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标题: 试问李白“难”何处 ——《行路难》作品探析 [打印本页]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6-7-7 10:30
标题: 试问李白“难”何处 ——《行路难》作品探析
《行路难》是李白的名篇,李白究竟“难”在何处?李白难在“行路难”,更难在“路难行”。

公元742年,奉诏入京的李白,担任翰林供奉,侍奉皇帝左右,并负责起草文告。怎奈何皇帝只是为了他的文采,而不见他的抱负。胸怀“济苍生、安社稷”之志的李白竟不得不常常吟咏贵妃花容月貌之诗。李白的内心不得志。常年的游旅羁行让李白不屑于宫廷礼仪,这又成就幕僚们的进谏之机。李白的身形不得安。终于在公元744年,李白被“赐金放还”。

李白能否融入这现实的黑暗之中?难!被逼出宫的李白,用乐府《行路难》写出自己的满心愤懑和迷茫。送行的路上朋友们“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设宴饯别李白。但李白却“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为何?“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比喻的修辞,写出自己的前途的难行,内心的苦想通过舞剑挥洒,却不知朝谁刺去。诗句中的原型意象“黄河”“太行”隐喻着“母亲河”与“理想高山”,此刻困难重重,令赤手空拳又无背景的李白寸步难行,只能乘兴前往,黯然铩羽而归,这样现实必然导致李白巨大的心理落差。但他不曾反思自己在皇帝身边的两年自己作为是否得体,仅仅是慨叹自己理想的无法实现。

李白能否实现自己的精神追求?难!作为“诗仙”理应不理尘世喧嚣,追求“琼楼玉宇,轻舞弄清影”般的缥缈诗意,或者至少也是“金樽清酒”、“玉盘珍馐”样的华美生活,李白并不缺少洒脱,也不缺少金钱(毕竟皇上是“赐金放还”)。可李白追求的是“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他的人生理想是以吕尚、伊尹为成功典范,但他并不能与当时环境妥协,不懂得与人相处的技巧,甚至不懂得审时度势的控制自身的情绪,又如何能“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呢?可以说,李白被赶出长安是必然。

李白是诗中的“仙”,所以他会在反复吟诵“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中潇洒的说“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会在极端迷惘痛苦时,眼前出现“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的场景。他的狂傲绝世,他的豪放洒脱,让他不能很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绪,发生酒后发“仙言”,说出“天子呼来不上船”的话。他的自视甚高,过于自负,脱靴戏高力士,给这原本就难走的路挖了更大的坑。在那个皇权至上的年代,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这并不容易。

李白的路难行有当时历史的多方因素,也有其主观性格的缘由。毕竟脱俗的诗歌是无法和浑浊的政治混为一谈。“诗仙”的日子原本就该是“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诗仙”生活原本该是“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何必追求功名利禄呢?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6-7-7 10:30
试问李白“难”何处

郑州市第七十六中学   蒋璞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www.lsp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