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标题: 观名师课反思 只有问活才能答活 [打印本页]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6-8-7 08:01
标题: 观名师课反思 只有问活才能答活
这几天在网上看到了很多课。薛法根老师的课看了四节,有《我们应该感到自豪才对》《爱如茉莉》《大江保卫战》《番茄太阳》。虽然只有四节,不算多。但是自己也试着琢磨、思考,也发现了一些薛老师课堂的风格。其中最大的感受就是教师只有问活,学生才能答活。

对于阅读课而言,最基本的环节也就是师生之间的对话,通俗的说也就是教师的提问,学生的回答。

课堂提问,我们经常见到这两种现象。一种是教师随便重复问“行不行”“好不好”“对不对”等,学生齐声回答,课堂则有声音而无思维。还有一种就是教师连珠炮试的问“问什么”,学生也招架不住,学生往往陷入沉闷之中。这两种提问方式问都不可取,而且会是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薛老师在课堂上处理提问的艺术,让我印象深刻。在《大江保卫战》中,学生初读课文后,薛老师问:“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学生答不上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发现原来设计的的问题过难或过易,不符合学生的实际,便迅速做出调整,变换一种问法。于是薛老师马上修改,降低难度问:“这个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写的都有谁?”“他们在什么地方,怎么样?”调整过后,把一个问题进行分解,逐级提高,即完成了既定的目标,又然学生能够回答上来。

在《番茄太阳》一课中,有同学提问,课文主要写的是那位盲人小姑娘,为什么不以她为题,而是要用番茄太阳为题目呢。这个问题很有难度,为了帮助学生释义,薛老师提出暗示性的问题启发全班同学思考讨论:“同学们,要想理解这个问题,请你先想一想这位小姑娘最渴望的是什么?作者是如何让她感受到未知的事物的?”薛老师将问题与文章的中心结合起来,引导学生思考答案。

提问是一门技术,更是一门艺术。课堂教学虽然提问并非随意提问。只要下功夫实践、研究,就能做到随机应变,问的恰到好处。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www.lsp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