学过程:
一 、激情导入  
    暑假老师去公园玩,看到有人在用面团做小人,你们见过没有呢?  
二 、形象回忆 作品赏析  
    你们都见过什么样的面人。同时介绍面人的流派知识。  
    除了面人,你还见过其他用面做的工艺品么?  
不同地域、不同题材的“面花”作品,同时介绍一些春节、端午节、七巧节、老人做寿婴儿满月等不同时节场合的讲究规则。  
    请同学结合自己生活的所见来谈一谈,有的同学可能过年的时候随父母回农村探亲见过,有的同学在民俗村见过,也有可能有的同学曾经生活在农村,还亲自动手制作过,谈谈他们的感受。  
三、小组探究  
    为什么我们用面来塑造?感受一下面和橡皮泥有什么不同?
    联系捏橡皮泥的经验,想一想我们可以用哪些手段来造型?
    看看书中的作品,有哪些地方你不知道是怎么做的?  
四、动手操作  
    介绍几种不常见但实用的方法,如碾、压、剪、拧、捻,以及用这些方法可以制作哪些特殊的装饰。  
五、自主创作  
    结合不同的造型手法,创造一个自己喜爱的形象。  
六、互相交流  
    面塑博览会开幕啦!组织学生有秩序的互相欣赏浏览。  
    谈谈自己分别的发现,分别从造型设计,创意、色彩搭配、造型手段等方面进行评述。  
七、课堂延伸  
由于时代、地域、风土人情等各不相同,我国的面塑艺术也呈现出各种各样的风貌;今天你创造出了面塑作品,珍藏了好朋友的面塑作品,这可能是你的第一件藏品,希望今后同学们更多地关注这一古老的艺术奇葩。  
板书设计:
民间面塑
技法:揉、捏、剪、挑、压、粘、贴等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6-1-2 18:59
课后反思:
不同于前一节的是这节课是立体造型表现,这样的课是学生最乐于参与的,学生学习兴趣浓。尤其是面塑是一种新颖、活泼的手工制作形式,学习面塑不仅要求学生会用面塑的方法制作小动物,而是要通过面塑这种形式,重点培养学生概括、动手造型能力。三年级的面塑教学,我选用的是学生们比较熟悉的橡皮泥代替的面,利用橡皮泥这种工具做面塑,可以充分鼓励和培养学生低年级学生动手塑造能力和创新能力。对于初学面塑的孩子,“面塑”对于他们来说充满了神秘感,上课时我没有准备供学生欣赏的范品,我想让他们抱着玩的心理,掌握制作方法,把握偶然效果,感受成功的喜悦。我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随意用橡皮泥捏制造型,体验揉、搓的制作方法。首先通过欣赏课本图片,让学生初步了解民间面塑的艺术特点,感受我国民间丰富多彩的面塑艺术的特点。其次在制作环节,对制作步骤进行了详细的探究,学生掌握了揉、捏、压、粘等方法,并且能运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制作出了自己喜欢的小动物。
      缺点:这节课个别学生动手制作能力比较差,作品缺乏新意。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www.lsp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