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标题: 《发现儿童的力量》读后感 [打印本页]

作者: ljalang    时间: 2016-7-7 19:13
标题: 《发现儿童的力量》读后感
《发现儿童的力量》读后感
最近,我有幸拜读了《发现儿童的力量》一书,这本书是刘晓颖老师主编“学习故事”在中国幼儿园的实践。
书上说:“学习故事”这套叙事性儿童学习评价体系把儿童视为“有能力、有自信的学习者和沟通者。提倡从相信和接纳儿童的视角观察、解读和促进儿童的学习,培养儿童有助于学习的心智倾向,并支持儿童建构和发展关于自己、他人以及自己所生活的这个世界的理论。在温迪老师分享的一个个学习故事中,我看到新西兰老师是如何运用理念引领教育实践的。看到一篇篇真实有趣的“学习故事”,听到新西兰国家课程理想宣言——“儿童是以有能力、有自信的学习者和沟通者的身份成长的,身心健康,有安全感、归属感,知道他们能为社会做出重要贡献”时那么激动!更知道,在新西兰,毛利人视儿童为毛利世界中有价值的成员,是连接过去、未来、家庭、社会的纽带。儿童并不是一张白纸,而是有能力、有自信的学习者和沟通者,教育而意味着要尽其所能和利用各种可能的方法来赋予每一个儿童力量。教育不是要改造儿童,而是要赋予儿童力量。
在本书中,三义里一幼的老师们真实再现了他们在边看、边实践和边反思的研究旅程中所遇到的主要困惑,以及他们主动寻求答案的过程。他们尝试着用一种叙事性、真实的、过程性、形成性评价的方式记录孩子们形形色色、本真的学习,为孩子们的童年留下光彩的印记。他们的“学习故事”从图文并茂、取悦听者、催人泪下、煽情无止境,发展成记录一个个“在专为支持学习和发展而设计的环境中,所有直接和间接经验、活动和事件的总和”的故事。
本文中共写了11个困惑分别是:我们能行吗?游戏在哪里?游戏中的自由在哪里?游戏中学习在哪里?游戏中的老师在哪里?有价值的游戏在哪里?生活环节、集体活动怎么办?学习故事怎么写?研究学习故事要解决什么问题?教师的价值感在哪里?如何把学习故事变成课程乳化器。
让我知道为什么要撰写学习故事,不仅仅是写一篇故事,而是改变自己的教育观念,从不同角度去发现每一位孩子的优点、亮点,从而为每一位孩子提供切实可行的帮助和指引。我也在主动探索和改变的过程中慢慢发现了儿童的力量!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www.lsp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